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梅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据初步统计:梅花有各种病虫害170多种,其中病害30多种,虫害140多种。

梅花,株形端庄、干枝苍劲、叶片葱翠、花朵娟丽、色泽丰润、香味清幽,是国人最为喜闻乐见的传统名花之一。特别是其冰肌玉骨、傲霜斗雪,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先放天下春的高洁品格,千百年来一直是华夏儿女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因而也就成为呼声最高的候选国花之一。不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勤劳朴实的工农大众,都对梅花有一种眷恋之情,因而在公园绿地、小区庭院、街头绿岛、阳台屋顶,到处都有其芳姿倩影、神韵芬芳。不论是成片梅林、或三五成群,还是单株点缀、拟或松竹结伴,也不管是地栽坛植、还是盆栽造型,要使梅株枝繁叶茂、蕾多色艳、香气浓郁,防治病虫害都是最为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梅花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卷叶病

卷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梅花,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叶片两侧向正中折合内卷,整个梅株呈疲倦萎蔫状态,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脱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夏季高温少雨、土壤干旱、空气干燥、光照过强,另一方面梅树本身为细须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运送能力较差,再加上梅花叶质偏薄,而此时梅株对水分的蒸发又较快,总体上水分处于亏缺状态,从而导致其叶片发生卷曲,其中尤以绿萼梅品种发生最为严重。卷叶现象约从6月开始,雨后有所缓和,叶片可稍许平展;在风调雨顺、水分供应充足时,卷叶出现较晚,不会大量落叶,也不会影响到花芽的分化。

防治方法:卷叶是梅花本身特别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不良气候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为此加强管理,使其根系发育良好、树体生长健壮,从而提高其吸水和运水能力;进入高温干旱季节后,加强根部浇水、叶面喷水和环境洒水,通过增湿降温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盆栽梅花,特别是浅盆梅桩,尤其是对绿萼梅品种,可搭棚遮阴,遮光度控制在30%-40%之间,保护其卷叶不至于因脱水过重而掉落即可。

2、黄化病

黄化病,是一种在碱性土壤条件下,出现的缺铁性生理病害。淮河以北地区地栽或盆栽的梅花,由于土壤或培养土偏碱,或因长时间浇灌偏碱的用水,使梅株根系长期处于偏碱的环境中,导致营养须根坏死,从而引起叶片褪绿发黄。碱黄主要表现在新抽嫩枝的叶片上,叶片偏小,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不很规则,但叶脉尚呈绿色,中下部的老叶一般不发生黄化。

防治方法:盆栽用土或地栽园土,要将其pH值调整至6.5以下;用自来水浇花,要先放置3-5天,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颗粒;生长季节每月浇施一次矾肥水,可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叶片出现较严重的黄化后,可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施根部,用0.2%的药液喷洒叶面,半月一次,浇喷兼施、双管齐下,可促成其嫩叶褪黄变绿。少量盆栽也可考虑用1%的食醋液或0.5%柠檬酸液浇施根部。

3、炭疽病

受害叶片最初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1厘米以下的圆形、椭圆形病斑,生于叶缘者多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红褐色和暗紫色,上生黑色小点,呈同心圆轮状排列。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块在染病落叶或感病嫩梢中越冬,翌春借风雨传播,5月中下旬至6月初发病严重。朱砂型梅花最易感染,绿萼型最抗病。

防治方法:清除枯枝落叶烧毁;从4月中旬开始用5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洒,连续3-4次。

4、流胶病

为枝、干主要病害。患病枝、干变褐腐烂,并伴有流胶,树势逐渐衰弱,导致抽枝少而细,花芽分化不良,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枯枝型流胶,一般发生在多年生枝上,多以皮孔为中心,渗出脂状胶液,初呈淡黄色、半透明、柔软,后逐渐氧化凝固成褐色晶体状,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干腐型流胶,一般发生在主干上,初为水渍状;后变褐腐烂,腐烂部分逐渐变褐下凹,树皮开裂反卷,并伴随有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甚至会全株枯死。3-11月均可发生,以6-9月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蛀干性害虫侵入,避免日灼和冻害;刮除病部胶状物,涂抹3-5度的波美石硫合剂或0.1%的升汞水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创口。

