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枸杞黄叶病怎防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我们枸杞树新生的枝条根部叶子变黄叶怎防治

姓名:吕先生 单位: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利枸杞专业合作社 联系电话:13933678846 2008-06-20

专家解答
吕先生: 您好,引起枸杞叶子变黄的原因很多,如果管理不善,浇水、施肥不当,病虫为害等。因此无法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建议多多观察有无其它不良症状。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

XzH52.cOm精选阅读

毛白杨叶黄是什么病怎


毛白杨叶黄是什么病怎样治疗了谢谢

姓名:武秋富 单位: 联系电话:03546448473 2010-07-30

专家解答
您好!
一、病毒引起的黄叶症:有花叶型的叶片上呈深浅相间的不规则黄色,边缘不清晰。有斑驳型的叶片上呈现大小不一的鲜黄色斑块,边缘清晰。有条斑型的沿叶脉失绿黄化,呈较宽的带状或细密的网状。
防治要点:
①严禁在病株上采接穗作为养殖材料。
②坚决毁弃病株,积极推广无毒苗木。
③用农药病毒A500至600倍液喷洒;或病毒必克500至600倍液喷洒。
二、缺氮引起的黄叶症。由于叶内氮的重复利用,基部叶片黄化,并逐渐向枝梢顶端发展,使新梢嫩叶逐渐变黄,老叶先落而后向新叶发展。
防治要点:可多施氮肥或叶片喷洒0.3%的尿素液。
三、干旱缺墒引起的黄叶症:叶片呈黄白色,阳面和内膛较多,并逐渐脱落。
防治要点:有灌溉条件的抓紧灌水,无条件可采用暮喷清水法。
四、缺镁引起的黄叶症:镁存在于叶绿素胞间层中,是叶绿素的重要构成元素。缺镁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幼树缺镁时基部叶片先开始褪绿脱落,最后只在顶梢残留几片薄而软的淡绿色叶片。老树表现为老叶叶脉间首先失绿,逐渐变成黄褐色。沙土和酸性土中易发生缺镁症。
防治要点:施含镁的复合肥;向树干注射硫酸镁500倍液;向叶面喷施硫酸镁溶液,浓度为0.5%。
五、根腐病引起的黄叶症:以圆斑根腐病和白绢症为主,根腐烂后难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烂根对应树上的枝条叶片小而薄,色淡黄,严重者几天之内,叶边焦枯,向内青干。
防治要点:
①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
②开沟灌药。可在早春和秋初灌200倍的农抗120生物杀菌剂或0.2至0.5%硫酸铜溶液,每株50至75公斤。
③使用客土,切除病根部等。
六、缺铁引起的黄叶症:枝梢上部的叶除叶脉仍为绿色外,其余为黄绿色或黄白色,叶片小而薄,严重者叶缘焦枯而脱落。
防治要点:
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②结合深翻,将硫酸亚铁与牲口粪1:100混合施入。
③向叶面喷0.3至0.5%的硫酸亚铁溶液。
七、虫害引起的黄叶症:红、白蜘蛛为害引起的黄叶最常见,叶片呈黄褐色或灰白色斑点,叶背有蜘蛛结网。
防治要点:冬季刮除翘皮,清除落叶。生长季节喷施1.8%阿维菌素8000至10000倍液,或15%的扫螨净2000至3000倍液体。
八、病害引起的落叶症:毛白杨的黑斑病和叶枯病可引起早期落叶,病害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很大,阴雨天发病较重。叶片有圆形、椭圆形斑块,多时可连成不规则斑块,黑色或灰白色。
防治要点:
①加强管理,避免连作,及时清除落叶。
②发病初期喷施12.5%可湿性粉剂禾果利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白术根腐病、斑枯病怎麽彻底治愈?


我们这里今年种了几十亩白术,中后期得了根腐病和斑枯病,打了无数次的药只稍有好转,还是死了不少。不知该怎么办?

姓名:贾孟祥 单位:臧村供销社 联系电话:13582829507 2008-09-07

专家解答
贾孟祥同志: 您好,大田发现根腐病中心病株时,应将病株拔除并集中烧毁,再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病区,同时灌淋病株周围的健株,以控制病情蔓延。也可对初发地全面淋灌一次。 波尔多液对白术斑枯病效果不错,可按1:1:150配比防治。特别提醒农民朋友,波尔多液不能和酸性农药复配,单独使用的间隔期10~15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怎么正确防治水稻黄叶病?(精选)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怎么正确防治水稻黄叶病?(精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怎么正确防治水稻黄叶病?

