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微景观生态瓶怎么养》,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现在微景观生态瓶比较流行,而怎么养也有不少花友需要,养的好了能观赏的时间久一点,如果养不好很可能到家没多久就死掉了,比较可惜,所以养护方法很重要。

先观察微景观生态瓶内的植物都有哪些,了解一下它们的习性,假如微景观内的植物喜阴湿,可以将微景观放置在屋内的办公桌或洗漱台上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比较忙碌的人,经常忘记给微景观浇水,那就把它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这样微景观内的水分不会流失太快,5至7天浇水即可。

关于给微景观生态瓶浇水,找一根牙签,将牙签插入营养土中,拔出牙签后,若牙签上沾满营养土,此时不需要浇水;若牙签上没有沾上营养土,此时需要浇水。由苔藓微景观里的植物多为喜湿润和喜阴,例:网纹草、蕨类、苔藓等,但浇水要适量。由于微景观植物根系较浅,表层土干燥之后,浇适量水于根部即可,无需在盆中积水。浇水周期为3至4天。

浇水时尽量避开叶子上,尤其夏天,浇水到叶子上不利于植物的呼吸。所以我们最好浇水在玻璃壁上,然后水流从玻璃壁上自然流到根部。

大家在淘宝上购买微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啦!一些卖家会赠送喷壶,注意啦是【喷】壶,这样的喷壶只会将水喷在叶面上,而不能直达植物根部,叶面上的水会使叶子无法正常呼吸,导致叶面发白、脱落甚至是腐烂。同理哦,梅雨季节就要减少浇水量哈。

xZh52.Com小编推荐

用罐头瓶造出个苔藓微景观


微景观制作

罐头瓶微景观创意设计教程需要准备的材料:罐头瓶、苔藓、小植物

第1步

睁大眼睛找找你家附近有没有生出来的苔藓,找到了就赶紧把它挖回家!

第2步

如果有一些你喜欢的野生小植物在附近,也一起打包回家吧~挖的时候要小心点不要伤到植物的根部哦~

第3步

检查一下有没有已经死掉的植物和长得不太好的植物,留下好的部分。

第4步

准备好你的罐头瓶。一定要冲洗干净,最好装满水,在阳光下晒几天。

第5步

放一些土在罐头盖子上。

第6步

把苔藓和小植物覆盖在上面,整理好他们的形状。

第7步

盖上盖子,完成了~~

济源生态景观城市


济源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华民族口传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摇篮。夏朝在这里设都,道教在这里发源,王屋山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天坛山是轩辕开祭天先河之所,济渎庙是先祖四渎同祭之地。轵国、阳樊、吕地以及仰韶文化是中华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西踞王屋,北靠太行,南面黄河,怀揣济水,东面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6万,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万。

济源市是河南最西北的省辖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为中原城市群九个城市之一,河南省首批城乡一体化五个试点城市之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7个旅游景区。

1998年以来,济源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按照“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建设理念,倾力构筑城市“大园林”,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地总量快速增长,绿化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品质迅速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2006年,该市“生态和城市绿化”项目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以自然和谐推进景观保护

济源市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山青青、林涛涛、水幽幽。多年来,济源市坚持“城在林中,林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大园林格局,利用丰富的天然景观,先后建成了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黄河三峡、济渎庙等7大旅游景区,构筑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

济源是全国地上文物遗存最多的城市之一。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制定了专项保护规划,投入巨资对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济渎庙坐落于济源市区西北部济水发源地,五庙宏门、古木参天,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这里的珍贵遗产,济源市认真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完善了基础设施,高标准完善了绿化,并逐步实施济渎庙外围民建拆迁工程,有效地恢复和保护了文物遗存。

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市域现有的一级115株、二级138株、三级165株古树名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确保古树名木生长态势良好。
以机制法规统筹园林建设

济源市把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的重要“品牌”,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来具体操作和实施。1998年,济源市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济源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济源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济源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确立了“一环一带三河六路”的绿地布局。该市充分发挥园林局的职能,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8项。

2004年以来,济源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采取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房植绿、沿河布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广场建设,强力实施城市河道治理绿化,城市道路整治绿化,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建设,城市防护林建设等大规模建绿工程,倾力塑造“城景相连、城景相融”的城市景观特色。截至2007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3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940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94.92公顷,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率达到34.46%,绿化覆盖率达到38.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86平方米。

