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斜瓣翻唇兰植物》,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名:HetaeriaobliquaB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

学名:HetaeriaobliquaB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翻唇兰属Hetae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37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肉质,具节。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具4-5枚叶。叶具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稍偏斜,不等侧,长6-7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钝,骤狭成柄,上面和脉均为绿色;叶柄长2-2.5厘米,下部扩大呈抱茎的鞘。花茎直立,长18-23厘米,被柔毛,下部具4-5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多数较密生的花,长8-11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6-7毫米,先端渐尖,背面被柔毛,较子房短;子房圆柱形,不扭转,被柔毛,连花梗长8-9毫米;花小;萼片具3脉,背面被柔毛,中萼片卵形,凹陷,长5.8毫米,宽3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卵状长圆形,长5.5毫米,宽2.1毫米,先端钝;花瓣斜近匙状倒披针形,长5毫米,上部宽1.6毫米,先端钝,具1脉,无毛,与中萼片粘合呈兜状;唇瓣位于上方,近长圆形,凹陷呈舟状,长4.5毫米,宽2毫米,先端骤狭,具突尖头,内面常具3脉,靠近基部在中脉两侧的侧脉上各具(I-)2枚近长方形的胼胝体,胼胝体的顶部具不规则的2-3裂。花期3月。

产地分布:

产海南。生于密林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

XzH52.com精选推荐

滇南翻唇兰植物


学名:Hetaeriarubens(Lindl.)Ben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

学名:Hetaeriarubens(Lindl.)Benth.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翻唇兰属Hetae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5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较粗壮,无毛,具6-8枚较疏生的叶。叶具柄,叶片稍偏斜的卵形或椭圆形,长7.5-13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钝,上面绿色,具5条绿色脉;叶柄长2.5-5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直立,被密的腺状柔毛;总状花序具多数花,长7-10厘米,下部具3-5枚鞘状苞片;花苞片披针形,长7-8毫米。宽3毫米,先端渐尖,与子房近等长;子房圆柱形,不扭转,被密的腺状柔毛,连花梗长8-9毫米;花小,前部略张开;萼片绿色,先端背面带粉红色,背面密被腺状柔毛,中萼片宽卵形,舟状,长5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具3脉,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宽卵形,凹陷,略偏斜,长4.2毫米,宽3.2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白色,薄,倒卵形,长4.5毫米,宽3毫米,先端微突,具1脉,两侧稍不等;唇瓣葫芦状卵形,凹陷,长3.5毫米,前部片小,宽卵形,长0.5毫米,宽0.8毫米,先端钝,片的基部之下缢缩,后部扩大,长约3毫米,宽3.8毫米,内面具1脉,近基部两侧各具1枚长圆形、顶部2-4裂的胼胝体,唇瓣下部两侧与蕊柱合生。花期3-4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景洪、勐腊、曼丕)、麻栗坡。生于海拔820-1000米的密林下。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阿萨姆)。

宽瓣全唇兰植物


学名:MyrmechisurceolataT.T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MyrmechisurceolataT.T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全唇兰属Myrme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5-9厘米。根状茎匍匐,具节,节上生根。茎近肉质,直立,粗壮,具叶。叶片卵形,长7-12毫米,宽6-8毫米,上面绿色,背面浅绿色或带红紫色,先端急尖,基部圆钝具柄;叶柄长3-5毫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顶生,具1-3朵花,花序轴被柔毛;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背面被疏柔毛,边缘具睫毛,先端急尖;子房圆柱形,扭转,稍弓曲,被稀疏柔毛,连花梗长6-7毫米;花白色或粉红色,不甚张开;萼片长圆状卵形。具1脉,中萼片凹陷呈舟状,长5-6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渐狭,钝,与花瓣下部大部分粘合呈兜状;侧萼片长6-7毫米,宽3.5-4毫米,基部围抱唇瓣,先端渐狭,钝;花瓣宽卵形,坛状,长5-6毫米,宽约3.5毫米,两侧近对称,骤狭,具长约1毫米、长圆形的钝尖头,具1脉;唇瓣呈Y字形,凹陷呈舟状,长7-8毫米,前部扩大,2裂,其裂片叉开、长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中部稍收狭成两侧对折而边缘全缘的爪,基部扩大且凹陷呈囊状,其囊内基部两侧各具1枚横椭圆、顶部钝且不凹缺的胼胝体。花期5-7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信宜、乳源)、海南(琼中、三亚)、云南(屏边、富宁)。生于海拔550-2200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信宜。

