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园林绿地中园路的简单应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园林绿地中园路的简单应用---绿地园路,一般是指园林绿地中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面。它是构成整个园林绿地系统的骨架和网络,是园林设计和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参照物及构成要素。通过与园林树木的点线结合,从而引伸绿地系统的形成。下面就笔者在设计和施工中一些心得,总结园林绿地中园路的简单应用。
一、园路的功能和分类
园路和道路不同之处,除了组织交通、运输,更看重行人的需求,如游人心态、路边景观等,还包括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当然,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
根据园路功能的不同,可将一般绿地园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以及休闲园路。
在实际的操作中影响园路分布的因素还有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园路铺装宽度和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其空间就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2.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尺度、分布密度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当然,无论是街头绿地、道路绿地,还是公园绿地,便捷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
二、园路线型
园路的线型,结合其性能的需要大都规则与不规则、直线与曲线搭配设计。古代园林多以私人园林为主,讲究的是曲水流觞、幽静自然的心境;现代多为开放式公园,人流量较大,一般以规则式广场与曲线路径相结合使用,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另一种方式为补充。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椅外延边界、路旁过路亭、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这时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
4.园路的交叉要注意避免多路交叉,防止路况复杂,导向不明;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有景色和特点,尤其是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此外,还要安排残疾人所到范围及用路。
三、园路铺装
相较于古代园林,现代园路的铺装面层形式变化多样,根据不同风格可以有诸多选择:寓意性,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加强意境;装饰性,园路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观需要进行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园路以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以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园林。
材料选择建议多用砂土,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符合绿地生态要求,有利于树木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补充地下水。此外,也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随着现代园林的不断发展,以及设计者理念的日益更新,绿地园路的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但究其根本,紧抓两点要素:为民服务、体现景观特点。(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沭阳县住建局、沭阳县农委)

XzH52.coM文章精选

园林绿地如何使用化学药剂


春意渐浓,桃花正红,在守望了一个曾经万物萧条的季节之后,生命终于在这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开始萌发。这个季节及在以后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忙碌的季节,其中,病、虫、杂草的防护是其一个重要的方面。园林植物所发生的病、虫、杂草轻者会影响观赏效果,重者会使园林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防护过程中,养护人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养护品(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传统农业称之为农药)的选择和应用。做为一名园林植保的科研者,虽然是致力于化学药剂的研究和推广,但出于客观负责的态度还是想对广大业者说上几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加强,近几年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重种轻管、植保落后于绿化等现象严重,这些已大大制约了我国绿化建设的发展。当病、虫、杂草发生的时候,有些人员借鉴农业种植方面的经验,把一些农药产品引进到园林方面,刚开始,化学药剂以成本低、防治范围广及时效性强等优势迅速被养护者推崇和应用!不可否认,化学药剂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对绿化植物的损伤,挽回了较大的损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影响:虫越防越难防、杂草越除越多,更有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结果导致对化学药剂的认识就出现以下两种极端:

一、化学药剂是万能的,只用这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持这种观点的人植保知识普遍欠缺,对病、虫、杂草的发生危害规律不了解,前期不注重,只是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甚至已经严重受害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应用化学药剂去防除。

二、化学药剂毒性高危害大,效果还差

持这种观点的人自认为自己走在环保的前列,走了另一种极端,认为这些药剂毒性高,对环境危害大,坚决不能使用。

其实,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禁用了很多毒性高残留大的品种,同时,水分散性粒剂、微乳剂等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也把其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有的甚至比食盐的毒性还要低,如草坪除草剂三叶乐,毒性是食盐的三分之一。

那么,做为我们园林植保者该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化学药剂的优势,同时又最大限度的规避其危害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园林植保的重要性,加强在这方面的科研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以往的研究方向大部分是如何使粮食增产,而中国园林绿化起步较晚,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在以往的传统教育方面,学园林的主要侧重于如何建植才能出美的效果而学植保的更多的则是研究传统农业病、虫、杂草的预防,很少涉及园林。每年在郑州举行的园林植保技术培训班上就有很多已经从事多年的园林系统的老同志对于植保知识还一知半解!所以把园林与植保二者有机的结合迫在眉睫。

