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紫花堇菜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土壤

紫花堇菜适合生长在海拔一百至一千五百米的具有中等肥力、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当中。不可连作,否则会导致品种退化。

二、光照

应保证每天太阳光照的时长。育苗期间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否则易导致植株茎叶硬、花朵品质差。最好选择在通风透气且有能常年见到光照的位置养殖,可以在大棚中进行培养。

三、温度

它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8-22℃。夏季高温时段应注意避暑,切忌长时间置于高温暴晒环境当中。

四、浇水

它适宜生长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之中。在定植之后应连续浇几次水进行缓苗,并保持周边空气的湿润。但浇水要适度,也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准备工作,以防烂根死亡。

五、施肥

应经常施用薄肥,在生长时段可间隔施用五百倍的复合水肥和五百倍的尿素稀释液。初花时段之后只施用一千倍磷酸二氢钾和复合肥料。

六、注意事项

1.应注意病、虫的防治。可以在春秋虫害多发时段,每5-7天用8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连续2-3次即可有效防治。应注意通风透气,否则会增加病害和徒长的概率。

2.应经常清理其周边的杂草。若不及时清理容易出现乱根、成长迟缓等现象。

XzH52.COM推荐阅读

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的区别,叶子和花暴露了两者的不同


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属于同科植物,都是中药,价值和作用是差不多的,因为同科植物比较多,

大家难免分辨不出来,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的区别很明显,主要是叶子的形状和花的颜色、形

状的不同,大家看完下面的详细介绍,相信再不会分不清两者。

一、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的三大区别

1、叶形

紫花堇菜有基生叶、茎生叶和托叶。基生叶叶形为心形或款心形,叶柄较长,约8厘米,叶片正

反面带有浓密的褐色腺点;茎生叶呈三角状心形或狭卵状心形,叶柄较短;托叶呈褐色披针形。细

距堇菜只有基生叶和托叶,基生叶呈长卵形或宽卵形,叶柄比紫花堇菜细而短;托叶基部和叶柄

合生,顶部呈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者在叶形上的区别很大。

2、花色和花形

紫花堇菜花色淡紫色,没有花香,花梗长于茎基部或茎生叶的叶腋处,花瓣呈倒卵状长圆形,边

缘呈波状;侧瓣无须毛;下瓣向下弯。细距堇菜颜色紫堇色,有的被有细毛,花瓣呈倒卵形。从花

色和花形上来区别,可以一目了然。

3、分布地区

紫花堇菜一般长在水边草丛中,或树林下的湿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细距

堇菜除了可以在树林下比较潮湿的地方生长外,还可以在山坡草地的湿润地区或是灌木林中生长,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部、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庆阳)和朝鲜、苏联

远东地区。

二、紫花堇菜的功效

紫花堇菜是一种中药,一般在春季采集,晒干入药,味道微苦,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

内科主要治疗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外壳主要用于刀伤出血、跌打损伤、被蛇咬伤等,要在医师的

指导下用药。

三、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的相同之处

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的区别只要是外形上的,它们的共同之处主要是内在的,因为两者都属堇菜

,有同样的生长环境,同样的功效和作用,主要都是药用价值。堇菜属多达500多个品种,紫花

堇菜和细距堇菜只是其中的两种,其他品种有的除了用药价值,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结语:紫花堇菜和细距堇菜从叶形和花形上看,区别还是很明显,通过此文的介绍,相信大家

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两者。

紫花地丁家庭养殖方法


你知道紫花地丁吗?紫花地丁不仅美观,且还能药用,对治疗一些病症有非常好的了解。那么大家知道紫花地丁要如何种植吗?下面与小编一起去探讨一下吧!

