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花卉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栽牡丹管理莫陷误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牡丹的春季管护直接影响到开花质量和花后生长,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对牡丹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很容易走进春季管护的误区。现将在养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做一下简要分析。

浇春水过晚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如果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因此,春水宜早不宜迟,在早春较好,此时浇水还应本着浇足浇透,以土表不积水为度,不可水过地皮湿;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有花谚语说“干花湿果”,也同样适用于牡丹,在牡丹的盛花期,应控制浇水,如果浇水过多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修剪不当

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当则花小色淡,影响长势,修剪得当则花大色艳,植株生长旺盛。对牡丹进行修剪,一是要将新生的土芽全部剪除,若打算用作更新枝或矫正冠形的枝条则可以保留,这就是花谚语所指的“牡丹修脚”。这些土芽若保留下来,一是在其木质化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的质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二是要将过多花蕾疏除,每个枝条只可保留一个花蕾,如果顶芽花蕾不如侧芽花蕾健壮,则应将顶芽花蕾疏除,保留侧蕾。有的人看到一个枝条上着生了多个花蕾,舍不得疏除,是不利于牡丹开花的。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每个花蕾所能够分得的营养就少,花开得就小,单花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极容易出现畸形花。如果每枝只保留一个花蕾,营养供应充足不仅花大色艳,花期也长。三是要将不打算留种植株的残花剪掉,防止因其结实而消耗大量养分。

忽视花后肥

给牡丹施肥,一般一年三次,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忽视了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牡丹的生长和花芽分化。虽然开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经过开花,养分已消耗,此时不施肥,会影响植株生长,造成长势衰退,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谢后半个月内,要追施一次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入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圈肥,如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这样可使植株枝繁叶茂。

病虫害防治不力

春季虽然不是牡丹的病虫害高发期,但此时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放松,如果放松防治工作,极易使植株在生长期内遭受病虫害侵袭,甚至整株死亡。故此,在早春展叶前应对植株喷施一次3至5度的石硫合剂,花谢后每隔15天喷施一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也可与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800倍液交替使用或用坪安19号-喷克菌每亩60克兑水25-30公斤,可有效防治黑斑病、茎腐病、叶枯病等真菌类病害。春季,牡丹会遭到蚜虫的危害,如有发生可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广谱杀虫剂灭杀。

花期不遮阴

牡丹喜光但忌暴晒,在弱阴下生长最好。华北地区5月初光照就已经非常强了。此时,正值牡丹的盛花期,如果不进行适当遮阴,在阳光的暴晒下,环境温度过高,不仅会缩短其花期,而且也易使盛开的花朵失去光泽,从而降低观赏价值。这就是有些人总抱怨牡丹花期太短的原因所在。在华北地区,牡丹开花期间应采取适当遮阴措施。使其接受到早晨九点前和下午五点以后的光照即可,这样不仅可使牡丹开出的花朵大而鲜艳,花期延长,而且还可有效避免叶片被阳光晒伤,出现焦边等问题。

XzH52.coM文章精选

地栽牡丹春季养护三大误区


误区一:浇水过晚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植株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但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因此浇水宜早不宜迟,应浇足浇透,以土表不积水为度。另外,在牡丹的盛花期应控制浇水,否则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误区二:修剪不当 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当则花小色淡,影响长势。对牡丹进行修剪方法,一种是将从土中新生的萌芽全部剪除,若打算更新枝条或矫正冠形的枝条则可以保留,这就是俗称的“牡丹修脚”,这些脚芽若保留下来,在其木质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的质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另一种是将过多花蕾疏除,每个枝条只保留1个花蕾,如果顶芽花蕾不如侧芽花蕾健壮,则应将顶芽花蕾疏除,保留侧蕾。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则每个花蕾所能够分到的营养就少,花朵就小,单花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极容易出现畸形花。

误区三:花后缺肥 牡丹通常1年施3次肥,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花农往往容易忽视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牡丹的生长和花芽分化。虽然开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经过开花养分已被消耗,此时不追肥会影响植株以后生长,造成长势衰退,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谢后15天内要追施1次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入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地栽牡丹春季养护4大误区


