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花卉育苗生理病害及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花卉育苗生理病害及防治早春育苗,常常遇到冷暖气流交替,变化无常,加之有时在育苗 管理上出现漏洞,而容易造成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其现象及预防措施如下:

一、冻害 冻害对早春花苗生长构成最大威胁。应经常注意气象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当寒流来 临时,要生火加温或增加覆盖物,以保温防寒。另外要适当控制浇水,合理增施磷钾肥,多施 有机肥,提高小苗的抗寒能力,使小苗免速冻害。

二、徒长 在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以免小苗生长拥挤,不利于通风透光。要及时间苗、移 苗,扩大株行距。应尽量增加光照,防止过分遮阴,否则,易产生细弱、节间长的徒长苗。视 花苗的长势,可适当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氯钾或100ppm-200ppm的多效唑,促使花苗 生长健壮。

三、老化 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蹲苗时间过长,而产生老化苗、僵苗。当小苗生长异常缓慢 时,要改控苗为促苗,蹲苗时间长短应适度,要控温不控水,加强肥水管理,也可喷施 10ppM -30ppM的赤霉素,刺激花苗生长。

四、沤根 造成沤根的原因主要是苗床湿度过大、温度过低引起的。在播种前,首先要选择透气性 好、肥沃的腐植质或草炭土等作为基质。其次,要提高苗床温度,夜间要保持10至15℃.白 天要保持在20至25℃,昼夜温差不能相差过大,否则,不利于幼苗根系正常生长。苗床干 时,按需水情况浇水,防止浇过头水。要及时松土,通风排湿,促进水分蒸发,可防止沤根苗 的发生。

五、萎蔫 阴雨连绵的低温天气突然转晴升温后,全部揭苫容易造成小苗萎蔫。当揭苫发现花苗萎蔫 时,千万不要对萎蔫苗浇水,要立即盖苫,应分批揭除苫物,逐渐增加光照,待幼苗全部恢复 正常生长后再揭苫。

六、药害 由于施药量过大,浓度过高或苗床上过干而导致小苗受药害。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农药。 用药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发生药害时,要及时喷水清洗或喷洒缓解药物。如对于乐果药害, 可喷0.2%硼砂或硼酸溶液。对于多效喷药害,喷0.05%赤霉素。对于退菌特药害,喷0.2% 硫酸锌溶液。对于硫酸铜药害可喷0.5%生石灰水解除。

七、高温 小苗节间长,茎细弱,移苗不易成活。这是由于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里,缺少通风所 致。要做到腿勤、眼勤,时时观察棚内温度、相对湿度等情况,做好通风锻炼。一般正常情况 下,每天应通风。晴天的上午可打开天窗放风排湿,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开窗越大越好。要 注意防止落地风,避免闪苗、死苗。


XzH52.COM好文推荐

花卉生理病害有哪些症状


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花卉生理病害有哪些症状,因环境条件不适应所引起的病害叫生理病害。

由于营养物质不足引起的病害主要是矮化及失绿症。植物体内缺少氮就不能保证其高生长;由于土壤过碱(北方)或过酸(南方)造成植株衰弱,叶片枯焦;缺磷、缺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也会使花卉失绿、枯萎。

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水会造成凋枯、矮生;水分过多,根系呼吸受到障碍而腐烂,植株也会枯黄。所以,当叶片发黄萎蔫时,要慎重诊断后再采取措施。

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引起生理病害。

土温过高,受害部分软化、干枯、萎缩,尤其是浅根性表皮薄的花卉易受害。光照过强引起的日灼病,在茎基部向阳面形成水浸状病斑,慢慢裂开。

低温引起的病害(如霜害、冻害等)一般在早春白天和夜间温差大的时候容易发生,受害的花卉叶、花、果发黄、干枯、脱落或叶、幼茎卷缩;而原产无霜地区的花卉,如白兰、茉莉等经霜打即死亡。

另外,工厂、汽车等排出的有害废气,也会使叶片变色脱落。

梅花易发生哪些生理病害


梅花的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养护不当引起的,有涝害、药害等。

1.涝害。是由于根部积水导致梅花烂根引起的,常表现为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梅花浇水要适量,同时要防止雨季盆内积水。地栽梅花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盆栽梅花应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2.药害。是由于农药喷洒不当或用药不当引起的,如使用乐果、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易引起梅花叶片提前脱落,继而影响第二年春天的开花。因此,防治梅花虫害最好用50%的辛硫磷或50%的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另外,梅花对二氧化硫、光化学烟雾等有害气体抗性弱,极易引发中毒现象,甚至死亡。所以梅花不能种植在有污染源工厂的下风方向。

