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芍药花怎么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养护环境

1、土壤:它对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特别是对磷肥、钾肥有一定的需求。忌碱性的黏土、忌排水不良,因为它是肉质根,如果积水的话很容易产生腐烂现象。

2、栽培时间:一般适宜于秋季,一般来说中秋节前后就比较适合进行栽培。不宜在春天栽种,这个时候栽种不容易开花。

3、浇水:在养护过程中,浇水不宜太多,让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就可以。土里面尽量不要有多余的积水,不仅对它生长不利,还会影响到开花。

二、病虫害

在养护当中,会发生白粉病、红蜘蛛、叶斑病等一些病虫害,我们需要提前做好一些药物准备。一般来说,在换季的时候经常喷洒一些保护性的杀菌药剂,对防病会有一定的作用。还有,芍药和杂草的竞争能力比较差,一定要注意周围的养护环境,及时把杂草清除干净,这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一方面。

XzH52.COM好文推荐

芍药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养殖芍药要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要选择碱性的土壤,不利于它的生长还可能会出现黄叶。

2、浇水:它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平时不需要经常浇水,在天气干燥或温度高的时候适当浇点水就可以了,浇水量不要过大,偶尔的淋雨也是可以的。

3、光照: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若是阳光太强烈就适当采取遮荫措施,免得叶子被强光灼伤。

4、施肥:每年施肥三次就可以了,入盆时施一次基肥,花期一周后施一次高磷肥,秋冬季节追加一次肥。

二、繁殖方法

1、根插繁殖:在分株的时候截出5-10厘米的根断,插入经过深翻后且平整的沟中,覆盖一层稀土,然后浇透水就可以了。

2、压条繁殖:将嫩芽穿过盆孔,引入花盆内,随着其生长不断填土,同时要保证盆土湿润,不久后就会生根,入冬之前要剪断盆下的茎就好了。

三、常见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红蜘蛛、金龟子等,病虫害一定要早期预防,出现病虫害后要根据病害程度使用药剂喷洒。

怎么养芍药


一、土壤

它喜欢土质较疏松并且有机的花土,通常给予它稍微酸性的土质来养殖会更好,注意千万不要用碱性的土壤,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无法生长受限,对植株不利。

二、浇水

它比较耐的住干旱,通常不要给予它太多的水,以防有积水影响它的根须的吸收,造成植株的不良生长。另外如果土地偏干,可以适量浇即可,开花期间浇水有利于它的花开和生长。

三、光照

它可以耐荫也可以在有阳光的地方生长,通常都可以生长的比较好。另外注意在它的开花期间,尤其不能被强的阳光直射,否则花期会缩短,影响到它的开花。

四、温度

它可以耐受高温,也可以耐的住严寒。一般来说,即便是温度低至零下40对它影响也不大,相反温度如果高达40度它也是依然可以很好的生存。

五、施肥

通常它不太需要很多的花肥,一年给它施加3次左右即可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新出芽、长出嫩叶和花枝的期间注意及时施加肥水它会生长的更加旺盛,这三个阶段施加基本就可以了。

六、修剪

通常可以剪除多余的枝叶、开败后的花及病叶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它的形态好看,也可以避免养分的过多消耗,使它更好看。

芍药花怎么养殖


养殖方法

土壤排水要好,芍药喜凉爽气候,我国温带至亚热带地区都适宜栽培,具有春发芽、秋生根的特性,在夏季。高温炎热季节,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盐碱土。由于芍药是肉质根,耐旱但怕积水,如土壤板结积水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因此,地栽宜选择凉爽阳光充足之地,盆栽忌浇水过多。入冬至早春的整个休眠期,土壤都应保持湿润,不可太干,但排水要畅通,忌积水,否则地下块根易腐烂致死。

分株方法

芍药一般采用分株繁殖。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因此芍药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春季不宜移植。分株时需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3至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沙质土壤中,覆土3至4厘米,保持土壤润而不渍,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开花。