牡丹的春季管护直接影响到其开花质量和花后生长。在日常管理中若对牡丹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很容易走进春季管护的误区。

误区一:浇水过晚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植株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但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因此浇水宜早不宜迟应浇足浇透以土表不积水为度。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在牡丹的盛花期应控制浇水否则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误区二:修剪不当

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当则花小色淡影响长势。对牡丹进行修剪一种是将从土中新生的萌芽全部剪除若打算用作更新枝或矫正冠形的枝条则可以保留这就是俗称的牡丹修脚。这些脚芽若保留下来在其木质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的质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另一种修剪是将过多花蕾疏除每个枝条只保留一个花蕾。如果顶芽花蕾不如侧芽花蕾健壮则应将顶芽花蕾疏除保留侧蕾。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每个花蕾所能够分得的营养就少花朵就小单花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极容易出现畸形花。

误区三:花后缺肥

牡丹通常一年施3次肥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日常往往容易忽视春季的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牡丹的生长和花芽分化。虽然开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经过开花养分已消耗此时不追肥会影响植株以后生长造成长势衰退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谢后半个月内要追施一次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入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这样可使植株枝繁叶茂。

误区四:花期暴晒

牡丹喜光但忌暴晒。华北地区5月初光照就已经非常强了此时正值牡丹的盛花期要进行适当遮阴。如果阳光暴晒环境温度过高不仅会缩短牡丹的花期而且也易使盛开的花朵失去光泽从而降低观赏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抱怨牡丹花期太短的原因所在。在华北地区牡丹开花期间接受到早晨9点前和下午5点后的自然光照即可不仅可使开出的花朵大而鲜艳延长花期还可有效避免叶片被阳光晒伤出现焦边等问题。

地栽庭院花木的管理


地栽庭院花木的管理
(1)移栽
3月份是地栽花木移栽定植的最佳时机,其中梅花、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马褂木、红枫等的移栽,应尽量安排在植株吐芽展叶前;常绿类花木在移栽时,要对枝叶进行一些修剪,借以减少蒸腾,提高成活率;蜡梅,紫薇、紫荆、木槿、七叶树、碧桃、红叶李、樱花等的移栽,即使是吐芽后也无妨,但也要作适当的修剪。无论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移栽时都要带好带足土球,一般土球直径应大于主干直径的6倍。
(2)施肥
对冬季未给予埋施肥料的地栽花木,可在其尚未发芽时,于其根系外围开挖环形沟,深度约15至20厘米,施入沤透了的饼肥、厩肥及鸡屎鸽粪等,也可以是多元复合肥,为其全年的生长打好物质基础。
(3)修剪
对尚未进行修剪的植株,特别是花谢后的梅花、蜡梅、金钟、迎春等,除必须修剪去枯死枝、病虫枝、徒长花枝外,对一年生枝,可于枝条基部2至3厘米处截断,仅保留2至3个芽,经强度缩剪,便其在春天萌发更多新枝、夏秋时多孕花芽,以利于来年的开花。对山茶、茶梅等,可于花后修剪去破坏株形的枝条,同时修剪去内膛的一些瘦弱枝、交*枝。对在当年抽生的新枝上形成花芽并开花的石榴、木槿、桂花等,可于3月作修剪,借以调整株形,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
(4)防治病虫
对植株上出现的已感染病虫的枝叶,要及时剪去并给予销毁,这样可减少当年病虫害的发生;对易感染病虫害的一些花木,如月季、木爪、贴梗海棠、葡萄、垂丝海棠等,展叶后及时喷洒波尔多液等,可预防白粉病锈病等的发生。

地栽黑松养护管理要点


“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地栽黑松养护管理要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栽黑松是一种常见的栽培松树,其树形优美,枝繁叶茂,耐盐碱,是城市园林和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树种之一。为了保证地栽黑松的生长和发展,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栽黑松养护管理的要点。

地栽黑松的栽植要选择适宜的环境和土壤条件。地栽黑松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最好选用酸性或中性土壤进行栽植。在选择地点时,应避免高温、高湿、强风和雾霾等恶劣气候条件,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

