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巧治苗木缺铁性失绿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卉苗木盆栽或地栽缺铁时,表现为叶脉间黄化或仅较大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整片叶脉间黄化或仅较大叶脉保持绿色,甚至整片叶呈黄白色或叶缘、叶尖干枯有时向内扩展,有时可导致顶叶脱落,出现“梢枯”现象。花木一旦出现缺铁性失绿,可根据不同品种,每隔3~5天在叶面喷施0.1%~1%的硫酸亚铁液,同时每周浇施一次稀薄的矾肥水稀释10~20倍,至新老叶片复绿为止。另外,也可在萌芽生长期采用如下方法:
1.对于木本类花木可将0.2%~0.5%的硫酸亚铁液用吊瓶输液法缓慢输入树干木质部内若木质松软,也可用注射器每次注入适量,至嫩叶完全转绿为止。
2.将植株茎干或较大根用利刃劈裂,然后根据植株大小每次将0.05~2克硫酸亚铁适量夹入裂缝内,用塑料薄膜包扎。对较大木本类也可在干或根上钻一小孔,然后将1克或2克硫酸亚铁塞入孔内,用石蜡封口。
3.根据具体情况,将0.2%的硫酸亚铁溶液盛入大小适宜的玻璃瓶内,在花木周围适当位置挖根,找细小根截断,然后将截断部位插入瓶内溶液中埋好,一周后取出或更换。
4.结合病害防治,配制铁铜波尔多液即硫酸铜、硫酸铁、石灰和水的混合液一般硫酸铜∶硫酸铁∶优质石灰∶水=1∶1∶0.5~2∶200~240喷施病株,既可防病,又可补铁,同时又能避免波尔多液中铜过量造成的危害。注意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使用该波尔多液,桃、李、杏、梅等对铜敏感者在生长期慎用,茄科、茶树、瓜类、葡萄等对石灰敏感者应用灰少量式波尔多液其中硫酸铜∶硫酸铁∶石灰=1∶1∶0.25~0.5。

xZh52.Com小编推荐

巧治苗木缺铁性失绿病


花木一旦出现缺铁性失绿,可根据不同品种。叶面喷施0.1%-1.0%的硫酸亚铁液每3-5天一次,同时浇施稀薄的矾肥水(稀释10-20倍)每周一次,至新老叶片复绿为止。除此外,笔者采用如下方法也取得良好效果。

1、对于木本类花木可将0.2%-0.5%的硫酸亚铁液用吊瓶输液法缓慢输入树干木质部内(若木质松软,也可用注射器每次注入适量),至嫩叶完全转绿为止。2、将植株茎干或较大根用利刃劈裂,然后根据植株大小每次将0.05-2克硫酸亚铁适量夹入裂缝内,用塑料薄膜包扎;对较大木本类也可在干或根上钻一小孔,然后将1克或2克硫酸亚铁塞入孔内,用石蜡封口。

3、根据据具体情况,将0.2%的硫酸亚铁溶液盛入大小适宜的玻璃瓶内。在花木周围适当位置挖根,找细小根截断插入瓶内溶液中埋好,一周后取出或更换。

4、结合病害防治,配制铁铜波尔多液即硫酸铜、硫酸铁、石灰和水的混合液(一般硫酸铜:优质石类:水=1:1:0.5-2:200-240)喷施病株,既可防病,又可补铁,同时又可避免波尔多液中铜过量造成危害,注意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使用该波尔多液,桃、李、杏、梅等对铜敏感者在生长期慎用,茄科、茶树、瓜类、葡萄等对石灰敏感者应用灰少量式波尔多液(其中硫酸铜:硫酸铁:石灰=1:1:0.25-0.5)。

以上几种方法均应在萌芽生长期使用。

花木出现缺铁性失绿???