二、不要对化学药剂产生依赖性

1、俗语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同时也不是所有的有害生物都可以用药剂来防治的,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甚至是不同的环境条件都会存在差异。

2、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的、生物的等等,如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利用害虫的天敌,不会造成其抗性的产生。所以说化学防治要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利用,不能单靠化学药剂。

三、选用化学药剂一定要选专业的

当有害生物将要或是已经大面积发生危害时,就必须用到化学药剂。但在选择药剂的时候要尽量选用专业的。由于园林植物及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不同于传统农作物,其生理特性有很大差异,而专业的药剂是在对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得来的,不但防除范围广,而且对植物高度安全,没有不良影响,如果按照理论上简单的把一些大田农药拿过来,往往顾此失彼。如在防除杂草香附子时,有的人拿大田除草剂二甲四氯,结果是地上死了,但根(块茎)还活着,一个根上面又萌发出几个甚至十几个幼芽,大有杀死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之意!结果是越防越多,泛滥成灾。

四、了解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药剂的特性,科学正确用药

每种有害生物都有自己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同时每种药剂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时期,要二者结合。如当病害发生前要喷施预防性为主的杀菌剂如多菌灵,不要动不动就阿米西达,不但成本高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要长期多次单一使用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所以说,化学药剂不是园林植保的唯一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更不能一味的批判和拒绝,我们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如植物特性、所发生有害生物的特点,在必要的时候科学选择品种加以防治,以期达到防治有害生物美化环境的目的。(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 王清峻)

园丰素在油茶上的应用


油茶广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垂直分布上可从中国东部地区的海拨不到100m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m以上,普通油茶最适生区为湖南、江西省的低山丘陵地区。油茶树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幼苗时稍耐荫,根系直立发达,在pH值4.5~6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达40~50年。 园丰素主要成分是芸苔素内酯的24表高纯r体,能迅速提高植物酶的活性,加强植株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树液输送能力,是农林牧业种植栽培的新型绿色药剂。园丰素在油茶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

一、油茶在立春至立夏间抽发的春梢,当叶片开始转绿时喷施园丰素,可 促进发达,吸收更多的养分,春梢数量多,粗壮充实,质量好。奠定 了树体生长和来年结果枝的数量和质量的基础。

二、油茶的芽属于混合芽。5月份,气温大于18℃时花芽分化,气温23-28℃时分化最快,在6月中旬以前及开始现蕾期喷施园丰素1—2次,可以促进花芽的形态分化,加快花序的抽出,顺利现蕾。

三、油茶花期在长江流域主产区是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以11月中旬为盛花期。在油茶刚开花时,喷施1-2次园丰素能延长花期,提高昆虫授粉概率和坐果率。

四、油茶开花座果后,分别在3月份和7~8月有两次果实膨大期,出现落果高峰,在此之前喷施1-2次园丰素,能提高油茶挂果率。

五、在油茶实际栽培中,经常发生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原因造成的油茶生理机能的破坏,园丰素具有预防和控制功效。 1、油茶移栽前后各喷施园丰素1--2次,能提高移栽成活率; 2、夏季高温来临前喷施园丰素,能提高油茶抗旱能力; 3、入冬前喷施园丰素,能提高油茶抗寒、抗冻能力; 4、油茶的根、茎、叶、果遭受冻害后喷施园丰素,能缓解冻害,恢复油茶正常生理机能; 5、油茶遭受农药药害(特别是除草剂药害)时喷施园丰素,能缓解药害,恢复油茶正常生理机能; 6、由于园丰素能提高植物酶的活性,油茶使用园丰素后,植物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增强;,