地栽黑松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浇水是保持地栽黑松生长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干燥的季节,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缺氧和烂根现象的发生。施肥是促进地栽黑松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适量施用富含氮、磷、钾的肥料,可以增加树木的养分供给,促进根系的发展和营养吸收。

修剪是保持地栽黑松树体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定期修剪能够促进地栽黑松分枝,形成较为密集的枝叶,增加树冠的丰满度。修剪时应注意保留主干和基本枝条,剪除病虫害枝条和交叉生长的枝叶,使树形规整美观。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剪伤树木,修剪工具应保持锋利,剪口要平整,以防止病菌侵入。

地栽黑松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常见的病虫害有松毛虫、黑松梢枯病、黑松根腐病等。在防治松毛虫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松针虫分蜂等。在防治黑松梢枯病方面,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植,并及时清除病株。针对黑松根腐病,可以加强排水工作,避免土壤过湿,也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地栽黑松的管理还包括病害监测和记录、人工融雪等。定期巡查地栽黑松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同时,要记录树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以便参考和分析。对于人工融雪,要注意避免使用盐类融雪剂,而选择对地栽黑松较为友好的融雪剂,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

地栽黑松养护管理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栽植环境和土壤条件、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定期修剪保持树形美观、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病害监测和记录、注意人工融雪等。只有做到全面的养护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地栽黑松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展。

地栽连翘


北方早春,连翘繁花满枝,金碧辉煌,榆叶梅怒放,姹紫嫣红,交相辉映,好一派春意热闹的京城美景。连翘别名黄绶带、黄寿丹,为木犀科、连翘属落叶丛生花灌木。株丛高2米至3米,冠幅可达3米,枝条开展或下垂,有的呈拱形生长,小枝浅褐色,茎内中空。单叶或3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形,深绿色,上半部分有整齐的锯齿,下半部分全缘,基部楔形。花金黄色,常1朵至3朵着生在1年生枝条的节部,花径约2.5厘米,萼片4裂,花开后脱落。蒴果阔卵形,上有疣点。花期比迎春稍晚,在展叶前开放。种子棕色,7月至9月果熟,果壳为中药材。

连翘原产于我国北部和中部,朝鲜也有分布。耐寒力比迎春强,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广为栽培,大多能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和干旱,但怕久湿水涝。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在南方栽培时病虫害较多,根系生长不良。

常用播种或扦插繁殖。入春露地苗畦播种要保持湿润,适时间苗除草,当年苗高可长30厘米至40厘米。扦插繁殖容易成活,可在秋末落叶后剪取当年生健壮枝条截成15厘米左右一段,结扎成100根左右一捆,竖埋在背风向阳潮湿地段,注意埋时枝条下端朝上,上端朝下,覆土约10厘米厚,踏实,再覆一层地膜保温保湿,翌春4月初在露地苗畦(床)扦插。也可在雨季剪取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作插穗,都具有近100%的成活率。为获取大苗,也可于早春分株繁殖。

连翘生性强健,长势旺盛,一般定植时可不必施肥,春季注意灌水,特别在花谢后更应注意,否则不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而影响来春着花。对1年生枝条应进行摘心,促使其发生更多侧枝、更多的着花。

同属的金钟花和连翘极相似,但茎部的髓心呈薄片状而不中空,为单叶对生。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旱而耐水湿,喜阳光,也耐半阴,因而北方多种连翘,南方多栽金钟花。繁殖多在雨季进行嫩枝扦插。

长春花地栽技术


长春花花色鲜艳,花期较长,是布置花坛和花径的好材料。

①播种繁殖。长春花多用播种繁殖,一般在春季气温升至10℃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小苗定植最好在阴天进行,株距约20厘米左右。

