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如何高效利用东方百合二茬花”,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东方百合种球在国外一般只种植一茬,然后挖出废弃不用。我国百合种植者从国情出发,摸索出了东方百合种球的重复使用技术,目前已在许多地方应用。但是由于东方百合种球重复使用所生产的二茬花多在6~8月采收上市,这时百合切花销售价格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两年,甘肃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甘肃省临洮县美兰花卉公司、临洮县良种场合作,探索出了东方百合种球二茬高效利用的一种新模式,使二茬花上市期延迟到10~11月,从而使销售价格提升,经济效益也获得了大幅度提高。这种新模式深受当地百合种植者的欢迎,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现将其生产流程与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生产流程

1月采花后养球4周→原地利用自然低温处理6~8周→4月处采挖种球→种球整理与消毒→种球冷冻贮藏3~4个月→7、8月播种进行切花栽培→10~11月采花。

种球的冷处理

目前,本模式采用的东方百合品种为‘西伯利亚(Siberia)’、‘元帅(Acapulco)’,使用的温室为日光温室。花后养球按一般的二茬利用技术进行,即采花时留茎秆基部25cm左右,适当灌水,保持温室内气温在18℃~25℃,经过4周时间,茎叶与茎生根的养分转移到种球中,使种球复壮。

养球结束后,进行种球冷处理。其办法是利用自然低温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日光温室加大通风,将通风口打开到最大限度,昼夜不关闭;白天遮荫,放下草帘或保温被等外保温覆盖材料,晚上卷起来。这样,使日光温室内气温降到0℃~3℃,基质温度为3℃~5℃。如果温室内温度下降过大,则可以适当关闭通风口,或调整盖帘时间,以维持上述温度。在此低温条件下经过6~8周时间,一般即可打破种球休眠。种球刚开始萌芽即可结束冷处理。个别种球萌芽偏早,但幼芽长度不得超过1cm,否则在后来的处理与冷冻贮藏中幼芽易受损伤与冻害。

种球的采收、清洗、消毒及装箱

种球采收采用铁锹进行人工采收,注意不要损伤鳞片,以减少伤口感染,防止腐烂;同时要注意保持种球基生根的完整。采挖时应在离种球15cm处下挖,挖掘深度为20cm。种球挖出后,去掉鳞茎上的泥土,剪除枯萎的茎轴。然后,将种球集中,轻轻放入箱中。

种球清洗运到清洗消毒车间的种球要尽快清洗。将种球放在种球箱内,用清水冲洗,不仅要把种球外附着的泥土与杂物除去,还要清除鳞片缝隙和基生根中间的泥土及其它杂物。

种球消毒百合种球属无皮鳞茎,很容易遭受病菌的浸染,导致腐烂失去价值。种球贮藏期间常见病害主要有鳞茎软腐病、青霉性腐烂病和褐鳞病等。为防止这些病害的发生,除在采挖和采后处理尽量避免损伤鳞茎,减少病菌的侵入外,进入冷库前的种球消毒格外重要。消毒时将清洗过的种球连箱浸入消毒池浸泡30分钟。消毒液一般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扑海因800倍液,也可用80倍福尔马林水溶液,或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种球箱从消毒液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箱叠放,以及沥干种球表面的水分,准备装箱入库。

种球装箱通常用长方形塑料筐,用泥炭作为填充基质,并需预先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基质要求水分适宜,以手捏不出水为准,即含水量为50%~70%,这样可以使种球始终处在湿润的环境中,不至脱水,太湿则易造成种球在箱中腐烂。

装箱时,先把塑料薄膜衬在种球箱底部,然后在膜上铺一层厚约3cm左右的填充基质,放一层种球后再撒一层基质,如此交替,直到放满为止,箱顶用塑料薄膜封严。塑料薄膜应打孔,以便通气,一般每平方米打14~18个孔。箱上贴标签,写清品种、数量、鳞茎规格及存放日期等。

