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赏植物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蚧壳虫的习性特征

蚧壳虫是观赏植物上常见的害虫。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蚧壳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已成为观赏植物虫害中极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多年生木本花卉受害更重,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室内发生较多,是温室花卉的重要害虫。其中,吹绵蚧则发生最为常见,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蚧壳虫之一。

吹绵蚧俗称棉花虫,属绵蚧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原产澳大利亚。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此虫寄主植物颇为复杂,约50科,250多种。主要危害茶花、牡丹、桂花、梅花、玉兰、玫瑰、蔷薇、月季、米兰、扶桑、夹竹桃、变叶木等观赏植物。

吹绵蚧雌性成虫身体为椭圆形,橘红色,背面隆起,并有很多黑色短毛,体背长有一层白色蜡粉。成熟雌虫腹部有白色蜡质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雄性成虫瘦小,橘红色,前翅紫黑色,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雄性成虫发生数量少,不易被发现。初孵若虫足、触角及体上的毛发达,体裸。取食后,体背覆盖淡黄色蜡粉。卵长椭圆形,橘红色,密集于白色卵囊内。

吹绵蚧一年发生2~4代,南方自然条件下,以若虫及无卵雌虫在叶背及枝条、树干上越冬,北方温室内冬季可继续危害。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春季雌虫产卵可达600粒之多。卵产于白色卵囊中,若虫孵化后,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雌虫、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新枝于阴面群集危害,雌成虫固定取食后,终身不再移动,并分泌蜡质,形成卵囊。

吹绵蚧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中脉两侧和枝条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致使寄主叶片变黄、枝条萎缩、皮层粗糙。由于成、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诱发煤污病,叶片污黑,提早脱落,树势衰退,很少开花、结果,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

吹绵蚧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干热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特别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植株枝叶茂盛、郁闭是吹绵蚧滋生的有利条件。

吹绵蚧活动范围有限,一般只在植株内不同部位上下移动,或仅限于在附近植株范围内活动。其雄虫飞行能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风、流水及其他昆虫、动物。人类的生产活动如苗木、盆栽花卉的调运是吹绵蚧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蚧壳虫的防治

对吹绵蚧的防治主要是减少虫源,勿引进栽植带虫花木,栽植后发现害虫要及时控制,防治蔓延。

1.加强植物检疫。在引进观赏植物的苗木时,应加强检疫,发现有虫应及时处理。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数量少时,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吹绵蚧进入苗圃、温室及园林内。

2.合理修剪、整枝。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对剪下的有虫枝条,应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抽发新稍,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3.刮除虫体。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可用竹片进行刮除。

4.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5.药剂防治。吹绵蚧体背蜡粉,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在初孵阶段,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此时防治,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防治的方法有:

(1)在花木周围,埋施15%涕灭颗粒剂。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1~1.5g,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20cm用药1g左右,覆土后浇水。

(2)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喷药1~2次,间隔5~7天,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喷洒时,必须周密细致,使药液接触虫体,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喷洒药液前,最好进行修剪。

XzH52.cOm精选阅读

观赏植物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介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重于北方,北方温室内花木危害也很重,是最常见且难防治的害虫。在数百种介壳虫中,危害较重的有50多种。危害轻的花木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提早落叶落果,危害重的部分枝梢渐枯死,最后全株死亡。介壳虫排出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霉层,阻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

1 介壳虫的形态

介壳虫的若虫和雌成虫,体微小,无翅,大多无足、触角和眼,树上常见到的是介壳,虫体在介壳下,介壳小的仅0.5毫米,较大的也仅5-10毫米,形态有近圆形、椭圆形等多种,介壳有红色蜡质,白色的棉花状,有的成糠粉状、绒状等。介壳群集固定枝、叶和果面上。雄成虫体微小,有翅、足、触角和眼,田间不易找到。

2 介壳虫的防治

2.1严格检查购入苗木,市场上购入的苗木要仔细检查,不购买有出苗,如已购入有大量虫的苗,应彻底淘汰或处理,名贵苗木或少量虫,也要将介壳虫彻底清除,不使带虫苗进入大棚温室,混入花圃内。

2.2加强管理

花木种植适当稀些,盆花摆放宜疏些,大棚、温室加强通风,以降低湿度,减少介壳虫,使花木健壮生长。冬季结合整枝,剪除出枝并及时处理,剪去病虫枝、弱枝和过密枝,利于通风降湿。

