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黄山紫荆的养殖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土壤

黄山紫荆适合养殖在肥沃、潮湿、排水性能比较好、土层不太深厚的砂质或者培养土中。在珍珠岩当中长势最好。

二、温度

拥有一定的耐寒能力,10-25℃的环境最有利于它茎秆和花朵的健康。冬季时段应注意保温工作,可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控制温度不低于5℃。

三、施肥

应适时进行施肥,可根据长势及它的生长情况随水追施带有各种元素的肥料。可选用有机肥、农家肥,减少使用化肥频率,防止出现土壤板结不透气,影响其生长。

四、浇水

它比较喜爱湿润的环境。长成后的黄山紫荆比较能耐旱,20天持续干旱后才会出现叶片枯黄等现象。出苗后应经常进行叶面的喷湿工作,防止枯萎死亡。不耐涝,应注重排水工作,防止烂根死亡。

五、光照

需要每日足够的光照时长,光照不足会导致长势不良,影响其观赏价值。

六、注意事项

1.要对周边杂草及时处理。

2.要在春秋病虫多发时节提前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Xzh52.COM延伸阅读

紫荆的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9月至10月收集成熟的荚果,取出种子,埋在干沙中,放置在阴凉处越冬。

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60℃的温水浸泡种子,水凉后继续泡3天至5天,每天更换凉水一次,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15℃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浇1—2次。

等到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到苗床中,2周可齐苗,出苗后适当间苗。

等到幼苗长出4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移栽的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的壤土。

分株繁殖

紫荆的根部很容易产生根蘖,秋季10月份或者春季发芽前用刀具把蘖苗和母株切断,栽种到准备好的基质中,很容易成活。

秋季分株的话应该假植保护越冬,春季3月份可以定植,一般第二年就会开花。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一般在紫荆的生长旺盛期夏季进行,剪去当年生的嫩枝作为插穗,插于沙土中即可成活,一般适用于家庭繁殖。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在紫荆的生长期都可以进行,但是春季3、4月份最好。

选择1年至2年生的枝条,用刀具刻伤并环剥树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质部,在刻伤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的地方涂上生根粉液,等到干后用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装满疏松园土,浇水后两头扎紧即可。

一个月后检查,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可以适当浇水,生根后剪下栽种。

灌丛型树可以选择外围比较柔软的枝条,将基部刻伤,涂抹生根粉液后,埋入土中,上面用砖石固定,顶梢可以用木棍支撑扶正。

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如果一些枝条当年不生根,可以继续埋压,第二年可以生根。

紫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荆的养殖方法

光照

紫荆生性喜好光照,所以除了避免夏季烈日暴晒之外,其他季节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养殖在能够吸收散射光照的地方,保证紫荆的正常生长。

土壤

紫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态势最好。

浇水

紫荆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不耐淹。

种植后应该立即浇一次水,第三天再浇一次,第六天后再浇一次,三次过后根据天气情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最好,但是要避免积水。

施肥

紫荆喜肥,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旺盛,枝繁叶茂,花多色艳,缺少肥料则会枝叶稀疏,花少色淡。

所以在养殖紫荆前就应当施足底肥,使用腐叶肥、圈肥或者烘干的鸡粪最好。

紫荆养殖的注意事项

夏季多浇水

夏季气温过高,水分蒸发过快,所以需要及时为紫荆补充水分,可以时常向叶片喷雾或者向周围环境喷水,保持空气湿度。

防止积水

紫荆喜好湿润环境,但是不能在积水的状态下生长,所以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过多导致烂根,影响紫荆的正常生长。

及时修剪

紫荆应该从幼苗就加强修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株型。

幼苗移栽后可以短截,促使其多生分枝,扩大营养面积,积累养分,发展根系。

生长期进行摘心,定植后将多生萌蘖及时清除,加强对开花枝的更新。

紫荆盆景的养护方法


紫荆盆景养护:摆放环境

紫荆盆景应该防止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

夏季不需要遮阴养护,冬季的时候如果放置在室外,需要摆放在朝南的向阳处,使紫荆盆景吸收足够的光照。

紫荆盆景养护:浇水

紫荆生性喜好湿润的环境,所以紫荆盆景的盆土需要经常保持微湿润的状态,但是不能积水过多,会造成烂根。

夏季高温的时候需要早晚浇水,秋季的时候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

冬季每隔三至五日浇水一次就可以,最好是在中午前后进行。

紫荆盆景养护:施肥

紫荆盆景开花后需要施肥,最好施两到三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

秋后在花盆中放入一些鸡鸭禽类的粪便或者骨粉等含磷较多的肥料,可以促使紫荆多孕花蕾,等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花繁叶茂。

