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花叶芋的秋后管理说起,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花叶芋,又名彩叶草,叶箭形或心形,盾状着生,叶面有不规则的红、黄、绿、白斑纹,叶片叶脉色彩奇丽夺目,是室内观叶花卉中的佼佼者。

花叶芋翌年生长的好坏,叶形大小,色彩艳淡,关键在于秋管、冬贮、春栽,其要点如下:

一、生长期6个至10个月,实际上自9月份起,叶片即开始泛黄,逐渐萎蔫下垂,此时即应控水,待叶片全部枯萎,扣盆取出块茎,在室内光照较好的通风干燥处晾晒数日,用经过消毒无杂质的干沙贮藏,要保持10℃以上,并经常检查,每半个月可用喷壶喷水一次,但只能以沙面微湿为限,在挖、埋块茎的过程中,应注意勿使损伤,以免冬贮期间腐烂。

二、翌年早春,取出块茎切分,或剥下周围繁衍的小块茎直接栽植,但每块至少要有一个芽,并应用草木灰或炉灰涂抹切口防腐,盆土用腐叶土拌以沤熟的鸡粪及骨粉,浇足水置阴暗处,待出苗后移至半阴处养护,注意保持其周围的空气湿度。

三、块茎栽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块茎正面向上,可促使迅速发芽,但全年生长不平衡,主芽生长特别旺盛突出,显得参差不齐。另一种是将块茎背面向上倒植,发芽要慢些,但发的芽多,且齐头并进,生长均衡。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叶芋的栽培与管理


花叶芋又名彩叶芋、二色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块茎花卉。叶心形,叶面着生彩色斑纹,有红斑、粉红斑,也有白斑。

花叶芋喜温暖、湿润环境,夏季宜将苗盆置于凉棚下,忌阳光直晒。适生温度为18℃至30℃,适合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

花叶芋生长期为4月至10月,每半个月应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如豆饼、腐酱渣浸泡液,也可施用少量复合化肥。施肥后要立即浇水,否则肥料容易烧伤根系。花叶芋通常采用分株繁殖。

立秋后,花叶芋叶片逐渐枯萎,进入休眠期要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越冬温度须保持10℃至12℃之间,温度过低,块茎容易腐烂。

当绿植养护老司机遇上花叶芋,花叶芋秋后养护方法介绍(精选)


现在很多人都会栽培一些花卉,想要让花卉生长的最好主要是保证合理的光照,适量的浇水,不定期的松土或者换盆处理,施肥不宜过量,才能够栽培好。感谢您阅读《当绿植养护老司机遇上花叶芋,花叶芋秋后养护方法介绍(精选)》内容,爱花卉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养花技巧,希望您喜欢。

花叶芋的叶片的纤毛可以拦截吸滞空气里漂浮的极细小的颗粒、烟雾和尘埃,被称作天然除尘器。此外它还能够分泌出植物杀菌素,可以抑制和杀免有害细菌,还有它的叶片色彩斑斓深受人们的喜欢。花叶芋每年的夏季是鼎盛生长期,此时的叶子多姿多彩,颜色鲜艳,到了秋季就需要养分了,本期花三千就为你带来花叶芋秋后养护的方法。

当绿植养护老司机遇上花叶芋,花叶芋秋后养护方法介绍花叶芋秋后养护

夏季是花叶芋的观赏期,进入秋季就是观赏期结束要开始养护了,冬季是花叶芋的休眠期。如果你想让你的花叶芋来年才可以正常生长,就需要进行秋后的护理,包括秋管、冬藏和春季栽种,这样在经过休眠之后,花叶芋会在春末再次萌芽。

花叶芋秋后护理方法

花叶芋从10月份开始就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叶柄萎蔫并且下垂。这时候就需要控制浇水,在花叶芋的叶子全部枯萎的时候,将花叶芋整个从花盆取出,放在室内光照比较好并且干燥的地方晾几天,然后进行沙藏,注意沙子要先消毒。