六、野生油茶林因品种、树龄、水肥不足等原因造成低产,喷施园丰素后, 激发生理机能,加强营养吸收,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增产增收。

七、使用园丰素注意事项: ①稀释浓度为3000倍; ②可与其他非碱性的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混配使用; ③早晨及黄昏是最佳的施药时间,此时油茶树气孔张开; ④叶背是主要的受药地方; ⑤喷药后8小时遇雨,一般需要重喷; ⑥配合肥、水、农药使用,能提高油茶对其吸收率;

园林中应用的新型月季


近年来,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月季新品种层出不穷,已有不少新型月季在我国的园林绿化中得到应用。

一、连续开花的藤本月季 藤本月季品种繁多,具有不同的开花习性,人们在习性不同的品种中选育出了具有连续开花且开花繁茂的藤本月季品种,应用于隔离带或作为草坪衬景及栅栏装饰等。在北京地区花期从初夏至初冬,长达半年之久。由于藤本月季枝条密集,叶片丰满,对降低城市噪音、降尘也起到一定作用。

二、地被月季 目前我国引进的地被月季品种近30个,分为匍匐蔓生型和稍高一些的小灌木两类,两者的共同特点是:

1.根系极其发达,很多品种的根深都在一两米。

2.具有极强的抗寒和抗旱性,可抗-30℃低温,并在年降水量15 0至200毫米的地区正常生长。

3.具有密集的、依附于地面呈放射状蔓生、柔软细长的枝条,最长能达到6米。

4.耐土壤贫瘠,耐粗放管理。种植于乱石滩等土壤条件恶劣的地区,生长势依然强健。

5.连续开花习性强。目前,我国引进的地被月季多为连续开花的品种,如‘赫福特雪莉’、‘巴西诺’,在春夏之交首次开花,主要集中在顶端,花小,1至3厘米,单朵或多朵,以多朵居多,有红、黄、白各色,花瓣质薄,柔软,花梗极短,单朵花期4至8天,群体花期可达数月。

6.抗病性强。地被月季在整个生长季节能抵御白粉病、黑斑病,在干燥的北方和阴冷潮湿的南方都已经受住检验,但个别品种在春夏之交及八九月间易感染白粉病、黑斑病,应注意防治。

7.扦插繁殖极易生根成活。采用最普通的扦插方法,就可获得极高的成活率。近几年地被月季在边坡、堤岸、屋顶、城市广场、闲置边角地以及垂直绿化中都发挥了作用。

杜鹃的栽培及园林应用


我国有悠久的杜鹃栽培史,早在汉代就有人工栽培的记载。唐代,杜鹃开始应用于私家园林,因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杜鹃泛指杜鹃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全世界约有960种,我国是杜鹃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约有542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

