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北京海淀昆玉河水景走廊》,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春季桃柳相映,夏季绿草如茵,秋季林木绚丽,冬季常绿点缀。”一条集自然、人文、历史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城市景观走廊,一幅十里水景的亮丽画卷,一个可供居民休憩、健身、文化、娱乐的场所似乎已经让人们触手可及……3月14日从海淀区政府获悉,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工程进展顺利,夜景照明二期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查。

据了解,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实施夜景照明工程的建筑物数量经“瘦身”,由原计划的135栋缩减至43栋。夜景将采用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这种设备可以通过电脑设定夜景照明开启、关闭的时间,并且可以靠电流电压测算查出夜景照明系统线路的问题所在,而不需要实地巡查,有利于长期维护和管理。工程预计在奥运会前竣工。

按照“一线贯通,分区规划”的原则,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工程还将对桥体进行夜景照明,增强沿河亲水空间的可达性和连续性,使绿地、道路、桥梁一起构成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亮丽夜景。

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南起八一湖,北至颐和园如意门,全长10公里,整体规划宽度200-500米,沿线绿地宽30-100米,规划绿地总面积约130公顷,包括“一水、两路、五立交、五个公园”的建设。其中,“一水”指昆玉河;“两路”指兰靛厂南路和两岸;“五立交”指八里庄桥、车公庄桥、车道沟桥、长春桥及火器营桥;“五个公园”指玲珑公园、鲁艺文化园、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和金源娱乐园。

截至去年底,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已完成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景观亮丽工程面积15.4万平方米,架空线入地2000米,包括颐和园外石拱桥、昆明湖东路桥、火器营桥、南长河桥已完成桥体亮丽工程。建成后的水景观走廊将成为提升奥运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托昆玉河,建设一条集自然、人文、历史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城市景观走廊,将充分展现十里水景的亮丽画卷;建设呈带状分布的五大公园,在打造城市绿色景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憩、健身、文化、娱乐的场所;通过河坡改造,加强堤岸绿化美化,丰富河岸景致,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驻足亲水空间。

据介绍,根据道路建设进展及河两岸绿化用地的拆迁进度,包括玲珑公园、长春健身园、火器营桥区、长春桥区(东侧)及沿线道路绿地等已完成绿化和桥体亮丽等工作。目前,在建绿化面积19.1万平方米,包括八沟山水园、部分桥区及道路河坡绿地等。今年,该工程还将计划完成绿化面积20.9公顷,包括金源娱乐园、鲁艺文化园、部分桥区绿化地及道路绿地等;长春桥、车道沟桥、车公庄桥、八里庄桥、罗道庄桥、滨角园桥等6座桥体亮丽工程也将在奥运会前夕完成。

XzH52.COM推荐阅读

水景住宅如何“保鲜”?


