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救灾减灾技术要点: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与特点

一般来说,对于以各种相对裸露方式越冬的昆虫,如食叶害虫,连续的低温和雨雪冰冻会降低越冬害虫的存活基数,减少当年的种群数量;但对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和暴发是极为有利的,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极易造成大量伤口并导致林木生长势的急剧下降。众多伤口是多种病菌的侵染点,树势急剧下降又可引发一些腐朽菌的侵入,因此,各种弱寄生病害的严重发生,在当年就会显示出来;而次期性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如多种天牛、小蠹、吉丁虫等)主要入侵树势衰弱的林木和林分,灾害对其影响会有适当的滞后现象,一般在灾后2-3年内种群将急剧增长,成为病虫害持续发生的基地,从而造成更大的后续灾害和恶性循环。

2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的重点次生性森林病虫害

监测和控制的重点是各种病害,如松树腐朽菌、杉木细菌性病害、杨树腐烂病、板栗干部病害、油茶病害等;各种次期性害虫,如多种林木钻蛀性害虫(多种天牛、小蠹和吉丁虫等),特别是松墨天牛,此种天牛正是我国头号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其它钻蛀性害虫的大举入侵和养殖,更有利于松材线虫的扩散和蔓延。

3次生性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及技术要点

这次南方雨雪冰冻雪灾害覆盖面很广,受害树种很多,涉及的有关病虫害种类更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涉及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性支撑技术要点。

3.1林种或林分类型的划分建议各地区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现有林种或林分划分为以松、杉等为优势树种的次生林,以松、杉、桉等树种为主的用材林,以油茶、板栗、柑橘等为主的经济林,以及竹林等四种类型;并依次划分中幼林和成熟林。

3.2灾情调查和受害等级划分配合各地区的其它救灾措施,立即进行灾害调查,依据折干、断梢、冻拔、冻裂等的具体情况,针对上述不同林种、树种、林龄,提出轻、中、重的受害标准和受害等级划分。

3.3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梳理根据各地区的主要树种、树龄和林分树种结构,梳理各地主要树种的病虫害发生历史、常发性主要种类,明确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对于引进树种,更要梳理原产地的主要病虫种类,从而明确可能发生的重大次生性病虫害种类。

3.4分类施策,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各地区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灾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森林病虫害,分类施策,系统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于今年4月前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松杉林:将松动或倾斜林木扶正并培土踏实;及时清理死亡或濒死林木,采用相当规格苗木进行补植;对折断和受冻害的侧枝进行适时适量的轻度修剪,剪口要平滑,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涂刷伤口。针对成熟林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砍伐断梢、折断、倒伏林木,倾斜林木视程度进行扶正或砍伐,并及时清理林地;对受害面积较大形成林窗的林地进行造林更新。

经济林:冻害为板栗枝干病害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环境条件,雪后应该及时清理栗园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清园后,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全面对树体及地表喷施一次。

3.5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常年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大范围的冰冻雪灾极大地改变了林分环境,原先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特别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各地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以30x30m左右为宜。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一年调查两次,春秋各一次;对于大范围或大面积的次生林和用材林,也可采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一年一次。各地的监测技术方案要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XzH52.COM推荐阅读

受害林木和竹子的加工利用-林业救灾减灾技术要点: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倾倒或折断林木和竹子的清理和外运

1.1分类和处理倾倒或折断的树木(竹子)分为①连根拔起整株倒伏的树木(竹子);②拦腰折断的树木(竹子);③被压弯出现明显折痕的树木(竹子);④断稍折枝的树木(竹子);⑤被压弯的树木(竹子)。前三类应及时进行清里和采伐,后两类无需进行处理,冰雪融化、气候转暖会自然恢复。

1.2清理方式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作业方式。坡度在30°以内的,宜采用林内移动式绞盘机或集材拖拉机作业;超过30°的采用索道集材或移动式绞盘机。受灾严重折倒木较集中的现场,宜采用“采伐→打枝(造材)→集中”的作业方式;受灾面积大、折倒木相对分散的现场,宜采用“采伐→集中→打枝(造材)”的作业方式。

