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有人类就有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金山绣线菊的扦插繁育”,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栽培技术
金山绣线菊为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小灌木,株高30~50cm,丛生。金山绣线菊为栽培种,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寒性强,可在北方寒冷地区正常越冬。

金山绣线菊可采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但分株繁殖比较麻烦而且易伤根,一般不作为常规栽培方法;而嫩枝扦插操作简便易行、苗木生长快、成活系数高且成本低,所以可以作为常规的繁殖方式。

1. 插床准备

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能灌能排、土壤比较肥沃、通透性强的沙壤土地块。苗床高10~20cm、宽1m左右,长度不限,为方便以后养护,床间留宽30cm的步道。扦插的地块采用保水性能好的河沙或蛭石与黑土以4∶6的比例混合,地表面均匀撒施细碎农家肥,打碎土块,搂平床面并浇透水。

2. 插穗的准备及处理

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可进行扦插。从2~3年生以上的母树上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度在0.1cm以上的当年生枝条作插穗。尽量不剪取已有花蕾的枝条,因为开花需要大量的养分,影响插穗生根生长。插穗长6~8cm,上部留3~4枚叶片,下部叶片全部摘掉,在茎节下方1cm处剪成45左右的斜切面。将剪下的枝条下端浸泡在300mg/kg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蘸的长度为35cm,浸泡1天时左右。

3. 扦插方法

可于清晨或阴天的时候进行扦插,在这种环境下,气温不高,而且光照不强,有利于提高插穗的成活率。

在床面上按2cm3c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每平方米可扦插500~600株,扦插深度为34cm或基部3~4节插入土中;扦插时,较粗壮的可单根扦插,细弱的插穗可采用丛插。

4. 扦插后管理

(1)覆盖遮阳网

在苗床的两侧,每隔1m插一根8号铁丝或竹棍弯曲成拱,拱高40~50cm,在拱架上覆盖透光度50%的遮阳网,四周用土块或砖块压牢。

(2)喷水与撤网

罩网后,晴天时在9时以前浇透水,最好不在12~16时期间浇水,因为这个时段温度太高,水分蒸发过多,易导致苗木缺水;阴天可减少喷水次数,夜晚不喷水。喷水约20天后,检查一下插穗基部的生根情况。当插穗长出56条根且长度达1cm左右时,傍晚可以将遮阳网撤掉,以后减少喷水次数,保持床面土壤湿润即可。

(3)除草

扦插1个月后,及时拔除杂草,不应喷施除草剂。

病虫害防治
金山绣线菊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但在茎部积水时间较长(3天以上)时,易导致茎腐病的发生。栽植时要注意地势,雨后要及时排水,对于病株可用代森锰锌1000倍或多菌灵800倍灌根或喷施防治,每周1次,连用3周即可。如果发现有蝼蛄翻过的痕迹,应及时撒施辛硫磷颗粒5~1Og/m2。

应用范围
金山绣线菊春季萌动后,新叶金黄、明亮,株形丰满,呈半圆形,好似一座座小小的金山,因其叶子金黄而得名。阳光越足,叶子的颜色越是金黄;随着植株的生长,可形成优良的彩色地被,是近几年新兴起的而且非常受欢迎的园林绿化苗木,特别适合做颜色块配合其它彩色苗木使用,做模纹也很漂亮。东北三省大部分城市的广场及居住小区的大块地面都用它来铺设,远远望去,一片金黄,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xZH52.cOm编辑分享

红花绣线菊


植物名称红花绣线菊

学名Spiraea japonica

异名 尖叶绣线菊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西南和中部各省。海淀区西山卧佛寺前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1~1.5米。小枝棕红色,无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4~9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两面无毛,下面苍绿色;叶柄长2~4毫米。复平房花序生当年生枝端,直径5~8厘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3~5毫米。萼裂片5,三角形,直立,外面有柔毛。花瓣5,长2.5~3毫米,粉红色,卵形至长圆形。雄蕊多数,较花瓣长。蓇葖果,无毛或仅沿腹缝有稀疏柔毛。花期6~7月。

用途 观赏植物。

绒毛绣线菊


植物名称绒毛绣线菊

科属 蔷薇科
异名 毛花绣线菊
学名Spiraea dasyantha Bunge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m。小枝幼嫩时密被绒毛,后脱落,灰褐色。叶片菱状卵形,长2~4cm,宽1.5~3m真,先端锐尖或圆钝,基部楔形,边缘自基部1/3以上具深刻锯齿或裂片。上面深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羽状脉显著;叶柄长2~3mm,密被绒毛。伞形花序,具总梗。密被灰白色绒毛。具花10~20朵,花梗长6~10mm。花白色,直径4~8mm。萼外密被白色绒毛,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花辦宽,近圆形,先端微凹;雄蕊20~25,长约为花辦之半。蓇葖果,开张,被绒毛。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绒毛绣线菊为中旱生植物,多分布于中山向阳山坡,常形成建群种,并常与虎榛(Ostryopsis davidian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等组成灌丛群落。与其共生的植物有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荆条(Vitex chinensis)、万年蒿(Artemisia gmelinii)、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多花胡枝子(L.floribunda)、苔草(Carex sp.)。

