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线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品种名称线草

学名Utricularia gibb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狸藻科

产地分布于非洲、澳洲和亚洲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茎呈线状,针状裂叶2~3厘米,高温地区的叶子一般较小,只分叉一次,具有小型袋状组织,町捕捉水中的微生物。

繁殖方法:以分生的新芽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12dH

酸碱度(pH值):6.5~7.2

水温:22~30℃

光照:自然光照

栽培难易度:简单

布景位置:前景、侧景

xZH52.coM阅读欣赏

锈线菊


名称吹火筒

分类 植物部灌木类
异名 锈线菊(《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光叶锈线菊[Spiraea japonica L.f.var.fortunei(Planch.)Rehd.]或锈线菊的全草。

形态特征
灌木,高1~1.5米;小枝棕红色或棕黄色,有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叶片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两面无毛,上面有皱纹,下面苍缘色;叶柄长3~5毫米。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枝的顶端,直径4~8厘米。花淡红至深红色,直径4~6毫米;萼筒及裂片外面有柔毛;花瓣卵形至圆形。蓇葖果无毛。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野或杂木林下,海拔700~3000米处。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制四季可采,夏秋季采叶、花,秋冬季采果实。采后洗净,捣烂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能
味微苦、辛,性平。通便利尿,消胀行气。

《商洛山区兽用中草药》:治牲畜便结腹胀,小便不利,宿草不转,百叶干燥。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猪牛咽喉肿痛,感冒咳嗽。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根、叶及果入药,清热止咳,根治咽喉肿痛。

用量猪羊120~15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治猪牛咽喉肿痛方:锈线菊(光叶锈线菊)、山马兰(一枝黄花)、白茎马兰各一握。共同捣烂,挤汁徐徐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文献记载
《商洛山区兽用中草药》中有治猪便结腹胀方:吹火筒(光叶锈线菊)30克,大黄20克。水煎灌服的记载。可供参考。

线叶垂头菊


名称线叶垂头菊

分类 植物部山草类
异名 垂头菊(《兽医常用中草药续编》)、小垂头菊(《青海省兽医中草药》)、盲尖色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本品菊科植物线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或阔叶垂头菊等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5~45厘米。根生叶丛生,叶片线形,全缘,宽0.4厘米,长9~14厘米,由中脉内接近V字形。花茎从侧边抽出,茎生叶披针形,基部膨大形成鞘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总苞1层,带褐色,边缘舌状花1层,舌片长,黄色,中央全为管状花,冠毛为单毛,污白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米以上的牧区沼泽地及潮湿的沟边。我国西南各地有分布。

采制夏秋季采全草。采后洗净捣烂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能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镇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高热引起的急惊痉挛,神志昏迷,全身感染性脓毒血症。《青海省兽医中草药》:治感冒呕吐,热病发斑,目赤肿痛,肝炎黄疸,痈疮肿毒。《藏兽医经验选编》:治犊牛副伤寒。

用量猪羊15~25克,牛马30~90克。

附方
1. 治牲畜感冒发热,肺炎发热方:①感冒发热:阔叶垂头菊、披针叶毛茛、高山紫菀,邦子各适量。煎水喂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②感冒肺炎:车前叶垂头菊(或褐毛垂头菊、短叶石勺柏根、二叶獐牙菜、兰石草各60~120克。煎水喂服(《青海省兽医中草药》)。③高热痉挛:线叶垂头菊、绢毛苣、地丁草、龙胆草、牛黄(另冲)各适宜。煎水喂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2. 治牲畜外伤发炎、化脓创伤方:①外伤发炎:车前叶垂头菊(或褐毛垂头菊)、天山千里光、禾叶紫堇、白英各适量。煎水喂服(《青海省兽医中草药》)。②化脓创伤:阔叶垂头菊叶或花,晒干研末:撒敷伤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③烧伤肿痛:阔叶垂头菊、蒲公英、火绒草各适量。煎水喂服(四川省若尔盖县民间兽医经验)。④垂头菊、城头菊、千张板头草(金佛草)、白毛夏枯草各鲜1握。共同捣烂,包敷患处(《兽医常用中草药续编》)。

