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多浆旱生植物有哪些特点?,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体内有由薄壁组织形成的贮水组织,所以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因此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根据贮水组织所在的部位,又可分为肉茎植物和肉叶植物。
肉茎植物具有粗壮多肉的茎,其叶则退化成针刺状,例如,仙人掌科植物;肉叶植物则叶部肉质化显著而茎部的肉质化不显著,还有景天科、百合科及龙舌兰科植物。
多浆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点是:
茎或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而多肉,茎或叶的表皮有厚角质层,表皮下有厚壁细胞层,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
大多数种类的气孔下陷,气孔数目不多。根系不发达,属于浅根系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很低,约为5×105-7×105帕。
多浆植物有特殊的新陈代谢方式,生长缓慢,但因本身贮有充足的水分,故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其他植物难于生存的条件下,仙人掌类、肉质植物却能很好地适应,有的种类能长到20米高。

106 水分的其他形态对树木有哪些影响?
(1)雪
在寒冷的北方,降雪可覆盖大地,有增加土壤水分,保护土壤,防止土温过低,避免结冻过深,有利植物越冬等作用。但是在雪量较大的地区,会使树木受到雪压,引起枝干倒折的伤害。一般来说,常绿树比落叶树受害严重,单层纯林比复层混交林为严重。
(2)冰雹
对树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3)雨淞、雾淞
会在树枝上形成一层冻壳,严重时,冰壳加厚,最终使树枝折断。一般以乔木受害较多,乔木中又因种类的不同而受害程度有很大差异,木质脆的最易受害,木质富弹性者则不易受害。
(4)雾
多雾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虽然能影响光照,但一般来说,对草木的繁茂是有利的。

Xzh52.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观叶植物?有哪些特点?


概念:观叶植物是指以叶片的形状,色泽和质地为主要观赏对象,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宜在室内条件下较长时间陈设和观赏的植物。根据性状的不同,又可分为木本观叶植物,如苏铁和橡皮树;藤本观叶植物如绿罗和长春藤;草本观叶植物如秋海棠和文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被利用的观叶植物种类和品种已达1400种以上,是当今世界室内绿化装饰的主要材料。

特点:由于观叶植物具有调节空气温湿度,减轻噪音,吸附尘埃,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利于人的健康。因此,室内观叶植物应运而生,得到了迅速发展。室内观叶植物与其它观赏植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

(1)室内观叶植物具有其它观赏植物无以比拟的耐阴性。
(2)观赏周期长。
(3)管理方便。
(4)种类繁多,姿态多样,大小齐全,风韵各异,能满足各种场合的绿化装饰需要。

微型盆景有什么特点?适宜选种哪些植物?


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这是因为盆器不超过手掌而得名。高度一般不足10厘米,是一种极小的盆景,由于体小易于陈设布置,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目前微型盆景的样式已盛行于世界。我国微型盆景古时已有,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壁画上,有两个仕女手持盆栽,这就是我国古代掌上盆栽的雏型,这说明微型盆景在我国唐代就已经产生,但没能很好发展,记载也很少,我国现代微型盆景的兴起是在上海,开始于60年代初期。

1979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盆景展览会上,对微型盆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1985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几乎所有参展省市都有微型盆景展出,至此,微型盆景已成为我国盆景界公认的一种样式。近些年来,有的地方又出现了超微型盆景,这种盆景盆径在5厘米以下,可放在手指上,故又称指上盆景。

微型盆景虽然体积微小,也能充分体现盆景艺术的美,但难以表现盆景诗情画意的意境内涵。一般讲,微型盆景以植物盆景为主,以山水盆景为辅。微型盆景由于受盆体限制,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当是叶小,干粗枝细,容易驯化为矮干和盘曲姿态的植物,生长缓慢,适应性强,萌芽力强和耐萌品种。