5、膏药病

在枝干树皮上形成圆形、椭圆形灰褐色大病斑,状似平贴之膏药,后期出现龟裂,小枝发病的膏药形病斑呈浅灰色,并且绕小枝一圈,后期与小枝分离,呈鞘状套住小枝。此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削弱树势,严重时树体逐渐衰弱死亡。全年均可发生,以夏季最为集中,地处潮湿、树冠郁闭的衰弱树易发病,蚧壳虫为主要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通风透光,开沟排水;消灭蚧壳虫,减少传媒;秋末落叶后至春季发叶前刮除病部烧毁,涂抹3-5度波美石硫合剂;少量盆栽,有叶期可于刮去病斑后。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6、煤污病

由于蚜虫、蚧壳虫等的刺吸危害,其排泄的分泌物蜜露,在比较阴湿的条件下,易诱发煤污病。表现为叶片、树干、枝条上被有一层乌黑的煤污层,严重影响到梅株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孕蕾开花。

防治方法:春季出现蚜虫危害,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出现蚧壳虫危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15天一次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喷洒植株。

7、根癌病

由土壤根癌杆菌借苗株伤口侵入而引起,多发生于根颈部及嫁接口部位,有时也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受害部位长出球形、扁球形肿瘤,初为乳白色或肉色,较为柔软,后变硬木质化呈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龟裂状。梅株感病后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分生长迟缓,树势衰弱,影响到花芽分化,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从疫区购进未显症状的梅苗,栽种前要先行消毒,可用2000倍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30分钟;或用抗根癌菌剂Ⅰ号或Ⅲ号,加水1-2倍调匀,定植前蘸根20分钟,预防效果较好;对大植株不忍舍弃,可用利刀切除癌肿部分,再用石灰乳或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分、碘片5分)涂抹伤口,并单独养护。

二、梅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于防治

1、桃粉大蚜

即腻虫之一种,主要在嫩梢和幼叶上刺吸汁液。该虫以卵在梅花的枝、芽上越冬,来年34月梅花抽梢展叶时,孵化出的无翅若蚜危害最甚,雨水多的年份发生严重,并能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液喷杀;家庭少量梅株出现蚜虫,可用苦楝叶揉汁稀释喷杀,也可用草木灰洒在有蚜虫的枝叶上,过12个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枝叶即可。

2、黄褐天幕毛虫

以幼虫啃食嫩芽、新叶及叶片,并在枝杈处吐丝结成天幕状网,群居于白色天幕上,老熟幼虫离开天幕分散暴食,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防止方法:发现幼虫群集在天幕上时,可清除网幕、烧死幼虫;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液或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

3、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是危害梅桩主干的主要害虫。遭其危害的梅桩基部地面上,常堆存有红褐色的虫粪。

防治方法:56月在雨后晴天的中午,寻找在枝干上歇息的成虫,将其杀死,或用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在树干上发现排粪虫孔后,用毒签插入虫孔熏杀,或用药棉蘸敌敌畏堵塞虫孔;秋末冬初,进行树干涂白。

4、蚧壳虫

危害梅花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桑白盾蚧、糠片盾蚧、梨圆盾蚧、朝鲜球坚蚧、龟蜡蚧、褐软蜡蚧等,其中尤以朝鲜球坚蚧危害最为严重。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密集在枝干上汲取汁液,严重时使树势减弱,造成枝条枯死或全株死亡。它还是膏药病的主要传播虫媒。该虫严重发生时,虫株率达90%,梅株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85%。

防治方法:5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用50%的杀螟松1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500倍液,或40%的乙酰甲胺磷500倍液+除虫菊脂2000倍液,进行喷洒,对若虫杀灭效果都很好;用7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对朝鲜球坚蚧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5、红蜘蛛

即叶螨。梅花普遍受其危害,且比较严重。它以成虫、若虫在叶片背面危害,初为受害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失绿小点,后失绿面积扩大,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一片苍白,造成提前落叶。成螨卵圆形,初脱皮时为红色,取食后变为暗红色,大小在0.5毫米左右,若螨、幼螨略小。该虫一年发生10代以上,以卵和成螨在枝干的粗皮裂缝和落叶层间越冬,5-7月干旱时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或用20%的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喷杀,或用5%的尼索朗乳剂1500倍液喷杀。因其虫体较小,且藏匿于叶背面,喷药时一定要仔细均匀,并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螨剂。

6、袋蛾

即吊死鬼。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虫为丝质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乱的枝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到11月复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初孵幼虫在晴天中午爬出母囊,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在适宜的梅株或其他植物上吐丝缀叶成囊。幼虫藏匿于囊内,取食迁移时负囊而行,初时取食叶肉,剩下上表皮,使叶片呈透明斑点,长大后食叶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啃食茎干表皮、嚼食果肉;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时,危害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秋冬季结合修剪,人工摘除袋囊,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25%的灭幼脲3号1500倍液喷杀幼虫;在低龄幼虫盛期,用50%的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于产卵高峰期,用20亿/克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倍液喷洒。

