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切花月季生产规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繁殖 切花月季主要是通过嫁接繁殖。所用砧木为野蔷薇、粉团蔷薇或无刺狗蔷薇,以无刺狗蔷薇为最理想。嫁接繁殖在生长季节进行,通常为3月中旬或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砧木的树皮容易剥离,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嫁接时在砧木上先做垂直切口,然后做水平切口,形成“T”字形。再从接穗上切取盾形芽片插入切口。然后捆绑定位。待接穗成活后剪除切口以上部分。3个月后即可成苗。除嫁接繁殖外,生产上也常用扦插和组织培养进行繁殖。但扦插苗根系不旺,寿命较短,不利于推广。

二、栽培管理

(一)土壤准备。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为主,无条件时也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后,应多次深翻,以免药害影响以后植物根系的发育。然后施入20厘米厚的农家肥,进行耕翻,整成50厘米宽的高畦,畦高15~20厘米。

(二)定植。每畦种两行,株间交叉,有利于通风透光。株距30~40厘米。定植时将根系向四周散开。嫁接口应高于土表1~2厘米,并培土略高于地面,待浇水沉实后,保持接口仍在地面上,防止接穗生根。

(三)植后管理。在幼苗期及时除去花蕾,促进根系生长,当开花母枝长达50厘米时即可留花做生产用。及时除去侧芽及侧蕾,以保证顶蕾的发育,及时除去砧木发出的芽及接穗产生的根。

(四)巧施肥水。月季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通常生长季节每周浇水两次,休眠期每周浇水1次为妥,但视天气及土壤湿度进行适当调整。追肥常用无机液态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三、切花的采收 切花月季及时采收是关系到切花瓶插寿命的重要因素。过早采收的花枝容易产生弯茎,过迟采收则缩短瓶插时间。月季的红、粉品种一般在第一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黄色品种应略早些,白色品种则应在第三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

XzH52.COM推荐阅读

切花月季冬季咋丰产


冬季是北方地区切花月季缺口较大的季节,切花的价格在这一季节也较高。现将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冬季丰产的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采取各种保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室温及地温。首先是要采用合理的温室结构,以保证温室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温室,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要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夜温在15.5~16.5℃,才能保持正常的产花量。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有机物,上面覆土,起隔热保温作用。
二、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是喜光植物。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能好的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或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
三、充足供应肥料,适量浇水。一般2~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N、P、K的比例为1∶1∶2,并结合进行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喷施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CO2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CO2,使CO2浓度达到1000ppm~2000ppm,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
因冬季气温低,加上有塑料薄膜覆盖,蒸发及蒸腾量减少,而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
四、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和盲枝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稳定和提高切花的品质。也可以采用一次性修剪法,加大某一茬次的切花量,重点保证节日前的切花供应。
五、病虫害防治。冬季切花月季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或42%菌必清300~400倍液喷洒。最好在未发病前用百菌清烟剂熏烟,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加热熏蒸硫磺的办法杀灭棚内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防治蚜虫、白粉虱采用20%好年冬1000~1500倍液或5%蚜虱净10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采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或1.8%集琦虫螨克1500~2000倍液喷洒。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切花月季在营养生长旺盛阶段易出现白粉病和霜霉病,多雨季节易发生黑斑病,深秋季节易发生黄粉病。可采用粉锈宁2000倍加百菌清1000倍,托布津1000倍,粉锈宁2000倍加多菌灵800倍防治。虫害红蜘蛛,在4月上旬叶背面开始出现,夏季达到高峰,一般用三氯杀螨醇1500倍、克螨特1800倍、螨克1500倍,相隔5天喷洒叶背一次,连续二到三次进行防治。蓟马一般6月初在花蕊内为害,造成大量次花。用药宜在傍晚时,可用敌敌畏1000倍,甲铵磷800倍、乐果500倍防治。

冬季保温切花月季最佳栽培温度白天为25度左右,晚上在15度左右。冬天为达到出花目的,必需采用保温设施。从季节上,一般进入10月份就要开始复盖第一道(大棚外)薄膜,11月中旬棚内增加一层地膜,包括大棚四周。到日温降至0极左右时,可考虑加设地温线,180平米的塑料大棚只要设立三根1000瓦的地温线凌空吊起,同时结合地面铺设稻草,大棚内侧竖设草包来保温。这样,大棚内就能承受棚外零下5—8℃的低温。用上述保温设施可以在3月10日左右出春花,冬花保持到2月20日左右。