水,在文人墨客的文章中,永远写不完、道不尽。在房地产开发中,水,是一个最能增添人文气息的素材,又是全面提升楼盘品质的因素。在房地产开发中,谁将水的文章做好、做精,谁就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一个胜利者。
但如果水景后期管理稍有不慎,“活水”就会变“祸水”,水也犹如一把双刃剑。时值武汉步入盛夏,如水景“藻类泛滥,浑浊发臭,蚊蝇滋生”就不堪忍受。那么,是否有可行有效的办法治理楼盘死水,水景如何“保鲜”呢?
水生生态处理法
设计和治理是主要问题。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水生植物专家陈路指出:景观一定要保持生态的原则。在水环境的处理上,可以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做出类似湿地、芦苇等野趣的原生态风格,这样让水系通过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降低养护成本。
注重采用净化水质植物,其中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如水生鸢尾、千屈菜、溪荪、荷花、睡莲、芦苇等品种。这些植物对水体净化有很好的作用,又能体现水体景观的自然美。
有专家则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植物搭配一定要考虑有些有驱蚊虫的作用,比方说樟树有驱虫的功效,水一定要是活的,“水不在大”活水就灵,清就明。
近几年,在水景处理中通过建立生态自净湿地水景系统来净化水质并形成景观正逐渐为社会接受。该系统是利用水生生物与植物的生态系统来达到净水功能,同时可以和景观结合设计,并具有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的优点,因而正日益受到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水木清华,它正是采用了生态自净湿地水景系统---小区内的水景布置从驳岸、原生态池底、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全方位考虑,科学设计节能生态自净湿地水景。以单坡、林地等形式塑造自然堤岸。水池底加20~30厘米特别配制的底泥,种植了大量的沉水植物(各种水草)、挺水植物(水生鸢尾、芦苇、莲藕等)、浮水植物(睡莲等),适当放养一些水生动物(如锦鲤、青蛙、螺蛳、虾类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使水体达到自净功能,既保持了水质清新,又节约了维护管理成本,而且前期投入成本并不高。
同时,水木清华充分利用原生坡地的独特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半地下室和自然水系等建设方式都有效地节约了土石方和建筑成本,循环景观水系统也大量节约了景观绿化的用水。
以水养树,以树护水
除了湿地系统水生植物其净水功能外,住区的其他绿色植物还对改善住区环境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能够调节光照,可以调节微环境温度,能够调节空气湿度,可以净化空气,可以降低噪声,可以减少尘埃和细菌,还具有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
绿色植物为人类的居住创造有益的生态环境。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温湿度,而且能防御风沙,还能净化空气、消声减噪、平衡碳氧。美国艾斯弧设计公司王晗璐指出,在住宅小区中,绿色植物和水环境可以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住区水系,可以保证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绿色植物也可以良好的维护、净化水环境,形成树绿水清的住区环境。
从气候因素来看,地形、植物、和水面的合理配置可以创造良好的小气候。采取相应手段控制基地内温度、湿度和风等环境因子,使得环境舒适宜人。如扩大水体面积,调节小气候;利用绿化配置阻隔噪声,调节日晒等等。在地形利用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丰富景观的层次和立体感,同时还可利用地势变化组织水系;同时创造各种条件,为居住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有益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的生存环境,形成一个鸟语花香,天人合一的居住佳境。在住区中,环境景观系统各要素需从生态学与长期发展出发,使之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系统。不仅仅降低了养护费用,还能形成一个生态自然的小区环境
因此,无论是水生生态处理水体景观还是以水养林,以林护水的生态法,对于小区来说都非常重要,此外还要引导住户爱惜环境、爱护水景。
目前,房地产开发中,后期净水主要依赖机械循环或化学药剂,导致水景的养护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开发商在设计阶段就具有前瞻性,把水景后期管理维护成本考虑进来,前期舍得投入,施工阶段要保证品质,合理配置水生植物和岸上绿化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还可以有效降低水景养护成本,建成一个野趣盎然的生态园林。

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黄森木)

 

园林水景植物的配置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

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

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
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
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
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 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
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

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海淀30多种农作物入选奥运花卉


观赏谷子、五彩辣椒、山荞麦、紫甘蔗、慈姑、芋头……庄稼、蔬菜也将为美化奥运环境出力。7月28日,由海淀区组培室承担的“夏季奥运花卉新品种优选和栽培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由该室优选出来的400多个奥运花卉品种中,农作物占了30多个。

通过几年的努力,海淀区组培室从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地区以及国外引进的700多个品种的植物中,优选出了400多个品种的奥运花卉。在最后获得专家验收通过的花卉品种名录上,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观赏花卉,玉米、辣椒、韭菜、甘蔗、芋头、茭白等30多个品种的庄稼、蔬菜也名列其中。

“虽说是农作物,可它们的枝叶、花朵、果实同样具有观赏效果,而且跟普通的观赏花卉相比,农作物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生长快,在街头绿地里适当种一点儿,还可以增添乡野情趣。”对此,海淀区组培室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这些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在海淀长春桥路、中关村西区彩和坊路绿化中已有应用。

此外,这次优选出来的花卉品种中有9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如黄芩、地涌金莲、活血丹等;有9种可作为饲料,如金叶薯、花叶薯、紫叶薯、直立黄耆等。

另据了解,针对北京8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优选出的400多个花卉品种普遍具有“抗桑拿”的本事。并且通过控制播种、水肥管理、温度和光照控制等手段,原本在春秋冬三季开花的花卉品种也可以在8月份艳丽绽放,形成“花团锦簇”的景观效果。

北京红螺寺


位于北京北郊怀柔县境内,距市区57公里。寺院始建于公元34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改各为护国资福禅寺。传说很久以前,寺后山巅潭中有二螺,体大色红,夕放异光,村人视为神异之物,遂将山和寺名之为“红螺”。
全寺共有五座院落,以中院为对称轴,横列于红螺山麓。主要殿堂建于中院,由南至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两侧分列配殿四座;东、西两院分别为客房、厨房和方丈退居寮及供游方僧暂住的十主堂;东院旁另有一院落,是退居老僧的颐养处,名延寿堂;寺的最西部为塔院。
在历史上,红螺寺曾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净土宗的重要道场,慕名前来求经参拜的高僧常年不绝。该宗历代祖师共十三位,而成道于红螺寺的竟有两位。
红螺寺之所以闻名还因为它是北方重要的气功传习地,至今寺中尚存有当年气功练习场遗址。