1.3主要设备和运输折断林木及竹子综合利用所需设备有油锯、手锯、自行式绞盘机、集材拖拉机、手动打捆机、集运机或汽车。集中后的木材可根据条件采用汽运或水运方式运输到贮木场或生产加工企业或木材销售地点。

2受灾林木和竹子的加工利用

2.1低质竹材高附加值加工技术以残次竹和小径竹为主要原材料,三年生以上毛竹竹材可按受损程度分别可用作地板、竹筷、帘席等原料,但三年生以下(不包括三年生)的翻蔸竹、折断竹和破篾竹,以及小径竹(如笋用竹)一般只能用作能源原料。该技术针对三年生以下的废弃残次竹和小径竹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园林梁柱、建筑装潢装修以及地面材料等领域,可以使得原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附加值增加2-3倍以上。

2.2混合树种木材加工控制技术冰雪灾后南方倒伐木和枝桠材几乎涉及到所有当地树种,此技术是针对树种复杂的枝桠材制造人造板、集材材和木结构材料的工业调控利用技术,可使相关产品到达国家质量标准。

2.3木竹材防护技术受雪折、雪压、冰挂和风倒危害,灾后短期内将有大量的树种复杂的枝桠材和小径材。大量木竹材如不及时加工、堆放,春天后会出现变色长霉,尤其是松木、竹子。为减少损失,木竹材环保性防变色和防霉等防护技术可针对批量原料作防变色和防霉处理,并达到相关产品质量环保的要求。

3受灾林木和竹子等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3.1受灾林木和竹子等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南方受灾桉树等速生林木以及竹子资源面积较大,可以通过热解气化综合利用技术进行高值化利用,同时为灾区提供相应的能源产品。该技术将集成现有的气化技术、燃气发电技术、炭化学品生产技术、成型燃料技术,采用先进的气化技术生产燃气,可用于发电(能源自给)、蒸汽锅炉供热、居民集中供气或化工原料合成,将剩余的炭加工成各种炭化学品,液体产品转化成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3.2受灾针叶林木高值化利用生产技术该技术利用松树和杉木的针叶为原料,经过科学处理和精制得到系列针叶加工产品,如针叶维生素粉、针叶生物活性物质饲料添加剂、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膏状针叶维生素原和膏状针叶叶绿素铜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兽药和化妆品中。

用材林-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用材林林木受害类型

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形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4类:

1.1断稍(包括断干)。这一类型受害比较普遍,受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林木树冠截获的雪的重量超过了树梢、树干本身的负荷极限所致。

1.2弯斜。这一类型受害也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尚未超越树干的负荷极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弹性,向侧面偏斜,或稍冠向下弯曲呈弓形。

1.3倒地。这是用材林林木最主要的受害类型之一,受害率比较高。与弯斜类型类似,倒地类型也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比较大,形成了头重脚轻而弯斜,在雪的继续压力下,渐渐被压倒伏在坡面上。

1.4翻蔸。这一类型也是主要的受害类型,受害率也比较高。主要发生于陡坡及土层较浅薄立地,林木因雪压而形成头重脚轻被连根拔起,根系完全离地或根系严重扯断。

2用材林受害林木救护要点

根据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救护处理:

2.1断稍(包括断干)。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无法恢复生长,需要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

2.2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需要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

2.3倒地。这一类型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如果雪融后能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给予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如果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及时利用,以减少损失。

2.4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雪灾后应予以及时伐除利用。

2.5用材林今后在林分管理上要注意密度管理、立地控制和树种选择,最大程度地抵御雪灾。

幼林及新造林-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雪灾类型及特征

1.1雪压零度以下的持续降雪,积雪不化,厚度增加,幼树在较长时间内遭受雪压,会造成落叶(常绿树种)、折枝、倒伏。

1.2冰冻雪后阴雨天气,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幼树组织发生冰冻导致林木遭受冻害。幼树表现出全株枯死或部分幼嫩枝条冻枯,影响翌年林木成活和正常生长。

