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蕉藕的栽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蕉藕,别名食用美人蕉、姜芋。植株高约2米至3米。叶长圆形,长30厘米至60厘米,宽18厘米至20厘米,表面绿色,背面及叶缘有紫晕。花序基部有宽大总苞,花期8月至10月,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见开花。其叶片肥大,比美人蕉的叶稍薄,颜色稍浅,植株高大,块根肥大,不易开花。蕉藕在我国南方地区无休眠性,但在华北、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冬季则休眠,秋后需挖出根茎保存越冬。

蕉藕喜阳光充足的高温环境,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在湿润肥沃的深厚土壤中生长会更加繁茂。因其忌涝,地栽时宜选择向阳且排水良好之处。春季栽植时,一定要施足底肥(厩肥、堆肥、复合肥皆可),丛距1米左右,块根上覆土厚约10厘米。由于其植株高大,故生长期要给以充足的水分,整个生长季节需追施3次至4次液肥。施肥后注意及时浇水、松土,以利根系发育,植株生长繁茂。华北地区霜降以后待其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剪去地上蔓叶,仅保留根部10厘米至15厘米,将根茎挖出,适当晾晒几天后,再用干沙埋藏,放于10℃左右条件下越冬。每月可检查一次,如堆放于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可适当向干沙上喷水,但注意不能使块根腐烂。一般分株繁殖,可在春季将根茎用利刀分切,每丛保留2个至3个芽(切口处可涂草木灰或石灰粉)分栽即可。

蕉藕茎叶茂盛,叶片不易枯焦,观叶期长,管理简便,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材料。其根茎还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XzH52.COM好文推荐

朱蕉的栽培管理


朱蕉的栽培管理将向您介绍朱蕉的养殖方法,朱蕉怎么样好

(1)朱蕉概述

在广东地区又称红叶铁树、铁树,百合科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盆栽50〜100厘米,通常不分枝。叶在茎顶呈2列旋转聚生,长矩圆形,长30-50厘米,宽5〜10厘米,绿色或带备紫红色、粉红色条斑,叶形和叶色常因品种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对朱蕉和龙血树两属植物一般栽培者不容易区分,据记载,切开根部观察它们的颜色容易辨认出来。龙血树属植物的根部呈黄色,而朱蕉属植物的根为白色。朱蕉的栽培品种较多,常见的有“五彩”朱蕉,叶片较原种短小,叶片上有绿、黄和红色的条斑;“可爱”朱蕉,深绿色有光泽的叶片上有白色和粉红色条斑;“红”朱蕉,叶片短小,中部少量为绿色,大部分为红色,十分美丽;“红边”朱蕉,叶片深绿色,边缘红色。

(2)朱蕉栽培要点

温度:喜温暖的环境,越冬最低温度10摄氏度。

光线:华北地区温室栽培,春夏秋季可以搬到室外阴棚下栽培,遮阴量50%左右,冬季在温室内不遮阴。

水分:整个生长期盆土中应保持有充足的水分,冬季适当减少浇水徵,但盆土不能太干燥。

空气湿度:喜较高的空气湿度。

换盆:每2年左右换盆1次,应在春天进行。生长时期每1〜2周施液体肥料1次。

繁殖:用枝条扦插,也可以用高枝压条法繁殖。

朱蕉类栽培


龙舌兰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状
[别 名] 铁树 朱蕉俗称铁树 朱蕉属(Cordyline)植物约15种,原产于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株高可达4米,丛生状,茎干直立,叶片簇生于茎顶。
叶形依品种之别,有长椭圆形、卵形、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全缘。叶面有黄、乳白、绿、红、紫褐、赤褐色等斑纹变化。成株能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小花管状,白色或粉紫色,花后能结红色小浆果。 朱蕉性喜高温,热带、亚热带生长良好。春季新生的叶片最美,色彩剔透美艳,令人欣喜,老叶则逐渐转暗淡。朱蕉类对于光照的适应性强,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成长,但以半日照或日照约60%~70%生育最佳,每日有半天的直射阳光生育亦良好。过度阴暗,叶色会转淡变绿。此类植物生性强健,耐阴、耐旱,叶色缤纷美丽,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并可移入室内观赏,枝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繁殖:可用高压或扦插法,春、秋2季为适期。剪茎顶或中熟茎干,每段约10~15厘米,上部叶片剪半,下部叶片剪除,并将叶鞘剥掉,露出茎节,插入河砂或以河砂、珍珠岩与细蛇木屑调制的培养土,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40%~60%,约经30~40天能发根。
栽培重点:栽培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最佳,土中混合蛇木屑、泥炭苔等生育更旺盛,并预埋少量有机肥料作基肥。栽培处日照约60%~70%或有半天的太阳直射最佳,过度阴暗叶色转劣。生长期间每月施肥1次,各种有机肥料如豆饼、油粕或氮、磷、钾均理想。春末到秋季是生育旺盛期,需水较多,水分供给要充足,但排水需良好。空气温度高有利生育,冬季减少灌水,温暖避风处越冬。12℃以下要预防寒害,若风强空气又干燥,叶尖容易枯焦。室内观赏勿连续超过10天,以免生机转劣。盆栽每2~3年更换盆土1次,长得太高或老化,应加以修剪枝条。生育适温20~28℃。