花叶芋沙藏的温度要保持在10℃ 以上,每半个月喷水一次,沙子表面微微湿润就可以了。

花叶芋叶子养不大的原因

1.温度过高或太低

花叶芋的生长适温是在22-28℃之间,如果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花叶芋的叶子长不大,还有如果光照太少也会影响花叶芋的叶子长不大。

2.水分不足或浇水过多

花叶芋非常喜好在湿润环境生长,尤其是在生长期间更加需要充足的水分,只有按时浇水才能促使植株快速生长。如果水分不足就会使花叶芋的生长受到限制,尤其是叶子无法生长。当然浇水也不能太多,太多就会使盆土积水,从而引起烂根,进而影响叶子生长,叶子就养不大。

3.土壤太黏重

花叶芋需要的生长环境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果土壤太黏重就会使根系无法进行呼吸,这样的情况下叶子也会长不大。

花叶芋


 花叶芋又称彩叶芋,为天南星科花叶芋后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花叶芋地下部形成块茎,呈扁圆,株高30—50厘米。叶片从土面下块茎生出,呈盾状卵形至圆三角形,叶柄细长;叶片上有绿色、紫色、粉红色、白色等彩色的斑纹、斑块,绚丽多彩。色彩和斑纹的变化常因品种而不同。目前栽培的花叶芋大多数为园艺杂交的品种,很少为植物学上的原种。因为花叶芋叶片的色泽和斑纹容易变异,所以园艺品种甚多,据记载目前至少有150个以上,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品种育成。

花叶芋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圭亚那、秘鲁以及亚马逊河流域等地。其性喜高温多湿,明亮的光线,忌阳光直晒。生长适温为22—30℃,低于12℃时地上部叶片开始枯萎。

花叶芋用分球繁殖。秋末气温下降时地上部叶片枯萎,地下部的块茎进入体眠状态,此时将盆移至温暖之处贮存,如盆土过于应稍喷一些水;贮存期中如盆土过湿或温度过低,都易引起块茎腐烂死亡。来年春季气温回升且新芽萌发前,将每球周围着生的子球切下,也可把大块茎用刀分切为几个小块(每小块上必须有1—2个芽眼);切口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放于阴凉处;待切口干燥后种植。

花叶芋块茎宜于春季气温不低于20℃时种植。其芽往往发育不整齐,种植前最好先行催芽。催芽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块茎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芽与发根。其具体做法是:将块茎排列于沙箱,上覆土约2厘米,然后充分浇水,并加盖玻璃;将沙箱置于有直射光线处,保持湿润;待发芽发根后取出,上盆种植。盆栽用土应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可用园土2份、腐叶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质。春夏旺盛生长时期应保证供给充足的水分,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盆土短时间干燥都会使叶片凋萎。叶面常喷雾,植株将生长得更旺盛,叶色更艳丽。秋末后应减少浇水量,保持盆土适当干燥,以利于块茎肥大,准备进入休眠状态。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速效液肥,最好氮磷钾配合均匀,不可偏施氮肥,否则易引起植株徒长,叶面斑纹暗淡。花叶芋生长要求较明亮的光照,但忌阳光直射,尤其炎热夏季易发生日烧现象,所以每天早晚可接受阳光照射,中午应遮阴;阳光不足或过于阴暗,则植株易徒长,叶柄纤细,株形不均称且叶色差,降低了观赏价值。花叶芋有时会发生红蜘蛛为害,应注意防治。

花叶芋叶形美丽,叶色及斑纹变化多样,丰富多彩,是理想的夏季栽培观赏的室内观叶植物,适于家庭居室、宾馆、饭店和办公室美化装饰,给人以清新、典雅、热烈之美感。

秋后月季管理


秋后的月季又一次进入生长旺期。然而有的月季开始叶面泛黄,中间有黑斑点,轻则基部少数落叶,重则全部落光,而且花苞未开就先掉下来。这主要是管理不当所致。

  进入秋季,因水量过多,很易引起月季的病害,主要为黑斑病。另外,盆土经常过湿,根部呼吸困难,这又造成“并发症”,使花苞枯萎而掉落。解救方法是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并销毁,以防止病菌蔓延。有条件的还可以喷洒多菌灵等药物2—3次。更重要的一点应加强水分管理,将盆景置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盆景要保持“间干间湿”,切忌经常过湿,并注意追肥,生长旺期以氮肥为主,适当补充磷肥钾肥,保证供给充足营养。对花谢了的枝条基部留3—5个节短截,以便重新抽发健壮枝条。高低