1.3冻拔(又称冻举)由于天气冷暖交替变化,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根系拔出而造成的灾害。由于冻雪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大,表土层冻结,使新造幼苗或幼树抬高,根系拔出地表,冰融后土壤下落,但拉出的幼树根系不能恢复到原来位置而产生外露,导致幼苗幼树衰弱直至死亡。

2雪灾救护技术

2.1清沟排水对于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易积水的幼林地,雪后积水严重,要做好清理沟渠,及时排除积水。

2.2冻死株和冻死部位的确定对幼林地雪灾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幼苗幼树的枝、干、叶颜色、硬度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确定冻死株和冻死部位,为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提供依据。

2.3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对已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苗、幼树采取扶直、培土、修剪、平茬等救护措施。

2.4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积雪融化后,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对受冻拔害的幼苗、幼树及时重新栽植。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受损伤和过长的根系;栽植时注意保持其根系抒展;栽植后在干基部采取培土措施。

2.5修剪受冻枝条早春气温稳定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后开始修剪,在1-2周内完成。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可及时把焦灼芽叶剪去,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折断枝条进行剪除,防止蔓延危害整个树体。

2.6平茬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

2.7补植或重造冰雪融化后,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造林树种(含品种、无性系)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提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慎重采用外来树种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2.8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是提高受冻雪灾害幼苗幼树生长势的必要措施。在春旱地区,受冻林木修剪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浇灌。冻雪危害的幼苗幼树施肥坚持轻肥薄施和多次施的原则,每次新梢生长期进行根外追施尿素2-3次,土壤追肥1次,促进新梢生长健壮。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复合肥料。同时采取松土除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2.9病虫害防治对遭受雪灾生长势衰弱的幼苗幼树加强保护,防控病虫危害。例如,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800倍液等喷施消毒,用波尔多液涂刷树皮、伤口等。

美国森林病虫害防治


国家林业体系在抓林业生态管理的同时,也比较注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林业服务体系在抓森林病虫防治上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为林农提供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方面的技术支持;二是与州林业部门共同出资,资助病虫害防治项目,评估新的林业保护和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和资金两方面的援助,帮助林农保护好林地。
目前,国家林业服务体系与动植物检疫部门配合,已在1.55亿英亩的国有林地和4.41英亩的州、私有和工业林地上实施病虫的监测和防疫项目,有效地监测林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过去,林业监测用过卫星(GPs系统)和遥感技术,后来有些林区用航空照片,现在很多林区用直升飞机定期飞行观测。
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在林区病虫害防治方面,他们坚持用综合防治方法,利用天敌、性诱和生物农药,杜绝使用化学农药。1987年,为防治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山脉的舞毒蛾(gypsy month),国会通过决议,支持在l 280万英亩林地森林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从1992年开始,五年内国家投资3000万美元,用于该项目,目前项目已取得良好的效益。1992年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开始运用Bt生物农药防治,每年用药面积75%,蛾害面积减65%。1995-1996年,南部松甲大发,林业体系与有关方面紧密配合,利用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其危害。由于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了综合防治措施,森林鸟类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加之树种一主多辅和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美国已多年未发生突发性和灾害性病虫害。专家们顶计将来也不会发生。

林木种苗-林业救灾减灾技术要点


1雪灾类型及特征

林木种苗的雪害类型同新造林地相似,有雪压、冰冻、冻拔,此外还有水涝,苗圃地由于大量积雪融化后,形成圃地水分积累过剩,不能及时利用和排出,发生水涝,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现象。

2种苗生产雪灾预防措施

2.1种子生产

2.1.1采种基地的管护种子园、母树林或采穗圃等采种(条)基地林木受到雪压、雪折或雪倒等危害时,应及时并分别进行树体的扶正,伐除雪折木和倒木,同时进行适当补缺栽植。

2.1.2林木种苗的调拨灾区种苗面临紧缺现象,因此要提前做好引种、采种和用苗计划。从异地调拨林木种子和苗木时,应遵循种子及苗木调拨原则,调用最适种源区的种子和苗木。