常用的植物有五针松、黑松、白皮松、罗汉松、杜鹃、山茶、银杏、山植、胡颓子、六月雪、海棠、紫薇、栀子、榆叶梅、雀舌黄杨、虎刺、迎春、南天竹、红枫、柽柳、雀梅、小铁树、果石榴、常春藤、凌霄、小凤尾竹等。

雪松有哪些特点以及用途


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并且,雪松也时常作为广场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植物。雪松木材坚实,纹理致密,供建筑、桥梁、枕木、造船等用。雪松是世界五大庭园树木,《圣经》中称之为植物之王或神树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一般用播种和扦插养殖。播种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量为75千克/公顷。也可提早播种,以增加幼苗抗病能力。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床。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晾干后即可播种,36天后开始萌动,约15天萌芽出土,可持续1个月左右,发芽率达90%。幼苗期需注意遮荫,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的危害。一年生苗可达3040厘米高,翌年春季即可移植。

扦插养殖在春、夏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为佳。春季,剪取幼龄母树的一年生粗壮枝条,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也可在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润5分钟,则能促进生根。然后将其插于透气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浇水,搭双层荫棚遮荫。夏季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强遮荫外,还要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

养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叶于2-3月进行,植株需带个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约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应扩大到1-2米。生长期应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虫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虫有蛴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红蜡蚧、白蚁等,要及时防治。

喜阳光充足,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于粘重黄土及瘠薄干旱地上也能生长;但在积水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处,则生长不良,甚至会死亡,系浅根性树种。易被风刮倒。幼叶对二氧化硫极为敏感,抗烟害能力很弱。幼龄苗生长缓慢。通常雄株在20龄以后开花.而雌株要迟上30龄以后才开花结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较差。通常需预先采集与贮藏花粉,待雌琼花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优质种子。

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且雪松四季常青,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当然,雪松还不止这些。

在东方,当无法得到檀香精油时,人们就用雪松来治淋病。在北美洲它则被用于治支气管炎、肺结核,以及皮肤疾病。

它收敛、抗菌的特性最有利于油性肤质,当然也能改善面疱和粉刺皮肤。它还能帮助消除疮痂、脓、以及一些慢性病,如湿疹和干癣。绝佳的护发剂,可有效对抗头皮的皮脂漏、头皮屑和秃发,与丝柏、乳香调和使用,有明显软化皮肤的效果

雪松有哪些特点及用途


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并且,雪松也时常作为广场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植物。雪松木材坚实,纹理致密,供建筑、桥梁、枕木、造船等用。雪松是“世界五大庭园树木”,《圣经》中称之为“植物之王”或神树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一般用播种和扦插养殖。播种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量为75千克/公顷。也可提早播种,以增加幼苗抗病能力。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床。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晾干后即可播种,3—6天后开始萌动,约15天萌芽出土,可持续1个月左右,发芽率达90%。幼苗期需注意遮荫,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的危害。一年生苗可达30—40厘米高,翌年春季即可移植。 扦插养殖在春、夏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为佳。春季,剪取幼龄母树的一年生粗壮枝条,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也可在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润5分钟,则能促进生根。然后将其插于透气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浇水,搭双层荫棚遮荫。夏季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强遮荫外,还要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 养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叶于2-3月进行,植株需带个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约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应扩大到1-2米。生长期应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虫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虫有蛴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红蜡蚧、白蚁等,要及时防治。[3] 喜阳光充足,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于粘重黄土及瘠薄干旱地上也能生长;但在积水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处,则生长不良,甚至会死亡,系浅根性树种。易被风刮倒。幼叶对二氧化硫极为敏感,抗烟害能力很弱。幼龄苗生长缓慢。通常雄株在20龄以后开花.而雌株要迟上30龄以后才开花结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较差。通常需预先采集与贮藏花粉,待雌琼花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优质种子。 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当然,雪松还不止这些。在东方,当无法得到檀香精油时,人们就用雪松来治淋病。在北美洲它则被用于治支气管炎、肺结核,以及皮肤疾病。它收敛、抗菌的特性最有利于油性肤质,当然也能改善面疱和粉刺皮肤。它还能帮助消除疮痂、脓、以及一些慢性病,如湿疹和干癣。绝佳的护发剂,可有效对抗头皮的皮脂漏、头皮屑和秃发,与丝柏、乳香调和使用,有明显软化皮肤的效果