北京的市花你知道吗?北京的市花【荐】


有很多喜欢花,但是没有种植过花的朋友们,想养好花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对待它,学习一些养花技巧,就能把自己的花种植的很好。那么就让爱花卉网(h325.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市花你知道吗?北京的市花【荐】",希望能够解答您遇到的问题。

北京的市花你知道吗

早在一九八七年的春天,就已经确定出了北京的市花究竟是什么。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对于市花的确定可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它不仅仅代表的是北京,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着我们的国家。最后通过表决的花卉植物是月季花。

因此我国北京的市花是月季花。在以前的文章内容中,为大家详细的介绍过有关于月季花的很多内容,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哦!

月季花不管是寒冬还是盛夏,它都从不凋零,傲霜斗雪,永远笔直的屹立在那里。不仅适合于北京的时候条件,也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北京的精神面貌。用月季花作为北京的市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勇敢顽强,也象征我国人民的勤劳朴素,月季花可以我国首都北京的一个完美的标志。

庭院水景,不看错过一生


水常常被称之为“园之灵魂”,充分发挥水的特性,不仅能给人心理和生理带来愉悦感,还能赋予景不雅观灵气,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理解和审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水的应用有了质的飞跃。

1、喷泉

在酷热的庭院里,不只天然植物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感受,各种喷泉装置也能有效降温并增添更多的乐趣,可以让人们在清凉世界里享受人类设计和自然的奥妙。其中最受欢迎的喷泉做法主要为波光喷泉、泡泡泉、程控喷泉、雾森系统等。

2、镜面水

镜面水应该是目前使用最遍及的,整体效果都不会太差,常规就是运用福鼎黑等石材结合万能支撑器打造池面,营造倒影斑驳的效果。

鉴于现代中式的风靡,有些水池底部也运用瓦等材料。

还有近些年国表里都很喜欢的一种做法,就是用卵石或者石片铺池底,效果更简洁现代。

或结合一些雕塑小品,更显艺术感。

3、跌水

庭院中营造跌水有三个好处:

1、跌水飞溅的水花能增加空气湿度,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

2、跌水可视、可听,具有独特的景不雅观效果;

3、跌落的水携带空气中的大量氧气汇入水流,能够给水流中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因此跌水的设计也是广受欢迎的,除了常规跌水做法之外,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细节,跌水也会更加灵动。

4、有文化内涵的水景

传统文化符号博识而精深,文人雅颂,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匠人精巧,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有形与无形,文化与之相随,在庭院设计中提取传统文化与现代景不雅观设计相结合,物以载道,让内涵与形式融合。

5、汀步水景

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路,而汀步常常是与水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一提起水,汀步就自然而然来到脑海中。

而水中的汀步常常给人小巧别致的感觉,非常富有诗意,也很有趣。

8、灯光与水景

别忘记水景夜晚也可以欣赏,要想让灯光与水景互相辉映,这就需要发挥灯光设计的本事了。

北京植物园


位于北京香山附近,50年代建成,后又经不断的改建、扩建,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为苗圃和实验区;北园为展览区,既有山峦环抱的自然景点,又有卧佛寺的古庙风光,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游览胜地。也是我国北部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和实践的科研基地之一,主要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经济植物。
面积:458公顷
种类:4000
特殊种群:松、杨、榆、丁香、忍冬、百合、蔷薇、牡丹、芍药、白腊、苹果、葡萄、山茱萸等属
主要展区:园林植物园 树木园 经济植物园 果树园 引种驯化区
主要景点:卧佛寺、樱桃沟、红叶村等

北京福祥寺


福祥寺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在大殿前的甬路上,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的塔。庙内还有许多佛像及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造的铁磬等。天王殿前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黎珏《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碑,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侍讲沈寿和万历癸丑四十一年(1613年)大学士赵志皋撰的《重修福祥寺碑记》碑。