7、刺蛾

即洋辣子。危害梅花的刺蛾有黄刺蛾、丽绿刺蛾、绿刺蛾、扁刺蛾、扁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等。夏季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啃光,仅剩下粗叶脉和叶柄,影响梅株的正常生长和孕蕾开花。幼虫体上长有较多的毒毛,对人体皮肤有严重的刺激性,一旦接触人的皮肤会产生强烈的灼痛感。

防治方法:秋冬季人工剥去枝干上的越冬虫茧;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特点进行灯光诱杀;盆栽用0.3%的印楝素5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5%的抑太保乳剂1500倍液喷杀。

三、对梅花敏感的农药种类和避免药害发生的方法

1、对梅花敏感的农药种类及药害表现

梅花对有些农药非常敏感,如40%的乐果乳油,可导致叶尖枯焦,叶片出现黑斑,以及短时间内叶片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全部落光;40%的氧化乐果乳油,如超过一定的浓度,或在高温强光下使用,会导致叶片出现黄斑、黑斑或落叶;80%的敌敌畏乳油,超过一定的浓度,或在嫩叶期使用,会导致梅株落叶或掉果;90%的敌百虫晶体,同样会造成落叶;误用较高浓度的久效磷,也会引起梅株叶片枯焦或脱落。防治病害的百菌清,可能引起落叶;在有叶期使用波尔多液,会导致嫩叶尖端枯焦;石硫合剂则有可能引起梅株嫩梢枯焦或落果。

2、避免梅花药害发生的方法

①人工防治

如人工捕杀桃红颈天牛成虫,用铅丝捅死藏匿于枝、干虫孔内的天牛幼虫;人工摘除袋蛾类的袋囊,集中烧毁;人工刮除黄刺蛾、绿刺蛾的虫茧,将其踩碎;人工摘除感染炭疽病、褐斑病的叶片,集中烧毁;人工刮去膏药病的病斑,再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②诱杀害虫

如利用昆虫成虫的趋光性等,悬挂黑光灯、频振灯等,诱杀刺蛾、袋蛾等成虫;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蚜虫。

③生物农药

如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袋蛾,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及青虫菌,杀灭刺蛾幼虫;用植物源农药,如烟参碱、印楝素、除虫菊、博落廻制剂等农药杀灭刺蛾、蚜虫等。

④降低用药浓度

如使用速灭杀丁、马拉硫磷、氧化乐果等农药杀灭蚧壳虫时,一定要降低到常规使用浓度以下,可避免或减轻药害的发生。

⑤忌高温强光下用药

在夏季高温强光的条件下,应于5点钟以后喷洒农药,此时枝叶吸收药液效果好,且不易引发药害。

⑥避免使用过敏农药

在防止梅花病虫害时,应尽量避免在有叶期使用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敌百虫、久效磷、呋喃丹、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百菌清等农药,换用具有相同杀虫灭菌效果,但又不会产生药害的农药种类。

记得各地气候不同,害虫为害情况各有不同。应选低毒农药,选对梅花无害的农药,用**种不宜多,熟练掌握农药特性,用药前先做试验。

XzH52.CoM展读推荐

梅花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梅花常见病害有流胶病、穿孔病、炭疽病和疮痂病等。

①流胶病:枝干上产生褐色病斑,并伴随流胶,常导致树势衰弱及枝条干枯。刮除病斑,用70%甲基硫菌灵50倍液防治。

②炭疽病:初期主要是叶片及嫩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然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圆形,叶缘处病斑呈半圆形,病斑中央出现灰白色环纹,上生胶质小点,排列成轮纹,造成叶片穿孔。发病初期可喷70%硫菌灵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

③疮痂病:主要为害枝梢、果实,亦可侵害叶片。果实受害后先呈红色,后病斑中部变褐,导致果实生长畸形,最后干腐。新梢受害后产生褐色或黑褐色圆形小点,严重时引起枯枝。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为害梅花植株的害虫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黄褐天幕毛虫、蚜虫和介壳虫等。

①黄褐天幕毛虫:食害梅花新芽、嫩叶,长大后分散在全株,蚕食叶片,严重时树叶可被全部吃光。防治时可在该虫幼龄时喷洒50%杀螟松1000倍液灭除。

②介壳虫:常在初春开始活动,吸取植株汁液。受害病株叶片发黄枯萎、脱落。防治时可采取人工刮除和药物喷治并用。药物可用50%的杀螟松1000倍溶液喷洒。

睡莲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图)


