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没有人不喜欢花的,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玉蝉花”,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品种名称玉蝉花

学名Iris ensata var.hortensis (Makino) Makino et Nemoto

异名花菖蒲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球根花卉
生物分类鸢尾科

产地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在朝鲜、俄罗斯及日本也有分布。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粗,须根多数,细条形,黄白色。基生叶条形,具明显中肋,平行脉多数。花莛直立,苞片纸质,花柱分枝3,紫色,花瓣状,顶端2裂:花期4~7月。玉蝉花叶片碧绿青翠,花大而美丽,园艺品种多,花形变化大,花色有白、黄、红、紫等,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中适合布置在湖畔或池旁,或配置于水生鸢尾专类园,亦可作切花及地被植物。

生态习性:原产地分布于湿草甸子或沼泽地,性喜水湿环境。性强健,耐寒性强,宜在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常在早春3月、秋季或花凋谢后进行,挖出母株,将根茎分割,各带2~3个芽,伤口蘸上草木灰、硫磺粉或放置稍干后栽植。播种,8月底种子成熟即可播种,播后4~6周出苗,实生苗需培育2~3年开花。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前应施足腐熟基肥。

2. 一般配植于水边,宜种于浅水中,夏季地下部休眠期也不宜过干,但水位要控制在根茎以下。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略干燥。

3.虫害有介壳虫和蓟马危害,介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蓟马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防治;叶枯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预防。

应用价值:布置花境、草地镶边、水湿溪流、池边湖畔散植,点缀岩石园或石间路旁。

XzH52.com精选推荐

长白山的玉蝉花


生长在长白山区的野生莺尾科花卉有7种,其中数玉蝉花独具风韵。每年6月中旬当其盛开时,一朵朵俏丽的紫花宛如蝴蝶纷飞,煞是好看。正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我们进行了引种驯化,目前已由野生变为家植,为宿根露地花卉栽培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一、形态特征玉蝉花(Iris ensata Thaunb-Iris Kaempferi Sieb.),又名紫花莺尾,莺尾科莺尾属植物,系草本宿根花卉。根状茎,茎生叶剑伏,叶长50-90厘米,宽34厘米,平行脉多数,中脉明显突起。花草直立,高45 -80厘米,着花1-3朵,花紫色,花径15厘米;花形与一般莺尾相同。茹果椭圆形,种子20 - 50粒,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二、生活习性野生玉蝉花生于海拔400-800米间的草甸子、沼泽地及疏林间,耐寒,喜肥沃、疏松、湿润土壤,喜阳光,也能耐半阴。
三、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9月种子成熟后,及时采种(不然种子易散落)。春播、秋播均可。播种前将地整细、耙平,作畦茶播。行距3d J}米,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播下,覆土1厘米,踩实。保持畦面土壤湿润,20多天后出苗。第三年可开花。
2.无性繁殖 一株成苗每年从根茎处萌发1-3个新芽,发育成新株,可用以分株繁殖。
四.栽培管理玉蝉花为宿根花卉,栽时需施基肥。宜挖坑伐栽,株行距30米。生长期要及时除掉杂草。每3年需结合分株重新移栽。
五、园林应用玉蝉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耐寒,因而尤其适用于北方花坛、花境、公园及庭院的美化,同时也是切花的好材料。

黑龙江野生玉蝉花资源的利用


玉蝉花在有的资料中被称为菖蒲花,其实,菖蒲花是玉蝉花的变种及栽培品种的统称。玉蝉花是野生原种,故形态上花色固定,为紫红色,单瓣;而菖蒲花多为园艺品种,花色丰富,花大,有单瓣及重瓣。玉蝉花花大艳丽,轻盈如蝶,是少见的珍稀植材,经过引种驯化,现在可以用于公园、小区、绿地或水池中观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黑龙江省有广泛的玉蝉花野生分布,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坡的帽儿山、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东麓的海林I11、地处完达山余脉的桦川县横头山镇申家店村、小兴安岭山脉余脉的巴彦木兰通河、小兴安岭南麓的汤原等地域都有野生玉蝉花,可以采挖繁殖利用。

1 玉蝉花生物学特性

玉蝉花耐寒。性喜水湿,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围有叶鞘残留的纤维,根状茎粗壮,斜伸,须根绳索状,灰白色,叶条形,长30~80 cm,宽0.5~1.2 cm,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鞘状,两面中脉明显。花茎圆柱形,高40~100 cm,实心,有1~3枚茎生叶;苞片3枚,内包含有2朵花,花紫红色,直径9~10 cm;花期67月,果期89月,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边缘呈翅状回。

