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种植花卉则是更进一步与花相伴的一种生活。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叶奇花艳翠花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翠花掌(Aloe variegata),又名千代田锦、什锦芦荟、斑纹芦荟,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20~30厘米,具短茎,肉质叶自根际长出,呈三出覆瓦形排列,旋叠状生长,叶片三角剑形,肥厚多肉,表面下凹呈V形,叶长约12厘米,宽3~5厘米,叶缘密生白色肉质刺,叶色深绿,有横向排列不规则的银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松散的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朵筒状,橙红或橙黄色。

翠花掌还有一个斑锦变异品种,叫‘千代田之光’,其叶片上有纵向的黄色斑纹,其它特征同翠花掌,但由于其植株体内叶绿素较少,生长缓慢,栽培中一般很难开花。

翠花掌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不耐寒,畏高温多湿,忌强光曝晒,适合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生长。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宜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浇水不必太多,以防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春、秋季及初夏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10℃以上可继续浇水,并酌情施些薄肥,使植株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3~5℃低温。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园土2份、粗砂或蛭石3份,并掺入少量骨粉等石灰质材料混匀后使用。栽培中如果盆土积水,容易引起烂根,可将植株从盆中扣出,去掉烂根,晾5~7天后重新栽种,栽后保持盆土稍有潮气,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花谢后若不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免植株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

翠花掌的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期间将老株周围萌生的幼苗挖出,晾1~2天后栽入沙土中,有根无根都能成活。对于生长多年的大型植株还可将其上部切下,晾1周左右进行扦插,剩下的部分仍留在原土中,残留的桩上则会长出许多幼苗,等其长得稍大些,再取下扦插。如果能采收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可4~5月在室内盆播,种子发芽适温22~24℃,播后2周左右种子发芽。幼苗柔嫩,管理要小心,既不能水大,也不能水小,否则极易腐烂。

千代田之光的栽培与翠花掌相同,但由于长势较弱,土壤中不要含太多的养分,平时也不要施太多的肥、浇过多的水。繁殖多用分株方法。
翠花掌叶色斑斓,花朵鲜艳,是一种既可观叶、又能赏花的小型观赏芦荟。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窗台、几案等处。而千代田之光则是芦荟中的珍贵品种,多肉植物爱好者可作为品种收集栽培。


xzH52.COm推荐阅读

翠花掌怎么养殖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养殖翠花掌应该使用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蛭石混合调制。

2、浇水:春秋两季及初夏是它生长旺期,这时要保证土壤湿润,不能有积水出现。

3、温度:冬季温度不能过低,最好将温度控制在10℃以上。并将它放在光照充足的室内养殖。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翠花掌播种可以在4-5月份室内进行盆播,播种后给种子22-24℃的生长环境,15天左右就会发芽。幼苗十分脆弱,要小心养护。

2、分株繁殖:在翠花掌生长期间将幼苗取出,需要晾1-2天才能栽种。若是使用生长多年的老株,可以将它上端切下来,需要晾一周左右,扦插后残留的桩上会长幼苗,等长的大一些时,剪下进行扦插即可。

花奇叶美的仙客来




仙客来花型奇特,色彩绚丽而丰富,叶片斑驳可爱,是一种花、叶俱佳的小型盆栽花卉,它主要花期在冬、春季节,尤以元旦、春节期间为盛。其价格适中,养护也不太难,适合大众消费。用于装饰居室、窗台等处,气氛热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仙客来为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球茎圆球形或扁球形,外被木栓质,表皮紫褐色或红褐色,须根生于其下方。叶丛生于球茎顶部,具红褐色或紫红色肉质叶柄,叶形根据品种的不同有圆形、肾形、心形、短剑形、戟形、常春藤叶形等,大多数品种叶缘呈齿状,但也有少数的品种只有极浅的齿,甚至不带齿,叶背紫红色或红褐色,叶面有亮绿、暗绿、深绿等色,并有银白或灰白色斑纹。

根据斑纹的不同有:

银叶,叶片主要为银色,中央绿色。

花叶,叶面有清晰的戟形图案,中央和边缘均为绿色。

银边,叶片绿色,叶缘银白色,常常沿叶脉延伸到叶片中央。

斑叶,叶片绿色,有银白色或灰色图案,图案常为斑点,沿叶脉分布而远离叶缘。

花由叶丛中抽出,单生,花梗肉质,褐色,细长,花蕾下垂,盛开后花冠基部联成筒状,花型有:

单瓣反转形,花瓣5枚,花头向下,花瓣从基部向上反卷,形成兔头状,为仙客来的典型花型。

重瓣反转形,花瓣多于5枚,全部反转向上翘。

蝶形,花瓣部分平展,部分反转,形似飞舞的蝴蝶。

穗状花形,花瓣全部反转,但其先端有或深或浅的波状缺刻。

重瓣锦簇形,花瓣全缘,形成绣球状花形。

皱花,多为重瓣,花瓣全皱,形成皱花锦簇。

灯笼形,花头向下,花瓣不向上反转,花形似灯笼。

风车形,花头向下,花瓣展开,不完全反转,形似风车。

仙客来的花瓣也有很多类型,主要有:

平展瓣,花瓣阔而平展。

皱边,花瓣有明显的皱边,可分为普通皱边、波状皱边和双色皱边,其中普通皱边花瓣平展,边缘皱褶;波状皱边花瓣波状,边缘皱褶;双色皱边的花瓣平展或有皱边,但皱边颜色与花瓣其他部位有较大的反差。

花边,花瓣有大的淡色或深色花边。

波状,花瓣波状,无皱边。

脊突,花瓣中央有明显的脊突。

齿状,花瓣边缘有深浅不同的齿。

旋瓣,花瓣扭曲旋转。

畸形瓣,不属于上述类型花瓣的称为“畸形瓣”。

仙客来花的颜色十分丰富,有纯白、浅粉、深粉、红、紫红等色,甚至接近于黑色的深红色,近年来人们还培养出开金黄色花的仙客来。此外还有各种复色,其复色大致可分为:

红口(也称红喉),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基部花冠口有红、深红、紫红色的大斑块。

红唇,花瓣外缘全缘,有红色线状狭条。红端,花瓣外缘有红色条块。

红斑,花瓣及先端有红色斑点。

彩条,花瓣上有彩色线条。

刷毛状,花瓣上有像刷子刷过一样的条纹。仙客来花瓣的大小依品种而不同,大者可达7厘米,小者仅1厘米。大多数品种的仙客来花朵只有发自花冠内特殊细胞的微弱香气,育种工作者的追求之一就是想方设法激发仙客来花中的香气细胞,培育出既美丽又浓香的仙客来品种。仙客来的花期在11月至次年的3月,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 8月底9月初就能开花了。

仙客来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土耳其、意大利、塞浦路斯等地,生长于石灰岩地带的森林中或灌木丛,该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干燥。在16世纪之前,人们还多把仙客来当作药用植物来使用,认为其球茎干粉服用后有催产作用。作为观赏植物和盆栽花卉的仙客来,最早是在1596年进入英国庭园的,1731年以后又从英国传到了世界各地。到了18世纪中叶,英、法、德的园艺家开始了仙客来新品种的培育,使品种越来越多,传遍了欧洲大陆。日本是从19世纪引入原种仙客来和园艺品种进行栽培的,起名为篝火花,是因为鲜红的仙客来开花时像一团篝火。我国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少量引入仙客来进行栽培的,其中文名称据说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根据她英文名“Cyclamen”的发音而取的,既符合音韵,意义又好。因其花形似兔耳而被人们称之为兔耳花或兔子花,又因球茎形状像萝卜,叶像秋海棠而被叫做萝卜海棠。上世纪80年代后,仙客来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现在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我国栽培仙客来的时间不长,命名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引种时根据品种的意译或音译,仍采用原名,如阿波罗系列、巴巴库系列等;第二种是引种时根据品种的特点和引入地进行命名,如荷兰红、日本粉皱边等;第三种是自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或优选种,多由栽培者根据品种特点命名,如国旗红、彩云系列等。

翠花掌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养殖时要用排水性好且疏松肥沃的土壤,可把泥炭土,粗砂和园土混合起来配制土壤,就可基本满足生长需求,注意切忌用粘性土。

二、温度

它喜温暖环境,温度在20度左右最适宜。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都要注意控温。冬季温度在10度左右时会正常生长。不过休眠后也能忍耐一定的低温,温度在3度到5度之间就可以,不可过低。夏季要注意降温处理,高温也会影响生长。

三、水分

它惧怕高湿环境,因此养殖时不要经常浇水,若是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植株容易烂根,影响生长。最好是稍微湿润又不积水的盆土环境,这样更利于生长。