花木一旦出现缺铁性失绿,可根据不同品种。叶面喷施0.1~1.0%的硫酸亚铁液每3-5天一次,同时浇施稀薄的矾肥水(稀释10-20倍)每周一次,至新老叶片复绿为止。除此外,笔者采用如下方法也取得良好效果。

1、对于木本类花木可将0.2%-0.5%的硫酸亚铁液用吊瓶输液法缓慢输入树干木质部内(若木质松软,也可用注射器每次注入适量),至嫩叶完全转绿为止。

2、将植株茎干或较大根用利刃劈裂,然后根据植株大小每次将0.05-2克硫酸亚铁适量夹入裂缝内,用塑料薄膜包扎;对较大木本类也可在干或根上钻一小孔,然后将1克或2克硫酸亚铁塞入孔内,用石蜡封口。

3、根据据具体情况,将0.2%的硫酸亚铁溶液盛入大小适宜的玻璃瓶内。在花木周围适当位置挖根,找细小根截断插入瓶内溶液中埋好,一周后取出或更换。

4、结合病害防治,配制铁铜波尔多液即硫酸铜、硫酸铁、石灰和水的混合液(一般硫酸铜:优质石类:水=1:0.5-2:200-240)喷施病株,既可防病,又可补铁,同时又可避免波尔多液中铜过量造成危害,注意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使用该波尔多液,桃、李、杏、梅等对铜敏感者在生长期慎用,茄科、茶树、瓜类、葡萄等对石灰敏感者应用灰少量式波尔多液(其中硫酸铜:硫酸铁:石灰=1:1:0.25-0.5)。

以上几种方法均应在萌芽生长期使用。

白鹤芋类缺铁黄叶症


症状:枝梢嫩叶出现叶肉褪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指使叶片形成绿色网纹状,随着黄花程度逐渐加重,较除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至黄白色,叶尖、叶缘有枯焦褐色斑。

发病条件:在碱性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造成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产生的吸收障碍,以及盆栽应不断浇水使铁素流失等均易发病。

防治:

根据土壤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当PH达到6.5~6.7时,就要禁止使用石灰而改变生理酸性肥料。当土壤中磷过多时可采用深耕,客土等低含量。如果为水培时可在营养液中添加柠檬酸铁溶液,浓度3~4ppm水溶液每周喷洒2~3次。

苗木缺素症如何诊断与防治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钾、镁等元素,还需少量的铁、锰、锌、铜等元素,在生长过程中缺少某种元素时,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在苗圃生长期,其一旦出现缺素症状,只要对症施治,便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缺氮 生长势弱,叶色浅绿,基部叶片发黄或呈浅褐色,茎枝徒长细弱,分蘖少,顶梢新叶变小,叶片易脱落,根系发育不良。

缺磷 使细胞的形成受阻,叶卷曲,叶片细黄,植株矮小,幼芽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影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有机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及茎与根的生长,开花小而少且色淡,果实发育不良,甚至提早枯萎凋落。

缺钾 苗木叶片出现皱缩,下部叶片易发病,枝叶细弱,叶片及叶缘常出现枯死状,下部叶片易脱落,茎杆纤细,严重时叶缘焦枯,老叶叶缘卷曲呈黄色或火烧色并易脱落。

缺钙 会使苗木根系发育不良,顶芽受害,茎叶软弱,叶缘向上卷曲枯焦,呈现白色条纹,叶尖呈钩状,严重缺钙时可全株枯死。

缺铁 先是新叶叶脉间褪绿,叶脉仍为绿色,最后叶脉也褪绿,全叶由黄进而变白。一般不发生枯萎。如苗圃长期缺铁,叶尖、叶缘也会逐渐枯萎并向内扩展,但大叶仍保持绿色。

缺镁 老叶叶脉首先失绿,严重时出现坏死斑点,叶尖、叶缘向上卷曲,叶片呈勺状,并出现黄色条斑,皱缩,后期叶常枯萎,叶小导致花朵偏小色淡,植株生长受抑。

缺硼 往往嫩叶失绿,叶片肥厚皱缩,叶缘向上卷曲,苗木根系不发达,顶芽和幼根生长点死亡,落花落果。

缺锌 苗木植株节间明显萎缩僵化,叶变黄变小,叶脉间出现黄斑,蔓延至新叶,幼叶硬而小,且黄白化。

缺铜 苗木叶尖发白,幼叶萎缩,出现白色叶斑。

对于叶片发黄,如果下部老叶发黄多是缺乏氮、钾、镁、锌,其叶老叶上有病斑的多为缺钾、镁、锌,无病斑的视为缺氮,如果上部新叶发黄,多为缺铁、硫、锰、硼等症状。其中发现顶芽枯死的多为缺硼或缺钙所致。

