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辣木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辣木怎么繁殖?辣木种苗怎么繁育?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从辣木的种苗繁育讲起,讲到辣木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方面,有需要的农民朋友赶紧看过来。

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操作技术规程是在对海南儋州、保亭、云南景洪、广东韶关等地辣木栽培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试行版)》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为指导原则,通过试验研究而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辣木规范化种植基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质量要求、种植基地选择与处理、种苗繁育与移栽、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海南儋州辣木试验基地及气候环境类似的辣木种植区域。

2引用标准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试行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6号。《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国家环境保护局。《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续)(GB4285-89)》,国家环境保护局。《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农业部。《辣木叶粉质量标准研究(Q/YRZ0002S-2014)》,云南省卫生厅。《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栽培品种

据卫生部2015年底56号令《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现批准蛋白核小球藻、乌药叶、辣木叶为新资源食品。其中本研究中的辣木品种引种于云南农业大学的纤细型多油品种PKM-1,经庞玉新研究员鉴定为辣木科辣木属植辣木,拉丁名为MoringaoleiferaLam.,属于《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辣木品种。

4产地自然条件及环境质量要求

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试行版)》中的规定中药材规范化种苗基地及种植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市区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其空气应该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土壤质量应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灌溉水质量应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1种苗繁育基地选择与准备

辣木是一种喜光照、喜温热、怕寒冷的热带作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其对土壤和降雨量的要求不严格,在年降雨量为250~3000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pH为6.0~8.0、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土或粘土中生长良好。本研究中的辣木种苗繁育基地和试验基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3.2~23.9℃,日平均气温≥15℃的活动积温7500~8500℃,最冷月平均气温16.9~18.0℃,年平均降水量1430.2mm,多集中于夏季。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土层深厚,土壤平均pH4.68,有机质11.25g/kg,全氮0.56g/kg,速效磷24.97mg/kg,速效钾34.54mg/kg。

选择一块地势平坦的、排水良好的地带,并用砖头砌成一个长6~8m,宽1~1.2m,高0.35~0.4m的育苗床,然后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按照体积比1∶1∶1比例均匀混合以后,均匀撒布于苗床,即为辣木种苗繁育苗床。该苗床亦可用于辣木组培苗的炼苗培养。

4.2种植基地的选择与整地

在播种前,首先需要对种植基地进行翻耕、晾晒、施肥和平整,一般于种植前的20~30d,对种植基地进行翻耕,推荐翻耕深度为30~35cm。翻耕后晾晒1~2d,以杀灭致病菌及虫卵。进而将腐熟的农家肥及复合肥均匀混撒后,即可进行土地平整,其中农家肥的推荐用量为1200~1500kg/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的具体含量)的推荐用量为45~50kg/hm2。

5种苗繁育与移栽

5.1种苗繁育

播种前,首先浇水湿透育苗畦面,然后将辣木种子用0.5%~1.0%的多菌灵浸种6~12h后,即可播种,其推荐播种量为35~50g/m2,播种量应依据种子大小、含水量、纯度做出适当调整。然后将辣木种子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并用体积比为1∶1∶1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的复合基质覆盖种子,并保证其覆盖种子5~7cm,基质覆盖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种子发育率和发芽势的降低。

5.2种苗移栽

辣木一般在全年均可移栽,但由于受海南干热性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在海南多选择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及10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辣木的移栽。在辣木移栽中要遵循“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的移栽原则,即行要栽直,根要栽稳,棵要栽正;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弯根苗,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地面压紧,不要悬空)。遇到离脚苗要深栽。

5.3移栽密度

依据辣木的采收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叶用型、种子型,其中叶用型适宜密植,推荐株行距为(0.3~0.4)m×0.6m,在实际应用中亦有按照0.4m×0.8m的宽窄行栽培方式,该方式亩种植辣木2400~2700株;种子型一般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推荐株行距为0.6m×1.2m,该方式种植辣木800~1000株。兼用型辣木的种植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其株行距多为(0.4~0.6)m×0.8m,该方式每667m2下种植辣木1500~2000株。

5.4移栽后的田间管理

移栽后的0~10d中,要注意搭建遮阳网,以防止中午的阳光暴晒。在移栽后的15~20d后,要注意发现缺苗及死苗现象,并及时补苗,以保证单位面积苗数。此外,在移栽成活后,要经常检查土壤湿度,以保持畦面土壤湿润。

6田间管理

6.1水分管理

辣木是一种速生、耐干旱和耐贫瘠的新资源植物,其对土壤和降雨量的要求不严格。在年降雨量为250~3000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可生长。在幼苗期和生长期,要适当的控制其浇水量,防治因浇水过度而导致的根系腐烂。在夏季多雨的季节,要合理建设防水沟,防治水分在辣木种植田过度的积聚。

6.2中耕除草

在辣木移栽成活后的30~40d,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时,宜采取“由远至近,远处宜深,近处宜浅”的原则,中耕除草后还应在植株根际适宜培土,以促进根系的生长。第一次中耕除草后,一般按照40~50d/次的频率进行中耕除草,在雨水及杂草生长旺盛的月费,可以适当增加中耕除草的频率与次数。