合果芋和花叶芋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合果芋叶片呈两型性,幼叶为单叶,呈箭形或是戟形,老叶呈5到9裂的掌状叶,新生长的叶子颜色淡,老叶颜色深绿色,而且叶质厚。

花叶芋叶子基生,呈盾状、箭形或心形,叶柄光滑,长15到25厘米,叶片表面布满各色的透明或不透明斑点,背面呈粉绿色,叶子的先端骤狭,并且具有突尖,后面的裂片为前面裂片的1/2,呈长圆状卵形。

二、花朵区别

合果芋佛焰苞花序呈浅绿色或黄色。

花叶芋花序柄短与叶柄,长大约10到13厘米。佛焰苞管部呈卵圆形,长3厘米,外面绿色,内面绿白色。雄花花序呈纺锤形,长3厘米,中部粗7毫米,向两头逐渐狭窄。

花叶芋的繁殖方法


分株法

时间

全年均可进行分株。

操作方法

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一般都是和换盆相结合进行的。首先,将还处在休眠状态植株的块茎拿出来,然后将周围的围绕的小的块茎取下,放到通风良好的位置进行稍加晾晒,晾干后进行上盆操作。

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大的块茎进行切割,但是需注意所用工具一定要事先进行消毒。块茎的切割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尽量保证切完的每一块块茎上面都有芽眼,这样才能保证种下后,能够更快更好的发芽。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盆土的选择上,也要尽量保证满足它的需求,可选择沙土、泥炭土以及腐叶土进行合理的配比制成的花土,最好给这里面再拌上适量的骨粉,这样更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哦!

最后将块茎埋到花土中,等待生根。

球根法

时间

最好在春季,植株还没有萌芽之前进行。

操作方法

方法相对简单,用干净的工具,如小刀等,轻轻的将植株附近长出来的小球切分开来,随后放到相对阴凉的地方将它们阴干,大概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栽种了。

另外,对于种球也可以进行切割,然后再进行种植,只是在操作时,尽量将切面切的平滑些,这样更利于植株种球的发芽。

将处理好的种球放到容器中,填好准备好的土壤中,等待发芽。

适合种植的环境

因为它喜欢潮湿并且能耐高温,种好后,最好将它放到20℃~30℃且微微潮湿的地方。除此之外,最好将它放到半阴的地方去养护。

冬季或者温度偏低的地区,千万要做好保温工作,因为这是一种不是很耐低温的植物,种植的基质尽量选择疏松且肥力较好的,这样种出来的花叶芋会更加美观哟!

秋后枣树管理技术


一 秋栽枣树八要点

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枣树栽后,地下根的伤口愈合快,且地上部分蒸发量小,成活率高。但是秋栽枣树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1.起好苗。起苗时尽量避免对根系的损伤。为便于栽植,起苗后可将主根稍加修剪,以利于苗木吸收水分,提高成活率。苗木起运时,应将50~100棵扎成一捆,用塑料薄膜包好捆结实后再运输。

2.挖坑。挖50~60厘米见方的树坑,使苗木根系在坑内充分舒展。挖坑时要将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然后把表层土填入坑底。

3.施肥。挖好树坑,在底层施入5千克的优质有机肥。也可将挖出的底土掺入20千克有机肥,在栽苗时填入坑内。

4.浸根。栽植苗木前,将树苗根部浸入磷肥加生根粉溶液中20分钟或蘸上磷肥溶液随即栽植,树苗伤根不仅愈合快,而且容易发根。

5.栽苗。树苗要栽于树坑的中央,填土时,把肥沃的表土填在根际,心土培在上层。填一层踏实一层。埋土深度要比树苗在苗圃生长时的原土痕深3~5厘米。栽时要边填土边摇动树苗,以使根系充分伸展并与土壤密接。

