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速生杨的林间管理问题》,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你好,麻烦我想问一下就是关于速生杨,是否可以把底部的小丫枝砍去。若看下对树的生长有影响么?若可以看下一般在什么是时间最合适?谢谢!!期待中!!!

姓名:冯玉伟 单位: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 联系电话:03945355862 2007-09-15

专家解答
冯玉伟同志: 您好,速生杨的修剪管理应注意以下两点: 抹除下部萌芽。树苗发芽后,将地面以上2米以内的萌芽尽早全部抹除,只保留顶部1米~1.5米范围内的萌芽。这样有利于顶端长出强壮的中心主枝,加速树木的生长。 疏除竞争枝。速生杨定干后,由于营养集中,顶端发枝力强,很容易生出两个特旺枝并行地向上生长,一旦形成两个中心干,便会影响其它枝条的生长。因此抽枝后,要剪掉一个特旺枝。具体做法是,第一枝与第二枝长势一样时去掉第二枝,第一枝弱第二枝强时去掉第一枝,保留第二枝,以免形成两个中心干。 以上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

xZh52.CoM展读推荐

速生杨


速生杨中林46怎么样才能迅速生长

姓名:邢晓 强  单位:洪洞 联系电话:13835767061 2008-03-10

专家解答
邢晓强同志: 您好,您咨询的问题参考如下: 为了实现杨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必须应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相技术要点: ??一、立地选择。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杨树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我省杨树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区和河滩地,造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 ??2、 土壤质地较轻。黑杨派树种(如欧美杨和美洲黑杨品种)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白杨派树种(如毛白杨)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3、 地下水位适宜。杨树生长适宜的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4、 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 ??5、 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二、细致整地。造林地经平整地面,修好排灌沟渠系统后,进行全面深耕(或深翻)30cm以上,然后挖大穴,规格为径0.8-1.0米,深0.8-1米。 ??三、选用良种壮苗 ??1、 选用良种。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已经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适宜的优良品种。 ??(1) 胶合板材。胶合板需要大径材,干形通直圆满、无疤结,木材硬度适中,旋切、干燥、胶合性能好。适于培养胶合板材的主要是黑杨派的优良品种,如I-69、I-72、L323、L324、中菏1号,T26,T66,中林46杨等。 ??(2) 纸浆材 纸浆材要求杨树品种生长快,材色浅,木材密度较大,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应达到0.9mm以上),纤维长宽比大于35,壁腔比小于1,杂质含量低等,适于培养纸浆材的杨树品种有:I-69杨,I-72杨,L323,L324,L35,中菏1号,中林46,I-107,中林23杨等。 ??(3) 家具材。要求树干通直圆满,疤结少,木材密度较高,结构细致,心材含量低,力学强度及硬度较高,易干燥,胀缩性小,易加工,胶接油漆性能好等。主要品种有鲁毛50,易县雌株,I-69,I-107,L35,I-102,T26,T66,中林23杨等。 ??2、 选用壮苗。试验证明选用2年根1年干或2年根2年干,高4.5m以上,胸径3.5cm以上的黑杨苗木造林,不但缓苗期短,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而且生长快,成才早,出材量高。对壮苗的要求是根系发达完整,苗木粗壮,枝梢木质化程度高,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四、造林密度。设计合理的造林密度,应根据杨树品种的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培育目标,轮伐周期等因素来确定。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培养大径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培育短轮伐期的林分时,密度可以大些。 根据国家木材标准对杨木的有关规定,结合山东杨树丰产林造林密度的研究结果,认为短周期纸浆林的造林密度为2×3米,3×3米,3×4米,胶合板材的造林密度为5×6米,6×6米,4×8米,以利培育大径材。 ??五、栽植技术。科学的栽培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栽植技术主要包括:苗木处理,栽植时间,栽植深度和栽植方法。 ??1、 苗木处理: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都要防止苗木失水。在苗田应遵循先灌水后起苗的原则,苗木起运中要注意保护好根系,使根系完整、新鲜、湿润,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美洲黑杨的一些无性系,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1-2天。为保持苗体的水分,可剪去全部侧枝。 ??2、 栽植时间:春季和秋末冬初(十月底-十一月中旬),正当杨树落叶后及萌芽前,均适宜杨树造林。但美洲黑杨的一些无性系如I-69,T26,T66等,应在春季适当晚栽,待树液流动,芽快要萌动时(3月下旬-4月初)栽植,成活率较高。 ??3、 栽植深度:根据土壤条件而定,在较干旱疏松的土壤上栽植60cm左右为宜,这种深度可增加苗木的生根量,提高抗旱抗风能力,而在比较粘重的土壤和低洼地,则不宜深栽。 4、 栽植方法:造林时要求大穴栽植,扶正,栽直,分层填土,分层踩实,使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栽后立即浇水,水渗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六、抚育管理。俗语说三分造林七分管理,科学地管理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1、 适时灌溉。杨树是速生树种,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所以适时灌溉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还能提高杨树的生长量。除新造幼林要立即浇水外,栽4-6月干旱季节,要对林分适时灌溉,以保证林木旺盛生长。秋季干旱时也要进行灌溉,对美洲黑杨等品种进行冬灌可提高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溉次数和灌水量视天气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降水年份,东部栽植区可浇水两次,西部、北部栽植区应浇水三次以上,每亩每次浇水30-50m3,浇水后要及时培土保墒。 ??2、 合理施肥。根据我省经验,速生丰产林施肥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1) 基肥:在造林前每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左右,混合后施入挖好的树穴内根系栽植深度范围。 ??(2) 追肥:每年5-6月,在杨树的生长旺期追肥两次,施肥量每次为尿素7.5-15斤或碳酸氢氨25-30斤,造林当年可晚施、少施,随林龄增加可适当多施,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 ??(3) 松土除草:林分郁闭前,每年除草不少于两次,实行农林间作时可与农作物管理结合进行。林分郁闭后可适当减少除草次数。农林间作期间不专门为林地松土,停止间作后每年最少要松土1-2次,以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 ??(4) 修枝:适时修枝可提高树干质量,有利于培育干形圆满的优质良材。造林时修去苗木的全部侧枝,造林后1-3年的幼树,去除竞争枝,保留辅养枝,并剪除树干基部的萌条,培养直立强壮的主干,修枝强度应保持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在3/4以上。胶合板材应没有疤结,当第一轮侧枝基部的树干达到10-12cm时进行修枝,去掉第一轮侧枝,以培养无结良材。修枝应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切口要平滑,不撕裂树枝。对四年以后的林木要逐步修除树冠下层生长衰弱的枝条,使树冠长度与树高大致保持以下比例:树高10m以上,冠高比2/3;树高20米以上,冠高比1/2;树高25米以上,冠高比1/3。 ??(5) 实行农林间作,以耕代辅,在林分郁闭以前实行农林间作,不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如松土,除草,浇水,实施等措施,起到抚育幼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收益的作用,间作农作物应以矮小,耐荫,耗水肥少的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或瓜菜,药材小麦等。间作的作物与林木要保持50m以上的距离,以免耕作时损伤林木根系或作物与林木争水争地。 以上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