据《光绪顺天府志》、《燕都丛考》以及弘治十一年(1498年)《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和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僧录司左觉义守愚公主持福祥寺序》碑文记载,寺在靖恭坊,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为武姓太监为英宗祝寿舍宅而建,赐额为“福祥寺”,弘治九年(1496年)御马监诸珰捐款重修,正德三年(1508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均重修。《日下旧闻考》载:“福祥寺在今蓑衣胡同前,旧作裟衣寺”的按语,但是嘉靖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有福祥寺街和裟衣寺胡同的名称,两条胡同并存。因此,清代及以后诸书认为福祥寺街即清代的蓑衣胡同,显然有误。因此裟衣寺并非福祥寺的旧名,应是另外一座寺庙。

1985年调查访问时得知,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后,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为驻京行馆,即改为喇嘛庙,更名为宏仁寺,民国时的住持喇嘛为索达那木札什。建国初,前半部为煤铺,其他房屋改作民居。石碑尚在,已埋入地下。寺门及山门、天王殿、东配殿及东跨院南北房尚存。塔早已拆除,其他文物均不存。现状尚存的建筑有,山门及东西耳房,天王殿及殿后东配殿,东跨院南北各三间房,但均破损严重。一通石碑已迁至五塔寺保存,另一通砌在民房的墙内。

北京小菊分株法


北京小菊为菊科宿根草本,北京地区可露地越冬。高十五至九十厘米,头状花序,数个聚生顶端,直径十五至二十五厘米。花期因品种而异,栽植较广泛的品种花期在九至十月份。对土质和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喜温暖,耐阴,在偏酸性或中性的瘠薄土中都能生长良好。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雨季忌涝。突出特点是抗逆性和再生能力强,成活率高,将其栽于庭院、宅旁、公园及游览风景区、人行道两旁或丛植于林下、坡地都能生长良好,是绿化美化的理想材料。

北京小菊繁殖较容易,笔者五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分株移栽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通常北京地区露地栽植的北京小菊,四月上中旬陆续萌发新芽,四月下旬可分株移栽。在移栽时,将分出的植株须根剪短,然后直接栽植。一墩可分为五六丛,边栽边把根部与土壤压实,浇足水。约五至七天,缓苗后一周第一次掐尖,九至十月份可开花。不可栽于潮湿地。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在不影响绿化效果的情况下,每年可扩大绿化面积五六倍。入冬前剪去地上部枯枝,若培土效果更好。

北京小菊花色、品种多,栽培容易,管理粗放,抗逆性极强,成活率高,一次栽植,见效持久。

北京红叶最佳观赏时间


北京红叶是著名美景,北京红叶最佳观赏时间是在10月~11月,市区的最佳观赏时间一般在11月初,市区外观赏红叶则要提前,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初最好。在北京观赏红叶可以选择香山、八达岭、北宫森林公园、坡峰岭和百花山。

1、香山11月初

北京香山是著名的观赏红叶景区,红叶开放时间是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11月初其最佳的观赏时间。一般香山上的红叶会持续红1个月左右,随后香山上的红叶就会因为天气变凉开始凋谢了。

在香山观赏红叶有三个阶段,可以选择在10月中旬到下旬去香山,此时红叶还没有红透,红叶林色彩斑斓,红、黄、绿相间。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红叶已经全部变红,可以看到满山红叶的壮观景象。11月初到中旬,气温开始变低,红叶开始凋谢,可以看到红叶纷飞的美景。

2、八达岭10月初

八达岭也是一个观赏北京红叶的好地方,在八达岭森林公园中新开放的红叶岭景区,可以观赏5万多株红叶在山林间层林尽染的美景。其观赏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中旬,比市区内早半个月,最佳观赏时间则是10月初。

3、北宫国家森林公园11月初

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北宫森林公园也是一处很好观赏北京红叶的景点区域。北宫森林公园的红叶开放时间和香山一致,都是在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11月中旬结束,一般在11月初去看红叶是最佳观赏时间。

4、房山坡峰岭11月初

房山坡峰岭在北京的房山区,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可以进行红叶的观赏,以11月最佳。在此处观赏红叶,能欣赏到一种僻静山林的幽静之美,并且山路蜿蜒而上,伴随着飘落的红叶,别有一番风味。

5、百花山10月初

百花山一年四季都有着美丽的景色,秋季则是以漫山遍野的红叶最美。百花山的红叶开放时间和八达岭相似,都比市区内的红叶要提前半个月,在9月底至10月中旬可以前去进行观赏,看看盛开红叶的百花山,最佳观赏时间在10月初。

养花技巧《北京海淀昆玉河水景走廊》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北京北东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