②种植条件。长春花宜种植在向阳、高燥处,土质要求疏松、肥沃。因怕严寒,常作一年生栽培。

③摘心。为了促使分枝与花繁需进行摘心,定植后需进行1~3次摘心。

④水肥管理。在生长期间需注意施肥浇水与排水,切忌积水孕蕾期应增施磷肥。第1次开花后要及时去除残花、残梗,松土施肥,这样开花不绝,可延续到霜降。

⑤采收种子。在果实发黄时应及时摘收,否则果实成熟易开裂,使种子散失。

葫芦盆栽地栽皆适宜

葫芦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常见的栽培变种及品种有:长柄芦,果实下部圆大,上部果颈细长,嫩时可食,老熟后可作瓢用;瓠子,果实长圆筒形,长可达45一60厘米,果皮绿白色,柔软多汁;大葫芦,果实扁圆形,径16-23厘米,嫩时可食,老熟可作水瓢;腰葫芦,果实下部大,上部较小,中间窄细,嫩时可食,老熟可作容器;观赏腰葫芦,俗称小葫芦,果实细小,长不超过10厘米,中间窄细,下部大于上部,成熟后可作为观赏用。 葫芦性喜温暖和湿润,但在水分过多时生长不良。南方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栽种应于春季尽早在温暖处育苗或直播;种子宜先浸种催芽;直播穴应深挖,宽为20厘米,底部垫腐熟基肥后,铺上一层肥沃疏松栽培土,播人种子3-4粒,覆土约3厘米,稍加压实,浇透水。保持表土湿润,约3-4周发芽出土。3-4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1-2株壮苗。育苗移栽的,在1-2片真叶时定植并尽量少伤根。盆栽盆径应不小于30厘米。盆士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和堆肥土3份配制,盆底加腐熟的基肥。葫芦生长期短,发育快,结果期集中,在蔓长30厘米和60厘米时各施氮、磷、钾混合液肥一次,头瓜采收后再施一次追肥。结瓜期间,若土壤干燥,每1-2天浇水一次。果实要采收及时,标准是皮色浅绿,密生绒毛;若颜色变白,则品质大减。

地栽凌霄怎样花繁叶茂


凌霄又名紫葳,凌时花,为落叶藤本植物。花序圆锥状顶生,花大,花冠径6~8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外面橙红色,内面红色,花期7~9月。夏、秋季开花,花期达3个月。性强健,喜阳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耐寒性较差,北方栽培时苗期需注意防寒保护越冬。

(1)地栽凌霄移栽定植时间在南方春、秋季节均可进行,北方宜于早春定植。成活后管理较粗放,于每年春季萌芽前剪去枯枝、交叉重叠枝,并将过长的枝条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

(2)发芽后施一次富含磷、钾的肥料,如腐熟的鸡、鸭粪水或复合化肥,并注意经常浇水。

(3)生长期间中耕除草,可改善土壤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每隔2~3年于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一次腐熟厩肥。由于凌霄幼苗期耐寒力较差,华北地区在庭院栽培,冬季宜稍加保护,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入冬前需开挖纵沟,将枝蔓修剪后埋入沟内,上覆落叶和草帘越冬。

山茶花怎样地栽?


地栽山茶花栽前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土地,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单瓣品种如杨妃、茶梅、铁壳红、锦袍等,对土壤和气候适应性较强并且耐寒),然后在择好的种植位置上挖穴换土,穴的直径应是植株根部土团直径的2—3倍,深度应是土团厚度的1.5—2倍。挖好穴后,穴内换上筛选的腐叶土,若用腐殖质丰富的黑山泥则最为理想。然后将带土的植株种入穴内,深度为植株根茎部与土面相平(低平地势宜高出表土20—40厘米),四周壅山泥或腐叶土,使土与根部密接,栽后即浇足清水。此项工作可在10月至11月初进行,如果天气已经寒冷,可在翌春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

新种花,如果没有大树蔽阴,5月下旬须在植株上方搭一小棚,7—8月阳光强烈时于早晨8时至下午5时盖帘遮阴,晨盖晚掀.9月中旬后可不再遮阴。平时注意在土壤干燥时及时浇水,天气燥热时,每天向叶面喷水数次。

新种茶花不可施肥,因为此时新根未发好,施肥容易烂根。半年以后方可施肥。肥料以腐熟鸡粪水或豆饼水为好,4—5月每月施肥1—2次,肥水比例为20%一30%。夏季一般不施肥。9-11月视植株生长势,每月施肥l一2次。

总之,只要科学种植精心养护,地栽山茶花必会生长良好,开花鲜艳。

相信《地栽牡丹管理莫陷误区》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地栽花卉的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