四、光照

养殖时要放在光照处,多晒太阳对植株有利。若是放在避光处,叶片容易发黄,影响生长和观赏效果。但夏季光照过于强烈,还是要及时避开,或者作遮阴处理,避免晒伤叶尖,影响生长。

翠花掌养护技巧分享


【导读】翠花掌为一种多肉植物,叶色斑斓,花朵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翠花掌可以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翠花掌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窗台、几案等处。可以把房间装扮的十分漂亮,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如何养殖一株漂亮的翠花掌。

翠花掌为百合科芦荟属多肉植物,原产非洲南部地区。它的叶子形独特,肥厚多肉,呈三角剑形,手摸外侧可感觉出棱刺,叶表色斑澜,绿白色斑马条纹布满整个叶片,白绿相间的色彩分布突显出了翠花掌独特的观赏性。翠花掌的花期在冬春季,远观状如如一串红辣椒一般,小花2030朵,橙黄至橙红色。

翠花掌为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20~30厘米,具短茎,肉质叶自根际长出,呈三出覆瓦形排列,旋叠状生长,叶片三角剑形,肥厚多肉,叶缘密生白色肉质刺,叶色深绿,有横向排列不规则的银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松散的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朵筒状,橙红或橙黄色。翠花掌叶色斑斓,花朵鲜艳,是一种既可观叶、又能赏花的小型观赏芦荟。

翠花掌的繁殖方式

翠花掌的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期间将老株周围萌生的幼苗挖出,晾1~2天后栽入沙土中,有根无根都能成活。对于生长多年的大型植株还可将其上部切下,晾1周左右进行扦插,剩下的部分仍留在原土中,残留的桩上则会长出许多幼苗,等其长得稍大些,再取下扦插。

如果能采收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可4~5月在室内盆播,种子发芽适温22~24℃,播后2周左右种子发芽。幼苗柔嫩,管理要小心,既不能水大,也不能水小,否则极易腐烂。

翠花掌的栽培技术

春、秋季及初夏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10℃以上可继续浇水,并酌情施些薄肥,使植株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3~5℃低温。

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园土2份、粗砂或蛭石3份,并掺入少量骨粉等石灰质材料混匀后使用。

栽培中如果盆土积水,容易引起烂根,可将植株从盆中扣出,去掉烂根,晾5~7天后重新栽种,栽后保持盆土稍有潮气,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花谢后若不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免植株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

奇花漫谈


太阳花在我国四川省万源县大竹河有一种奇妙的太阳花。它高约15厘米,针状的绿叶柔软异常,花共有5个花瓣,呈深红色或嫩黄色,美丽极了。最奇妙的是:它早上日出时开花,而日落时花儿就收拢如笔头儿状了。因它随日出落而开闭,所以人们都叫它“太阳花”。

飞刀花在秘鲁索千米拉斯山上,有一种能伤害鸟兽的“飞刀花”。这种花花株很矮,不到半米高,可是开花时有脸盆那么大。每朵花有5个花瓣,花瓣边缘上生满像针那样尖利的刺。如果轻轻碰它一下,它的花瓣就会猛地飞弹起来,要是被花瓣刺着了,轻的会刺出血来,重的会使人的肌肤划出一条很深的“刀痕”。

催眠花非洲坦噶尼喀有一种木菊花,喜欢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中。这种花色彩夺目,香气浓郁,不但博得人们的喜爱,就是野生动物也常常立足欣赏。然而这种花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人们只要用舌头舔下花瓣,马上就会入睡,野生动物吃后,立刻卧地而眠。即使是2吨多重的犀牛,只要吃了它,也会昏倒在地,呼呼大睡。

音乐花扎伊尔蒙博托湖上有一种荷花,基部有4孔,气孔内壁覆盖着一层薄膜。微风从气孔进入,吹动干燥的花膜,花朵便会发出一种如同音乐的声响。

变色花在世界各地都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变色花”,它们色彩斑斓,非常有趣。

据古书记载,在唐代,洛阳曾有株牡丹,“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间,香艳各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株牡丹花,从早晨到中午、黄昏以及入夜这一天当中,花的颜色由深红变成深碧,又变成深黄,再变成粉白。在当时,这株牡丹被人们看做是“妖花”。