新栽速生杨夏季管理六要点


速生杨最大的特点是生长快,易成材,见效早,效益好,一般8年~10年即可采伐。加强对新栽速生杨的夏季管理,对促进其生长成材非常关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如下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是培土浇水。3、4月份栽值的速生杨,5月份后将大量萌芽抽枝生长。这时正值春末夏初,春旱尚未完全结束,且易刮大风,水分蒸发量大,萌芽后植株需水量较大。为此,5月中旬要浇一次透水。浇水后,要进行培土,特别是对栽植较浅、因风吹树干松动以及大规格苗木及时培土更为重要,培土后要踏实。6~8月份,也要不定期浇3次~4次水,以防干旱和满足树木生长期所需的水分。

二是抹除下部萌芽。树苗发芽后,将地面以上2米以内的萌芽尽早全部抹除,只保留顶部1米~1.5米范围内的萌芽。这样有利于顶端长出强壮的中心主枝,加速树木的生长。

三是疏除竞争枝。速生杨定干后,由于营养集中,顶端发枝力强,很容易生出两个特旺枝并行地向上生长,一旦形成两个中心干,便会影响其它枝条的生长。因此抽枝后,要剪掉一个特旺枝。具体做法是,第一枝与第二枝长势一样时去掉第二枝,第一枝弱第二枝强时去掉第一枝,保留第二枝,以免形成两个中心干。

四是追肥。速生杨因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需要充足的营养。要在5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或选择雨天后,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0.2公斤或碳酸氢铵0.4公斤,也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0.3公斤。如附近野草丰富,雨季也可割草压施绿肥,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又进行了培土,一举双得。