6.3施肥

当辣木幼苗移栽后长出2片新叶时,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或水溶性复合肥,当以水溶性复合肥为追肥时,追肥量以12~15kg/667m2为宜,切忌避免因浓度过大或施肥过量造成的烧苗,施肥后随即盖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当辣木进入孕花期或座果期,可以追施国光牌或优马牌促花保果肥以500~800倍的倍率进行叶面喷施,施肥用量为350~500mL/667m2为宜,以促进辣木花芽分化与座果,减少果荚脱落和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6.4树形管理

修枝整形是辣木矮化及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房爱芝等不同刈割高度对辣木产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为30cm时,能显著提高辣木的生物产量和其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笔者亦对比了修枝整形对辣木产量的影响,当控制修枝高度为30~40cm时,树形呈现纺锤性时,其不仅可提高辣木的产量,还能增强对台风或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6.5病虫害防治

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对辣木的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农药使用。在必须使用农药时,要坚持使用低毒、广谱、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和化学农药。

在辣木栽培中,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溃疡病、白粉病、青枯病、眼斑病、枝条溃疡病、黑皮病等多种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在幼苗期,危害较严重的有炭疽病和枝条溃疡病等,其中炭疽病上部嫩叶先发病,病变部位呈现红褐色斑点或斑块,后期逐渐扩散至整株或整个育苗田;枝条溃疡病多呈现由上至下的蔓延趋势,其发病部分变褐直至茎秆逐渐腐烂,腐烂部分有黑褐色透明液体流出,且伴有恶臭。该类病害一般发病于连续的高温阴雨天气,当遭遇上述病害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防止病害的传播:(1)及时清除并烧毁病症,防治病原扩散与传播;(2)加强苗期田间管理,避免连年重茬,并及时除草疏苗、增施有机肥及高磷高钾性复合肥,增强植物抗性;(3)用70%甲基托布津、阿维菌素、45%扑霉灵、72%方舟农用链霉素等广谱性抑菌剂或杀菌剂以600~1000倍浓度喷施。在生长期,危害较严重的枝条溃疡病和烂根病,其中枝条溃疡病症状同幼苗期,烂根病多危害辣木的根部,其初生时多呈现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在发病严重时,其逐渐干缩直至全株死亡,经鉴定其多为线虫与细菌性引发的复合型病害,在发病严重的种植田,其可以使2%阿维菌素乳油与叶枯唑以500~800倍浓度进行根部灌施。在果期,影响较严重的果荚溃疡病,其果荚部位呈现与枝条溃疡病类似的病变特征,其发病部位先呈现变褐后逐渐腐烂,并伴随有恶臭的黑褐色透明液体流出。

在辣木栽培中,根结线虫、豆长管蚜、甘蓝蚜、白蚁、红蜘蛛、潜叶蝇、斜纹夜蛾、小菜蛾、钻心虫、二疣犀甲等害虫均可危害辣木的生长,其中根结线虫、白蚁、钻心虫、二疣犀甲主要危害辣木的根、茎部分,其不仅可造成根、茎损伤直至折断,而且常与细菌或真菌复发,引发复发性病害。其主要防治性措施:(1)合理轮作,并适时深耕、晾晒土壤,减少病虫害个体及虫卵数量;(2)拒绝使用非腐熟的农家肥,减少病原体的来源;(3)使用脱毒组培苗,并及时拔除、烧坏病株,杜绝种源带毒及病毒的交叉感染;(4)在虫害严重的年份,可以使用除虫菊素、苦楝碱、苦参碱、鱼藤酮等进行灌根处理。

7采收、干燥、包装、运输及储藏

7.1采收时间及方法

叶用辣木一般全年均可采收,但是在海南,由于受种子收集及台风、雨水的影响,多选择于种子采收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采收。采收方式分为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其中人工采收时,应逐渐由嫩叶沿短枝或长枝方向进行逆向采收,对于幼树或新建辣木林,应注意树形的培养;对于大面积的辣木种植园,则推荐机械采收,笔者亦对比了往复切割式采叶机、螺旋滚动式采叶机和水平旋转钩刀式采叶机的采叶效果,往复切割式采叶机的采摘效果最好,其可以每小时采集辣木叶片50~70kg。

此外,对于专门的叶用辣木采集园,则推荐分期、分批、分层进行叶片采集,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次分批采集。

7.2干燥

将新鲜采集的辣木叶片除去粗枝后,放在荫凉通风处晾干,直至其含水量低于8.0%(轻微揉搓即碎)。在阴雨连绵的日子,可以选用鼓风干燥箱低温(35~45℃)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0%,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至可过40~60目,即为辣木叶粉。

7.3包装

将粉碎好的辣木叶粉用编制袋按照5、10或15kg的规格打包,并贴上辣木叶粉产品标签,标签内容应涵盖品名、品种名、规格、数量、产地和采收日期等生产信息。

7.4运输

选用的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在长途运输中还应注意防日晒雨淋、潮湿、破损和污染。