在瓯江、温州一带盛产一种芙蓉的佳品——三醉芙蓉,开花时颜色会有3种变化:早上白色,中午桃红,晚上暗红。

云南省傈傈族自治州,有一种4米来高的木本花卉,花瓣有单、双两种,花蕊呈金黄色颗粒状。这种花在开花时会不断长出新花蕾,更罕见的是,早晨花开时为淡红色,到了正午就变成了白色,下午3点钟左右呈粉红色,夜里9点为深红色,深夜12点左右又变成玫瑰色,次日下午4点就凋谢了。

姿奇色艳的垂花蝎尾蕉


垂花蝎尾蕉(Heliconia rostrata Ruiz Pavon)又称垂花火岛蕉、垂序蝎尾蕉、垂苞蝎尾蕉、金嘴赫蕉、金嘴鹤蕉等,为旅人蕉科蝎尾蕉属植物。本属植物原生种有200多种,加上各种变种、园艺栽培种、杂交种等,数量在400种以上,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垂花蝎尾蕉是蝎尾蕉属植物中花色最艳丽、造型最独特、最引人注目、目前也是最被人们所熟悉的蝎尾蕉种类之一。

垂花蝎尾蕉为多年生丛生常绿草本植物。株形似香蕉,高150~250厘米。地下具根茎,地上假茎细长,墨绿色,具紫褐色斑纹。叶互生,直立,狭披针形或带状阔披针形,长90~120厘米,宽15~26厘米,革质,有光泽,深绿色,全缘。顶生穗状花序最具特色,下垂,花序长40~70厘米,有时可达1~1.5米,木质的苞片互生,呈二列互生排列成串,15~25枚,船形,基部深红色,近顶端1/3为金黄色,边缘有黄绿色相间斑纹,观赏价值极高。舌状花两 性,米黄色,单花期长达20天,花期5~10月。

生长习性 垂花蝎尾蕉原产美洲热带地区阿根廷至秘鲁一带,是我国最早引入栽培的蝎尾蕉属植物之一。广州华南植物园1986年5月引种栽培,现在华南地区生长良好。垂花蝎尾蕉性喜高温、高湿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但耐半阴。喜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瘠薄,忌干旱,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30℃。

繁殖栽培 可采用播种、分株和组织培养法进行繁殖。

垂花蝎尾蕉在我国种植时,由于积温不够,一般不结种子,但在热带原产地种植时能结实。采用种子繁殖时,发芽温度为25~28℃,播后约20天发芽,实生苗需种植2~3年才能开花。

采用分株繁殖时,一般在春季进行。在母株旁挖取四周尚未开花的健壮植株或新芽,每蔸1~3株,分栽移植。刚移栽时要注意遮荫,否则易发生日灼病。分株苗当年或第二年能开花。
垂花蝎尾蕉的组织培养难度较大,其外植体去污较难,增殖分化速度也较慢。在特殊去污程序后接种到MS+6-BA 10mg/L+NAA 0.5mg/L+Vit C 150mg/L培养基中,15天左右芽伸长,经二次继代培养约60天后有丛生芽长出;将丛生芽继代在MS+6-BA1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进行芽的增殖,增殖系数为3左右;生根前在MS+6-BA2.0mg/L+NAA 0.52mg/L培养基上壮芽;然后将长2~3厘米的芽再转移到MS+IBA 2.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移栽后保持足够的空气湿度和通风,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8%以上。

垂花蝎尾蕉生性强健,适应性广,抗性强,地栽或盆栽时可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生长期需要水分充足,要充分浇水。每半个月施肥1次,切忌低温干燥。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夏季开花期要适当遮荫,并增施2次磷、钾肥。作切花栽培时,单行或“品”字形栽培,株行距为80~150厘米,要及时采收切花和疏散植株。冬季要剪除枯叶,保持株形美观与通风。如果管理得好,同株有较强的侧芽萌发能力,可连续开花10年以上。

垂花蝎尾蕉的病虫害较少。室内盆栽时,如果通风性差,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可用25%亚胺硫磷乳油喷杀。

用途 垂花蝎尾蕉由于其花序长而下垂,苞片短阔且排列较紧密,花姿奇特,花色艳丽,是高级垂吊切花材料,在散射光的条件下可观赏10天以上。地栽时适宜布置庭院,宾馆、池旁、墙脚等地,每一花序3天开出一朵花,整个观花期可达4~5个月。另外,由于其花形似鸟喙状,又似五彩缤纷的鞭炮,因而在东南亚一带极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在春节,华人喜欢将其挂在门上,增添喜庆色彩。

