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天人菊》,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植物名称天人菊

学名Gaillardia pulchella

异名 虎皮菊
所 属 科菊科

所 属 属天人菊属

分布 原产于北美。北京各公园、庭院常见栽培。性喜阳光,耐干旱,栽植容易。

描述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全株具软毛或锈色毛。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边缘具波状钝齿、浅裂至琴状分裂,先端急尖,近无柄;上部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8厘米,全缘或上部有疏锯齿或中部以上3浅裂,基部无柄或心形半抱茎,叶两面被伏毛。头状花序,径约5厘米。总苞片披针形,长1.5厘米,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腺点,基部密被长柔毛。舌状花黄色,基部带紫色,舌片宽楔形,长1厘米,顶端2~3裂;管状花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成芒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基部被长柔毛;冠毛长5毫米。花、果期6~9月。

用途 供观赏。

xzH52.Com阅读延伸

和宿根天人菊有什么区别天人菊花期


天人菊,这也是植物的一种,是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那么这个天人菊花期是多久?和宿根天人菊有什么区别:

天人菊花期:

天人菊开花一般是在夏季和秋季,它的花期是在7月份10月份,花后会结果,果实一般在8月份10月份的时候成熟。

天人菊的植株其实不是很高,一朵花通常就是一束了。这一朵花,包含了很多的舌状花和筒状花,颜色也比较艳丽。一般是舌状花包围着内部的筒状花,当舌状花凋谢之后,内部的筒状花就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成熟之后就可以种子。

天人菊和宿根天人菊有什么区别:

1、外表特征区分

天人菊与宿根天人菊都属于草本科植物,但是不同的是,天人菊是一年生,而宿根天人菊是多年生。天人菊的高度在20到60厘米之间,宿根天人菊就明显要高于天人菊,它的高度在60到100厘米之间。天人菊的花茎分枝较多,分的枝叶斜长,上面布满短柔毛或者锈色毛。天人菊的花径在五厘米左右,花的苞片呈披针形,花的背面有腺点。舌状花的颜色为宽楔形黄色,顶端有二到三裂。天人菊的花期在每年的六月份到八月份。宿根天人菊全株都是粗毛,枝不分开而且叶片呈卵形。它的花径在五到七厘米之间,跟天人菊的苞片一样呈披针形,也有腺点,舌状花的颜色跟天人菊也是一样的是黄色,但是宿根天人菊的花果期在每年的七月至八月,比天人菊要晚一个月。

2、环境适应区分

菊花都属于生命力比较顽强的植物,同样天人菊是属于耐干热的植物,但是不耐寒。天人菊喜欢阳光多一点,也可以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它比较抗风而且还能在潮湿的环境生长。但是天人菊栽种土壤不能呈酸性。宿根天人菊跟天人菊的习性稍有不同,宿根天人菊也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但是耐不住潮湿。

3、繁殖方法上分

天人菊使用比较广泛的繁殖方法是播种和插条繁殖,这两种方法能够很简捷的使天人菊繁殖生长。而宿根天人菊有三种繁殖方法,比天人菊多了一种分株繁殖的方法,这几种方法也能很好的繁殖宿根天人菊,生长率比较高。

天人菊和宿根天人菊都可以在花坛花丛中栽培,是装扮城市很好的花卉。

天人菊的花期就介绍到这里了,要注意和宿根天人菊的区分方法。

庭院花卉天人菊的繁殖和养护


天人菊是常见花坛植物,花卉抵抗比较高,并且颜色艳丽,深受喜爱,所以如何养殖就是个问题。

播种繁殖:常在夏季进行播种,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扦插繁殖: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扦插后应注意以下管理: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

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养护: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低,会加快单花凋谢。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耐热,不耐霜寒,喜阳光充足,略耐半荫。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夏、秋季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进入开花期后适当控肥,以利种子成熟。

情人菊


品种名称情人菊

学名Argyranthemum frutescens Golden Queen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菊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宿根草本。情人菊植株外型酷似蓬蒿菊,株高约20~40cm。叶互生,羽状分裂。春季开花,花腋出,花茎细长,花冠黄色,单瓣,花谢花开,花期长达1个月以上,盛开时清新明媚。

繁殖方法:用扦插法,春、秋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生性强健,栽培土质以砂质壤土最佳,光照、排水需良好,荫蔽地点易徒长,开花不良。每1~2个月施用1次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早春作修剪整枝.并追肥,植株老化需更新栽培。性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为2028℃。