枝干冬季刷白涂剂防蚧防冻,白涂剂用生石灰:硫磺粉:食盐以0.5:1:0.25的比例,加适量动物胶和水,使易涂刷而不会流掉为宜。家庭养小量盆花,用竹木片刮除介壳虫,或用手抹去,离开植物的介壳虫不会再上树危害。草履蚧若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涂一圈宽约20-30厘米的粘虫肢环,上树盛期每天上午涂肢一遍。粘虫胶用废机油、废柴油、棉油泥或蓖麻油加热熬煮,加入等量松香粉,边加边搅拌,待松香粉熔化后即可息火备用。

2.3药剂防治

因介壳虫有介壳保护,抵抗力强,虫体小且隐蔽,不易发现,繁殖快,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会成灾,故应做好检查工作,达到一定虫口时就要防治。介壳虫对农药易产生抗药性,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不能多次连用同一种农药,施药方法有以下4种:

2.3.1涂干

有2种方法,

(1)用刷子蘸农药直接涂在有虫的枝上,在休眠期涂95%蚧螨灵(机油)乳剂150-200倍,机油乳剂30-50倍,45%结晶石硫合剂50倍,松脂合剂8-10倍或涂桐油。

(2)茎干先刮去表皮再涂药,在树干分枝处以下较直处,或离地面40-60厘米处,环状刮去一圈表皮,深度稍达韌皮部,见到绿色或白色即可,环宽8-10厘米,再用利刀纵割数刀,深达质部。或视树大小,胸径在4厘米以下的小树,在树干一侧刮环状宽3厘米,长10厘米;胸径5-8厘米,在树干二侧刮环,胸径更大的大树,以交错半环状刮成二个半环,胸径更大的大树,以交错半环状刮成二个半环,二环间隔2-5厘米,环长与胸径相等或稍长,深度都达韌皮部。再用排刷蘸农药刷刮皮处,或在刮皮处包贴脱脂棉,药液滴于棉上使吸收。涂药处包以塑料薄膜,上下扎紧,以减少药剂损失。农药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达到植物茎叶处而杀死害虫。所用农药只能有内吸作用的,有40%氧化乐果(对梅、桃、李等蔷薇科种植物会有药害),50%甲胺磷,10%吡虫啉等,每株树原药用量,中、小树2-3毫升,大树5毫升,农药稀释倍数,成年树或害虫大发生时5-10倍,一般20-30倍,或按胸径大小定药量,胸径每厘米用稀释液1.5-2升。本方法防治成虫和若虫效果都好还可兼治其它害虫,省药,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天敌杀伤,但所用农药种类有限,只适用内吸杀虫剂。各种花木和害虫对农药敏感性不同,大量使用前应做试验。

 2.3.2注药

用直径约1厘米的电钻头或尖头凿,在树干离地面30-50厘米处,或主干近第一分枝下方,对准大主枝打孔。胸径15厘米以下的树,可对称打2孔,胸径每增加7-12厘米加打1孔,孔间距横隔8-10厘米,均匀分布在主干不同方向,上下错开。孔稍偏下斜钻,与树干约成45度夹角,深达木质部,一般为主干直径的1/3,用废弃的医用注射器或吸管滴注药液,或塞入药片、药粉,立即用粘土或黄泥封口。每树用药量视树大小,常用原药2-3毫升或克,稀释5-10倍,夏季高温时就稀些。1个生长季可注药2-5次,每次间隔约1个月,同一孔注药数次后,可适当加深,以加速药液渗入,停药后用水泥堵塞孔。所用内吸剂种类、药量和本方法优缺点参考涂干方法。