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如株丛不大,就不要分株。

花期

芍药在植株生长期间特别是现蕾期和开花期不可缺水。同时,要及时疏蕾,侧蕾出现后应摘去,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芍药花谢后半个月,即6月下旬要进行施肥,以及时补充芍药开花期所消耗的养分,为芍药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打好基础。

芍药花怎么繁殖?芍药花栽培繁殖方法简介


芍药花外形漂亮,形如牡丹,许多家里也都有种植芍药花,那么芍药花怎么繁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芍药花栽培繁殖方法。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每年四月开花,在气候较寒的青海高原花期要迟一个来月。历代流传着世人评说,群花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还有一说,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这些来自民间的评价,很难说是标准的结论但芍药花很美,多数人把它同牡丹相提并论,确是亊实。芍药与牡丹,花型与花色都很相似,恰似一对姊妹花,很容易被人混淆。有些地区误把芍药称之为“牡丹”。因芍药为草本,有人称它作“草芍药"。唐宋时代芍药被称为婪尾春。古时的男女交往中有互赠芍药,寄思传情的俗。也有在离别时,赠送芍药花表示惜别之情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将离”。此外,芍药还被叫做“没骨花”、余容等,都有点来由与诗意。

芍药花栽培繁殖方法

芍药可分种子、分根、芍头等三种繁殖法,但以分根和芍头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芍药果实于7月底到8月初成熟后收获。果实去掉果皮,种子与湿润黄砂混合贮藏,放于阴凉处,保持湿润,则发芽率髙,种子不宜晒干,否则要影响发芽率。一般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过迟播种,贮藏期发芽,播种时容易损伤胚根。播种时按行距5寸开沟,深约1寸,播入种子,粒距1寸,用焦泥灰覆盖,耙平,上盖栏草肥。第二年3月中、下旬出苗。每年4、5月各施一次人粪,冬季地上部枯死后,全面松土除萆,在畦面铺栏肥或土杂肥,提沟培土。培育两年后作种苗用-此法生长期长,也不如分根、芍头繁殖方法简便。

2.芍头繁殖:在芍药收获时,先将其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全部割下,加工药用,所遗留的即为芍头。按芍头的大小,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情况,用刀切成2-4块,每块有粗壮芽苞两、三个,作种苗用。浙江以往所采用的芍头繁殖法,是先用芍头育苗,两年以后起土,再按分根繁殖法种植。这种方法因生长年限长,现在已经不用。目前所采用的芍头繁殖法,一般是将芍头直接栽到本田不移栽,这样可以缩短栽培年限,有利于土地周转。生长好的芍药,1亩地所得到的芍头,可以种植3-4亩,差的,只能种植1亩多。

3.分根繁殖,由于现在生产上取消了修根,支根比较多,收获时将较粗可入药的根剪下,象筷子那样的根全部留下,按其芽和根的自然分布情况,剪成2-4株,每株留有一、两个饱满的粗芽以及一、两条根,根的长度保留5-6寸,过长的根及侧根应剪修去,以供种苗用。

芍头和芍根选好后,一般要经3-4个月才能下神,必须进行贮藏。其方法:在髙燥阴凉通风的室内,平地上先铺上2-3寸湿润的砂土,将芍头、芍根堆放其上,厚约4-5寸,芍根的芽头应朝上,按顺序倾斜放,上盖湿润砂土2-3寸厚,四周用砖或其他物围好。过半月后,砂土渐干,细砂下漏至种苗孔隙中,为防止芍头露土后千烂,应在堆上再铺湿润砂土1-2寸厚。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査,如干燥应适当洒水,但不宜过多,以不使砂土干燥为原则,水过多容易发生霉烂。贮藏期如发现霉烂应及时翻堆,去霉烂的,重新堆放,防止蔓延-