沙漠植物有哪些


一、仙人掌

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具有很好的耐干旱和炎热能力,还有着很强的生长能力。它多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生长的,它是有很多种类的,家庭里也很常见。

二、芦荟

芦荟其实也是沙漠植物,它的原产地就是在非洲的干旱地区,在很多地区都是比较常见的。它也有很好的适应生长能力,在我国广东、云南、福建等地都有栽种。

三、红柳

它适合在沙漠生长,根部有较好的萌发能力,而且也很耐沙埋。它的寿命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还有一定的耐热耐旱能力。

四、金琥

这种植物的原产地就是在比较干旱的沙漠地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也有栽培。它的球体是圆形的,很适合家养,放在室内可以装饰环境。

五、胡杨

它也是有着良好生长力的,它比较适合较为干旱的地区,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它的抗风沙和抗热能力也较好。

多浆花卉的合理用水




多浆花卉的合理用水是专业生产、家庭养护关键性技术要素之一,掌握得好坏,成败攸关。因此,合理用水要围绕花卉各个时期的生理特点与需求,科学地安排。

生长期用水
花卉生长期有两个阶段。(1)初始阶段:结束休眠期或半休眠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下同),一般处于立春后的惊蛰和立秋后的白露节气。这时植株体内活性组织开始活动,生长缓慢进行,随着气温逐渐适应,生长也逐渐加快。(2)生长高峰阶段:此时节气一般在春、夏之交前后和秋季的秋分至寒露前后。此阶段植株对养料的吸收、合成、转换、释放活动最为活跃,推进植株生长发育、孕蕾、开花、座果。此时,它们所需的各种物质吸收特别强,而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水分输送、传递到植株各个部位。因此,耗水量多,相比来说,也是用水高峰期。生长期由于品种、植株大小、环境、季节等诸多因素不同,用水量就不可能建立统一标准。应根据上述因素灵活掌握,一般可参考以下原则:
(1)生长初始阶段少浇,生长高峰阶段多浇;(2)陆生类型的种类少浇,附生类型的多浇;(3)形成植株少浇,小苗多浇;(4)掌类少浇,多肉类品种多浇;(5)生长欠佳的少浇,生长旺盛的多浇;(6)生长缓慢的少浇,生长快速的多浇;(7)阴性或半阴性的少浇,阳性的品种多浇;(8)气温低时少浇,气温高时多浇;(9)场地湿度高时少浇,湿度低时多浇;(10)球型品种龄长的、直径大的少浇,龄短的、直径小的多浇;(11)通风条件差的少浇,通风条件好的多浇;(12)粘性土壤少浇,沙质土壤、腐殖质多的多浇;(13)晴好天气要浇,阴雨天气不浇;(14)泥盆多浇,其他盆可少浇;(15)地种的少浇,盆种的多浇。此期能够合理用水,那么花卉生长就旺盛、品质好、产量高。反之生长受阻、品质差、产量低,若发生萎缩,就失去应有的价值。

休眠期用水
多浆花卉绝大多数品种在生理上有一年一度的休眠习性。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休眠是因夏季温度超过38℃,冬季气温低于生长所需温度所逼迫的。它们不论是生理性还是强制性休眠,一般体内活性组织活动降低或停止,对水分非常敏感,如果盲目用水容易造成腐烂死亡。因此,此期用水要结合休眠程度合理安排:
1. 完全休眠,体内组织活动基本停止,以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为好。

2. 一般休眠,体内组织活动微弱,以保持土壤潮润为好。在夏季连续高温时,可在清晨或傍晚对叶面或体表用水喷雾,使之成水膜以不滴水为宜,可达到降温效果,寒冷天气不宜喷雾,以免产生冻害。