五是病虫害防治。速生杨的主要病虫害是蛀干和食叶害虫以及烂皮病,主要害虫有杨干象、杨叶甲、杨扇舟蛾、杨白潜叶蛾。对蛀干害虫的防治方法是:在距地面1.5米的树干上涂毒环(菊酯类农药与柴油,按1∶30配制)或毒胶(粘虫胶与灭扫利,按20∶1配制),或用毒笔进行防治。对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是:喷布氧化乐果、久效磷或灭幼脲。如有溃疡病发生,在生长季节要喷洒1000倍70%甲基托布津,一般喷洒3次~4次即可除病。发病严重的植株一定要拔除烧毁。

六是保护树皮。速生杨树皮薄,横向生长能力差,伤口不易愈合,树皮一旦损伤会影响植株生长。在“四旁”栽植的苗木易遭到人为或牲畜的伤害,因此需用酸枣枝绑缚,或再次进行拌药涂白,注意看管也是十分必要的。

速生杨树效益怎样?


吴老师你好!请问栽种速生杨树立效益怎样?几年能成材?跟松树相比呢?适合在地里种植还是山上种植?谢谢!

姓名:胡超华 单位: 联系电话: 2007-04-12

专家解答
胡超华同志: 您好,目前人们栽培速生杨除了保持水土、绿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社会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经济效益。由于速生杨的用途广泛,并且速生性强,因此我们认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以下为速生杨效益的简单分析:速生杨育林苗木定植后,一般情况下,5年即可成材,5年后,每亩蓄材量可达到25-30立方米左右。 速生杨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造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 2、土壤质地较轻。黑杨派树种(如欧美杨和美洲黑杨品种)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白杨派树种(如毛白杨)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3、地下水位适宜。杨树生长适宜的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4、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 5、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以上为其简单的分析,可能与实际有一定的出入,仅供参考。

2025速生杨简介



2025速生杨是以欧洲杨与美洲黑杨及其变种为亲本,经有性杂交定向培育而成的第五代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美国为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和气候恶化,美化环境而精心研种的。该树具有速生 优质 抗虫 抗病 耐热 抗旱 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为世界当今生长最快的杨树树种。

一 2025速生杨的优异特性

1.生长极快,育苗栽种性好。它皮部生根,极易成活,无根扦插,有根移栽,入土即长,有水则活。扦插成活率85%-95%,移栽苗成活率95%-100%。当年干高4-6,干粗3-5厘米,当年成林,五年成材,破除了“十年树木”的传统观念。

2.适应性广。能耐-30℃以下的严寒及40℃以上的高温,在沙土 粘土地 中度盐碱地上都能健壮生长,特别适宜我国西北 华北 东北地区种植。

3.抗病虫害能力显著,它具有独特的抗病虫能力,对成灾危害林木的沙棘叶蝉表现出显著的功能。对叶锈病 霉乌病 病毒病不发生危害。

4.有良好的环保效应。它均为雄性,春季不产生扬花飞絮,它根系发达,枝条粗壮,十级以下大风未能将其折断,极适应铁路 公路旁的绿化,是绿化城市,治理沙漠,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理想树种。

二 2025速生杨生物学特征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速生杨集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为一体,有很高的综合开发价值。

1. 速生杨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威逼人类的生存。 在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生态环境仍然存在着继续恶化的趋势。 严重的水土流失,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沙漠化的速度加快,大自然向我们出示了黄牌警告。治理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已成为中华谋生存的根本大业。速生杨以其优异的特性,理所当然的担当起治理严峻生态环境的重任。推广速生杨,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 速生杨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速生杨生长快,成材年限短,材质细腻,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建议好地育苗,荒山荒地育林。 每亩栽植速生杨440棵,每五年伐一轮,平均亩产木材25立方米(超过一般杨树的3-5倍),木材按400元/立方米计,收入为一万元,如果育苗,每亩扦插6000株,当年每株可剪苗10棵,每苗2元则收入12万元。

3. 该树枝叶是优良的牲畜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在12.97-13.56%,脂肪含量及钙含量亦高,8月份含氨基酸,赖氨酸明显超过秸杆饲料。每亩可产枝叶饲料25吨,烘干条2.5吨,可供养50只羊一年饲养。

4. 可用于造纸木浆,制作胶合板,发展以木制品和纸浆业等产业,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更具现实意义。被已致富的农民亲切称其为“发财树”。