7.5储藏

辣木叶粉包装后,储藏于清洁卫生、阴凉、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贮存仓库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易污染的物品混合储放。堆放时应离地、离墙20cm以上,在储藏期间应防虫、防鼠、防蚁、防霉菌等,此外最长储藏时间不超过2年。

8质量标准

8.1辣木叶粉质量标准

参照云南省卫生厅发布的《辣木叶粉质量标准研究(Q/YRZ0002S-2014)》,其色泽应呈现淡绿色或黄绿色、其气味应为辣木特有的芳香气味,组织形态为呈疏松、均匀一致的粉末,对其蛋白质、水分等的要求为:水分含量不超过8.0%、总灰分含量不超过10.0%,蛋白质含量大于20.0%,钙含量大于10g/kg。

8.2重金属限量指标

参照食品中重金属限量(GB/T5009),辣木叶粉中的重金属限量指标为铅(Pb)≤0.3mg/kg;镉(Cd)≤0.2mg/kg;总汞(Hg)≤0.01mg/kg;总砷(As)≤0.5mg/kg;总铬(Cr)≤0.5mg/kg。

8.3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参照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GB/T5009),辣木叶粉中的农药残留量为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5mg/kg;甲胺磷≤0.05mg/kg;敌敌畏≤0.2mg/kg;杀螟硫磷≤0.5mg/kg;氯菊酯≤1.0mg/kg;亚硝酸盐≤4.0mg/kg,二氧化硫参照GB2760。

XzH52.COM精心推荐

圣诞树高效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圣诞树怎么种植?圣诞树其实又叫鱼骨松,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园林植物圣诞树的繁殖方法及病虫害栽培技术。

1栽培技术

1.1采种

圣诞树3~5a即可开花结实,5~6月荚果由绿色变为紫褐色时,即可采收,过迟则果荚自然裂开种子脱落,采收时在地上铺1层塑料薄膜,用竹竿打击,荚果及种子即可脱落,收集起来,曝晒1~3d,使未裂开的荚果开裂,拖出种子,筛去果荚及杂质,即可得到种子,种子置于通风干燥处,每月应拿出1d防止生虫,种子保存期可达3a。

1.2育苗

播种时种子必先经过80~90℃的热水浸泡,将种子装在盆或桶内,以热水超过种子5~10cm为度,用棍搅拌1~2min后,让其自然冷却24h,以除去种子上的蜡质,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发,播后20d即可出苗,且出苗整齐,若种子未经处理则出苗极不整齐,有的数月以至次年才出苗。

经试验,用裸根苗上山造林成活率仅为20%,直播成活亦很差,近几年大多都采用营养袋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平均都在80%以上,育苗时先把土挖松,有条件的把土归堆,归堆时分层放入人粪料和草木灰,让其腐熟后将土拌均,筛去草根、树皮、石块等,然后就用移植铲,将土装入15cm×20cm打有透水孔的营养袋内。把装好的袋平整直立、相互紧靠,以80cm宽的带状放置好,在带的四周垒土,土高接近袋口以利保水,根据剑川县干湿季分明的情况,在2月底~3月初播种,每袋播3~5粒,播种深度0.5cm,盖好土后,在用稻草、山茅草或松针覆盖,当天应浇透水,并注意除草,将出苗多的袋移1~2株至空袋内。精心管理至7月,苗高20~40cm即可上山造林。

1.3造林

剑川县大部分的温暖坝区(海拔2400m以下地区),或土层比较深厚的地区均宜种植。

造林前最好先在造林地上,以2m×2m的距离先挖塘,塘宽、高40cm。在7月雨季初期把袋苗运到造林地,移栽时先回填一部分表土,撕去营养袋,将苗植入塘中,注意保持苗根的袋土,苗放好后填平塘土,并踩实。

2主要病虫害

吹棉蚧壳虫为害枝叶,并引起烟煤病,重者可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苗木出圃时应检查,清除害虫。

(2)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清除枝干上的虫子。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澳洲瓢虫,澳洲瓢虫作用较大可进行人工繁育。

(4)若虫卵化盛期,冬季用8~10倍液、夏季用20倍液松脂合剂,或1~3°Be(冬季)和0.3~0.5°Be(夏季)石硫合剂,或洗衣粉150~200倍液喷射。

(5)若虫害十分严重,可全部伐除林木,1~2a伐根萌条又可恢复成林。

番茄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番茄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番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具有高产、高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丰收的番茄,需要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文将介绍番茄的栽培技术和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番茄的栽培技术

1. 种子选择:选择无病虫害的番茄种子,并且注意种子的品种适应性和抗病性。

2. 土壤准备:番茄喜欢温暖、湿润和肥沃的土壤。在种植前,应该进行耕地和杂草清除。可以在耕地后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 栽培方式:农民可以选择直播或者移植的方式进行番茄的栽培。直播时,每穴播种3-4粒种子,移植时,株间距应为50-60厘米,行间距应为60-90厘米。

