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驱蚊草病虫防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害根腐烂或茎叶腐烂现象,随之叶皱缩,出现黑斑,而后整株萎缩。这是由于湿度太大,温度过高,同时通风不良或苗密度过大引起。可喷洒白菌清或多菌灵等杀菌剂(800至1000倍液)。但不可频繁喷洒!

短期内突然掉叶,常常是由于温度变化幅度太大或光照不足。
 
叶片变黄,不久脱落,大多数是光线不够浇水过多所致。冬季温度过低也会有这种现象。
 
叶子干尖或叶片边缘枯焦,有时是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的缘故,有时是因施肥过量或盆土干燥引起的。
 
枝叶徒长,主要是光照不够,施氮肥过多,灌水不当,应转移到有光线处,修剪枝形。
 
叶子上出现像水渍一样的黄斑或棕色斑,可能是浇水过猛,泥点飞濺到叶子上再暴洒的后果。

2、土壤过于碱化引起病害株形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容易枯黄。特别是无原因的落叶,最终使植株、早衰、早亡。或含碱量高的水浇灌所致。盐碱容易聚集在盆土表面,如果定期去掉表土、添上新土,就会降低碱性。所以翻盆换土很有必要。定期施入少量硫酸亚铁0.2%的稀释液,可改善土的碱性!

3、干旱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出现脱水、叶片萎蔫的情况,应在盆下放一盆水,使其徐徐吸水,也不可一下子浇水过多。

4、病毒病症状:病毒一般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极其微小的颗粒体,由核酸和蛋白构成,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寄生于植物活组织、活细胞内,同寄主的有机物质,扩散到寄主全身,干扰寄主的新陈代谢,形成各种症状。所以在快繁时材料要从植株键壮无病害的植物上取。

5、害虫防治

(1) 土壤害虫蛴螬为金龟子糼虫的总称,成虫称金龟甲或金龟子,乳白色,弯曲成“C”字形。咬食植株根部,使之陆续枯萎。5-6月份时昼伏夜出,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是,翻耕或上盆时注意捡拾消灭。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拨浇根际(每株50至100毫升。

(2) 蝼蛄黑褐色或黄褐色,在水中会造成纵横交错隧道,使浮土隆起,以至根部与土壤分离,植株便脱水枯萎。并喜欢咬食根部,春秋两季严重,防治方法是:手工消灭之。也可用90%敌百虫30倍液拌入麦麸,于傍晚撒在幼苗基部诱杀。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拨浇根际。

(3)小地老虎俗称地蚕,灰褐色,16-23毫米,白天潜伏在土壤表层,夜间出土为害,咬根!4月5月份较严重!可手工灭之,也可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拨浇根部。

XzH52.COM好文推荐

驱蚊草怎么养


肥料

驱蚊草生长速度很快,需要每年换盆增土加肥1次,通常在早春2-3月上旬进行。先进行修剪,每枝只保留基部3个侧芽,将老朽根须扒掉,换新的加肥培养土并施上基肥。

土壤

驱蚊草喜中性偏酸性土壤,一般15-20天施肥一次。

4月上旬,驱蚊草长出新枝后,每周追施1次稀薄有机液肥,下旬移出室外即会陆续开花。6月上旬搬到阳台内侧散射光处。如盆土表面发白即进行浇水。驱蚊草3-6天浇透水一次,但不能积水。

7-8月要经常喷水降温,保持周围环境湿润。

光照

驱蚊草喜光,除夏季应稍有遮阴外,秋、冬、春三季应有阳光直射。

驱蚊草喜温喜水,10-25℃为适宜生长温度,7℃以下,32℃以上的温度不利生长,室内越冬温度不低于12℃。

黄叶

驱蚊草如出现黄叶现象,需要及时摘去。

铜钱草驱蚊最好方法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铜钱草驱蚊最好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夏季的蚊虫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扰,特别是蚊子叮咬带来的瘙痒和可能传播的疾病。在寻找有效和安全的驱蚊方法中,铜钱草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选择。本文将介绍铜钱草驱蚊的最佳方法,并结合实验和研究结果提供详细的理论支持。