正确防治水稻黄叶病的技术指导:

(1)加强农业防治,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切断介体昆虫辗转为害。深翻地,减少越冬寄主和越立虫源。合理布局,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减少介体迁移传病。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选用抗病良种如白壳矮、博罗矮、IR29、溪南矮、木泉等。

(3)治虫防病把介体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早稻在冬代叶蝉迁飞前移栽。在越冬代叶蝉迁移期和稻田一代若虫盛孵期进行防治。双季稻区在早稻大量收割期至叶蝉迁飞高峰前后防治。晚稻秧田,从真叶开始注意防治,结合网捕。晚稻连作田初期加强防治,间隔3-5天一次。单双季稻混栽对早稻要加强防治。晚稻早栽早期也要加强防虫。使用药剂参见水稻矮缩病。

(1)加强农业防治,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切断介体昆虫辗转为害。深翻地,减少越冬寄主和越立虫源。合理布局,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减少介体迁移传病。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选用抗病良种如白壳矮、博罗矮、IR29、溪南矮、木泉等。

(3)治虫防病把介体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早稻在冬代叶蝉迁飞前移栽。在越冬代叶蝉迁移期和稻田一代若虫盛孵期进行防治。双季稻区在早稻大量收割期至叶蝉迁飞高峰前后防治。晚稻秧田,从真叶开始注意防治,结合网捕。晚稻连作田初期加强防治,间隔3-5天一次。单双季稻混栽对早稻要加强防治。晚稻早栽早期也要加强防虫。

雪松及其黄叶病


雪松主要生长在北非和西亚,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也有分布。上世纪20年代以来,雪松引种南京、上海,现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及辽宁都有栽植。北方引栽雪松逐年增多,大连、北京直径60~90厘米的大雪松多见。雪松高可达80米,高大挺拔,侧枝平伸,枝叶浓密,枝下高极低,树冠呈坐地尖塔形,终年苍翠,姿态雄美。它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的三大观赏树种,雪松还有“树木皇后”之美称。

近年在大连、北京、南京的一些大雪松出现了部分针叶枯黄的现象。大连几处雪松出现叶枯黄,辽宁和北京的林木病虫及生态专家进行了会诊,结论是:不是病,也不是虫,认为是土壤、水文或气候方面的原因,这显然没有“确诊”。笔者是会诊中搞生态的,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请教了园林专家,并调查了北京友谊宾馆一株大雪松1993年发生叶枯黄被治愈复壮的过程;今年又调查了南京、苏州、杭州的部分大雪松,其中南京1925年引栽的一株雪松得了叶黄衰老症,经南京有关专家会诊后初步认为是基土不良,缺少微量元素。

据笔者实地调查后认为,大雪松发生黄叶症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地形条件下其原因是不同的:

土瘠缺肥 雪松喜肥沃土壤,大雪松根系需要较大的地下土壤空间,吸收养分靠根端细根,当土壤瘠薄或含石砾较多时,土壤养分不足发生叶枯黄,南京的那株叶黄势衰的大雪松可能属此因。

低地水湿 雪松怕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积水多,因过多的土壤水排挤了空气造成缺氧,影响根系呼吸而使叶枯黄。典型的一例是北京友谊宾馆那株大雪松因积水叶黄树衰,经采用环状挖沟,充填草木灰、有机肥后,很快复壮,现生长正常(见图)。

地下空间狭窄 雪松属高大乔木,随年龄增长需较大的地下营养空间,常见在近雪松2米内挖沟,筑水泥沟壁(大连广场内)。上述北京那株曾叶黄的雪松,50余龄,其下部冠幅(根幅同)直径已15米,所以地下空间狭窄也会导致叶黄枯衰。

冬季生理干旱 北京、大连处北纬39度左右,北方有近半年的寒冷和干旱、多风的春季,此期土壤因冻结供水不足,而树冠蒸腾不止,同北方的杨树一样,冬季生理干旱也会使某些大雪松发生部分针叶枯黄。

有害烟尘污染 雪松对大气烟尘污染的抵抗力较低,又因是常绿树叶子不每年更新,使叶子连年受烟尘危害。雪松尤其对SO2气体敏感,叶很快会变枯黄。

用什么巧方法可以防治桃树黄叶病?【荐】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用什么巧方法可以防治桃树黄叶病?【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用什么巧方法可以防治桃树黄叶病?