以科学发展加快造绿步伐

济源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科学有序的态度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依据城市特点、城市框架、城市发展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建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与脉络。济源市道路绿化以“色彩丰富、树种多样、突出特色、整洁美观”的原则,对城区愚公路、沁园路、黄河大道、学苑路、天坛路等20条城市干道实施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绿化。双排行道树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和生态功能,乔木、花灌木和地被苗木相结合,强调了绿化的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

加快居住区绿化。新建居住小区,严格控制30%%的绿化用地指标,实行绿化配套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做到建一楼绿一片,建一区绿一方;升级改造旧居住区,最大限度增加绿量和绿地面积,先后建成园林式居住区10个,占居住区总数的71%。

加快单位绿化。全市所有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学校、商业等,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园林城市。建成园林单位106个,占建成区单位总数的65%。

开展“让绿于市、还绿于民”的活动。该市先后对沁园路、黄河路、天坛路、学苑路、北海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实施拆墙透绿,共有74家单位拆除围墙,总长度达1.7万余米。

加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济源市在城市北部的天然屏障的孔山,在横穿城市的蟒河、湨水、济水和珠龙河沿线,建造了十多个全民义务植树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济部队踊跃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完成义务植树6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

开展捐建认养活动,推广立体绿化。建设花园式、盆景式的现代住宅家庭越来越成为济源的城市时尚。

以人本原则建设精品园林

水是城市的眼睛,城市因水而充满活力。2002年,济源市完成了对蟒河的综合整治,在两岸兴建了新蟒园、迎春园、望春园、清趣园和儿童乐园等12个城市公园。2003年以来,济源市倡导并大力推进绿色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景观长廊、居住长廊建设,先后投资1亿元对湨水进行整治改造,建成50米宽的湨河带状公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绿色风光带。

清趣园占地16.04公顷,绿化面积11.66公顷,绿化覆盖率85.3%,绿地率72.7%。这里荷叶碧绿、荷花绽放、湖光山色、绿树倒影,是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被省建设厅命名为河南省“城市绿化达标公园”。

小浪底坝后公园是济源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6200亩,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利用工程弃碴,控制水土流失,栽植各类苗木154种、125万株,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花、叶、果、型共赏”的景观。

济渎庙是我国古代“四渎”中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名园。济源市高度重视该园保护工作,并按“修旧如旧”原则,对北海池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使济渎庙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世纪广场是济源市大型综合性广场,总占地面积20公顷,充分展示了济源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格特色,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体彩健身园”。

济源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化档次、加强绿地管理为重点,坚持植物造景、生态建园,适当建设园林小品,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藤,体现园林的个性与特色,公园、游园绿地率达到70%以上。截至2006年底,城市建成区共建成世纪广场、清趣园、新蟒园等9处公园绿地,西苑、文昌苑等57处街旁绿地和居民游园,满足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走进一块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以森林围城构建生态城市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是济源市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济源市在城北的孔山上,经过连续十年的奋战,将青石山变成了绿林涌动的森林区,并延伸到城市北郊;在城南的南山岭区,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加大国有林区规划,大规模种植林果;在城西的虎岭区,50年的植树造林构建了绿色生态小气候;在环城公路两侧建成了宽50余米的防护林带。大环境绿化,使城市热岛效应得到缓解,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到2006年底,济源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0多万亩,新植完善林网1800余条,完成通道绿化400多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9%,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扮靓城市,点亮夜色,着力营造流光溢彩的夜济源。新城区广告门匾实行了亮化和楼体美化,城市道路、桥梁、单位楼院、商店门户全都进行了亮化改造。入夜,世纪广场华灯闪亮、游人如织,蟒河、湨河河道灯火辉煌,桥梁彩灯闪烁,形成两条流动的风景线。沁园路、文昌路、天坛路、宣化街、周园路亮如白昼,绚丽多彩,点亮了不夜的济源之夜。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济源市致力于综合整治和综合创建,城市布局更加合理,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建筑更加和谐,市容市貌更加美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2006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3.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55.1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城市垃圾能力达300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1天,地表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城市新建建筑节能设计达到100%,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城区燃气覆盖率达到100%,普及率89.37%。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10.02标台,公交出行比率为15%。人均道路面积为17.91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0%,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

建设绿色家园,打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济源66万人民的共同愿望。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品位高雅、人居环境舒适的新济源魅力四射,一座现代化的绿色之城已崛起在太行、王屋山下。