芍药花下种

芍药下种季节,一般于10月上旬以前较为适宜。以早下种为好,8月下旬天气转凉,有空地即可种椬,以利于根的早发和生长-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下种过迟,一方面所贮藏的芍头已发新根,栽时易折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渐下降,对发根不利,影响次年植株生长。

下种方法:不论平畦或髙畦,均按株距1.2~1.5尺,行距1.5-1.8尺下种,每亩2500-3500株。用锄头或二齿耙开穴,开成30-40度的斜坡,深6寸,每穴栽两条种根,斜放于坡上,芍芽与地面平,两个芽并在一起,两条根则成八字形,根要伸直,用少量土固定芍根,浇人粪尿于根尾部,有腐熟饼肥和过磷酸钙也可施入,然后覆土2寸,高出地面成馒头状,种后上盖栏肥,栏肥上覆少量土。

芍药室内怎么养


1、控制湿度

芍药不耐旱,因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室内的湿度在50以上,不然它的枝叶容易出现顶尖发黄等情况。如果温度比较高,还要在早晚给它的周围喷洒水雾,以此来增加湿度。

2、增加光照

它的生长过程中不能缺少光照,因为它是喜阳的植株,因此家庭养护的时候尽量放在面向太阳的地方养护,这样就省的搬来搬去的为它补充光照了。一般情况下,每日的光照量不能少于六个小时。

3、合理施肥

植株在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养分的消耗也比较快。如果养分不足会影响它的花期,为了让养分充足,需要每两周就给它施肥一次。注意,肥料的浓度要低。

4、控制浇水

它的根对水份很敏感,如果土里的水份过多,容易出现根部腐烂的情况,因此在浇水的时候,要控制好浇水的量。如果温度比较高,就要每两天浇水一次,早晚给它的枝叶喷水。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每周需要浇水一、两次。

芍药冬天怎么养


1.温度

如果要从温度方面来看的话,要分为南方和北方。

在中南部,因为冬天温度也不算很低,虽然只有有零度左右,但是相比于寒冷的地方,这里温度并不算低,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放在室外。

假如我们住在北方,这一些地方很冷,放在外面就不能行得通了,如果是盆栽的就要把它移到室内去,但是如果是地栽的就没关系,因为大地本身算得上是一个热库,即使气温比较低,但是地表的温度还是可以的。即使土的表层结冻了,它的气温也不会很低,所以这里是比较稳定的,这样也就不需要我们特意把它移到屋里。

但如果是盆栽的话,因为盆子是比较小的,就很容易出现冰冻或者是土壤温度太低的情况,所以还是需要我们将它移到屋里养护。一般盆子大一些对它是比较好的,因为如果盆比较大内部温度的变化就会小很多。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纸盒里面塞上一些破碎的泡沫,然后把花盆放进去,这样子可以保温对它的生长也比较好。

2.阳光

其实我们在冬天还是不能够把它放在有直接的光照射到的地方,原因有几条。

第一就是可能会激发它的生长,前文也提到它在冬天需要休眠,所以生长并不是好事,第二年就可能会长的比较差。

第二个原因就是如果白天晒了,土壤吸收了热,但是夜里温度较低又会冻伤,所以会伤害到它。

一般楼道是比较适合过冬的,因为这里不能见到太阳,而且温度一般是在零度左右,如果所处地方比较暖,那就放北面的阳台。这样子阳光不会对它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芍药秋天怎么养


1、换一次土

入秋之后,可以为芍药换一次花土。它比较喜欢透气性比较好的弱酸性花土,可以用泥炭土、园土和河沙混合制成。换土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伤害到它肉质的根系,否则可能会导致它生长不良。另外,换土的频率不要太高,一般2-3年换一次即可。如果当年已经换过了,那么就无需再次更换了。

2、晚秋修剪

进入晚秋之后,就要为入冬做准备了。这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修剪,剪掉植株上凌乱、不必要的枝条和叶片,减少养分的消耗。这样能够让它更轻松的越冬,不容易出现冻死冻伤的问题。