竹蕉类栽培


龙舌兰科常绿灌木
银线竹蕉、密叶银线竹蕉、黄绿纹竹蕉、缟叶竹蕉、白纹竹蕉、密叶竹蕉均为D.deremensis品系植物。株高1米以上,茎干直立。银线竹蕉叶长剑形,微波缘,簇生于茎顶,中肋有白色纵纹。密叶银竹蕉,叶征密集,茎顶新叶呈螺旋状卷曲。黄绿纹竹蕉叶剑形,叶中央浓绿色,并有两条白色纵纹,叶缘黄绿色,色彩调和悦目。缟叶竹蕉叶剑形,叶缘黄绿色或粉白色。密叶竹蕉叶广披针形,全绿,密生于茎干,形似绿色鸡毛掸子。此类植物耐旱耐阴,可庭园美化,盆栽是室内植物的上品,茎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繁殖:用扦插法,春至夏季为扦插适期。剪茎顶或中熟枝条,每段10余厘米,扦插于以河砂50%、细蛇木屑50%调制的培养土,接受日照50%~70%,保持高湿度,约20天能发根。
栽培重点:栽培以富含机持的砂质壤土或腐叶土最佳,排水需良好。密叶竹蕉较耐阴,栽培处以间接光照50%~70%最理想,其他叶片有斑纹的品种则需较强的光照,但均忌强烈的日光直射。生育期间可用氮、磷、钾液肥如花宝作叶面施肥,有机肥料如豆饼、油粕,每2~3个月施用1次,肥效极佳。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20~28℃。空气湿度高有利生育。冬季寒流15℃以下,盆栽要移至温暖避风处,强风或空气干燥易导致叶尖枯焦。



朱蕉的管理与栽培


别名:铁树。

分布及特性:原产于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株高可达4米,丛生状,茎干直立,叶片簇生于茎顶。叶形依品种之别,有长椭圆形、卵形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全缘。成株能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小花管状,白色或粉紫色,花后能结红色小浆果。性喜高温,热带、亚热带生长良好。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生长,但以半日照或日照约60%~70%生育最佳,每日有半天的直射阳光生育亦良好。过度阴暗,叶色会转淡变绿。此类植物生性强健,耐阴、耐旱、叶色缤纷美丽。

繁殖方法:可用高压或扦插法,春、秋2季为适期。剪茎顶或中熟茎干,每段约10~15厘米,上部叶片剪半,下部叶片剪除,并将叶鞘剥掉,露出茎节,插入河沙或以河沙,珍珠岩与细蛇木屑调制的培养土,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40%~60%,约经30~40天能发根。

管理要点:栽培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佳,土中混合蛇木屑、泥炭苔等生育更旺盛。栽培处日照60%~70%或有半天的太阳直射最佳,过度阴暗叶色转劣。生长每月施1次有机肥料。春末到秋季生育旺盛期,需水较多,排水需良好。空气温度高有利生育,冬季减少灌水,温暖避风处越冬。12℃以下要预防寒害。盆栽2~3年更换盆土一次,应加以修剪枝条。生育适温20~28℃。

观赏与应用: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并可移入室内观赏,枝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美人蕉的栽培养护