绒毛绣线菊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返青,花期5~6月,果期7~8月,10月下旬枯黄。

饲用价值
绒毛绣线菊在返青或生长时期的嫩枝和叶羊喜食,山羊更乐食。枯萎后,冬季,山羊也采食其细枝和叶。由于绒毛绣线菊多生长在山地丘陵,是羊的饲草之一,牛偶尔采食。绒毛绣线菊的叶粗蛋白质的含量高(8.45%),为灌木饲料中较好的饲用植物之一。

据测定,绒毛绣线菊的嫩枝热值为4447.12卡/g,叶为4322.5卡/g,是灌木类中较高的一种。

其他用途
绒毛绣线菊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区的水土保持植物之一,其花色美,花期长,也可供庭院观赏用。

土庄绣线菊


植物名称土庄绣线菊

学名Spiraea pubescens

异名 柔毛绣线菊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红属

分布
见于门头沟区妙峰山和百花山、延庆县海坨山、昌平县南口、房山县上方山、怀柔县喇叭沟门、密云县坡头。生于干燥岩石坡地或杂木林中。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

描述
灌木。株高1~1.5米。小枝褐黄色,幼时被短柔毛;老时无毛,灰褐色。叶片菱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具深刻状锯齿,有时3浅裂,上面疏被毛,下面被短柔毛;叶柄长2~4毫米,被短柔毛。伞形花序,具总柄,有15~20朵花。花梗长7~12毫米,无毛。花直径4~8毫米。萼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面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卵圆形,先端钝。雄蕊多数,约与花瓣等长。子房无毛或具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蓇葖果,开张,腹缝微被短柔毛;花柱顶生,萼片直立。花期5~6月,果期7~8月。

李叶绣线菊


植物名称李叶绣线菊

学名Spiraea prunifolia

异名 笑靥花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中部及西南各省。北京各公园、庭院常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2~3米。小枝幼时被短柔毛,老时近无毛。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7~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锐单锯齿,上面幼时被短柔毛,老时仅下面有短柔毛,具羽状脉;叶柄长3~4毫米,被短柔毛。伞形花序,无总梗,具3~6花,基部着生数枚小形叶片。花梗长6~10毫米,有短柔毛。花直径约1厘米,重瓣。萼筒浅杯状,被短柔毛;萼片宽三角形,先端急关,两面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至倒卵形。蓇葖果,外展,无毛。花期5~6月。

用途 花大重瓣,为良好的庭园绿化植物。

华北绣线菊


植物名称华北绣线菊

学名Spiraea fritschiana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见于北京东北部。标本采自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遵化县东陵。生于山坡杂木林内、林缘或多石地。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

描述
灌木。株高1~2米。嫩枝紫褐色。叶片卵形、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关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或单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具短柔毛;叶柄长2~5毫米。复伞房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新枝上,直径4~8厘米,具多花,无毛。花梗长4~7毫米,花直径5~6毫米,萼裂片三角形。花瓣卵形,先端圆钝,长2~3毫米,白色。雄蕊长于花瓣。子房具短柔毛。蓇葖果,近直立,无毛或仅沿腹缝线有短柔毛,萼片常反折。花期6月,果期7~8月。

毛果绣线菊


植物名称毛果绣线菊

学名Spiraea trichocarpa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辽宁。北京西山卧佛寺前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约2米。小枝有棱角,灰褐色至暗红褐色,幼时黄褐色,开花枝被短柔毛。冬芽长卵形,具2枚鳞片,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叶片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8~15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花枝上部者全缘,不孕枝上叶先端具数齿牙,两面无毛;叶柄长2~5毫米。复伞房花序,生侧生小枝顶端,直径2~4厘米,具多花,密被短柔毛。萼裂片三角形,花瓣白色,子房被短柔毛。蓇葖果,直立,密被短柔毛。萼片直立。花期5~6月。

用途 观赏植物。

珍珠绣线菊


品种名称珍珠绣线菊

学名Spiraea thunbergii

异名珍珠花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蔷薇科

产地原产中国、日本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半落叶灌木。株高40-100厘米,枝条细长具悬垂性。叶互生,长椭圆形,叶缘具细锯齿。花腋生,花瓣5枚,雪白的花瓣清新而素雅,花期在春季。

繁殖方法:用扦插或高压法,春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叶土为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生长期约2-3个月施肥1次。植株自然形态美观,尽量少修剪,尤其夏季过后,花芽已分比,要避免修剪。性喜温暖,耐高温,生长适温15-28℃,夏季需阴凉通风越夏。

应用价值:珍珠绣线菊适合作庭园美化、盆栽或切花栽培。

《金山绣线菊的扦插繁育》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怎样在家繁育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