大家都知道,黄叶病是桃树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其造成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桃树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形成,这是桃树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有3种巧方法可以防治桃树黄叶病。

一、及时施用铁肥

缺铁症状比较严重时,必须及时施用铁肥。常见的铁肥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铁和柠檬酸铁。可结合和新高脂膜混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控制水分蒸发防病菌侵染。

二、及时喷施调节剂

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护树将军+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可有力的保护植株树体自身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提升植株精气神,提高植物免疫力。

三、选择适宜土壤栽植桃树

石灰性强、有机质贫乏、土层较浅、理化性状不良的土壤,不宜栽植桃树。

以上是防治桃树黄叶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试一试。效果挺明显的。

选择适宜土壤栽植桃树

石灰性强、有机质贫乏、土层较浅、理化性状不良的土壤,不宜栽植桃树。

及时施用铁肥

缺铁症状比较严重时,必须及时施用铁肥。常见的铁肥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铁和柠檬酸铁。可结合和新高脂膜混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控制水分蒸发防病菌侵染。

及时喷施调节剂

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护树将军+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可有力的保护植株树体自身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提升植株精气神,提高植物免疫力。

果树花叶病与黄叶病咋辨别


近几年,随着果树面积的扩大,表现果树花叶病的植株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成龄树。在生产上,许多果农误以为是缺铁造成的黄叶病,猛喷硫酸亚铁,不仅无效,而且造成一些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其实,果树花叶病与黄叶病是有根本区别的,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害。
(一)表现症状不同:果树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树叶呈现各种类型的斑驳状。典型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褪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块,其中以沿叶脉变色为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以大型斑块占多数,夏季发生,早期落叶。
果树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内铁的缺乏造成的一种生理病害。其特征是:黄叶从新梢的顶端嫩叶开始,越往枝节条的下端,老叶表现越轻。叶片受害后,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故呈绿色网纹状。严重时,叶片失绿加重,变成白色,并在失绿部分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焦枯,引起落叶。
(二)发病机制不同:(1)果树花叶病:病毒存在于果树根、枝、花、叶、果实当中,破坏果树内部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别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及核酸,从而影响植物组织内部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物组织出现病态。(2)果树黄叶病:是由于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成不溶性三价铁沉淀,使植物组织内缺铁,从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使叶片失绿。这时只要及时补充可溶性二价铁,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三)防治方法不同:(1)花叶病毒: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的药剂对其进行治疗,常规的杀菌剂对它更是无效。生产上,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选用无病砧木和接穗繁殖苗木,及时挖除圃内病株,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强壮树势等。(2)由于缺铁而引起植物叶片变黄:只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压碱抗旱,及时排涝,发芽前每株土施硫酸亚铁100—150克,嫩叶期喷0.3—0.5%的硫酸亚铁或300倍氨基酸铁各1次,防治效果很好。

黑枸杞与枸杞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黑枸杞的叶子2到6枚簇生在短枝上,叶子肥厚呈肉质,接近无柄,叶片呈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有时候也呈狭披针形,叶子的顶端圆钝,基部逐渐狭窄,叶子两侧有时会稍微向下卷曲。

枸杞的叶片呈纸质,单叶互生,或是2到4枚簇生,叶片呈卵形、长椭圆状、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尖锐,基部呈楔形,长1.5到5厘米,宽0.5到2.5厘米。