应用价值:适合花坛美化或盆栽。

金鸡菊


植物名称金鸡菊

学名Coreopsis basalis

所 属 科菊科

所 属 属金鸡菊属

分布 原产于北美,北京时有栽培。

描述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30~60厘米。茎直立,光滑或被柔毛,多分枝。叶有柄,1~2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圆形至长圆形,上部叶有时裂片成线形。头状花序,直径2.5~5厘米,着生于长花序梗上。总苞片2层,外层总苞片和内层近等长。舌状花8朵,黄色,基部褐紫色,阔倒卵形,顶端有裂或齿;管状花紫褐色。瘦果,倒卵形,内弯,具厚的软骨质边缘。花、果期6~10月。

用途
头花大而美丽,为观赏植物。

威灵菊


药物名称威灵菊

异名铁脚威灵仙(云南)、小黑药

种类 根类
主要产地分布于云南。

来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以根入药。


描述
原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短,下生多数条状根,紫褐色。茎圆柱形,绿色带浅红,密被柔毛。单叶互生,无柄:或几无柄,广披针形至倒长卵形,长5~9厘米,宽2.5~3厘米,边缘浅锯齿,两面均被黄色毛。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状,总苞绿色,外周舌状花白色,中央管状花黄色。瘦果有4~5棱,具刺状冠毛。

采制: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健胃消食。

功能主治:风湿疼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胃痛。用量3~5钱。

高加索菊


品种名称高加索菊

学名Chrysanthemum caucasium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菊科

产地原产欧洲。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厘米。基生叶簇生,茎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径3~4厘米,舌状花白色,具香气,花期6~7月。

生活习性:喜光,也可耐半阴,耐寒,适宜在湿润、肥沃、通透性好的中性土壤上生长。

栽培要点:播种、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植株开花后第2年即可分株,春、秋季皆可进行,根部过分拥挤和过度开花苗易死。


应用价值:布置花坛、花境,或成片栽植于草地、路旁;也可做切花。

非洲菊


品种名称非洲菊

学名Gerbera jamesonii

异名扶郎花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菊科扶郎花属

产地原产南非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叶多数基生,叶片矩圆状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花色有橙红、黄红、淡红至黄白等。盛花期56月或910月。

同属种及变种:主要类型可分现代切花型和矮生盆栽型。此外,还有粉、白、黄等各色品种。同属种还有橙黄非洲菊(G.aurantiaca),花黄色,背面橙色。

生活习性

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深厚土层、微酸性的沙质土壤。耐寒性不强,低于7℃停止生长。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播种和组织培养繁殖。

1. 扦插:将优选的健壮母株栽植在种植箱内培养,待其根颈部萌发的叶腋芽和不定芽具4~5片叶后剪下扦插。对宽花瓣类型等不易生根的品种,可用浓度100毫升/升的6-苄基嘌呤(6-BA)激素溶液浸泡插条,促进生根。

2. 分株:45月间将母株掘起,每丛分切4~5株,另行栽植。

3. 播种:1月室内盆播或3月后露地育苗,在21~24℃条件下,10天可发芽。

4. 组织培养:常用花托为外植体。商业生产大量繁殖可采用此法。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植床需有25厘米以上的深厚土层,土质以微酸性肥沃沙质土壤为佳。定植前应施足基肥,充分混匀耕翻,做成1垄1沟形式。植株定植于垄上,双行交错栽植。盆栽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堆肥土2份、沙1份混合调制。栽植时应将根颈部位略显露于土表,否则易引起根颈腐烂。

2. 植株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0~25℃。根部维持在16~20℃的状态,最有利于根的生长发育。冬季若能维持在12~15℃以上,夏季不超过26%,可以终年开花。

3. 冬季应有强日光照,夏季则应注意适当遮荫,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防止休眠。

4. 生长旺盛期应供水充足。小苗期则宜保持适当湿润与蹲苗。花期浇水勿使叶丛中心沾水,否则易引起花芽腐烂。露地栽植苗要注意防涝。

5. 非洲菊喜肥,尤其切花品种需肥量大。追肥时注意补充钾肥。露地栽植每10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每次施用硝酸钾0.4千克,硝酸铵0.2千克或磷酸铵0.2千克。春、秋季每5~6天追肥1次,冬、夏季每10天1次。高温或偏低温引起植株半休眠状态,停止施肥。

应用价值

盆栽、地栽均可,主要用于切花栽培。温暖地区可用于花坛、花境。

喜欢《天人菊》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菊养花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