生态宽幅的景观树种——金枝槐


金枝槐(Sopnorajaponlca.cuchlnensis),又名黄金槐,金丝槐,是北方近年新育种,为丰富上海市的园林季相树种,我在二年前批量引种试验,该树种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引种期基本无病虫害,苗木培育技术易掌握,管理成本较低。金枝槐是槐树又一嫁接繁殖品种,寿命长,而且槐树在我国从北到南分布广泛,嫁接的金枝槐具有生态上的宽幅性。金枝槐不仅具有四季景观观观赏价值,且因生态学特性使其在和其他树种混交中具有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和良好的 景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是一不可多得的彩叶树种之一。

金枝槐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高与嫁接点高度相关,目前尚无工程用的大树。树冠呈杯状展开,嫁接当年抽条长度在一米以上。枝和叶在春秋两季金黄色,夏季渐转浅绿色,冬季技金黄色,幼树砧木翠绿色。叶奇数羽状复叶,卵状披针形。

金枝槐四季景观:金枝槐萌芽展叶时间在4月清明前的柳树吐绿时,它的金黄色嫩叶似雏鸟的羽毛绽开四展,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春暖祥和的感受;在初夏时,金黄色的叶也随气温的升高而缓缓转绿,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秋天来临时,那随风荡漾的树冠似金色的麦浪,给人一种丰硕收获的联想;在冬的寒霜洗礼下,它御下黄绒色的外装,展现出如鹿角那样苍劲、橙黄色的枝杈,耸生在青翠的树干上,在风的晃动下,犹如群鹿奔跑,景观十分美丽,在万物俱寂的冬季,给人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触。

金枝槐的嫁接管理:一、国槐为砧木:要选年幼、杆直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苗,按所需培育苗的规格去确定砧木苗高和苗径。如用于培育行道树,就选嫁接点高度在3米以上、苗径在3公分以上的砧木;居住区绿化用可适当矮一些;用于造型(球形)可按定苗高度去选砧,一年生的砧木可以培育球状金枝槐。二、采穗:在春季砧木未萌芽前准备好金枝槐种穗,将穗条贮存在遮荫处的湿沙中,控制金枝槐过早萌芽,使接穗与砧木萌芽期同步。三、嫁接方法:嫁接有很多方法,但为了成型好和快, 用技接法较好,其中“插皮接”法成活率高。在砧木“开皮”(树皮可拧开)时即可接树,嫁接剪穗长度在5公分左右,有3-4个芽,每段穗的上端用涂蜡封口,以防风干。接的速度快、削穗面平滑、绑扎严不渗进雨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四、松绑保穗:当接穗发芽,接穗和砧木间愈合体逐渐膨胀时,要防止绑带影响其愈合部位的生长,所以要及时对绑札采取“放松”而不能除绑带,因为金枝槐的接穗萌条速生会产生“偏重”现象,这时,初愈合体 没有完全木质化,纤维拉力弱,所以在外界风力和本身重力下穗砧产生撕劈,因此,不能一次性撒绑,只能逐步松绑,只有在愈合体完全木质化时方能撒绑。撒绑的同时要抹去多余的幼芽和萌条,每株只留三到四分杈,抹去分杈上的二次枝,以防受风力作用撒劈愈合体。这些保穗措施是我的实践经验,是保苗关键。

金枝槐在园林景观中配置:金枝槐在景观配置上既可做主要树种又可做混交树种,适用孤植、丛植、群植等各种方式种植效果的景观配置。任何风格的主体建筑都可应用金枝槐作其环境景观的素材。除湿、涝地外立地条件都可配置金枝槐。如在湖滨堤岸与垂柳、重阳木、乌桕树、香樟、枫树、桃树等花木相搭配,使湖光倒影更显灿烂美观。

金枝槐具很强的生命力,它的金黄色树冠和其他树种配置具很强的对比色,又是在冷暖彩叶树种间起调和作用的融洽树种。金枝槐在上海安家落户、发展会给上海及华东园林景观锦上添花,更丰富季相景观。

自然生态成景观 太原首条景观大道开始绿化


舍弃园林小品,追求自然生态;舍弃娇嫩的名贵树木,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树种……日前,长风东大街工程开始绿化。届时,一条两侧绿化各达30米的首条高标准景观大道将展现在省城市民面前。

