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草莓枯黄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草莓枯黄萎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某些地区发病株甚至达到8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生产,给草莓种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草莓枯黄萎病的发生,专家们潜心钻研,找到了有效防治草莓枯黄萎病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土壤处理。为了防治枯、黄萎病侵染定植新株,通过田间试验可以看出用氯化苦、溴甲烷进行土壤处理效果理想,防效比对比高70%以上,而且有促进草莓生产的作用;草莓发病初期用治病星加美洲星灌根效果较好;在草莓种植区,预防和治疗建议广大莓农试用上述土壤处理剂防治草莓枯、黄萎病。

2、使用组培苗。由于我县下一年定植的草莓苗基本上是当年苗繁育的种苗,由于母株带菌和田间菌量大,往往繁育苗带毒,造成自然发病;同时种植的品种单一,长时间以来造成品种退化,均导致植株易带毒。因此,进行组培脱毒是解决草莓枯、黄萎病重要措施,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脱毒苗生产。

3、使用抗病品种。长期种植单一的草莓品种,导致其抗性下降。建议草莓种植区3年更换1次种苗,尽量轮换栽植品质好、丰产性好、抗性强的新品种,如鬼甘怒、上海宝交早生等。

4、加强田间管理。我县草莓种植区大部分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常常造成田间杂草多,湿度过大,通风条件不良,土壤施用有机肥少,土壤粘性大,均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广大莓农要多施腐熟有机肥,保持田间无杂草,少杂草,勤施肥,少施肥,勤浇水,湿度适中;当田间发现枯、黄萎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同时要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侵染其他植株。

xZh52.COm拓展阅读

红掌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红掌叶斑病主要有细菌感染形成,此病危害极为严重,据记载20世纪90年代,红掌叶斑病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因此红掌养殖人员一定要注意红掌叶斑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红掌叶斑病主要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者通过植株上气孔、叶缘吐水孔强制进入植物体内。水分是病菌传播和侵入的主要媒介。侵入叶片表面需要20分钟以上,主要侵染一定发育阶段较幼嫩的组织(气孔形成多,开放型,中隙大)。病害除了经由病株的接触或植株表面带菌水滴落植株表面的传播外,工作人员受污染的双手、衣服、采花切叶的工具、飞溅的雨水、污染的灌溉水、带菌的介质以及带病菌的鞋子、车轮等都是传播的途径。

有效防治红掌叶斑病的方法:

1、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园区,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组培健康种苗。在选择引进国内外的红掌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生产商生产的健康种苗。

二是要在生产区门口放置消毒池,每天添加消毒液,进出温室的人员都必须对鞋子进行消毒。进入温室的人员必须穿可以用来消毒的白大褂,并定期更换和消毒。尽量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

三是要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防止病区工具带进园区。采花切叶刀具分区使用,做到定期消毒。

四是避免随意从外界带入红掌生产区该病害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的植物)。

2、全面综合防治,防止病菌在区内传播蔓延。如果病害已经在园区内发生,防止病菌在园区内传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生产区的卫生措施,前面所提到的卫生措施仍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要定时排查,尽早去除被感染的叶片(叶部侵染的),并把它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或整株拔除(系统侵染的),临近的植株及基质也要去除。所有操作都必须是先进清洁区后进污染区。出入温室,必须用消毒液(可用85%的酒精)洗手。

三是为防止病害通过切花、切叶在植株间传播,刀具应在每次使用后消毒,即每次使用每次消毒,消毒可以用85%的酒精。最好至少使用两把以上的刀子,这样当使用一个的时候,另一个可放进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四是尽可能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

五是在施肥上应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

六是应当尽量避免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左右,较高的温度下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

七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在上述防治方法同时,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50%的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等铜制剂农药要慎重选择使用。

有效的施肥方法


平常苗农施肥,只是撒到地里就好了,其实施肥是一件有技巧性的活计,有一个好的施肥方法,方能事半功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有效的施肥方法:
1、地表撒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含氮量虽高,但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不被土壤吸附,易随水土流失,使作物难以利用。尿素作追肥,应开沟条施并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施用浓度,喷施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浓度以0.8%~1.0%为宜,蔬菜以0.3%~0.5%为佳。碳酸氢铵地表施用,容易挥发,而且挥发的氨气会熏伤作物的茎、叶,造成肥害。正确的方法应深施10厘米左右,施后立即覆土。

2、过磷酸钙直接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强,如过磷酸钙直接拌种,尤其是拌种后长时间存放,很容易对种子产生腐蚀作用,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因此,用过磷酸钙做种肥、最好条施或穴施在播种沟内,并且用土将肥料与种子隔开。

3、磷酸二铵随水撒施。磷酸二铵随水撒施后,很容易造成其中氮素的挥发损失,磷素也只停留在地表,不容易送至作物的根际。作物既得不到氮又得不到磷,磷酸二铵不就等于白施了。因此,磷酸二铵应该提倡基施,如果作追肥应早施,开沟深施,施后覆土,一般要求施肥沟深10厘米左右。

4、碳铵地表浅施,覆土不严密,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因此,施用碳铵要深施覆土并及时浇水,使氨被土壤充分吸附,以提高肥效。试验表明,碳铵深施比浇施可提高利用率10-30%。

5、尿素表土撒施后急于灌水,甚至用大水漫灌造成尿素流失。因此施用尿素时,应沟施、条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7-10厘米为宜,然后立即覆土盖严,并注意施肥均匀。追肥后夏季2-3天,春秋季6-8天后再灌水。

6、追施钙镁磷肥钙镁磷肥肥效缓慢,供肥时间短,作追肥使用,特别在作物的生长后期追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效果差。所以,钙镁磷肥应作基肥并与有机肥混施,或作种肥施用。这样,肥分逐渐析出供农作物利用,肥效长,有利作物稳健生长不早衰。