4. 管理技术:及时浇水、施肥和防止病虫害是番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补充水分,确保土壤湿润。施肥时要根据植株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进行调整。及时修剪和摘除不良品,保持植株通风良好。

5. 支架和垫膜:为了支撑和保护番茄植株,可以使用支架和垫膜。支架可以使植株直立生长,提高通风和采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垫膜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温度波动,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二、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

1. 病害防治

1.1 疫病:疫病是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病害,如晚疫病和早疫病。一旦发现病害,及时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涂抹。另外,避免栽培受疫病侵害的区域,适当调整植株密度和通风条件,减少疫病的传播。

1.2 灰霉病:灰霉病是番茄病害的一种,主要由灰霉菌引起。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合理的浇水、施肥和疏果措施,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发现病害时,可通过农药喷洒和清除病害部分来防治。

1.3 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主要由黑斑菌引起。应选择抗病品种,并及时清除和销毁病害部分。另外,保持植株通风、适度施肥和适时浇水,有助于减少黑斑病的发生。

2. 虫害防治

2.1 蚜虫:蚜虫是番茄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植株吸取汁液,导致营养不良和凋萎。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或者种植具有抗虫性的番茄品种。定期清除杂草和病害植株,也有助于减少蚜虫的滋生。

2.2 白粉虱:白粉虱是一种 sucking 口器害虫,对番茄造成危害。可以使用合成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也可以利用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2.3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番茄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程度较为严重。可以采用诱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斜纹夜蛾的繁殖和危害程度。

三、结语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番茄的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土壤准备、栽培方式、管理技术和支架垫膜的应用。而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疫病、灰霉病、黑斑病以及蚜虫、白粉虱、斜纹夜蛾等害虫的防治。农民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应用栽培技术和防治方法,以确保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球兰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球兰怎么养殖?球兰的品种多,观赏性强。现在有很多家庭都喜欢养殖一两篇球兰在家里,下面小编将会为大家带来球兰属植物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栽培养护

1.1环境调控

球兰属植物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附生于树干、石壁上,喜温暖、耐干燥。人工栽培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如果太高,则需通风良好,宜高湿、半阴环境。夏、秋季需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忌暴晒,适生的温度为20℃~25℃。冬季温度不要低于5℃,有条件的控制在10℃以上,夏季需要遮阴,水帘降温保湿,温度控制在25℃左右。

1.2介质配比

球兰属植物的栽培介质应具备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等特点。国内球兰栽培者常使用泥炭、园土和珍珠岩(5∶2∶3)混合介质。笔者团队结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和种植经验选择了泥炭、树皮和兰石(2∶2∶1)混合介质。同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物种的特殊要求,适当调整介质配比。如球兰在小苗期,由于根系细小,可选择加大泥炭的比例,减少树皮及兰石的比例,以减少土壤孔隙度,使细小根系与土壤更好地结合,促进根系生长。

2.水肥

球兰属植物喜较高空气湿度但不耐积水的附生植物,日常养护时,要注意观察和控制水分,每一次浇水前必须检查盆土的缺水情况,做到“见干见湿”。一般情况下,充足的水分会使球兰营养生长旺盛,开花较少。其根部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宜采用缓释肥,肥效为3个月有效期为好。对于幼苗,可以采取施N∶P∶K配比为1∶1∶1的颗粒缓释肥(如奥绿肥)。随着幼苗的逐渐长大,应增加肥料中的P含量,同时还可以施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在每年的11月到翌年3月,尽量减少施肥或不施肥,因为球兰属植物原产于热带,冬季低光照、低温度,它们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3.繁殖

球兰属植物中大多数种类较难见到种荚发育,尤其是温室内栽培植株。因为球兰的花需要特殊的昆虫协助授粉,例如蝶类以及蚁类。如果室内栽培的植株上产生了种荚,则必须等到其完全成熟之后再采摘。由于球兰属植物种子有冠毛,易随风飘散,建议在种荚周围安置一个网兜或尼龙袜,在种荚开裂时收集成熟种子。种子随采随播,采摘后的种子不宜保存,因为几周之后,发芽率就会急剧下降。此外种子对真菌敏感,在环境不合适的情况下极易腐烂。

播种时,在基部要垫一层排水层,可以用小粒的兰石或鹿沼土(3~6mm),播种层可以选用草炭、珍珠岩和蛭石(1∶1∶1)混合介质。播种一周至两周以后,就会陆续出苗。当幼苗的根伸出容器时,进行换盆,笔者建议换盆的时候几株种植在一起,便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

此外,球兰还可以通过压条和扦插进行繁殖。扦插时需要注意插穗的尺寸和年龄,扦插时保留两个节的插穗比仅有一个节的插穗更容易长出新芽;插穗的成熟状态也是很关键的。芽尖端的插穗,扦插成活率往往很低,因为它的组织非常幼嫩而会腐烂。茎的中部靠下部分用来作为插穗比较好,因为那里的组织比较成熟但还没有木质化。扦插的介质以疏松砂质为主,用细的草炭或蛭石作为介质或者增加珍珠岩比例。实验中笔者通常在扦插介质的基部铺一层排水较好的大颗粒介质,如陶粒或兰石,介质选用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混合介质,增加透气性。