杜鹃花性喜冷凉,忌烈日,生长温度为15℃至25℃,多数品种能耐零下8℃至12℃的低温。园林栽培时宜布置于林下、沟谷旁,光线太强易造成叶片发黄、反卷、生长不良,光线不足则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数量,土壤以偏酸性腐殖土为佳。杜鹃喜多雨、多雾、高温的环境,忌水涝,栽植地要有一定坡度,积水容易造成烂根。杜鹃根系较浅,多密集成团,移栽时切忌栽植过深,否则恢复期长,生长慢,数年后老根会逐渐腐烂,从表土层重新长出新根,形成“多层根”。杜鹃花除苗期猝倒病外,无毁灭性病虫害,但褐斑病、象鼻虫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杜鹃的观赏价值,应及时防治。花期15至25天,从开花到结实成熟约需140天。野生杜鹃以播种繁殖为主,扦插、嫁接繁殖虽然可以成活,但有较大难度,实生苗6至8年开始开花,40至60年是杜鹃生长旺期,其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野生杜鹃花多深居高山幽谷之中,因交通不便,鲜为人知,加之对环境要求较严,栽培难度较大,园林应用甚少。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为应用的多为杜鹃园艺品种,种类少而色彩单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千姿百态的野生杜鹃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杜鹃花在园林布置上,可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积栽培,营造“自然古朴、清幽飘逸、曲径通幽”的园林氛围,构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山水园林景观;可根据杜鹃花的形态与色彩差异,采用多种乔、灌木杜鹃混合种植,构成立面高低错落、平面层次分明的园林组群;可以效仿自然生长,将杜鹃花密植于山岗坡麓,形成杜鹃山、杜鹃岭、杜鹃谷等景观;有条件的公园还可以根据杜鹃分类系统布置,近缘种相邻布置,不同类群以园中小路分隔,不仅能营造特有的景观氛围,同时能让广大游人在参观中增长植物学知识。在造景上,可根据杜鹃形态、习性艺术地搭配,植株矮小、枝叶繁茂、耐修剪的灌木状杜鹃可以列植路边、墙根或花坛草坪边缘,构成绿篱;常绿型大灌木杜鹃可组成树墙、花屏;体形高大、枝干挺拔、花多、叶亮、冠形浓密或造型独特的常绿杜鹃可孤植于草坪等开阔地带;主干细长、分枝稀少的杜鹃可数株丛植,结合园林修枝,形成树球、花丛;大面积造景则应以片植为主,配以色块组合,以多取胜,突出杜鹃造景主体。为增添整体的观赏效果,杜鹃景区还可配置一些背景花木,如松、柏、桂花、茶花、槭树、梅花、紫薇、樱花等林下点缀蝴蝶花、白穗花、酢酱草、丝兰、蕨类及菊科植物,以形成立体景观。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月季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其适应性强,适宜在22℃至25℃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而微酸的土壤(PH值6—6.5)最好。月季喜光,但过于强烈的照射,也不利于花蕾发育,且花瓣易焦枯。月季栽培范围广,易繁殖,品种多,花期长,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它不仅可大量应用于花台、花丛及篱垣、棚架、地被,而且还可以盆栽及作为切花。
现介绍几种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1、月季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应用时亦有所差别。茶香月季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美丽的树姿,可用来构成庭院的主景和衬景;丰花月季花期不断,生长势强壮,株高中等,适宜装饰街心、道旁,做沿墙的长篱,独立的花屏或花圃的镶边;灌木月季如黄蔷薇,其一年生枝条上的刺宽而平,呈红色,宜植于偏僻角落或管理困难的地方,组成密集的栅栏,用来封闭或遮拦杂乱的背景;藤蔓月季能构成赏心悦目的甬道和花柱,若做成各种拱形、网格形、框架式架子供月季攀附,再经过适当的修剪整形,可装饰建筑物,成为联系建筑物与园林的巧妙“纽带”;微型月季小巧玲珑,花色丰富,可做有色地被,也可做花坛和草皮的镶边。
2、通过嫁接月季可培养成“月季树”,以获得独特的观赏效果。月季树通常有一个独立的树干状、无分叉的干茎,茎高通常在O.8米至1.5米。为了增强观赏性,一般将香水月季、迷你月季或其他品种嫁接到独立的主茎上,构成具有一定尺度的树冠。制作树状月季时,常采用复伞房蔷薇、花旗藤或其他枝条粗壮的种类做砧木,先用支柱绑缚,长到一定粗度,能自然直立时,在离地O.8米至1.5米处嫁接。一株可接多个品种,使其花色丰富,形成立体景观。
3、建立月季专类园是月季在园林绿化中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它始于欧洲,在西方被誉为“戒指上的宝石”。国外比较著名的月季园有英国伦敦奥尔本街的英国皇家月季协会月季园、法国巴黎的莱恩蔷薇园等。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建立了大量的月季园,如北京植物园中的月季园等。月季园一般根据花色、品种等组团,把同花色的月季和其他花卉组团,既有重点又不呆板。
在建立月季园时,首先要选择交通方便,土质、水源良好,被风向阳且没有污染的环境,然后明确主题,是以游览观光为主,还是以试验、品种收集或科研为主,或是两者兼顾。在专类园布置上,最好采用自然式,如大弧形的道路,形态随意的大花坛等。在自然式的总体格调下,再建造一些规则式的园林小品,配以花架、花廊,用树状月季做行道树,创造一种多姿多彩,鲜明活泼,有色有香的美丽环境。在以月季和蔷薇为主体的月季园内,也要适当配置一些树冠美丽的常绿乔灌木,如云杉、侧柏、龙柏、铺地柏、桂花等以点缀风景,与各类型月季搭配,使之相映成趣,同时避免冬季月季落叶后,月季园过分单调枯寂。

