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季盆花管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防积水:雨后盆内积水,若不及时排除,盆土水分形成饱和状态,造成空气不足,严重缺氧,对花卉根系生长极为不利,特别是一些较怕涝的品种,如仙人掌类、大丽花、瑞香、文殊兰、龟背竹、万年青、大岩桐、白兰、兰花以及文竹、桂花、菊花等,极易引起植株萎蔫,叶片泛黄或根部腐烂,严重时会整株死亡。

二、防雨淋:一些花卉,如秋海棠、倒挂金钟、仙客来、天竺葵、百合等,夏季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盆土不得过湿,若遭雨淋极易造成根部或球茎腐烂,引起落叶。君子兰受雨后,雨水将细菌、灰尘带人叶心,在温度高、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形成病灶,叶片从基部开始腐烂。一些顶部凹进或有绒毛和长毛的仙人球,雨淋后也易引起茎叶腐烂。因此,下雨时要将植株置于避雨处。

三、防倒伏:一些高植株或茎空而脆的品种,如大丽花、菊花、唐菖蒲、夹竹桃等遇暴风雨易倒伏折断,需提前立设支架,将枝梢或花枝绑扎固定。

四、防窝风:雨李高温且空气湿度又大,若通风不良,植株极易受病虫为害,也易导致延迟开花,影响授粉结果。因此,遇有阴雨不停,空气湿度过大时,要加强通风;适当扩大盆株摆放的距离,对某些花卉进行修剪,除去过密枝、平行枝、交叉枝、下垂枝、重叠枝,以利盆株通风透光。

五、防湿热:盆栽花木在炎热天气下遇暴风雨,最好在天晴之后用清水浇一次,以调节表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减轻湿热对植株的不良影响。

六、防徒长:雨季空气湿度过大,往往使花卉枝叶徒长,生长柔弱、开花不良。因此,应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促使枝条壮实,开花繁多,避免徒长。

七、防病虫:雨季气候湿、热,虫害中红蜘蛛为害严重,可喷施800倍三氯杀螨醇或200倍克螨特,亦可埋施15%涕灭威防治(直径20厘米花盆埋1克)。病害中以白粉病、黑斑病为典型,可喷施700一一1000倍多菌灵、粉锈宁稀释液进行防治。

Xzh52.COM延伸阅读

盆栽花的雨季管理


一、防积水。置于露天下的盆花,雨后盆内极易积水,若不及时排除,盆土水分形成饱和状态,造成空气不足,严重缺氧,对花卉根系生长极为不利。特别是一些较怕涝的品种,如仙人掌类、大丽、鹤望兰、君子兰、万年青、四季海棠以及文竹、山茶、桂花、菊花等,在不妨碍其生长的情况下,可在雨前先将盆略微倾倒。一般不太怕涝的品种,可在阵雨后将盆内积水倒出。如遭到涝害时,应先将盆株置于荫凉处,避免阳光直晒。待其恢复后,再逐渐移到相宜点正常管理 。

二、防雨淋。一些花卉,如秋海棠、倒挂金钟、仙客来、大岩桐、非洲菊等夏季有的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盆土不得过温;有的叶面或花芽对水湿非常敏感,叶面不能积水,如常受雨淋,容易烂根和脱叶,因此,下雨时要将其置于避雨处或适当进行遮挡。

三、防倒伏。一些高植株或茎空而脆的品种,如大丽花、菊花、唐菖蒲、晚香玉等遇暴风雨易倒伏折断,因此,在大雨来前要将盆株移到避风雨处,并需提前立设支架,将花枝绑扎固定。

四、防窝风。雨季高温且空气温度又大,若通风不良,植株极易受病虫危害也易导致延迟开花,影响授粉结果。因此,要加强通风。若发现花卉遭受蚜虫、红蜘蛛或出现白粉病、黑斑病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通风措施,并用适当方法进行除治。

五、防温热。盆栽花木在炎热天气下遇暴风雨,最好在天晴之后用清水浇一次,以调节表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减轻湿热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六、防徒长。雨季空气温度大,加之连阴天光照差,往往造成盆花枝叶徒长因此,对一些草本、木本花卉可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俗称扣水),以促使枝条壮实。

