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花卉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浅议北方地区郁金香切花的栽培技术要点”,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栽培技术
1. 郁金香的生长习性

郁金香的原产地为中东地区,是一种百合科郁金香属的草本植物,具球茎,在环境凉爽、空气湿润、避风、向阳的地方比较容易生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低温和酷暑下都能存活,在零下14℃的低温下可以存活。其最佳的生长环境为:温度大于等于8℃而小于等于20℃;土壤为沙质土壤较为合适,因为沙质土壤含有较多的腐殖质,比较疏松和肥沃,且利于排水;光照时长一般在8小时以上较为合适。郁金香的花期一般只有5天~6天的时间,为了保证甚至延长郁金香的花期,在其生长过程中,假如日照较强的话则需要做一些适当的措施来进行遮荫。在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适中等生长条件下,郁金香的花期可以达到10天~14天左右。另外,郁金香的切花育期是比较长的,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2. 郁金香在北方地区的种植要求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其气候条件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很显然,这种气候条件只可以适合郁金香存活,不太适合郁金香生长,因此,北方地区对郁金香的种植一般都是采取温室培养的方式来进行的。然而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温室都是用塑料薄膜建成的,而塑料薄膜相对于玻璃来说,其透光性要低很多,这就导致了春季、冬季光照不足、温室内的空气极易受污染;夏季时,风被后墙挡住、温度过高等问题的存在。为了确保郁金香能够在北方地区正常生长,应以郁金香的生长习性为基本要求,结合北方地区的温室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通风、降温等,并对郁金香的切花种植程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如此,才能够保证郁金香的切花生长效果良好。

3. 北方地区郁金香切花的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品种

在选择郁金香品种时,应选择那些花苞较大、茎干较粗较硬、花茎不低于30cm、花色较深较艳、开花率高,且能够适应于日光温室栽培,有一定的市场的品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郁金香以红色品种、夏色品种和黄色品种为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郁金香品种的生育期,其生育期不可超过目标花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对郁金香的种植时期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郁金香的目标花期主要为春节和情人节。

(2)处理种球

①选择种球及对种球的预处理

对种球的选择一般要求种球的周径应在12cm以上,且已经成熟的,种球的表面不可以有缺损,不可存有病虫斑等。一般而言,对用于郁金香切花生产的种球来说,都必须经过预处理,进口的种球需经过低温处理,非进口的种球需在5℃或9℃的温度下进行处理,才可投入种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其所采用的种球大多数都是进口的种球,为5℃种球。

对非进口种球5℃的预处理,是先将种球置于25℃的环境下,将其转入到17℃~18℃的环境下培养两周,实现花芽分化,并将中间处理阶段的鳞茎置于5℃的冷库中,一般为9周~12周的时间,最后再将其直接转入温室进行种植。

②种球去皮和消毒

对于经过预处理的种球,在其种植之前,还需对其进行去皮和消毒处理。去皮的目的在于提高种球的发根率和缩短在温室内的栽培时间,去皮一般是将包在根盘外的褐色种皮去除,而对于其他部位的种皮应尽量保留,在去皮时要注意不可以对种球的根原基造成伤害。在去皮之后还需要用特定的消毒液对种球进行消毒,经过消毒的种球必须在当天进行种植。

(3)选择土壤及对土壤的处理

对于土壤的选择,应选择沙质土壤,且要保证突然的pH值在6.5~8.0之间,EC值要低于1.5,氯离子的含量要低于2mol/L,这样才能适用于栽培郁金香切花。此外,为保证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能够供给郁金香切花栽培,需在种植郁金香的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前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将农膜、地膜及杂草除去,并用泥炭或稻壳掺入到土壤中。

(4)种植

在经过以上步骤之后,即可进行郁金香种植了,此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种植的时间;一个是种植的深度和密度。确定种植的时间以让郁金香的生育期在目标花期内,以便供应市场的需求。确定种植的深度和密度,是为了确保郁金香种植的成活率,一般按以下标准来进行:50000粒/667m2,株行距为6cm18cm,定植沟深约10cm,种球顶端覆土层厚4cm5cm。

