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石斛兰的栽培要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石斛兰本质野性強,对环境适应力好,繁殖力大,所以栽培很普遍。石斛兰分为春石斛和秋石斛类,春石斛春季开花,花开在茎节两侧。秋石斛秋季开花,花从茎顶抽出,一长串能开出多至二三十朵的花。

场所:石斛兰可在室外栽培,室內则要有充份的日照进來。石斛兰本生于树干上, 极爱通风,吊挂栽培较好。

栽种:小苗用蛇细木屑或与水苔混合栽培,成株用通气良好的质料,春石斛多用混合植料,排水良好即可。因春石斛茎头细小,茎条粗,所以要特別注意扶正绑好。秋石斛用较粗的蛇木或蛇木块就可栽培。

日照:石斛所需光照较一般兰类要强,通常只遮光30%~40%。日照足,其茎部会鼓得大大的而且呈亮黃色。

温度:幼小苗在10℃以下有可能受冻,其他适应力很,只要不闷热、强光、高温 就可。秋石斛在夏季受日照充足,秋季开花好。春石斛在夏秋充分接受日照,至冬季可开出多量的花。

水份:春、夏季8月以前是成长期,应充分浇水,但保持干了再浇最好,不要硬性规定几天一次。进入秋季,应减少浇水,使假球茎成熟,促进开花。一般來說,用干燥刺激可促进开花。

肥料:新芽成长期(春夏、季)要施较多氮肥,在芽株长高后,就要改用磷肥高的肥料,加强茎部肥大,再用钾肥促进开花。到假球茎成熟期或冬季休眠期,应停止浇肥。

XzH52.COM推荐阅读

文心兰的栽培要点


文心兰多为附生兰,原种多达750种以上。 根据叶片厚度,文心兰可分为厚叶型和薄叶型以及剑叶型三类。一般厚叶种喜欢温暖,薄叶种喜欢冷凉。

场所:厚叶型文心兰可较粗放栽培,薄叶型文心兰除了要有兰棚外,最好还要有温室,用于冬季的保温。

栽种:文心兰的大多数种类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与栽培蝴蝶兰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细蛇木屑、木炭、 珍珠岩、碎砖块、泥炭土等。这些植料组合应用效果好。种植时要用碎石或碎砖垫花盆底部1/3左右, 以利通气和排水。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烧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兰,植株逐渐长大并长出小株,根系过满,要及时换盆。换盆通常在开花后进行,未开花植株,可选择在生长期限之前进行,如 早春秋后天气变凉时进行,栽培材料应一起更换,换盆可结合分株一起进行。

光照:文心兰的适应光照与卡特兰相似,一般夏季遮光50%~60%, 冬季遮去阳光的20%~30%。阳光太强,生长缓慢、植株短小并引起日灼病,最后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植物死亡。如果荫蔽太多,光线不足会使植株叶片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开花显著减少,有时 甚至不开花。

温度:一般厚叶型文心兰较喜温暖,生长适温18~25℃,12℃以下要防寒。较适合华南地区栽培。薄叶型的文心兰较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10~22℃ ,平地难适应,应在中海拔冷凉地区栽培, 但冬季寒潮来时,也就放在温室中过冬。

水分:文心兰与大多数洋兰一样都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但由于不同种类的文心兰株型相差大,对干旱的 抵抗能力也不一样。没有假鳞茎的品种,抗旱能力差,因此要经常保持盆内的基质湿润,基质一干就要补充水分。冬季减少水分,有利于开花,气温在10℃下时要停止浇水。在炎热的夏季应在植株周围的地面、台架、道路和植株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否则会影响其生长。

肥料:先用少量缓放性肥料作基肥,每2~3周施一次1500~2000倍的液体水溶性速效肥, 未开花时要施用氮、磷、钾“三要素”均衡的复合肥,可叶面喷洒,也可根部施用。近开花时要补充磷、 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石斛兰Dendrobium


