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盆栽兰花白绢病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兰花白绢病又可以称为白丝病、菌核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会从4-5月开始侵染,6-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而且该病害发生迅速,严重时会导致兰花整株枯烂死亡。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盆栽兰花白绢病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一、为害症状

病害会从叶片基部开始,最初接近植料的叶片基部呈水渍状,然后会慢慢变成褐色、腐烂,并且会产生白色的丝状菌丝体。病部产生菌核,刚开始为乳白色,之后会变成米黄色,最好变成深褐色,大小跟油菜籽差不多,形状为球形或椭圆形。菌丝会不断的向上或者在根际植料表面蔓延,最后导致兰花植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

白绢病在高温高湿的雨季容易发病,白绢病由菌丝体和菌核在植料或病组织中越冬,之后会通过风、雨水、植料等进行传播。发病后,湿度高、温度适宜时,病情发展快,最后导致整盆植株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兰花盆栽不宜放置过密。

2、如果兰花植株已经感染白绢病,首先要清除腐烂组织,将兰花根稍微晾晒后浸泡在药剂稀释液中30-40分钟,然后捞出来晾干,再继续泡,反复操作2-3次后重新栽种。

3、对病株周围的兰花植株用杀菌剂喷淋根颈部保护,防治药剂可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600-800倍液,7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

xZh52.Com品读分享

2024关于菊花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一、为害症状,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

一、为害症状

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为Athelia rolfsii(Curiz)TuKimbrough,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索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

三、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由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直接侵入,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酸性土壤及施用氨态氮肥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L,隔10-15天1次。

(3)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

(4)施硝态氮肥及增施消石灰50-100kg可减轻发病。

种植方法:桂花白绢病的防治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下面为你介绍一下桂花白绢病的防治。

桂花白绢病的传染途径

病菌一般以成熟菌核在土壤、被害杂草或病株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进行传播。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4~5年。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植物体。在长江流域,病害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是病害盛发期,9月以后基本停止发生。在18~28℃和高湿的条件下从菌核萌发至高无上新菌核再形成仅需8~9天,菌核从形成到成熟约需9天。

发病条件病菌喜高温多湿,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和高于40℃则停止发展。土壤PH5~7适于病害发生,在碱性土壤中发病很少。土壤腐殖质丰富,含氮量高,土壤粘重以及比较偏酸的园地,发病率高。

桂花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1、为了预防苗期发病,可有70%五氯硝基苯粉剂处理土壤,每67平方米地用250克,加干细土5公斤,混和均匀后,撒在播种或扦插沟内,然后进行播种或扦插。

2、发病初期,在苗圃内可撒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于土面,每67平方米地亦用250克,施药后松土,使药粉均匀混入土中;亦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铜液,或萎锈灵10ppm,或氧化萎锈灵25ppm,浇灌苗根部,可控制病害的蔓延。

3、春秋天扒土晾根树体地上部分出现症状后,将树干基部主根附近土扒开晾晒,可抑制病害的发展。晾根时间从早春3月开始到秋天落叶为止均可进行,雨季来临前可填平树穴防发生不良影响。晾根时还应注意在穴的四周筑土埂,以防水流入穴内。

蚜虫主要种类有哪些?家庭花卉蚜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蚜虫主要种类有瓜蚜、桃蚜。瓜蚜常年为害的花卉有牡丹、杜鹃、常春藤、石榴、金橘、白兰、栀子、蔷薇、洋兰类、香石竹、大丽花等,桃蚜主要为害牡丹、白兰、樱花、玫瑰、文竹、芍药、兰花、大丽花、万寿菊、美人蕉、鸡冠花、蜀葵、莱莉等,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家庭花卉蚜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蚜虫特点

1、虫体小,容易传播

蚜虫只有芝麻粒大小,非常容易扩散,有的会通过通风进入室内的花卉上,从最先发生的中心株向四周扩散为害,首先形成中心株。

2、繁殖快

蚜虫生下来5天后就可以孤雌胎生4-5个小蚜虫,4-5天一代,繁殖速度非常快。

3、刺吸式口器

口器细针管状,会刺人植株嫩梢、茎、叶,刺吸植物汁液。

二、为害症状

1、蚜虫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中吸收大量汁液,使植株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卷曲,花蕾不能开放,植株提前老化、早衰。

2、蚜虫能携带病毒,再从刺吸伤口侵人花卉,造成二次侵染为害。

3、蚜虫刺吸过多的植株汁液排出体外,招引蚂蚁,感染霉菌,诱发煤污病。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春季及时铲除宅旁杂草,喷洒农药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减少虫源;在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或凡士林,竖立在花株附近诱粘蚜虫;将银灰膜放在花卉植株的旁边驱除蚜虫。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比如捕食性瓢虫、草蛉、蜘蛛、蚜茧蜂、食虫蝽类等。

3、药物防治

越冬卵孵化后及为害初期,喷洒50%辟蚜雾(辟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鱼藤精1000倍液、或20%呋虫胺(护瑞)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进行防治。

盆栽兰花茎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盆栽兰花茎腐病又可以称为枯萎病、凋萎病,是兰花种中最让人头疼的病之一。兰花茎腐病病原菌是镰刀菌(真菌),最早可能在2月份就会发病,在5-9月份是兰花茎腐病发病高峰期,严重时会致使兰花茎腐烂、萎缩,一直到植株死亡。

一、危害症状

兰花患病后,老苗或新苗的心叶基部开始发黄,在1-2天内就会枯黄干死。如果在这个时候倒盆,可以发现病苗的根系依旧是完好无损,甚至还有水晶头存在,当年发出的新芽也是完好的。但是用刀切开病苗的假鳞茎,就会发现假鳞茎内部已经变为褐色,甚至腐烂。再继续切割与病苗相邻的假鳞茎,还可以发现那些看起来叶色翠绿、看似完好的苗,其假鳞茎内部早已被感染(变褐色),发病只是迟早的事。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茎腐病的传播极具隐蔽性。

二、发病规律

高温高湿的环境、植料板结、通风不良容易发生茎腐病。茎腐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植料中越冬,第二年会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通过带菌植料和兰苗传播,从兰花植株根系伤口或者自然孔口侵入,侵染兰株的维管束,并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就会堵塞植株输水通道,引起兰花植株因脱水、缺乏营养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及时处理兰株伤口,兰花分株后立即涂抹伤口愈合剂或广谱性杀菌剂,以防感染。

2、及时病苗割除并销毁病株。

3、将兰花盆栽放到通风的地方。

4、在茎腐病发病高发期,每隔15天用药物灌盆一次,可以选用药物主要有7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25010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70%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人们有哪些种植花卉的经验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盆栽兰花白绢病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