品种全称: 美人蕉
品种又称: Canna sp.
主题关键词: 美人蕉 花卉 花坛花卉
品种简介
【生物学特征】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粗壮肉质根茎,地下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大,叶柄呈鞘状。单歧聚伞花序,总苞片呈宽大的叶状;雌蕊、雄蕊均瓣化,其中一枚雄蕊的瓣化瓣常向下反卷,称为唇瓣。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花期夏秋季节。
【习性】原产美洲。喜温暖炎热、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要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贫瘠和短期积水。
【种类】美人蕉(C.indica)株高12米左右,茎叶绿色,叶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5~15厘米,花序小而稀疏,小花常2朵,瓣化瓣狭窄、直立,呈鲜红色,唇瓣橙黄色,有红色斑点。紫叶美人蕉(C.warscewiczii)株高1米左右,茎叶均紫褐色,总苞褐色,花萼及花瓣均紫红色,瓣化瓣深紫红色,唇瓣鲜红色。大花美人蕉(C.generalis),是美人蕉的改良种,株高15米,茎叶均被白粉,叶大,阔椭圆形,长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总花梗长,小花大,色彩丰富,花萼、花瓣被白粉,瓣化瓣直立不弯曲。意大利美人蕉(C.orchioides),是由多个种及品种改良而来的,株高约1米,叶绿色或青铜色,花序单生,直立,小花大,颜色丰富,基部筒状,瓣化瓣宽阔柔软。
【养殖及栽培】多行分株法养殖,也可播种养殖。将根茎切成几部分分栽,注意每一部分必须保留2~3个芽。播种法多用于育种,因种壳坚硬,播前应进行预处理;温度维持在25℃,约2~3周发芽。一般春季栽培(五一用花,可提前栽于温室),覆土深度以10厘米为宜,可采用草炭土1份、粗沙1份、园土1份混合,并加入足量的基肥,生长期每10天追肥1次,并保证基质湿润;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可以挖出根茎,放于冷凉的环境,或留在盆中。

怎样栽培美人蕉


人蕉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根茎类草花。地下根茎横卧生长、肉质肥大、富含淀粉,多分枝,有明显的节,节上侧芽萌发能力强。单叶互生,叶特大,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脉。花两性,顶生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或狭圆锥花序,花大,直径10-12厘米,花具萼片3枚,小而绿色;花瓣3枚,通常狭而尖与萼片相似,花瓣与萼片联结成一管状;有退化雄蕊呈花瓣状,通常2-3枚,最大的1枚成为唇瓣,其余1-2枚狭而旋卷,仅一边有发育的花药;雌蕊管合生。花色丰富,有白、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或复色。朔果外被软刺,种子黑色。

美人蕉类常见栽培的有以下几种:

1.美人蕉:花较小,我国普遍栽培。

2.大花美人蕉:花大,直径20厘米,花色鲜艳。

3.软瓣美人蕉:花瓣柔软,花黄色。

4.斑纹美人蕉:花大,花鲜黄或深红有斑纹。

5.白粉美人蕉:花较小,花色黄绿或具红斑。

6.紫叶美人蕉:花红色而稍带蓝色晕。

美人蕉类花卉原产美洲、亚洲及非洲热带。性喜温暖湿润,怕严寒,喜阳光充足、喜深厚的土层和肥沃土质,能耐瘠薄,根芽分生能力强,繁殖快,花期长,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又可作花坛,花径,花景的材料。

美人蕉类一般以分株繁殖,将根茎分割,每株带芽2-3个,直接定植于花坛。栽植时要深刨土壤,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栽后注意浇水,不使落干。花前施腐熟人类尿等追肥2-3次,以利开花。

水生美人蕉的栽培管理


水生美人蕉盆栽时可在春季将分割下的块茎直接栽入具有肥土的盆中,生长点微露,栽后灌透水,放到花阴凉处缓苗5~7天,再移到背风向阳处培育。露地栽植可选择池边湿地或浅水处挖穴丛植,将块茎埋入土中,覆土7~10厘米,栽后保持湿度或浅水。

盆栽水生美人蕉应选择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摆放,及时清除盆内的杂草及基部的老叶、枯叶,保持株形整体美观。露地栽植在南方可以室外越冬。温暖地区2~3年后需挖出块茎,在原地重新分栽。

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株丛密度变大,容易造成徒长,导致花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必须及时疏剪已开过花的茎干,适当除去过密过高的茎干以增加通透性,促进新芽的生长。