1、家庭种的话,可以准备好培育芽苗的培养土,泥土的调配最好是使用园土加上腐叶土、细沙一起按照2:2:1调配,然后要消毒。消毒后的土可以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威胁。

2、把采集到的种子放在通风的干燥的地方储存,选择在冬天的12月份种在气温在2到8度的温室里面,到了第二年,种子就会长出芽苗来,到了3月份就可以移到比较大的盆子里面了。也可以在5月份采种子,立刻播种,这样很快就可以发芽了。

3、播种之后的屋子内的温度一定要维持在15度到25度。

4、等到小苗都长出来之后,要对温度进行特别的控制为了防止小苗的徒长,而且这个时候要注意光照的补充要充足,白天的温度要在15度,晚上的温度要在8度到10度,要令泥土稍微地干燥。

5、等到小苗长出第一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分开种了,底下的水要湿透。这个时候的温度就可以在白天维持20度,晚上维持15度左右。还可以适当地在泥土里面施一点已经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它的成长。

6、等到芽苗长出5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定位种植了,每40株之间的空间要达到1平方米。

养殖的注意事项

1、这种植物会容易得半知菌感染,然后生叶斑病,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引起大片的黑色斑,然后叶片会慢慢地枯黄然后凋零。所以一旦生病,要准备好药水喷叶面。

2、由于这种植物的抵抗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它的成长期里面不需要对它进行特殊的管理,不过在它的成长比较旺盛的季节,可以每隔7到10天给它施加一次有机肥料。

3、这种植物容易惹来红蜘蛛侵害叶子,可以准备石硫合剂来喷杀红蜘蛛。

斑叶堇菜


美丽的花朵永远会让人感觉满心欢喜,但花朵的枯萎也常常使人暗暗悲伤,让我们西南苗木网的小编给你介绍斑叶堇菜花卉的基本资料,保证让您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斑叶堇菜(学名:Violavariegata),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安徽、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灌丛中、林下、山坡草地以及阴处岩石缝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3-12厘米。根状茎通常较短而细,长4-15毫米,节密生,具数条淡褐色或近白色长根。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片圆形或圆卵形,长1.2-5厘米,宽1-4.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明显呈心形,边缘具平而圆的钝齿,上面暗绿色或绿色,沿叶脉有明显的白色斑纹,下面通常稍带紫红色,两面通常密被短粗毛,有时毛较稀疏或近无毛;叶柄长短不一,长1-7厘米,上部有极狭的翅或无翅,被短粗毛或近无毛;托叶淡绿色或苍白色,近膜质,2/3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疏生流苏状腺齿。花红紫色或暗紫色,下部通常色较淡,长1.2-2.2厘米;花梗长短不等,超出于叶或较叶稍短,通常带紫红色,有短毛或近无毛,在中部有2枚线形的小苞片;萼片通常带紫色,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6毫米,先端尖,具狭膜质边缘并被缘毛,具3脉,基部附属物较短,长1-1.5毫米,末端截形或疏生浅齿,上面被粗短毛或无毛;

花瓣倒卵形,长7-14毫米,侧方花瓣里面基部有须毛,下方花瓣基部白色并有堇色条纹,连距长1.2-2.2厘米;距筒状,长3-8毫米,粗或较细,末端钝,直或稍向上弯;雄蕊的花药及药隔顶端附属物均各长约2毫米,下方2枚雄蕊的距细而长,长可达4毫米,粗约0.3毫米;子房近球形,通常有粗短毛,或近无毛,花柱棍棒状,基部稍膝曲,向上渐增粗,柱头两侧及后方明显增厚成直伸的缘边,前方有明显的短喙,喙端具向上开口的柱头孔。蒴果椭圆形,长约7毫米,无毛或疏生短毛;幼果球形通常被短粗毛。种子淡褐色,小形,长约1.5毫米,附属物短。花期4月下旬至8月,果期6-9月。2n=24。

产地生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平凉、庆阳)、安徽。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中。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紫花地丁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养殖的方法

1家庭种的话,可以准备好培育芽苗的培养土,泥土的调配最好是使用园土加上腐叶土、细沙一起按照2:2:1调配,然后要消毒。消毒后的土可以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威胁。

2把采集到的种子放在通风的干燥的地方储存,选择在冬天的12月份种在气温在2到8度的温室里面,到了第二年,种子就会长出芽苗来,到了3月份就可以移到比较大的盆子里面了。也可以在5月份采种子,立刻播种,这样很快就可以发芽了。

3播种之后的屋子内的温度一定要维持在15度到25度。

4等到小苗都长出来之后,要对温度进行特别的控制为了防止小苗的徒长,而且这个时候要注意光照的补充要充足,白天的温度要在15度,晚上的温度要在8度到10度,要令泥土稍微地干燥。