叶奇花俏的鹅掌楸



鹅掌楸为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叶互生,叶形马褂状,具长柄,托叶与叶柄离生,叶片先端平截或微凹,近基部具一对或两列侧裂。花无香气,单生枝顶,与叶同时开放,两性,花被片9枚,3 片一轮,近相等,药室内外开裂。雌蕊群无柄,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分离,最下部不育,每心皮具胚珠2颗,自子房顶端下垂。聚合果纺锤形,成熟时心皮木质,种皮与内果皮愈合,顶端延伸成翅状,成熟时自花托脱落,花托宿存枝上。种子1粒至2粒,具薄而干燥的种皮,胚藏于胚乳中。

本属于中生代白垩纪时,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法国都有化石发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时还有10多种,广布于北半球热带地区,至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种类灭绝,只剩下远隔太平洋遥遥相望的两个孤零同胞兄弟。中国鹅掌楸分布于我国和越南北部,北美鹅掌楸分布于北美东南部。1963年南京林业大学叶培忠先生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北美鹅掌楸进行杂交,育成杂交后代,表现为生长势超越双亲,而且落叶迟、抗性强。

怎样来区别这三种鹅掌楸呢?从叶片上分,中国鹅掌楸两侧通常各有1裂,向中部凹入较深,老叶背面有乳头状的白粉点;北美鹅掌楸两侧各有2裂至3裂,不向中部凹入,老叶背面无白粉;杂种叶形变异较大。从干、枝上分,中国鹅掌楸树皮灰白色,无显著凹槽,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北美鹅掌楸树皮紫褐色,有较深凹槽,小枝褐色或紫褐色。从花、果上分,中国鹅掌楸花杯状,径4厘米至5厘米,花被片外面为浅绿色,具有明显的黄纵纹,内面为黄色,聚合果长7厘米至9厘米,翅状小坚果先端钝;北美鹅掌楸花碗状,花被片内侧近中部为一橙红色的宽带,聚合果长6厘米至8厘米,翅状小坚果先端尖。杂交种花钟状,花瓣的边缘及基部黄绿色,中间为浅橙黄色,并带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果实较双亲为大。

此外,木兰科植物中还包括拟单性木兰属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单性木兰属的单性木兰,长蕊木兰属的长蕊木兰等,本文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


奇花集萃


花卉是大自然进化的瑰丽产物。地球上的奇花浩如烟海,争荣竞秀,各显其能。现撷取数朵供读者欣赏。
十里香花
在欧洲的荷兰有一种白色野蔷薇,香味很浓,十里之外都能闻到,是当今世界上香气传得最远的花。
千瓣莲
千瓣莲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植物,属睡莲科,产于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寺。其叶茎与一般莲无显著区别,唯花瓣特别繁多,形态富丽。每朵花常在1000瓣左右,花瓣重重叠叠,由大而小,愈近花心愈密集,故名千瓣莲。每年盛夏开花,花期近3个月,花勒初墨紫红色,逐渐变淡,当花开到粉红色时,便开始凋谢。
飞刀花
在秘鲁索千米拉斯山里,有一种会伤害人的野花。这种花不到半米高,花有脸盆那么大,每朵花有5个花瓣,花瓣边缘上生满针那样尖利的剌。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就会猛地飞弹开来伤人,轻者伤皮,重者留疤。
指北花
生长在非洲大那马瓜沙漠中的哈斯盟斯花,同向日葵一样也有向阳性。不过,由于它所处的位置是在赤道以南,而太阳则是从它的北方向它照射,所以它的花朵总是指向北方。
纵火花
在南美洲的大森林深处有一种纵火花。这种花呈金黄色,非常美丽。花瓣内含有丰富的挥发性芳香油,如果晴空万里,空气干燥,这种花就会自燃。星星之火,往往酿成森林大火。
响花
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蜡菊,是一种夏天开放的花,由于花瓣质硬而干燥,当人们触 或微风吹佛时,花瓣互相磨擦发出沙沙响声,因此,当地人把它称为响花。
产糖花
在柬埔寨,生长着一种糖棕树,花朵很大,含糖量达15%。人们将一节节的毛竹悬挂在糖棕树上,再用刀子将花剌破,便可使糖汁滴入竹筒,供人享用。
地下花
澳洲有一种花是生长在地下的。它由横生的根茎和白色的分枝组成,每一分枝上头都有一株花芽,呈粉红色,很像兰花。地下花不见阳光,但能开花结籽。
灯花
在古巴有一种夜光花,含有荧光素。每逢盛夏的傍晚开放,天亮前凋谢。当地人用它装点节日的夜晚,或是欢聚一堂,举办夜光花观赏晚会,千树万花一齐开放,格外迷人。
握手花
在非洲喀麦隆有一种花的茎部长着很多剌激腺。只要受到外来的剌激,它马上就把花瓣紧紧缩起来。如果你用手去摸花朵,花朵就会把你的手“握”住,所以被人们称为“握手花”。

