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有人类就有花,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三种具有土壤修复能力的植物,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话生动的描绘了绿柳的姿态,柳树的观赏价值很高,而且品种繁多。除了最常见的园林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柳条因它独有的柔韧性,可以制作许多的工艺品和生活所需用品。木材通常可用作制造纸张和人工棉。

治理土壤污染的科学家发现,柳树能够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并将之转化,因此具有很好的污染处理功能,对土壤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杨树

杨树的树木高大、笔直,树形优美,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在我国不少北方地区,选择杨树作为行道树。

除了观赏价值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杨树的生态防护功能,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就是由杨树为主造林的,杨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能够很好的锁住水分和土壤,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发现了杨树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此外,杨树能够有效的降解土壤中的甲苯等有害物质,对于土壤的修复作用很大。

向日葵

向日葵的耐性了得,种植起来十分容易,除了我们平日所知道的观赏功能,和食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外,最让人们震惊的是它的净化价值,我们只知道向日葵对生长的土壤要求不高,却没想到它对土壤具有超强的净化功能,向日葵能够将自己所在的土壤里的有害重金属吸收,之后挥发净化,吸收。

小编想说对土壤又修复功能的植物还有很多,但是人类不该将自己的责任委托到植物身上,土壤中的污染物排放来自于我们的工业化发展,保护土壤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治理污染本身,就是减少排放。

xZh52.CoM展读推荐

菊花常见的三种病害


菊花三病是指菊花灰霉病、锈病和斑枯病。据观察,这三种病害在菊花生长季节常伴随发生,尤其入秋后发生普遍,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影响植株开花,降低观赏价值。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治。

灰霉病 主要危害菊花的叶、茎、花等部位。叶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轮纹状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皮腐烂。花受害时影响种子成熟。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土壤质地粘重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
二是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以防病害传播;
三是定植前可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根10~15分钟;
四是重视培育,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严防土壤渍水;
五是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或代森锌、多菌灵杀菌剂。

锈病 主要危害菊花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病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褐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颜色由淡渴色逐渐变成黄褐色,严重时常造成全株叶片死亡。栽培管理不善,通风透光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过量,土壤渍水,空气湿度过大,都有利于该病的大发生。该病4~10月均可流行危害。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施肥。在配合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菌力;
二是盆栽菊花,应经常将排水孔洞疏通,严防盆内渍水;
三是生态防病。保护地栽培菊花要注意通风透光,升温降湿,延迟叶片结露时间;
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季节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地控制该病流行。

斑枯病 又名黑斑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片。最初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边缘呈黑褐色,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不规则形斑,大小约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病重时几种病斑连在一起,使全叶焦黑脱落,连作种植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换茬种植,选用无病植株嫁接;
二是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三是经常整枝,消除病残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实施化控技术,促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耐病性;
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液4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或75%苯菌灵1500倍液防治。

杨树三种常见病的防治


近日,本报科技110热线接到读者电话,咨询杨树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为此,记者采访了本报专家顾问团的有关专家。
据专家讲,杨树常见病主要有溃疡病、黑斑病和叶枯病。一、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栽过程中,5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以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预防:可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时要保持水分。定植前用生根粉溶液蘸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60倍的波尔多液喷干,可防止树干感染病害,降低发病率。二、杨树黑斑病。5月初开始发病,夏秋季危害最重。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预防:要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治疗:可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85%的代森锌250倍液喷洒。对未发病的杨树,可在6月上旬喷4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2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0.3%的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防治。三、杨树叶枯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叶片以5~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防治: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喷2~3次药。药剂可选用40%的乙磷铝300倍液、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的多菌灵1000倍液。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将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沤肥。
最后专家指出,对杨树常见病,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情要及时向当地技术部门咨询,及时防治。

迷迭香常见的三种扦插方法


迷迭香水插生根法

春季或初夏,剪下5~10厘米的绿色柔嫩的新枝。夏天到初秋,应剪下10~15厘米灰白部分的枝。秋天,应剪下15~35厘米的棕色坚硬成熟的枝。首先用干净的剪刀从迷迭香上剪下新生的细枝,注意避免带花的细枝。切口应该在树枝与叶子连接的地方的下面,切面要干净整齐。清理掉枝条下半部分下大约1/2的叶子,将其放入透明容器中,注入的水达到叶子下面的高度。放到阳光充足的窗台上。第一个星期每两到三天换一次水,之后待发现水变得浑浊,或者有明显沉淀物的时候再换即可。五到八周后枝条的下半部分会有白色的细根生出,继续浸泡。等根长到有5厘米长,就可以开始移栽了。移栽到单独的花盆里,浇透水。浇水时可以适当补一点营养液。