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要点


 一、 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径30-40厘米左右,深20-40厘米;鱼鳞坑长径30-50厘米,短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土堰宽,高10-20厘米。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80厘米。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5米,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厘米,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米的生土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二、 适地适树,选好树种和苗木

我省雨季造林树种以常绿树种及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如侧柏、黑松、油松、火炬松、花椒等,具体到一块造林地,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造林树种。苗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I、II 级良种苗木。最好使用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针叶树种的苗木,应选择1-2年生的为宜。

三、 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四、 造林技术

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3、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以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以深度达原土痕为宜,踏实。

五、 抚育管理

1、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2、浇水整穴: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

3、松土除草: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

总之,雨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各地应充分做好准备,把握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确保今年雨季造林获得好成效。

盆花秋季管理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都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北方盆栽花卉的管理,必须注意各自的特点。一般秋冬或早春开花的菊花、仙客来、水仙、一品红、茶花、蟹爪兰及秋播的草本花卉,可继续正常施肥、浇水:其余大部分盆花则需要逐渐节制肥水,做好越冬准备。盆土不太干则不浇或少浇水,尤其是耐荫花卉和放在室内较暗处又低温的盆花,严禁浇水过勤和水量过大,以免烂或招致病虫害。梅花、杜鹃等,木本花卉,虽需继续追肥浇水,但入秋以后也要减次、1跋量,以免造成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和降低抗寒能力。

宿根类草本盆花如菊花开花以后剪除茎叶,连盆置于5℃左右冷凉干燥处准备过冬。球根类花卉如唐菌蒲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叶片枯黄时,将球茎挖出,充分晒干并抖去泥土,分品种装入纸袋置5℃左右干燥室内贮藏。大理花、美人蕉下霜前或初霜后将块根、根茎挖起,尽量不伤大丽花块根的根茎,轻轻去掉泥土,稍晾干后沙埋于5-7℃的室内阴暗处,注意沙土不要过湿。晚香玉的鳞茎需在下霜前挖起,剪除老叶,切除残留的鳞茎盘和须根,充分晒干,置于15--20℃的室内干藏。朱顶红、状元笔一类,少量的可在内控肥水; 大量的于下霜前剪叶,挖出,晾干,埋沙贮于不结冰的室内,准备过冬。

早春盆花管理


“冬天好过春难度”是养花行家经验之谈。如何让盆花安全度春呢?行家有经验总结,我们“拿来”就行了。

一、加强修剪

对于当年生枝条上开出的花如扶桑、月季等均可在春季重剪。修剪原则是该密就留,该梳便修,该无则剪,去病存健,去弱存强,去赘存形。

二、防止温差过大

春天气温多变,寒流不时袭来,盆花最怕春寒。一些原产南方的花卉,若过早出室,易遭干燥风危害,所以出室一定要适期。出室后宜放背风向阳处,遇天气突变需及时搬入室内。

三、浇水不宜过多

春回大地,花卉有的刚刚苏醒,有的刚萌发幼芽,这时虽需要一定的水分,但不能浇得过多,否则,不仅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开花结果,而且盆土长期潮湿,土中缺乏氧气,易造成烂根。所以春季浇水要适量,见干见湿。随着天气变暖和植株的增长,可逐步增加浇水量。但春季气候干燥多旱风,应注意经常向叶面喷水。

四、勿施肥过浓

盆花或盆播幼苗越冬后,往往比较柔弱,易施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各种类型的专用化肥。施肥量应由少到多,春季可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施肥后要注意浇水和松土,使盆土疏松,以利根系发育。如果这时施浓肥,则有害于幼苗的生长,甚至使幼苗被“烧死”。