长风东大街工程西起建设南路交叉口,东至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立交桥,全长2.06公里。作为未来太原市的主要出入口,该大街被誉为“未来太原形象的名片大街”。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大街需下穿铁路,铁路以西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80米,铁路以东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两侧各30米绿带。

据悉,长风东大街道路绿化以草坪和乔木为主,绿化隔离带上将种植乔木,以造就林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绿化工程淡化人工痕迹,强调植物造景,推广成本相对较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以防止生态浪费。据了解,太原市还将在该大街东山高速至太行路段建设600亩郊野生态公园,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将生态控制与城市公园结合在一起,形成太原市城市入口景观区。

行道树用上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杜艳玲报道 行走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白云路道路两边的人,近日会发现许多树坑里的铁箅子被一种新型材料所代替。记者从北京西城区月坛街道了解到,这是他们与巨横漆业公司合作,采用科技手段,在白云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坑内铺设的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据月坛街道城管工作部干部周兴新介绍,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有多种颜色,他们采用的是砖红色。其外形类似渗水石。这种新材料是由各种天然及再生材料为骨材,加入多种高分子添加剂制成,可以使城市土壤与大气中的水、气、热交换生态体系得到改善,并符合环保标准,价钱也便宜。铺设一棵普通树木铁箅子的成本在400元左右,但这种新材料只需要200多元。与传统铁箅子相比,它具有提高节水渗水功能,便于清扫员清扫,如有破损容易修复的特点,同时避免了铁箅子等相关设施的丢失问题,在提高功能的情况下节约了成本。 周兴新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尝试在行道树的树坑内铺设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检验,效果很好。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将树坑与道路衔接成一个平面,令整条街更加整洁和美观。今年3月初他们将把白云路道路两旁的240个树坑全部铺上这种材料,并将与企业继续合作,在三里河东路推广实施此项工作。

山西太原环城林带生态景观亮点


2008年太原市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是环城林带提档增绿工程,市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力争用3年的时间,把环城林带建设成为省城又一个景观亮点。

据了解,太原市环城林带提档增绿工程一是以人为本、突出景观。对环城高速沿线按照城市景观大道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在居民居住区周围要营造绿色舒适的人居环境,突出景观效果。二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自然地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经济林则经济林,宜生态林则生态林。在条件较好的地段,要大面积种植大规格的桃、杏、枣、苹果、山楂等,营造经济林景观。特别是在小店、晋源、尖草坪、清徐、阳曲县等地势较平坦的地段,要大苗栽植,一年成林,一次成景。三是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各区建设重点为:杏花岭区大脑山山地森林公园、万柏林区黄坡生态景观林、尖草坪区大肚梁生态防护景观林、小店区东山万亩经济生态林、晋源区蒙山大佛风景区、迎泽区新沟生态休闲度假区等。清徐、阳曲县按照山地森林公园和观光旅游的标准,打造一批精品生态景观工程。

环城林带的资金筹措采取省、市、区(县)三级投资的方式。省级投资按环城绿化工程争取4.83万亩,约3000万元。市级投资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市政府给予配套。今年3月上旬,各相关部门将拿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落实资金、苗木、施工队伍。

背景链接:

太原市环城林带建设起步于2002年,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省、市投资,主要分布在东山、北山、西山等近城区的荒山、荒坡、荒沟,涉及六个城区,总规划面积30万亩。2004年已完成工程造林15.6万亩,栽树1800余万株;2005年对部分地段及环城高速公路两侧进行了完善提高,建设了标准较高的景观林,初步搭建起一条90公里长、平均宽度3公里环绕太原城的环城林带框架。但从目前的现状看,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栽种苗木规格小、管理跟不上、生态效益差,与滨河东路、龙城大街的绿化水平存在很大距离,难以形成景观效应。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国人常常为伦敦百年不落后的市政基础设施而惊叹不已。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如果这些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随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关于这一点,许多城市决策者似乎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国家近年来在投资上的推动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里要讨论的是另一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即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Mander, Jagonaegi, et al. ; Selm and Van, .)。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Costanza等1992,Daily,,1997)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

早在一百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摘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摘要:如同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十大战略,

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⑹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

⑺开放专用绿地;

⑻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

⑼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⑽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从景观绿化走向生态绿化——我国城市绿化发展方向