种球的冷冻贮藏

冷库的选择百合种球冷冻贮藏要求使用专业的种球冷处理库。这种冷库要能满足以下条件:(1)冷库墙必须有0.3W/(m2·k)的绝热水平;(2)冷库必须有每立方米来冷藏体积40~60W的制冷能力;(3)安装自动慢速通风装置;(4)要有一定的空气环流;(5)安装循环风扇,保证库内温度均匀一致,波动范围应小于0.5℃。

冷冻贮藏技术种球箱入库后,在冷库里一层一层叠起来,最下面的箱子不能压得太重,且最下面的箱底部不能紧挨地面,放置时先用木条垫起来。叠起的种球箱子之间及种球箱子与冷库顶部之间也要留有空隙,中间留人行道以便经常查看。

冷冻时间冷冻期一般在3~4个月左右。在此期间种球不会发生冻害,幼芽基本停止伸长,4个月伸长不超过1cm。这样冷冻贮藏的种球出库种植后能正常出苗、生长与开花。

冷冻结束的种球从库内取出后,先放在10℃~15℃条件下升温过渡,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引起品质下降,放置12小时后要立即定植。

切花栽培

经过上述处理的种球定植期一般在7~8月,采花期在10~11月。定植方法及其田间管理基本按照第一茬切花栽培的做法进行,不同之处仅是适当加大基肥与追肥施用量,以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营养供应,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切花。(师向东 邱仲华)

xzH52.COm推荐阅读

怎样利用百合小鳞茎


为第一茬种球经栽培已达到可采切花的商品花枝标准后,在剪取切花时,以保证切花长度为前提,尽量多保留一些茎叶在植株上,以利于该植株地下子体的继续生长,一般至少应留下5片至7片叶子,有条件可追施速效复合肥,促进小子球的生长。切花后约6周至8周,待叶片发黄将近枯萎时,再掘起子球,一般子球直径大于2.5厘米至3厘米的,可作下茬种球用;如在4月至5月采收的百合切花,约于6月下旬挖出种球,经挑选后直接放入冷藏室,在5℃至10℃低温下贮藏至8月至9月间,然后取出合格的种球,栽种于通风降温条件较好的温室中,到了11月至翌年1月,又可正常产花;也可将合格的种球一直冷藏到来年1月份再行栽种,均可正常开花。对于较小的鳞茎,可将其另行培养,宜将小鳞茎种在塑料箱内,以泥炭比蛭石比细沙=2比1比1的比例作栽培基质,内加足量的长效肥料,供作培育子球用。一年后再将已长大的小鳞茎种植在肥沃的苗床中,加强水肥管理,第二年少数植株上会出现的一些花蕾,要及早摘除,以利于地下鳞茎的生长。小鳞茎经过2年的培育,即可用作“开花种球”;采收后及时分级装箱,以供分期分批栽种。

种球养好后,不宜留在苗床中越冬,而应在其茎叶将枯时及时掘起;否则,由于苗床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冻垡或消毒,第二年根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给花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东方百合“叶烧”防治有妙招


在众多东方百合的种植户中,“叶烧”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特别是种植‘Star Gazer’和‘Acapulco’等品种的种植户,“叶烧”情况尤其严重。笔者在中荷农业部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从事东方百合种植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对百合“叶烧”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目前正是东方百合生产的高峰时期,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心得和体会提供给广大百合种植户,希望能对百合生产提供一定的帮助。

“叶烧”表现百合“叶烧”在肉眼未见到花芽时就会发生。首先,幼叶稍向内卷曲,数天之后,叶片上出现黄绿色到白色的斑点。若“叶烧”程度较轻,植株还可以正常生长。若“叶烧”严重,白色斑点可转变为褐色,伤害发生处,叶片弯曲。在很严重的情况下,所有的叶片和幼芽都会脱落,植株停止生长,这称之为“顶烧”。