月季易发生哪些生理病害


月季性喜温暖怕炎热,故耐旱但怕涝,喜光照忌阴暗。栽培 时如生态环境不适宜,就会发生下列生理病害:(1)着花少:月季生长适温白天为18-25℃,夜间为12- 15℃。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花芽不再分化, 已经分化的花芽和形成的花,进展缓慢,花小,花色不正,花不 耐久。因此在炎热酷暑、骄阳似火之际,花蕾少,花瓣单,花色 暗谈。此时应注意适当遮荫和喷水降温。  (2)花质差:月季喜充足光照,每夫保持有5小时以上 的直射光照,才能生育良好。如长期光照不足,或生长在荫蔽的 环境里,则枝条组长,叶薄色淡,花少花小,花色不艳,甚至不 能开花。但盛夏中午强光直射,也会影响花蕾发育,花瓣变色, 寿命缩短,严重时花朵枯萎凋谢,此时也需适当遮荫。(3)烂根:月季耐旱怕渍水,土壤水分过多而又排水不畅 时,易导致根部因缺氧而腐烂。雨季积水也易造成伤根落叶,严 重时整株枯萎而死。一般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高,栽植地点低洼, 土壤排水性能差的条件下。扦插苗在培育期间,由于土壤通透性 差,或是浇水过量,也易发生烂根,造成插条死亡。为此要注意 将月季花栽植在排水通畅的土壤中,浇水要适量。扦插时切忌用 粘重土或含有杂菌的肥土,最好选用无菌的素沙土等作为基质, 同时也要避免浇水过度。(4)烧死:即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致使土壤溶液浓度过 高,超过了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产生反渗透现象,使根细胞 失水而死亡。 另一种情况是施用末腐熟肥料,在土壤中发酵时产生高温使 根系死亡。为此施肥要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在生育期间每 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到了深秋不要再施追肥,冬季 更不能施肥。(5)萎蔫:引起月季发生萎蔫病有两种馈况:一是夏季连阴雨天或下大暴雨后,地面大量积水,如不及时排除,受到烈日菇晒,土壤里的空 气被水分排挤掉,植株根系呼吸受阻,吸水机 能减弱,与叶面强烈的蒸腾作用失去平衡,导致枝叶萎蔫;积水 时间长,将会造成整株死亡。为此需及时排除积水。另一种是炎 热季节土温高时发生萎蔫。适合月季根系生理活动的土温为14-25℃, 但盛夏土温常在30℃以上。高温使根系 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这时土中含有的水分 很快被蒸发掉,使根部处于干、热交加的土层里,易引起叶片萎蔫, 叶缘枯焦,影响秋季开花。所以,夏季浇水要充足,土面须遮阴, 以利降低土温,减少水分蒸发.

专家答百合生理病害


1.芽枯 病症状是花芽长到一两厘米时颜色转为淡绿色,同时花梗缩短,随后脱落。花芽干缩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芽转为白色后干枯,脱落或缩存。芽枯病是由于根系发育受损,植株又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芽内雄蕊产生乙烯引起芽败育,或者上温过低,遇到高温使植株顶端水分不足造成芽枯。东方百合杂种系受害较严重。
防法方法:科学的栽培管理确保根系良好发育;改善光照条件,增补光照。
2.花裂 在麝香百合切花生产中常有发现,特别在棚内温度变化大、干湿悬殊时,患病植株表现为花瓣分离开裂。花蕾形成后要特别注意棚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保持较稳定的状态,可以减少或克服花裂现象。
3.霜害 露地栽培或冬季棚室栽培时,由于管理不善,茎叶遭受轻霜或低温危害,产生叶片虚肿和因生长点死亡而使植株停止生长的现象。因此,寒冷地区栽培百合时要注意防止秋冬早霜和春季晚霜。大棚栽培时,冬季要注意覆盖保温层,防止百合幼芽受冻。
4.落蕾 落蕾又称盲花,是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好、光照不足引起的花蕾发育不良而干缩脱落现象。亚洲百合杂种系对落蕾最敏感,麝香百合杂种系次之,东方百合杂种系最不敏感。
防治方法:除改善水肥环境条件外,补充光照也是较有效的方法。不要将亚洲百合杂种系种植在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下,冬季必须保证充足的光照。从第一个花蕾发育开始,每天从夜晚8时至早晨4时,补光8小时,连续补光5周,对防止百合落蕾、提早开花和提高品质等都有明显效果。

令箭荷花易发生那些生理病害?