2.1.3抗性树种的引进在进行种子调拨或树种引进时,应充分考虑到树种的抗雪灾及耐寒冻等特性。

2.2苗木生产

2.2.1救灾方案的制定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对苗圃雪灾类型、受灾程度进行及时评估,制定相应救灾生产技术方案,分类指导,有条不紊地开展苗圃生产工作。

2.2.2提高地面温度可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或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增加地面温度,减轻雪灾后冻害。

2.2.3受灾苗木的管理在冰雪融化后要及时对弯曲、倒伏苗木或因冻拔而露根倒伏的苗木进行培土、踩实、扶正、重新栽植,适时进行施肥管理,增强苗木抵抗力,减少损失。

2.2.4折损大苗的养护对雪压、冻害形成的断梢、断枝的苗木,在春季萌发前要及时修枝、整形或平茬。一般受冻害比较严重的是秋枝,即一年生枝条。修剪时应注意从断稍处剪去受伤部分,刀口要平滑,以利于新稍的萌发,尽量减少损失,防止灾情加重;对因雪压冰冻而造成劈裂或破伤的枝条,应及时采取撑、吊、绑等措施使其恢复原位并固定,让其愈合。

2.2.5珍贵大苗的保护对珍贵绿化大苗可采用绳缠绕主干和主枝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

2.2.6嫁接苗木的保护对经济林树种或珍贵树种嫁接苗,可采用封塑、封蜡等保温措施对嫁接口进行保护,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

2.2.7设施育苗的管理一般设施育苗多为扦插养殖,需要较高的温湿条件,应及时采取包括人工增温等各种措施恢复棚内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2.8排灌系统的疏通大雪后,可能会形成苗圃的积水,在有效利用融雪水分的同时,要做好排灌系统的清理和疏通工作,以免发生涝灾。

2.2.9苗木病虫害的控制及时调查并清理冻害苗木,监测苗圃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可能的病虫害进行适时控制。

2.2.10珍贵与育种材料的抢救对雪灾受损区域珍稀材料、种质资源材料、重要林木育种材料(杂交组合、亲本、无性系、家系等)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包括扦插、嫁接、组培等。及时养殖与保存。

2.2.11受损苗木的移植经过修剪的苗木或残缺不齐的苗床,可采取苗木移植的方法,培育发达的苗木根系,增加苗木的抗性。移植时应注意按苗木等级分区分类移植,便于管理。

2.2.12苗圃档案的管理对各类苗木的受灾状况、生长状况和所采取的救灾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记录,为今后的林业工作提供依据。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专家,您好!我们村好多棉花的花蕾和叶子被虫吃了,这是什么虫吃的,白天看不到是什么虫应该用什么药,有劳你尽快回复!谢谢

姓名:姚辄 单位: 联系电话: 2008-06-26

专家解答
姚辄同志: 您好,根据所描述的情况,无法判断是什么虫害引起。因为我国的棉花虫害有300余种,比较常见的有30余种,北部特早熟棉区是棉蚜、棉铃虫;西北内陆棉区是棉长管蚜、黄地老虎、盲椿和棉铃虫;黄河流域棉区是棉蚜、棉铃虫、地老虎、盲椿、叶螨、玉米螟、小造桥虫和红铃虫。长江流域棉区是红铃虫、叶螨、盲椿、棉蚜、棉铃虫、地老虎、棉叶蝉和蜗牛;华南棉区为金刚钻、红铃虫、棉铃虫、棉叶蝉和红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香榧病虫害防治技术


1.香榧小卷蛾:1年2代,以幼虫危害新梢、叶片,4月至11月。一般在5月、11月下旬入土化蛹。防治办法:第一代3月下旬到4月上旬,新梢结果枝尚未完全展叶时,蛹10%吡虫啉可湿性剂2500倍液或毒死蜱乳剂1000-1200倍液喷杀;第二代从6月初起进行防治。
2.瘿螨:危害香榧枝叶失绿、失去光泽、下垂、叶背叶缘两侧成锈色带状物。
防治方法:使用扫螨净(克螨达、菊脂类农药)三千倍喷雾,重点喷雾叶背,隔7-10天再喷一次。喷雾时间在下午三时后较为适宜,并正确掌握使用浓度。
3.锈蜗:危害后榧叶边缘脱绿成黄褐色似铁锈。
防治方法:用虫螨光1.8%乳油2000倍喷雾;或达螨灵15%乳油3000倍喷雾。