石斛兰应该算是很常见的洋兰了,在市场上常常可以见到的一串串紫白相间的小花就是石斛兰,因为在泰国有大量生产,往往又被俗称为泰国兰。

石斛兰所属的兰科石斛属(学名Dendrobium)也是兰科中的大家族,据说有900-1000个成员,有的分类学者认为甚至更多,其成员总数可能会多达1500个。石斛属名的拉丁名是由两个希腊语字根组成的,一个是dendron,意思是树木;另一个是bios,意思是生活。两者合并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生活在树上,这也正是石斛属植物的特性之一,它们大多是附生兰,另外的一小部分则是附着生长在石头上。石斛兰的根系主要作用是将植株固定在附着物上,而不是吸收营养。

在这个大家族中,由于成员众多,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为了便于分类,学者们根据它们的形态进行分类,又将这个属的物种分成了 20多个组。在我国常见的观赏石斛兰中,依据其开花的习性,常常被分成春石斛和秋石斛两类。春石斛为生长在温带的落叶型石斛,其花生于茎节间,一般在冬季会落叶进入休眠期,在此期间不需要太多的水分,生长环境应保持相对干燥,春季开花,多用来盆栽;秋石斛则通常为生长在热带的常绿型石斛,没有休眠期,四季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其花多生于茎顶,花期也比春石斛要长一些,生产上多被用作切花。石斛属植物一般为总状花序,花色十分丰富,有些种类还具有芳香。根部具有丛生的假鳞茎,叶片主要有两类,一类纸质,一类革质。其野生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原产的有60种左右。在我国,石斛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除了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外,也认识到它还具有药用价值。

石斛兰的形态特征


石斛兰的形态特征|石斛兰有哪些种类?---石斛兰应该算是很常见的洋兰了,在市场上常常可以见到的一串串紫白相间的小花就是石斛兰,因为在泰国有大量生产,往往又被俗称为泰国兰。石斛兰的形态特征

石斛兰所属的兰科石斛属(学名Dendrobium)也是兰科中的大家族,据说有900-1000个成员,有的分类学者认为甚至更多,其成员总数可能会多达1500个。石斛属名的拉丁名是由两个希腊语字根组成的,一个是dendron,意思是树木;另一个是bios,意思是生活。两者合并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生活在树上,这也正是石斛属植物的特性之一,它们大多是附生兰,另外的一小部分则是附着生长在石头上。石斛兰的根系主要作用是将植株固定在附着物上,而不是吸收营养。石斛兰有哪些种类?

在这个大家族中,由于成员众多,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为了便于分类,学者们根据它们的形态进行分类,又将这个属的物种分成了20多个组。在我国常见的观赏石斛兰中,依据其开花的习性,常常被分成春石斛和秋石斛两类。春石斛为生长在温带的落叶型石斛,其花生于茎节间,一般在冬季会落叶进入休眠期,在此期间不需要太多的水分,生长环境应保持相对干燥,春季开花,多用来盆栽;秋石斛则通常为生长在热带的常绿型石斛,没有休眠期,四季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其花多生于茎顶,花期也比春石斛要长一些,生产上多被用作切花。石斛属植物一般为总状花序,花色十分丰富,有些种类还具有芳香。根部具有丛生的假鳞茎,叶片主要有两类,一类纸质,一类革质。其野生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原产的有60种左右。在我国,石斛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除了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外,也认识到它还具有药用价值。