苗圃中的花木对缺少同一种元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又因多种缺素症状常会出现相似之处,故形态上的症状只能作为初诊,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可以帮助确诊。

一是取一支指形小玻璃管,内盛待测溶液,绑在待测病株上。然后将一叶主脉两侧的叶片剪去,将主脉浸在玻璃管溶液中,7天至10天若被测病株恢复正常,则可确认苗木所缺少的所试元素。

二是从苗木缺素症状上初步判断一下可能缺少哪种元素,然后用该元素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毛笔涂在病症较轻的叶片背面,或喷在病株上,7天至10天后观察病情康复情况。若病情有所改善,或新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叶色正常,则可确认苗木缺乏所喷或所涂的那种元素。

苗木出现缺素症状,主要是因为苗圃土壤过酸或过碱,影响了某些元素的溶解和释放;或者是底肥施得不足,特别是忽视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果土壤理化性状不好,会明显影响供肥能力;或者在苗圃只重施大量元素肥料如氮磷钾等,结果会妨碍苗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苗木出现因微量元素不足的缺素症状。

防止圃地苗木出现缺素症,最好的方法是配置营养土,使各类营养要素齐全,如不能大量采用营养土育苗的,宜用有机肥料如饼肥和各种腐熟的厩肥等。苗木在生长期间,可喷施全元复合肥,施用浓度为0.1%至0.3%,或喷施惠满丰等活性液肥,浓度为1∶500倍至1∶800倍。一旦确认缺素症状后,可对症补喷对应的微量元素肥料,如缺铁时叶面喷施0.05%至0.1%的硫酸亚铁溶液;缺镁时喷施0.2%至0.4%的硫酸镁溶液;缺钙时喷施0.2%至0.4%的石灰水液等,可收到对症治疗的效果。(曹涤环 刘建武 )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沅江市洞庭花木场)

怎样诊断花卉缺素症?


1. 缺氮
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缺绿症状 总是从老叶上开始,再向新叶上发展。

2. 缺磷
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花卉缺磷时叶片呈不正常的暗绿色,有时出现灰斑或紫斑。

3.缺钾
缺钾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双子叶植物缺钾时,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然后沿着叶缘和叶尖产生坏死区,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单子叶植物缺钾时,叶片顶端和边缘细胞先坏死,以后向下发展。

4.缺钙
缺钙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典型症状是幼嫩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坏死,然后是叶芽坏死,根尖也会停止生长、变色和死亡。植株矮小,有暗色皱叶。

5.缺镁
缺镁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上。典型症状为叶脉间缺绿,有时会出现红、橙等鲜艳的色泽,严重时出现小面积坏死。

6.缺硫
缺硫的症状与缺氮的症状相似,如叶片的均匀缺绿和变黄、生长受到抑制等。但缺硫通常是从幼苗开始。

7.缺铁
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叶,典型症状是叶脉间产生明显的缺绿症状,严重时变为灼烧状。

8.缺锌
缺锌的典型症状是节间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严重畸形。老叶缺绿也是缺锌的常见症状。

9.缺硼
缺硼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变厚和叶色变深,枝条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死亡。