5等到小苗长出第一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分开种了,底下的水要湿透。这个时候的温度就可以在白天维持20度,晚上维持15度左右。还可以适当地在泥土里面施一点已经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它的成长。

6等到芽苗长出5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定位种植了,每40株之间的空间要达到1平方米。

二.养殖的注意

1由于这种植物的抵抗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它的成长期里面不需要对它进行特殊的管理,不过在它的成长比较旺盛的季节,可以每隔7到10天给它施加一次有机肥料。

2这种植物容易惹来红蜘蛛侵害叶子,可以准备石硫合剂来喷杀红蜘蛛。

3这种植物会容易得半知菌感染,然后生叶斑病,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引起大片的黑色斑,然后叶片会慢慢地枯黄然后凋零。所以一旦生病,要准备好药水喷叶面。

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


紫花地丁具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所以种植的人也比较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

紫花地丁播种前准备:

常规使用的播种箱,规格长50cm,宽30cm,高8-10cm,也可采用育秧盘。木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否则容易造成土与箱分离,影响出苗。床土准备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用孔径为lcm以下的筛子过筛备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土壤消毒后用硝基腐殖酸调节土壤pH值到6.0-7.0左右待用。

紫花地丁播种方法:

将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12月上旬播种在2-8℃的低温温室内,翌年2月出苗,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份采下种子,直接地播,很快就可以发芽出苗。由于种粒比较细小,播种时最好采用“盆底浸水法”即将床土装入秧盘或浅盆,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从秧盘或盆底部向上渗透,湿润整个床土,然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盖注种子为宜。种子出苗过程中,如有土壤干燥现象,可继续用盆浸法补充水份。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为好。

紫花地丁的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紫花地丁的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在15-20之间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在5-10之间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另外发现带土壤移植较裸根移植缓苗快,成活率高。

紫花地丁的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抵抗能力强,生长期无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

紫花地丁的病虫防治:

红蜘蛛为害叶片,可用石硫合剂喷杀。

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所以,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倍液喷洒。

紫花地丁的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对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和控制。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其:“清热解毒”、“治疽疗毒”的基础。

紫花地丁的食用价值: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紫花地丁的园林价值:

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所以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作为有适度自播能力的地被植物,可大面积群植。紫花地丁适合作为花境或与其它早春花卉构成花丛。在盆栽成株经过一定时间的冬眠后,可注意控制其开花日期,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也可制作成盆景。

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的优良牧草之一,它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为畜、禽及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饲用价值很高。同时,由于苜蓿生长年限长,根系根瘤发达,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植物。

1紫花苜蓿品种选择

必须选择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和土壤适当做好处理。对未包衣种子的处理主要包括杀虫、杀菌、接种根瘤菌等;土壤处理主要包括耕翻、施肥、除杂草、杀虫等。一般来说,使用亮苜5号、赛特、三得利、德宝、德福等优质苜蓿种子。

2种子处理

紫花苜蓿种子具有休眠性,普遍硬实率较高。所以,在播前应采用擦破种皮法或热水浸泡法进行处理。热水浸泡法,即将苜蓿种子在50-60℃水中浸泡30min,取出晾干后播种。种子经处理能大大提高其发芽率。另外,初次种植苜蓿的地块应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每kg种子用根瘤菌剂5g,充分拌匀后立即播种。用菌剂接种过的苜蓿固氮能力强,生长旺盛,产量大幅度提高。

3播种

播种有春播、夏播、秋播和临冬寄籽播种几种方法。

3.1春播可利用早春解冻后的土壤水分,在地温稳定达到发芽温度时,立即抢墒播种。春播要特别注意防除杂草。

3.2夏播一般在6-7月份,此时环境适宜,播种后出苗快,但由于此时杂草多,病虫害也多,且常有高温灼伤,影响幼苗生长。在高寒地区,往往因春旱等原因,延误播种时期而推迟夏播。

3.3秋播适宜于我国北方—年两熟地区,此时各种环境条件为适宜,是苜蓿播种的佳时期,正常在9-10月份进行。

3.4临冬寄籽播种是北方种植苜蓿的特殊播种期。具体做法是临冬前,在夜间已经结冰,白天又能化冻情况下进行播种。播后由于地温低,种子不能发芽,待到第2年初春天气回暖,地解冻,种子即开始发芽出苗,幼苗整齐健壮。