2 玉蝉花引种驯化过程

2000年6月1520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学生到地处完达山余脉的桦JIf县横头山镇申家店村进行植物实习,挖掘了30多株玉蝉花。野生玉蝉花多数生长在低洼处,与枯枝层和杂草在一起,很难挖掘,需要用耙子搂掉枯枝层,再用镰刀把青草在地面以下割掉,然后才能将其顺利挖掘出来。把挖出来的玉蝉花叶剪留1/4长,用报纸包好,再装入纸箱中。返回后,立即栽植到宿根花卉圃中。按照30cm~60 cm的株行距刨坑,坑深22~25 cm,把玉蝉花整丛放入坑中.埋土一半深,留一半深的浇水坑,轻轻按压,栽牢。浇水至满坑,待水渗后,覆平土。全部成活,当年又有新叶生
出。越冬前,10月底,浇灌封冻水,未加覆盖物正常越冬,地上部干枯,翌年4月上旬雪化净后,割去枯叶;4月中下旬开始返青.浇返青水:地表松土后和其他宿根花卉一样管理。2001年6月10日左右玉蝉花开花,群体花期20 d。至8月末,采得玉蝉花种子320 g,立即在宿根花卉圃中翻地一锹深,撒施农家肥3~5 cm厚,按照垄距65 cm起垄,用铁锹拍垄顶和两侧,进行镇压。在垄上用锄头按照株距25 cm刨坑。深5~7 ctn,每个坑撒播13~15粒种子,覆土1~2 cm厚,轻踩。播后4-6周出苗,培育2年后开花。2004年5月初,山上挖回的玉蝉花和播种的玉蝉花已生长成大丛,都进行了分株繁殖。挖起母株,将根茎分割,各带2~3个芽,分别按照30 cmx60 cm株行距栽植,栽植深度为使根茎在地表下5~7cm,扩繁到600多株。2005年后,一边繁殖玉蝉花,一边销售,到目前为止,销售玉蝉花近干株。

3 玉蝉花引种驯化效果
经过13年引种驯化玉蝉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野生玉蝉花为水生和陆生花卉,驯化期间,玉蝉花经历了由喜欢潮湿、水生到适应旱田的过程,期间数个年份也度过多个20多天的干旱期,生长正常,完全适应了佳木斯旱田环境。因此.玉蝉花可以在城市绿化中的很多场所栽植,如花坛、花镜、草坪边缘、道路边缘、林下等,在水域边缘等地栽植生长会很旺盛。

4 玉蝉花繁殖前景及采挖注意事项
玉蝉花在黑龙江省现有栽培种源并不多,而野生资源却很丰富,各地采挖野生玉蝉花加快繁殖,建立玉蝉花繁殖基地,是玉蝉花快速推广应用的好办法。采挖野生玉蝉花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花期是引种采挖的最佳时间。野生玉蝉花的花期很好识别,在无花期则很难与其他鸢尾科植物区别,因此,应该抓住花期最佳机会进行,黑龙江省在6月中旬左右。二是做好必要准备工作。带好四股耙子、镰刀、铁锹、报纸、绳纸箱、食物和水。工具若准备不充分,常常会影响工作效率。三是运输过程做好保护工作。用报纸包裹,装纸箱:夏季炎热不可使用塑料薄膜,亦不可经太阳直晒。网是返回后立即栽植或置于阴凉处,根部浸水短期保存。五是为保护生态,尽可能不集中采挖某地块的玉蝉花.一般采取问挖式:挖一株,在其附近则有意留一株。玉蝉花和其他露地花卉、鸢尾类花卉一样管理,可以正常生长、开花、繁殖。

紫蝉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蝉花,拼音:zǐchánhuā

拉丁学名:Allamandaviolacea

别称:紫花黄蝉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夹竹桃科,亚科:

族:,属:黄蝉属

形态特征

紫蝉花茎蔓状,全株有白色体液。叶4枚轮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腋生,漏斗形,花冠5裂,暗桃红色或淡紫红色。花期春末至秋季。

生长习性

紫蝉花原产于巴西喜温暖、湿润。

紫蝉花图片

红蝉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蝉花,拼音:hóngchánhuā

拉丁学名:

别称:红花文藤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夹竹桃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叶对生,长心形,两面光滑。夏至秋季开花,花漏斗形,花冠5裂,桃红色,花管膨大呈鲜黄色,花姿花色娇柔艳丽。

生长习性

喜高温。

黄蝉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黄蝉花,拼音:huángchánhuā

拉丁学名:

别称:紫蝴蝶、蓝蝴蝶、乌鸢、扁竹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

目:,亚目:

科:夹竹桃科,亚科:

族:,属:

主要产地

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

形态特征

黄蝉花原产于热带美洲,植株为长绿直立或半直立灌木,同属的还有攀缘植物的软枝黄蝉。植株高约l~2米,叶3~5枚轮生,呈椭圆形或披针状矩国形,叶端尖,叶被短柔毛,叶脉在下面隆起。黄蝉花漏斗形的花冠鲜黄色,张开5瓣,中心有红褐色条纹,每年5一6月间开花。植株茎中含有毒汁。

生长习性

喜高温多湿,阳光充足之地,尤其需要明亮光照。

药用价值

汁液有毒。

软枝黄蝉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软枝黄蝉花,拼音:ruǎnzhīhuángchánhuā

拉丁学名:

别称:黄莺、小黄蝉、重瓣黄蝉、泻黄蝉、软枝花蝉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夹竹桃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软枝黄蝉花藤状灌木,长达4米;枝条软弯垂,具白色乳汁。叶纸质,通常3-4枚轮生,有时对生或在枝的上部互生,全缘,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端部短尖,基部楔形,无毛或仅在叶背脉上有疏微毛,长6-12厘米,宽2-4厘米;叶脉两面扁平,侧脉每边6-12条;叶柄扁平,长约2-8毫米,基部和腋间均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花具短花梗;花萼裂片披针形,长1-1.5厘米;花冠橙黄色,大形,长7-11厘米,直径9-11厘米,内面具红褐色的脉纹,花冠下部长圆筒状,长3-4厘米,直径2-4毫米,基部不膨大,花冠筒喉部具白色斑点,向上扩大成冠檐,直径5-7厘米,花冠裂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广展,长和宽约2厘米,顶端圆形;雌雄蕊和花盘特征与黄蝉相同。蒴果球形,直径约3厘米,具长达1厘米的刺;种子长约2厘米,扁平,边缘膜质或具翅。花期春夏两季,果期冬季。

生长习性

软枝黄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耐半阴,不耐寒,怕旱,畏烈日。

软枝黄蝉花图片

玉蝉花种子繁殖与幼苗栽培管理技术


玉蝉花(Iris ensata Thunb.)产朝鲜、日本、原苏联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和浙江,该种种质资源丰富。其叶色深绿,剑状条形,花色深紫,花型奇特,株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该种一般生长在沼泽地或河岸的水湿地,可以用作水体、水岸的美化以及湿地修复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同时玉蝉花也是培育鸢尾花菖蒲系列的优良原种。但是对于玉蝉花种子繁殖的标准化生产还未见报道。现通过测定玉蝉花种子各个光温条件下的萌发率,摸索了玉蝉花适宜萌发条件。此外总结了该种幼苗栽培的一些管理经验,以期为玉蝉花以及鸢尾属中黄菖蒲、燕子花以及溪荪等其他水生品种的规范用种和制种提供参考。

种子采集与保存

玉蝉花果实为蒴果,果皮为黄褐色时果实成熟。在9~10月份将成熟的果实在野外采收后,剥掉果皮取种子。种子自然风干后,用牛皮纸袋装好阴凉处保存,此为干藏种子。
将部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后的湿沙(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不散开为准)混匀,装入袋中,放置在5度低温冷藏柜中保存。

育苗技术

在大批量生产中,将秋季采收集的种子经过2个月的低温湿沙层积,在次年的1、2月份放置在25/15℃,光强为2 400 Ix,光暗比为14:10的周期光照条件下促进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时间短,萌发整齐。将露白的种子取出后进行播种。播种在简易塑料大棚内进行,白天最低温度25℃,晚间最低温度约15℃,湿度为50%。播前准备草炭:珍珠岩:壤土为7:1:4的基质,并将壤土碾碎过筛,全部放在太阳下暴晒。播种时,在容器底铺上约20cm的基质,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撒播其上,然后盖上细壤土,轻轻压平,放置在深度为10 cm的水池中,让其自然缓慢吸水,使土壤湿润。采用该方法成苗率可以达到95%。平时只需注意保持水池中有一定水,基质将自动吸收水池中的水使土壤保湿,可以节省工作量。同时也可避免喷水伤害幼苗叶片、冲动植株基部土壤以及浇水不
透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自动吸水法,还可以应用在其它一些萌发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的湿生和水生植物的播种育苗上。

移苗和团问管理

玉蝉花喜生长在阳光充足,有机质丰富、含水量高的土壤中。在移苗前将移植土壤翻松,视土壤肥力贫富情况,可适当加入猪粪、草炭等有机质,放水,待土肥完全松烂腐化大概10d后,将土肥混匀整平,底泥厚度为30--40cm左右,放水1~2 cm。在3月底,室外温度约15~20℃,幼苗地上部分已经达到10咖左右,这时进行移苗。苗间距约为10 cmX 10 crn,深度宜浅不宜深,根部
刚好稳住不倒即可。移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水层厚度可以保持苗高的1/4。待植株稳根后,施氮肥2 kg/667mz。每1个月用适量浓度的光谱杀菌剂(如多菌灵1 000倍液)进行鸢尾叶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同时在5~6月幼苗生长旺盛期,随着温度渐高,土壤湿度大,易发生蝇类幼虫,危害幼苗的根茎,使植株发育不良。防治时可以用水淹盖植株基部,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浇灌植株基部。按以上方法繁育的幼苗健壮,叶色油亮,长势好,大田生长2--3个月后就可以出苗,一年后即可以正常开花。玉蝉花在上海地区引种后花期为5月下旬,单朵花期为5 d,整体花期15-20 d,与其它水生、湿生植物可搭配出别具特色的美景。此外,日本已经利用该种以及其它鸢尾原种繁育出成百上千花菖蒲系列优良品种,而中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却相当滞后,玉蝉花以及其它水生鸢尾原种的开发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花卉大全《玉蝉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红蝉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