10.缺锰
缺锰是叶片缺绿,并在叶片上形成小的坏死斑,幼叶和老叶都可发生。注意要和细菌性斑点病、褐斑病等相区别。

11.缺铜
症状在幼叶上最先出现。叶尖坏死和叶片枯萎发黑。

12.缺钼
最初症状是老叶脉间缺绿和坏死,有时呈斑点状坏死。

13.缺氯
叶片先萎蔫,而后缺绿和坏死,最后变成青铜色。

花卉生长中的缺素症


在花卉生产过程中,因营养不足而引起的缺素症一般是成片或成斑点状分布,其症状只有强弱之分,而不蔓延。常见的缺素症有:
缺氨:植株矮小,叶小色淡(叶绿素少)或发红,分枝少,花少,籽粒不饱满,产量低。
缺磷:幼芽和根系生长慢,叶小,分枝减少,茎叶暗绿至紫红色,花、果、种子都减少,花期推迟,产量低,抗性减弱。
缺钾:最初生长速度下降,老叶缺绿,叶尖与叶缘先枯黄,继而导致整株叶片枯黄卷缩。茎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均差;
缺硫:植株矮小,叶片小,易脱落。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叶片呈黄绿色,幼叶先表现叶脉失绿。
缺钙:茎和根的生长点及幼叶先表现症状,生长点凋萎甚至死亡,可导致植株呈簇生状。植株叶尖和叶缘变黄,早衰。
缺镁:叶绿素不能合成,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有时呈紫红色。严重缺乏时,形成坏死褐斑。
缺铁:叶子呈黄色,出现黄化现象(即黄叶病)。一般从新叶开始出现黄色或淡黄色,然后逐渐向下蔓延。
缺锰:叶片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根系不发达,叶子也会出现黄化,生长点会枯死,一般与缺铁同时表现出来。

巧治土壤碱化


喜酸性土壤的茶花、杜鹃、栀子、木兰等花卉,在碱质土壤中常生长不良,有的人认为,只要勤浇硫酸亚铁液就能解决问题,因为硫酸亚铁属强酸性,又是速效,浇施后能使碱性土壤呈酸性,使患黄化病的苗木很快转绿。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若经常浇硫酸亚铁液,就会产生硫酸结晶体堵塞苗木根部的毛细孔,使植株不能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也会导致死亡。用硫酸亚铁加饼肥泡制的矾肥水,可以克服单一浇硫酸亚铁产生的弊病。

不过,矾肥水只适合春夏花木生长的旺盛期。因为硫酸亚铁的效用只能持续5天-7天,而饼肥是慢效肥,对于在秋末至初春期间不宜施肥或应少施肥的花卉,不断浇施矾肥水,则易使花卉遭受肥害。

在北方冬季,南方的花卉要在温室里度过5个月-7个月,这期间大都浇的是碱性的井水或自来水,最易使土壤碱化。而北方土壤大部分是碱性的。对这样过于碱性的土壤,根本的方法是减低土壤的碱化程度。方法有二:

一是有机改良法。就是在土壤中掺针叶土或阔叶土。针叶土是腐烂的松树的针叶、残枝或锯末沤制而成,是强酸性的,pH值3.5-4。一般的碱性土掺1/5或1/6的针叶土,最适合喜酸性的花卉盆栽用。阔叶土是各种阔叶树的落叶腐烂而成,pH值4.5-5.5。有机改良的优点是有机物质自身腐烂后所含的多种元素,都是花卉生长所必需的,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和透水保水性良好。

二是无机改良法。即在1立方土中掺合100克-200克硫黄粉,效用可持续2年?3年。

因土壤碱化而患黄化病的花木,移栽在配制的酸性土中,头10天因根部没有扎到新土内,不能吸收养分,最好用食用醋喷洒叶的正反面。这样通过光合作用,叶片制作了一定的酸性养分返送给植株。若经常喷洒食用醋(兑水10倍),可使植物生长良好,叶色浓绿肥大。经常往喜酸性的花木叶面喷点食用糖(兑水50倍),也可使叶面光亮,花朵硕大。而食用糖又是一种生根的激素,其效果与奈乙、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并列,且使用比较安全。