6.浇水。苗根固定好后,要浇大水,然后整好树盘,培成圆堆,以利于防风、保墒。

7.覆膜。在已栽好的枣树树盘上用地膜覆盖树盘,既可起到保墒作用,又可使苗木安全越冬,枣苗成活率高。

8.防寒。枣苗皮层薄,含水量少,水分易蒸发,可以采取覆膜、包裹等方法防寒。也可以埋土防寒,先在苗子基部培30厘米高的土台固定苗木,然后在苗子压倒的方向培土25厘米高,将苗子基部软化后,轻轻压倒在土台上,再在枝条上覆盖湿细土20厘米厚,以防出现“死弯”。春季气温达到13℃~15℃时,枣树开始萌动,去除防寒土。

二 枣树落叶后管护四要点

枣树落叶后到发芽前的技术管理,是枣树一年中的基础管理。这一时期管理好坏,对来年枣树生长、结果影响很大,有些管理措施是其它时期所不能代替的。为使枣树高产,应抓好以下管护4要点。
1 增施肥水,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枣树在一年的生长、结果中消耗了大量的养分,需及时补充,果实采收后施基肥就是补充养分的主要措施。施基肥最好是秋施,也可冬施。即在枣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施。此时如果没有施肥,初春发芽前也应补施。
施肥方法有撒施和沟施两种。撒施是把圈肥均匀撒于树冠下,然后翻入土中。沟施分为放射状沟施和井形沟施。幼树应采用放射状沟施。
施肥量应根据产量多少而定。株产鲜枣10~25kg的大树,施圈肥75~100kg,另加过磷酸钙1.5~2kg。若春施基肥,可掺入部分氮素化肥。施肥后应及时浇水,灌水量以浇透水为准。
2 翻刨栽植带,改善枣树立地条件
翻刨枣树栽植带不仅能疏松土壤、拦蓄雨雪,还可消灭树下越冬害虫。冬、春各翻刨1次,翻刨深度10~20cm。
3 合理修剪,调整树冠
枣树喜光,树膛内枝条密集易造成结果少、质量差,因此,应通过剪枝来调整树冠。修剪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剪除无结果能力或结果能力很低的枝条,疏除交叉枝、稠密枝、重叠枝和细弱枝,以利通风透光。对徒长枝可视其空间大小决定剪留长度,对空间大、有培养前途的多年生徒长枝,可培养成骨干枝。②死枝、病虫枝全部锯除。锯口应尽量锯到好枝处,锯口应削平,并涂调和漆,以免继续干裂腐烂。③对骨干枝上抽生的1~2年生发育枝,可根据空间大小剪截,留4~6个二次枝,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④对衰老枝应进行更新复壮。衰老的骨干枝应回缩1/3~1/2,回缩部位剪口的直径不应超过5cm,剪口下需留出向上的休眠芽或结果母枝;衰老的结果枝组应全面回缩疏截,较完整的枝组可缩剪1/2~1/3,促发新枝。⑤对衰老程度严重的树,应停甲(停止开花结果)养树。在停甲期间,应配合更新修枝,增施肥水管措施,加快树势恢复。
4 消灭虫害
①刮除老枣树皮。在封冻前将干裂树皮刮除干净,集中烧掉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②彻底刷除龟蜡蚧。枣树龟蜡蚧(俗称树虱子),以受精雌虫在1~2年生枝条上越冬,所以应抓准冬季有利时机,逐枝刷除。③冬春翻刨树盘时,注意拣拾树下土中的越冬虫蛹、虫茧并销毁。