(5)种植后的管理

种植后的管理包括温度管理、水肥管理、光照管理及病虫害预防,5℃种球定植后的前2周,正是生根阶段,土壤温度应保持在9~12℃,植后立即浇1次透水,生长期间不必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70%即可。光照对郁金香切花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郁金香切花生产光照强度需在5000lx以上。切花受病虫害侵染严重影响切花品质和产量,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侵染。

(6)切花采收及处理

郁金香露色后为最佳采收时期,采收一般在早晨七八点或傍晚五点左右进行,郁金香各切花品种高度一般为45~70cm,以35cm为切花花茎长度标准,在保证花茎足够长前提下,尽可能多留叶片剪切,至少留1片叶,剪切时不可损伤保留的叶片,此外,对于种球留土的切花,植株花后生长期长达3个月,为有效防止郁金香鳞茎退化,花后管理要加强通风,必须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内,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不干不湿。

应用范围
药用价值

郁金香花和叶中含一种生理作用类似西发丁碱的有毒生物碱。郁金香甙ABC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郁金香汁通过阳离了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茎和叶子的酒精提取液,对Bacillus cereus mycoides 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鳞茎及根亦可供药用。根和花可做镇静剂。花朵有毒碱,和它呆上一两个小时后会感觉头晕,严重的可导致中毒,过多接触易使人毛发脱落。性味:苦;辛;平。

观赏价值

郁金香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宜作切花或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丛植于草坪上、落叶树树荫下。中、矮性品种可盆栽。在园林中多用于布置花坛或成片用于草坪、树林、水边,形成整体色块景观。

xzH52.Com阅读延伸

郁金香常规栽培技术(附郁金香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是不少花友喜爱的花卉品种,巨大的市场前景也让很多花农纷纷种植郁金香,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郁金香的常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常规栽培:是没有对郁金香鳞茎进行过冷处理的栽培方式。

1、土壤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疏松的土壤种植,忌黏重土壤。种植前深翻土地35~40cm,用40%的甲醛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的pH值应在6.5~7.5之间。

2、种植

一般于11月上中旬进行种植。种植前应浇水,确保种植期间土壤湿润,种植深度约为10~15cm,顶芽朝上摆正。

种植后管理种植后立即浇水,可在降低土壤温度的同时增加土壤湿度,促进郁金香鳞茎基盘生根。入冬前一定要浇1次防冻水,冬季一般不需浇水。

经过越冬的种球在3月中下旬即可出齐苗,在此阶段要保证土壤湿润,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避免土壤板结。苗出齐时要进行1次追肥,保证养分充足。现蕾时喷施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花梗挺实、花色鲜艳。大约在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花期一般为6~7天,花后及时剪除花梗,再进行1次追肥,以促进种球的生长。

3、病害防治

1.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茎和根。受害后叶片发黄、萎蔫,严重时枯萎死亡。受害鳞茎根系很少,基部腐烂,贮藏期间受侵害的鳞茎呈浊白色,基部腐烂处变硬皱缩,有时呈轮级状。

防治方法:挖鳞茎应尽量在天气干燥、土壤湿度较小时进行。挖后两天内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浸泡15~30分钟消毒后,置于凉爽、通风处贮藏。

2.斑点病

主要危害叶片、花和球茎。叶、花受害部分产生褐色斑点,花梗受害部分易腐烂,鳞茎受害时外部鳞片腐烂,并生出许多黑色或深褐色的菌核,整株郁金香矮化并变成淡黄色。幼苗期受害时植株生长出现弯曲,最后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栽培前清除受害鳞茎,并将鳞茎置于2%的甲醛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洗净、晾干再种植,发病时可喷洒杀菌溶液防治。

3.碎色花瓣病

主要危害叶片及花瓣。受害后同一朵花的花瓣颜色深浅不同,受害叶片出现颜色较淡的斑或条纹,鳞茎退化变小,整株生长不良、畸形。

防治方法:选择无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时去除病株并防治蚜虫,切花时应对刀剪加热消毒或洗净后使用。