睡莲的主要病虫害有三种分别是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褐斑病危害荷花叶片和棉水螟。

1、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上出现褪绿的黄色病斑,后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变褐色并有轮纹,边缘有时有黄绿色晕圈,上生黑色霉层,直径5至15毫米。严重时,病斑连成片,除叶脉外,全叶枯黄。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发生严重,荷塘或盆栽连作,以及氮肥施入过多或夏季水温过高等情况下,病害均很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发病较严重的植株,需更换新土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发病时,可喷施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2、褐斑病危害荷花叶片。在病叶上出现直径0.5~8毫米大小的圆形斑点,呈淡褐色至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害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黑色小霉点。秋季多雨时发病较严重。病菌多在残体上越冬

防治方法:清除残叶,减少病源。发病严重的可喷施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用80%的代森锌500~800倍液进行防治。

3、棉水螟全国各地多有分布,睡莲、荷花等。以幼虫取食植株叶片,为害严重时,常将叶肉食尽,留下网状叶脉。成虫头部及触角上部白色;胸部腹面白色,胸及腹背黄褐色,各部前缘有白色鳞片。前翅橙黄色,翅基有2条较宽的白色波纹;后翅橙黄色,基部白色,中央具宽白带,缘毛白色,近翅基部为灰褐色。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杂草丛间越冬。翌年5-6月幼虫化蛹,7月上旬成虫产卵,随后幼虫孵化。幼虫为害时,常把莲叶咬成2片,然后吐丝将叶征重叠做成保护鞭,生活于其中,能在水面漂浮。保护鞭干燥后,另营护鞭。幼虫多在夜间活动取食,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方法:1、在成虫羽化期,水面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

2、发现水面上漂浮的幼虫保护鞭,及时用网捕捞处理。

3、若池养睡莲,可在池内养鱼养蛙捕食幼虫。

花卉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花卉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方法(图)


相信养花的朋友最害怕的问题就是病虫害,但病虫害又是花卉最常见也是最容易遇到的问题。花卉如果遭受到了病虫害就容易引起生理损伤,比如黄叶,有虫洞,根须瘦小等问题,不仅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还对其观赏价值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甚至如果花卉发病较为严重还有可能出现死亡的现象。想要花卉长的好就要先识别病虫害,了解发病原因做好防御以及发病后的救治工作,这样才能使得植物健康生长。

花卉常见虫害的判定以及救治方法

如果发现花卉叶片被啃的只剩下了叶柄那么就可能是遭受毛毛虫,天蛾幼虫或者冥娥的侵害。

花卉的叶片经常出现被啃食过的痕迹,花蕾,花朵也一样,不时还能在被啃食过的区域发现丝状的叶片以及细状的粪便,那么你的花卉无疑正在遭受金龟子的困扰。

红蜘蛛也是花卉最害怕的虫害之一,它主要危害的是主脉两侧的叶片,经常能在被侵袭的叶片上发现斑块或者小黄色的斑点。如果你发现叶片有不知名斑点同时又有微小不到1mm的红色小虫子,那么无疑你的花卉已经被红蜘蛛盯上了。

如果发现花卉新长出的叶子成捆卷状或者末梢出现了皱缩的现象,同时叶子上面附着许多的虫卵,还有一些油性的不知名物质,那么你的花卉可能正在遭受粉虱和木虱的侵害。

在叶片上发现有白色粘稠状的液体,大小不一的虫洞口以及呈直线状的粪便体,那么可能是蜗牛找上了你的花卉。

早春最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是蚜虫。蚜虫集中孵化,所以一旦爆发后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防治不及时轻则生长停歇,重则株体死亡。

在花卉中发现了害虫那么我们就要及时的进行救治,可以采用杀虫药剂进行喷杀。

乐果可以对粉虱、木虱、蚜虫、蚧壳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进行喷杀;

杀螟松杀虫剂可以对蚜虫、冥娥、天蛾等害虫进行喷洒。

马拉硫磷可以对金龟子,蚜虫、刺娥以及卷叶蛾等有触杀的作用。

当然碰巧家里没有药剂又急着杀虫的朋友可以先用中性洗衣粉或者洗洁精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进行除虫。