“叶烧”原因生理原因 当植株吸水和蒸发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时即会出现“叶烧”。这是吸水或蒸腾不足引起幼叶细胞缺钙的结果,细胞受损伤并死亡。一般温室中相对湿度的急剧变化以及根系发育较差时可发生。土壤盐含量较高以及相对于根系来讲植株生长过快,也会造成影响。光照影响 一般认为,天气的急剧变化,比如长时间阴雨天之后突然转晴,会直接导致“叶烧”的发生。其实,在这种天气急剧变化之前,植株就已经因缺钙而造成了一定的生理伤害,天气的变化只是加速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相对湿度影响 生长过程中相对湿度过高降低了植株的蒸腾,降低了钙元素的转移,导致了植株的缺钙。品种差异 有些品种如‘Star Gazer’、‘Acapulco’、‘Tahiti’等属于敏感品种,容易发生“叶烧”。种球大小 大规格种球(16/18以上)比较小规格种球易于发生“叶烧”。

防治方法确保植株能保持稳定的蒸腾 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情况下,采取遮荫、喷水等方式来达到降温、增湿的效果。在阴雨天的情况下,采用循环风扇通风的方式,增加空气流通,增加植株蒸腾。在东方百合对外界环境敏感性增强的时间里,避免温室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有较大的变化,应尽量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箱式栽培 为防止植株生长过快,在最初的6周生长时间,温度保持在13℃-15℃,建议箱式栽培,使用生根室。增加光照 在冬季或早春栽培的百合,光照不足会增加“叶烧”的可能性,有条件的可以应用人造光来帮助提高植株的蒸腾,减少“叶烧”的发生。保持干燥 避免植株上长时间积水,应尽量不使用顶部喷淋,保持植株及温室内的干燥。增施钙肥 如硝酸钙,可通过根部施肥或叶面施肥的方法进行,但要选择正确的生长阶段,保证每一片新叶在发生钙缺失之前吸收到足够的钙。但要注意,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反面的影响。选择恰当品种 选用对“叶烧”不敏感的品种,若无法避免,应尽量选用小规格种球。种植方法适当 种植具有良好根系的种球,种植深度要适宜,在种球上方应有8-10cm的土层。

如何繁育百合花 详解如何繁育百合花


百合种类较多,繁殖时可根据不同种类,不同时间,采取适宜的措施。常见的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
播种法繁殖播种属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种上应用。种子采后即播,也可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幼苗期要适当遮阳,并加强水肥管理,到秋天就可形成小鳞茎。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开花时间也不同,像麝香百合一年就可开花,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
分植小鳞茎繁殖1株或几株,可采用此法。母株在地下茎节上形成小鳞茎,有时在母株球的基部也能形成小鳞茎。在9~10月收获百合时,可把这些小鳞茎分离下来,另行栽植或沙藏至第二年春再种。栽时宜深,均经20天即可发芽。培养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长成大鳞茎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适宜家庭盆栽繁殖。
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仅适用于少数品种。如卷丹、黄铁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将地上茎叶腋处形成的小鳞茎(又称“珠芽”,在夏季殊芽已充分长大,但尚未脱落时)取下来培养。当年可形成小鳞茎,翌年春萌发出土,秋天再掘起分栽,3年后多数可开花。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压倒并浅浅埋土,将地上茎分成每段带3~4片叶的小段,浅埋茎节于湿沙中,则叶腋间均可长出小珠芽。
鳞片扦插法秋天挖出鳞茎,将老鳞上充实、肥厚的鳞片逐个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基部应带有一小部分茎盘,稍阴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鳞片的2/3插入基质,保持基质一定湿度,在20℃左右条件下,约1个半月,鳞片伤口处即生根。冬季湿度宜保持18℃左右,河沙不要过湿。培养到次年春季,鳞片即可长出小鳞茎,将它们分上来,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养3年左右即可开花。

百合花养护秘诀,如何延长百合花期


一、养护秘诀

1、温度:百合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左右,养护过程中尽量维持在这个范围内。夏季要注意降温,高于30摄氏度将会生长不良,冬季要做好保暖,不能低于10摄氏度。

2、阳光:阳光是养护不能缺少的因素,它非常喜欢阳光,只要保持充足的阳光,才能利于生长,生长期放在南向光好的地方。如果长期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百合会变得无光泽,叶子会发黄,花朵难开放。

3、给水:它本身耐旱,对水的需求不多,生长期要保证盆内土壤的湿度,春秋生长较快,可隔3天左右给次水。夏季蒸发旺盛,可增加浇水。每次给水不能太多,只需浇透就可以了。