3. 治全身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方:线叶垂头菊、秋牡丹根、金银花、蒲公英、堇菜各适量。煎水喂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4. 治牛皮癣、湿症方:垂头菊、大麻仁、硫黄各20克。共为细末,猪油调膏,擦敷患处,每日2~3次(四川省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唐卡。昂旺绛措献方)。

疗效
治犊牛副伤寒。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兽医站介绍:他们曾用线叶垂头菊、雪上一枝蒿(制)、雪上一枝蒿幼苗、雪上一枝蒿茎叶、七叶一枝花、小叶假耧斗菜、丛状虎耳草、山豆根、小蓟花、牡蒿膏、草红花、角茴香、紫檀香、诃子肉、诃子壳、五灵脂、木鳖子、丁香、速香、睡菜、土牛黄、石灰华、硫黄各15克,羌活30克。共为细末,仔猪胎粪灰为引,麝香少许,开水冲服,每服3~6克,每日2次有著效(《藏兽医经验选编》1979年11月,第149页)。

文献记载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中尚有治犊牛热毒症方:线叶风毛菊、阔叶垂头菊、轮叶龙胆、黄芩、香薷各适量。煎水喂服的记载。②同书更有治牛羊口蹄疫方:线叶风毛菊、镰形棘豆、升麻各适量。煎水喂服的记载。③《青海省兽医中草药》中更有治牛马中风方:盘花垂头菊40克、桃仁、红花各20克,牛角80克。煎水喂服的记载。仅供参考。

线叶美人蕉


品种名称线叶美人蕉

学名Canna generalis cV. Striat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美人蕉科

产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本种是大花美人蕉的变种,丛生,株高50~80厘米。地下有根茎。叶丛生,表面具有乳黄或乳白色平行脉丝,叶姿优美。春末至秋季均能开花,夏季开花最盛,顶生,总状花序,花色黄。

生活习性: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气候,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

栽培要点:采用分切根茎繁殖。生长期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花前追施1~2次液体肥料,北方地区于秋季茎叶枯黄后将根茎掘起,放通风处凉干后,冬季贮藏在不结冰的室内越冬。早春于温室内催芽处理,5月移出室外栽植。

应用价值:庭园中多大片自然式丛植,也可做花坛中心材料或花境背景材料,还可在建筑物前或灌丛前栽植。

线瓣玉凤花植物


学名:HabenariafordiiRolf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

学名:HabenariafordiiRolf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长椭圆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茎粗壮,直立,基部具4-5枚稍集生,近直立伸展的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4-2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抱茎,叶之上具2至多枚披针形苞片状小叶。总状花序具多数朵,长8-16厘米;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5-2厘米;花白色,较大;中萼片宽卵形,凹陷,长1.3-1.5厘米,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斜半卵形,较中萼片稍长,宽6-7毫米,张开或反折;花瓣直立,线状披针形,长1.3-1.5厘米,先端急尖;唇瓣长2.3-2.5厘米,狭,下部3深裂,中裂片线形,侧裂片丝状,较中裂片狭而稍长;距伸长,细圆筒状棒形,下垂,稍向前弯,向末端稍增粗,长3-6厘米;蕊柱短;花药的药室叉开,下部延伸成长管;柱头2个,隆起,向前伸。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生于海拔650-2200米的山坡或沟谷密林下阴处地上或岩石上覆土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线叶十字兰植物


学名:HabenarialinearifoliaMaxi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