4.茎腐病

主要危害花梗。常发生在重瓣型品种中,受恶疫霉危害,靠近叶腋或叶腋以下的花梗出现皱缩、枯萎、下垂并引起落花。

防治方法:将种球种植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

5.腐朽菌核病

主要危害幼苗和鳞茎。幼苗受到侵染后小叶刚抽出即枯死。鳞茎受害后外部鳞片发生软腐,并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绢丝状菌丝,后形成许多油菜子状菌核。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同时喷洒波尔多液。

6.花叶病

主要危害花、叶。受害后叶生花叶状斑纹,花瓣生深色斑点,生长受抑制,球茎长不大。

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球并及时防治蚜虫。

7.青霉病

主要危害鳞茎。鳞茎受害后出现绿色霉层,严重时里层鳞片也出现同样症状,形成褐色凹陷状病斑并且逐渐腐烂,最后会呈现朽木状。

防治方法:确保贮藏时空气流通,定期用杀菌烟剂杀菌,尽早去除被感染或受伤的鳞茎。

8.盲芽

危害后芽失水,花瓣保持绿色,叶尖白色,雄蕊和雌蕊卷缩。

防治方法:进行完全的冷处理,避免贮藏和转运中的极度高温及温室中相对湿度太高,不正确的浇水也会导致根系窒息,应及时从每批鳞茎中去除被霉菌感染的鳞茎,改善通气条件。

9.猝倒病

发病后茎上部呈暗绿色,水浸状,最终茎的芽端下垂。在第2片叶或第3片叶中间出现黑色水浸状斑点,而且这些区域可分泌出水珠,严重时表皮上可看到水状物。

防治方法:冷处理温度不要过低,保持温室的相对湿度不要太高,保证根系正常生长,不要让植株在高温中过快生长。

2018年开春种苗采购节优质供应商火热招募中,点此报名吧!

郁金香元旦春节上市栽培技术


一、鳞茎及品种选用

需在2月底前切花上市的郁金香鳞茎必须是在花芽得到充分发育后经过一定时间低韫处理的鳞茎,通常采用荷兰进口周径大于12厘米的5度球。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注意两点:其一,适于薄膜促成栽培,盲花率低的品种;其二,花色及其数量比例要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消费者要求。连云港地区普遍栽培的品种有:金阿波罗、阿波罗、法国之光、路德惠、荷兰小姐和荷兰大姐等。

二、定植准备

郁金香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松软、透水性强、富含腐植质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沙土为佳。对于较为黏重的土壤,应通过多施有机肥,提前一个月做高畦晒垄等方法,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通常在种植前15-30天进行土地平整(越黏重的地越要提前),清除杂草及前茬蔬菜或花卉种植残留的破碎农膜、地膜,新建温室要仔细捡去碎石、碎砖,然后按每亩施加4~7吨充分腐熟的鸡粪或圈粪,深翻30厘米,做成南北向高畦。畦面宽0.9米,畦沟宽0.2- 0.25米。整好后干晒10-20天,种植前 5-7天人工除草并灌透水一次,使土块泡散,畦土沉实。

三、定植

1.时间

以圣诞节、元旦为供花目标,种植期为10月15日-20日。以春节为供花目标,种植期为11月,次年春节若在1月份,宜在11月20日前种,否则宜在11月20日后12月10日前种。

2.密度 株行距9-10厘米。

3.深度

鳞茎位置应在土面下2-5厘米处,不宜深。通常开深6~7厘米的定植沟,然后按9-10厘米株行距,将鳞茎盘朝下直立安放鳞茎。黏土地上种植要浅,鳞茎上方仅盖1厘米厚土。另种植前须剥去鳞茎底部的膜,露出根。

四、切花采收前管理

1.在10月中旬至11中旬,以降低温室气温和土壤温度为管理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覆盖遮光率50~70%遮阳网降温并加强通风;种植后畦面覆盖2—3厘米厚稻草,以促进生根,延缓发芽。

2.一般在12月上旬上棚膜,以透光率高的长寿无滴膜为宜,盖膜至开花前,晴天必须加强通风,尽可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要超过80%,遇连阴雨天也要揭膜通风降湿。