切花月季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生产中主要以嫁接法为主。

1.砧木 主要选择蔷薇属野生种粉团蔷薇作砧木。其直立性强,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枝干平滑皮刺少,基本不受白粉病感染。砧木全年均可进行扦插,雨季扦插最好。方法是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插穗剪成长12cm左右,太长容易因失水而干枯。将下端削成马蹄形,以利生根7-8月份将砧木插穗扦插于露地背风向阳的畦内,插后遮荫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扦插的砧木,当年秋天即可进行嫁接。第二年春季嫁接也可。

2.接穗 选择开花后从顶部向下数第一或第二枚具有5小叶的腋芽作接穗。腋芽一定要饱满充实。剪掉叶片及少端发育不充实的部分,包在湿部内置于阴凉处备用。随采随接。

3.嫁接 可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旬或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先在砧木距地面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度约1.0-1.5cm,再从横切口中央垂直向下切一刀,长1.2-2cm左右,形成“T”形。用芽接刀刀柄剥开切口树皮,将接芽咨询插入切口,要求将接芽上端与切口上端相接,芽片紧贴在砧木上,并用剥开的树皮盖好,但要将芽露出来。用塑料条带等绑扎严实,将叶柄与芽露在外面。芽接后一周左右,若芽接鲜绿,叶柄一触立即脱落,说明嫁接成活。相反则没有成活,应立即补接一次,嫁接既可以保持品种特性,又获得了强健的根系,是大规模生产月季切花的好方法。

对于一些生根较容易的品种,也可采用扦插法,具体作法是:

月季扦插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此时是扦插最容易成活的季节,春插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底,秋插从8月下旬至10月底,扦插可结合月季修剪进行。花朵萎谢后,将枝条自基部起第二、三片叶处剪下,剪去下面的两片叶,上面两片叶各保留2~4个小叶,其余剪去,剪成长10cm左右,具有3个芽的扦穗。切后枝条基部速蘸生根粉或400μg/g吲哚丁酸,以利生根。选择傍晚或阴天扦插,扦插深度为插条长的1/3左右,插入太深容易腐烂。插后要立即喷水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遮荫,一般25天可长出新根。

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时间一般要长达5年至8年之久,因此在栽培时首先要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的家畜粪及氮、磷、钾肥等。嫁接或扦插成活后的小苗以株行距45cmX 30cm定植于栽培室内。栽植时将根向四方撒开,苗木的嫁接部位埋入土下3cm,比周围土层高2cm左右。栽后在根周围灌透水,加强水肥管理。小苗营养生长期需水量较大,2~3天浇一次,腋芽萌动前要适当控水,腋芽萌动到新梢长出要逐渐增加浇水量,以促进发枝。花蕾形成后到开花期,是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高峰,尽量1天浇1次水。8月上旬及9~10月,可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在株间施以油渣、骨粉、化肥和草木灰等。小苗营养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一切花蕾,以利于培养开花母枝,让枝条生长健壮。而一些品种有时会在枝梢上长出2个或3个花蕾,此时要保留中间的主蕾,摘除旁边的副蕾,以免养分分散,影响开花质量。盛夏气候炎热时形成的花蕾会受高温影响发育不好即开花,无商品价值,因此这时可见蕾就摘,促使枝条发育。玫瑰修剪一年可进行两次,秋剪和冬剪。秋季生长期,花蕾尚未形成前,可将枝条重剪到60~80cm高度,以更新老枝条,控制开花期,促进枝条发育。进入休眠期后至次年发芽之前,可进行冬剪,控制植株高度,整修树型。

冬季切花月季丰产技术


冬季是北方地区切花月季缺口较大的季节,切花的价格在这一季节也较高。因此,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现介绍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的丰产技术:1.保证室温及地温

首先采用合理的温室结构,保证温室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保证夜温在15.5℃~16.5℃。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上面覆土,起隔热保温作用。2.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是喜光植物,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能好的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3.保证肥水供应?一般2~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N、P、K的比例为1∶1∶2,并结合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毫克/千克~2000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4.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和品质。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5.病虫害防治?冬季切花月季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或42%粉必清300~400倍液喷洒。最好在未发病前用百菌清烟剂熏烟,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加热熏蒸硫磺的办法杀灭棚内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以保证切花月季叶片的清洁,提高切花的品质。防治蚜虫、白粉虱,采用20%好年冬1000~1500倍液或5%蚜虱净10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采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或1.8%集琦虫螨克1500~2000倍液喷洒。

防治切花月季白粉病


白粉病是月季叶部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可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预防的方法有:

1.在早春植株萌动前,喷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

2.月季植株翌春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3至4次,巩固预防效果;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于展叶后每隔半月喷一次,连续3至4次,可在月季叶片上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防止病菌孢子的侵入。