美人蕉的矮化栽培


截茎法 春季将美人蕉的根茎,分切成小块栽种,每块带芽2个至3个,种在放有基肥的穴内。若盆栽宜用大花盆,每盆栽2小块,也必须具2个至3个芽,深度为8厘米至10厘米。栽后浇透水,待叶子伸展后,此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茎叶旺长,当茎叶长到30厘米至40厘米高而未开花时,进行一次平茬(即将茎秆全部截剪,不留任何枝叶),平茬后每周施二次稀薄的有机肥液肥,并保持土壤湿润。截茎后由于肥水充足,新芽很快又会萌发,抽生整齐,矮化茎叶,约30天就会开出整齐艳丽的花朵。开花后,为了让美人蕉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并能多次开花,可以在6月下旬和9月上旬,再次对美人蕉进行截茎平茬,一个多月后,又会重新枝叶繁茂开出绚丽的花朵。

埋多效唑泥丸法 美人蕉有些品种,植株较高,降低了观赏效果。可以用多效唑处理,使其植株矮化。方法: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一克,均匀地混在1千克的粘土中,然后加少量水,把粘土捏成泥丸子,做成像乒乓球大小的泥丸子30个左右,晒干待用。当盆栽美人蕉(或地栽美人蕉)的茎叶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高时,每盆(或每株)施入泥丸子5粒,埋于花盆的边缘,以后按常规管理。浇水使泥丸中的药液慢慢地溶解,不断地渗透到根部,促使美人蕉矮化。凡用多效唑泥丸处理的美人蕉,都能明显地达到矮化的目的,比一般植株矮二分之一。

朱蕉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朱蕉的分枝能力差,必须培育采条母株,以6~10月剪取顶端枝条,长8~10厘米,带5~6片叶,剪短,插入沙床,保持湿润,适温为24~27℃,不低于20℃。播后30~40天生根并萌芽,当新枝长至4~5厘米时盆栽。插条应用0.2%吲哚丁酸处理2秒,可提高生根率和缩短生根天数。

压条繁殖:在5~6月常用高空压条。选取健壮主茎,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米,将湿润苔藓盖上,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室温保持20℃以上,约40天后发根,60天后剪下盆栽。

播种繁殖:朱蕉9月种子成熟,种子较大,常用浅盆点播,发芽适温为24~27℃,播后2周后发芽,苗高4~5厘米移栽4厘米盆。

【栽培管理】盆栽朱蕉常用15~25厘米盆,苗高20厘米时定植。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主茎越长越高,基部叶片逐渐枯黄脱落,可通过短截,促其多萌发侧枝,树冠更加美观。叶片经常喷水,保持茎叶生长清新繁茂。并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病虫危害。每2~3年换盆1次。

美叶凤尾蕉的栽培与繁殖


栽培技术

播种用点播法,覆土约3cm,在30~33℃高温下才易发芽。分割繁殖宜在早春3~4月进行,切割时须小心,尽量少伤茎皮,切口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待切口稍干后,栽在含多量粗沙的腐殖土的盆内,浇水后放半阴处培养,最适温度保持在27~30℃,很易成活。

繁殖技巧

播种:因种子较大,春季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4~30℃,播后约15天发芽。

分株:以4~5月进行为宜。分割主茎旁吸芽,切割时应少伤茎皮,待切口稍干后,先插入沙床,保持室温26~30℃,待生根后栽盆。

注意事项

盆栽时,盆底排水孔稍加大,并多垫瓦片,以利排水。春、夏季是旺盛生长期,要多浇水,早、晚要在叶面喷水,保持叶色翠绿。

炎夏烈日时,气温高,易放半阴处,如阳光直射会使叶色变黄而失去光泽。入秋后要控制水量,使土壤湿润即可。

美人蕉栽培管理技术


美人蕉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根茎横卧粗壮,地上茎直立。

花期在6月至10月,花大而艳丽,叶片翠绿繁茂,是夏季少花季节时庭院中的珍贵花卉,可孤植、丛植或作花境,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硫能力。

美人蕉喜阳光充足的高温环境,土壤要求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生长季节第周施一次稀薄液肥,连续使用4次至5次,开花后,及时剪去残花。

入秋多施含磷钾丰富的有机肥,霜降后将根茎挖出,剪去地上部分的茎叶,晾晒10天左右,再用干沙埋藏存放于10℃至15℃条件下越冬。每隔一个月检查通风一次,以防腐烂。

美人蕉的养殖以人栽根茎为主,可于4月下旬将越冬后的大块根茎切成数段,每段带1个至2个芽,栽入培养土,覆土4厘米至6厘米,浇透水即可。

养花技巧《蕉藕的栽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旅人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