紫荆盆景养护:修剪

盆景的修剪可以在花后进行,主要是剪去影响树形的徒长枝、病弱枝,因为紫荆多数是在两年以上的老枝上着花,修剪时尽量保留开花的老枝。

夏季的时候需要对侧枝进行摘心,这样可以促使花枝发育,树冠丰满。

紫荆开花后要及时把荚果摘掉,减少养分的消耗,根际萌发的蘖枝也应该剪去。

紫荆盆景养护:翻盆

紫荆盆景最好每隔两到三年翻盆一次,以秋季为宜,也可以在花后进行。

在翻盆的时候,同时剪去部分老根和过密的根系,除去二分之一的旧土,更换上肥沃疏松的培养土。

洋紫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洋紫荆的养殖方法

土壤

洋紫荆喜欢酸性的土壤,可以耐瘠薄,但是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并要求疏松,排水性良好,以沙质土壤为佳。在移栽洋紫荆的时候,做好可以在其根部带一些土,带土移栽。

光照和温度

洋紫荆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并且要求生长环境温暖,因为洋紫荆不太耐寒。在养殖洋紫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不过洋紫荆是可以耐阴的,在夏季高温光照强烈的时候,可以遮阴来防止曝晒。洋紫荆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23℃到34℃之间,冬季需要保证越冬的温度在5℃以上,必要时要将洋紫荆的盆栽放在温室或者温暖的室内过冬。

浇水和施肥

洋紫荆喜欢湿润一些的环境,但是要避免积水。春秋季节要保持水分充足,浇水频繁一些保持一定的湿度,秋冬季节可以使盆栽干燥一些,减少浇水,冬季浇水最好是在中午进行。施肥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来,一般在生长期里可以施1-2次液肥,开花后可以施几次腐熟的稀薄肥水。在秋季,可以施一些磷肥,促进来年开花。

洋紫荆的养殖注意事项

修剪

在洋紫荆开花后可以进行修剪,剪掉那些徒长枝,病枝、弱枝,保留开花的老枝。夏季可以摘心,促进花枝的生长,使树冠丰满。

翻盆

洋紫荆一般每2-3年翻盆一次,一般是在秋季进行。在秋季可以结合翻盆,修剪根部,并更换培养土。

病虫害防治

洋紫荆会有角斑病,烟煤病等病害和蚜虫,大蓑蛾等害虫的侵害。

紫荆的冬天养殖禁忌


浇水不能太多

刚刚种下的紫荆是很需要水的,种下的时候就要浇第一次水,而且要一次浇足。第二天还要让它们喝饱,但是第三次的时候就可以晚一点,可以选择在第六天的时候操作。之后就要看天气情况来进行操作了,千万不能为了让它们能长好就每天都浇水,因为一旦盆里出现存水的情况,就会影响根部的呼吸,甚至导致整株紫荆都烂掉。3、4、9月的时候都要浇一次透水,其他时间就可放置在室外让它们正常生长。

施肥不能平均

花友喜欢定时定量的来进行施肥,但这种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一个植株的。大多数植株都有生长旺盛的时候,这时候是很缺肥的的,紫荆初冬的时候要结合浇冻水来施用合适的农家肥。还未开花的时候可以用一下磷钾肥,这样才能保证新出的枝条木质化而不在冬天的时候冻伤,这样才能安全的过冬。

不要忽略病虫

不要以为把它们放置在室外栽培就可以完全让它自行生长,要时刻观察病虫的情况并且及时处理,这样他们才能长的更好。有一种病浇角斑病,主要发生在叶子上面,严重的时候叶子上面全都是病斑,叶子还会脱落,尤其是下雨比较多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已经发病的枯叶,病原就能在叶片上过冬,这样明年的病症一定是更严重的。所以不仅要把已经发病的叶子出掉,处理掉,还要用相应的药剂喷施,以防日后发病。

紫荆的栽培养殖技术


 一、植物形态

紫荆为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直立丛生,高3米至10米,树皮灰色,老树皮有纵裂;单叶互生,有红褐色叶柄,叶片近圆形,长6厘米至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边缘有透明的角质,表面绿色,无毛,有光泽,掌状脉5出。花先于叶开放,4至10朵簇生于老枝以及树干上,花冠蝶形,紫红色,有深浅的差异,花期3至4月。荚果条形、扁平,长6至14厘米,成熟后紫褐色,内有2至8粒暗褐色的近圆形种子。同属植物约有10种,常见的栽培种类还有:

白花紫荆:为紫荆的变种,花为白色。

巨紫荆:植株呈乔木状,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则达40厘米;叶片硕大,绿色,较厚,呈革质;花色紫红,花朵稍大,花期3至4月。原产我国的南方地区,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加拿大红叶紫荆:株高4至5米,枝干黑灰色,有浅色的皮孔。新叶紫红色,老叶夏季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叶面为铜褐色,若光照不足则转为绿褐色,到秋季叶色则为红色,叶背为淡粉色。花先于叶开放,4至10朵簇生成短的总状花序,老干、新枝、短枝均可着花,花冠蝶形,玫瑰红色,花期4月。荚果条形,扁平,8至9月成熟后呈红褐色,内有近圆形的种子,但花后结果率不高。与普通紫荆相比,加拿大红叶紫荆除了叶色为紫红色外,其他区别还有:其树干颜色较深,呈灰黑色,而普通的紫荆树干颜色较浅,为灰白色。花柄较长,花朵较为稀疏,不像普通紫荆那样密密匝匝呈团簇状,紧贴在树干上开放,而是稍微下垂,疏密有致地开放。

二、养殖方法

紫荆的养殖常用播种、分株、压条、扦插的方法,对于加拿大红叶紫荆等优良品种,还可用嫁接的方法养殖。

播种:此法可用于普通的紫荆,在6至10月荚果成熟后采集果荚,去掉荚皮后贮藏种子,翌年春季的3至4月用60℃的温水浸种,水凉后换清水浸种1至2天,然后播于苗圃,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浇水,约1个月后种子发芽,2个月后进行一次间苗,以避免小苗过密,影响其生长。

分株: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开花前进行,不必将全株挖出,可从根际一侧挖出丛株分离后栽种。

压条: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但要等到翌年才能生根,因此法较为繁琐,养殖系数不高,而且成苗后植株长势较弱,故生产中很少采用。

扦插:在夏季的生长季节进行,剪去当年生的嫩枝做插穗,插于沙土中也可成活,但生产中不常用。嫁接:可用长势强健的普通紫荆、巨紫荆做砧木,但由于巨紫荆的耐寒性不强,故北方地区不宜使用。以加拿大红叶紫荆等优良品种的芽或枝做接穗,接穗要求品种纯正、长势旺盛,选择无病虫害或少病虫害的植株向阳面外围的充实枝条,接穗采集后剪除叶片,及时嫁接。可在4至5月和8至9月用枝接的方法,7月用芽接的方法进行。如果天气干旱,嫁接前1至2天应灌一次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在紫荆嫁接后3周左右应检查接穗是否成活,若不成活应及时进行补接。嫁接成活的植株要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枝芽,以免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其正常生长。

三、栽培管理

紫荆原产我国,华北、西北、华南、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常生长在山地溪旁、路边及山林坡地等处。其适应性很强,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暑热,也耐寒,耐干旱,但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长,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好。适宜种植在高燥、阳光充足之处,低洼积水处、过于荫蔽处则不宜种植。因此,生产基地可建在地势开阔,排水良好之处。

移栽:紫荆在每年冬季落叶后的11月至12月、翌年2月至4月发芽前均可移栽,大的植株移栽时应带土球,以利于成活,因其根系的韧性大,不易挖断,可用锋利的铁锨将部分根系铲断,对于一些较长的枝条也要适当短截,以方便携带运输,如果花期移栽,还要摘除部分花朵,以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成活,定植时勿使土球松散,每穴施腐熟的堆肥或厩肥10至15千克,栽后浇透水,以保证成活。

水肥管理:紫荆在生长期应适时中耕,以疏松表土,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里的空气流通,促进养分的分解,为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每年的早春、夏季、秋后各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以促进开花和花芽的形成,每次施肥后都要浇一次透水,以利于根系的吸收。天旱时注意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以免因土壤积水造成烂根。

紫荆繁殖方法汇总


紫荆植株姿态优美,造型别致,花色鲜艳亮丽,常见于庭院、公园、行道,是是优秀的园林观景树种。紫荆还可作为盆栽观赏,此外紫荆的药用价值也极高,那么你们知道它的繁殖方法吗?繁殖方法错误易导致植株死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下紫荆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9-10月果实成熟后,收集荚果,取种,储藏与干燥阴凉处越冬,春季3-4月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使种子吸水膨胀后放置在15度环境中发芽,每天用温水淋浇一两次。等到种子外皮露白时可播种到苗床,半月后可出苗,出苗后可适当间苗,当幼苗长出3-4片叶时就可移栽了,移栽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分株繁殖