迷迭香土插生根法

将枝条枝径下1/3的叶子去掉,把松软的细土填放到花盆里,把盆栽土压紧压平,浇透水。将处理好的插枝插入细土里,枝条多的话间隔至少4厘米。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平日保持土壤润泽。如果是类似北方气候干燥一定要在花盆里插上高于插枝的木棍或筷子,然后覆盖上带孔的塑料袋,塑料袋不要接触插枝。

迷迭香蛭石扦插法

以2:3的比例做蛭石:珍珠岩的扦插基质,放在穴盘的格子里。配一壶生根粉+多菌灵的溶液,在缺水时喷一喷即可。接着,保证迷迭香的排水与消毒正常,直到生出根为止。

三种不容忽视的绿化误区


三种不容忽视的绿化误区--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绿地系统不但具有自净的特性,而且能吸收有害、有毒气体,阻隔噪音、杀菌除尘,是良好的城市天然清洁工。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绿化工作中仍存在种种误区,导致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没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因此,清醒地面对这些误区,并找出对策,对于广大市民以及城市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草代树

过分强调色彩造型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化刮起了一股西洋风,即盲目效仿西欧一些国家,以单一的大片草坪来美化环境,把城市绿化当成简单的栽花种草。我国早有专家指出,欧洲国家的城市绿化重视疏林草地,是根据其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经过几百年形成的,非常适合当地的特点。而我国地处季风性气候区,尤其是南方城市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阳光照射强烈,如果盲目照搬国外经验,显然是不适合的。在城市绿化中还容易出现对花草的造型和色彩的过度人工设计,视觉效果的确不错,但是,在改善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却大打折扣。此外,草坪是一分种九分管,管理费用较高,而乔木的管理费用则相反,每年递减。所以,形成适合我国地方特色的乔灌草绿化搭配比例是很重要的。见缝插绿

园林绿地难成系统一些老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城区,针对历史等因素造成的预留绿化用地严重不足的实际,提出了见缝插绿的口号,甚至作为一种经验加以推广。对此,有一些专家另有看法:城市的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相互连接才可对城市生态环境起改善作用,一个科学的绿地系统应该是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风向、水系分布、人口密度等设计的。由于缺乏对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些城市在植物配置时没有考虑到各种植物间及其与各种鸟类、昆虫的相互关系,导致绿化养护费用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见缝插绿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不能成为某些城市腾出黄金地段搞房地产开发等做法的托辞,城市绿化应该被提到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位。物种单一

生态效益难以发挥红花羊蹄甲树冠不整齐,洋紫荆冬天落叶等等理由,使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一些单位和小区进门两排白千层,岸边全是大王椰的现象。比如,花城广州的树木从春到冬是四季有花的,但实际上城区可观花树种类数量正在锐减。有业内人士感叹,广州常见的树种只有大叶榕、细叶榕、木棉、樟树等9个,还有200多个优良树种锁在深闺无人识,真是岭南一大悲哀。所以,有专家指出,任何一种植物都有优点和缺点,关键是园林工作者要进行科学配植,以克服品种单一的不足。

与兰花相关的三种光学性质


光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于兰花而言,光可以影响其成长与开花。中国各地气候特性不同,各地自然光量与光周期除了受季节影响外,还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对于规模化生产兰花的从业者来说,必须考量这一条件。与兰花相关的光学性质共有三种。

光周期 这一参数在一年中时常改变,可改变光周期以调节植物开花时间。然而兰花开花机制与光期的研究资料并未完备,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温室生产要缩短光期,需进行短日照处理,只要使用黑幕即能达到;延长光期则需使用人工光源。

兰花需要的光周期因兰花品系与品种而不同,一些兰花品种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如嘉得利亚兰、石斛兰与蝴蝶兰。在日照期很短的冬季开花的兰花,延长光照可抑制其开花。然而连续的光照会使植物受害,所以每日至少要有6小时的暗期。

光质 阳光光谱包括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与远红外光等。释出的能量与波长相关,波长愈短,光的能量愈强,如紫外光;波长愈长,能量愈弱,如红光。不同波长的光量比例测量需要使用复杂的分光计。

远红外光能量与红光能量的比例影响了茎的伸长,强光下的兰花在这方面表现十分明显。植物能有效地滤掉红光,穿透或反射远红光,因此遮阴下的植物,红光对远红光的能量比降低,促使植物过度成长。