2.3.3喷雾

效果较好的药剂种类,有机磷乳油有40%杀扑磷(速扑杀,可透过蜡质层,杀死介壳下的虫体),48%乐斯本(毒死蜱),40%水胺硫酸,50%杀螟松,50%马拉松,50%辛硫酸,50%二溴磷,50%三硫磷,25%奎硫磷,25%亚胺硫磷(爱士卡),30%异丙磷,还有80%敌敌畏和40%氧化乐果,但后2种乳油对梅、桃等蔷薇科植物易产生药害,引起落叶。以上这些乳油都稀释1000倍。如在各种有机磷药液中,加机油乳剂150倍,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菊酯类乳油有20%甲氰菊酯(灭扫利),2.5%溴氰菊酯,4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都稀释2000-3000倍,10%高效氯杈挣ィǜ咝鸢倏桑?000倍,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1500-2000倍,菊酯与有机磷复配剂有25%菊乐合剂,20%菊杀乳剂2000-2500倍。阿维菌素类乳油有0.9%阿维虫清,1.8%阿维菌素,1.8%阿巴丁,1.8%爱福丁,1.8%害极灭,1.8%集琦虫螨克,都用3000-5000倍,1%7051杀虫素和1%灭虫灵3000倍,0.9%虫螨光1000倍.另外还有24%灭多威(万灵)水剂1000倍,10%吡虫啉5000倍,这2种药剂都有内吸作用,25%噻嗪酮(优乐得,灭幼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25%单甲脒水剂800-1000倍,25%蚧死净乳油800倍.兼治螨类的乳油有20%速螨酮(达螨酮,牵牛星),20%螨速净,15%达螨净,73%克螨特,都稀释2000-3000倍。植物性的融杀蚧螨粉剂,生长季用100-150倍,休眠期40-60倍,机油柴油乳剂休眠期50-100倍。机油或柴油乳剂,休眠期用50-100倍,也可涂干,在开花结果期和高温干旱期慎用。机油乳剂可现配现用,用46号机油95份,加乳化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份配成。如与化学农药混用,机油乳剂100-500倍,加40%氧化乐果,或40%杀扑磷,或40%水胺硫酸等2500-3000部。

此外,中性洗衣粉3份,加敌敌畏或氧化乐果等有机磷乳油0.1份,加柴油1份,水50份,或洗衣粉3份,加柴油1份,水50份。松脂合剂休眠期用8-10倍喷或涂有虫枝干。

喷雾是防治蚧类常用方法,所用农药种类较多,较方便,防治效果较好,但用非内吸性药剂,在隐蔽处或乔木离地较高处的蚧不易喷到农药,防治效果较差;其有效防治时间较短,只有在若虫盛孵期,最好是第一代若虫盛孵期,防治效果较好,如错过这个时期,防治效果就差,甚至无效。

2.3.4根施

在树周围细根最多处挖放射状沟或挖3-5个弧形沟,或没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地面挖1环沟,沟深15-20厘米,见到较多的细根即可,沟宽约10-20厘米,沟底要平。沟内均匀撒3%呋喃丹颗粒剂,或15%梯灭威(铁灭克)颗粒剂,用药量按树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针叶树为5-8克,阔叶树为3-5克,灌木按冠丛直径每20厘米施药3-5克。也可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每平方米施8-12克,成片花木可在株行间开沟,每667平方米施2.5-4千克。各药剂拌细干土50倍,以便施药均匀。盆花口径20厘米用药4-10克,挖沟或穴施入。施药后随即覆土,如土壤太干燥应浇水。还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每株用量按树胸径每厘米针叶树1.5-3千克,阔叶树1-2.5千克,灌木按树冠直径20厘米用1-2千克。盆花口径每20厘米0.3-0.5千克。另外,草履蚧越冬若虫将孵化出土前后,在树干基部土面喷施各种杀虫剂2-3次,每次间隔7-10天,有较好效果。根施法不伤天敌,环境污染较轻,用法较方便,但用药量大,在同样药量时效果较差,在近水源地不宜用。

2.4保护和利用天敌

介壳虫的天敌很多,捕食的有多种瓢虫、草蛉、食蚜蝇、花蝽等,寄生的有多种寄生蜂,这些天敌对控制蚧壳虫危害起较大作用,应尽量加以保护和利用。喷农药时,尽量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种类,不在天敌发生初盛期喷药;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施药方法,如注射、涂干和根施。必要时人工繁殖和引进天敌放养


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介壳虫属小型昆虫,体长一般1-7mm,最小的只有0.5mm,虫体被有蜡质,繁殖快,常群集于枝叶及花蕾上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死亡。

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整枝

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对剪下的有虫枝条,应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抽发新稍,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2、刮除虫体

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可用竹片进行刮除。

3、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

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4、药剂防治

吹绵蚧体背蜡粉,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在初孵阶段,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此时防治,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的方法有:

(1)在花木周围,埋施15%涕灭颗粒剂。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1~1.5g,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20cm用药1g左右,覆土后浇水。