4.病虫害及其防治

在高温、通风不畅等环境下,球兰属植物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染。主要归纳为虫害和病害两大类。

4.1虫害

4.1.1粉介

一般发生在叶背、叶腋、花序梗等位置,倾向于有毛、香味和花蜜的球兰属植物。粉介的分泌物也会导致煤污病的发生,需要引起重视。通常情况下,当粉介数量不多时,可以用毛笔进行人工清除,如果数量较多,可以使用杀扑灵2000倍液(1000倍液使用后,易出现花序会消苞,掉落等药害现象),每周1次,连续3次,效果较佳。

4.1.2蚜虫

主要聚集在嫩叶或幼嫩枝条顶部。虫害少量发生时,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叶片,或摘除受害部分。化学防治时,用吡虫啉1000倍液或溴氰菊酯1000~1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3次,效果较好。

4.1.3介壳虫

大多数球兰属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味,不同的种气味不一样,有柑橘味、奶油味等,有些种还能分泌一定的花蜜。这些花蜜容易吸引介壳虫的侵害。尤其夏季,温度较高、通风不良,极易造成介壳虫的发生。在发现少量介壳虫时,可用毛刷将虫体刷去,当虫害大面积发生时,一般可采用喷施杀扑灵2000倍液来杀灭介壳虫,在进行喷施时尽量避免喷到花序,部分种类会有药害的表现。每周喷施1次,连续3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2病害

4.2.1煤污病

一般发生在叶片、枝条上。症状是先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

防治方法:

(1)植株种植放置不宜过密,做好通风,并适当的进行修剪;

(2)在发病初期用杀菌剂进行预防;

(3)该病发生与昆虫分泌物的关系密切,如粉介、蚜虫的分泌物等,所以及时杀虫是最好的方式;

(4)使用代森锰锌1000倍液在虫害发生期间喷施,定期预防。

4.2.2软腐病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球兰属植物容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球兰叶片呈萎焉状,发病部位多在植株的基部,基部感染后迅速扩展至全株。感染叶片呈黄色软腐状,带有褐色的液体流出并伴有特殊的臭味。防治方法是植株一旦发病,及时将病叶剪除,在伤口处涂抹硫磺粉或代森锰锌粉,注意浇水和保持通风,并定期喷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

盆栽月季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


【月季的盆插育苗】

1.1扦插时期。本地处于长江流域,月季育苗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春季在4月下旬开始,5月底结束。秋季从8月下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秋季扦插苗木当年不能分盆,幼根不发达,抗寒能力差,要做好冬季防冻工作。

1.2盆土准备。苗木繁殖用盆宜选择中小型瓦盆,口径在15-20CM,扦插用的土壤要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壤土,掺入30%的垄糠灰,拌均后备用。

1.3插条选择。在生长健壮的月季母株上选择当年无病的新枝条,剪成7-15CM左右,插条要带踵,生长季节剪下的叶片最好带一些叶片。为了提高成活率,一般做到边采集,边加工,边扦插,边浇水。

1.4扦插入盆。将选好的盆的底部排水孔用几片瓦片盖好,放入少量砂子后加入筛出的粗粒土,占盆高的1/5,有利于以后排水,再加入混合土,占盆高的3/5,经过几次摇动,使盆土较紧密,盆口留1/5不填土,作为浇水用。扦插深度要注意:春季与秋季温度较高时插条入土不宜过深,以插条全长1/3入土为宜。扦插密度:一般15CM口径的瓦盆可扦插10-12株插条。插好后要将盆摇动几下使土粒与每株插条的入土部分互相挨近。每盆插好后要浇一次透水,可用细眼喷壶浇水直至底洞流水为止。

【插后管理】

1.放置。插穗扦插后浇足水分以后,可移到通风,光照好的地方进行培育,可直接放在泥地上,但地方较低时要用砖石等垫高后再放在地面上。晚春与早秋繁殖苗木时,由于插后光照强烈,温度较高要搞好遮荫。遮荫设备高1-1.5米,材料以芦帘为好。能在中午前后避免日光直射,能接受到漫射光线照射,早晚又能受到阳光的斜射,有利于插条生长良好。

2.浇水。插后苗木的浇水工作十分重要,既要保证插条的所需水分,又要保证插条的土壤中氧气供应。初期至前期,扦插16天前,应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检查两次,水分较少时要适当补给一点,但不宜过多。土壤湿润而叶片缺水时,要往叶片上喷一些水分,不要对土壤浇水。扦插16天后,插条切口愈伤组织已长好,要逐步控制浇水的分量,在土面稍干后再浇水,使土壤中保存足够的氧气,促进幼根的生长。另外扦插苗要避免暴雨的淋洗,大雨前要进行盆土覆盖防大雨。