学名:HabenarialinearifoliaMaxim.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80厘米。块茎肉质,卵形或球形。茎直立,圆柱形,具多枚疏生的叶,向上渐小成苞片状。中下部的叶5-7枚,其叶片线形,长9-20厘米,宽3-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8-20余朵花,长5-16厘米,花序轴无毛;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下部的长达1.5厘米,宽2-5毫米,先端长渐尖,短于子房;子房细圆柱形,扭转,稍弧曲,无毛,连花梗长1.8-2厘米;花白色或绿白色,无毛;中萼片直立,凹陷呈舟形,卵形或宽卵形,长5.5-6毫米,宽3.5-4毫米,先端稍钝,具5脉,与花瓣相靠呈兜状;侧尊片张开,反折,斜卵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4-5脉;花瓣直立,轮廓半正三角形,2裂;上裂片长5-5.5毫米,宽3.5-4毫米,先端稍钝,近具3脉;下裂片小、齿状较短,先端2浅裂;唇瓣向前伸展,长达15毫米,近中部3深裂;裂片线形,近等长,长8-9毫米,宽0.5-0.6毫米;中裂片直的,全缘,先端渐狭、钝;侧裂片向前弧曲,先端具流苏;距下垂,稍向前弯曲,长2.5-3.5厘米,向末端逐渐稍增粗呈细棒状,较子房长,末端钝;柱头2个,隆起,长圆形,向前伸展,平行。花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谷草丛中。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阿穆尔)。

秦巴山区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


金线莲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光照偏弱、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金线莲在秦巴山区的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区域和地块

金线莲生性娇贵,既怕热又畏寒,由于金线莲喜阴、喜湿,怕渍水、怕高温强光,因此必须选择在湿润、通风、凉爽,有散射光的高大阔叶林下种植,林木冠层郁闭度以70%~80%为宜,土质以疏松透气、保水性强,腐殖层厚、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山地黄棕壤为好,土壤酸碱度最好为中性至弱酸性(pH值5.8~6.5),山体坡度以20~30°的缓坡为佳。低洼、易渍水的地块不可种植。另外,种植金线莲的地块应远离污染源和畜禽为害,且附近最好有清洁的溪水或其他水源。

二、清洁场地,消毒杀虫

金线莲易遭病虫、雀鸟、野兽等危害,因此在种植前要对场地进行清理改造,并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处理。

首先要清理掉地表杂灌、低矮的树枝等,以方便在林下行走、种植、管理,同时使林下光照适度。然后将含有杂草、病菌、害虫及虫卵的表层枯枝落叶、腐殖土及疏松土壤全部刮除,运至种植场地外,趁夏季烈日高温时,放室外水泥道场或其他硬质地面上薄摊暴晒,将土壤中大部分草芽、病菌、害虫及虫卵等杀死。为增强杀虫、消毒效果,可在暴晒的同时对土壤喷洒40.7%毒死蜱乳油和70%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随后翻拌使药土混合均匀。暴晒时间视光照强弱、温度高低及摊晾厚度,以10~15天为宜,要将土壤充分晒透,然后过筛。过筛的细土,须再喷洒甲醛(福尔马林)500倍液,拌匀后堆放在一起,用塑料膜覆盖严实,对土壤进一步杀虫、消毒。在金线莲栽苗前7~10天,将塑料膜揭除,摊开土使药味完全挥发后备用。

除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处理外,对种植场地及周边环境也要进行杀虫、消毒处理。

为防止野兽或鸟类进入为害,种植场地四周要用铁丝网围严,场地上方要搭设拦网。林木冠层郁闭度过低、遮阴不够的要在上方搭设荫棚或遮阳网。场地上方最好搭设拦网,除防鸟类、害虫外,还起防止枯枝、落叶落入作用。如果无条件在场地上方搭设拦网,可在种植畦面搭设小拱棚,用塑料膜覆盖,一方面保温保湿,一方面起到拦截鸟类、害虫,枯枝、落叶作用。