紫荆根系发达,易产生根蘖,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分离蘖苗和母株连接的侧根,将其另行栽植,易成活,秋季株需保护分离的侧根越冬,待来年春季定植,一般两年后可开花。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在春季生长季节最好,选生长强健的枝条,将树皮剥除一小节,约1-3cm,露出树皮下木质部,将稀释后的生根粉涂在树皮剥除上方2-3cm处,待风干用塑料薄膜包裹刻伤处,里面加满土壤,浇水后将薄膜两边扎紧。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在夏季生长季进行,剪其正在生长的嫩枝,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土,将嫩枝插与沙土中即可,一般适宜于家庭养殖。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在夏季生长季进行,由于紫荆不耐寒,所以嫁接繁殖不适用于北方地区。剪除当年生嫩枝做插穗,可以用加拿大红叶紫荆的芽或枝做接穗,接穗要求品种纯正、长势旺盛、无病害的植株,多选用向阳面的枝条,接穗采集后及时剪除叶片,开始嫁接。嫁接如若天气炎热干燥,提前一至两天应灌一次透水,这样可提高嫁接成活率。约20天后检查嫁接植株是否成活,如若没有应及时接触。

以上是紫荆的常见几种繁殖方法介绍,紫荆喜湿润环境,种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喜肥,肥力不足枝叶稀疏。

紫荆花和紫荆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紫荆花叶子革质,呈近圆形或阔心形,长大约8.5到13厘米,宽9到14厘米,基部呈心形,有时候接近截平,叶子的先端有2裂,大约是全叶长的1/3或1/4,裂片的顶端钝或狭圆形,叶片上面无毛,下面长者疏松的短柔毛,叶脉有11到13条,叶柄长3.5到4厘米。

紫荆叶子纸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到10厘米,叶子的先端急尖,基部呈心形,叶子的两面通常无毛,叶柄略带紫色。

二、花朵区别

紫荆花总状花序顶生或是腋生,有时候复合成圆锥状的花序,长有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呈三角形,长大约3毫米,花蕾纺锤形,萼佛焰状,长大约2.5厘米,花瓣紫红色,具有短柄,呈倒披针形。

紫荆的花朵呈粉红色或紫红色,2到10朵聚集成束,簇生枝条上,花朵长1到1.3厘米,花梗长3到9毫米。

紫荆的修剪


紫荆为豆科落叶小乔木,叶近圆形,花紫红色,荚果,花期4月,先叶开放,在园林中多立植于草坪边缘或建筑物近旁。要使紫荆既能保持良好的树形,又能促进来年花繁叶茂,增强树势,修剪十分重要。

重剪:紫荆适应性强,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栽植5年的树主、侧树枝非常稠密,其中许多老枝,逐渐失去再生能力。此时,必须通过重剪,疏去老枝,来调整内膛空间,促使新枝生长。

疏剪:在落叶后,发芽前进行,根据主枝年龄,蔬除衰老的大枝和交叉枝,使保留下的主枝分布均匀,稠稀适度,平均每年修剪一次。冬剪时,应随时疏剪掉没有观赏利用价值的根蘖枝、枯枝、短枝和交叉枝,以便更好地抽发新枝。

短截:多在夏季修剪时用。它的花由花芽分化而来,因此进入花期后,应进行短截或摘心,待花谢后,要把残花剪掉,以免落果,继续生长消耗营养,影响植株的长势和花芽分化。

紫荆除作灌丛状种植外,也可作小乔木整形,这样,既能大大提高其观赏价值,也能减小占地面积,更能延长寿命。一般作灌丛状种植的紫荆观赏寿命只能有10至15年,而按小乔木整形,树龄可达三四十年。可见通过修剪整形,改变花木的树体结构,对延长寿命和提高观赏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紫荆树和紫荆花的区别


一、叶片区别

紫荆树的叶片为纸质,形状为近圆形或者三角状圆形,长约5-10厘米,宽和长接近或者稍微短一点,两面通常情况下都无毛。较嫩的叶片为绿色,只有叶柄稍带一点紫色,边缘为膜质且透明,新鲜时候可以明显看到。

紫荆花的叶片为革质,形状为近圆形或者阔心形,长约8.5-13厘米,宽约9-14厘米,它上面没有毛,下面有短柔毛,叶柄被褐色短柔毛。

二、花的区别

紫荆树的花颜色为紫红色或者粉红色,2-10朵成一束,生长于老枝和主干上,主干上的较多,越是到上部分嫩枝上越少。

紫荆花为总状花序偶尔也有分枝为圆锥花序。颜色为紫红色或者红色,花如掌大,5片花瓣排列的很均匀,很美观。

三、果实区别

紫荆树的果实为扁狭长形。颜色为绿色,果期在8-10月份。而紫荆花通常情况下只开花不结果,在3-4月是盛花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黄山紫荆的养殖方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养殖方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