砂地柏的园林应用


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植物素材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近年来砂地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砂地柏的习性及在绿化中的应用:
一、砂地柏主要特性
砂地柏又称双子柏、新疆圆柏,柏科圆柏属,匍匐性常绿灌木。耐寒、耐旱,抗逆性强。
二、砂地柏在绿化中的应用
砂地柏植株低矮,四季常绿,抗逆性强可作为园林绿化中的护坡、地被及固沙树种,成片栽植具有一定的除狗尾草能力。
1. 做护坡植物。砂地柏根系发达,具有茂密的甸甸茎和枝叶,可防止水土流失,是优良的护坡植物。
2.做地被植物。砂地柏枝条繁密,匍匐茎可迅速覆盖地面,成片栽植可形成群体景观,与其它乔灌木层次变化明显,做地被植物效果很理想。
3.做固沙树种。砂地柏抗性强,管理粗放且根系发达、枝条茂密,是优良的固沙树种。在山坡及丘陵地带栽植砂地柏,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4.做花坛植物。可作花坛中的配景植物,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可以掩饰花石与地面的接缝。
5. 做盆栽植物。砂地柏管理简便,可塑性强,通过整形可做盆景观赏。
三、砂地柏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前景
砂地柏由于其适应力强,管理粗放且四季常绿,还可作为化肥厂、农业厂等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的抗污染树种。在绿地中与其它植物搭配也易形成理想的组合,如和红叶小檗、草花等搭配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和小乔木或花灌木搭配,既突出了砂地柏的优美姿态,又丰富了整个植物群体线条和层次。

园林花木的配置与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存环境需要不断改善。在园林工程中,对不同花木种类、造型及配置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花木文化也随之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花卉树木是自然环境的主体,是重要的风景资源。应用花木配置,可创造一个充满生机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在园林景观中,花木是以“绿”为基色,更有万紫千红的变化。比如,江南有四季不谢之花,分别显示不同季节;花果树木春华秋实,盛夏则绿叶成荫满枝梢,表现季相更替;而落叶树的形、色,也随同季节变化,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季枯木寒林。


不同花木优美的姿态及自然的线条,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如梅花“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垂柳“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台处处遮”。这都体现了不同的景观风格。


园林景观是讲究风格的,花木受地域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在配置时要特别注意选择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如北京的槐树、广州的木棉、扬州的垂柳、杭州的桂花、武汉的荷花、成都的芙蓉……从而构成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配置原则


花木配置,由于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地质、不同场合地点,可有多种组合和种植方式,千变万化。同时,花木经常不断地生长变化,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


花木配置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以花木的生长特性与生态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有灵活性、创造性。配置时,要注意美化环境、改善防护及生产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在满足主要功能的前提下,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具体而言,园林花木配置要考虑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主体与从属、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原则。


配置要求


适地种植。在花木配置时,要先满足其生存环境要求,有利花木生长。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花木,或通过引种驯化,提高花木抗逆性。种植密度也要合理,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在竖向配置时,要考虑花木的生长习性,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类型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观赏效果。