一、铜钱草的驱蚊效果

铜钱草(Plectranthus amboinicus)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物,被认为具有驱蚊的功效。实验证明,该植物的叶子中含有精油成分,如尤卡利普托醇和茴香醛,这些成分对蚊子有明显的驱避效果。铜钱草驱蚊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气味驱避效果

铜钱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对蚊虫具有强烈的驱避作用。研究表明,铜钱草的气味能够干扰蚊子的嗅觉神经,使其难以寻找到人类或其他宜居环境。

1.2 味觉驱避效果

铜钱草中的精油成分不仅具有驱避效果,还能直接对蚊虫产生味觉驱避。当蚊子接触到铜钱草的叶子或其提取的精油时,其味觉神经受到刺激,从而避免进一步接近。

二、使用铜钱草驱蚊的方法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铜钱草的驱蚊效果,以下是几种使用铜钱草驱蚊的方法:

2.1 铜钱草植物栽种

在家庭、庭院或花园种植铜钱草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驱蚊方法。鉴于铜钱草的生长条件较为宽松,其在温暖地区尤其适合生长。将铜钱草种植在窗户、露台或庭院附近,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进入居住区域的机会。

2.2 铜钱草精油制剂

铜钱草的精油制剂可以通过蒸馏或浸提过程来制备。这些精油可以直接应用于皮肤上,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将少量的精油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地驱离蚊虫。

2.3 铜钱草香薰

将铜钱草的叶子晾干后,制作成香薰。将香薰放置在卧室、客厅或其他活动区域,可以通过气味驱避效果有效减少蚊子的数量。铜钱草香薰还可以提供宜人的芳香氛围,带来放松和舒缓的效果。

三、相关注意事项

尽管铜钱草驱蚊的方法相对安全且有效,但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 对铜钱草过敏的人群慎用

个别人对铜钱草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铜钱草产品之前,应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在皮肤内侧小面积涂抹少量产品,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如有任何过敏症状出现,请立即停止使用。

3.2 孕妇和婴儿使用的限制

对于孕妇和婴儿,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和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应避免使用铜钱草驱蚊产品。这是因为铜钱草精油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这些人群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有效和安全的驱蚊方法。

铜钱草作为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通过就铜钱草驱蚊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能够获得对于如何使用铜钱草有效驱蚊的理解。在实践中,根据个人需求和条件,可选择合适的铜钱草驱蚊方法,并遵守注意事项,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驱蚊草养护注意事项


1、营养土配制。蚊净香草(驱蚊草)幼苗期生长极快,所以在幼苗期换盆较勤,六个月内使用泥炭土6份,蛭石1.5份,珍珠岩1.5份,煤炭灰1份的专用自配营养土,ph值微酸偏中性,也可从花卉市场购买配好的商品(ph值5.5-7)观叶基质土。六个月以后植株适应性极强,可随意用土。二年生植株主干木质化,可进行修剪和根据个人爱好随意人土造型。

2、温度控制。蚊净香草(驱蚊草)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5℃以上即能正常散发柠檬香味。温度越高散发香味越浓。适量向植株叶片喷水雾,可使香茅醛物质源源不断释放,从而使驱蚊效果更佳。

3、光照调节。蚊净香草(驱蚊草)喜阴,生长时不耐强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强遮阴,可以种植在树下或遮阴处。家庭盆栽一般放在室内萌养。

4、水肥管理。每次换盆后应浇一次水,缓苗10天后开始施肥,春秋是植株生长旺盛期。采用20-1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200ppm液每15 天交潜施用。浇水要讲研究间干间湿的原则,夏季高温应少浇水,不施肥,有利于根系发达,提高抗病性。家庭栽培也可以少量施用饼肥和淘米水等。

紫露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紫露草的病害及其防治

叶枯病

多半为真菌感染所致,当发现有这种病害时,可选取75%的百菌清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一周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三到四次,就可以很好地得到控制。

煤污病

多发于高温季节,夏季尤为严重。发现此种病患,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治疗,连续三到四次就可有效控制病情,每七天喷洒一次,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害虫的毒害。