(2)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喷药1~2次,间隔5~7天,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喷洒时,必须周密细致,使药液接触虫体,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喷洒药液前,最好进行修剪。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之--分布与危害 杏球坚蚧壳虫以若虫和成虫聚集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使被害树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产量下降,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
杏球坚蚧壳虫形态特征 雌成虫具花椒粒状的半球形蚧壳,密集附着在枝条上,初期柔软、棕黄色,后变为硬壳、紫褐色,表面有光泽及小刻点,直径3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约2毫米,头部赤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末端有交尾器一根,蚧壳长椭圆形,卵为椭圆形,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粉红色,长0.3毫米,若虫长椭圆形,背面浓褐色,有黄白色花纹,腹面淡褐色,触角、足完全,有尾毛两根。
杏球坚蚧壳虫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上覆有白色腊质,数量大时结一层白霜,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出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密质粘液,后期变硬,雄虫脱皮一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4月份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旬开始在介壳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600-700粒,卵期一周,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的若虫由母体下爬出,四处蔓延到叶上(叶背比叶面多),将口器固定在叶肉组织中,吸食汁液为害,落叶前若虫转移到枝干上分泌白色腊质,脱一次皮后即在脱皮壳中越冬。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1)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小幼虫,河北省怀来县用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砒酸铅(现配现用),成本低,效果好。 (2)萌芽至花蕾露红时,越冬若虫自蜡质壳内爬出转移时喷3度石硫合剂或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6月上)喷克蚧灵、蚧光、蚧达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或喷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0.3-0.5度石硫合剂。 (4)人工刷除介壳,应在雌虫尚未产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 (5)树干涂药环:5月下旬6月上旬,刮去15-20厘米树干老皮,涂40%氧化乐果3-5倍液;25%久效磷50倍液;40%甲胺磷5-10倍液,涂后用塑料布包扎。 (6)保护天敌:黑缘红瓢虫的成虫捕食蚧壳虫若虫,幼虫捕食蚧壳虫的雌成虫,应注意保护利用,一般秋末可人工设置瓢虫的越冬场所,生长季节避免喷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观赏植物锈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观赏植物锈病是由锈菌目真菌寄生而引起的病症。锈病比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更为普遍而严重,不论草本或木本花卉植物,甚至草坪、草地,都有此病危害。

一、锈病的症状识别与发生规律

锈病的病原菌一般导致观赏植物发生黄色、黑色或橙色小斑,尤其多黄色孢状斑,其中生铁锈色粉状孢子,故名锈菌。锈菌可产生多种孢子,最多的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五种。锈菌孢子主要借助气流、风雨等传播,锈菌大部分为专性寄生菌,专化性强。危害地区较广,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由锈菌的夏孢子或冬孢子,在适温潮湿季节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飘逸传染,受害部位的叶片正反两面着生橘黄色的粉状孢斑,破裂后又散发出橘黄色粉末即锈菌孢子,重复侵染。严重时叶子枯萎,导致植株死亡。因为锈菌危害的观赏植物种类很多,因此在不同的植物上危害时的症状表现及发生规律也有一定差异。

1.月季锈病

锈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由真菌中的短尖多胞锈菌和蔷薇多胞锈菌所致。锈病能使叶片枯黄早落,直接影响月季的正常生长,被侵染的植株,春天新芽初放时,表面布满鲜黄色粉状物,随后被侵染的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产生橘黄色粉堆,最后变成黑色的小粉堆,不同时期的发病部位出现的粉堆分别为锈病的锈孢子、夏孢子及冬孢子。病菌在病株和落叶上越冬,到了春暖花开又多雨时,便借气流传播。

2.菊花锈病

菊花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都是病菌孢子传染的,气候湿润时容易发病。菊花锈病主要危害叶部,也可危害茎部。严重时,菊叶上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叶色黄褐,植株生长不良、衰弱,并且大量落叶。

(1)黑锈病

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普遍的一种,开始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逐渐膨大呈稍圆形突起,不久叶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黄色粉末,随风飞散,大面积传染。随后叶片上生出暗黑色椭圆形斑点,叶背表皮破裂后又生出黑色粉末,严重时自下而上全株染病,最后导致叶片干枯。

(2)白锈病叶子表面发生灰白色圆形病斑,逐渐发干,呈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致菊株枯死。比黑锈病危害严重。

(3)褐锈病

叶子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黄色的细小斑点,导致叶子枯黄。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9-12月发生较多,温度在6℃以下或31℃以上时不易侵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24℃条件下最易发生,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3.海棠锈病