三、洗苗消毒,精心栽植

金线莲在秦巴山区海拔800~1000米区域一年可栽植两茬。第一茬在3月温度稳定通过10℃后移栽,6月下旬至7月初采收;第一茬收获后迅速移栽第二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温度太低时不能种植。海拔千米以上区域由于年积温不足,一年只栽植一茬,可延迟至4月1日栽植。每茬金线莲需在土壤中生长4个月以上,以确保单位面积产量与有效成分含量。

目前金线莲主要采取组织培养繁殖,其优点一是繁殖系数高,可实现种苗快速扩繁,二是苗整齐一致,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组培苗栽植前必须移出温室,在大棚内炼苗30天左右,使苗逐步适应当地室外环境。待苗生长至苗高6厘米以上、有3片叶左右时取苗移栽。由于组培苗生长于培养瓶的培养基中,取苗时先用镊子把金线莲苗小心翼翼地从瓶中取出放于筐中,然后放清水中轻轻来回摆动,洗去附着在苗根部的培养基,不易漂洗掉的可以用手轻轻揉洗,必须将苗根部的培养基彻底洗净。洗去培养基后,将苗转到0.01%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左右,然后再放清水中漂洗干净,即可栽植。

栽苗前,要结合刮除表土,将坡地沿水平线整成畦面宽约1米的梯地,将过筛消毒后的土壤运回,平铺于畦面内侧,每畦宽70~80厘米,高30~35厘米,长度控制在5~6米,外留20~30厘米做管理走道。栽苗时,大苗1~2株1穴,小苗2~3株1穴,保持行距5厘米左右,株距约2厘米。用手指扒一小穴,将苗放入后根部用土覆盖,深约1厘米,轻轻按压即可,切不可栽植过深、下手过重。栽苗后,要及时用45%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淋定根。一畦栽完后,用毛竹或其他材料搭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

四、栽后加强管理,严防病虫草害

1.要调整好土壤与环境湿度

金线莲怕旱,更怕渍水,土壤与环境湿度过高,容易引发软腐病、猝倒病,甚至出现烂根。因此,在金线莲生长过程中,既要通过喷淋保持土壤与空气湿度适宜,又要防止浇水过量、土壤过湿。特别是在秦巴山区高海拔地区林下种植,云雾较多,蒸发量小,环境湿度较高,浇水更不能太多、太勤,苗栽后前期以保温保湿为主,成活后坚持“不干不浇”。若遇持续干旱可适当浇水,若遇暴雨或持续阴雨,则需用塑料膜将苗盖好,并注意开好排水沟,防止栽培畦湿度偏高或渍水。

2.要控制好光照强度与环境温度

金线莲喜林间散射光,畏强烈的直射太阳光,光照强度以3000~4000勒克斯为宜。因其光饱和点比较低,强光会对金线莲叶片产生灼伤,所以金线莲生长期间,林下光照控制在“三分阳,七分阴”最好。如果光照过强,须搭设遮阳网或其他遮盖物遮阳;如果光照太弱,可以砍掉部分树枝。金线莲既怕高温又怕低温,春季苗栽后要盖膜保温,促尽快缓苗;秋季温度下降后也要适时盖膜,以延长有效生长时间;夏季若温度过高,要通过调整遮阳程度,尽量将温度控制在25~30℃。

3.要根据苗情长势适时追肥促长

一般在栽植后一个月开始追肥,肥料以发酵后的豆饼稀释液或稀释后的沼液等有机肥为好,若在肥液中加少量的硫酸亚铁,可使金线莲叶色浓绿而富有光泽。肥料一般结合抗旱喷淋追施,追肥后随即喷淋清水,防止肥液污染金线莲叶片。在金线莲生长旺盛季节,每隔7~10天用10%氨基酸500倍液叶面喷肥1次,可提高金线莲产量。

4.要始终保持种植环境清洁

金线莲必须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下才能茁壮生长,否则易遭受病虫危害而生长不良。为此,要在远离污染源,选择清洁无污染环境,在搞好种植前清园、杀虫、消毒基础上,若种植管理过程中发现枯枝落叶应及时清除并带出种植场地,同时经常检查四周铁丝网是否有破损,严防家禽、野兽、鼠类侵入,并谢绝大队人群入内参观。