光量 光量的计算单位有两个,瞬间量测值和全日的日照量测总和。太阳光量的对应单位是日照量与日照小时。

温室生产使用的光量单位有lux与mol/m2s。另一种能量单位w/m2,用以表示进入温室的能量。光单位转换十分重要,尤其在光量单位尚未统一时,不同的技术资料使用不同的单位,需要加以互换才能应用。

兰花生产需要留意光量。光量太低,兰花无法开花,新叶开展则呈现薄弱无力;光量太强,叶片会被烧焦,产生斑点而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太强的光量也会导致花瓣产生斑点,花朵变形。

为减少进入温室的阳光光量,可使用遮阴网,并搭配自动控制系统,但要留意内外遮阴网是否阻断了一些特殊光谱,从而可能导致兰花品质降低。

浅析盐生植物三种类型及其作用

根据抗盐性的不同,植物可分成盐生植物和非盐生植物。盐生植树物在生理上具有一系列的抗盐特征,根据它们对过量盐分的适应性不同可分为三类。

(1)聚盐性植物:这类植物对盐土的适应性很强,能生长在重盐渍土上,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可溶性盐分并积聚在体内而不受害。这类植物的原生质对盐类的抗性特别强,能忍受6%甚至更浓的NaCl溶液。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很高,并具有极高的渗透压,根的渗透压高达40个大气压以上,有些甚至可达到70至100个大气压,大大超过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所以能从高盐浓度盐土中吸收水分,故又称为真盐生植物。常见的代表植物如生长在滨海重盐渍土上的盐地碱蓬、盐角草、碱蓬等。

(2)泌盐植物:这类植物也能从盐渍土中吸取过多的盐分,但并不积存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细胞把吸收的盐分分泌排出体外,分泌排出的结晶盐在经、叶表面又被风吹雨淋扩散,这类植物称泌盐植物。典型的代表植物如大米草、二色补血草、柽柳等。

(3)不透盐植物:又称为拒盐植物或抗盐物。这类植物虽然生长在盐渍土中,但不吸收土壤中的盐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细胞的渗透压很高,使植物具有抗盐作用。生长在盐碱荒地中的獐茅、碱菀等都是典型的不透盐植树物。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淤泥质滨海盐渍土,根据植被恢复原则,该区首先引进几种盐生植物作为先锋植物。在没有任何工程措施的原生荒地上,从异地引入中华柽柳、新疆柽柳、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罗布麻、枸杞、地被菊、珠美海棠、草木樨、苜蓿10种植物。在粗放管理上,根据种植树前期与生长末期土壤含盐量上降变化的比率,这些植物对盐碱胁扑噗迫的反映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盐地碱蓬》新疆柽柳》中华柽柳》二色补血草》罗布麻》地被菊》草木樨》枸杞》苜蓿。根据裸地含盐量的变化,证明盐生植物具有脱盐作用,盐地碱蓬种植3年后与未种植盐地碱蓬的土壤相比较,Na+的含量降低4.5%至6.7%;柽柳能降低土壤含盐量40%至今50%等。可见,利用盐生植物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方法。

盐生植物改良盐渍土的功能主要表现如上:调节小气候,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防止土壤返盐;植物的根、茎、叶返回土壤后又能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同时,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植树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碱性。

大树移植树干保湿三的三种法


任何形式的移植都会损伤树木的根系,为保证大树体内收支平衡,人们常采取提前断根、截干缩枝、包封截面等技术措施。如果在移栽过程中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减少其水分蒸发,将更有利于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根据实践经验,树干保湿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视具体情况再作适当选择:

一、 裹草绑膜 

先用草帘或直接用稻草将树干包好,然后用细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接着用水管或喷雾器将稻草喷湿,也可先将草帘或稻草浸湿后再包裹。继之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或稻草外,最后将薄膜捆扎在树干上。树干下部靠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在将基部覆土浇透水后,连同干兜一并覆盖地膜。地膜周边用土压好,这样可利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被包裹树干空间内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省去补充浇水之劳作。

二、缠绳绑膜 

先将树干用粗草绳捆紧,并将草绳浇透水,外绑塑料薄膜保湿。基部地面覆膜压土方法同方法一,保湿调温效果明显,同样有利于成活。

三、捆草绑膜缠布 

在一些景观非常优美的环境里,因裹草绑膜会影响景观的效果,可在裹草绑膜完成后,再在主干和大树的外面缠绕一层粗白麻布条。这样既可与环境相协调,防止夏季薄膜内温度太高,也有利于树干的保湿成活。