三 2025速生杨育苗及育林栽培技术

1. 育苗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春季清明前后扦插为好),选一年生粗0.5-3厘米,长15-18厘米,具有3-5个健壮芽的苗作插穗,人工切条要选择锋利菜刀,上切口平齐,下切口成马蹄形,避免切口劈裂,确保成活率。扦插苗与地面成45度角,地上部分露出1-2个芽,株距20厘米,行距80-100厘米,每苗扦插6000株,扦插栽植前将枝条在清水中浸泡五天左右,顺后剪切枝条15-18厘米准备扦插。

2. 育林地扦插或移栽均可,扦插与地面成45度角,移栽与地面成90度角。最好采用移栽的方式。密度在400-440株/亩,株距1米,行距1.5米。

3. 浇水很重要.无论扦插或移栽,均采用小水漫灌法,立即灌足第一次水。扦插苗要连续浇水,每周一次,第四水后两周一次,全年浇水10-12次。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九月初灌足最后一次水后停止浇水。移栽苗可根据土壤水分,及时浇灌,确保土壤湿润即可。 待树苗根系形成,确保成活后,要进行修枝摘芽,在整个生长期内,至少摘芽三次,第一次在5月中旬,随后给树苗培土,确保风袭不从新芽处折断。第二次在6月下旬,第三次在7月中旬,根据留强去弱的原则只留一株。

4. 有条件的在扦插前,施足农家肥和每亩地磷酸二钠25公斤为底肥。第四次浇水前施肥尿素20公斤/亩,要求近根施肥。第三次施肥在7月中旬,无条件不施肥也可。

关于养花的种植技巧问题之施肥


我们都很优待自己,特别讲究饮食营养,把自己养的肥肥的,植物也一样需要。养份对植物的健康生长也同样很重要,道理很简单,没有营养的摄入,怎么能健康成长呢?我们养花有如何给植物增加营养呢?这就是施肥了。

老套路,先整理一些传统施肥的资料,然后再说说自己种植仙肉植物施肥的心得。

施肥,首先要懂得肥料得种类及其功用。花卉的基本养分,是氮、磷、钾三要素:

1、氮肥:能促使枝叶繁茂,提高着花率。常见的氮肥有人粪尿、硫酸铵等。

2、磷肥:能使花色鲜艳,结实饱满。常见的磷肥有米糠、鱼鳞、骨粉、鸡粪、过磷酸钙等。

3、钾肥:能使根系长得健壮,增强花卉对病虫害和寒、热的抵抗力,还能增加花卉的香味。常见的钾肥有稻草灰、草木灰、硫酸钾等。

施肥最基本的原则是薄肥勤施,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少吃多餐。花苗生长期最好10天左右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傍晚施肥效果最佳。那么怎么样算薄肥呢?我认为如果是买现成的无机肥,那么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再减一半,就是多加一倍的水,这样绝对是安全的,甚至可以结合浇水,每次都施一点。如果是自己沤制的有机液肥(我估计现在也没有人去这么做了,家里多占个地方,还脏兮兮的),兑清液,按照1:10的比例加清水,使完全安全的。

其次要掌握不同花卉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品种的花卉对肥料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有的喜肥,如茉莉,非常吃肥,肥施少了,花就开的少,也不香。再比如说豆科植物,它们又一个特点是根部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所以就不用施氮肥了,否则就光长叶,不开花了。

再次是要掌握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这就像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要多补充磷和钙。植物也这样,开花季节要多施磷肥,秋天多施钾肥等等。

最后是转摘得花卉施肥要诀,供大家学习:

花卉施肥要坚持四多、四少、四不、四忌。

四多:即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后多施。

四少:即茁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长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四忌:一忌浓施,二忌热肥(夏季中午土温高,施肥易伤根),三忌坐肥,即栽花时盆底施基肥,不可将根直接放在肥上,而要在肥上加一层土(俗称脚泥),然后再将花栽入盆中,四忌生肥,若是施用有机肥料,定要经过充分腐熟,不可直接用生肥,否则新植时易感染病菌。

表面上看,因为仙肉类植物多半生活在沙漠荒野之地,土壤贫瘠,似乎对养分的需求很小。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样的地带有机质少,肯定不如热带雨林来的肥沃。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植物,生长速度必然缓慢,这也是适者生存的需要。所以对于家庭养仙肉,如果不能提供适当的养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它们生长,那么回导致很多朋友对它们失去耐心,最终导致失去热心。平心而论,这玩意儿长的真的是忒慢了!

