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河北红门兰》,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植物名称河北红门兰

学名Orchis tschiliensis

所 属 科兰科

所 属 属红门兰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东灵山。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上。分布于河北、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

描述 多年生陆生草本。株高6-15厘米。根状茎匍匐,短。叶1枚,直立伸展,长圆状匙形,顶端钝或稍钝,基部渐狭,柄与叶片近等长;叶片长3-5厘米,宽1.5-2.5厘米。花莛直立,总状花序,具1-6朵近疏散的花,长1-5厘米;苞片直立,披针形,渐尖;花直立,白色或淡紫色;萼片长圆形,顶端钝,长5-8毫米,等大,侧萼片直立伸展;花被直立,斜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前侧的边缘扩大而下延,长4-7毫米;唇部凹陷,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和花瓣近等长,顶端钝,边缘微波状;合蕊柱直立,长4毫米;花药近微凹;子房纤细,圆柱状纺锤形,近无柄,长10-13毫米。花期7-8月。

XZH52.Com品读分享

红门兰


名称红门兰

分类 植物部山草类
异名 蒙古红门兰(《内蒙古中草药》)、草甸红门兰(《兽医药用植物》)、汪柱(藏名译音)、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草甸红门兰(Orchis latifolia L.Var.angustata Maxim.)或蒙古红门兰(Orchis salina Turcz.)等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块根2~3枚,肉质肥厚,呈椭圆形。茎圆柱形,中上部呈紫色,直立,不分枝。叶互生,3~4枚,长披针形,长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有时对拆,具封闭的鞘,叶面有稀疏紫色斑点,两面无毛。穗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花紫红色,排列紧密;苞片长披针形,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紫色;萼片3,大小不等,两侧者呈长椭圆形,下方者为唇辦,扁圆形,外卷或对折;蕊柱直立,顶端花药卵形,花粉块2个。具柄;柱头2裂。蒴果距圆形或椭圓形,直立,长约1.7厘米,具棱槽,无柄。花果期7~8月。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阳坡、湿润草地、草甸、水边等处。我国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有产。

采制9~10月采收块根。采后洗净,除去残茎,以纸遮蔽,晒干备用。

性能 味苦,性寒。滋补强壮,补血助阳。《青海省兽医中草药》:治公畜阳痿。《内蒙古中草药》:治虚劳贫血。前苏联《兽医药用植物》:治牲畜胃和肠卡他。

用量猪羊15~30克,牛马30~60克。

附方
1. 治公畜阳痿、淋病方:草甸红门兰、短叶石勺柏各20~25克,豆蔻、荜拨、红花、石榴、肉桂、扁豆各15~20克,熊胆、麝香少许。共研细末,开水冲服(《青海省兽医中草药》)。

2. 治人畜虚劳贫血方:蒙古红门兰、盘龙参、何首乌、黄精各适量。煎水内服(《内蒙古中草药》)。

文献记载
前苏联《兽医药用植物》中也有在兽医实践中,红门兰块茎以稠粘液形式利用,作包复剂治疗胃和肠卡他毒物中毒时减少对毒物的吸收,还可作全身强壮剂。的记载。可供我国兽医参考。

台东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taitungensisS.S.Y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OrchistaitungensisS.S.Yi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15厘米。块茎卵形或椭圆形,有柔毛。茎细长,直立,圆柱形,基部具2枚圆筒状鞘,鞘粗糙,先端急尖,基部抱茎,鞘之上具3枚疏生叶。叶片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延伸且抱茎,两面无毛,全缘,上面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花序具12-22朵花,长7-10厘米;花苞片叶状,披针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无毛,上部的花苞片较小;花梗直立,无毛,长2-3毫米;子房卵状圆柱形,长4-5毫米,无毛;花紫红色;中萼片长卵形,凹陷,长4-6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常与花瓣靠合呈兜状,具1脉,无毛;侧萼片长卵形,长4-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多少反折;花瓣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无毛;唇瓣直立伸展,外形略呈十字形,长1-1.5厘米,宽1-1.2厘米,3裂,粉红色,但基部具白色或红色斑点;侧裂片卵形,长4-6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中裂片大,倒卵形,长7-8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具睫毛,基部具长距;距圆筒状,近直,向后伸展,长1-1.2厘米。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南部。生于海拔2500-2700米的山地,多见于开阔多阳光的山坡及公路旁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东。