从外表判断花卉缺素症


要使花卉能良好地生长开花,必须有足够的营养作保证。一般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某种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在植株上出现这种营养的缺乏症,也就是在植株上出现一定的病症。第一、缺氮症:植株叶色发黄甚至干枯,叶小,植株瘦小。茎细弱并有破裂,花数稀少。第二、缺磷症:叶色暗绿,生长延缓。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常带紫色,特别是在叶柄上,叶早落。花小而少,花色不好,果实发育不良。第三、缺钾症:下部叶有病斑,在叶尖及叶缘常出现枯死部分。黄化部分从边缘向中部扩展,以后边缘部分变褐色而向下皱缩,最后下部叶和老叶脱落。第四、缺镁症:下部叶黄化,在晚期常出现枯斑,黄化出现于叶脉间,叶脉仍为绿色,叶缘向上或向下反曲而形成皱缩,在叶脉间常在一日之间出现枯斑。第五、缺钙症:嫩叶的尖端和边缘腐败,幼叶的叶尖常形成钩状。根系在上述病症出现以前已经死亡。顶芽通常死亡。第六、缺铁症:病症发生于新叶,叶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病斑不常出现。严重时叶缘及叶尖干枯,有时向内扩展,形成较大面积,仅有较大叶脉保持绿色。第七、缺锰症:病症发生于新叶,病斑通常出现,且分布于全叶面,极细叶脉仍保持为绿色,形成细网状。花小而花色不良。 第八、缺硼症:嫩叶失绿,叶片肥厚皱缩,叶缘向上卷曲,根系不发达,顶芽和幼根生长点死亡,落花落果。

第九、缺硫症:叶色变成淡绿色,甚至变成白色,扩展到新叶,叶片细小,植株矮小,开花推迟,根部明显伸长。

第十、缺锌症:植株节间明显萎缩僵化,叶变黄或变小,叶脉间出现黄斑,蔓延至新叶,幼叶硬而小,且黄白化。

第十一、缺钼症:幼叶黄绿色,叶片失绿凋谢,以致坏死。

第十二、缺铜症:叶尖发白,幼叶萎缩,出现白色叶斑。

巧治花木病虫害


用农药防治花木病虫害容易污染环境,现介绍几种安全防治花木病虫害的方法:
喷洒法 ①用草木灰0.5公斤对水2.5公斤浸泡24小时,用其滤液喷洒花木,可杀死梅花、月季花、石榴树上的蚜虫。②用浓度为0.1%的小苏打液喷洒花木,可防治月季花、菊花、凤仙花、木芙蓉、瓜叶菊上的白粉病,防治率可达80%以上。③用浓度为2%的尿素液每隔10天喷洒花木一次,连喷2~3次,不仅可杀死上面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还可使花木叶色发亮,花朵大而艳丽。
涂擦法 ①用棉球蘸食醋在茶花叶上轻擦,既可杀灭上面的介壳虫,又可使曾被介壳虫损害过的叶片重新返绿。②用酒精反复轻擦兰花叶,能将上面的介壳虫除掉。③树桩盆景的枝干出现腐烂时,可先用经碘酒消毒后的刀片刮除树桩的腐烂部分,然后涂擦碘酒,隔7-10天再涂擦一次,即可防止其继续腐烂。
施肥法①给花木施肥时拌少量硅肥,花木吸收后,可提高其表皮细胞的坚硬度,从而增强其抗虫害的能力。②经常撒草木灰,能大幅度地降低芍药、郁金香、仙客来等花卉灰霉病的发病率,还可使花枝粗壮、花色艳丽。
注射法 木本花卉经常受到天牛、吉丁虫、木蠹蛾等蛀干害虫的危害,严重时枝干会被害虫蛀空。为防治该类害虫,可在害虫的幼虫孵化期、成虫羽化前、幼虫越冬期,向虫孔注射20%的氨水20-30毫升,然后用黏土或蜡密封蛀孔,就可杀死幼虫或卵。

相信《巧治苗木缺铁性失绿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花卉常见缺素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