花卉病害防治办法

花卉除了会遭受虫害的侵袭外也是会得病的,所以花友是否拥有防病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我们在挑选花种时就要选择质量好,抗病抗虫能力高的进行种植,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范病虫害。

其次,种植花卉无论是在浇水、通风、光照、施肥等方面都要格外注意,同时田园卫生、杂草的管理等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植物发生病虫害的时候要注意将已经得病的叶片以及树枝去除掉并且烧毁,杜绝再次传染。

可用波尔多液、甲醛水、多灵菌、石硫合剂、二溴氯丙烷以及托布津等药剂喷洒在植株上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如果花卉得病时间已经比较长,株体很是虚弱,那么就要格外注意管理工作,确保温度、光照、湿润度、浇水以及肥力等都是最适合的。一般受害比较严重的花卉要先放置到阴凉处,然后适当喷洒一些水分,可以用塑料袋包住直到花卉长出新枝新芽再移到户外进行正常的养护工作。

为了防御病虫害的侵袭或者在花卉遭受病虫害威胁时能及时作出最佳的反应,我们要清楚的识别病虫害的种类,了解防治办法,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问题。

玫瑰花病虫害与防治


很多爱好养玫瑰花的花友多会遇到玫瑰花四种常见的病害,如:黑点病、白粉病、枝枯病和根头癌肿病,偶而也会有其它病害如锈病、露菌病、炭疽病等,但不如前四种病害严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玫瑰花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有错误还望大家提出留言:

玫瑰花黑点病

玫瑰花黑点病为盾座菌科之病原菌Diplocarponrosae所引起,是玫瑰栽培最常见之病害,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高温多湿时期发病最严重。发生于叶、叶柄和茎部,植株受感染时,叶片出现黑色圆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叶片受害最多,罹病叶片会逐渐黄化而脱落,发病严重时,全株大部分叶片脱落,无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防治玫瑰花黑点病首要之务在于保持栽培环境的卫生,例如:清理病叶,以防止真菌孢子再散布;尽量在早晨浇水,使叶片保持干燥,病原菌较不易繁衍散布。其次,注重修剪避免枝叶丛集,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可利用药剂防治,如以免赖得(亿力)1000倍喷洒全株,每隔5~7天施用一回,连续施用3~5回,还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由病原菌Sphaerothecapannosa所引起。主要感染幼叶、嫩茎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会出现白色粉状病斑;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脆、萎缩卷曲而干枯。

玫瑰花白粉病发病时期与黑点病不同,当气温较低而相对湿度较高时,白粉病的发生较严重,通常在冬季时发生最多。一般而言,气候潮湿、通风不良及日照不足下最容易发病,因此冬季栽培玫瑰必须防治白粉病,才能使玫瑰生育良好。防治玫瑰白粉病也和黑点病一样,必须注意修剪,以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并且避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种玫瑰,或与其它容易感染白粉病的植物隔离,如:百日草、大理花等。选择抗病性品种可减少白粉病的威胁,或利用免赖得(亿力)1000倍喷洒全株。

玫瑰花枝枯病

玫瑰花枝枯病又为溃疡病,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经由伤口进入植株,使茎部全部或部分坏死,进而往上或往下坏死,使患部上位之枝叶生长不良或枯死。玫瑰的伤口主要是由于修剪所造成,此外低温寒害或者嫁接等操作也会造成伤口,而枝枯病亦能从茎部刺剥落处进入。一般枝枯病在节间较易发生,所以修剪时应尽量使伤口靠近节的位置,可预防发生枝枯病。另外大轮种的玫瑰、植株营养不良或感染黑点病,皆较容易受感染。

防治玫瑰花枝枯病,随时要将罹病的枝条切除并烧毁,因为病原菌会产生孢子在枝条上过冬,所以必须保持田间卫生。修剪病株前后要利用70%酒精或10%的漂白水消毒工具,修剪时伤口要靠近节的部位,并呈45角度可避免病原菌进入伤口。

玫瑰花根头癌肿病

由土壤细菌性病原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茎部和根部,常发生于植株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肿大形成瘤状物而环绕茎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由于玫瑰花根瘤病感染植株之后很难治疗,因此最好一发现罹病植株必须马上拔除烧毁,并且利用土壤消毒剂消毒植穴后才可种植。预防根瘤病主要在于购苗时小心选购,于种植前后避免在茎部造成伤口,尤其在靠近土壤的部位。另外,不宜使用感病株附近之土壤覆土,以免感染。

主要虫害有:

1、金龟子,白天藏在土里,傍晚出来作孽,危害新梢、嫩叶及花蕾。可在傍晚前后,金龟子出土时,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地面喷药防治。