3、进行播种

如果在8月份它结果的时候收集了它的种子,那么最好在这时进行播种。因为如果储存的比较久,或者播种的比较晚,它发芽的概率就会降低。

具体的播种方法是先将它的种子放到水中泡一天,然后轻轻的放到透气性比较好的花土表面。种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3cm以上。再在其上覆一层细土,并用水浇湿花土。之后将它放到温暖的地方,每隔2-3天浇一次水,等它出芽。

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养殖做好下面几点就会花大色艳 养花技巧大全


现在很多人都会栽培一些花卉,想要让花卉生长的最好主要是保证合理的光照,适量的浇水,不定期的松土或者换盆处理,施肥不宜过量,才能够栽培好。感谢您阅读《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养殖做好下面几点就会花大色艳 养花技巧大全》内容,爱花卉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养花技巧,希望您喜欢。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被誉为花中宰相的芍药花,花大色艳,十分受花友们的喜爱,那么芍药花怎么养呢?就让跟大家共同了解一下芍药花养殖方法。

一、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养殖方法介绍

1、芍药花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但温度不能过高的环境中。一般秋季是栽植芍药的最佳时期.

2、栽植芍药最好选取地势较好、排水性良好的向阳处。盆栽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怕碱性的黏土,施肥选用磷钾肥有助芍药的生长。控制施含氮量肥,会造成枝叶徒长。

3、越冬时,可在根部的土层表面再覆盖一层土壤,以防冻害,等到来年的2月初再去掉。

4、芍药花对水分需求较少,但不能不浇水,否则会影响花色以及生长。

5、即时修剪,让芍药整株内部要通风,修剪掉太密的枝叶,不然易发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红蜘蛛、金龟子等,病虫害一定要早期预防,出现病虫害后要根据病害程度使用药剂喷洒。

二、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白芍是指芍药的根,具有镇痛、通经、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芍药入药,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芍药花的养植方法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芍药花的养植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芍药,学名Paeonia,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花卉,也是园艺爱好者中备受喜爱的植物之一。芍药有着多样化的品种,花色绚丽,花型各异,叶片绿色浓密,是爱花卉网小编国园林中常见的花卉之一。下面,爱花卉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芍药花的养植方法。

芍药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宜选择朝阳或半日照的种植位置。在北方地区,尽量选择南向的阳光充足的地块,南方地区则可以选择半日照位或适当遮阴的地方种植。芍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土壤处理上,应先将土壤平整,松散,除去杂草和杂质,然后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在芍药花的繁殖上,一般使用分株和播种两种方法。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适宜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繁殖,一般可从芍药株基部挖出整株植株,将根系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嫩芽茎的根茎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注意保持植株的完整性,避免破坏芍药根系。分株后,将新株种植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然后浇水。播种是芍药的另一种繁殖方法,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播种前,将芍药种子用温水浸泡一天,以提高发芽率。然后将种子撒在表面覆盖一些细土,保持适度的湿度,待种子萌发后再逐渐增加日照和通风。

芍药的浇水要注意合理控制,既不能干旱,也不能过湿。一般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但不积水,在花开后,更要防止过湿,以防止花蕾腐烂。水分过多易导致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浇水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淋湿芍药的叶片和花朵。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滴灌的方式,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芍药的施肥有着一定的技巧。在芍药生长期间,适量施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基肥施肥,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复合肥料,将其均匀的撒在花株周围,并轻轻松土,然后再浇透水,以保证肥料的充分溶解和供应。

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是芍药花养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花床的整洁。同时,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芍药的病虫害问题。常见的病害有芍药褐斑病、芍药疮痂病、芍药叶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粉虱等。在防治上,可以使用适量的病虫害防治药剂,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施药时间,以免对芍药植株产生不良影响。