由于在荒郊野地的仙肉类植物,谁也不会去关心它们长得快慢,在家庭就不一样,谁不希望自己的宝贝一天一个样呀。就像我们自己建温室,人为创造高温差、高空气湿度来促进其生长,同时也可以长的更漂亮,而不像野生的仙肉植物这样沧桑。

为了让仙肉长得更漂亮,也相对快一些(这样会很有成就感),施肥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能养活仙肉的基础上,就要向养好发展。不过我自己觉得,从保守的原则出发,一般初养仙肉,还是不施肥为好。因为仙肉植物算不是很吃肥的一类,一般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足能对付。而施肥往往以液态肥为主,这样容出现和浇水不当一样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养仙肉最容易出现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心态。毕竟仙肉植物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我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通过改变局部环境,提高他们的生长速度,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否则必然会失败。

所以对仙肉植物的施肥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两步来:

一是上盆时配好培养土。这样最大的优点在于今后不用为怎么施肥考虑。因为仙肉植物事实上对养分的需求相对要小,而不像茉莉等植物嗜肥,每年上盆不但到施足底肥,还要经常施追肥。一般来说,可以直接在盆低埋入一些缓效花费,这样干净简单,效果也不错,对女孩子特别适用。如果不怕脏,可以放入有机底肥,如果家里养鸟,正好一举两得。也可以买现成的骨粉。据一些仙肉高手说,效果很好,特别是仙人掌类的,只要在土中拌入适量骨粉,当年就不用考虑再施肥了。

二是适时施追肥。这里的情况相对复杂些,因为说说都是仙人掌类植物,其实不同的品种之间,由于品种本生的特点不一样,差别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多肉植物分属不同的科属,虽然都有耐旱的特点,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更要区别对待,谨慎施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水平有限,还需要不断总结),对一些生长强健的品种,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乳突球属、强刺属等等,在生长季节里,只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没有任何问题的。过去我家养的白檀、令箭荷花、金琥、虎刺梅、芦荟、条纹十二卷等大路品种,都是直接用淘米水浇的,包括嫁接的球也一样。而且我听别人说起让普通仙人掌和仙人球开花的秘诀,就是每年施两、三次鱼腥水就够了,据说养多年不开花的仙人球会猛开,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对于一些如岩牡丹属、帝冠、花笼等生长极为缓慢的品种,以及生石花属的多肉植物,还是少浇或不浇为好。这就是说,施肥和浇水一样,要和这些品种本身的生长速度相适应。越是需要少浇水的品种,也就可以少施肥。不过一些仙肉在养的过程中,加大温差,促进生长,也经常施一些速效肥,效果显著。所以施肥一定要根据仙肉生长情况来调整,这样可以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最后就是施什么肥了。当然氮、磷、钾三大元素是不可缺少的。不过不同的植物对这三种元素还是有侧重点的。比如说豆科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这样就可以不施氮肥了。同样,对仙人掌类植物来说,因为叶子都退化了,氮肥的需求量自然减少,如果施多了,反而球体容易徒长,因此应该多施磷、钾肥;多肉植物也一样,多施氮肥会破坏紧凑的株型,降低观赏价值。另外仙人掌类植物喜欢钙,要注意补充。

相信只要去实践,大家都能养出漂亮的花来!

关于养花的种植技巧问题之光照


在养花的诸多要素中,要养好花,首推光照。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充分的光照,可以使植株长得矮壮结实,增加抗性,开花繁茂,玲珑可爱。当然,不同的植物对光照要求不同,过分的光照,也会让植株灼伤,使表面出现难看的黄斑,影响观赏价值,甚至死亡。

那么怎么样的光照才是合理的呢?这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可以说到现在,我对一些概念还很模糊。关键是对光照强度的判断上,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这方面有点和浇水的干湿判断类似(当然现在已经有一些直观使用简单的判断方法),每个人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因为一般我们得到的知识都来源于花卉书籍,几个模棱两可的用词,让我们无从下手。如果有类似判断干湿的使用方法,如竹签法、端盆法等等,使大家有章可循,那该多好啊!

