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蟆叶秋海棠怎么养,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蟆叶秋海棠主要是用来做观叶,其叶片色彩甚至形态的变化尤其丰富多样,令人称奇,不过要说起蟆叶秋海棠怎么养,新手花友估计都望而却步,因为不少花友都养不好蟆叶秋海棠。

我们先来了解一段资料,蟆叶秋海棠(BegoniarexPutz.),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平卧生长。叶基生,一侧偏斜,深绿色,上有银白色斑纹。花淡红色,花期较长。原产巴西。该种现有人工培育品种计60有余。

蟆叶秋海棠喜温暖,忌低温(不耐寒),宜阴湿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夏季忌阳光直射,生长适温为22℃~25℃,不耐高温,气温超过32℃则生长缓慢。盆土适合用含丰富腐殖质、保水力强而又排水畅通的培养土(泥炭之类)。

另外说个重点,就是在日常养护过程中,浇水最好不要淋撒到叶子上,否则可能会出现病斑,本来就是观叶的,叶子有病斑就为难了。

下面单一介绍一下蟆叶秋海棠养护要点

蟆叶秋海棠不耐寒,所以我们需要注意掌握环境温度,北方的朋友要是养这种植物的话,一定要选择盆栽,不然室外无法越冬,没有暖气的地区冬天温度不可以少于10℃。

另外,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要淋到叶子上,不然可能会灼伤叶片。若是真的不小心溅到上面,要立刻用清水把上面的肥涂干净,然后注意通风,以免水长期留在叶片产生病斑。

Xzh52.COM延伸阅读

蟆叶秋海棠怎么繁殖


繁殖的方法

它们的叶片是很大的,叶脉也比较粗,所以它们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这种植物叶插绝对没问题。

繁殖的时间

这种秋海棠生长到第四年的时候,长势就会慢慢变差。这种情况出现的话也不必担心,因为这是是不管养护的多好,都会发生的。所以,每隔四五年可以用叶插的办法淘汰一次老植株。这样我们的蟆叶秋海棠就能每一年都是活力满满的啦!

繁殖的步骤

这里要注意一点,不要以为需要使用的叶子不能被破坏。相反,只有割伤叶片,才能刺激它们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所选的容器一定要是口大的浅盆,洗干净之后可以装进炒过的面纱,用更大的盆装满水,把它浸湿后备用。用消过毒的刀子把它们背面的叶脉割出深入叶脉的伤口,每刀间隔两三厘米就可以。之后把它叶面朝上的平放在湿沙里,叶柄要插进沙土。

这时叶面可能又会立起来,可以用玻璃片块压住,盆面也是要盖上玻璃的,但是千万不要盖严。在正常的室温下20天之后,叶片会产生变化,35天后,就能长出新的根和新的叶了。这时要把玻璃直接拿掉就好。待小叶慢慢展开,切断主脉就可以上盆养护了。一月后使用一次肥料之后,就可以完全正常养护了。

好了,现在掌握了它们的繁殖要领了吧,不用担心自己的年老干枯了!

蟆叶秋海棠常见病防治


蟆叶秋海棠叶形优美,斑纹绚丽,盆栽用于装饰厅堂、书房的柜、台、几架十分别致,如以白色套盆或藤编盆配套,则装饰效果更为理想。

蟆叶秋海棠又名虾蟆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常见的园艺变种有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花叶秋海棠等,叶色及叶形均十分美丽。

但蟆叶秋海棠的常见病也不少,防治应从栽培管理着手,现分述如下:

倒伏 由于顶部及茎部喷水过量,滋生茎腐病,造成整个植株倒伏。应清除已腐部分,其未受害部分应使根颈高于周围土壤,控制浇水及喷水量,保持排水畅通,同时加强通风换气。

茎干及基部细长、落叶 应将花盆移置至少能接受阳光30%处,尤其使之充分接受早晨和傍晚的阳光。再就是栽培过程中应该经常转动花盆的摆放方向。

叶片卷曲、枯干、落叶 应立即移放在通风而又保持一定湿度的荫棚下。

叶片萎缩、腐烂、落叶 应立即控水一周,加强通风换气,浇水要见干见湿,并注意盆土排水畅通。

叶片发生褐斑 应立即隔离,单独置放,剪除病害部位并销毁。注意通风透光,喷洒0.5%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叶片变黄 应加强光照,提高空气湿度,但也要注意是否缺氮肥或盆土过湿等因素。