二、花朵区别

黑枸杞花朵1到2朵生长在短枝上,花梗细瘦,长大约0.5到1厘米,花萼呈狭钟形,长大约4到毫米,花冠呈漏斗状,颜色呈浅紫色,长大约1.2厘米。

枸杞的花朵在长枝上单生或是双生在叶腋,花梗长1到2厘米,花萼长3到4毫米,花冠呈漏斗状,长大约9到12毫米,呈淡紫色。

三、果实区别

黑枸杞浆果呈紫黑色,球状,有时顶端稍微凹陷,直径大约4到9毫米。

枸杞的浆果呈红色,卵状,7到15毫米,种子黄色,扁肾脏形。

棉花出现黄叶红叶落叶病


我的棉花出现了红叶黄叶还有落叶是什么病

姓名:郭耀春 单位:个体 联系电话:13519946657 2010-07-18

专家解答
您好!
1、棉花枯萎病的防治
(1)棉花枯萎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有黄色网纹型、黄化型、紫红型、凋萎型、矮缩型、苗期出现病株,现蕾期达到第一个高峰,秋季是第二个高峰。
(2)综合防治措施:搞好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田,改造重病田,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倒茬5年以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用99%天达恶霉灵土壤消毒,叶面喷施天达2116,健康栽培管理,实施棉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发病初期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用50克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10克99%天达恶霉灵,兑水30公斤及时叶面喷雾、对病株每株用药液250ml灌根,是防治该病害的特效措施。
2、棉花黄萎病的防治
(1)症状:一般显蕾后才开始发生,花铃期达到高峰,分为普通型、枯死型、落叶型。枯黄萎病与红叶茎枯病的区别是维管束是否变色。
(2)综合防治:同枯萎病,有条件可实行水旱轮作,或改种1-2年长绒棉。
3、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
(1)症状: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缺钾生理性病害,始发于花铃期,结铃期为发病高峰,有黄叶枯型和红叶枯型两种,病株维管束、木质部均不变褐,最后茎杆、枝条呈焦枯状,棉株枯死。
(2)综合防治:实行轮作,精耕细作,重施基肥,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叶面喷施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或磷酸二氢钾,二者交替喷施,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施2—4次。
合理排灌,防旱抗旱,特别防止后期干旱,注意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追施磷钾肥,叶面喷施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3%多抗霉素防病抗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牡丹黄叶病诊断及治疗


牡丹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尤其每年春末夏初,叶片常会变黄甚至干焦。牡丹叶片变黄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要搞清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肥黄 因施肥过多引起的叶黄。牡丹一般以鸡粪、豆饼、油渣等有机肥作为追肥或基肥,过量施肥再遇上土壤缺水,就会产生肥害。主要表现为新叶肥厚且富有光泽,但叶面凹凸不舒展,老叶逐渐变黄而脱落,此时应适当浇水以冲淡养分。
旱黄 牡丹属肉质性根系,一般应少浇水,但过旱会导致牡丹叶片缺水性变黄,尤其幼苗表现更为明显。症状是顶心和新叶正常,下部叶片和内膛叶片首先干黄脱落,此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浇一次透水。
碱黄 牡丹若在碱性较大的土壤中生长,叶片也会失绿变黄。其症状始于新叶脉间,而叶脉,尤其是主脉仍保持绿色,黄绿相间现象十分明显。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脉逐渐失绿,继而全叶发白,叶缘焦枯,叶片脱落。严重时则枝梢枯顶,以致整株死亡。对于这种“黄化”现象,可采用0.2%至0.3%的硫酸亚铁溶液对叶面喷施3至5次,浓度不要过大,且应随配随用。
饿黄 即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的黄叶,症状常表现为某片地大面积发生黄化。
牡丹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叶小易脱落,色泽一般呈暗绿或灰绿色,缺乏光泽。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扩展。
缺钾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
缺镁、锰、硼、铜等微量元素叶片也会出现黄化、坏死、叶尖枯萎等症状,应结合喷药于花期后喷洒磷酸二氢钾及微肥以补充营养。牡丹发生病变,叶片也可呈现色泽深浅不匀、黄绿相间的斑驳,即“花叶”。这是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需加以区别。
虫黄 牡丹多受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及线虫危害,叶片失绿而呈土黄色,甚至叶片枯焦。此症状主要特点为某地单株或几株叶片发黄、枯焦。发现此症状,应及时查看并快速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烂黄 牡丹栽培地多为多年重茬、连茬地,其中病菌很多,尤其是真菌中镰孢菌,造成牡丹根、茎基部腐烂,因而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引起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脱落或枯焦,而牡丹新梢顶心和新叶颜色仍属正常。这是牡丹干旱时根腐烂表现出的黄叶症状。
夏季雨后腐烂与此表现不同,雨后腐烂症状表现为嫩叶淡黄,老叶也渐呈暗黄。此时应结合锄地撒施防治根腐病的杀菌药或灌根,或结合秋季栽苗浸根,穴内撒药。
在牡丹的日常栽培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叶片变黄、枯焦,要认真观察,确定病因,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

相信《枸杞黄叶病怎防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枸杞与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