国兰栽培管理要点


这是台湾一个兰花网站看到的有关国兰栽培的文章,大家可以选择性吸收文章的精华。


一、蕙兰属植物地理分布

兰科植物分布遍及全世界,除了干燥的沙漠和严寒的南北极地区,在平原、森林、沼泽和高山地区皆可找到其踪迹,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丛林中,生长更是活跃,本省地处亚热带,维管束植物约有四仟余种,其中兰科植物约有三佰余种。蕙兰属(Cymbidium Spp.)植物为兰科植物中的一属,主要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约1000~2500公尺的山区,台湾为原生地之一,目前经济栽培的报岁兰、素心兰和四季兰等,皆属于蕙兰属的作物。蕙兰属植物依型态大小可分为大型蕙兰和小型蕙兰,本省经济栽培的蕙兰属(Cymbidium)植物,依原生地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温带地生型小型蕙兰:春兰、寒兰、报岁兰、四季兰、素心兰等,台湾通称为国兰,日本人称为东洋兰,原生于日本、韩国及台湾山区。

(2)热带高海拔地区大型蕙兰:一般称为东亚兰或虎头兰,花形大、花色艳丽,大部份原生于喜马拉雅、印度等低纬度高原。


二、植株生育特性

蕙兰属植株主要由叶片(leaf)、假球茎 (pseudobulb)、鞘叶(sheath leaf)及肥大的根 (root)组成,叶片和鞘叶在与假球茎交接处都有潜伏芽,这些潜伏芽的萌发受到顶芽优势 (Apical dominance)控制,在假球茎膨大部位上方的潜伏芽较不易萌发,而假球茎膨大部位下方的潜伏芽较易萌发。潜伏芽可萌发为营养芽或生殖芽,其受光强度和芽体位置的影响很大,当光度不足时,光合成产物生产量降低,使植株体内碳/氮比率减少,容易发生假球茎瘦小,花芽无法形成的情形,通常位于较低节位 (lower node)的潜伏芽较易萌发成营养芽,位于假球茎上较高节位 (upper node)的潜伏芽,常发育成花芽形成花序,若潜伏芽分化为营养芽 (叶芽),接着便展开叶片,待叶片完全伸展开后开始蓄积养份,使芽体基部的假球茎开始快速膨大,形成第二代假球茎,因此常会见到数个植株相连在一起的情形。对四季兰而言,第二代假球茎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其上的潜伏芽又可继续分化第三代假球茎,且其营养芽的萌发几乎全年皆可进行, 新营养芽的周期约7~8个月可完成,因此四季兰的繁殖速率较快。

报岁兰和虎头兰在假球茎肥大后,若养份供应持续充足,遇适当的低温刺激,潜伏芽可顺利分化为花芽,可在冬天顺利抽梗开花,整个生长周期自潜伏芽萌发长成叶片、花芽分化完成开花,到次年的营养芽再萌发,历时约一年。


三、栽培环境对国兰植物生育之影响

除了上述芽体位置和顶芽优势等因素会影响国兰假球茎的萌发外,如何促使假球茎迅速膨大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实为业者关切的重点,以下就光度、温度、营养需求和栽培介质等因素分别讨论之。

(一)光度

国兰属于对光度需求较低的阴性植物,一般常以遮荫网搭配简易设施栽培,但过度遮荫下叶片虽较长,干物量会降低,使假球茎瘦小充实不良, 甚至造成无法开花的情形, 理想的遮荫度约为全日照的50~75%,平均光度约10000~20000lux为宜。

(二)温度

温度对国兰假球茎上潜伏芽的萌发速率、叶片分化生长及花芽分化开花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以四季兰为例,低日/夜温 (20/15℃) 对叶片的分化和假球茎的发育最有利,但对潜伏芽的萌发较差,若要促进潜伏芽较快萌发,叶片快速伸长,以高日/夜温 (25~30/20~25℃)为佳,而对其抽梗和后期花芽发育情形,都是以25/20℃为佳,太低花芽无法生成,太高则容易产生畸形花。报岁兰的花芽分化较不受温度影响,但花芽分化后,若遇连续高温 (30℃),则花芽无法抽梗伸长,需在凉温20/15℃下,花芽才会迅速伸长。素心兰则与报岁兰相反,虽然花芽分化亦不受温度影响,但高温 (20~30 ℃) 有助于花芽发育,这便是报岁兰多在冬末春初开花而素心兰多在夏季开花的原因。