叶色变淡,甚至出现苍白 不使阳光直射时间过长,夏季应遮光70%以上,春、秋季也应遮光50%左右。

花芽脱落 注意改善栽培环境,盆花不宜放在温度起伏太大或有穿堂风的地方,隔天向叶和芽喷水,保持40%的相对湿度。

白粉病 叶片、枝条、花柄、花芽的表面均长出一层白粉状物,叶片扭曲不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以致整株死亡。应剪除病枝部分,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虫害 食根性害虫蛴螬(金龟甲幼虫)食根严重时,引起植株倒伏,应注意土壤消毒,并浇施50%马拉松800倍液灭杀;红蜘蛛繁殖能力特强,一年10多代,其口器刺入叶内吮吸汁液,叶片枯黄脱落,危害甚大;蚜虫一年20~30代,群集嫩叶、嫩梢等部位,使叶片皱缩,花朵减少或变小,危害严重。对红蜘蛛及蚜虫均可使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



蟆叶海棠


 蟆叶海棠又称王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蟆叶海棠是秋海棠中的大型美叶种。根状茎粗壮肥大,肉质,匍匐,节极短。  

叶和花茎均从根状茎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处长成一簇。叶斜卵圆形如象耳,长可达40厘米;叶面深绿色,常具金属光泽,有不规则的银白色环带,叶背面紫红叶脉及叶柄上多毛。花淡红色,高出叶面。园艺品种甚多,如铁十字海棠、斑叶秋海棠、虎耳秋海棠、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等。不同品种间主要是叶片颜色、斑纹有所不同。

蟆叶海棠原产于热带亚洲温暖潮湿的森林中,常生于岩石缝隙等土层虽浅但却含较多腐殖质的地方。其性喜高温、多湿、半日阴。耐寒性较强,冬季可忍耐0℃左右低温。

蟆叶海棠多用分株和叶插繁殖。分株宜在春季结合老株更新换盆时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两段或数段,使每段上最少带有一个新芽和2-3片叶,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植于盆中。叶插,即剪取发育充分的叶片,沿中脉的中心分切数块,每块均呈三角形,每块叶中心必须带有叶的主脉或支脉;然后将此叶片插于河沙或河沙和蛭石混合培成的插床中,深约1厘米;插后轻轻压实,并经常保持湿润。在温度20℃左右时很快发生不定根,并抽新芽。叶插可在整个生长季进行,但最好要避开高温期,同时注意湿度不宜太高,以免高温高湿引起腐烂。

蟆叶海棠盆栽要求采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近中性土壤,可以园土1份、腐叶土1份、河沙1份和部分腐熟有机质作基肥配成。盆栽时不宜过深,以根状茎与盆土表面平时为好。每年春季换盆时将旧土及腐烂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整个生长期都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应该放置在散射光或法日阴的环境中。日常管理上要求盆土宜干不宜湿,光照宜弱不宜强,施肥宜淡不宜浓。平时浇水应注意不可过多,盆土过湿常引起根部腐烂;高温时每天喷雾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多雨高温的三伏天应将其移至通风凉凉爽遮雨的地方。其生生长适温为18-25℃。高温干燥的环境对其生长不利,往往会使叶片变小而厚,严重时边缘干枯,幼叶不能展开直至枯死。生长期应适当追肥,可用液肥或缓效性的粒肥,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沾污叶面而使叶片烧伤。

蟆叶海棠有时叶面上发生褐色病斑,初起时叶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继而扩大成四周呈水渍状的黑色病斑。这是细菌性斑点病,发现时应将病叶摘除烧毁,并避免叶面喷水以蔓延。植株上有时也可发生白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对此柯用托布津喷洒防治。如发现蜗牛、蛞蝓等咬食叶片,可人工捕休养杀。

蟆叶海棠叶片具绚丽的彩虹斑纹,艳而不俗,华而不失端庄,极为美丽,是秋海棠中最具特色的栽培种,也是重要的喜阴盆栽观叶植物。其栽培较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在欧美一些国家尤为盛行。可用作中小盆栽种,也可作中吊蓝式种植悬挂于客厅、书房或卧室,或与其它植物搭配作景箱种植,用于室内装饰美化。

蟆叶秋海棠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长习性

要想养好这种有特色的植物,一定要花一番心思去了解它们的特点。这种植物最初生长在巴西和印度东部一带,是在岩石缝隙有腐殖质的浅土层中生长出来的。它们喜欢暖和的地方,不能抵抗太低的温度。