令箭荷花,花大色艳,花形美丽,风姿脱俗,十分高雅,是一种色彩、姿态、香气兼备的初夏优良盆花。但在栽培中常因管理不善发生下列生理病害:

(1)不开花。变态茎生长很茂盛,就是不开花。这主要是由于花盆长期放置在荫蔽处见不到阳光,同时浇水过多,施氮分过量等原因造成的。因为阳光不足,施氮肥过量,均易引起徒长,不利花芽分化;浇水过多,不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充分利用。此外,多年未换盆土,土壤ph值过高,也不利花芽形成。应针对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注意透光(放到具有充足的散射光处)、通风,适量施肥、浇水,适时换盆换土,即可孕蕾开花。

(2)变态茎发黄。变态茎发黄,严重时变成萎黄,甚至皮部灼伤,这往往是花盆摆放的位置不当,受到阳光直晒所致。因此,春、秋季节可放在室外向阳处养护,而夏季须放在通风良好的半阴地方。家庭养花,夏季亦可放在室内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但必须注意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此外,受到红蜘蛛、介壳虫危害,也会造成变态茎发黄,应注意及时防止。

月季生理性病害防治


月季性喜温暖怕炎热,故耐旱但怕涝,喜光照忌阴暗。栽培 时如生态环境不适宜,就会发生下列生理病害:

(1)着花少:月季生长适温白天为18-25℃,夜间为12- 15℃。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花芽不再分化, 已经分化的花芽和形成的花,进展缓慢,花小,花色不正,花不 耐久。因此在炎热酷暑、骄阳似火之际,花蕾少,花瓣单,花色 暗谈。此时应注意适当遮荫和喷水降温。

(2)花质差:月季喜充足光照,每夫保持有5小时以上 的直射光照,才能生育良好。如长期光照不足,或生长在荫蔽的 环境里,则枝条组长,叶薄色淡,花少花小,花色不艳,甚至不 能开花。但盛夏中午强光直射,也会影响花蕾发育,花瓣变色, 寿命缩短,严重时花朵枯萎凋谢,此时也需适当遮荫。

(3)烂根:月季耐旱怕渍水,土壤水分过多而又排水不畅 时,易导致根部因缺氧而腐烂。雨季积水也易造成伤根落叶,严 重时整株枯萎而死。一般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高,栽植地点低洼, 土壤排水性能差的条件下。扦插苗在培育期间,由于土壤通透性 差,或是浇水过量,也易发生烂根,造成插条死亡。为此要注意 将月季花栽植在排水通畅的土壤中,浇水要适量。扦插时切忌用 粘重土或含有杂菌的肥土,最好选用无菌的素沙土等作为基质, 同时也要避免浇水过度。

(4)烧死:即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致使土壤溶液浓度过 高,超过了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产生反渗透现象,使根细胞 失水而死亡。 另一种情况是施用末腐熟肥料,在土壤中发酵时产生高温使 根系死亡。为此施肥要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在生育期间每 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到了深秋不要再施追肥,冬季 更不能施肥。

(5)萎蔫:引起月季发生萎蔫病有两种馈况:一是夏季连阴雨天或下大暴雨后,地面大量积水,如不及时排除,受到烈日菇晒,土壤里的空 气被水分排挤掉,植株根系呼吸受阻,吸水机 能减弱,与叶面强烈的蒸腾作用失去平衡,导致枝叶萎蔫;积水 时间长,将会造成整株死亡。为此需及时排除积水。另一种是炎 热季节土温高时发生萎蔫。适合月季根系生理活动的土温为14-25℃, 但盛夏土温常在30℃以上。高温使根系 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这时土中含有的水分 很快被蒸发掉,使根部处于干、热交加的土层里,易引起叶片萎蔫, 叶缘枯焦,影响秋季开花。所以,夏季浇水要充足,土面须遮阴, 以利降低土温,减少水分蒸发。