白粉病

多发于夏秋季,温度偏高的时节,一经发现此类病症,应及时喷洒杀菌类药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紫露草的虫害及其防治

危害

危害紫露草的害虫主要有蚜虫、介壳虫、蝼蛄等。

防治

如果发现有蚜虫可用吡虫啉进行防治;介壳虫可用25%阿克泰水进行喷雾防治;蝼蛄则可选择15%帖灭克颗粒埋于底下根部,减轻危害。

风铃草有哪些病虫害,应如何防治


一、灰霉病

症状:这个病在室外养护时经常发生,风铃草的枝条和叶片上面都变成灰白色,严重影响到观赏的价值,要是不及时处理的话,还可能造成长势出现问题。

防治:提前做好防治措施,注意不要淋雨,这样能减少发病的可能性。要是不小心发病后,需及时剪下发病的枝叶,然后集中起来销毁掉。还需要配合配药,可以喷杀菌剂,效果是较好的。

二、蚜虫

症状:主要是对嫩的枝、芽、叶造成伤害,刺进这些部分,吸食里面的汁液,造成受害的部位出现萎缩变形的情况,并且分泌物还会诱发一些病害。

防治:之前做好通风处理,能够起到预防虫害发生的可能,还要注意喷洒药剂,可以喷点万灵、速扑杀等药剂,每周需喷一次,连续喷2-3次。

三、蓟马

症状:成虫和若虫都会寄生在植物上面,吸食植物的幼芽、花朵、幼果、嫩叶,被害的植株生长非常的缓慢,严重时还会导致凋谢枯萎。

防治:刚开始发病时,可以用25%鱼藤精乳油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每周进行一次,连续3-4次就能起到效果。

桑树病虫防治


桑树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研究病虫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桑树春季发芽到春蚕结束,是大部分病虫危害时期,应抓紧防治。
一、人工捕杀和药剂治虫桑树萌发阶段,捕捉桑尺蠖、桑毛虫的越冬幼虫,保护桑芽。4月间摘除桑木虱产卵叶,集中烧毁;捕捉野蚕初孵幼虫,利用黄叶虫成虫的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打落捕杀。根据桑叶采摘先后,对桑园区喷洒1000倍液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杀灭桑尺蠖、桑毛虫、桑象虫、野蚕等。4月上、中旬防治桑菱纹叶蝉,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介壳虫用5-6倍洗衣粉液涂雌虫虫体。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铜氨液预防细菌性黑枯病。

二、春伐病树,摘除病芽病叶对桑萎缩型病的轻病树进行春伐,减轻危害。发现有芽枯病枝时用小刀刮除轻病斑后,涂刷20%石灰乳,发病重的枝条应剪去烧毁。对畸形肿大的桑赤锈病芽和初发病的褐斑病叶应及时摘除烧毁。

三、整理渠沟,注意排灌桑园发生涝害,均会减弱树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发生病虫害,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桑园积水的情况下,桑细菌病、桑褐斑病、桑线虫病、介壳虫、膏药病等多种病害就易发生。应及时整治好沟渠,以利排灌,促进桑树生长,减轻病虫危害。

芍药病虫防治


芍药炭疽病

症状:叶、叶柄及茎上均可受感染。叶部病斑初为长圆形,后略呈下陷;数日后扩大成不整形的黑褐色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发粘的孢子堆,为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的混合物。严重时病叶下垂,叶面密生病菌的孢子堆。茎上病斑与叶上产生的相似,严重时会引起折倒。

病原:牡丹炭疽病病原菌为Gloeosporium sp.,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盘长孢属。分生孢子盘圆盘状,初埋生于寄主表面下,后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

传染途径: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危害。8~9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盆栽放置过密,浇水不当,如晚间浇水,水分容易在叶面滞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融化和萌发侵入,易病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叶,防止再次侵染为害。秋冬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连同遗留枝叶,集中高温腐沤,减少次年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喷药最好在发病初期,常用药剂可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65甲基托布津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每七八天喷一次,连喷二三次,喷药遇雨后补喷。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单一使用好。

