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帝玉的繁殖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帝玉的繁殖,不同于生石花的繁殖。生石花的繁殖,大多情况下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即用种子播种,无性繁殖的成功率很低。而帝玉,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相比之下,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更保险,而且成苗快,开花早,但成株分蘖慢而且少,繁殖数量也少,适合于家庭或爱好者进行。用种子播种,虽然周期长,但一次得苗多,容易形成规模,适合于商业经营者。

无性繁殖就是扦插繁殖。操作方法简单。养护三年以上的大株帝玉,根部会分蘖生出小苗来,待小苗长大到比花生豆还大些,结合换土,带上一段硬根,切下小苗,将切口晾晒干,就可以扦插了。扦插介质用细沙或者珍珠岩均可,在温度1525℃时约715天便会发根,然后用大苗栽植的办法栽植就行了。发根期间,不用遮光,使介质略潮并做扣罩,效果更好。帝玉的播种繁殖稍微复杂些。下面的条件如果具备无误,出苗率是很高的,当然,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气侯有差异,播种繁殖时,也要作考虑。

播种介质的选择:市售的花卉培养土,加三分之一的珍珠岩,三分之一的细沙,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将这样的介质填放花盆的下部,达到盆沿2厘米处,表面铺薄薄的一层细土,墩实,将花盆坐入水中,吸足水到表面湿透,端出后,控去多余的水分,均匀地撒上种子,或用尖嘴镊子点播,之后,盆口盖上玻璃,放温暖且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播种介质水分的调控:播种试验发现,帝玉的种子发芽最好的阶段,是介质含水量在30%左右时。介质太湿,种子不发芽。太干,种子还是不发芽。如何确定介质中的含水量,我们采用称盆的办法。即以原盆土没有吸水时的总重量乘以0.25,此时的介质含水量约为30%。吸足水的介质含水量在70%,所以要晾控几天,使介质含水量达到播种的要求。刚撒入种子时,含水量可略高些,二三天后到30%,再维持四五天,此时已有部分种子发芽。如果在种子正发芽时,介质偏干,可采取喷雾等措施,提供给种子发芽的最佳湿度,保证有较高的发芽率。不过一喷水,会延缓种子的发芽。

播种期间温度的调控:帝玉的种子在番杏科植物中属大粒种子,放大观察,表皮粗糙,因此吸水较易。在播种以后,适当地提高温度,以便尽快让其吸足水分,保证后期顺利发芽。播种后一周,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一周以后,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如果午后气温升高,盆口又捂盖着玻璃,介质表面温度很高,至使种子受烫,偶尔一次尚可,连续几次,会使种子不发芽。要是已经见到出芽的种子,也会被捂得发黄,导致后期小苗不长、长势弱。温度的调控,一般采用大环境通风、小环境打开玻璃透气等办法,还要考虑遮光的因素。低温状态下,要升温相比降温来说,容易得多。国外资料表明,对叶花属(Pleiospilos)的植株,可以忍受频繁而适度霜冻(即-8℃),最大耐寒为-12℃,但我们没实验过。

播种的操作:帝玉的种子的直径在051毫米之间,在播种操作中较方便。种子的颜色为深棕色,新采收的种子,颜色鲜艳,陈旧种子颜色发暗。新采收的种子,只要过了后熟期,发芽不困难。种子储藏时间长,其发芽率很难说,大多发芽率较低。从国外引进的种子,往往发芽率低。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常用的办法是:

(1)用高锰酸钾溶液(深桃红色液体)浸种15分钟;