养护要点

温度

上文也有提到,这种植物不喜欢太低的温度,但是多少比较合适呢?它们最合适的温度是在22-25℃,但是要注意,温度也不要太高,超过32℃它们就会生长的比较缓慢。所以,北方的朋友要是养这种植物的话,一定要选择盆栽。这样不能等到冬天,秋天就可以拿到室内来养殖了,冬天不可以少于10℃。

放置位置

北方直接室内养殖的朋友在5-10月的时候,可以放在北阳台上面或者是廊檐下面,北边窗台上也是可以的,这些位置不会长时间的接触到阳光,所以不会由于光太强而灼伤叶片。除了光照,它们还要放在空气流动比较好的位置。冬天的时候可以放在南边的阳台上,冬天的阳光本来就少,再放在接触不到太多光照的位置肯定不行,这个道理花友们都知道。

水肥管理

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要淋到叶子上,不然可能会灼伤叶片。若是真的不小心溅到上面,要立刻用清水把上面的肥涂干净。冬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五天要用清水喷洗叶片一次,以防灰尘或者烟尘粘在上面。

蟆叶海棠艳而不俗




蟆叶海棠又称王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它的叶片有绚丽的彩虹斑纹,艳而不俗,华而不失端庄,极为美丽,是秋海棠中最具特色的栽培种,也是重要的喜阴盆栽观叶植物。其栽培较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在欧美一些国家尤为盛行。可用作中小盆栽种,也可作中吊兰式种植悬挂于客厅、书房或卧室,或与其他植物搭配作景箱种植,用于室内装饰美化。
蟆叶海棠是秋海棠中的大型美叶种。根状茎粗壮肥大,肉质,匍匐,节极短。叶和花茎均从根状茎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处长成一簇。叶斜卵圆形如象耳,长可达40厘米;叶面深绿色,常具金属光泽,有不规则的银白色环带,叶背面紫红叶脉及叶柄上多毛。花淡红色,高出叶面。园艺品种甚多,如铁十字海棠、斑叶秋海棠、虎耳秋海棠、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等。不同品种间主要是叶片颜色、斑纹有所不同。
蟆叶海棠原产于亚洲热带温暖潮湿的森林中,常生于岩石缝隙等土层虽浅但却含较多腐殖质的地方。其性喜高温、多湿、半日阴。耐寒性较强,冬季可忍耐0℃左右低温。
种植特点:蟆叶海棠多用分株和叶插养殖。分株宜在春季结合老株更新换盆时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两段或数段,使每段上最少带有一个新芽和2~3片叶,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植于盆中。叶插,即剪取发育充分的叶片,沿中脉的中心分切数块,每块均呈三角形,每块叶中心必须带有叶的主脉或支脉;然后将此叶片插于河沙或河沙和蛭石混合培成的插床中,深约1厘米;插后轻轻压实,并经常保持湿润。在温度20℃左右时很快发生不定根,并抽新芽。叶插可在整个生长季进行,但最好要避开高温期,同时注意湿度不宜太高,以免高温高湿引起腐烂。

蟆叶海棠盆栽要求采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近中性土壤,可以园土1份、腐叶土1份、河沙1份和部分腐熟有机质作基肥配成。盆栽时不宜过深,以根状茎与盆土表面平时为好。每年春季换盆时将旧土及腐烂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整个生长期都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应该放置在散射光或半日阴的环境中。日常管理上要求盆土宜干不宜湿,光照宜弱不宜强,施肥宜淡不宜浓。平时浇水应注意不可过多,盆土过湿常引起根部腐烂;高温时每天喷雾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多雨高温的三伏天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遮雨的地方。其生长适温为18~25℃。高温干燥的环境对其生长不利,往往会使叶片变小而厚,严重时边缘干枯,幼叶不能展开直至枯死。生长期应适当追肥,可用液肥或缓效性的粒肥,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沾污叶面而使叶片烧伤。
病虫害防治:蟆叶海棠有时叶面上发生褐色病斑,初起时叶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继而扩大成四周呈水渍状的黑色病斑。这是细菌性斑点病,发现时应将病叶摘除烧毁,并避免叶面喷水以蔓延。植株上有时也可发生白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对此可用托布津喷洒防治。如发现蜗牛、蛞蝓等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杀。
.