园林在线5月19日消息: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对绿化都相当重视,很多城市为争创园林城市付出了努力。今年正值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城市形象展示中绿化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我国的一些城市经历着由景观绿化到生态绿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作为可再生的自然因素,对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发挥着新陈代谢、保持活力的作用。城市生态园林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果。它是科学融于艺术的最佳体现。”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专家组工作的园林专家李作文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让垂直绿化带来层次效果

在北方,以工业城市林立的辽宁省为例,李作文认为,重视城市绿化中的多层次尤其重要。在辽宁省的城市中,这样的层次表现为:从高到低而言,首先是加拿大杨、新疆杨等可以长到20米到30米高的大乔木,然后是柳树、核桃楸等乔木,京桃、山杏、矮紫杉等亚乔木。比乔木低一些的是灌木,有包括欧丁香、紫丁香等几十个品种在内的丁香类大灌木,锦带、忍冬类的灌木,绣线菊类的小灌木。接下来是包括木本沙地柏和马莲等宿根花卉在内的地被植物,最低的是草坪。

这种多层次、多品种的复层结构,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阳光水分,比如大乔木喜阳,在最上面,亚乔木、灌木耐半阴,正好有大乔木为之提供了适当的局部环境。

李作文强调,在辽宁省,以杨、柳、榆、槐为代表的乡土树种应该是绿化的主力军,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品种。即使是在离工业区比较近的地方或工业区内部,也有生命力强、有一定抗污染作用的绿化品种,对烟尘、有毒有害气体、有害重金属颗粒产生的空气、土壤污染及噪声等有降低作用,像刺槐、山皂角树,杨树、柳树中的某些品种,榆树、桑树、丁香、连翘、美国白蜡等都是好树种,景天类花和宿根的马莲是适合的花卉,草坪,本地的结履草和国外的野牛草都可供选择。

城市里高楼众多,楼房的立体绿化和楼群的绿化设计也很重要。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包括声、光、热诸多因素的物理环境。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的优点。根椐有关研究,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会比同等条件下没有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1℃~2℃。垂直绿化中,地锦(爬墙虎)就是不错的选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不仅景观丰富,也便于管理,发挥城市绿化的综合环境效益。

把生态绿化提升到环境效益高度

城市园林作为一个自然空间,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园林绿地中的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光合作用的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的降温散热、根系矿化作用净化地下水等,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提高,这是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所无法代替的。“对于城市要绿起来,现在大家都没什么疑义。城市的绿化量基本都在逐年增大。现在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在生态理念下,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李作文说。

李作文认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化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根据生态学的原则,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地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从而尽可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李作文说:“大家知道,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基因的保护,有利于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处于这种稳定状态下的植物,不但生长良好,而且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李作文还讲到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如,城市中绿化好的地方冬季储热、夏季降温,小气候总让人感到更舒适。相当密度的城市绿化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绿色植物释放出的氧气使绿化密集区成为没有围墙和屋顶的氧吧。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化覆盖率每提高10%,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可以减少20%至30%,悬浮颗粒浓度可以减少15%至20%,重要致癌物苯并芘的浓度可减少20%。

美化、彩化和香化是绿化的必然趋势

谈到城市绿化中“多品种多色调,营造万紫千红的景观”这一话题,李作文认为,北方城市在这一点上,一年四季都大有可为:“就从今年春天说起,先是黄色的迎春花(北方连翘),然后是粉、白、红色的京桃,大连、丹东的樱花也有不少色彩,白色的榆叶梅,各种深浅颜色的毛樱桃,乔木里的桃、杏、苹果、梨的花也很漂亮。黄蔷薇、各色玫瑰……”“今后,绿化要上规模、上档次,在普遍绿化的同时,朝着美化、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是个必然趋势。追求绿化景观的审美品位,充分发挥植物的花、叶、果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在绿化中适当运用香化植物,吸引更多的生物,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局面。”李作文提醒说,能够变化色彩的不只是花,色叶树可供观叶,黄色、紫色、红色很是悦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重视。金叶榆、金叶国槐都是常年色叶的代表,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栽植了几年。紫叶的有紫叶稠李、紫叶矮樱、紫叶小檗。冬天里红瑞木的枝条、京桃的树干都是很悦目的红色,白桦的树干呈现出很干净的颜色;形态上,龙爪槐、垂榆可供观赏。

城市绿化要讲究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不同品种植物的花期、果期接踵而至,色彩富于变化,赏心悦目。城市绿化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的价值不可取代。