强化功能。在花木配置时,应考虑强化作用或衬托功能的要求,如纪念性公园、陵园要突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可选用松柏类等常绿、外形整齐的树种,比喻流芳百世、万古长青;对遮阳、吸尘、隔音、美化功能的行道树,应配置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花木;对儿童乐园、小游园等,可配置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无刺的花灌木。


景观美感。不同园林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在花木配置时要符合美的韵律,合理地进行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花木“美”的魅力。


经济要求。花木配置既要达到美化要求,又要降低成本,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以突出地方特色;适量配置一些名贵花木,提高观赏价值,或种植观果、观叶的花木,如柿树、银杏、枇杷、胡柚、薄壳核桃等,可同时提高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


应用效果


园林花木形态各异、叶色多样,可配置成绚丽多彩、富有生命活力的园林景象,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时空变化:园林空间是随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在花木自然生长过程中,可形成“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阴、秋季红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四季景象,产生出“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特定时间景象。随着花木不断生长,植株也发生相应变化,由稀疏的枝叶发展成茂密的树冠,从而提升景观效果。花木配置还可形成不同的空间,如形成向心和围合空间,形成地和顶两层界面的通透空间,按行列构成狭长的带状过渡空间。


景象观赏:花木的独特形态、色彩、风韵,具有较高的景观欣赏价值,如孤植的银杏等,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成为园林景观的主景。几株花木按一定方式配置成树丛,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表现出花木的整体美,形成较好的园林景观。选配有观赏价值的花木群植,如竹林、梅林、松林等,形成特色景观。此外,可配置色叶花木树种,如枫香、乌桕、银杏、槭树及重阳木等,形成霜花红海的秋色林。在地形较平坦、起伏变化不大的景区,可在略为突起的地面栽植雪松,摆放山石,修筑小径,构成浓荫蔽目,极具山林情趣,在视觉上增加了地形的起伏变化。


衬托作用:用花木的质感与自然曲线,来衬托规则式的建筑形体,突出两类材料的质感。园林景观常以花木作雕塑的背景,通过色彩对比体现特定的景观空间。浅色建筑物掩映在浓绿的树丛中,显得格外醒目、突出,起到极好的衬托作用。在花木配置时,要注意在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应配置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花木;而在结构细致、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周围,配置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花木。


创造意境:花木不仅有形体美、色彩美等,还能创造出一种比较抽象而富有思想感情的意境。比如,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象征坚贞、气节和理想,紫荆象征兄弟和睦,含笑表示深情,红豆表示相思,而杨树却有“白杨萧萧”表示惆怅、伤感,柳树有“垂柳依依”表示情绵绵不舍等等。