4、施肥:在栽种之前,就需要准备好基肥,之后春季生长期,可隔半个月施肥一次,浓度要稀薄,注意不要施到鳞茎上,防止鳞茎腐烂掉。

二、如何延长花期

百合花的花期在每年的6-8月份左右,花朵开放后,要是想延长花期,需要控制好阳光,不能接触强光,周边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花朵会凋谢的太快,放在有散光并且通风好的地方。

百合如何种,家中可以种百合吗


一、如何种

1、时间选择:百合种植之前,需要选好合适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春季和秋季都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气候上比较适宜,要想促进良好的生长,最好选在秋季的9-10月份左右。

2、选盆配土:它的根系是比较发达的,所以选择较大一些的花盆,来保证发达根系的生长。土壤需选择酸性土,可以园土或泥炭土为主要土质,配合添加上沙土、珍珠岩、蛭石等,以此来增加透气效果。

3、选球处理:挑选好合适的种球,不能用太小的,个头较大的发芽率较高,不能选择干瘪较小的种球。选好后适当的处理,修剪底部的烂根,放在多菌灵溶液之中消毒,大约半小时后捞出,放在旁边晾干等待备用。

4、开始种植: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碎石,然后将土壤填充进去。种球放在花盆中间栽种进去,然后覆盖上层土,加土不能加的太满。

5、后期养护:种好之后浇次透水,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待发芽,注意好通风,光照不能太强,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二、家中可以种吗

百合并不是很复杂,在家中可以种植,只要给予良好的养护环境,在家中也可以养得很好。

百合无公害栽培技术(二)


1、出苗前管理 从百合播种至次年2月中旬前后,主要是搞好清沟排水,保证百合地既不旱又不涝,既没有高温不旱又没有低温冻害,确保鳞茎根系正常生长,在12月至次年元月份,每亩泼施20-30担腐熟的猪粪尿,出苗前如果没有薄膜和稻草覆盖的百合地,可以施芽前除草剂,如农达或草甘磷等。同时在百合未出苗前中耕1-2次,不仅能锄除杂草提高土温,而且还可以促苗早发。

2、苗期管理 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5月初这个阶段,出苗后,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一般亩施腐熟的菜饼肥25-50公斤,或腐熟的猪粪尿30担(不能施含氟、氯的化肥,更不能施未经堆沤的猪粪尿),条施或穴施,施在距百合茁6-7厘米处,施的太近容易引起"烂苗",施的太远,肥料又容易流失。同时苗期应视劳力情况,及时中耕l一2次,有条件的要雨后勤耕(-定要浅耕),中耕的深度4-6厘米,行间深,株间浅。

3、花蕾期管理 -般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或6月初,此段时间的管理主要是在5月上旬,结合培土,进行一次中耕,深度6-7厘米,以促进根系多而深扎,控制地上茎增长。以收获鳞茎为目的的栽培,要及时在花蕾转色而未开时,摘除花蕾。同时要注意摘掉的花蕾不能丢弃在田间地头,要集中处理,以防留下菌源。花蕾期施肥主要是巧施,一般要按天气、土质、基肥和苗肥的用量,植株的长势长相来确定追肥的时间、数量和方法。

4、鳞茎速长期管理 -般是在5月底至7月中旬,有的町以延至8月中、下旬。

①此时正是汛期,要防止百合田发生内涝,及时清沟排水,选晴天,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根据田间杂草和土壤板结情况,在花蕾摘除后进行一次浅中耕,深度3-5厘米。

③此阶段根系的吸收能力相对减弱,为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对防止早衰,提高鳞茎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可喷施尿素300倍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300-500倍的水溶液,或亩用10一15毫升乐万家水剂对水喷雾,交替使用,隔十天再喷1次。

5、收获期管理 百合采收,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留种的尽量推迟。如果是水田种植的百合,为了不影响二晚的栽插,应在7月底以前采挖完毕:早地种的百合,也要在8月上旬采挖完毕(留朴地除外)。收后及时送百合收购点,及时加工,防止淀粉糖化,降低出粉率。

