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蔓性野牡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蔓性野牡丹,拼音:mànxìngyěmǔdān

拉丁学名:SolandranitidaZucc.

别称:粉光花、藤野牡丹、多花蔓性野牡丹、紫叶蔓性野牡丹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野牡丹科,亚科:

族:,属:蔓性野牡丹属

形态特征

蔓性野牡丹茎枝披散或匍匐状铺地,茎枝密被毛茸,节上生根。叶片心型,对生,叶面浅绿色脉纹凹入,叶背脉纹突出,略带红色。叶片有疏毛,叶面有光泽。花开于叶腋,萼筒及萼片上有腺毛,粉红色花瓣5枚,花萼表面密被小刺毛,宿存;花冠紫粉红色,花瓣5枚,雄蕊10枚,5长5短,蒴果球形,熟时紫黑色。

生长习性

蔓性野牡丹原产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性喜高温多湿。

蔓性野牡丹图片

xZH52.cOm编辑分享

蔓性风铃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蔓性风铃花,拼音:mànxìngfēnglínghuā

拉丁学名:

别称:灯笼风铃、灯笼扶桑

门:被子植物门,纲:

目:,亚目:

科:锦葵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常绿软木质藤蔓状灌木。枝条纤幼细长,分枝很多,很适合作为吊盆栽种观赏。叶互生,有细长叶柄。叶绿色,长5~10厘米,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分裂。花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下垂。花萼红色,约2.5厘米长,半套着大约4厘米长的花瓣。花瓣5瓣,黄色。花蕊深棕色,伸出花瓣约1.3厘米长。花冠状如风铃,又似红心吐金。全年都可开花。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蔓性风铃花图片

多花野牡丹


植物名称多花野牡丹

植物学名Melastoma affine D.Don (M.polyanthum Bl.)

药物名称爆肚叶

异名酒瓶果、催生药、野石榴、乌提子、雅改颠(傣语)

种类 全草类
主要产地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也有。

来源本品为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 D.Don (M.polyanthum Bl.)的干燥全草。


描述
原植物形态:多花野牡丹为灌木,高1m;茎直立,近圆柱形或钝四棱形,多分枝,其上部与分枝均密被紧贴的糙伏毛。单叶对生,叶片坚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4~14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全缘,叶面绿色,密被糙伏毛,背面淡绿色,被糙伏毛及密被短柔毛,基出脉5条,在叶而凹陷,背面隆起;叶柄短,密被糙伏毛。伞房花序顶生,近头状,具10花以上;苞片狭披针形或钻形,长2~4mm,密被糙伏毛;花梗长3~10mm,密被糙伏毛;花两性,花萼长约1.6cm,5裂,裂片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瓣5,倒卵形,长约2cm,粉红色至红色,上部具缘毛;雄蕊10,2型,5枚较大,紫色,具延长、2裂的药隔,5枚较小,黄色,基部有2小瘤,子房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顶端有1圈密刚毛。蒴果坛状球形,顶端平截,与宿存萼贴生,密被伏贴的磷片状糙伏毛;种子多数、弯曲。花期25月,果期812月。

生活习性:生于海拔300~1830m的山坡、谷地林下或疏林中,或刺竹林下,灌丛中,溪边,路旁等处。

采制:夏、秋季采集,除去泥土,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之干燥茎近圆柱形或钝四棱形,黄褐色,密被棕色长毛。质坚,断面不整齐,类白色。对生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4~14cm,宽2~6cm,两面密被糙伏毛,灰绿色,基出脉5条。聚伞花序顶生,具10花以上,花大,粉红色。蒴果坛状球形,密被伏贴的鳞片状糙伏毛;种子多数。气微,味涩,苦。以带根,枝叶多,色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苷、酚类、有机酸和氨基酸。

性味:甘,酸涩,微温。

功能主治:消积滞,收敛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消化不良,肠炎,肝炎,痢疾,疟疾,衄血,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血栓性脉管炎,月经不调,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球菌抑制力强,对其他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巴西野牡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巴西野牡丹,拼音:bāxīyěmǔdān

拉丁学名:TibouchinaseecandraCogn.