成都市推出森林病虫害防治新举措


截至6月底,成都市已发生林业有害生物有31.21万亩,其中轻度发生18.16万亩,中度发生8.71万亩,重度发生4.34万亩。主要种类有松树病害、杉木病害、竹子病害、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竹笋禾夜蛾、杨树食叶和蛀干害虫及黑腹绒鼠等。

面对严峻的森林病虫害形势,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成都市采取了以下得力举措:

一是有备无患,年初已大力准备药剂药械。成都市根据去年越冬情况的调查分析,对今年森林病虫害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了科学预测。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年初就着手药剂药械的准备工作。据了解,市森防站一共购置了14台、价值2.995万元的药械,同时还订购了30吨、价值14.235万元的药剂。各区(市)县森防站也根据所在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相应储备了喷粉喷雾机近80余台,诱虫灯400余盏,药物20余吨。

二是市场运作,招投标方式选定防治公司。今年成都市推出新举措,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了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主要是通过招投标后选定的公司,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当防治工作完成以后,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防治成效验收组,对防治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则支付防治经费,如未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则由防治公司按合同规定要求重新防治,直到达到预期防治效果为止。大大保证了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三是六措并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人工防治:对于那些坡度不大、行走方便的病虫害发生区,我们采取人工喷粉防治,防治面积达到了8.2万亩。飞机喷雾:而对于山高坡陡人烟稀少,人工地面防治难度较大的发生区采取飞机防治,防治面积达到1.495万亩。烟剂熏蒸:针对难以用常规喷雾喷粉方式防治的高大林木病虫害,采取了烟剂熏蒸,目前已防治1.5万亩。灯光诱杀:为了巩固防治效果,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重的地区,开展了灯光诱杀成虫工作。在蜀柏毒蛾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中、重度危害区域,设置森防杀虫灯60盏诱杀蜀柏毒蛾越冬代成虫。生物防治:为了加大防治力度,市森防站购置了50公斤松毛虫CPV病毒杀虫剂,补助给部分发生情况严重的区(市)县开展防治,防治面积1.5万亩。放蛇下饵:在病虫害防治中,放蛇也成了病虫害防治的一大举措,据了解,在防治黑腹绒鼠过程中,市森防站使用了天敌防治的方法,放蛇200公斤,让黑腹绒鼠“无处可逃”,通过这样的方法,防治面积达到0.11万亩。而在黑腹绒鼠主要集中发生区,主要使用溴敌隆拌土豆毒饵进行诱杀,并结合人工砍荒、除草、捣毁鼠道和布设鼠夹,使鼠害得到了有力控制。防治面积达2.5万亩。

腊梅病虫害防治技术


腊梅的常见虫害有日本龟蜡蚧、蚱蝉、大蓑蛾等。

(1)日本龟蜡蚧

此虫可危害数十种花卉,其若虫和雌虫在叶片和枝条上吸食液汁,常造成植株枯叶黄或煤病孽生。在长江流域,其雌虫于5月中旬在大量产卵,6月中旬孵化。雄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量化蛹、羽化。此虫可随带虫苗木的调运而将虫子传到其他地方。

防治方法:(1)如果少数植株受害,可用人工将其从枝干上刮除。(2)在若虫大量孵化后,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3)用红点唇瓢虫,置被害花木上捕食蚧虫。(4)引种苗木时要认真检查,发现幼虫寄生,应彻底刮除。

(2)蚱蝉

此虫可危害梅花、桂花等多种花卉。其若虫在土中吸食根部的汁液,成虫危害性更大,常造成枝条枯死。

养花技巧《救灾减灾技术要点: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除病虫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