先说一些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光照有长度和强度之分,长度是指一天24小时内日光照射的长短,强度是指阳关射到地面的强弱。根据花卉喜光的长短(主要从花芽的分化需要的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长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根据花卉喜光的强度,又可分为阳性花卉、中性花卉和阴性花卉。这两者的分类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对同一种花来说,是有一定的重复的。

也就是说,长日照花卉一般多为阳性花卉,如茉莉、石榴、荷花等等,短日照花卉多为阴性花卉,如大多数的观叶植物。但是也不绝对,有的花卉喜欢长日照,这样才有利于花芽的分化,但是又怕强烈的日光,这一点,许多仙人掌及多浆植物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如我们常见的观音莲等。再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菊花,是典型的阳性花卉,但是却又是短日照花卉,所以只有到秋天日照变短才开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常识性经验中来简单的判断,如夏天开花的,肯定是长日照花卉,而且多数又是阳性花卉等等。

现在让人搞不明白的是对光照的一些概念。比如说,强光、暴晒、直射光、散射光、充足的光照、半荫等等,最让人头痛的是,有的书上说,某某植物,喜欢强光,又怕暴晒,我实在理解不了了。如何来正确区别这些概念,这对我们是否能养出健康的花卉,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还是有办法借助测光仪来判断,只是过于专业,一般养花爱好者,哪里能做到有这么好的装备啊!

下面就以我喜欢的仙人掌类植物对光照的需要为例,来试图解释一下植物对光照需要的判断,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这类植物总体是喜欢阳光的,这是一个大前提,所以我们在买植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种植物的基本习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在前面几篇里已经提到过。按对喜欢光的强度来划分,对仙肉植物而言,我认为基本上都是中性花卉以上的。因为对仙肉植物而言,它们的体型进化成这个样子,目的就是为了抗旱,而干旱地区,多半应该是光照比较强烈的(我当然没有考查过这些植物的原产地,这是自己的推测),不然的话,也很难形成沙漠性的气候。所以除了产于热带雨林等附生类的仙人掌植物,其他的都应该是喜欢充足的阳光的,即使是一般我们都认为喜欢半荫的软叶系百合科瓦苇属植物。

在了解基本前提后,我们就像浇水一样,从最不容易出问题的角度入手。就像浇水宁干勿湿一样,我觉得光线宁强勿弱。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品种的仙肉植物,承受太阳光的能力肯定有差异。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蟹爪兰,虽然属于仙人掌类植物,但是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时间小于每天5小时,才能形成花蕾,所以蟹爪兰都是在冬春季节开花(现在一些市场上经常可以在国庆节有卖开花的蟹爪兰,可千万不要以为是新品种,仅仅是经过了遮光和低温处理,让植物提前形成花蕾,在国庆节开放。

事实上,只要种植的法,到12月份又会再次开花)。不过我觉得除去夏季正午的阳光(12点-15点)应该适当的遮荫外,其余时间都可以充分享受阳光的,这从我养的令箭荷花(这还算是附生品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至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产生不同的种植效果,从而满足不同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只是个人爱好问题了。如一些仙肉植物在散射光的环境下(我的理解是晴天树荫下的光照强度),会显得更翠绿可人。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讨论的是针对成年植株的正常护养期而言的,对幼苗、或刚换盆的、或刚扦插的、或刚出房的植株来说,肯定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的。

速生杨木如何加工?


我地速生杨多,以速生杨木为原料如何初级加工?

姓名:杨书强 单位:山东聊城莘县 联系电话:13156357801 2008-10-06

专家解答
杨书强同志: 您好,杨树人工林木材的加工利用如下: 一、以胶合板为中心的人造板生产 当前,杨树人工林木材已成为我国人造板工业的主要原料,特别是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的人造板企业,以胶合板生产为例,全国有6000多家企业,广泛利用当地的杨树人工林木材资源生产单板和胶合板。杨木生产胶合板和细木工板在我国木材加工业和家具生产企业中较普遍,其板材重量轻、加工方便,可大量用于家具生产和建筑室内装修。在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生产中,除了细木工板外层的表板以外,板条和芯板单板均以杨木为原料。 杨树的小径木、梢头、枝桠及工厂"废料"是生产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理想原料。 二、杨木在纸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为了开拓和扩大我国纸浆造纸用材资源,杨树人工林木材在纸浆和造纸工 业得到推广应用。从杨树的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来看,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80%),木素含量较低(20-25%),非纤维素杂质少。杨木除了纤维长度外,其余特性与云杉接近,杨木材色洁白、易漂白、得浆率、强度及白度三者可以兼顾,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制浆造纸原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关于养花的种植技巧问题之闷养