3.越冬。秋插苗木由于幼根不耐寒,要注意防冻保苗,冬天将盆放在向阳避风的地方,并在盆土面上放一层稻草。越冬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湿度,防止干冻,1-2周左右浇一次水,特别是寒流来临前要检查盆土如干燥时要浇足一次透水。

【月季的盆栽技术】

1上盆时间。春季、秋季与冬季都能上盆,春季与秋季一般在阴天或傍晚左右上盆。上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2花盆选择。常用的花盆有瓦盆、陶盆、瓷盆、紫砂盆等,而栽培月季以瓦盆生长月季为最好,紫砂盆也较好。栽培小苗宜采用小盆,口径20cm左右花盆就可利用。

3盆栽用营养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配制,如用有机物与土壤堆制发酵的营养土与田土、砻糠灰等配置,具有保水、通气、保肥、疏松等特点。如用1/2田园土,1/4豆科植物秸秆堆肥土,1/4砻糠灰等混合在一起,晒干备用。

4上盆。盆、营养土、苗木等备好后就能上盆。盆要洗净、浸水,盆底洞口上放几片碎瓦片,放一层粗砂,再放入部分营养土,将苗木根系舒展地放在营养土上,再放入营养土,边放边轻拍盆边,最后将土轻轻压实,盆口留3CM作为水口,浇水用。盆全部上好后要浇一次透水。

5放置。盆栽月季应放在空旷、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大量盆栽要注意放置时便于管理,室内放置观赏,要注意光照、通风,过几天换一次。

6肥水管理。春季与秋季盆土干后要及时浇水,夏季天气炎热,每天都要及时浇水。生长季节每两周左右施一次肥料,采用破碎的饼肥放在缸中加水沤制发酵,肥料腐熟后取上层肥液加十几倍水稀薄后施入盆土中。

【病虫害防治】月季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蚜虫、刺蛾,叶蜂等。主要采用无公害技术进行防治。黑斑病在梅雨季节及秋季多雨时期发生,发生严重时引起落叶,影响光合作用与观赏。主要用1000倍50%多菌灵液或1:3:200倍波尔多液喷叶防治。蚜虫主要在春季发生,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可用3000倍敌杀死液或5000倍

火焰木病虫害防治


火焰木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常见病虫害,它常见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等。下面小编就为花友们介绍下火焰木的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火焰木的病害防治

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在春季雨水多时发生,幼苗和成株均受危害。受害处产生暗褐色病斑,严重时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用无病新土移栽,使用的肥料一定要腐熟,绝不能用新鲜农家肥。及时清除病株。移栽前每平方米用40%甲醛50毫升对水6公斤进行土壤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酚按1∶30的比例拌细土,撒于苗床土上。春栽小苗一星期后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交替使用。

火焰木的主要虫害

火焰木主要虫害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龟子等。蚜虫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煤污病;尺蛾、夜蛾以幼虫食叶危害,严重时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地老虎和金龟子以幼虫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龟子大、中、小苗均危害。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落花后喷第二次药,秋季10月间喷第三次药。防治尺蛾、夜蛾幼虫可用50%甲胺磷1500倍液喷施,要治早、治小。地老虎和金龟子的幼虫为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圃管理,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冬季翻耕,将越冬幼虫翻到地表冻死。用3%呋喃丹颗粒剂,按每亩2公斤用量,开沟施入10至20厘米深的土中。

万寿菊盆栽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万寿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一般常在春季的时候播种。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聊万寿菊盆栽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繁殖

万寿菊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1.1播种繁殖

①苗床播种。

a.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10~12小时后再进行播种,可提前发芽,而且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万寿菊种子较大,每克种子有320粒左右,发芽适温19℃~21℃,播后5~7天发芽,25~30天可移栽,每7寸盆种1棵。

b.苗床准备

苗床要选择土壤结构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c.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可用呋喃丹对土壤进行消毒

为避免日后杂草丛生,可喷洒1次化学除草剂。

d.播种深度大约2~3mm,播后要覆盖一层细土,用细眼喷壶喷足水,每天喷1~2次,5~7天左右开始发芽,约10天后苗即可出齐。待幼苗长出2~3片叶时,可施1次稀薄的氮钾混合肥,以后每隔7天施1次。

②穴盘播种。

a.穴盘播种介质可用小筛筛出的黄泥+椰糠+珍珠岩配制,比例为3∶1∶1。

b.穴盘播种要求点播,每穴放1粒种子,每个穴盆可播200粒种子。

c.播后要用手轻轻挤压,使种子与介质黏合。

d.播后用喷雾器喷透水再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要长期保持报纸湿润,待种子发芽后将报纸翻开。

1.2扦插繁殖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第1代实生苗作插穗,插穗长约3~4个节,然后用“根太阳”或引哚叮酸生根剂处理,见表1,表2。

表1和表2可看出,用“根太阳”生根剂处理插穗效果比引哚叮酸发根快,可提早3~4天发根。

表1万寿菊扦插使用“根太阳”生根剂处理方法

表2万寿菊扦插使用引哚叮酸生根剂处理方法

1.3扦插后管理

1.3.1水分

扦插完毕后要及时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切结合,以后应保持土壤湿润或每天喷洒1~2次水,喷洒时间大约1~2分钟即可。

