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贴梗海棠的扦插繁殖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花期3~5月,先花后叶或与叶同放,常3~5朵花簇生于2年生短枝上,花梗极短,好似贴梗而生,故名贴梗海棠。

一、扦插基质

1、沙床:沙床垫12~15厘米厚的煤渣或砾石、粗沙作渗水层,上铺15~20厘米厚的细河沙作扦插基质,扦插前沙床要喷水,使持水量达到四成饱和,而后将沙压实,刮平待用。使用时用0.1~1%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杀菌消毒。

2、营养袋基质:营养袋长宽为12厘米9厘米(袋四周有渗水透气的小孔),内装干净的河沙与过筛肥沃园田土,按1∶1比例混合装满,墩实,用0.1%~1%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杀菌消毒。

二、扦插时间和插穗选择嫩枝扦插适宜于5~8月,6月最佳,枝条达到半木质化即可,应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母株上选择粗壮饱满,生长旺盛的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为防止枝条失水,最好在清晨剪穗,做到即剪即用激素处理。插穗长度10~15厘米为宜,剪去基部叶片,保留其上部叶片,下切口要靠近腋芽,扦插深度以1/3~1/2为宜。

三、激素处理扦插前用ABT生根粉对贴梗海棠插穗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使用方法是:将ABT生根粉按比例配成溶液,再将插穗基部放入溶液中浸8~24小时。

四、温度、湿度、光照掌握好适宜的环境湿度和生根湿度是搞好贴梗海棠嫩枝扦插成败的关键,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温度在20℃~28℃。以25℃为宜,同时还需适宜的光照条件。

1、控制湿度:扦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可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用喷水的方式提高空气湿度,喷水量不宜太大,尤其是扦插基质内不能积水,否则易导致插条下端腐烂。喷水量一般以每天2~3次为宜,高温时可时喷3~4次。

2、控制温度:搭建遮阳网,既可防止阳光直射,又可降低温度。还可用喷水,通风等措施处理。

3、调节光照:在扦插前期,要避免强光直射,防止枝条水分过度蒸发,造成叶片萎蔫或灼伤,影响发根和根的生长。在扦插后期,插穗生根后,还必须适当增加光照,促使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健壮。

五、生根后管理

1、炼苗。插穗生根后,需逐渐增加透光强度和通风时间,使其逐步适应外部环境。

2、及时移栽。插穗成活后,要及时移栽,移栽后同样要加强综合管理。移栽初期要采用遮荫浇水等措施,成苗后要搞好抹芽、松土、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xzh52.coM延伸阅读

花卉种植技术:贴梗海棠的种子繁殖


海棠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贴梗海棠是一种独特的孤植观赏树。枝密多刺可作绿蓠。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

贴梗海棠适应性强,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黏土、壤土中均可正常生长,忌低洼和盐碱地。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秋播,选取成熟的鲜木瓜种子,把外皮稍晾干后播种,播后出苗不能在当年而在翌年春季。

也可以把春季作为播种时间,采收种子后以湿沙储藏到下一年的2~3月再进行播种,播种之前应将事先选好的地深翻3cm,将杂物、杂草抖净后,开沟作宽1.5m(含0.3m宽的沟)的厢,要依地形而定厢长,一般应有7~10m的田块厢长,再开出横沟,以此对排水和田间管理有利。

把畦整好的畦后,再其内开深3cm的沟,播种按行距2cm、株距1cm进行,播完种后,接着覆土、耧平并压实。一般的用种量为6kg/hm2。出苗应在播后待地温10℃左右之时,松土、除草、浇水等工作应在出苗后进行。

贴梗海棠介绍养殖/栽培技术


贴梗海棠学名铁脚海棠。蔷薇科落叶灌朩。叶椭圆状、卵形,表面有光泽;花在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3~5朵,簇生于2年生的枝条节部,朱红色,后渐变为淡红色花梗极短。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黄色,具芳香。花期3~5月,果熟期9~10月,有单瓣、重瓣及矮生等品种。喜温凉、湿润环境,喜光照,较耐寒和耐旱,不耐庇荫和水涝。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贴梗海棠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2米,具枝刺;小枝圆柱形,开展,粗壮,嫩时紫褐色,无毛,老时暗褐色。叶片卵形至椭圆形,稀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急尖,稀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尖锐细锯齿,齿尖开展,表面微光亮,深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1~1.5厘米,无毛;托叶大,叶状,卵形或肾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无毛。花2~6朵簇生于二年生枝上,直径3.5~5厘米,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梗粗短,长3毫米或近于无梗,无毛;萼筒外面无毛;萼裂片直立,近半圆形,先端圆钝,全缘或有波状齿,边缘有黄褐色睫毛,外面无毛,里面被稀疏柔毛,长为萼筒之半;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具短爪,长1~1.5厘米,猩红色或淡红色;雄蕊35~50枚,直立,长1~1.3厘米,花丝微带红色;花柱中部以下合生,无毛,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梨果球形至卵形,直径3-5厘米,黄色或黄绿色,有不明显的稀疏斑点,芳香,果梗短或近于无。花期4月,果期10月。株高约2m,枝直立或平展,有刺。叶卵形或椭形,托叶大而明显。花米红色,先叶而开或与叶同放。花朵生于2年生枝上,枝秆丛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极短,花朵紧贴在枝干上。贴梗海棠树姿婆娑,花朵美丽,有重瓣、半重瓣品种,果实球形或梨状,秋季成熟时黄色,气味芬芳。