兰花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


兰花栽培中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应注意及时防治。

1、日灼:又名日烧,主要是受盛夏强烈阳光直射灼伤所致。可以用遮阳网遮挡,确保没有直射阳光射入。

2、植株软弱:由于光线不足所致,患病兰株茎叶徒长,叶片变薄,呈黄绿色。防治措施:可将患病株移至光线充足之处,使其更多地获得适当的光照。

3、根腐:主要是由于浇水过多所致,植株萎蔫,根系被水泡坏,造成不同程度的烂根。防治方法:立即暂停浇水,将病株倒出,先剪去烂根,然后换上新土重栽。

4、落花落蕾:通常是环境条件剧变所致,如温度、光照突然变得过低或过高,或者长期没有浇水而干旱过度等。防治方法:改善室内环境,注意通风或保温,切忌太热或太冷。此外,保持高湿度和充足的浇水也是防止落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5、植株皱缩:主要是由于干旱缺水导致,表现为肉质气根干枯起皱,假鳞茎干瘪,叶片失去光泽。防治方法是立即补充水分,使兰株充分吸水后恢复原样。

6、冻伤:表现为叶片、假鳞茎、气根等组织冻坏后呈水渍状坏死。防治方法是将受冻害的枯根、败叶立即剪除,停止浇水,置于15℃以上的温暖处养护。

7、叶尖或叶缘枯焦:主要是因阳光照射过度,或者浇水不足或盆体太小造成根系相互纠缠一起所致,表现为叶尖或叶缘枯焦发黑,严重时枯焦面不断扩大,使叶片大部分枯焦。防治方法:先将枯焦部分的叶片剪除,注意浇水时喷洒植株,以提高湿度。盆体太小者应及时换盆,以使根系舒展生长。 (261041 山东省潍坊职业学院园林工程系 丁世民)

常见的花卉生理性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常见花卉生理性病害有下列多种:

(1)枝条纤细徒长,节间较长,叶片瘦弱,大而薄,颜色发淡,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应增加日照时间或将光源移近。

(2)植株下部叶片卷曲,新生叶片长不大,是光照过多之故。应适当遮荫或将光源移远。

(3)枝叶萎蔫,颜色变暗且逐渐霉烂,是浇水过多造成的,应控制浇水量和次数,尤其是在植株休眠期更要注意。检查盆底排水孔是否堵塞。

(4)叶片萎缩,叶尖呈黄褐色,植株下部叶片脱落,是缺水的原因。每次浇水应充足,勿浇半截水,也不要只浇一点点,要使盆土全部湿润。

(5)叶缘卷皱,呈黄褐色,是湿度不足造成的。除多喷叶水外,还应在盆花环境四周多洒水。

(6)植株孕蕾少,不开花只徒长叶片枝茎,瓦盆上出现青苔,是氮肥过多造成。应减少施肥次数和数量,在孕蕾期间忌用氮肥,多施磷、钾肥。

(7)新叶和基干不长,植株下部叶片下垂,叶色发淡,是缺肥的原因。应在生长季节中,增加施肥数量和次数。

(8)叶片发黄、卷曲、枯萎,是温度过高之故。应将花盆移至清凉通风处,或多洒水、喷水。

(9)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是日光灼伤之故。应适当遮荫,防止日光直射。

(10)越冬植株叶片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是叶面落有冰凉水珠造成。浇水温度应不低于室内温度。