夏季盆花管理要点


夏季,是多数花木生长发育的盛期,同时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
 1、遮荫 多数盆花如六月雪、茶花、杜鹃、君子兰等经不起夏季强光的直射,应把盆花置于阴棚或树阴下。阴棚可用竹帘、草帘、遮荫网等搭制。同时,中午应向附近地面、阴棚喷水降温,增加湿度,有利于花木过夏防暑。
 2、浇水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蒸腾作用旺盛,因此庆勤浇水,浇水量以及次数视天气情况、植物种类等条件灵活掌握。浇水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或傍晚,避免炎夏中午浇水。水质最好采用雨水或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应在水缸或贮水池内贮存24小时,以提高不的温度并使氯气发挥出去。
 3、施肥 夏季盆花施肥应根据"薄肥勤施","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切忌浓度过大,以免引起枝条徒长或植物萎蔫为。肥料应多种合理配合使用,并注意调节酸碱度。化学肥料的浓度一般在0.2%-0.5%,盛夏中午应严格控制追肥。
 4、修剪 花木重剪一般在春季、冬季进行。根据花木具体情况,夏季也需要适当修剪。对于茉莉、扶桑、月季等夏季开花的花木、花后应及时修剪,以防止养分消耗,对于六月雪、榕树等萌发力较强的花木,应及时进行修剪、整形;为保持养分,对多余的腑芽、花蕾、过密的枝条应及时除去。
 5、病虫害防治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是病虫害的多发季节。花卉生长期一般多发生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90%敌敌畏1500-2000倍液进行喷杀;若是发生白粉、炭疽病等,可用波尔多液,50%托布津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进行防治。

春季如何管理盆花


要避免冷风侵袭 早春不要急于将喜高温的花木移至室外,以免冷风侵袭。否则会引起植株大量落叶,甚至死亡。可选择晴天的中午移至室外,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使基逐渐适应。
要防止气温骤变 春天气温多变,盆花室内越冬后最怕春寒。出室的花木要放在背风向阳处,遇到恶劣天气时,要立即搬回室内。
浇水不要过多 施肥量要由少到多,可每隔10天至15天施一次,施肥后要注意浇水和松土,以利根系发育。如施肥过多,会有害幼根的生长,直至被烧死。
换盆 盆栽花卉由于经常浇水,盆土易于板结,肥料也会流失,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壮大,更换大盆和补充肥土十分必要。茉莉、文竹、四季海棠和松柏类,可在生长期或梅雨季节进行换盆或补充肥土;落叶花卉如月季、石榴等,应在早春植株尚未萌发时进行换盆或补充肥土。一般换盆前2天至3天要停止浇水,使盆土干湿中,以便于盆土与盆壁脱离且不散坨。花株脱盆后,去掉土坨上近一半的旧土,并剪掉枯根、伤根、腐烂根和病害根。若盆土内越冬害虫蛹卵过多,则应悉心彻底清除旧土,置换洁净新土。栽植前用旧纱窗或碎挖片处理好盆底排水孔,再在盆底垫一层无病虫害的洁净活土,然后把带坨或不带坨的花株放入花盆中央。为使根系舒展,一插提直花株,一手沿盆边慢慢填入培养土,并边填边用细木棍捣实,以防花卉根系不能与盆土紧密接触,造成透风漏气,或无法吸收水肥而枯死。换盆完毕要浇一次透水,待水彻底渗透后要覆上一层细土。
扦插繁殖 春季则是多数灌木花卉扦插繁殖的好时机,为了适应严冬的环境,植物积蓄起它的养分,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以加强御寒能力,春季天气转暖,植物把贮蓄的养分用在萌芽长枝出叶上。如果在芽萌发之前把枝条剪下扦插繁殖,成活率比其它季节高。而且春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插穗叶片不易萎蔫,有利于成活。扦插繁殖首先是选插穗,山茶花、桂花等选择健壮的枝条,切取顶芽并带一小段茎;月季、朱槿等选半老熟枝条,剪除枝条顶部过于幼嫩的枝梢,插穗长10厘米至15厘米,顶端最好留一片叶,使插穗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又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插穗切口愈合组织的形成及新根产生。育苗基质要清洁、疏松空气、保温又疏水,让插穗有足够的水分,又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插穗切口愈合组织的形成及新根产生。育苗床要遮阳,直射阳光会使插穗很快丢失水分而干枯。但也不要过于阴暗,宜采散射光,光亮有利于插穗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根。育苗床基质保持含水量50%-60%,因此要浇水而又不渍水。一些株丛很密的种类,如文竹、龙舌兰、吊兰等,也可于春季分割株丛进行繁殖