高山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takasago-montanaMasamun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

学名:Orchistakasago-montanaMasamun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14厘米。块茎纺锤形。茎具3枚叶,基部具鞘,顶部具3-4朵花。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具筒状鞘,鞘长约1厘米。花带白色或带粉紫色,直径约13毫米,花梗连子房长6-8毫米,与花苞片等长;中萼片卵形,长4毫米,宽2毫米;侧萼片偏斜,卵状镰刀形,长5毫米,宽2毫米;花瓣卵形,长4毫米,宽2毫米;唇瓣生于蕊柱基部,基部具距,长6毫米,宽6.5毫米,3裂,中裂片极大,长5毫米,宽4毫米,先端截形。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高山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林高山(Nengkaoshan)。此种标本未见,上面描述系摘自《台湾植物志》(1978)。

南湖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nanhutashanensisS.S.Y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

学名:OrchisnanhutashanensisS.S.Yi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7-9厘米。块茎卵形,长5-7毫米,直径4-6毫米,有柔毛。茎细长,直立,圆柱形,无毛,基部至中部具2-3枚叶,叶之下具1-2枚圆筒状鞘,鞘膜质,离生部分呈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鞘,鞘圆筒状,长1-1.2厘米。花序具1-2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7-12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抱茎;花梗连同棒状的子房长7-9毫米,无毛;花较大,直径1.5-2厘米,紫红色;中萼片卵形,凹陷,长5-6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强烈收狭;侧萼片宽披针形,长9-11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或近急尖,基部收狭,强烈反折;花瓣直立,较小,卵形,长4-5毫米,宽3.5-4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唇瓣倒三角状扇形,基部具距,前部3裂,长1.2-1.6厘米,宽1-1.3厘米;侧裂片长方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先端近半圆形;中裂片较侧裂片长,长5.6-6.5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而凹缺;唇盘白色或黄色,具褐色的斑点;距长8-10毫米,劲直,下垂。

产地分布:

产于台湾省北部。生于海拔3200-3770米的山地。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南湖大山。

植物图片:

此种与奇莱红门兰O.kiraishiensis相近,但不同之点在于唇瓣的侧裂片和中裂片的形状,中裂片先端凹缺,缺口中间无1枚小尖齿;唇盘白色或黄色具褐色斑点等易识别。

奇莱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kiraishiensis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OrchiskiraishiensisHayat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18厘米。块茎卵形,直径5-6毫米,肉质,不裂。茎直立或近直立,细长,淡绿色,光滑,基部具1-2枚筒状、膜质的鞘,茎中部具叶。叶2枚,互生,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5厘米,宽7-8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光滑,上面呈有光滑绿色,背面淡绿色,基部渐狭而延伸至叶柄;叶柄为筒状长1.2-1.6厘米,光滑,抱茎。花序具1-3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7-9毫米,先端急尖;子房略呈纺锤形,光滑,连花梗长1-1.2厘米;花紫红色或粉红色,直径1-1.2厘米;萼片近等大,扩展,长8-9毫米,宽3-3.5毫米,中萼片长圆形,先端急尖,基部略收狭;侧萼片斜镰状长圆形,光滑;花瓣卵状长圆形,长5.5-6.5毫米,宽3-3.5毫米,先端钝,基部阔耳状,光滑;唇瓣倒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5-1.6厘米,基部具长距,前部3裂,中裂片长约5毫米,先端截平状、凹缺,在缺口中间具1枚小尖突,侧裂片三角形;距长8-9毫米,直径2-3毫米,下垂。

产地分布:

产于台湾省各高山地区。生于海拔3000-3900米的林下或草地,全岛皆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奇莱山。

本种提示:

在《台湾植物志》(5:1073,pl.1628.1978)和《台湾兰科植物》(3:254-255(图),1987)中所描述的本种植物,其唇瓣中裂片的先端凹缺,缺口中间无1枚小的尖突,非此种,很可能是属于南湖红门兰O.nanhutashanensisS.S.Ying种植物。

紫斑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fuchsiiDru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

学名:OrchisfuchsiiDruc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掌裂组Sect.Dactylorhiz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8-30厘米。块茎扁平,下部3-4裂呈掌状,肉质。茎粗壮,直立,圆柱形,几乎为实心,基部具2-3枚筒状鞘,鞘之上具叶。叶5-6枚,上面具紫色较粗的斑点,下面绿色,伸展,最下部叶较大,叶片狭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2.5(-4)厘米,先端稍钝或渐尖,基部收狭、抱茎,往上的叶为长圆状披针形,较小,而最上部的叶成苞片状,线状披针形,与花序之基部有明显间隔。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状,长3-6(-10)厘米;花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均短于花,极罕最下部的苞片长于花;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9-10毫米;花淡的紫蓝色;萼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先端稍钝,中萼片直立,长6-9毫米,宽2毫米,具3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上举,张开或反折,偏斜,长7-8毫米,宽2.5毫米,具3脉,沿脉上具深色的斑点;花瓣与中萼片近等长,近披针形,直立,宽2毫米,具3脉;唇瓣向前伸展,轮廓为圆状菱形,长7-8(-9)毫米,宽8-10毫米,基部具距,在中部或前部的1/3处3裂;中裂片向前伸出,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的卵状三角形,先端稍渐尖、钝或钝尖,长3-4毫米,基部宽1.5-2.5毫米;侧裂片菱形或宽三角形,较中裂片稍宽或稍钝,外侧边缘具圆齿或钝齿;唇瓣上面沿脉具深紫色斑点,斑点或多或少汇合成为稍粗的、断断续续稍隆起的条纹,有时几乎连成一条条粗的条纹;距圆筒状,下垂,劲直,长6-8毫米,粗1-1.5毫米,末端钝,较子房稍短。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新疆北部(富蕴、哈巴河、阿尔泰)。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河谷草地。俄罗斯西伯利亚往西至欧洲、蒙古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格兰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英格兰。

本种提示:

Kraenzlin(1931)在(FeddeRepert.Sp.Nov,65:42.1931)记载OrchismaculataL.在我国的新疆和蒙古国也产,我们未见依据标本,但从它和本种的分布区来看,估计有可能属于本种之误。因本种和O.maculataL.颇为相似,而后者的分布区限于俄罗斯的欧洲地区、中欧至西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分布至我国的新疆和蒙古国。

短距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brevicalcarata(Finet)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

学名:Orchisbrevicalcarata(Finet)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5-17厘米。块茎椭圆形或卵球形,长1-2厘米,肉质,不裂。茎直立和近直立,基部具1-2枚筒状、膜质鞘,鞘之上具叶。叶1枚,基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长1-3厘米,宽0.7-2厘米,上面深绿色,具5-7条近白色脉,在脉之间具暗紫色斑点,背面常带紫红色,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收狭、抱茎。花茎细长,直立或稍弯曲,花序具1-3朵花,长1.5-4.5厘米,疏生,常偏向一侧,花序轴无毛;花苞片小,宽卵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先端渐尖,较子房短很多,长不及子房长的1/2;子房细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0-12毫米;花紫红色;中萼片直立,凹陷呈舟状,长圆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张开,偏斜,卵状长圆形,长6-8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或钝尖,具1脉,常有羽状支脉;花瓣直立,斜卵形,长5-6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边缘无睫毛,具1脉;唇瓣向前伸展,外形为楔状倒卵形,长10-11毫米,中部宽10-11毫米,边缘全缘或微波状,无睫毛,基部具距,前部3裂,侧裂片较中裂片宽,先端钝圆,中裂片近四方形,先端圆钝,中部具微凹缺;距囊状,短,长约1毫米,末端钝。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34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

喜欢《河北红门兰》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红门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