梅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独特花卉,距今已有3200年的历史,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的高贵品质。在寒冬腊月,百花凋谢的时候,她能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她与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话、文学、艺术等精神文明方面,有着久长而密切的联系,是友谊、长寿、胜利与幸福的象征。
梅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整个长江流域,直至闽、台的山区,遍布11个省、区。据陈俊愉教授的《中国梅花的品种分类》记载,我国有梅花品种232个;《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分为三系、五类、十六型。
梅花性喜温暖,年平均温度16℃至23℃,但也能耐较低温度,可抗零下10℃至20℃低温,杏梅系品种还可抗零下25℃ 的低温。耐土壤瘠薄,畏涝,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一定的抗旱性,喜阳。花期10至25天,味有芳香,从开花到结实成熟约需120天。实生苗3至4年始开花,嫁接苗1至2年可开花。梅花繁殖容易,以嫁接繁殖为主,梅、桃、山桃、杏、山杏或李都可作为砧木。梅花无毁灭性病虫害,40年至50年是梅花生长旺盛期,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梅花神、色、香、姿俱佳,铁骨傲霜,深受群众喜爱,在园林绿化中早已被广泛应用。
依山畔水大面积栽培梅花,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形成“香雪海”、“十里梅海”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成都赏梅就记载下了这样的画面:“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碎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
根据梅花颜色的差异,集中栽植形成梅山、梅岭、梅坡、梅坞、梅溪、梅径等,突出梅花特有的色彩景观。还可利用梅溪、梅径通幽,获得“动态赏梅”,步移景异之趣。
在园林造景中,常选用红色的老梅作主景,以苍松为背景,修竹为客景,形成一幅有生命的“三友图”。还可把梅同兰、竹、菊相配植,集中展现园林“四君子”的风采。在较显眼的景点,常以山岗或建筑物作背景,前植梅花,可突出梅花的色香之胜,达到古之“栽梅绕屋”的妙境。还可开辟“踏雪寻梅”、“月下赏梅”等景点,展现梅花的奋斗精神。
梅花还非常适宜和草坪配植,形成通透开朗,景物深远的画面。
梅石相配,刚劲简洁,妙笔生花,石因梅而活,梅因石更绝,对比强烈,收效甚佳。
梅花也是优良的孤植树种,在绿地中间常采用孤植朱砂型梅花,花盛开时,万绿丛中一树红,最能引人入胜。
垂枝梅,姿态飘逸别致,可装饰园林水景,有“池水倒窥疏影动”的情趣。
龙游类梅,枝条自然扭曲可爱,宜配湖石,点缀小院或盆栽观赏。
古梅,曲干虬枝,老态龙钟,除本身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加之有社会文化背景或有美丽的传说,可辟为旅游景点,为古迹名胜添光增色。

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竹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
我国是“竹子王国”,竹子种类繁多,分布地域极广:东起台湾,西迄西藏,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万千绿竹,绿染神州,装点山河,美化大地,使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和情趣。当我们涉足名园胜迹,无不深刻地体察到竹子的景观效益。
竹的功能与美韵竹子是生态功能很强的植物。据有关专家测算,同面积的竹林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每公顷竹林可吸收二氧化碳12吨,蓄水1000 吨。同时具有庞大的地下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很强,还有较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竹子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在园林绿化中观赏价值极高:翠竹青青,千姿百态。有的离地尺许,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蓬松一堆;寿竹散生一盘,互不相拢;小勤竹枝枝紧连,挤在一起;甜竹竹叶大如掌;小观音竹叶形似针等。
绿竹栉风沐雨,心有灵犀。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以竹为友,以竹为师,会使人悟天地之正气,育崇高之美德,激人生之理想。古今竹与园林中国园林造园历史悠久,具有特殊的艺术风格,富有山水画境的自然美。竹正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
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园林。
北魏时期,洛阳官场众多私家园林,相继呈现了“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景象。崇竹爱竹、乐竹忘形的“竹林七贤”更加提倡竹子造园。尤其是唐宋时期,我国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促进了造园兴盛,竹子造园随之而步入了鼎盛时期,有名的李德容的“平泉别墅”、王维的“辋川业”,杜工部的“成都草堂”、苏轼的“东坡园”等等,大种庭园竹,与绿树花草天成景物流芳百代。明清时代,竹子造园首推江南园林。苏州的拙政园“梧竹幽居”、“竹径通幽”、“竹廊扶翠”等园林艺术为多数园林借鉴。特别是清代圆明园“天然画图”,以万竿翠竹为其中“五福堂”造景,呈现出“竿竿清欲滴,个个结生凉”的竹园景象,清风吹过,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真使人有“风枝露梢,绿满襟袖”之感。其中湘妃竹在“天然画图”中造就了令人陶醉的景观,成了竹子在东方艺术情调中的杰作。至于当代浙江安吉竹园、成都望江楼公园等这类园以竹胜、景以竹异的专类竹园,当然就更多地展现出竹荫、竹声、竹韵、竹光、竹影、竹趣等的奕采,更以多品种的竹类取胜了。

《园林绿地中园路的简单应用》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园林种植花卉设计要求”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