(11)盆土表层和花盆边沿有白色结晶,植株叶片萎缩、腐烂、脱落,是施肥过量造成。可先浇水溶解白色晶体,半小时后,再大量浇水排除之。

(12)盆内布满外露须根,盆底排水孔也有须根钻出。浇水后,叶片易萎蔫,新叶少而小,是多年未换盆或花盆过小。应换较大的盆。

花卉常见病害及防治


常见病害及危害
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常遇到有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使得其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致使花卉的品质和产量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花卉病害。引起花卉发病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受到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藻类、螨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有害生物的侵染及不良环境的影响所致。这些不同性质的原因引起的花卉病害,分别称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或称非侵染性病害)。
1、真菌病害
真菌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的低等生物,个体大小不一,多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真菌的发育分营养和繁殖两个阶段,菌丝为营养体,无性和有性孢子为繁殖体。它们主要借助风、雨、昆虫或花卉的种苗传播,通过花卉植物表皮的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各种伤口侵入体内,也可直接侵入无伤表皮。在生病部位上表现出白粉、锈粉、煤污、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主要有月季黑斑病、白粉病、菊花褐斑病、芍药红斑病、兰花炭疽病、玫瑰锈病、花卉幼苗立枯病等。
2、细菌病害
细菌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比真菌个体更小,是一类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它们的形态。它们一般借助雨水、流水、昆虫、土壤、花卉的种苗和病株残体等传播。主要从植株体表气孔、皮孔、水孔、蜜腺和各种伤口侵入花卉体内,引起危害。表现为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症状。常见的细菌病害有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碧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鸢尾、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
3、病毒病害
病毒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近年来,病毒病已上升到仅次于真菌性病害的地位,病毒是极微小的一类寄生物,它能为害多种名贵花卉,例如水仙、兰花、香石竹、百合、大丽花、郁金香、牡丹、芍药、菊花、唐菖蒲、非洲菊等。其症状有花叶黄化、卷叶、畸形、丛矮、坏死等。病毒主要通过刺吸式昆虫和嫁接、机械损伤等途径传播,甚至在修剪、切花、锄草时,手和园艺工具上沾染的病毒汁液,都能起到传播作用。常见的有郁金香病毒病、仙客来病毒病、一串红花叶病毒病及菊花、大丽花病毒病等。
4、线虫病害
线虫病害是由线虫寄生引起的。线虫属一种低等动物,身体很小。一般为细长的圆筒形,两端尖,形似人们所熟悉的蛔虫,少数种类的雌虫呈梨形。线虫头部口腔中有一矛状吻针,用以刺破植物细胞吸取汁液。线虫病害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其主要病状是在寄主主根及侧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常见的有仙客来、凤仙花、牡丹、月季等花木的根结线虫病。
对症防治须及时
花卉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发生最普遍,分布广,危害大。近年来,病毒病和线虫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花卉品种退化和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之一。花卉病害种类多,现按不同的防治方法归类简介如下。
1、真菌病害防治
(1)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灰霉病等病害:一是早春或深秋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剪除病枝、叶烧毁;二是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三是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四是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倍~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800倍液。(2)锈病:除可采用上述1项~3项方法外,发病后喷洒97%敌锈钠250倍~300倍液(加0.1%洗衣粉),或25%粉锈宁1500~2500倍液。(3)立枯病、根腐病:一是土壤消毒,用1%福尔马林处理土壤或将培养土放锅内蒸1小时;二是浇水要见干见湿,避免积水;三是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300倍~400倍液浇灌根际,用药液2~4公斤/平方米。(4)白绢病、菌核病:一是使用1%福尔马林液或用70%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约用五氯硝基苯5克~8克/平方米,拌30倍细土施入土中;二是选用无病种苗或栽植前用70%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0分钟;三是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四是浇水要合理,雨后要及时排水。(5)煤烟病:发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叶和喷洒50%多菌灵500倍~800倍液。
2、病毒病害防治
防治病毒病更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主要措施有:选择耐病和抗病优良品种,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途径。严格挑选无毒繁殖材料,如块根、块茎、鳞茎、种子、幼苗、插条、接穗、砧木等;铲除杂草,减少病毒侵染源;适期喷洒40%乐果乳剂1000倍~1500倍液,消灭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净,预防人为的接触传播;温热处理,如一般种子可用50℃~55℃温汤浸10分钟~15分钟,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花卉生长健壮,可减轻病毒病为害。
3、细菌病害防治
(1)软腐病:一是贮藏地点要用1%福尔马林液消毒并注意通风、干燥;二是实行轮作,盆栽最好每年换1次新的培养土;三是及时防治害虫,从早春开始注意选用辛硫磷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四是发病后及时用敌克松600倍~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际土壤。(2)根癌病:一是栽种时选用无病苗木或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70%粉剂6克~8克拌细土0.5千克翻入土中;二是发病后立即切除病瘤,并用0.1%汞水消毒。(3)细菌性穿孔病:一是发病前喷65%代森锌600倍液预防;二是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销毁;三是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800倍~1000倍液。
4、线虫病害防治
(1)实行轮作。这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2)改善栽培条件。伏天翻晒几次土壤,可消灭大量病原线虫;清除病株、病残体及野生寄主;合理施肥、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3)土壤消毒。培养土用蒸笼蒸约2小时。(4)热水处理。把带病的用于繁殖的部位浸泡在热水中(水温50℃时,浸泡10分钟;水温55℃时,浸泡5分钟),可杀死线虫而不伤寄主。(5)药物防治。用3%呋喃丹颗粒剂约25克/平方米(此药为剧毒药,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将其均匀施入土中,上覆约10厘米厚的土,浇透水,有效期长达45天左右,且能兼治多种其它害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地下害虫等)。 

相信《花卉育苗生理病害及防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常见害虫及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