(1)贴梗海棠的萌蘖カ强,耐修剪。常用分株、压条及扦插繁殖。春季分株可结合移植,连同母株挖起,每株留2~3个枝干,或在母株周围挖取萌蘖进行定植。压条多于早春进行,将生长健壮的长枝弯曲着地,开沟将其卧在沟中,培土压实,盖草保湿,经2个月左右可生根,翌春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

(2)贴梗海棠属阳性树,栽植地点宜选阳光充足处。如果光照不足,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开花。定植前要把长的枝条适当短剪,使植株充实和生长-致。坑内施入厩肥,腐熟鸡鸭粪、豆饼等作基肥。

贴梗海棠的养殖方法

(3)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如果土壤不过分干燥不必经常浇水。北方地区每年入冬前要浇足防冻水,并施入腐熟有机肥。冬季气温低干-20摄氏度的地区需埋土保护越冬。

(4)贴梗海棠在2年生枝条上开花结果。因此对-年生枝条不要进行短剪,开花后再对花枝进行适度短截,可促使其萌发更多的侧枝,增加开花数量。冬、春间可将重叠枝、病虫枝剪击,并将徒长枝剪短,使营养集中,减少消耗,有利于多开花。对于已开花的植株,每年宜追施3~4次液肥。花前多施-些磷肥,则花色艳丽。贴梗海棠易受到锈病为害,应注意及时喷药防治。

贴梗海棠栽培技术

主要用分株、扦插和压条法繁殖。播种也可,但很少采用。分株在秋季或早春将母株掘起分割,每株2~3个枝干,栽后3年ㄡ可再行分株。-般在秋季分株后假植,以促使伤□愈合,翌年春天定植。硬枝扦插与分株时期相同。在生长季中进行嫩枝扦插,较易生根。压条也在春、秋两季进行,约-个多月即可生根,至秋后或翌春可分割移栽。管理比较简单,-般在开花后剪去上年枝条的顶部,只留3O公分左右,以促使分枝,增加明年开花数量。如要催花,可在9~lO月间掘取合适植株上盆,入冬后移入温室,温度不要过高,经常在枝上喷水,这样在元旦前后即可开花。催花后待天气转暖再回栽露地,经l、2年充分恢复后オ可再行催花。

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病,也叫梨锈病。这种病要经2个寄主侵染,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如桧柏、龙柏、鹿角柏等;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垂丝海棠、山楂等。

病菌侵入桧柏等后,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然后肿大起来。至第二年2-3月间,即会产生咖啡色米粒状物,突破表皮,即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单生或聚生,使植株枝条膨大起来。

贴梗海棠作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后,叶片正面在4-5月会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再扩大成圆形黄病斑。病斑早期会出现数个小黄点,后期变为黑色,使叶背相应处逐渐增厚,产生一些灰白色毛状物,8-9月变成黄褐色粉末状物。严重时,病叶满株,叶片畸形,表面凹凸不平,导致叶片早枯早落,甚至使植株死亡。

虫病防治方法

1、贴梗海棠附近不种植柏类植物;发病期,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喷洒,或用5001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天气干旱时不喷或少喷;当3月中、下旬冬孢子角将要膨大时,用0.3%五氯酚钠稀释液加石硫合剂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每半月喷洒2-3次进行防治。

2、锈病危害: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一般在20%~80%,每年均有发生,有些危害严重的植株在夏季7~8月份就出现了叶片大量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海棠的生长势。贴梗海棠锈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角在桧柏枝条上越冬,并形成冬孢子角,3~4月冬孢子角遇雨破裂,膨大为橙黄色花朵状或木耳状,并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海棠上,于5~7月春夏季节危害海棠叶片。

3、桃蚜:危害主要集中在嫩梢、嫩芽和幼嫩的叶片上,以口针刺吸海棠汁液,并可以诱发煤污病,造成叶片向背面卷曲。蚜虫对贴梗海棠的危害一般集中在4~6月海棠嫩枝梢和嫩叶片较多时节。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没有人不喜欢花的,种植花卉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贴梗海棠的扦插繁殖技术”,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