如何管理夏季盆花


夏季温度高、光照强,是花卉生长的旺盛时期。保持合适的温度,并薄肥勤施,是盆花夏季养护的关键。

光照:月季、牡丹、桂花、茉莉、一品红、石榴等,应放置在阳光强、日照长的地方;菊花、大丽花、白兰、扶桑、倒挂金钟等则应放在半阴处;而兰花、山茶、杜鹃、栀子、秋海棠、含笑、君子兰、马蹄莲、文竹、万年青、吊兰、玉簪等植物因怕高温、日晒,可置于荫蔽度为80%、稍见阳光或散射光的地方。

温度:气温在30℃以上时花卉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秋海棠的适温是16-21℃,超过时会发生茎叶枯萎,甚至块茎腐烂;仙客来喜凉爽,适温是15-20℃,过于炎热会导致落叶休眠,延迟开花,因此必须置于阴凉处。

湿度:夏季花卉由于蒸腾强度大,要求湿度高,需水多;但植株大小、生理特性、气候变化等均影响需水程度。在炎夏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不发叶、不开花的花卉,如郁金香、倒挂金钟、仙客来、天竺葵、四季海棠、水仙等要少浇水;而对一些喜阴湿的花卉,如兰花、君子兰、山茶、马蹄莲等除浇水外,还可向枝叶喷水、地面洒水,形成湿润的小气候。一般来说,草本需水多,木本需水少;大叶、软叶片、光洁无毛的需水量多,小叶革质蜡层叶片需水量少;夏季生长旺盛的需水量大,休眠或半休眠的需水量少。浇水切忌中午,水温必须接近土温。浇水虽有利于花卉的生长,但过多成涝就会烂根。

施肥:夏季的花卉宜在傍晚施肥,施前先松土,施后在次晨浇水。切勿在中午烈日下及盆土过湿的情况下施肥,忌施生肥,肥液不溅污茎叶。像茉莉花等施液肥可稍浓。休眠或根系不发达、生长不良的盆花,不宜施肥;一般花卉施用氮肥不能过量,可用淘米水、臭鸡蛋等混合配制的腐熟液,以补充磷、钾肥之不足。

修枝整形:夏季花卉容易徒长,在生长过程中,应对病枯枝和过多的枝叶、花蕾、果实及时修剪摘除,以一个结果枝只留一个果为宜,可使果实丰硕,提高观赏价值。合理地修枝整形,有利于新芽新叶的形成、积累养料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还要适时摘心,控制枝条长度,促进分枝,增加花蕾。

夏眠花卉的养护:像君子兰、水仙、倒挂金钟、小苍兰、马蹄莲、郁金香、天竺葵、仙客来等花卉,休眠期生长活动微弱,代谢作用低,消耗能量少,应置于荫棚下,停止使用速效肥,少浇水或不浇水,防日晒或雨淋;一些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水仙、小苍兰等,可在地上茎叶枯萎,进入夏眠后,将球根掘起置于通风、干燥而又凉爽、无直射阳光处,以微湿粗沙覆盖储存。

盆花的秋季管理


盆花的秋季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六点。

节制水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日照渐弱,盆花生长减慢。除春节前后开花的蟹爪莲、茶花、杜鹃、迎春、仙客来等少数花卉可按正常管理外,大部分花卉要从九月中旬开始控制浇水量,停止施肥,以免水大烂根,肥大枝叶疯长,影响越冬。

收种贮藏秋季是草本花卉种子成熟的季节,应及时做好花种的采收贮藏工作。采种应选取生长健壮,花色、花形俱佳的母株,贮藏一定要晾干,包好,放置在通风、干燥、低温(0℃至4℃)的环境下。美人蕉、大丽花等可于霜前剪除地上茎叶,掘出根茎,去除宿土,晒1天至2天后置于盆中沙藏,盆土过干时少量浇水,但不能过湿,以免过早萌发,造成春苗瘦弱。

秋播秋种三色堇、瓜叶菊、蜀葵等草本春花,以9月至10月上旬播种为最佳时间,种后注意喷水,保持湿润,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月季、茉莉、牡丹、芍药、米兰、金银花、玉兰、金桂等花卉的扦插、分株、压条、嫁接等也以9月、10月间为好。