2、红蜘蛛,吸食叶汁,由于繁殖快极易成灾。用3000倍液螨死净喷淋防治。

3、龟螅蚧,侵害玫瑰纸条,影响长势。用3000倍液螨死净喷淋防治。

4、象鼻虫,幼虫吞噬花蕾,成虫咬食花、叶。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

玫瑰的花、蕾主要用作饮料和食品加工,所以盛花期严禁使用农药。

鸡冠花病虫害与防治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有关鸡冠花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

一、褐斑病

又称叶斑病,是鸡冠花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南北各地常有发生。此病引起大部分下层叶片发病形成褐斑,在夏秋期间,病斑相连使大半个叶片或整个叫片干枯下垂,严重影响观赏和处长。

危害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茎及叶柄等,受害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常导致茎叶枯死,根系腐烂,不能开花。叶片发病时,发病初期,叶片山现黄或浅红褐色小斑,扩展成圆形、不规则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间色较浅的病斑;老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褐色,轮纹明显;受害部位后期在潮湿的条件下,可涌出粉红色分生孢子及粘液一般是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病斑连片可使叶片枯黄、早落,单个病斑干枯脱落则形成穿孔,影响植株生长及观赏。茎上发病时,最初出现不规则或条状褐色腐烂,如同开水烫似的;严重时,病部以上茎叶枯死;在潮湿条件下,也会涌现出大量粉红色孢子堆。根茎处也易发病,病斑褐色,长条形,植株易倒伏。

防治方法:

1、对于褐斑病,应以防为主,结合药剂防治。

2、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h进行消毒。土壤消毒常用的药剂为90%敌克松2g/平方米~3g/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g/平方米或0.2%~0.5%高锰酸钾或0.1%甲基托布津溶液等处理;盆栽用土也可用太阳能热处理消毒(即将盆土倒在水泥地面或晒谷场晒1~2天)。

3、实行轮作及排除积水。宜选择好栽培地。盆栽的盆土可用肥沃壤土、腐熟厩肥各半,再掺入少量炉灰拌合而成;地栽时,必须选择土壤通透性强,排水条件好的肥沃土地,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3年。6~10月,要经常松土,防止根周围土壤板结,雨季则要及时排除积水。浇水时防止水管高抬飞溅,并注意摆放或种植不能过密。

4、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盆栽花每年换盆土,以减少侵染源。加强花圃管理,增施有机肥,筑高畦,排积水。盆栽植株应放置在阳光充足之处,防止过于荫蔽潮湿。

5、药剂防治。6~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处理,每盆用药液量100~150g,每7~10天喷、灌一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达95%以上。亦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粉剂2000倍液、75%可湿性百菌清600~800倍液、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效果也很好。


二、立枯病

危害症状:

鸡冠花发病后,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边缘较明显,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茎部以上干枯死亡,一般不折倒,故称为立枯病。早期不易与猝倒病区别。发病初期个别植株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情扩展较缓慢,病程也较长,而猝倒病染病后马上猝倒。此外立枯病病部常有不大明显的灰白色至灰褐色蛛丝状霉,湿度大时常长出灰褐色或灰白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这有别于猝倒病。

防治方法:

1、在栽种鸡冠花时,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选择通风、透光、日光不能直射的环境,合理施肥,控制浇水量,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并将叶面泥沙洗净。

2、精心养护,防止育苗盘或苗床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若发现有感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销毁,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40%五氯拌种双粉剂或40%拌种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g;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需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

3、对所有健康植株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浇灌根际,并用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进行预防。

4、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每平方米2L~3L。立枯病、猝倒病混合发生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2L~3L。

5、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施用绿色木霉制剂,也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三、炭疽病

危害症状:

是南方一种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褐色或枯黄小点,后扩展成2mm~5mm圆形病斑。随病情发展,可连结成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占叶面1/4~1/3,造成叶片扭曲或皱缩畸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稍凹陷,后期病部生有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受害严重的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早落。发病规律病菌属于半知菌类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初夏温度高湿度大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或嫩叶,7~9月发病较重,植株生长后期仍零星发生。一般下部叶片发病比上部叶片严重。

防治方法:

1、露地栽培者生长后期要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盆花应换土。

2、精心养护,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3、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注意排水,少施氮肥多施钾肥,并喷洒药剂保护。发病初期开始可以喷洒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铵500~6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

四、病毒病

危害症状:

全株发病。叶出现花叶、畸形、萎缩症状。幼嫩叶片症状明显,叶上呈现褪绿斑驳或花叶,叶片变小,呈蕨叶状或柳口刊犬重病株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叶序紊乱,常呈丛生状;病株生育缓慢,呈不同程度矮化,开花期推迟且开花少、花小,影响观赏。7~9月发生。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传染毒源-田间杂草。

2、必要时喷洒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700~800倍液。

五、轮纹病

危害症状:

主要在叶上发生周边略褐色的大型圆病斑。病斑的表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以后病斑中央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

1、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宜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并深耕晒土,有条件时实行轮作。

2、发病初期及早喷洒1∶1∶20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

六、疫病

疫病为鸡冠花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主要危害其茎、枝、叶,病害发病率高,发展迅速,能造成花卉大批死亡。

危害症状:

植株感病后,茎部受害初期感病部位出现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往上蔓延。后期病斑呈黑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很快扩展至中部,甚至顶端出现斑块,严重时整株的茎部都呈黑色。叶片受害多发生于叶缘、叶基部,叶柄受害后则叶片萎垂,潮湿时病部生稀散的白霉。

防治方法:

1、以控制湿度为中心,勿摆置或栽植过密。高温高湿季应注意排水和倒盆,注意通风。浇水时防止泥土飞溅到叶片上,少进行叶面淋水,以减少发病条件。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同时每天施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5g/株~10g/株消毒土壤,防止扩大蔓延。

3、初病期喷布7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0倍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并将植株下面的土壤喷湿。

七、沤根

危害症状:

沤根又称烂根,是育苗期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幼苗根部或根茎部。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植株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防治方法:

1、选择适宜的地块或棚室育苗,畦面要平。雨后及时排水,不可大水漫灌。

2、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3、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床土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大小。

4、采用电热线育苗,控制苗床温度在16℃左右,一般不宜低于12℃,使幼苗茁壮生长。

5、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6、必要时可喷增根剂。

7、发生沤根后及时喷洒植物动力2003原液每毫升对水1Kg或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隔5~7d一次,共喷2~3次。

八、叶斑病

危害症状:

叶面生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1mm~10mm,边缘略隆起,中间灰褐色似轮纹状,具灰黑色霉状物,初时小圆点中心白色,外圈褐色,大小1mm,后融合成大斑。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

2、轮作倒茬。

3、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茵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提高抗病力。严防大水漫灌。

4、棚室养护的鸡冠花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防治。粉尘法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Kg;烟雾法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00~250g,隔7~9d一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使用,两法轮换使用。5、露地栽培的鸡冠花发病初期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掌握在发病前开始用药,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60L,隔7~10d一次,连续防治3~4次。喷药后4h遇雨,应补喷,生产中雨后及时喷药可减轻为害。

九、斜纹夜蛾

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可采用细菌杀虫剂,如国产B.t乳剂或青虫菌六号液剂,通常采用500~800倍稀释浓度。

2、生理防治。灭幼脲一号或灭幼脲三号20%或25%胶悬剂500~1000倍液,但此类药剂作用缓慢,通常在虫龄变更时才使害虫致死,应提早喷洒,为此,这类药剂常采用胶悬剂的剂型,喷洒后耐雨水冲刷,药效可维持半月以上。

3、化学防治。可选用辛硫磷50%乳油1000倍稀释液、氰戍菊酯20%乳油2000~3000倍液、溴氰菊酯2.5%乳油3000倍液、功夫2.5%乳油500倍液、天王星10%乳油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

鸡冠花生长期间的病虫害

在生长期间容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为害。

防治方法:

1、喷洒50的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

2、其他防治方法参考马蹄莲、一串红有关部分。

牛蒡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牛蒡大家认识是什么植物吗?牛蒡其实又叫做东洋牛鞭菜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果实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等。下面主要学习一下牛蒡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生长习性

牛蒡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寒、耐热性均强。种子发芽温度为15~30℃,适温为20~2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

二、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叶斑病等。

①牛蒡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亦易在苗上发生。叶上病斑圆形,大小2~20毫米,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平滑。后期自病斑中央渐变淡褐色至灰色,且极薄而易破,遇雨时常穿孔。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为不规则形大斑块,致使病部黄枯。

主要防治措施:精选种子,催芽后选壮芽播种;高畦或高垄栽培,注意密度要适宜,防止过密;重病地应与其他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田间菌源。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集中病残体深埋或烧毁,并随之进行土壤深翻,以减少翌年初始菌源。药剂防治可选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00~240波尔多液。牛蒡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时叶片两面。