如何把微月养壮


一、光照充足

微月要想生长的好,光照的条件非常关键,需要提供全光照的生长环境,只有保持给予充足的光照,才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维持植株的健壮生长。要是长时间光照不足的话,会导致长势衰弱,开花不良,还会出现病害。

二、施加肥料

微月生长中需要肥料的施加,尤其是在生长旺盛的阶段,一定要注意施肥。注意盛夏高温时期,需要暂停施肥,平常也注意施肥的浓度,不要给肥过浓,否则根系会损伤,影响到后期生长。

三、合理浇水

在养护的过程中,浇水需要保持见干见湿,春季生长季节一定要注意水分的时间,不能过于干旱,否则会引起黄叶。浇水的频率主要是根据生长状况和盆土干湿情况决定,一定不能积水过多,否则将会导致烂根。

四、注意修剪

在生长萌发能力较强的时期,需合理修剪,剪除过长、过多的枝条,能减少养分的消耗,使剩下的养分确保枝叶、花朵旺盛。

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生态护坡效果


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生态护坡效果--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生态护坡技术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阐述了生态护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作了分析,指出生态护坡技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关键词:生态护坡,喷射,质量保证在传统的边坡工程中,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护坡是指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在国内该种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所采用的护坡方式主要以草坪植种为主。现结合工程实例探讨生态护坡采用的技术措施。1 工程概况及生态护坡施工方案的确定某别墅山庄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六花岗水库旁,其大二期H区位于水库北侧,该边坡剖面土质大部分为强风化岩、残积土层,局部为中风化花岗岩夹层。边坡经机械开挖后自然植被受到损害,整个坡体裸露面积达12000 m2。为保障坡面稳定,经技术经济比较,对其进行生态护坡。为保障坡面的稳定,对局部失稳岩质边坡进行放坡,并用长锚杆加固,加挂8号铁丝网,其他稳定坡面设短锚杆,施工工艺如下:清理平整坡面一锚杆施工喷射植生基质6cm~8cm一挂三维被网(椰网)一喷射植生基质2 cm一喷播草种一喷射营养基材厚0.5 cm一铺设无纺布一前期养护。2 生态护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1 植壤土的选择植壤土的选择是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该工程把各边坡坡底平整场地作为拌料场,植壤土是经筛选的本地土壤,筛网孔径为10mm10mm。2.2 植生基质的选择及喷射施工1)选择的原则:目前,生态护坡所采用的基层主要为土基层,通过土壤与肥料、有机质、保水剂、稳定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植生基质。选择植生基质要注意以下原则:a.能够植被生长所需的合理物理结构;b.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抵抗雨水浸蚀;C.具有很好的保水、吸水能力,提供与保障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养分;d.基质的强度、内力能够封闭坡面,与植被共同作用,防止坡面的风化剥落。2)喷射施工:施工前要检查植生基质配比和种子质量,在喷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喷射时间、喷射角度、喷射距离和喷射厚度。喷射次数要根据喷射厚度、坡度确定,一般控制在1遍~3遍。喷射方法有干喷法和湿喷法,该工程采用干喷法:即先将原料按施工配比干拌,再往喷口注水。a.土料过筛:混合基材中粘性红土应进行过筛,筛网直径为1.5 cm,把土壤中杂物和石块筛去,大块土打碎后过筛。含水量应小于20%,如含水量大应进行晾晒,具体视喷射机要求而定。b.土和物料的混合:先将椰粉砖提前1 d~ 2 d用水浸泡,膨胀后待用。根据土的粘性、坡面和采光等情况调整土和物料的配比。如土壤较干,可加入适量水,拌和后,达到用手抓混合料能成团,松开掉地能散开为宜,物料要随拌随喷,不宜放置太久。C.高压喷射:将混合好的基质,用干喷机喷射到岩石上,厚度平均6cm~8cm,铁丝网外喷射的基质厚度要保持2 cm~3cm,不可超过3cm。喷头距岩面距离应有1.5 m左右,垂直喷射。喷射时水压要适当,同时根据喷出的混合料的情况调动水阀控制水量。基质的施工质量应通过基质的厚度、收缩裂缝、流失情况、粒化度、酸碱度及剥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2.3 草种的选择及喷射1)选择依据