7、单施含钾化肥硫酸钾、氯化钾呈弱生理酸性反应,施入土壤后钾离子易被土壤胶体的阳离子吸收固定,作物难以利用。所以施用钾肥应与氮肥、磷肥混用,尤其是山地、瘠薄地和新开荒地等缺磷地块,更应与磷肥混用,才能充分发挥钾肥、磷肥的作用。

8、锌肥与磷肥混施硫酸锌与过磷酸钙存在着严重的拮抗作用,二者混合施用会抑制硫酸锌的肥效,使其有效性降低。所以应将磷肥作基肥,锌肥作苗期追肥,或锌肥作基肥,磷肥作苗期追肥,才可提高肥效。

种植知识:杜鹃花枯黄原因及防治


头年杜鹃花谢以后管理不善,常导致第二年枯蕾。杜鹃开花时,人们多喜欢摆在室内观赏,但这样空气不新鲜,且日照不足。

头年杜鹃花谢以后管理不善,常导致第二年枯蕾。杜鹃开花时,人们多喜欢摆在室内观赏,但这样空气不新鲜,且日照不足。上海地区气候偏暖,可在晚间移出室外,而早晚置于室内见光处。花谢后,逐步增加在室外放置的时间,一周后即可放在室外蔽荫处,及时剪掉残花。每隔10天施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以促发新枝。6一8月天气炎热,杜鹃生长缓慢,可停止施肥。9月下旬,每隔10天施次磷肥,以促进植株和花芽生长。10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冬季移人温室,置于可见光处,室温控制在5一15℃之间。如果温度偏离,植株萌发新叶,消耗养分,则会影响翌年春季开花。另外夏鹃在春末根部枝干处易萌生子株,如不及时剪除,则与母株争夺养分,影响开花。

杜鹃叶片变黄,是因为土中缺铁或土壤偏碱,亦或养护不当造成的,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也会导致落花落蕾。

土壤中缺铁,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呈黄白色,尤以幼叶表现明显,可每隔7天浇一次50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直至叶色转绿为止。如果土壤的PH值超过6.5,叶色也会发黄,同上述方法一样施入硫酸亚铁溶液,待植株恢复正常后,再换入以腐叶为主的酸性培养土。如果光照过强或不足,浇水过多,施肥不当,土壤粘重,都会引起叶片发黄。可适当遮荫,控制浇水,适量施肥,并选用疏松的酸性培养土。

草莓竹芋的养殖方法


“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草莓竹芋的养殖方法”,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

草莓竹芋是耐热不耐寒,夏天再热也不会怎样,其独特的叶片纹理和鲜艳的颜色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室内植物之一。下面小编将详细介绍草莓竹芋的养殖方法,以帮助爱好者们更好地进行植物的养护。

1.土壤选择:草莓竹芋喜欢松土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使用含有腐叶土、珍珠岩和沙子的混合土配制一种适合竹芋生长的土壤。可将土壤的pH值控制在酸性至中性范围(pH 5.5 - 7)。

2.温度和湿度:草莓竹芋适应15°C-25°C的温度范围,最佳生长温度为20°C-25°C。在冬季,草莓竹芋对低于10°C的温度较为敏感,需要注意保暖,确保其生长环境的稳定。

3.光照:草莓竹芋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接接触强烈的阳光。通常在室内,选择明亮的位置进行摆放,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如果使用人工照明,可提供光照10-12小时/天,以保证竹芋正常生长。

4.浇水:草莓竹芋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不能过度浇水。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周浇水2-3次,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如果环境湿度较低,可根据需要增加浇水次数。但需要注意的是,草莓竹芋对积水非常敏感,因此确保排水良好非常重要。同时,不要让水滞留在叶片上,以免引起病害。

5.施肥:草莓竹芋在生长期需要适量的肥料补给,以提供养分。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如腐叶土或腐熟的堆肥,每月施一次。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氮、磷、钾的液体肥料,根据肥料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用。

6.修剪:草莓竹芋的叶片会随着时间逐渐枯黄并且出现干燥裂纹。为了保持草莓竹芋的美观,可以及时修剪掉这些叶片。在剪枝时,使用干燥且锋利的剪刀,确保修剪的部位光滑,避免伤害植株。

7.病虫害防治:草莓竹芋容易受到蚜虫、螨虫等害虫的侵扰。如果发现有害虫存在,可以使用肥皂水擦拭叶片,或者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同时,保持室内环境干燥,充足的通风也有助于预防病虫害。

草莓竹芋的养殖要注意的关键点包括土壤选择、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光照管理、适量浇水、施肥补给、及时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只有在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并进行良好的管理,才能让草莓竹芋保持健康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希望本文能为爱好者们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有效防止杜英日灼病的方法


杜英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枝叶茂密,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加之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种。但由于杜英树皮较薄,极易受日灼而致病。

通过经验我们发现杜英发生日灼的部位集中在树干西南方向地上30厘米至130厘米处。日灼部位树皮受伤,木质部程度不同开裂、腐朽,刮大风时不少树木在此部位折断。而苗圃中栽植得较密,足以侧方荫蔽。用草绳包扎树干的,或胸径15厘米以上且树冠足以终日荫蔽主干的杜英,未出现日灼现象。

对此我们提出三项有效防止杜英日灼病的方法:

一是保持适当定干高度,在夏季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树冠能够荫蔽自身主干,防止主干在盛夏季节受到强烈阳光直射;

二是作为园景树栽植密度适当,树冠间能相互侧方荫蔽主干;

三是在树冠无法荫蔽主干时,用草绳包扎主干到最低分枝点,保护主干不受强光直射。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花卉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莓枯黄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