以上三种大树保湿方法的原理相同,只是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别,将树干用塑料薄膜封闭,强制性保温保湿,比传统的人工喷水养护更稳定、更均匀,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三九天和三伏天,切不可拆卸薄膜。必须经过1至2年的生长周期,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卸下薄膜。上述的树干保湿操作也可在大树种植前进行,这样更为方便。

漳州水仙三种盆景造型技艺


1、盆栽:可分土栽、沙栽和水育。栽植时花球不经雕刻,每盆2-5粒,种于土或沙中,常浇清水,保持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日照,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经过35-45天后,叶色翠绿,抽亭开花;若用水养,先将花头护泥、枯根去净,剥去鳞茎棕褐色表皮,竖直入盆,以清水供养,每隔2天换水一次,以防烂根。盆底铺细砂或雨花石、小白石、贝壳之类,以稳定根部又可点缀美观。此法栽培,其株型表直立高耸、健壮茂盛,花期长,呈笔架状,故称笔架水仙或企头水仙。

2、雕刻水育:这是花卉栽培造型中较独特的方法,乃是漳州水仙独特观赏艺术,根据鳞茎不同形状,加上作者意图,细心构思,巧妙用力,雕琢布局、精心水养并逐渐修整,就可成为千姿百态、生气盎然的优美艺术作品。诸如:金鸡报晓、花篮献寿、玉壶生津、青龙吐珠等。

3、拼景构图:用数粒或几十粒甚至上百粒品种不同,花形一致的鳞茎、经雕刻培育,逐个固定在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架上,可拼接成各种大型的艺术造型,如:水仙花塔奔马、青龙戏珠等。此法造型新颖,立体感强,气势磅礴,馨香四溢,适宜花展,公共场所摆设。

花卉常用的三种杀菌剂

三唑酮 又称粉锈宁?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熏蒸等作用。苹果锈病、毛白杨锈病、菊花锈病、薹草锈病、玫瑰锈病、月季白粉病、海棠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常春藤白粉病等均可防治。如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常用浓度为3000~4000倍;如用20%的三唑酮乳油喷雾,常用浓度为2000倍。此外,三唑酮对花卉的叶枯病、褐斑病、叶斑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百菌清 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预防作用。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因此具有较长的药效期,一般为10天。但它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根系被吸收,故喷雾应均匀、周到。通常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杨树黑斑病、菊花褐斑病、牡丹褐斑病、橡皮树炭疽病、君子兰炭疽病、樱花褐斑穿孔病等。百菌清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使用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消菌灵 消菌灵不仅能预防和杀灭细菌,还具有很强的杀灭病毒能力。另外,由于生产原料是尿素、钾盐,所以它还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用50%的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月季枯枝病、月季灰霉病、月季根癌病、郁金香疫病、百合叶枯病、菊花花叶病、一串红花叶病、草坪褐斑病、草坪茎腐病以及多种根腐病、茎腐病等。