芍药的疏花是养护芍药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适当的疏花操作可以提高花朵的质量和数量。在蕾花即将开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疏花,保留优质和较为整齐的花蕾,将其他花蕾去掉,以减少植株的能量损耗,促进花蕾的膨大和开放。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芍药花的养植方法需要合理安排种植位置、土壤处理、繁殖方式选择、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疏花等一系列工作。只有综合注意以上这些因素,才能保证芍药植株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开花。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园艺爱好者有所帮助。

芍药花栽培方法,怎么让芍药花开得更茂盛


芍药花怎么养才能开得更茂盛了,芍药花怎么养才能养得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下芍药花栽培方法。

养护管理

1.选地整地

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或稍带斜坡、排水良好、砂质壤土或夹砂黄泥土的土地种植。土层太薄太瘦及不易保水保肥的砂土,均生长不良。粘性较重,易积水或容易被洪水冲击的地方,不适宜栽培芍药。

芍药生长年限长,土地不能每年翻拼,故要求精耕细作。9月以后,选晴天深翻地1尺以上,清除石块、草根。特别是香附子和茅草务必挖净。作畦根据土壤不同而不同,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采用不开沟的平畦,以提髙土地利用率;土质较粘透水不甚好的地,采用髙畦,哇髙约5-6寸,畦面宽3-4尺,哇沟宽约1.2尺。不论平畦、高畦,其四周均要开较深的排水沟,特别是土质较粘的平原地区,更要注意此项工作,使地下水位降低,有利于排水,减少根病的发生-芍药的前作可选玉米、小米等。

上一年秋冬堆土,在芍药嫩芽出土前4-5天扒去堆土并摊平,以便嫩芽上顶出土。扒土时应小心,不要碰断嫩芽。如扒土过迟,则嫩芽在土中徒长,芽条瘦弱、影响生长。

2.中耕除草

芍药忌荒芜,尤其1-2年生幼苗。生长期要进行中耕除草7-8次。深锄可保水和促进根部吸肥,但靠根部宜浅锄,不要伤根。

3.施肥

芍药好肥性强,特别花蕾破绽露色后及花后孕芽时,对肥料要求更为迫切。根据芍药生产发育不同时期的需要,可分4期施肥。花前肥,在展叶显蕾前10-15天施;花后肥,在花后5-10天施;冬季基肥,在霜降后,结合封土施肥。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开花时及花芽分化时可酌情根外补充追肥,向叶面喷1%-2%磷酸二氢钾液。每隔3-4天喷一次,连续2-3次。

芍药栽种当年,初生的根需肥较少,一般除施基肥外不施追肥-第二年追肥三次,第一次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施红头肥,这次施肥,应施淡人粪尿,因这时芍根幼嫩,施肥过浓,易灼伤芍根;第二次于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0担|第三次于10-11月,这次肥料以栏肥为主,每亩数十担,如是栏草肥则铺于畦面,如是牛粪则在行间开沟施入,上盖土一层,保芽过冬。第三年同样追肥三次,但施肥量应有所增长。于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5担,腐熟饼肥100斤,过磷酸钙50斤,4月下旬每宙再施人粪尿20担,11月又施栏肥和羊粪,每亩数十担。笫四年(即收获那年〉迫肥两次:于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20担,每担加硫酸铵1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20担,每担加硫酸铵1斤。

以上肥料,人粪尿均浇施,饼肥及过磷酸钙开穴施。芍头下种的地块施肥时,最好在株的两边开穴施入,芍根下种的地,穴开在根尾部。如施饼肥或过磷酸钙,最好加些焦泥灰(数最可根据来源而定>,拌勻堆放腐熟后,于施肥时同施穴内,施后覆土,以免流失。