台湾草常见病虫害防治之一


台湾草又称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属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日本、朝鲜南部等地,因先引入台湾省而得名,是目前我国栽培较普遍的细叶型草坪草。下面就介绍其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锈病。台湾草锈病主要为害台湾草的叶片、叶鞘,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孢子分夏孢子与冬孢子,叶片上黄色粉状物为夏孢子,黑褐色粉状物为冬孢子。病菌以菌丝体或夏孢子在被害植株上越冬。发病盛期病菌形成大量的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反复侵染为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疱状小点,后渐成圆形或长条黄褐色病斑,并稍膨大。后期叶表皮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冬末在叶背出现线状黑褐色粉状物,病斑周围往往失绿呈淡黄色,严重时整片叶变黄,卷曲干枯。病害开始时在草坪呈点状分布,很快向四周蔓延,为害严重时成片草坪枯黄。3月下旬开始发病,4至6月和秋末冬初较重。病菌适宜生长条件为气温17℃至22℃、相对湿度在80%以上。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候温和,发生较普遍。

防治方法:栽植草坪前,黏性土壤应掺入沙质土,沙性土壤掺些塘泥;贫瘠土壤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发病期间不要偏施氮肥,应多施磷、钾肥,以提高抗性。发病初期,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敌锈钠250至300倍液,或托布津800倍液,几种药剂交替喷洒,7至10天一次,起到防治作用。此外,撒施硫磺粉效果也很好。

二、立枯病。立枯病主要为害台湾草幼苗期的叶片、叶鞘,造成叶片干枯,影响草坪景观。病部上的白色丝状物是菌丝,不产生孢子。菌丝寄生在病组织内外,常形成易剥离的薄膜状菌丝层,菌丝层干燥时呈白色至浅黄色。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叶片上产生水渍状小斑,黄褐色,叶片迅速干枯,病部逐渐扩大,有时延及基部,严重发病的茎秆变黑腐烂。在空气潮湿的早晨,感病草坪可看到白色的小块丝状物。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至35℃,适温为20℃至32℃。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也可以菌丝状态留存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流水、肥料等传播。春季,一般植株的幼嫩组织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栽植前土地要平整,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土地平整不好,容易积水,孳生病菌,成为传染源。有机肥腐熟不够,易携带病菌,必要时可进行肥料与土壤消毒。彻底剪除小块发病中心的病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后可喷洒退菌特500倍,或75%的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牡丹病虫防治


牡丹病毒病
症状:牡丹环斑病毒(PRV)在叶片上产生深绿和浅绿相同的同心轮纹圆斑,同时有小的坏死斑,植株不矮化,TRV亦变化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有时则呈不规则形,而PLCV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扭曲,叶黄化卷曲。

病原物:
(1)牡丹环斑病毒(Peony ringspot virus,PRV)病毒粒体球状,27纳米。难以汁液摩擦接种,可以由蚜虫传播。
(2)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
TRV)病毒粒体有两种,长的为190纳米,短的为45~115纳米。能汁液接种,报道线虫、菟丝子和牡丹种子都能传毒。
(3)牡丹曲叶病毒(Peony leaf curl virus,PLCV)由嫁接传染。

传染途径:用病株分株繁殖,或作嫁接材料以及田间蚜虫大量发生。寄主植物:PRV、PLCV为害芍药、牡丹;TRV除芍药、牡丹外,还为害风信子、水仙、郁金香等花卉。


牡丹白粉病

症状: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

病原物:Erysiphe aquilegiae DC.et Mer.,称耧斗花白粉菌。

传染途径: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牡丹褐斑病

牡丹褐斑病在牡丹生育后期发生。

症状: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苍白色斑点,一般直径为3-7毫米大小的圆斑。一叶中少时1~2个病斑,多时可达30个病斑。病斑中部逐渐变褐色,正面散生十分细小黑点,放大镜下绒毛状,具数层同心轮纹。相邻病斑合并时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发生严重时整个叶面全变为病斑而枯死。叶背面斑病呈暗褐色,轮纹不明显。


病原:病原菌为变色尾孢菌(Cercospora variicolor Winter)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驱蚊草病虫防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病虫预防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