秋海棠夏天怎么养


一、光照强度

秋海棠对于太强的光照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夏季的阳光,一定不要直接放在太阳光下面。应该将其移到有树荫遮挡的散光处,或者是放在室内的半阴处,只要不被强光暴晒就行。

二、浇水方面

在夏季的时候,浇水次数可以稍微多一些,因为气温会变高,也会加快水分的蒸发。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每天浇水一次,或是每天早晚进行浇水。不但要多浇水,还要每天都给植株喷洒一些水,保持湿度适合。

三、调整气温

这个时候的气温非常高,它不能在气温太高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为18~25度之间。所以,要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降温。

四、注意通风

如果说夏季是在室内养的,就要保证养护环境的空气流通。如果说气候太闷且潮湿,不但不利于植株度夏,还会引起虫害。要是在室外养殖的,适当的遮光就行。

观叶秋海棠的栽培




观叶秋海棠又名彩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的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叶阔卵形,先端尖锐,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15厘米至2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脉具毛。叶片色彩鲜艳斑驳,依品种的不同,分别呈银白、灰白、红、紫、褐、绿及黑等颜色,甚至在一片叶上还有不同颜色斑纹或色块。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小花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属中还有一种铁十字秋海棠,亦为观叶佳品,其叶近心形,叶面长有独特的疱状凸起,叶色黄绿或浅绿,沿叶脉有类似十字形的铁褐色斑纹,其他特征和栽培、繁殖方法均同观叶秋海棠。

观叶秋海棠原产印度,有很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园艺品种。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忌干旱与闷热潮湿。生长适温15℃至25 ℃,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否则对植株有致命的影响,但也不能盆土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生长期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向植株喷水或将花盆放在鱼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叶尖和叶缘枯焦,但水珠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叶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夏季注意通风良好,避免暴雨淋击和烈日暴晒。冬季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减少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每年的3月至4月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另外掺入少量腐熟的鸡、牛粪作基肥,换盆时去掉旧土和腐烂的根,用新的培养土栽种,并在盆底垫上一层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观叶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叶插。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数段,每段都要带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叶子,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平为宜。叶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壮成熟的叶片,用锋利的刀在叶背主脉分枝处切几刀,然后平铺在扦插床的沙面上,为确保切口与沙面接触紧密,可在叶片上压几块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以后保持介质和空气有较高的湿度,在半阴的条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产生芽丛,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后就可将各芽丛分开栽种。为节省插床面积,也可将叶片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叶上都带有一条主要的叶脉,再把小叶直立插于土中,以后小叶片的基部切口处生根发芽,可连老叶片一齐栽植于小盆中,即成为新株。

观叶秋海棠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

观叶秋海棠栽培要点


观叶秋海棠又名彩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的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叶阔卵形,先端尖锐,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15厘米至2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脉具毛。叶片色彩鲜艳斑驳,依品种的不同,分别呈银白、灰白、红、紫、褐、绿及黑等颜色,甚至在一片叶上还有不同颜色斑纹或色块。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小花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属中还有一种铁十字秋海棠,亦为观叶佳品,其叶近心形,叶面长有独特的疱状凸起,叶色黄绿或浅绿,沿叶脉有类似十字形的铁褐色斑纹,其他特征和栽培、繁殖方法均同观叶秋海棠。

观叶秋海棠原产印度,有很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园艺品种。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忌干旱与闷热潮湿。生长适温15℃至25℃,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否则对植株有致命的影响,但也不能盆土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生长期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向植株喷水或将花盆放在鱼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叶尖和叶缘枯焦,但水珠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叶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夏季注意通风良好,避免暴雨淋击和烈日暴晒。冬季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减少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每年的3月至4月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另外掺入少量腐熟的鸡、牛粪作基肥,换盆时去掉旧土和腐烂的根,用新的培养土栽种,并在盆底垫上一层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观叶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叶插。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数段,每段都要带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叶子,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平为宜。叶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壮成熟的叶片,用锋利的刀在叶背主脉分枝处切几刀,然后平铺在扦插床的沙面上,为确保切口与沙面接触紧密,可在叶片上压几块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以后保持介质和空气有较高的湿度,在半阴的条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产生芽丛,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后就可将各芽丛分开栽种。为节省插床面积,也可将叶片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叶上都带有一条主要的叶脉,再把小叶直立插于土中,以后小叶片的基部切口处生根发芽,可连老叶片一齐栽植于小盆中,即成为新株。

观叶秋海棠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

相信《蟆叶秋海棠怎么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海棠花知识大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