5.要严防病虫草鼠等危害

①病害。金线莲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软腐病,6~8月温度较高时为发病高峰期。其防治措施,一是采用健壮的组培无菌苗;二是抓好场地、土壤消毒;三是为金线莲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使其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四是在易发病季节加强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至种植区外;五是抢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对猝倒病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软腐病可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②虫害。为害金线莲的害虫主要有蜗牛、蛞蝓、蝼蛄、小地老虎、红蜘蛛和螨类等。其防治措施,一是搞好种植前环境清理与土壤处理,种植中保持环境清洁;二是设置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三是对蜗牛、蛞蝓、蝼蛄等经常注意检查,发现后及时人工扑杀;四是对小地老虎成虫可使用糖醋液诱杀;五是采取化学防治,对红蜘蛛与螨类,可用10%联苯菊酯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其他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雾或灌根,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拌20~30倍细土撒施。

③草害。发现杂草要及时拔除,这不仅利于通风透光,防止杂草与金线莲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也是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④高山鼠害。发现后要及时捕杀或诱杀,同时防止其他动物窜入栽培场地。吉山花瑶

五、适时收获,及时干燥

秦巴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一般在金线莲栽植后4~5个月,苗高10厘米以上,有5~6片叶,单株鲜重1~2克时进行收获。收获时连根拔起抖去泥土,也可割茎留根再生,然后将鲜品置于阳光下晒干,或在烘房内保持60℃左右烘干。

如果您也有种植金线莲的打算,那就赶紧来学习相关农业技术。

解决金线莲种子自然萌发成苗效率低的方法


金线莲是多年生的珍惜中草药被称为“药王”、“神药”等等,金丝莲中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除此之外还能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赏植物。金线莲种子因缺少胚乳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独立萌发成苗,再加上近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工的过度挖掘、鸟、虫、蛇等为害使野生金线莲濒临灭绝。因此金线莲的人工培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人工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成苗仍然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技术瓶颈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诱导方法,因此现有技术中金线莲种子的萌发率较低,严重制约了金线莲培养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1、内生真菌的获得

将野生金线莲的根采下用自来水洗净泥沙,肥皂水浸泡10-20min再冲洗干净,75%酒精表面消毒30s、0.1%升汞消毒5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遍。将每条根剪成若干0.5-1.0cm的根段,平放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培养基,事先灭菌分装在无菌的培养皿中)上,每个培养皿接5个根段。对照组为最后一次的清洗液涂在培养皿中,接种40个培养皿,封口膜封好放于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暗培养。待菌长出后通过划线的方法进行纯化。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针轻轻挑起少许菌丝,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划斜线,随后用封口膜封好培养皿。观察菌产生的菌落形态合并相同形态的菌,将分离出的纯菌继续用PDA平板培养基培养,纯菌接种于试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待金线莲种子成熟时将真菌从冰箱中取出,用接种针逐一挑出真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放于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暗培养。培养7-lOd后进行共生培养研究。

2、真菌与种子共生培养

将发酵好的牛粪和木屑基质加入少量蒸馏水,用手握基质湿润又捏不出水即可,分装在若干培养瓶中,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备用。按照常规兰科种子消毒方法对金线莲茹果进行消毒,用解剖刀将茹果划开将种子抖落在灭好菌的牛粪和木屑基质中。分别在PDA培养基上截取lcmX1cm真菌小块,放于播完种的牛粪和木屑基质中,每种真菌在2种基质中各接种3瓶。空白对照只播种不接种真菌。将接完菌和种子的培养瓶放于28℃黑暗条件下培养1周,随后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为2000-25001x,培养温度26±2℃,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以上就是解决金线莲种子自然萌发成苗效率低的技术方法,若想了解更多关于苗木栽培的信息请关注花卉网。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线草》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草花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