4.浇水排水

芍药肉质根肥厚,不耐溃水,但土壤过干燥也会生长不良,适度湿润是它的良好生长条件。干旱时要注意浇水,以适量为限,不可过量。多雨时要及时淸沟排水,保持干湿相宜。

5.摘侧蕾

芍药花除顶端着生1个花蕾外,其侧芽也能发育着生小花蕾数个。为使顶蕾花大色艳,在侧蕾出现后应及时除去。为防顷蕾受损,常留一个侧蕾作替补之用。当顶蕾发育开花不成问题时,将留下的侧蕾迅速除去。药用型栽培,除留种的植株外,其他在现蕾时将花蕾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有利增产。

6.亮根

亳芍主产区的药农们常在栽后的第二年春季,扒开根部周围土壤,使根露出一半,晾晒5-7天,再覆土壅根。可使须根晒萎,抑制侧根生长,使养分集中根部生长。同时可以起到抑制土中有客病菌对根部的危害,达到防治根部病害的目的。俗称“亮根”。

浙江药用芍药产区则采用修根方法,认为修根是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栽后第三年冬至前后,将芍根四周泥土扒开,选留8-12条较大的根作为留养对象,其他细小根一律剪去,然后覆土填满压实,第三年再扒开根基部四周土壤剪去新生的细根及留养根上的侧根,如根有弯曲,覆土时应压直。

7.立支柱

芍药茎秆软,多数品种汗花时往往花头下垂,容易倒伏。为提高观赏效果,在花蕾显色后,需立支柱以扶持,一是用小竹竿插人花枝下,竿高为花枝高的2/3-3/4,用软线呈松缚形式分三道套住;二是将松散的植株收拢圈起来,固定好。花株整体应自然美观,看不到人工绑扎痕迹。花后,除留种植株外,应及时将残花剪去,不使结果,减少养分消耗。

8.割秆封土

秋季,芍药地上部枝叶枯萎后,应及时割去地面上的枯枝秆,扫除落叶,集中烧毁,以防止黑斑菌在枯枝落叶或土中越冬。同时结合施冬肥,封土保护芍根越冬。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芍药栽后头两年,因株行距较宽,每穴发苗不多,容易滋生杂草,妨碍幼苗生长。下种后,最好在畦面铺栏草肥,以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栽种次年的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但此时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切忌在株旁松土除草,以免搬动芍根,影响生长,甚至枯死,应特别注意。以后在4、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7、8月高温雷雨季节,可不中耕除草。冬季应淸除枯枝残叶,全面中拼除草。每次松土,只宜浅锄,免伤芍根》以后每年中耕除草三、四次即可。

2.培土:每年冬季在淸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次,以防止芍头露土枯死,保护过冬。另外在复天高温干燥时期,有必要时也可适3培些土,以保护越夏。

3.排水灌溉:芍药喜干燥,一般不需要抗旱。浙江地区在遇严重干旱时,也未见对芍药进行灌水抗旱,只须在入夏时在株旁培土或间种一些作物,即可度过夏。可见芍药的抗旱性是比较强的。

但芍药很怕积水,常因积水而引起根病。故多雨季节,要及时疏通排水沟,不使积水,以减少根病。

4.摘蕾,在4月中、下旬现蕾时,选晴天将其花营全部摘除,以利于集中养分,伲进根的生长。要收种的植株,宜适当去掉一些差的花蕾,其余留下,以备采籽。

5.间作:芍药产地都有间作的习惯,其原因有二:①夏季可降低地表温度(尤其是砂土地),在高温雷雨季节,可防止芍根烫伤而枯死;②芍药生长年限长,行间空隙大,冬季地上部枯萎,可充分利用地力。冬季间作蔬菜如红葱等。夏秋季种玉米、棉花、豆等;有的地方间种甘裒,但甘暮藤叶茂密,通风不良,常因多雨而引起芍根霉烂,对芍药不利。间作一般在下种当年和第二年进行。在收获那一年,不能间种其他作物,否则会影响芍药产量。

《芍药花怎么养》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芍药的花卉种植经验”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