长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ikkimensis(Hook.f.)Kraenz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Platantherasikkimensis(Hook.f.)Kraenz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7-21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长1.5厘米,粗4-5毫米。茎直立,细长,疏生5-6枚叶。基部的1枚叶最大,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具抱茎的鞘;向上的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总状花序长4-7厘米,具5-9朵疏生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达1厘米,宽4毫米,先端急尖,与子房等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长1厘米,先端收狭、微弯,扭转;花的萼片黄绿色,中萼片长的三角形,直立,长5毫米,宽2.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1脉;侧萼片反折,强烈外卷,线状披针形,长6.5毫米,宽1.2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花瓣泥黄绿色,镰状披针形,长6.5毫米,基部偏斜,宽2.2毫米,上部骤狭呈线形,先端钝,具1脉,张开,不与中萼片相靠合;唇瓣褐红色,披针形,向下弯,长9毫米,基部宽1.2毫米,先端渐尖,具1脉;距细圆筒状,长1.1-1.5厘米,强烈向上弯曲;蕊柱短;药室叉开;药隔顶部凹缺;花粉团椭圆形,具长的柄和粘盘,粘盘小,卵圆形;退化雄蕊2个,狭窄,长圆形;蕊喙大;柱头1个,大,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距口的后方。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其期至东哨房途中;生于海拔23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齿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35厘米。块茎粗壮,圆柱形,肉质。茎粗壮,直立,基部具1-2枚筒状鞘,鞘之上约具4枚叶,叶之上还具3-5枚狭披针形的苞片状小叶。叶直立伸展,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9厘米,宽2.5-3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长7-10厘米,具多数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厘米,下部的长于花,先端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1-12.5毫米;花绿色或黄绿色,萼片稍肉质,边缘全缘,具3脉;中萼片直立,舟状,卵形,长6-7毫米,宽4-4.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斜狭卵形,长7.5-8毫米,宽3-3.8毫米,先端稍锐尖;花瓣直立,斜三角状卵形,长6-7毫米,宽3-3.2毫米,先端稍锐尖,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边缘具睫毛状细齿;唇瓣线形,肉质,长7-10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稍钝;距下垂,圆筒状棒形,长1.3-2厘米,末端钝,近末端稍,略弯曲,较子房长,几达1倍;蕊柱粗短;药室平行;药隔宽,顶部近平;花粉团倒卵形,具长的柄和近圆形的小粘盘;退化雄蕊小,耳状;蕊喙矮,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木里)、云南(中甸、腾冲)。生于海拔1900-3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植物图片:

四腺翻唇兰植物


学名:Hetaeriabiloba(Ridl.)Seidenf.etJ.J.Woo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学名:Hetaeriabiloba(Ridl.)Seidenf.etJ.J.Wood.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翻唇兰属Hetae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8-34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具3-7枚疏生的叶。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钝,上面绿色,具3条绿色脉;叶柄长1.5-2厘米。花茎直立,被长柔毛,下部具1-3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4-9朵花,长2-4.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7毫米,边缘具缘毛,背面被长柔毛;子房圆柱形、不扭转,被糙硬毛,连花梗长7-8毫米;花白色;萼片长约5毫米,背面疏被糙硬毛,具1脉,中萼片椭圆形,凹陷,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近斜卵形,宽2.2毫米,先端急尖;花瓣线形,长约5毫米,宽约0.6毫米,先端钝,具1脉,无毛;唇瓣位于上方,长5毫米,基部凹陷呈浅囊状,其内面具5条脉,其中4条侧脉近基部处各具1枚片状、横长圆形、先端钩曲的胼胝体,中部收狭成细、长约1毫米的爪,前部极扩大并2裂,其裂片近圆形,长和宽各2.5毫米,向左右伸展,而两裂片先端之间宽6毫米且中部稍凹陷。花期2-3月。

产地分布:

产台湾(恒春半岛里龙山、竹山)、海南(白沙、陵水、定安)。生于海拔800-1000米的密林下或路旁疏林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北部也有。模式模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北部。

条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显柱舌唇兰亚属Subgen.Stigmatosae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32厘米。根状茎细圆柱形,肉质,伸长。茎直立,具多枚叶。叶互生,下部的2枚叶最大,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3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中、上部的叶渐变小成苞片状。总状花序长6-15厘米,具7-17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部的与花近等长;子房圆柱状,扭转,弧曲,连花梗长约1厘米;花黄绿色,萼片绿色,具3脉,边缘具睫毛状细齿;中萼片卵形,直立,舟状,长4-5毫米,宽2-2.6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偏斜的长圆形,长5-6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钝;花瓣黄色,线形,偏斜,稍肉质,长4-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具1脉,直立,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黄色,长卵形或舌状披针形,肉质,长5-6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具3脉;距细圆筒状,下垂,略外弯,下部略膨大呈棒状,通常较子房长;蕊柱短;药室稍叉开,药隔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较长的柄和粘盘;粘盘较大,狭披针形;退化雄蕊2个,小,近半圆形;蕊喙较大;柱头1个,隆起凸出,椭圆形位于距口之后缘。花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碧江)、西藏(墨脱、亚东)。生于海拔1500-31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铁杉至冷杉林下。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狭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tenoglossa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PlatantherastenoglossaHayat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2-)30-40厘米。块茎纺锤形。茎直立,基部具1枚大叶,大叶之上具1-2枚披针形的小叶。大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钝且抱茎。总状花序长8-10厘米,具5-10朵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常短于子房连花梗;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9-14毫米;花黄绿色或淡绿色;中萼片三角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侧萼片反折,线形,长6-7毫米,宽0.8-1.5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直立,斜三角形或卵形,长4.5-5.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具2脉,先端颇为张开,不与中萼片靠合;唇瓣黄绿色,线形,肉质,长7毫米,先端钝;距细长,圆筒状,长15-18毫米,弯曲;蕊柱粗3毫米;药室平行;药隔宽,凹陷;花粉团长2.5毫米,椭圆形,具细长的柄和近圆形的粘盘;退化雄蕊明显;蕊喙凹入;柱头1个,甚平。花期3-5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坡路旁草丛或潮湿的山地。日本(琉球)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台湾(七星山)。本种标本未见,上面描述系摘自《台湾兰科植物》(1987)和《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1977)。

《斜瓣翻唇兰植物》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五瓣兰”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