3.用27%的高脂膜乳剂50至100克,于发病前或发病期加水7升,均匀喷布于叶片的正反两面,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2至3次,可形成一层透光、透气的保护膜,既可防止病原菌孢子的侵入,又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外,大棚栽培切花月季,还应增加通风透气,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增加植物抗性,可明显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同样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修剪并烧毁感病的枝叶,也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

1.无病期用40%的多硫悬浮剂(多菌灵和硫磺混合而成的广谱性杀菌剂)15至20克,加水7.5至10升喷布叶面,每隔7至10天喷药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相当不错。

2.用氟菌唑防治,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0天喷第二次,一般用30%的氟菌唑800至1000倍液;注意施药后要立即洗净脸手脚等裸露部位,并漱口,不可将剩余农药倒入水田、河流或鱼塘中,以免造成对人畜等的危害;它是治疗白粉病的首选农药。

3.生长期选用5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20%的粉锈灵乳油3000倍液、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任选一种每周喷洒植株一次,连续2至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怎样使切花月季冬季丰产


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笔者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冬季丰产的技术要点,现简介如下:1.采取各种保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室温及地温首先是要采用合理的温室结构,以保证温室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要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夜温在15.5至16.5℃,才能保持正常的产花量;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有机物,上面覆土,起隔热保温作用。2.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喜光,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或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3.充足供应肥料,适量浇水一般2至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氮、磷、钾的比例为1:1:2,并结合进行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喷施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毫克/千克至2000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因冬季气温低,加上有塑料薄膜覆盖,蒸发及蒸腾量减少,而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至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4.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和盲枝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稳定和提高切花的品质。也可以采用一次性修剪法,重点保证节日前的切花供应。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5.病虫害防治冬季切花月季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或42%粉必清300至400倍液喷洒。最好在未发病前用百菌清烟剂熏烟,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加热熏蒸硫磺的办法杀灭棚内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以保证切花月季叶片的清洁,提高切花的品质。防治蚜虫、白粉虱采用20%好年冬或5%蚜虱净10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采用40%三氯杀螨醇或1.8%集琦虫螨克1500至2000倍液喷洒。

切花月季花栽培管理要点


一,切花月季花-品种的选择.

目前红色可选用:加布里拉,玛丽娜等;粉红色可选用:婚礼粉,女主角,索尼亚等;金黄色可选用:黄金时代,金徽章,雅典纳等;紫色可选用:紫苔;橙色可选用:莫尼卡等.切花月季首先应选择花型优美,重瓣性强,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抗逆能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同时应按市场的需求,适当安排各花色品种的栽培面积的比例.

二,切花月季花-繁殖

1,砧木选择.月季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芽接,其中以芽接应用最广泛.芽接砧木选用同属中最常见的而且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野蔷薇.砧木一般于6-9月份扦插繁殖,湿度保持70-80%.

2,接穗选择.选择开过花的枝条做插穗,选取有5小叶且未萌发的休眠芽,采后立即去除上部叶片,只保留叶柄,浸在水中或用湿毛巾包裹,随用随取.

3,芽接时间.芽接一般于3月中旬,7月上旬至9月中旬进行.

4,芽接方法.采用t字形芽接.

5,芽接后管理.芽接成活以后,将砧木接口以上的枝条剪去一半,待芽条长成5厘米以上的枝条时,将砧木以上全部剪除,3-5个月后可作成苗定植,并要注意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工作.

三,切花月季花-定植

1,土壤准备.选择透气性,排水性好,疏松肥沃的中性壤土,深翻土壤,进行土壤消毒,杀菌灭虫,施足有机肥,亩施堆肥3500千克,牛马粪7000千克,鸡粪1000千克,豆渣150千克,油渣70千克,骨粉24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草木灰180千克,于定植前1个月完成.

2,定植方式.定植畦南北走向,南方为高畦,北方为低畦,定植采用双行式,即每畦植2行,行距35厘米,株距20-30厘米,畦面覆盖塑料地膜.

3,定植.定植可在2-4月进行,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以后则控制浇水.

四,切花月季花-田间管理

1,温度.夜温保持在15-18℃,昼温为23-26℃,夏季昼温为26-28℃,高于22℃适当通风.

2,水分.应做到见干见湿,原则是浇则浇透,冬季10天浇水1次,春秋4-5天浇水1次,夏季2-3天浇水1次.4月初至5月初上午10时后开始遮荫,9-10月逐步减少,冬季补光.