3. 半休眠,体内组织还在进行活动,但比较弱,生长、发育停滞,土壤干燥时要酌情浇水。

育种小苗与无性繁殖苗的用水
小苗自幼苗至形成植株,生长速度、体积增大、根系发育成长是整个生命周期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对水的需求量最大。因此,此期用水应掌握勤浇水,盆土或苗床保持湿润状态,但不能积水。若值休眠期参照上述休眠期用水。

无性繁殖进行扦插、分株的植株,在没有生出新根之前不能浇水,盆土或苗床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嫁接的植株在伤口愈合之前,不能碰到水,以免感染病菌腐烂,造成嫁接失败。其砧木用水,生好根的应在嫁接前将盆土浇好水,保持湿润,嫁接成活后可正常浇水,嫁接前无根系的砧木用水按扦插方法浇水。

冬季用水
多浆花卉越冬管理相当重要,而用水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植物在冬季休眠阶段抗寒最强,多浆花卉也不例外,冬季休眠的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而不休眠的种类抗寒性就比较弱,一些冬季开花的种类抗寒能力更弱。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合理用水,达到理想的效果。

1.对大多数陆生类型的种类,在生产、养护场地不能满足它的最低的生长温度时,可采取断水的方法,一般在初霜前2~3周进行缓慢断水,这样可强制它进入休眠或半休眠。

2.对附生类型的种类,冬季不休眠,有的还开花、座果,生产、养护场地应满足它的生长温度,用水要比春、秋季节少。
水质

多浆花卉用水的水质,对生产、养护有很大的影响,用之不妥,就有可能造成损失或失败。用什么样的水质好呢?一般来讲,水以中性或弱酸性的水为宜,含氯化物、硫化物、重碳酸盐、钙镁离子过多的硬水、滋生绿藻的水则不宜;水质要清澈。以收集的雨水为佳,无污染的江、河、地、溪、地下水次之,若受条件限制,水质不好,可进行处理后再用。

(1)自来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或腐殖酸盐,静放一天后,可处理掉水中氯化物、硫化物、重碳酸盐。无上述药品的,将水放在容器内静放1~2天后使用也可。

(2)水中有绿藻,加入几粒高锰酸钾,可消除藻类。

(3)水混浊,在水流入水池的源头,用食用明矾溶液,以点滴方式滴进水中,做到水停、液停,用量每立方米水明矾3克左右,不宜太多。经3~4小时澄清后用上部水即可。有条件用细沙过滤效果更好。

用水的时间
植株生长跟季节、气温有很大关系。因此,用水应根据季节、气温变化而定。一般春、秋生长季节用水在早晚进行,夏季高温在清晨为好,冬季寒冷应在天气晴朗的午前进行。用水的水温以接近室内温度为宜,过高过低对某些种类有害。

用水的方式
用水可分为喷洒、喷淋、喷雾、洇水等几种方式。
(1)喷洒:在专业生产中用得最多的方式,喷洒压力不宜太高,以免冲倒、冲坏植株。家庭养护用洒水壶洒水即可。

(2)喷淋:专业场地实施自动、间歇方法进行人工降雨。

(3)喷雾:①提高场地空气湿度:有为数不少的种类,生长期间要求空气湿度较高,如果湿度较低时可进行喷雾方式提高湿度。②降温:多浆花卉由于生长在干旱地区,在高温时气孔关闭,不能散发体内温度,它不能忍受持续的高温。因此,进行喷雾可起到降温效果。③补充水分:植株在扦插、分株繁殖后至生根之前,若遇盆土干燥,在不能将盆土浇湿的情况下,采用喷雾方式,将土壤以上部分雾湿,使之得到滋润,对植株生长非常有利。另外,植株休眠断水期间偶然喷雾,让植株得到滋润,对复苏有益。