修剪整形除早春开花的花卉外,大部分花卉都可在秋季修剪整形,剪除病枝、枯枝、过密枝、避忌枝、徒长枝,进行蟠扎整形,为盆花越冬及翌年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防病祛虫秋季是防治花木病虫害的良好时机,盆花入室前,为防止越冬病源、虫源,可喷洒药物预防。已发现病虫害的,要有针对性的彻底治疗,绝不让病虫害入室危害花木。

适时入室盆花入室的时间,应根据不同花卉而先后有别。米兰、茉莉、文竹等宜暖花卉可早入室;金橘、梅花等稍耐寒或较耐寒的花卉可晚入室。除露天越冬的耐寒花卉如松、柏、冬青等,和霜后赏叶的红叶、黄栌等花卉外,绝大多数花卉都以在霜降前入室为好。

夏季盆花巧管理


夏季盆花管理主要应把握好阳光、水份、肥料的供给。

首先,应按照植物对光照的不同习性,摆放不同的地点。一些喜阳光畏寒的盆花:如米兰、茉莉、白兰花、金桔、铁树以及五针松等,只要盆土不断水,摆放在室外露天,反而对它的生长有利。对一些性喜半阴的盆花:如君子兰、蟹爪兰、茶花、桅子花、四季海棠等应摆放在半阴处,忌正午的烈日直晒,否则轻则焦叶,重则被晒死。还有文竹、吊兰、棕竹等观叶植物,亦应避烈日,否则叶尖也会变焦而影响观赏。

其次,由于烈日的高温,浇水应浇透。放置阳台喜阳盆花,特别是小型盆花或盆景,有的早、晚各浇水一次,并在叶面或地面上多次洒水,以增加环境温度,同时起降温作用。但放置在室内的一些观赏植物,还有盛夏正处在休眠或半休眠时期的植物,如瑞香、君子兰、海棠以及耐干旱的腊梅、梅花等,盆土只需保持一般湿润即可,不必浇水过多过勤,以免烂根。

第三,在盛夏高温季节,在施肥时,防止过浓或“生肥”,以免造成“伤害”;并注意暂停翻盆换土,待秋后再进行。

此外,夏季盆花要防病除虫。一般夏季盆花上比较常见的害虫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白粉虱、介壳虫等,如省量发生可用烟草水(香烟头号5-10个放在500毫升水中浸泡,再加上少量洗衣粉或肥皂)洗刷;如害虫较多时,则可用稀释100倍的敌敌畏或乐果喷洒,效果较好。

盆花秋季怎样管理?


秋季气候由凉爽逐渐变冷,此时盆花管理应注意抓好下列管理工作。

(1)水肥适量。入秋后水肥管理需根据不同花卉的习性区别对待。对一年开花一次的秋菊、桂花、山茶、杜鹃、腊梅等,及时追施2~3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否则不仅花少而小,而且还会出现落蕾现象。对于一年开花多次的月季、米兰、茉莉等,应继续供给较充足的水肥,促使其不断开花。对于大多数花卉来说,北方地区过了寒露节后,一般就不要再施肥了,以利越冬。随着气温的降低,除对秋冬或早春开花的以及秋播的草花,可根据每种花卉的实际需要继续正常浇水外,对于其他花卉应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避免水肥过量,引起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和遭受冻害。

(2)修剪整形。入秋后气温在20℃左右时,大多数花卉易萌发较多嫩枝,除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外,其余的均应及时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对于保留的嫩枝也应及时摘心。菊花、大丽花、月季、茉莉等,秋季现蕾后待花蕾长到一定大小时,除保留顶端1个长势良好的大蕾外,其余侧蕾均摘除。

(3)及时采种。许多花卉的种子,仲秋前后陆续成熟,需要及时采收。一串红、茑萝、牵牛等种子收获后去杂晒干,装入布袋内放低温通风处贮藏。对于一些种皮较厚的种子,如牡丹、芍药、玉兰、含笑等,采收后宜将种子用湿沙土埋好,进行层积沙藏。

(4)适期播种。二年生或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草花,如金鱼草、石竹、雏菊等露地花卉和瓜叶菊、仙客来、大岩桐等温室花卉以及采收后易丧失发芽能力的非洲菊、飞燕草、樱草类、秋海棠类等花卉都宜进行秋播。