天时催花花更艳气象作名名更奇


大自然孕育着万物。温、光、水、气等气象条件,不仅制约着世界上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繁衍,而且很多生物,其命名也源于气象,说来也十分有趣。

源于气象的花卉名:太阳花、日照花、雨久花、晴雨花、风信子、云竹、雪莲花、喷雪花、六月雪、旱莲、清风藤。

以气象作动物名:风鸟、云雀、雪豹、雨蛙、雨燕、电鳗、光参、雷鸟、水母、日射珊瑚、日月贝。

用季节作花卉名:春兰、夏水仙、秋海棠、冬青、迎春、长春花。

用季节作植物名:常春藤、夏枯草、秋子梨、冬小麦、四季豆、半夏、冬虫夏草、冬寒菜。

另外,花卉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的气候环境,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花卉,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各不相同,因而有12个月花相歌:1月水仙着素装,2月梅花笑天寒,3月春暖桃花艳,4月温馨有牡丹,5月芍药殿余春,6月玫瑰笑开颜,7月荷花映红日,8月暑热有凤仙,9月金秋桂花香,10月芙蓉火一般,11月菊花傲霜黄,12月茶花遍山岗。

24时花时钟,大多数的花在白天,清晨或傍晚开放。黎明前开放的也有,但深夜开的却少见。一般来说虫媒花因传粉的需要,白天开花最多。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4小时中顺序如下,凌晨4时牵牛花,5时蔷薇花,6时龙葵花,7时芍药花,8时荷花,10时半枝莲,12时马齿苋花、太阳花,15时万寿菊,17时茉莉花、18时烟草花,20时夜来香,21时以后昙花。

别名叫什么翠花掌养殖方法及繁殖


翠花掌长得就像是芦荟一样,是非常的具有吸引力,一眼看过去还真的以为是芦荟,翠花掌的养殖方法及繁殖方法是怎样的呢?别名叫什么呢?

翠花掌养殖方法:

1、浇水施肥

春、秋季及初夏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

冬季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10℃以上可继续浇水,并酌情施些薄肥,使植株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3~5℃低温。

2、盆土选择

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园土2份、粗砂或蛭石3份,并掺入少量骨粉等石灰质材料混匀后使用。

3、注意事项:

栽培中如果盆土积水,容易引起烂根,可将植株从盆中扣出,去掉烂根,晾5~7天后重新栽种,栽后保持盆土稍有潮气,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

花谢后若不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免植株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

翠花掌的繁殖方法:

1、分株

翠花掌的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期间将老株周围萌生的幼苗挖出(看下图的那些小幼苗,就是用来分株的啦),晾1~2天后栽入沙土中,有根无根都能成活。

2、扦插

对于生长多年的大型植株还可将其上部切下,晾1周左右进行扦插,剩下的部分仍留在原土中,残留的桩上则会长出许多幼苗,等其长得稍大些,再取下扦插。

3、播种

如果能采收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可4~5月在室内盆播,种子发芽适温22~24℃,播后2周左右种子发芽。幼苗柔嫩,管理要小心,既不能水大,也不能水小,否则极易腐烂。

关于病虫,只要不要频繁浇水,注意通风,那基本没啥病虫啦,当然注意夏季要适当遮阴,太炎热了基本就不用浇水,夏季半休眠!

翠花掌的别名叫什么?

千代田锦、木锉芦荟、什锦芦荟;

翠花掌,多年生肉质植物,百合科芦荟属。翠花掌叶色斑斓,花朵鲜艳,是一种既可观叶、又能赏花的小型观赏芦荟。

关于翠花掌的养殖方法及繁殖方法和别名就介绍到这里了,赶快来给自己家里来一点绿色。

相信《叶奇花艳翠花掌》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叶掌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