3.肥水管理:整地时基肥施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现蕾前基本不需追肥;现蕾后,为促进新鳞茎迅速膨大发育,每隔10-15天,浇施0.2~0.3%进口复合肥 2~3次。

4.水管理应视生育阶段和土壤持水状况进行。现蕾前,以手抓握球茎部位土壤,能捏成团而不散为度,散则需灌水。灌水后应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控制灰霉病发生。现蕾后,花茎生长迅速,更要确保球茎部位不缺水。

五、切花采收

大多数品种应在花苞透色但尚未展开之前剪切,以利装袋、运输并保护花瓣不受损伤,同时也延长切花观赏期。在保证花茎有足够长度(多数品种以33厘米为标准)前提下,尽可能多留叶片剪切,至少留一片叶,剪切时不可损伤保留的叶片。

六、切花采收后管理

用薄膜日光温室栽培郁金香,切花采收之后,以温度、光照和肥水为主体的田间管理得当,种植一粒鳞茎可以收获一粒周径10厘米以上开花鳞茎及数个周径10厘米以下鳞茎。目前,我国郁金香种植(绝大多数是普通露地栽培)过程中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花后没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仅一个月左右)。此外鳞茎收获后贮藏处理不当是国产开花鳞茎难以产出优质切花的主要原因。从市场角度考虑,大规模切花生产应以2月底前为主要供花目标,即切花应2月底前采收结束。切花采收结束后,严格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植株花后生长期长达3个月,和露地相比,延长了近2个月,有了这样长的营养生长期,收获的郁金香新鳞茎质量好,退化不明显。为有效防止郁金香鳞茎退化,花后管理要点如下:

(1)加强通风,必须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t内,否则植株特别是叶片将很快衰老,从叶尖叶缘开始黄化;

(2)加强肥水管理,每10~15天叶面喷施或根部浇施2~3次0.2~0.3%进口复合肥或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

七、主要病害防治

薄膜温室条件下,郁金香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蚜虫等。综合防治措施如下:①实行轮作;②淘汰带病有伤口鳞茎;③不断检查挖除并销毁病株;④加强室内通风透光,特别是在冬季遇连阴雨也要加强通风以降湿;⑤应在叶枯萎后天气较干燥时挖取鳞茎并阴干,切不可日晒,避免日灼、膜质鳞片破裂擦伤或其他损伤,并注意轻拿、轻放;⑥灰霉病可采用20%速克灵1000倍液防治,蚜虫可采用2,5%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⑦缺硼也能引起生理病害。

北方地区盆栽秋海棠越冬栽培管理要点


秋海棠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福建等地,它的花、叶、茎、根都可以药用,而且花色艳丽,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在石壁上、密林、灌丛都可以生长,7月份开花,8月份就可以结果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北方地区盆栽秋海棠越冬栽培管理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冬季温室时的管理

1、生长温度

秋海棠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度,当温度处于10-15度和25-30度时,秋海棠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当温度处于5-10和30-35度时,秋海棠就会停止生长。

2、光照

冬季开花和四季开花的秋海棠需要光照为2万Lux以上,根茎性秋海棠需要光照为1万Lux左右。

二、冬季的放置与播种时间

1、放置

如果家里没有铝架玻璃柜,可以将秋海棠放入到聚乙烯盒或玻璃器皿内,悬挂于室内。

2、播种时间

秋海棠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0度,如果是冬季开花的秋海棠,种子可以在1-2月份在室内育苗,四季秋海棠在这个季节播种,等6月份就可以开花,球根秋海棠则在6月下旬才开花,因此球根秋海棠最好在3月份播种。如果是为了繁殖原种秋海棠或者改良品种,则要早日播种。

三、秋海棠苗的移植

1、移植适期

1月中旬播种的秋海棠种植要等21天左右才会发芽整齐,长出2-3片真叶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当种子长出2-3片,在3月中旬至下旬移植最适宜。

2、移植床准备

移植床原料:3份泥炭土、2份珍珠岩,4份腐叶土、1份河沙充分混拌;