(2)用75%的医用酒精浸种3分钟。播种时可以撒播,也可以点播。在种子没发芽之前,每天达开玻璃透气,并擦去玻璃上的水珠。

发芽时的管理:新鲜种子715天都能发芽,个别种子在45天后还能发芽。此段时间的管理,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光照这几方面进行。这里重点说明光照的问题。挣破种皮的子叶十分娇嫩,经不起强光的照射,特别在盖着玻璃的小环境里,又处于高湿状态,幼苗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失去绿色,然后慢慢死去。让子叶陆续见光,会长得茁壮,再逐渐加强光照,其抗逆能力也会增强。就是子叶被晒成深水红色,略作遮蔽,几天后又会恢复,而且这样的幼苗长得墩实,不会使幼苗细长,为后来的真叶长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苗的分植:我们把种子发芽到真叶出现的这段时间的苗称为幼苗,从第一次真叶出现到第二次真叶出现的苗称为小苗。帝玉的幼苗期约45天左右,小苗期也约45天左右,共三个月多。一般在大部分种子发芽后,就可以分苗了。分苗时,用尖嘴的镊子小心挑出小苗,尽量作到不伤根。遇到好几株小苗连在一起时小心谨慎,把每个苗子分离,在最短的时间里,并避开干热和强阳光的照射,栽植到准备好的小苗盆中。栽后尽快坐盆吸水,放置到同种子发芽相近的环境中。

小苗的养护:帝玉小苗的养护,总体上同发芽期和幼苗的管理,只是在介质水分的控制中,降低含水量。在刚移植的最初几天里,可保持湿润,一周以后,逐渐形成见干见湿的介质,同时也加强光照,对小苗予以锻炼,增强苗株的抗逆性,为小苗以后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分苗半月以后,可喷施稀薄的液体肥料和杀菌剂,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日出后或下午日落前,但不能把介质喷得过湿。

介绍一种催芽播种的方法。一些种子颗粒较大的品种,都可以采用催芽播种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对种子作消毒处理。方法同前述对种子进行处理。

(2)、选深度在3-5CM的培养盘,用沸水烫过。

(3)、盘内铺5-7层新的质量好的餐巾纸,最上面铺1-2层定性滤纸。

(4)、盘内滴入蒸馏水(可用凉开水或纯净水代替)到纸湿透,撒上处理好的种子。

(5)、盖上冲洗好的玻璃,放明亮无直射光处,温度保持15-28℃。

(6)、每天打开玻璃晾20-30分钟。如果水分偏低,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补充。

(7)、7-10天,发现子叶撑破种皮,用尖嘴镊子,小心把发芽的种子移到准备好的介质上。

(8)、以后的操作同小苗的分植。成苗的养护和管理:帝玉第二次出现真叶,就算进入了成苗期,成苗期长达三到四年,一直到开花。这样的苗株,我们称之为成苗。此段时间的养护管理,要比育苗期容易的多。经过一段时间养护的小苗,已经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在第二次出现真叶以后,可以再次分苗,苗株距3CM。这时,关键的环节是配好培养介质。我们常用的配是:花卉培养土60%,河沙10%,火烧土20%(可用蜂窝煤灰块压碎代替),珍珠岩或蛭石10%。将上述材料掺匀,稍添加些腐熟的有机肥料,装盆栽植,浇足水,等盆面略干时铺上沙砾,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养护了。

移栽的季节要把握好。春天在室外不结冰时,秋天在九月中旬,这两个时间移栽,相对气温不高,便于缓苗。特别在初秋栽植,处于帝玉开始旺长时,移栽效果最好。

xzH52.CoM品读分享

帝冠怎么栽培?帝冠的养殖方法和及注意事项


帝冠是属于仙人掌中的珍品,是很好的家庭盆栽植物,其绿化价值高,可以防辐射吸灰尘,外观独特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下面是关于帝冠的养殖方法和及注意事项,各位种植可以参考。

盆土选择

盆栽帝冠,由于帝冠根部比较粗大,在栽培时需要选择较深的花盆。并且花盆底部需放上一些瓦片有助于排水。栽培土壤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沙质土壤,这样有助于生长,栽培是可以将粗沙和园土、腐叶土混合成介质,然后放入盆中栽种。

光照和温度

帝冠喜欢高招充足,但是不要直接的曝晒,曝晒不仅会影响生长,还会导致变色,帝冠生长环境也不能过阴,家庭养殖帝冠可以将盆栽放在光照充足的室内,如果关照过强需适当的进行遮阴。帝冠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0℃之间为宜,帝冠冬季喜欢冷凉的气候,温度不宜低于5℃。