别称:紫花野牡丹、艳紫野牡丹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桃金娘目,亚目:

科:野牡丹科,亚科:

族:,属:绵毛木属

形态特征

巴西野牡丹常绿灌木,高0.6-1.5米。茎四菱形,分枝多,枝条红褐色,株形紧凑美观;茎、枝几乎无毛。叶革质,披针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全缘,叶表面光滑,无毛,5基出脉,背面被细柔毛,基出脉隆起。伞形花序着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花瓣5枚;花萼长约8毫米,密被较短的糙伏毛,顶端圆钝,背面被毛;花瓣紫色,雄蕊白色且上曲;雄蕊明显比雄蕊伸长膨大。蒴果坛状球形。花多且密,单朵花的开花时间长达4-7天;周年几乎可以开花,8月始进入盛花期,一直到冬季,谢花后又陆续抽蕾开花,可至翌年4月。

生长习性

巴西野牡丹原产巴西低海拔山区及平地。巴西野牡丹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喜微酸性的土壤。

巴西野牡丹图片

蔓性天竺葵


品种名称蔓性天竺葵

学名(P.peltatum L.Her.ex Ait.)Ivy Geranium

异名盾叶天竺葵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

产地原产非洲好望角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性草本,长达90cm。茎细弱,光滑。叶卵形或倒卵形,光滑,革质,边缘具疏齿。叶稍肉质,形成5角状或5浅裂,阔卵形。花粉红色至白色,上部两枚花瓣具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喜阳光,但也较耐阴;不耐寒,不耐水湿;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主要用途:宜盆栽观赏,作为花篱也极为美观。

狭叶野牡丹


品种名称狭叶野牡丹

学名Melastoma malabathricum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野牡丹科

产地原产东南亚、印度、新几内亚、菲律宾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狭叶野牡丹株高约30~100厘米,叶狭披针形,不具柔毛,平滑富光泽,春末至夏季开花,花冠粉白色,瓣缘略带桃红色。

繁殖方法:用播种、扦插法,春季进行;剪长10~15厘米中熟枝条,去掉枝条下部的叶,斜插于湿润介质中,约经20~30天后发根。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不限,砂砾地亦能仔活,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叶上生长最佳,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性虽耐旱,但若土壤能经常保持湿润,则生长较旺。每年施2~3次无机复合肥或有机肥。早春应整枝修剪1次,老化的植株应施以强剪,促其发新枝。若已栽培数年以上,则最好更新栽培。性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约20~30℃。

应用价值:适于庭植美化或大型盆栽。

巴西野牡丹养护要点


一、养护要点

1、给水:植株是比较适应较为湿润的环境的,因为自身生命活动比较旺盛,故而给水的频率要适当的高一些,这并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的乱给,而是要根据植株的实时变化来判断需要多少水,进而给上多少水。

2、肥料:这是很重要且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植株的花儿开的是比较旺盛的,所以如果不及时的给肥,植株是没有能力开出美丽饱满的花朵的,可以在花期和生长期的提前一些时间,如此可保证充分利用。

3、温度:该植株的适应能力是挺好的,因为它既能够耐得住严寒,又对高温天气有着极强的忍受能力,所以说这一方面还是格外让人省心的。

4、光照:植株需要光的养护,故而需要让其接受充分的光线照射,不然花朵儿会枯萎。

二、注意事项

虽说植株能耐得住严寒,可到了冬季还是尽量转移到室内为好,以便来年更好的进入生长状态。

巴西宫灯蔓性风铃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巴西宫灯蔓性风铃花,拼音:bāxīgōngdēngmànxìngfēnglínghuā

拉丁学名:PerovskiaabrotanoidesKarel.

别称:红萼苘麻、灯笼风铃、红心吐金、垂枝风铃花、灯笼风铃、灯笼扶桑、风铃扶桑、巴西茼麻、红萼苘麻、蔓性风铃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锦葵目,亚目:

科:锦葵科,亚科:

族:,属:苘麻属

形态特征

巴西宫灯蔓性风铃花常绿藤蔓状灌木,枝条纤细,分枝很多,叶互生,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有分裂,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下垂。花萼红色,花瓣5瓣,黄色。花蕊深棕色。花期全年。

生长习性

巴西宫灯蔓性风铃花原产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喜阳,喜温暖,不耐寒。

巴西宫灯蔓性风铃花图片

相信《蔓性野牡丹》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野牡丹花卉功能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