(4)洇水:有些种类生长点积水后容易发生腐烂(如翠花掌);有长毛的种类,浇水后会使毛粘结、弄脏;有伤口的植株碰到水后,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发生腐烂等。采用洇水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洇水方式最适合家庭养护,效果最好。洇水方法是:用大于花盆的容器盛适量的水,将花盆放入水中,浸入花盆的1/3至1/2高度,容器内的水会从花盆底部排水孔渗进,使盆土湿透为止。

多浆花卉的春季养护


春天来了,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多浆花卉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生长期。于春季做好多浆花卉的养护工作,意义重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正确判断好春季来临时间:从地理位置来说,华北地区的春季一般在4至5月,华东地区在3至4月;从节气上说,立春到谷雨都属于春季。此外,我们也可以说连续五天(也就是一候)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10℃就是春天了。

很多人看到春天来了,植物苏醒了,便开始对其进行正常养护。其实,冬季刚过,早晚温差很大,有时夜间温度还会低于0℃,做好防冻工作仍十分关键。最好不要长时间通风,更不能把植株放在空气对流处。笔者曾参观过一些生产多肉植物的大型企业,春季,在其温室中的种植槽上,往往还会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只在中午时打开一会。这样栽培的植物个体饱满,体色鲜艳。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要保证夜间温度不低于5℃,即可使大多数品种安然无恙。有加温条件的栽培场所那是再好不过了,无加温条件的要防止温度突然下降,可在气温骤降前做好保暖工作。

一般来说,附生类的品种如昙花等较大多数陆生类品种更经不起 “春冻”;对于大多数番杏科的植物,如肉锥花、生石花和一些景天科的“冬型”种等,最好将温度控制在7℃以上。随着气温的回升,光照时间也将显著增加,大多数多浆花卉在这段时间不能少光,尤其是春季开花的品种。但某些品种对光照却非常敏感,如十二卷属植物,就不需要长时间的强光照。在水分供应上,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浇水量,最好不要直接浇在植株上,对于一些有绒毛的品种更是如此。简单地说,未进入生长期的要酌情浇水,在生长期内的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在施肥环节上,春季的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薄肥勤施。最好是等到气温稳定后再施,对于长江下游地区,到四月前后(也就是清明、谷雨左右)再施肥,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多浆花卉的“出棚”时间应控制在四月以后,华北地区更晚一些,过早“出棚”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繁殖方面,在春末进行叶插的多是一些莲花掌属植物,茎插也可以。春季一般不提倡嫁接。如果播种繁殖,仙人掌科的品种可以在此时进行,而肉质程度高的品种则不宜进行,以避免夏季的高温。总的来说,春季养护要做到:酌情浇水,保证光照,慎重施肥,防止“春冻”。

会动的植物有哪些


向日葵

向日葵是很神奇的植物,因为它长着大大的花盘,总是会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虽然整个过程看着缓慢一点,但是却确确实实在动的。

向日葵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它的植株具有趋光性,它的这种特性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所以,大家常常会发现,向日葵,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

含羞草

说起含羞草,想必养过的人都多次试过让它露出那含羞带怯的模样。当不小心碰到含羞草的叶子的时候,它就会受到刺激,叶子下垂并闭合起来,就像是在害羞一样。

含羞草会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长时间的演化形成的特性。据说在含羞草的原产地,风雨比较大,所以常常会风吹雨打,为了保护自己,在风雨来临的时候,含羞草就会闭合叶子了。

睡莲

睡莲是一种会睡觉的植物!当然不是。睡莲的特点就是会在白天的还是花朵展开,晚上的时候闭合,就像是人睡着一样。

睡莲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其实是和光照有关系的,它的花朵受到光照的影响,在白天的时候会展开,而晚上没有阳光了,就会闭合。

跳舞草

跳舞草大概是一种很有趣的草了,因为跳舞草在温度和声音的影响下,会慢慢的起舞,就像是美丽的少女一样,施肥有趣,充满神秘之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多浆旱生植物有哪些特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浆花卉形态特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