移植操作:在移植床上,用竹筷蘸水扎1cm左右的穴洞,将小苗移入。

四、室外的放置、整形和换盆

当最低气温的平均值超过时,可以将秋海棠移出室外栽培。对于过冬后的秋海棠老株修剪后,在4月中下旬换进1/3左右的新土。

郁金香催花技术要点


郁金香在自然环境下种植,一般3-5月开花,为使郁金香在春节开花,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种球的选择:10月份选无病虫、充实肥大的鳞茎,去掉褐色外皮。

种球的消毒:低温处理前,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5-20分钟,然后自然晾干。

种球的低温处理: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郁金香都有―个自然休眠过程,为使郁金香提早在春节开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低温处理。处理的方法是按春节花期向前推3个月,将选出促成栽培的种球,用干净沙布包好,放入泡沫塑料盒,置于冷藏室或冷藏格内,给予1℃―3℃的低温,让种球通过春化。45天后,从冷藏室内取出种球,用加肥培养土上盆。培养土要求疏松透气,含较多的磷、钾肥:用口径20厘米的小盆,每盆可种4-5个球。种植时,鳞茎的顶部略低于土面即可。

种球上盆后,浇透水,移进室内,先放在低温半荫的地方,前七天,温度保持在8℃-12℃,以后慢慢升温,温度在15℃-20℃之间,并逐渐移至日照充足处。此期间叶丛迅速生长,要保持盆土湿润,追肥2―3次,很快就能抽穗现蕾。现蕾期间温度要求20℃-23℃,不低于20℃。整个催花期间夜温不低于8℃,在此条件下,郁金香能在春节如期开花。

北方地区辣木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木怎么播种育苗?辣木的种子可产油,根也可以食用,可以说辣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下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北方地区辣木育苗移栽及栽培技术。

2015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非洲进口、印度传统和印度改良等5个辣木新品种,开始进行一系列栽培试验,探索辣木在河北栽培的可行性。通过一年的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了辣木在河北石家庄育苗移栽及栽培技术措施。

1选种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选择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整齐一致的种子进行播种。并且,把种子根据重量和大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类,分别育苗移栽,再根据苗子的大小分类定植,便于田间管理。

2播前准备

播种前将精选种子倒入已配好的药剂中浸泡24h,待播,药剂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

3苗床准备

在温室大棚内育苗,将土地旋耕并平整好,做到疏松、没有坷垃。用50%多菌灵溶液喷洒在表面进行土壤消毒。

4播种及幼苗管理

温室育苗一般掌握在4月中下旬。基质选择育苗专用全营养基质,通透性较好,有利于提温。然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均匀喷洒基质,进行消毒。加水搅拌均匀,干湿适当,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即可。将基质装入12cm×12cm营养袋中。每个袋中播一粒种子,将种子压入其中,播种深度1~1.5cm。然后将播好的营养袋排置于苗床上,袋间相互靠紧,码放完毕后,苗床灌水,使基质完全吸水。

播种后,每隔3~5d用喷雾器对基质表面喷水,但不可过湿,以防烂根。辣木种子萌发适宜温度20℃~25℃,发芽期集中在播后8~16d,超过20d丧失生活力。出苗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土壤保持湿润。

5移栽定植

5月中旬,当苗高10~15cm时即可移栽至大田。移栽前施入足量基肥,基肥以粪肥等有机肥为主,亩施N、P、K(15-15-15)肥料20kg。株距80~90cm,行距100~120cm。移栽时从营养袋中取出幼苗时要保护好土团,以防损伤根系。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2周后再浇1次缓苗水,地表干裂后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以后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但不能积水。因为辣木根系属肉质,灌水过多容易发生根系和茎基腐烂。

6树体管理及采收

辣木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只要温度适宜,生长迅速,顶端优势明显,不易生长侧枝,为了增大鲜叶的采收量,当树高达到50~100cm时即可定干,打去顶端。当侧枝生长至20~30cm时即可采收顶端嫩枝及嫩叶。每隔15~20d即可采收1次。采收量大的时候,采收后及时追肥。沟施或穴施有机肥,适当补充化肥,也可适当喷施叶面肥。随着树体及树冠的迅速生长,注意及时培土。温度高时,可适当浇水,切记积水。