三 十月枣树秋季施肥正当时


枣树秋施基肥的好处有三:一是秋季枣树根系活动仍较旺盛,地温也较高,此期施用基肥有利断根的愈合和促发新根;二是秋季根系吸收基肥中的速效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有利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树体贮藏营养;三是施入的有机肥经秋、冬两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逐渐将难利用的有机养分转化为有效养分,第二年可较早发挥作用,为枣树萌芽后枝叶生长、开花坐果供应养分。
枣树秋施基肥的施用量一般生长结果期树株施有机肥50千克左右,盛果期大树株施有机肥100千克左右。基肥的施用时期是从枣果采收后到落叶前施用基肥最为适宜,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基肥应是充分腐熟鸡粪、牛粪、羊粪等圈肥,或是饼肥、绿肥、土杂肥等。
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环状沟施法,即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挖一环状沟,沟的深度根据根系分布深度和土层厚度而定,一般沟深、宽各50厘米左右,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土层薄的山区可适当浅些。把表土与基肥混合后施入沟内,施肥后及时覆土、填平,整好树盘。此法适于幼树,随着树冠的扩大,施肥沟的位置不断外移,诱导根系向外伸展。第二,放射沟施法,由树冠下向外开沟,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开沟4~6条,宽与深由肥料多少而定。这种施肥方法伤根少,能促进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第三,条状沟施法。在枣树行间或株间于树冠外围投影处,顺行向开沟,挖深、宽各50厘米左右,长度视树冠大小和肥量而定的条状沟,枣树行间可开多条,条状沟每年要轮换位置,即行间和株间轮换开沟。此法便于机械或畜力作业,节省劳力。第四,全园或树盘内撒施,即把肥料均匀地撒到全园或树盘内,然后耕翻土壤,耕深20~40厘米,把肥料翻入土壤。将土地平整,做好树盘。生草条件下,把肥撒在草上即可。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这种方法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以上四种施肥方法,轮换使用效果更好。

花叶芋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对其要求主要为营养、透气性和排水性这三个方面。可主要用腐叶土或者泥炭土,掺入沙子、基肥等物质。

2、温度:花叶芋喜欢温暖,温度最好在十八至二十度。冬天需御寒,不可低于十二度,不然叶子会被冻伤。

3、光照:平时提供散射光就可以了。不能太强,太强的光会导致叶子被灼伤。也不能太阴暗,不然会导致徒长或者叶片打蔫。

4、浇水:花叶芋对水分需求大的季节主要是春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可多浇点水。从秋末开始,需减少浇水。

5、施肥:每个周施肥一次就够了。主要用氮肥,兼顾其他的元素。

二、定期换盆

如果长期不换盆,土壤可能会结块,就会阻碍根部呼吸,所以需定期换盆。土壤不适宜的一年一换,如果还比较合适则可两年一换。换盆的同时还可将根部修剪一下,把烂根剪掉。

三、定期修剪

修剪主要分为平时的修剪以及开花后的修剪。平时的修剪主要是针对叶子和枝条的。发现发黄的叶子或者干枯的枝条,需及时修剪掉,保证植株整齐。另外,花后还需修剪一次,将谢了花蕾剪掉,避免它们继续消耗养分。

秋后盆花管理要点


秋后气候逐步转凉,盆栽花卉又进入了一个旺盛的生长期,一些春天开花花卉的花蕾都基本形成,并慢慢壮大,此时花木的管理重点应放在剪、摘、疏的工作上。

一、剪去无用枝

许多花木易生徒长枝及蘖芽,这些无用枝不仅大量消耗养分,影响整株其它枝条的生长,而且破坏了原来较好的株型,降低了观赏性。所以秋后一定要将这些无用枝连根剪去,同时将一些生长较弱的僵化枝也一并剪去。

二、摘叶打顶

秋后有些花木的老叶逐步退化,光合功能下降,此时应及时将这些老化叶摘去,像白兰花可一次摘去1/2的叶子,以促使其多孕蕾。盆栽菊花要适时做最后一次打顶摘心;月季茉莉要及时剪去花后枝,这些枝条可作为繁殖的插条,其成活率很高,米兰要随时将生长过长的嫩头摘去,控制其过快疯长,促使枝条早日木质化,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三、疏蕾

春天开花的花木,此时的花蕾都已形成,也处在膨大期,所以消耗的养分多。因此,为保证将来它们都能开出大而艳的花朵来,必须下狠心疏去过多的花蕾,像茶花、杜鹃等,一定要在入冬前疏去部分花蕾。

养花技巧《从花叶芋的秋后管理说起》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叶芋属于观叶类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