植物的自卫能力


大自然中的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向植物进行侵袭,然而,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却仍然占绝对优势。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保证物种生存的防御措施。植物的防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保护植物免遭一切危险;有些则是有效地对付某些"敌人";有些防御手段仅使"敌人"反感;而有些手段则是伤害那些企图侵害它的动物。 禾本科植物是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的植物,它们依靠数量来保证安全。由于它们生长快、繁殖茂盛,很少遭受牛、羊等草食动物彻底毁灭的危害。 许多枝物含有有毒物质,对抵抗动物侵害很有威力。当植物被触摸或被吃掉时,这种有毒物质便发挥有效的作用。 如马利筋和夹竹桃,都含有强心苷,可以使咬食它们的昆虫肌肉松弛而丧命。丝兰和龙舌兰含植物类固醇,可使动物红细胞破裂。一些金合欢植物含有氰化物,能损坏细胞的呼吸作用;漆树中含漆酚,使人中毒,被称为"咬人树"。 有的植物虽不含毒素,但它们体内的某些物质却使它们成为不受动物欢迎的植物。如橡树叶子含鞣质,能与蛋白质形成一种络合物,降低了叶子的营养价值,昆虫也就不爱吃了。某些植物或苦或酸,多数动物尝过后就不再问津。气味不佳的有毒植物,如水毒芹和烟草,草食动物闻到难闻的气味后便去别处觅食了,从而也保护了草食动物。干紫杉、万年青等植物能产生蜕皮激素或类似蜕皮激素的物质,昆虫食后,造成发育异常,早日蜕皮或永葆幼虫而无法繁衍后代。 有些植物利用锐利的针、刺和荆棘等作为武器,使它们的敌人不敢接近。如豆科植物皂荚树,树干和枝条上长了许多大而分枝的枝刺,小孩不敢攀登,连厚皮的水牛都不敢去碰它一下。板栗的刺,长在种子外面的总苞上,动物就不敢吃它。产于南非的锚草果实,形似铁锚,硬刺四伸,刺上还有钩。兽中之王的狮子,见了它也要退避三舍。锚草的果实一旦扎入狮子的口腔、鼻孔,就不能自拔,甚至会使狮子吃食不便而致死。 有些植物把针和毒这两种防御武器相结合,从而产生更有效的保护作用,螯人荨麻就是这类植物。它的茎叶上长有带毒的刺毛,毛端尖锐,脆弱易折,当人畜或其他动物触及时,刺毛就会断入动物的皮肤射毒,疼痛难忍。 有的植物身上的毛虽然无毒,但却能阻止一些害虫的啃食和产卵。如臭虫爬上蚕豆叶面时,就会被一种锋利的钩状毛缠住,动弹不得而饿死;棉花植株的软毛能排斥叶蝉的侵犯;大豆的针毛能抵制大豆叶蝉和蚕豆甲虫的进攻,多毛品种小麦比少毛品种更不宜叶甲虫的成虫产卵和幼虫食用。 植物分布的地理环境也决定其防御武器的形式。如生长在干燥和干旱地区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保护并帮助植物贮水的针状叶。对这些植物来说,防御动物的侵害尤为重要,因为这里缺少动物可以为食的其他植物。 还有一些植物利用拟态来保护自己。如生于非洲南部原野的番杏科的圆石草和角石草,混生于沙砾之问,植株 矮小,外形酷似卵石,其色泽与纹痕与天然石头相差无几。动物不易发觉,可以免受侵害。 通过对植物自卫能力的研究,人类可以模仿它们的本领,制定控制虫害的战略措施,达到少用或不用农药来获得农业生产的丰收。

三种绿化误区不容忽视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绿地系统不但具有自净的特性,而且能吸收有害、有毒气体,阻隔噪音、杀菌除尘,是良好的城市天然清洁工。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绿化工作中仍存在种种误区,导致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没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因此,清醒地面对这些误区,并找出对策,对于广大市民以及城市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草代树,过分强调色彩造型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化刮起了一股“西洋风”,即盲目效仿西欧一些国家,以单一的大片草坪来美化环境,把城市绿化当成简单的栽花种草。我国早有专家指出,欧洲国家的城市绿化重视“疏林草地”,是根据其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经过几百年形成的,非常适合当地的特点。而我国地处季风性气候区,尤其是南方城市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阳光照射强烈,如果盲目照搬国外经验,显然是不适合的。在城市绿化中还容易出现对花草的造型和色彩的过度人工设计,视觉效果的确不错,但是,在改善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却大打折扣。此外,草坪是一分种九分管,管理费用较高,而乔木的管理费用则相反,每年递减。所以,形成适合我国地方特色的乔灌草绿化搭配比例是很重要的。

见缝插绿,园林绿地难成系统一些老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城区,针对历史等因素造成的预留绿化用地严重不足的实际,提出了“见缝插绿”的口号,甚至作为一种经验加以推广。对此,有一些专家另有看法:城市的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相互连接才可对城市生态环境起改善作用,一个科学的绿地系统应该是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风向、水系分布、人口密度等设计的。由于缺乏对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些城市在植物配置时没有考虑到各种植物间及其与各种鸟类、昆虫的相互关系,导致绿化养护费用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见缝插绿”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不能成为某些城市腾出黄金地段搞房地产开发等做法的托辞,城市绿化应该被提到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位。

物种单一,生态效益难以发挥红花羊蹄甲树冠不整齐,洋紫荆冬天落叶等等理由,使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一些单位和小区“进门两排白千层,岸边全是大王椰”的现象。比如,花城广州的树木从春到冬是四季有花的,但实际上城区可观花树种类数量正在锐减。有业内人士感叹,广州常见的树种只有大叶榕、细叶榕、木棉、樟树等9个,还有200多个优良树种“锁在深闺无人识”,真是岭南一大悲哀。所以,有专家指出,任何一种植物都有优点和缺点,关键是园林工作者要进行科学配植,以克服品种单一的不足。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三种具有土壤修复能力的植物》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种水生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