7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木对病虫害有极强的抵抗能力,在石家庄地区发现的病害主要有落叶病和根腐病,防治方法主要是在苗期防止积水或浇水太多。严重时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防治。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和红蜘蛛,移栽至大田初期,地老虎将嫰茎咬断,可拌撒毒饵防治。红蜘蛛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洒防治,哒螨灵是普遍用于蔬菜、果树上防治红蜘蛛等、螨类广谱杀螨剂。

8辣木越冬

辣木在河北5月~9月可露地栽培,6月~8月为旺盛生长期,但不能露地越冬。方法一:需在11月上旬将根挖出移入温室或在温室假植保存。保持温度在10℃~20℃,土壤湿度在35%左右,不可太湿,以防烂根。在温室种植可全年正常生长。方法二:在田间向阳的地方挖沟,深1.2m左右,根据贮存辣木根数量决定沟的宽度,上面覆20cm沙子或壤土,保证透气性,再覆盖植物秸秆,最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即可,来年月上旬定植。

北方地区蝴蝶兰高效栽培技术及日常养护管理


蝴蝶兰是不少朋友都喜欢的一种花卉,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北方蝴蝶兰种植管理的文章。北方的花农们,赶紧过来学习吧。

1北方地区蝴蝶兰栽培技术

1.1栽培容器

栽培方式存在差异性,栽培容器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规模种植蝴蝶兰,栽培容器可以使用瓦盆或是塑料盆。如果是在花店或是花卉超市,栽培容器可以选择装饰盆;如果商品花卉,在上市前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养护,这时可以选择5~13cm的透明塑料营养钵作为栽培容器。

1.2栽培基质

在栽培蝴蝶兰的过程中,其基质最好是通气以及排水都较为良好的基质。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的基质有泥炭、水草、木屑椰子壳块、苔鲜等,而在大连地区经常使用的基质就是水草。泥炭种植蝴蝶兰在总体管理上也较水苔更容易。比如,水苔种植蝴蝶兰,如果换盆时水苔塞太紧会影响根系生长,塞得太松又容易导致水苔酸化、蝴蝶兰烂根,而泥炭透水性好,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上盆技术难度降低。

2北方地区蝴蝶兰养护技术

2.1幼苗养护

在养护幼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小苗上盆操作,也就是将瓶苗出瓶后,需要在2~3个月之后移植到5cm的盆中,然后使用1d前就已经泡好的特级水草(含水量大概在30%),将其包在小苗根系部位,避免露出根系。而叶片也不能裹在水草中,在裹扎时注意松紧,避免对叶片和根系造成损伤。在完成上盆操作后,需要使用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半透,或是在第2d使用杀菌剂对其进行喷杀。

2.2中苗养护

在对中苗进行换盆时,其也存在一定的标准,如果小苗在换盆3~4个月后,其叶片长度达到了12cm,并且宽度也>3cm,可以将其移植到8cm盆中;若其根系较为健壮,也可以将其移植。在中苗换盆过程中,主要是将已经达到标准的苗从4cm盆中取出,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去除烂掉或老掉的根系。在完成换盆操作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在换盆后1d对其进行杀菌,并且在之后每10d都需要进行1次杀菌操作。通常情况下,杀菌剂可以选择锌猛B浦800倍液+亿力1000倍液,或者是99%四环素3000倍液,交替使用。

2.3大苗养护

在对大苗进行换盆时,一般都要在中苗生长2~3个月后才能进行,这时如果叶尖距在20cm,且根系生长十分健壮,可以将其换至11~13cm的盆中。在换盆时,首先需要在透明塑料钵中装入1层泡沫塑料颗粒,之后再放入水草,将大苗从8cm钵中取出,去除掉之前的烂叶、烂根,并且包裹1层水草。在完成换盆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养护,将一些大小不一样的苗木区分摆放,便于养护,在换盆后1d还要对其进行杀菌,和上述操作相同。