在山东地区一般是春播、夏播或秋播,播种时期视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及播种方式而定,受降雨量,温度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同时,土壤中要有足够水分,大约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并且要疏松通气性良好。在雨水充沛或有灌溉条件的可以春季条播。

紫花苜蓿栽培地的播种量为每亩0.5-1kg,建议使用亮苜5号、播量为每亩0.7kg。各地由于其不同自然条件、播种方式及利用目的而略有不同。增加播种量可提高第1年的产量,但并不利于提高以后年份产量,所以播种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宜过高。

4田间管理

4.1除草在播种后至幼苗期,每年返青后,每次刈割后都要注意防治杂草。可用人工拔除或采用化学除草法。化学除草可喷施苜蓿专用除草剂,并注意在刈割前14d内禁用。

4.2施肥苜蓿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而为自身提供氮素,所以应以施磷肥为主、适当追施钾肥;但在贫瘠的荒地、盐碱地、土壤含氮量较低的地方,应在播种时施一定的尿素做种肥。在苜蓿生长的幼苗期或每年返青后,根系固氮能力较弱,追施一定量的氮肥能提高其产量。

4.3排水与灌水苜蓿根系入土深,抗旱能力强。但在干旱季节及每次刈割后适时浇水,能明显提高产量。苜蓿根系不耐淹,连续水淹24h即会造成死亡,所以雨季涝洼地应注意及时排水。

5刈割与收获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生长旺盛期每年可刈割3-4次,刈割的适期应以1/10的苜蓿开花时为宜,此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每次刈割留茬5ml左右。在入冬前50d左右应停止刈割,使苜蓿有一定的生长量,以利越冬。如收获种子,应减少刈割次数,并在荚果大部分变褐时收获。收获前,应彻底拔除杂草,以确保种子质量。

紫花鸭跖草


学名:Tradescantia.

别名:紫鸭跖草

科属:鸭跖草科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30至40厘米,茎有节,叶互生,带状披针形。三枚花瓣组成三角形,蓝紫色,花期5至7月。蒴果,果熟期9至10月。

习性: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适生温度15℃至30℃,不择土壤,田园土、沙壤土、微酸性土均能生长。

栽培:通常采用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多在春季进行,栽植前要整地,并适量施入豆饼、麻酱渣等基肥。栽植初期遮阴4至5日。生长期每半个月追施一次粪干或复合化肥,施后立即灌水。播种可春播亦可秋播。春播3至4月进行,秋播在立秋后。苗床育苗翌年春暖时移植,株行距10×15厘米,肥水充足当年便能覆盖地面。

用途:紫花鸭跖草是美丽的地被花卉,可植于林下,也可布置路边花境。

紫花地丁的移栽和播种


紫花地丁的移栽

紫花地丁分布比较广泛,它是野外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型植物,喜欢养殖的人可以直接进行移栽。

移栽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选择合适的植物,将其挖出,注意要挖深一点,挖出紫花地丁的完整的根系为好。外出来后需要将其放在水中,然后放在塑料袋里面运输。将挖出来的紫花地丁的植物带回家,可以直接进行栽植,如果是带着土壤进行栽植的时候,可以直接栽。不过如果没有土壤的话,就需要把叶子和花都剪掉,只保留叶柄和基部即可。栽植之后需要浇一次水,然后遮阴。

紫花地丁的播种

紫花地丁的播种一般是在春季的时候进行。首先在育苗盆当中放上土壤,然后将土壤浇透,种子播撒在土壤上面,然后覆盖上一层细土。一般情况下,紫花地丁一个周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当紫花地丁的小苗长出来,并且出齐之后,需要控制温度避免它出现徒长。在养护的时候需要保持光照充足,土壤略干。等到紫花地丁的小苗长出真叶的时候即可分苗,将小苗移栽到花盆中,注意小苗的根系要舒展开,然后浇透水,等紫花地丁长出来5片叶子以上的时候,可以定植了。注意,紫花地丁对肥料的需求并不高,但是在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还是需要每7——10施肥一次。

喜欢《紫花堇菜的养殖方法》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养殖方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