草种的护坡功能是通过它的水文效应与根系力学效应来实现的。草种不但可以调节坡面小气候及水文状况,使草种生长地区的水分循环发生一定的变化,还可以通过其地上、地下部分及枯落物共同作用对降雨进行截留,降低坡面的降雨动能和有效雨量,减少溅蚀,增加基质渗透,抑制地表径流,控制基质流失。草种的根系对坡面基质起加筋、锚固及支撑作用,同时提高基质的抗拉及抗剪能力,增强边坡的稳定性。该工程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8℃ ,年平均降雨量1856mm。雨季湿润温暖、降雨多;旱季天高水少、干燥少雨。草种的选择要适合该区气候生长的混合植物种子,以形成草本植物群落(先锋植被)一草灌混生植被(进化植被)一花、草、灌、乔多样性混生群落(稳定的护坡植物)的合理生态演变过程。此外,草种应具有较强的抗水蚀性,生命力强,低养护,根系生长发达,故选用能在不同季节泛青且根系发达、叶茎低矮的混合草种一高羊茅、狗牙根和百喜草。草种的用量计算:每平方米播种量=平方米的设计株数/[发芽率(1一坡度损失率)克数]2)液压喷播
a.挂椰纤维网。基质喷射施工完后,将椰纤维网从坡顶尽量紧贴基质往下铺设,铺设时可用U型钉每隔50cm固定,地势不平的地方可加密固定,对接部分要用铁丝紧固。b.利用喷播机将混合含有草籽、粘合剂、肥料、保水剂、绿色颜料、纤维素以及适量的有机物和水等配制而成的粘性浆体喷射到边坡上。本边坡每平方米用纸浆100g,保水剂25g,混合草种30g~40g,粘合剂5g。挂完椰纤维网后进行坡顶和平台的浆砌片石施工,以便将坡顶和平台部分的铁丝网和椰纤维网压住。椰纤维网外要加盖一层无纺布(15g/m2)。覆盖时用U型钉固定,不留接缝。无纺布覆盖后观察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通常,观察该地区种子发芽的时间是夏季在工程完工后7 d,冬季在工程完工后14 d),待草种功能叶生长稳定后,及时撤除无纺布。2.4 养护管理前期养护时间为60d,以喷灌水为主,促进种子发芽和快速生长;中期靠自然雨水养护,同时每月喷水两次,并施肥,促苗转青。3 生态护坡效果三维植被网护坡适宜性比较强,特别适用于陡边坡,甚至直立边坡,工程措施相对简单。工程完工后,当年坡面呈翠绿色,第二年基本呈深绿色,第三年乡土植物逐渐入侵,与外来的植物相互竞争,坡面形成草、灌木、乔木的多样性植物群落。4 结语1)生态护坡植被种子的类型多以草坪草种为主,品种单一、组合简单,常因环境的剧烈变化或周围的野草入侵而消亡,从工程实践中看,初期入侵的植被多为一年生草本,生活周期短,从而导致坡面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期内无活的植被存在,初期工程质量管理复杂。此外,植生基质厚6 cm-8 crn,持水性不好,营养成分难以留存,很难形成植被长期生长所需要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环境,养护成本高;遇到高强度降雨时,易于导致基层的冲刷、流失。2)草种、植生基质的选择和配比是保证护坡效果的关键。此外,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施工设计标准施工,保证生态护坡施工质量。3)有些文献指出生态护坡适用于坡度大于1:0.5的边坡。但实践证明,广州地区生态护坡的坡度在1:2左右时,防护作用和绿化效果也明显强于传统的锚杆一网格梁联合支护护坡,但由于其涉及到岩土工程、植被恢复、生态学、园林学、土壤学等学科,因此广泛应用施工工艺、基材配比和植物组合筛选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游客置疑公园景观设置: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


“五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大连市的秀美景色让很多外地游客大饱眼福。但近日记者也听到一些游客反映说,我市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成了他们游玩的遗憾。北京游客邱先生“五一”期间在大连玩了6天,将大连的各个旅游景点走了个遍。在醉心于大连美丽的海滨景致之余,他对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过多、自然景观较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邱先生认为,大连的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但一些公园内的人造景观却平淡无奇。尤其是一些公园在破坏原有自然景色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些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这些不仅不能与整个公园的主题相搭配,而且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新意,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邱先生的意见不是个例,很多游客对公园内人造景观多于自然景观的现状不甚满意。

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公园发现,很多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取代了原来的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成为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看点”,但能获得游客青睐的却很少。在一家公园的游乐场前,很多游乐设施上空无一人。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微景观生态瓶怎么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景观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