3,其他管理.薄肥勤施,施肥后适量减水,早春,晚秋及冬季宜施无机肥,入夏施有机肥,高温期减少或停止施肥.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设支架高1.5米左右,在高1米及1.4米处搭铅丝.幼苗期及时去除所有的花蕾,培养开花母枝,剪除开花枝上的侧芽侧蕾,及时去除砧木发出的芽,接穗基部白根,病枝,弱枝.

五,切花月季花-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可用代森锰,代森锌,苯来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锈病,黑斑病.

2,虫害防治.可用50%杀螟硫磷10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卷叶虫,金龟子,介壳虫.

3,综合防治.通风降低发病率,淘汰烧毁病毒枝,通过高温4周,消除减少体内病毒.

六,切花月季花-收获与处理.

红色或粉红系,当萼片角处折至水平位置,且外层1,2片花瓣开始向外松展时采收.黄色略早,白色或其它稍迟些采收.

采后送分级室,贮藏于5-6℃冷室内,将花梗基部在冷水中浸2-4小时,将茎基部水中部分剪去5厘米左右,分别进行分级,捆扎,包装后,放入0-10℃的冷库中贮藏.

北方地区冬季切花月季丰产技术


冬季是北方地区切花月季缺口较大的季节,切花的价格在这一季节也较高。因此,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现介绍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的丰产技术。

一、温室结构要合理。首先,要保证温室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保证夜间温度在15.5℃至16.5℃。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上面覆土,以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二、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是喜光植物,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薄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

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三、保证肥水供应。一般2至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N、P、K的比例为1∶1∶2 ,并结合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 毫克/千克至2000 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65%至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

四、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和品质。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

丰花月季栽培


丰花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耐寒性强、花色艳丽多彩、分枝力强、花序密集、花期早。自6月初至10月末,单花开放10天,群花连续开放180天以上,深受人们的喜爱。适宜装饰街心、道旁,做沿墙的长篱和独立的花屏或花圃镶边。通过近几年从河南引进的2年生丰花月季试验证明,该品种是沈阳地区美化环境理想的品种。
1、繁殖可用扦插、分株、压条等方法。扦插可嫩枝扦插、硬枝扦插、芽插。嫩枝扦插在4—5月、9—10月份进行。为促进生根,可将切口蘸上吲哚丁酸。硬枝扦插在落叶进入休眠期至翌年春天发芽前都可进行。芽插可在春季新芽长到3—7厘米时进行。
2、栽培管理适宜地栽,株距为50—100厘米,根据苗大小而定。夏季干旱时要浇足水,尤其是孕蕾期和开花期,一定要保证供足水。雨季不要积水。中耕可施人粪尿或撒上腐熟有机肥,然后翻入土中。生长期勤施肥,花后追1—2次速效肥。高温干旱应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并清除杂草。丰花月季栽培最重要的是修剪,作为丛株式的开花灌木,要求植株高而开花较多,要高剪;要求植株较矮,开花大,则宜低剪。一般每株只留3—5个主干。高剪时主枝留75—120厘米,含15—20个芽;低剪主枝留30—40厘米,含6—8个芽。在北方地区需要进行防寒处理,可在地上部分15厘米处剪截枝条;也可加盖玉米秆3—4层,覆土密合缝隙,并灌封冻水。早春发芽前喷3—4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病菌。在生长季节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的生长势和抗病力。

丰花月季怎么扦插


时间选择

一般来说,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不过,以秋天或者冬天为主。不过要注意,如果是冬天进行扦插的话,最好是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这样有利于保证温度等各项条件。

基质的选择

最基本的要求是疏松透气,不要含有一些没有腐熟的有机质。另外,其中最好也不要含有盐类物质。最常用的有珍珠岩、草炭土、河沙等等。

插床的选择

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择,各种盆、木箱等都是可以的。还有对它的要求就是排水性能要好,所以底部有孔或者裂缝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要放上一些排水物质。

具体步骤

首先,选择长得好的健壮的茎,然后将它们切成五到十厘米左右长的小段,最好每段都带有一些叶子,这样成功率会高些。然后,等到它们的切口干燥之后,就可以插入基质中了,插的时候要注意上下,不要倒置。还有一点需要留心,就是插的时候需要倾斜一下,这样它汲取水分的面积就能够大一些了。

注意事项

如果是在露地进行扦插的话,我们要注意采取一些保温和保湿的措施,这样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另外,如果是选择在夏天进行扦插的话,那么需要特别注意水分的管理和温度的调控,不然它们就不容易生根了。

喜欢《切花月季生产规程》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花月季属于露地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