收获百合,宜选择晴天进行,雨天或雨后不宜采收。如果作为蔬菜鲜食,可在小暑过后开始采收,但产量不高,容易干瘪,不耐贮藏。

四、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药剂防治

百合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但对百合收成有影响的主要是百合枯萎病、灰霉病、叶枯病、病毒病、根腐病、蚜虫、地老虎、蝼蛄等,其中为害损失最严重的是百合枯萎病和百合灰霉病。

病虫防治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百合生产:威胁最大的是百合枯萎病和灰霉病。尤其是百合枯萎病,一定要从轮作、选种、消毒等环节入手做好预防工作,以农业防治为主。当百合枯萎病刚刚刀:始表现症状时,立即用对路药剂刀:展防治,防效也只有70-80%,加之其发生为害时正是4-5月多雨水季节,又不利开展药剂防治,所以做好预防工作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中显得极为重要。同时,还应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

1、百合枯萎病

是一种真菌性的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和茄腐皮镰刀菌侵染所致,以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和致病率最高,为主要病原菌。

枯萎病发生的过程为:最初底部叶片变黄,茎顶端变浅紫色,轻度弯曲;其次病株底部叶片枯黄或枯萎四分之一至一半,茎上部变紫弯曲;再次病株叶片枯萎一半以上,茎上部严重弯曲;最后全株表现症状,整株枯死,鳞茎盘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在百合枯萎病刚刚开始表现症状时,立即用绿亨-号5克对水10-15公斤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应每株灌药液200-250毫升,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每隔5-7天续灌1次,视病情轻重续灌2-4次。

2、百合灰霉病:是百合栽培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花等,叶片上最初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大小不一,周围呈红褐色,内部呈灰白色,病菌在为害部位(表面)密生灰色霉层,通过风雨、气流传播。一般在4-5月开始发病,遇高温、高湿天气迅速蔓延为害。病菌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喜潮湿,温度为20-25℃,病菌在被害部越冬。

防治方法:可选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86.2%铜大师或53.8%可杀得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喷雾要均匀透彻。

3、百合叶枯病:也是百合栽培的常见病害,病害最初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红棕色的小斑点,后斑点发展连成椭圆形,病斑中央变成黄褐色,严重的扩展至整个叶片,坏死部位在天气潮湿时可形成黄色的晕环,龙牙百合老叶片上的病斑有时出现黄色的斑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

4、百合病毒病:以叶片出现症状最为常见, -般叶片缩小变斜,叶正面出现大小不规则圆形斑纹,叶片密生:病株明显矮小,花蕾畸形,色泽变淡,被害严重的鳞茎变小。

防治方法:喷药除蚜虫,可亩用10-20克高兴龙大功臣或蚜虱通杀10-20克,或一遍净20克,或扑虱蚜20-30克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5、根腐病:最初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死亡,而后向上发展,造成上部叶片乃至茎秆死亡。症状表现为根淡棕色,部分根腐烂,严重时造成整个鳞茎腐烂,当鳞茎腐烂后,引起茎根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200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灌根,每株灌液200升,隔7-10天重复灌2-3次。

6、蚜虫:主要是为害百合的嫩叶、茎秆,特别是叶片展开时,蚜虫寄生在叶片上,吸取汁液,引起百合植株萎缩,生长不良,花蕾畸形;同时还传播病毒,造成植株感病。

防治方法同4③。

7、其他病虫害

主要是地老虎、蝼蛄啃食幼苗(茎)、蚂蚁、蚯蚓、线虫等为害地下鳞茎及鳞茎盘,造成根腐死苗。

防治方法:

①种植前、在定植沟(穴)中亩撒施生石灰30-50公斤。

②种植前一定要清除杂草,使用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⑧用茶枯或少量桐枯放到种球根部;

④用敌敌畏500-600倍液浇灌根部,防治蝼蛄和地老虎。

百合花怎么养,百合花图片


1.百合花怎么养

花盆:养殖百合花需要选用体积比较大的、有足够深度的花盆。因为百合花的球茎比较大,根系茂盛丰富,对花盆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深一些的花盆有利于它的根系伸展,使其更好地汲取土壤中的养分。