这里所说的闷养是一种通俗叫法,实质就是制造温室效应。相对于过去所讨论的土壤、浇水、阳光等而言,闷养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当然也有其独特性,主要就是体现在制造一个类似温室的小环境。

为什么要闷养?只要大家去大棚参观一下就知道了,大棚里出来的植物就是这么水灵,有什么秘诀?其实说白了就是闷出来的。闷养之所以可以让植物长的水灵、饱满,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制造大温差。

可能有的朋友,特别是养花新手,不太明白温差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但是我只要举个例子就会明白。我们都知道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番茄等作物特别有名,因为特别甜,这就是温差带来的效果,只是新疆的大温差是大自然赋予的,对于我们江南一带,家庭种植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但是大家也可以发现,为什么春天和秋天植物生长都会较快,特别是春天,其实温差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温度和温差的加大,植物生长迅速。

那么为什么大温差会促进植物生长?其实道理说出来并不复杂。生命发展靠的就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体现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时候,生命体就表现出旺盛的生长迹象,反之则表明生命体生长放缓,直至死亡。就植物而言,表现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方面,光合作用就是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就是异化作用。白天,阳光明媚,绿色植物尽情地进行着光和作用,制造养分,虽然这个时候呼吸作用依然存在,但是消耗远远比不上光和作用的积累,到了晚上,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继续保持,但是由于温度下降,呼吸作用并非保持高度运行,总体上的消耗,应该低于白天光和作用的积累。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大温差有利于植物生长了,就是增加光和作用的积累,降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也是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由于晚上温度大幅度降低,是白天光和作用的积累都大量保持下来了。

当然,温室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只是大温差是最重要的一面。因此家庭种植花卉,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建设小型温室,没有条件的,可以制造简易大棚,在花架上用塑料薄膜围一个空间,或者就用阳关板也可以。再没有条件的,对于仙人球一类的小型花卉,可以加罩一个可乐罐。但是要注意的是,温室空间越小,局部温度会上升的太高而闷坏植物,相当于蒸熟了,解决的办法是保留通风孔,还有就是要给植物一个锻炼的机会,循序渐进。

有了这些设施,种植花卉可以事半功倍,早上盖上薄膜提高温度,晚上打开降低温度,保持20度以上的温差,植物会长的很欢。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温室的花卉由于生长迅速,组织结构往往不够结实,容易受病虫害侵扰,这一点就不如自然种植法种出来的植物了。

最后,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种植本地花卉以及原本生长就比较迅速的花卉,就不一定要使用闷养的方法,毕竟现有的环境他们已经很喜欢了,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关于养花的种植技巧问题之浇水(上)


在说浇水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从家庭养花的角度看,我觉得植物健康成长的环境,不外是这样六个方面:水份、温度、光照、空气、土壤、养料。这其中,我把水份、温度归类为决定植物生死的要素,通俗的说,就是养活;而阳光、空气、土壤、养料归类为养好的要素。当然这样的分法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养料,没有养料,植物肯定长不好,抗性下降,最终还是要死的。之所以这么分,也无非从家庭养花中,对上述六要素的控制难度而言的(当然,这里也含有我自己的个人判断,或许我觉得难的方面,别的朋友却很容易解决)。其实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温度也将成为相对容易控制的要素了。今后我将从这六个方面陆续和大家探讨如何养好花卉。

言归正传,先来说说浇水的问题。

我自己觉得,家庭要养好花,浇水是最为关键的。水是生命之源,虽然光照、土壤、施肥等都不可缺少,但是常规种养,还是水份最重要,事实上,水培的出现,也证明了水份的重要性。对多数植物来说(除了水生植物外),浇水是很让人头痛的事,从心理上分析,多数爱花者都有希望自己喜爱的宝贝快快长的美好愿望,而浇水就成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最好方法,然而这个最好方法却让大家尝尽了伤离别的痛苦。可以说,养花的问题,十之八九都和浇水不当有关,甚至可以说,养花死亡的原因中,主要就是浇水不当造成的,而且基本都是浇水过多引起。所以才有养花浇水要有三年功之说。