1.3.2光照

扦插完浇透水后要及时遮盖遮光网,在夏季遮光率要达到90%,春、秋季遮光率达60%~70%。

1.3.3温度

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10℃影响发根,冬季繁殖一定要有温棚才能进行繁殖。

2上盆后管理

移栽上盆后应根据万寿菊的生态习性和生长期的长势进行科学浇水、施肥、摘心、疏蕾、养脚叶等工作。

2.1浇水

万寿菊对水分敏感,不耐干旱,怕积水,夏、秋季种植一天要浇3次水,春、冬季种植一天要浇2次水,如阴天可在叶面上喷水1次即可。万寿菊如盆底长期积水,根系易腐烂,造成植株死亡,所以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不得积水。

2.2施肥

万寿菊喜钾肥,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搭配比例,其施肥比例为N∶P∶K=13∶8∶25,生长期每半个月追施1次,也可施鸡粪便、花生麸等。

2.3摘心

当万寿菊移栽苗具有4~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若要留作扦插苗繁殖用,植株要长至8~10cm高时才能摘心。第一次摘心在枝条主茎上留2~3个节,以后每隔13~15天左右可第二次摘心,每个侧芽留两个节。通过摘心植株可发生分枝,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形,使其生长矮壮、花朵密。

2.4疏蕾

万寿菊壮苗期萌发出来的花蕾较多,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万寿菊不用疏蕾,只有在过早开花的情况下才采取疏蕾的办法来控制花期。

2.5养脚叶

在生长期间要做好合理施肥,N、P、K按比例混合施用。注意浇水,在生长期阶段不能缺水。夏、秋季一天要浇3次水,冬季一天浇1次水即可。

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要做好后期的防病虫害工作,才能防止脚叶枯黄脱落,确保叶片清秀健壮。

2.6控花

万寿菊的花期控制主要取决于播种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从播种到盛花期需要60~70天左右,在整个生长期里,气温低时所需时间长,气温高时则反之。因此,要使万寿菊在5月1日开花就需要在2月20日播种。如在6月1日开花就要在3月23日左右播种,依次类推。

3病虫害防治

3.1病害

万寿菊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等。

①叶斑病。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褐斑扩大到整个叶面,影响光合作用,使叶子全部脱落,引起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残体、落叶,以防翌年蔓延。生长季节喷施等量波尔多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发病初期每7天喷施1次600~800倍液退菌特或800倍液甲基托布津。

②锈病。病叶早期症状呈圆形黄色水渍状小斑,两面均可见,后期圆形增大,有疱状突起,病斑橙褐色至褐色,边缘出现黄绿色斑环,直径2~6mm。严重受害的病叶病斑累累,并可连结形成大块不定形的坏死区域。防治方法:每年冬季清除病叶及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连续喷施,可以减轻病情。

③茎腐病。受害植株在靠土面的茎基部初生暗色斑点,扩大后呈棕褐色,收缩腐烂,严重时病株倒伏。防治方法:发病期间加强管理,空气湿度大时少淋水或不淋水,以保持盆中泥土湿润为适。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及时摘除底部接触土壤的病叶、老叶;发病后喷施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1200倍液。

3.2虫害

主要有潜叶蝇、叶蝉和红蜘蛛等。防治方法: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杀;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

月季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月季花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直立或半扩张状,小叶3~5枚,花色各异,可四季开花。

月季花栽培管理

习性:月季对环境适应性颇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而微酸性(pH6~6.5)土壤最好。月季喜光但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易焦枯。喜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适宜。

繁殖:多用扦插或嫁接法繁殖,硬枝、嫩枝扦插均易成活,一般在舂、秋两季进行。嫁接采用枝接、芽接、根接均可,此外还可采用分株及播种法繁殖。

栽培:土壤最好是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质。夏季烈日暴晒,土壤温度高,浇水应在下午5点钟以后。露天栽培越冬,要在冬眠初合理修剪后追肥一次。月季花喜肥,可根下追肥,也可叶面喷洒等。根据天气、气温,少施、勤施;切忌早施、暴施,产生肥害。春季小苗栽培后,第一、第二期花蕾应全部摘除,嫁接苗要及时剔除砧木上的萌蘖,夏、秋季花后剪去残花。剪除过长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封顶条等。
病虫害及防治:常见病是黑斑病、白粉病,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春季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现红蜘蛛、蚜虫可用烟参碱或蚍虫啉进行防治,也可与杀菌药物混合使用。梅雨与秋雨期是黑斑病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10点,下午4~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用途:月季花花色艳丽,花期长,是园林布置的好材料。宜作花坛、花境及基础栽植用,在草坪、园路角隅、庭院、假山等处配植也很合适,又可作盆栽及切花用。花、叶及根均可药用,有活血化淤、拔毒消肿之效。

兰花病虫害该如何防治?兰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兰花病虫害该如何防治?兰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介壳虫