②牛蒡白粉病生白色粉霉斑,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粉霉斑呈黄褐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叶上布满粉霉层,叶片早枯。

主要防治措施: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以减少越冬菌源量;发病前喷1次1:1:200波尔多液,发病后喷25%粉锈宁800倍液和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各1次,间隔10~15天。

③牛蒡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叶片染病初在叶面上生许多水渍状暗绿色圆形至多角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在叶脉间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多角形斑,中央部褪成灰褐色,表面呈树脂状,有的卷缩。叶柄染病初现黑色短条斑,后稍凹陷,叶柄干枯略卷缩。

主要防治措施: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农作物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播种后用药土覆盖;适时早播,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采用高垅或高畦栽培。发病时喷施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10%抗菌剂401乳油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6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2)主要虫害有根结线虫、蚜虫、蛴螬、地老虎等

根结线虫用禾神元微生物菌肥灌根,每株灌液量300~500毫升;蚜虫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蛴螬利用黑光灯诱杀,用90%的敌百虫晶体50克或50%的辛硫磷乳剂100毫升对水配成药液,拌入3~4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傍晚顺垄撒入田间诱杀。

综上就是牛蒡的全部内容,关于牛蒡你还想学习哪些方面呢?可以留言说说自己的想法。

罗勒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

虫害方面,主要有蚜虫、日本甲虫、蓟马、潜叶蝇、蜗牛及蛞蝓。采有机栽培可用喷水驱离蚜虫,以及用手捉日本甲虫丢进肥皂水中。至于蛞蝓及蜗牛可用小的啤酒容器诱杀或者在距植株基部5公分处(10公分处更佳)绑铜片,由于铜片与蛞蝓粘液作用,致使入侵昆虫退却。

在病害方面,甜罗勒品种对于真菌性萎淍病(Fusariumoxysporum)呈高度感染。病原菌从根的微管束侵入,阻害植株生育,导致叶片萎凋。病原菌在土中可潜伏多年。一般田间栽培可选择耐真菌性之F1杂交品种,诸如Nufar,至于Ocimumamericanum及丁香罗勒是耐真菌性萎淍病。另外高湿及排水不良也较易感染真菌性叶斑博。

罗勒与芦笋、胡椒、西红柿及大部份的蔬菜混植,可以增加该等作物之生长及风味,惟不能与甘蓝及菜豆混植。此外也要远离芸香科植物。由于具有特殊味道,因此可阻绝粉虱及天蛾幼虫。蛞蝓也不太喜欢罗勒的味道。在台湾的有机栽培中,罗勒也被采用做为忌避作物,以减少虫害。

香草即含有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对某些害虫而言,本身即有忌避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害虫照样会啃食叶片,如罗勒的某些品种会有夜盗虫,此时宁可费一点心力以手抓除,或用防虫网罩住隔离。病害的防治则以预防胜于治疗,方法是不要使用栽培过的旧土去种香草,因为内藏的病原菌会成为感染源,另外就是在合适的环境或季节栽培香草,如此植株强壮自然可抵抗病害的侵袭。记得新鲜香草使用时都是生食或短暂加热而已,含有农药成分的话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或者用稀释后的洗涤剂。

芍药病虫害防治


花卉的病虫害是花友们一直都觉得很头疼的问题,为了减少养殖花卉的损失,一定得了解花卉的病虫害以及它的防治方法,养殖芍药也是如此,那么芍药常见的病虫害有哪几种呢?防治方法是什么?

芍药常见病虫害:

1、叶霉病。该病是一种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出现紫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中央呈淡褐色,边缘为暗紫褐色,具同心轮纹,秋天成暗褐色。该病由真菌引起,以4~5月份潮湿天气条件下最易发病。

2、轮纹病。发生在叶片上,初为褐色圆斑,呈同心轮纹扩展,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常联结成不规则状,后期干枯。该病从伤口处侵入,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易发生。

3、疫病。该病可侵害叶、叶柄和茎。叶子发病多从下部叶面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中央灰绿色,边缘暗绿色,然后叶凋萎,枯死。

4、菌核病。该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温度20℃左右,湿度80%以上易发生,靠近地面的茎部受害最重,受害后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大腐烂,潮湿条件下表面有白色菌丝层,后集结成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上述前3种病害应加强通风,再喷以百菌清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疫病还可以喷洒400倍液铜汞剂防治。菌核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进行土壤消毒,喷洒托布津50%的500倍液杀菌。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梅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