浇水和施肥

帝冠在生长期间可以充分浇水,但是它不喜欢过于湿润的环境,如果盆内积水,极易导致烂根,基本上土壤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干湿程度,不宜过干过湿。施肥的话,基本上每个月施肥一次就可以了,注意在上盆的时候先撒一些骨粉。

帝冠的养殖注意事项

繁殖

帝冠的繁殖比较困难,一般是采用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这两种方式。播种繁殖可以在5、6月份进行室内盆播,不过发芽率较低并且生长会比较缓慢。嫁接繁殖是在6、7月进行,以量天尺或者草球为砧木。

病虫害

帝冠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根腐病危害,虫害主要就是红蜘蛛,可以采用药物进行防治,平日里注意通风。

帝冠是仙人掌类的精品,是国家一级保护之一,非常名贵。其外观独特深受养殖户们喜欢,上面是关于它详细的栽培方法,各位可以借鉴。

鸾凤玉的繁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告诉你鸾凤玉的繁殖殖方法及注意事项。鸾凤玉是一种多肉植物,具有大部分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繁殖鸾凤玉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和要领,就可以进行繁殖操作了。

鸾凤玉的扦插方法:鸾凤玉一般采用扦插繁殖,除了盛夏酷暑其他时间均可操作且非常容易成活。为了扦插后长的更好,最好选择春秋季节,选取当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一节叶片去掉,插入素沙、等松散的质中。保温保湿,疏荫,即可生根。成活后的鸾凤玉第二年即可开花。

鸾凤玉扦插后的注意事项:扦插后如遇到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遇晴天温度较高时应增加喷水次数。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消耗的水分越多,越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直至长出新根。

五十铃玉繁殖


五十铃玉繁殖并不能像景天科那样叶插,目前对于花友来说五十铃玉繁殖最佳的方法只有播种和分株两种方法,播种方法和其他番杏科植物一样,当然对于大株五十铃玉也可以采用分株繁殖,用利器分割(一定要消毒),伤口一定要晾干,以免伤口感染,造成烂根。

五十铃玉分株一定要等母株足够大了再进行,分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伤口要晾干后再栽种,以免因为伤口感染导致烂根,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下面三张图是花友的分株过程,从图中可以到处,一株五十铃玉被分成了几株!

附:五十铃玉的习性,喜温暖及阳光充足,很耐干旱。15度30度为五十铃玉的最佳生长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区间,植株生长缓慢或休眠。

佛头玉的养殖方法


佛头玉别称殿乐玉,为萝藦科毛茎萝藦属多肉植物,肉质茎幼时球状,以后逐渐呈圆柱形,有密集的三角形或半球形、圆锥形疣突,形似佛像头部的螺形发旋,佛头玉之名也因此而得,株形奇特,色彩素雅又不失高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佛头玉的养殖方法吧!

佛头玉的生长习性

佛头玉原非洲南部,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等地,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通风良好,稍耐半阴,耐干旱,忌土壤过于潮湿。不耐寒,也怕酷热,在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佛头玉的繁殖方法

佛头玉的繁殖可切取旁生的幼株进行扦插,若无幼株,可将植株的上部切下,晾5~7天,插于粗沙或蛭石中,下部仍留在原土中,用不了多久,就会萌生许多小植株,等长得稍大一些后,再取下进行扦插。对于群生的植株也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如果能采集到种子,还可用播种法繁殖。

佛头玉的养殖方法

1、光照:佛头玉在3~5月以及9~11月为植株的生长期,给予充足而稳定的光照,经常转动花盆,使植株的每一部分都能得到均匀的阳光,以防肉质茎长歪。若光照时强时弱,会使植株粗细不匀,影响观赏。

2、浇水:佛头玉浇水做到干透浇透,注意防止雨淋,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

3、换盆:佛头玉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并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腐叶土3份、园土1份、粗沙或蛭石3份,并加少量的骨粉混合配制。

4、夏季:佛头玉在夏季高温时植株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肉质茎虽然不再生长,但有花朵陆续开放,可移至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可稍浇点水,但不宜过量,加强通风,防止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

5、冬季:佛头玉在冬季寒冷时植株也处于休眠状态,要求有充足的阳光,严格控制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帝玉的繁殖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