习性及危害 介壳虫又叫“兰虱”,是危害兰花烈而又顽固的一种害虫。介壳虫寄生在兰叶中脉、叶背、叶鞘和假鳞茎之上。成虫以蜡质介壳为保护,用刺吸口器穿入气孔内吮吸兰花体液,致使叶片发生黄斑,逐渐扩大,以至枯萎、死亡。其危害兰花的介壳虫主要有以下几种:白轮介壳虫、兰介壳虫、褐圆介壳虫、矢尖介壳虫和黑介壳虫。

防治方法

1、保持场地和兰盆通风良好;随时清理盆内杂草、落叶和黄枯兰叶;将介壳虫危害的植株与健康植株隔离防止传染;

2、介壳虫数量少的情况下用竹片或竹针剔除,或用芽刷洗刷净尽,须注意不要损伤了叶片;

3、可以用葱或大蒜捣烂,加少量水浸取汁液涂刷生虫处。

4、在介壳虫的若虫孵化的盛期喷洒药液,石硫合剂原液加水配成波美的药液

5、80%敌敌畏加1000-1500倍水的药液、锌硫磷加2000倍水的药液、40%氧化乐果加1000倍水的药液、50%甲胺磷加1000倍水的药液等。

2.蜗牛

习性及危害 蜗牛的成体贝壳椭圆形,直径约2.3厘米,高2厘米,黄褐色;成体长3.5厘米,背面褐色。4-5月交配,产卵于树木、杂草根部附近比较疏松、湿润的土中,花台孔洞、砖缝或盆土缝隙中。蜗牛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因此培养兰花的场地正好是蜗牛大肆活动和繁殖的场所。蜗牛咬食兰花的叶芽、花芽、花朵、花尊和暴露的兰根,严重影响其开花和观赏;蜗牛爬行时还在兰叶上遗留下白色的胶质和青色的绳状粪便,对兰花的生长和观赏均不利。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在春季成体交配时或产卵前进行,早晨易捉;

2、安置水盘,阻挡蜗牛爬人兰盆;

3、放鸡鸭啄食,注意勿伤兰花;

4、用酸钙0.5公斤拌和混润钳土5公斤或饵料(胡萝卜、蚕豆叶、菜叶、饼肥等)5公斤,撒在蜗牛出没的地上。

5、用聚醛甲萘威颗粒剂诱导扑杀。

3.蛞蝓

习件及危害 无贝壳,与蜗牛的习性相同,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在培养兰花的场地极易繁殖,且生长迅速。白天藏匿于花台缝隙、盆土孔洞或兰盆底孔中,夜间出动,咬食兰花的叶芽、花芽、花朵、花莘、新叶和暴露的兰根、爬行时在兰叶上留下的白色胶质比蜗牛的更为明显。蠕嫡对兰花的生长、开花和观赏影响更大。

防治方法

1、人上捕捉,以晚间和清晨为好;

2、在花盆下安置水盘;用麸皮拌敌百虫,撒在经常出没的地方;

3、在兰花台、兰花架上撒上生石灰、六六六粉剂;在花台、花架上涂饱和的食盐水,用菜叶诱集于其上而后杀之。

4、用聚醛甲萘威颗粒剂诱导扑杀。

4.蚯蚓

习性及危害 一般人都知道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料想它必能使兰盆的培养土更为疏松。殊不知兰根味甘,正合蚯蚓口味。蚯蚓伤根,过大于功,故应驱逐。

防治方法

1、兰花栽植前除去培养土中的蚯蚓;

2、栽植时在兰盆下垫砖、石、盆、盘,阻隔蚯蚓由盆面或底眼钻人盆土中;3、发现盆中有蚯蚓时,用乐果加水2000倍的药液灌盆,待蚯蚓钻出以后,再用清水浇灌兰盆,以稀释盆土中药液;

3、用皂角水灌盆;翻盆换土。

5.蚂蚁

习性及危害 蚂蚁虽小,但在兰盆中挖洞穴,伤兰根,危害不小,也应驱逐出盆。

防治方法 除了运用防治蚯蚓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食物置于盆面或花台,诱其群集而远弃之。

6.红蜘蛛

习性及危害 在兰花栽培中,一般情况下红蜘蛛发生较少。但在光线强,干燥和温度高的地方也时有发生。红蜘蛛个体比较小,体长小于1毫米,红褐色或橘黄色。它繁殖能力很强,30℃以上5天左右可以完成1代,危害严重,刺吸口器刺人叶内吸吮汁液,被害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严重时。叶片呈现灰黄色或产生坏死斑块,完全失去观赏价值。

常见的种类有:红叶螨、柑橘红蜘蛛、短须螨等。

防治方法

1、在兰花的栽培管理中,注意通风和喷水增加湿度,千万不要留死角。如果每次喷水都不能喷到,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则容易发生红蜘蛛。

2、尤其在冬季加温的室中向阳处,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数量比较少。可以用人工刷洗。

3、数量多,可以喷酒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效果较好。

4、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杀成虫效果好,但对卵无效,需连续数次喷洒。

7.潜叶蝇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养花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辣木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