土壤:土壤方面宜选用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偏弱酸性或者中性的花土。不宜选用土质黏重、排水性差容易导致积水的土壤,不利于植株的生长。

光照:百合花喜光。需要将它养护在可以全日照的环境中,这样会使它生长得更健康。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它后期开花的时候数量减少。

施肥:百合花喜肥,对于肥料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钾元素。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要给它施一些含有钾元素的化肥,补充其生长所需营养。

温度:适宜养殖百合花的温度在15-25摄氏度左右,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适宜于它的生长。因而在夏季温度过高时,需要为其遮阳和通过喷水等方式为它降温。冬季时要注意为其保暖,养护环境的温度不能低于10摄氏度。

浇水:百合花比较耐旱,也比较怕涝。日常浇水只需要让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即可,不要形成积水。春秋季节可以五天浇一次水,夏季可以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冬季可以减少浇水甚至停止浇水。

2.百合花图片

盆栽百合花如何养护


百合花首先要选择充实、健壮的种鳞茎,亚洲系列的种鳞茎周径必须在10~12厘米,百合花东方系列的种鳞茎周径在12~14厘米。种鳞茎越大,花蕾数也多,见表。但品种不同,着蕾数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好的种鳞茎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对盆栽百合花十分重要。

盆栽百合花常用12~15厘米深盆,每盆栽一个种鳞茎。或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栽3个鳞茎,开花时形成茂密的花丛。栽植时,盆底多垫碎瓦片,然后加土,鳞茎顶芽离盆口2厘米,顶芽上覆土1厘米。

目前,在荷兰都采用催芽鳞茎,催芽部分必须露出上面。如果种植前鳞茎已萌发则无需催芽,如尚未发芽,可将鳞茎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内,置放在8~23℃温度下,约4~5天萌芽。生长过程中保持盆土湿润,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或15-15-30盆花专用肥。白天温度保持21℃,夜间15℃,约90~100天花朵着色,将盆移至10~12℃温度下,可使百合花花朵开得好而持续时间长

百合花开花后怎么处理?如何让百合花第二年多开花?

百合开花非常好看,很多朋友都喜欢养~对百合花来说,开花后的处理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养护得好,能够促使它明年多开花~那百合花开花后该怎么处理呢?

1、整形修

在百合花开完花后,可以把它修剪一下,不过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在中午修剪,最后在早晨或傍晚修剪,这样不会给百合花生长造成影响,可以将百合花的残花、枯枝、侧枝全部修剪掉,可以减少对养分的消耗,使百合花第二年进行开出美丽的花朵。

2、减少浇水

百合花花期后是极其脆弱的,在给它修剪完了之后,不能急于浇水,需要减少浇水量,因为百合花会逐渐的进入休眠期,不会吸收水分,不然很容易积水烂根部,影响百合花生长,生长可能造成百合花死亡,所以千万不要浇太多的水分。

3、施肥追肥

对于百合花开花后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施肥追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百合花开花期间,每个星期施一次复合肥,每次施肥不要太多,适量的施点就可以了,花期过后可以不施肥,这样可以使花开的更加美丽,而且还会延长花期。

4、冬季保暖

在百合花开完花后,天气也会逐渐变得寒冷,转变为冬季,百合花一般适合在16~24℃,不能低于5℃,不然会影响生长。所以需要在冬季给百合花做保暖工作,最好将百合花移到室内,将温度控制在10℃以上,使百合花安全过冬,让它第二年可以进行开花。

促使百合花第二年多开花的方法

1、换盆换土

百合花每隔年需要给它换盆换土,最好是在春季进行,因为不容易使百合花死亡,每次后换盆根据百合花的大小,换个大点的瓦盆,在换盆的同时也可以将土壤换掉,千万不要伤到了百合花的根部,这样可以使百合花更好的生长,促使百合花第二年多开花。

2、充足阳光

如果想促使百合花第二年多开花,就需要给百合花充足的阳光,如果没有充足的阳光,会导致百合花生长不良,不过什么时候都要放置在阳光下,夏季可以将它搬移到有散光的地方,使它得到充足的阳光,帮助它开出更好的花。

相信《如何高效利用东方百合二茬花》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东方百合花卉种植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