那么究竟该怎么浇水,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算是比较合适的呢?既然浇水这么复杂,那么有没有傻瓜浇水法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所养植物的习性要有所了解。比如说仙人掌类植物,既然大自然的进化,让它们适应了干旱的气候条件,那么它们在这方面必然有过人之处。可以想象一下,在干燥的沙漠地带,年降水量能有多少?空气湿度能有多少?而来到了我们中国,就以我所在的江南地区为例,仅仅是空气湿度而言,对这些仙人掌植物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了,即使是干燥的北方,相对于沙漠而言,空气湿度也要高的多。事实上像这些植物,在温度适合的季节里,你掰下一个枝叉,不用插入土里,扔在盆面上就能生根。记得我有一次去逛花市,遇到一位爱好者来买铁树。铁树也是耐旱高手,经销商一般从福建大量运来,都是直接放在架子上,也不上盆,平时就这么喷点水,照样很滋润,还发出了新根。这为爱好者看到这个情况是感慨万千,自己种在盆里居然不如经销商仍在空气里种的好。

举了这个例子,就是说不同的植物需要多少水份,都是不一样的,和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用同一种方法养所有的植物,是注定要失败的。这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我们各有所长,只有给予合适的环境,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植物也是一样,水稻对水的适应能力,就完全和仙人掌植物是完全不同的,同样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也是正好相反。

所以当我们对植物的习性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就是可以说,已经掌握了百分之五十的浇水的技巧了。

关于养花的种植技巧问题之浇水(下)


前面是从花卉的生长特点来分析如何掌握浇水的分寸,这是掌握浇水的根本,接下来聊聊具体的浇水的技巧了。

其实说到技巧,也就是日常大家在养花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这种经验可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否则弄不好就成了教条主义者,对养好花一点好处都没有。并且会对浇水产生一种紧张感,而往往是越紧张越浇不好水。以前我养花也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要为要不要浇水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

所以很多经验只是一种方法,具体的运用还是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养花的书,上面的介绍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不过也要谅解作者的难处,确实在浇水这件事上,很难有定量分析,因为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很多的描述,不外乎要严格控制浇水、可以多浇水、保持干燥、宜干不宜湿等等,对这样的描述,每个人的理解都肯定不一样,这个朋友理解的干和另一位朋友理解的不一样,所以一个浇水了,一个没有浇水,于是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那么浇水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除了上次所讲到的花卉的习性外,其他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通风、盆的结构、土的结构等等,有的因素在今后还要具体聊,这里就简单的针对与浇水有关的说两句:比如说合适的温度使植物处于最佳生长期的需水量肯定要比休眠状态要大,这和我们人一样,夏天要多喝水,冬天喝的就少了;通风好的环境水也散发的快,浇水频率也会比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要高,同时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湿度高的话容易滋生细菌,更要少浇水了;塑料盆的透气性肯定比泥盆差,所以要少浇水;疏松的土壤结构当然可以多浇水了。

最后针对对水份比较敏感的植物,如仙人掌类植物、兰花等介绍一些判断是否要浇水的小经验,对于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润生植物如茉莉,已及绝大多数一、二年生草本等水浇多了问题不大的品种,也没有必要参考这些经验,有的也用不上,如荷花。

一、竹签判断法:即将竹签(或牙签)插入盆土三分之二的深度(肉质根需小心),要浇水的时候,拔出竹签,看看土壤部分的干湿度情况。这种方法对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进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浇水,很有帮助;

二、表层土干湿判断法:一般地说,表层土发白,就可以浇水了,这就是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的原则。所谓的干透,就是指表层土发白,但是拨开表层土,依然可以看见湿气。对于处于生长期的耐旱植物等,这样的判断方法就可以了。习性强健的,可以马上浇水,对相对怕水的,等两天再浇水。

其他的还有端盆法,即手感好的朋友,可以端一下盆,觉得盆轻了,就可以浇水,用塑料盆种的仙肉,用土也以泥碳等轻质材料为主的,浇水后和干燥的份量还是比较明显的。敲盆法,即用手指轻敲盆壁,发出空心的声音,就说明土干了。

判断了土壤的湿度,就要浇水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坐盆法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只要15秒钟就够了,千万不要看到表层土出现湿气再拿出来。越是疏松透气的土,时间可以越少,因为虹吸作用强。这种浇水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对干,不容易烂根。因为植物的根尖分为根冠区、生长区、生长区和根毛区,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抗湿能力最强,而根毛区之上的老根已经失去吸水的功能,主要起传输水份养料和固定的作用,抗湿能力差,烂根往往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浇水这件事,一下子要说透是很难的,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去摸索!

喜欢《关于速生杨的林间管理问题》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花卉的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