海棠锈病是各种海棠的常见病害,危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在我国各个省市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海棠叶片上病斑密布,致使叶片枯黄早落。该病同时还会危害桧柏、侧柏、龙柏、铺地柏等观赏树木,引起针叶及小枝枯死,影响园林景观。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褐色,枯死。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果实畸形,多呈纺锤形;嫩梢感病时病斑凹陷,易从病部折断。

观赏植物煤污病的防治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叶霉病、油斑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降低花木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花木的死亡。

危害种类

煤污病分布广泛,冬青、八角金盘、石榴、牡丹、柑橘、米兰、桂花、香石竹、苏铁、山茶、夹竹桃、五色梅、罗汉松、玉兰、月季、菊花、芭蕉、金钱草、茉莉、栀子、番石榴等观赏植物上均有发生。

症状表现

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感染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枝和果实。初期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以后逐渐增多,连接成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严重时导致植株提早落叶。
该病发生时常伴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危害。病原属于真菌中知菌亚门的煤炱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形式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翌年孢子通过气流、风雨及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播,并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为营养继续发育繁殖。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隐蔽闷热及虫害严重的地方,煤污病害严重。每年3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发病重。盛夏高温病害停止蔓延,但夏季雨水多,病菌也会时有发生。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除病虫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保护地栽培花卉时,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盆花摆放要保持一定株行距,合理修剪。切忌环境湿闷,病轻时可用清水擦拭、冲洗。
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介壳虫、蚜虫、粉虱危害,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若为蚜虫危害,可在植株上先撒一层烟灰或草木灰,数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杀。若为粉虱类危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可喷洒10至20倍的松脂合剂及50%三硫磷乳剂1500至2000倍液以杀死介壳虫(在幼虫初孵时喷施效果较好)。
植物休眠期喷洒波美 3至 5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的菌源,从而减轻煤污病的发生。

消灭根粉蚧壳虫的方法技巧


在盆栽花卉如木槿、仙人掌、蒲葵、茉莉、天竹葵等植物的根部常出现外被蜡绵状物,体覆白色蜡粉的小虫危害。这是根粉蚧活体,可造成盆花长势衰弱,叶色萎黄,甚至整株植物枯死。

根粉蚧的胃口可是相当大,而且这货十分聪明,在诸多阳台植物中,它们会优先大快朵颐的咀嚼多肉植物,再其次是球根花卉,然后再把小草花当甜点,最后选择木本植物剔牙!总感觉像是再吃火锅,涮肉虾丸鱼丸涮菜主食。

根粉蚧是看不见的它们几乎全部生活在土壤中,靠吸食根系的养分生存,然后产卵孵化,极难发现一般只有在翻盆换土的时候才能看到,或者等到植物的土上部分萎靡不振,不过这时基本上是病入膏肓了。

灭杀根粉蚧方法一

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如果翻盆发现根粉蚧壳虫,又刚好手边没有药物,你需要如何处理呢?

首先将原土壤立即丢弃,将植物从盆中取出,将根系全部冲洗干净,把粘连的土壤全部冲掉,然后进行简单的修剪,准备清水泡半小时(注意时间不宜过长,防治腐烂,视不同植物而定),然后晾1-2天,不要暴晒放在通风处晾晒,干透后重新上盆。

灭杀根粉蚧方法二

如果根粉蚧没有你想的难免简单除掉,那么就需要药物治疗了,松鼠君用的很顺手的是护花神,便宜又好用。

按照说明书比例一瓶兑1000ml清水喷洒,一周浇一次,持续一个月,就地惩罚根粉蚧。这里要注意喷洒药物后一定不要猛晒太阳,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去见光,因为刚喷完放到太阳下,加速水分挥发,药物浓度变高,与施肥后遮光一个道理,只不过施肥怕烧伤,这个是怕中毒。

对了,护花神也不是万能药,可以杀死根粉蚧,但是杀不死虫卵。

灭杀根粉蚧方法三

效果更好的是亩旺特,贵是贵了点,但效果绝对给根粉蚧一万点暴击。可以防治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同时对于虫卵也有杀灭效果。原理是吸入植物体内,针刺类害虫吸取植物体液后翘辫子。一次喷药约一个月有效,因此喷一次后三周后再来一次,世界基本就和平了。使用亩旺特的优点是低毒安全,缺点呢就是一大瓶,总是用不完就过期了!