(5)适时入室。北方地区寒露节后大部分花卉都要根据抗寒力大小陆续搬入室内越冬,以免受寒害。入室具体时间因花而异。对于大多数花卉来说,天气刚一变次序,不要急于入室。因为过早入室影响养分积累,不利来年生长发育。因此在不致受寒害的前提下,入室时间以稍迟些为好。各类花卉适宜入室时间请见本书第51问。

盆花秋季怎样管理



人秋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家庭养花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修枝整形
秋天是花木修剪整形的时期,像柑橘、石榴等,应抓紧修剪;像菊花、腊梅等,要适时绑扎造型。

秋肥秋水
秋肥对花木的秋冬生长开花,果实的长大成熟,以及增强枝条及抗寒能力都至关重要。因此,秋季要多施肥、勤施肥。为了促使肥料被植株吸收,还要注意浇水。

除虫
秋季是害虫最后的产卵期,要抓住时机彻底除掉寄生于花木壳虫、食心虫等。

收种秋播
秋季要做好各种花木种子的收获、晾晒和保存工作,以备来年。秋季也是播种冬季花木和翌年春季花木的好时机,要及时下种。深秋时节,要作好防寒防冻工作,使花木能够安全越冬。

盆花夏季如何管理?


华北等地,夏天气候炎热,雨量增多,正是大多数花卉生长发育的旺盛期,也是花木扦插的好时机,但又是病虫害大量发生期,因此需强管理,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光照与遮荫

夏季盛暑之际,烈日骄阳,对许多盆花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需按照各种花卉的生活习性,区别对待。性喜光照的花卉,如一品红、变叶木、石榴、扶桑、无花果、月季、米兰、白兰等,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盛夏时需对米兰、白兰、扶桑、菊花等略加遮荫。茶花、杜鹃、栀子、君子兰、南天竹等,入夏后放在通风良好的荫凉处养护。兰科、玉簪、南天星科花卉需放在弱光或散光下养护。同时要采取遮荫、喷水及盖盆等办法降温防暑。

(2)浇水与施肥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盆花要及时浇水。但各类花卉品种特性不同,对水的要求也不同。性喜潮湿的花卉,如水仙、龟背竹、马蹄莲等,要求水分充足。性喜湿润的花卉,如米兰、茉莉、夹竹桃、扶桑等绝大多数花卉,在通常情况下,以上午找水1次,下午傍晚浇1次透水为宜。浇水量多少,主要看植株大小和天了气变化情况以及盆土实际干湿程度而定。夏季花卉生长快,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施肥也需分别对待,对于一般盆花可每隔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对于性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可每隔10天左右施1次矾肥水。施肥时要避免把肥水溅在叶片上,否则易损伤叶面。夏季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施肥前注意松土,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肥、水,同时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促使土中有机物质加速分解,给盆花生长发育提供多种营养物质。施肥后次日要注意浇水。

(3)修剪与通风

盆花夏季修剪主要是进行摘心、抹芽、摘叶、疏花、疏果。对一些春播草花,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对一些木本花,如金橘等,当年生枝条长到15厘米~20厘米长时也需摘心,使养分集中,有利于开花、结果。夏季在一些花卉的茎基部或干上,常发生不定芽,消耗养分,扰乱株形,应及时摘除。对于一些观花类花卉,如菊花、茶花、月季等,应摘除部分过多花蕾,促使花大色艳。对于观果类花卉,如石榴、金橘、佛手,也需及时摘掉一部分幼果,一般短的结果枝只留一个果,则果大色佳。此外,发现徒长枝时,应及时剪除。在修剪时,可根据花卉形态特性和个人爱好进行整形。

(4)扦插与播种

夏季正是一些常绿花木扦插的适宜时期,如扦插米兰、茉莉、杜鹃、扶桑等容易成活。伏天又是进行芽接和靠接的好时机,如芽接梅花、碧桃,靠接白兰等。夏季也是一些盆花播种适期,如三色堇在7月播种,可在国庆节前后开花。瓜叶菊在7~8月播种,可在严冬少花季节开放。大岩桐、香石竹在8~9月播种,翌年夏季开花等等。

养花技巧《雨季盆花管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雨季可移栽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