2.4出箭养护

通常情况下,催花大都在50d左右,如果苗开始抽出花梗,停止低温催花操作,并且将已经抽出花梗的植株和没有抽出的区分摆放。在出箭后,及时调整花箭方向,让其叶片处于东西方向,花梗方向则以生长点方向朝南为准。在出箭期间也需要进行适当养护,肥水交替灌根,通常情况下2次肥1次水,施肥可以将高磷肥和平均肥交替进行使用,使用剂量都是5000倍液。

2.5花期养护

花梗抽出30d后就会萌发花苞,这时不能大范围移动花盆,且还需要及时补夹子,每个花箭最多夹3个夹子,最高夹在第1个花苞下15cm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其需要较强的光照,20000~35000Lux属于最佳光照强度,因此,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光照位置。对于温度也需要进行适当控制,在开花期间,白天温度最好是在22~28℃,切记不能低于20℃或是高于30℃;夜间温度则需要控制在20~25℃,最低不能低于18℃,最高不能超过25℃。在控制湿度的过程中,开花期间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最低不能小于50%,最高则不能大于80%。湿度太高容易致使植株出现病害,最终会对其商品性造成影响;过低又会致使其寿命大大缩短,最终还有可能会出现花朵提早枯萎等症状。开花后,可以适当减少施肥操作,在花苞到开花这段时间内只需施肥2次。另外,还需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库尔勒地区栽培翠菊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1. 生态习性

(1)生物学特性

翠菊属于菊科植物,具有多种颜色,如蓝色、花色、洋玫红色、深蓝色、粉红色、白色、混合色等。

(2)生理习性

翠菊性喜温暖、温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忌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栽培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会使开花延迟或降低花卉品质。栽培基质过湿,会引起植株徒长,易倒伏,易发生病虫害,可采用穴盘育苗。

2. 种植

(1)播种阶段

①播种

库尔勒地区种植翠菊的播种温度一般为15~21℃时,播后7~12天可出芽。基质中保持较低的EC值,PH6~6.5。播种前应对栽培基质进行杀菌消毒。

②播种后管理

覆盖蛭石、沙粒或栽培基质,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高温会抑制发芽。

(2)出苗后的管理

①控温

本地区大棚中,当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出现,此阶段需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但是穴盘仍不能过于干燥,同时需将温度降低至15~17℃。

②增肥

EC值不高于0.75可开始施用可溶性氮肥,浓度为50~75PPm,并逐步增加到100-150PPm,炼苗后及时上盆。

3. 栽培管理

(1)上盆

萌芽后3~4周,可用9~10cm口径的花盆进行移植,切花植株的间距以15~25cm15~25cm为宜,需用网状物保持茎干的直立。

(2)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泥土含量为20%~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1.5kg的完全平衡肥,2kg以内的缓释肥、铁合物、微量合物、微量营养元素,pH6~6.5。使用经过消毒的基质和栽培器皿,可预防刀菌及黄萎病的发生。田间栽培可用排水良好且养分水平中等的沙质土壤,每平方米基质喷施80~100g的缓释肥,温室栽培需对介质进行杀菌消毒。

(3)光照

翠菊属长日照植物,长日照会促进植株开花,提高植株品质和增强分枝性。光照不足会抑制植株开花和生长,对于切花品种,在幼苗时期至少需要4周的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数在14~16h。在短日照的自然条件下要进行补光,夜间需补光4h。如果植株只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生长,叶片会出现簇状化,影响正常的开花。

(4)温度

翠菊无法在8℃以下的温度条件中生长,不耐霜冻,生育适温为12~15℃。在生育适温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植株的性状表现越好,但开花时间会稍微延长。

(5)施肥

需肥量中等,可喷施浓度为100~150PPm的氮钾平衡肥(N∶K2O比例1∶5),每周1次。为了防止镁、铁元素的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2次、铁整合物1~2次。田间栽培施氮肥150g/667m2。

4. 切花生产

当有2~3朵花开始显露出颜色时。即可进行切花生产。瓶插周期为10~18天,可贮存于冷室中,避免花朵潮湿。

病虫害防治
防治黑斑病可用7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应用范围
应用于花境花坛、盆栽和容器栽培,适于各种园林布置,近年多使用矮型品种,基本用于盆花。

花卉大全《浅议北方地区郁金香切花的栽培技术要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适合北方地区种植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