灭杀根粉蚧方法四

用DX小白药,药内成分是乙酰甲胺磷,专为根粉蚧准备。这种小白药是颗粒状,直接埋入土中,低毒。比较适合家中有小朋友或者有宠物的,只要填埋入土,不把盆刻意翻土挖出来,是碰不到药的。

DX小白药操作起来也比喷洒药物方便,省去配比稀释的繁琐过程,只需要在清理换土后的新盆中,埋入小白药即可。

这回依旧文末不跑题,灭了半天虫子,怎么能防患于未然呢?为了验证是不是生了虫子,松鼠君在花盆下面卡了个盒子,目的是中空垫高保证会可以漏到盒子中。如果有虫子的,过一段时间,就会随着浇水而冲下来一些虫成虫或虫卵。对了,黑腐病救治点这里!

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


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白粉病的防治

药物防治

强化环境和工具的消毒。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药剂600至700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
未发病前要及时喷施药物进行预防。在早春植株萌动前,喷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杀死越冬病菌。植株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3至4次,巩固预防效果。
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 3至 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也可使用国外防治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如嗪胺灵、敌菌灵等。
病情蔓延后,可喷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连喷2至3次,每隔10天至15天喷1次。上述药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显著。
其中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天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对于家庭观赏植物的养护,也可用酒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至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对植株无药害。 硫磺粉可用于温室的冬季防治。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适宜温度为15℃至30℃,最好夜间进行,以免白天对人畜造成危险。
喷洒农药应注意,整个植株均要喷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合欢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


合欢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华北地区合欢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边材部分,破坏树木输导组织,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

成虫:体长3.5至4毫米,铜绿色,稍带有光泽。幼虫:老熟时体长5至6毫米,头很小,黑褐色,胸部较宽,腹部较细无足。

北京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过冬。次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隧道内化蛹。6月上旬(合欢树花蕾期)成虫开始羽化外出,常在树皮上爬动,在树冠上咬食树叶,补充营养。多在干和枝上产卵,每处产卵1粒,幼虫孵化潜入树皮为害,至9、10月被害处流出黑褐色胶,一直为害到11月幼虫开始过冬。

检查方法:为害期主要查树干或枝上出现的黑褐色流胶。

吉丁虫的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防止吉丁虫随着绿化苗木传播蔓延;2、对树木,尤其是新栽苗木,应加强养护管理,不断补充水分,使之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而杜绝成虫产卵。或虽已产卵。也可抑制其孵化;3、在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枯枝、死树或被害枝条,以减少虫源和蔓延;4、于5月成虫羽化前进行树干涂白,防止产卵;5、人工捕成虫,在早晨露水未干前震动树干,震落后将其踩死或用网捕处死。在发现树皮翘起,一剥即落并有虫粪时,立即掏去虫粪,捕捉幼虫,如幼虫已钻入木质部,可顺隧道钩除幼虫,或用小刀戳死;6、于成虫羽化期往树冠上和干、枝上喷1500至20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杀成虫;7、于幼虫初在树皮内为害时,往被害处(如已流胶应刮除)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混合),杀树皮内的虫。

桃树蚧壳虫怎么一次杀干净

在桃树刚萌芽时,可使用50%杀螟硫磷乳油和水按照1:1500倍稀释后喷洒在枝干上来防治蚧壳虫。当桃树进入花期时,可使用25%呲虫啉粉剂和水按照1:1500稀释后喷洒在叶片周围进行防治。进入冬季后,可喷洒一次浓度在0.8~1.2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来杀灭越冬的蚧壳虫。

杀灭桃树蚧壳虫的方法

在初春时节,桃树刚刚发青,为了防止蚧壳虫的滋生,可使用50%杀螟硫磷乳油和水按照1:1500倍稀释后,每隔半个月在桃枝上均匀的喷洒一次就可有效的防治蚧壳虫的滋生。

当桃树进入花期时,可使用25%呲虫啉粉剂和水按照1:1500稀释后喷洒在叶片周围进行防治,也可使用氧化乐果来进行防治。需每隔1个月喷洒一次,直到桃树的坐果期。

进入冬季后,可喷洒一次浓度在0.8~1.2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是23%的松脂酸铜加上40%的毒死蜱兑水稀释后喷洒在枝干上,在桃树休眠期后,徐喷洒浓度在3%~5%的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含量在60%~80%的机油乳液来杀灭越冬的介壳虫。

桃树上产生蚧壳虫,多半是由于通风不良所导致的,有时候浇水过多、光照不足,温度太高都会导致蚧壳虫的泛滥。在桃树的生长过程中需保证光照的充足,保证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就可防止蚧壳虫的侵袭。

养花技巧《观赏植物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蚧壳虫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