(三)营养需求

对蕙兰属植物而言,巨量元素中以氮肥对其生育的影响最大,磷钾肥的需求量虽不如氮肥高,但对假球茎的充实和开花,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施肥时不可偏废,且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另施肥量与光度间有交感作用,在10000~20000lux的栽培环境下,施肥效果不显著,但若在较低光度下 (10000lux以下),施肥可以弥补低光逆境对营养生长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肥料商品可供业者选择,若以施肥的效果来看,化学性速效液体肥料施用后可很快被植株吸收,是肥效最快的追肥,而缓效性的粒状化学肥料,肥效长达1~2个月,使用方便省工,但进口单价较高,栽培成本会略为增高,近年来还有多种有机质粒状肥料,可供业者选用,使用时有二点要加以注意:1.肥料需充分酦酵,避免施用后因酦酵生热而伤害兰株。2.部份有机肥商品会与微生物肥料结合,施用后会产生菌丝,宜观察其与兰株共同生长后的反应,再决定是否大面积施用。


(四) 栽培介质

栽培介质的选择,首先以能增进植株生育为原则,其次为管理省工、经济方便、容易取得等因素;国兰属于地生兰类,需要良好的通气性,水苔的通气性佳,也具有很好的保水力,约可吸附达本身重量二倍以上的水份,适合根系伸展和保存水分,目前已十分普遍地应用在蝴蝶兰的栽培上,也是栽培国兰的好材料,但其栽培成本较高。石粒通气性佳,栽种时植株具有不易倒伏的优点,但保水保肥力差,栽培时需经常施肥补充;泥炭土本身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保肥力佳,但通气性稍差,业者可自行调配通气好、保水保肥力佳的混合介质来降低生产成本。

虎尾兰栽培要点


虎尾兰又名千岁兰、虎皮兰,为龙舌兰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叶片直立,质地肥厚,线状披针形,叶面上有白色和深绿相间的虎尾状横带斑纹,奇特有趣。觉栽培的还有其变种金边虎尾兰以及短叶虎尾兰等。

虎尾兰原产北非及其附近地区,适应性特别强,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即喜光又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土壤最好。

由于虎尾兰适应性强,管理也方便,盆栽的土壤,要选排水性能特好的,可用肥沃园土3份与1份煤渣混合,再加少量豆饼或鸡粪作基肥。光线以明亮散射光较好,夏季应稍背烈日。若放置在室内光线太暗处时间过长,叶子会发暗,缺乏生机,此外,如系长期在室内的,不要突然直接移至阳光下,应先移放在光线较好处让它有个适应过程后再见,否则叶片容易被灼伤。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原则,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雨季切忌让盆中积水。平时可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季每隔半月施一次15%饼肥水即可。11月上旬入室,室温保持在0℃

卡特兰(嘉德丽雅兰)的栽培要点


卡特兰生性强健,容易栽培,是最流行的兰花之一,它的栽培方法常用来作其它兰花栽培的对照。通过近源种的杂交,目前已产生了许许多多色彩丰富,大小、形状各异的杂交种。卡特兰虽然品种繁多,但它们之间的栽培方法相差不大。卡特兰属于附生兰(气生兰),它们有着肥大的假鳞茎用于储存水分和营养,还有着粗壮肥大的根,根外包被着海绵状的多水的根被。因此卡特兰十分耐旱,一般要等根部干了之后再给它浇水。同时栽种时一定要用排水性特别好的基质。

场所:不一定要兰棚或温室,在阳台、屋顶栽种也可。

光照:无论是在温室还是在居室栽培,光照对卡特兰植株健壮和开花都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阳光不足开花会推迟或开花率低。卡特兰需要较多的光照,除了正午,可让阳光直接照在植株上。兰株可置于东边和遮阴的南边窗台,在西边窗台也能够养。如果是温室栽培,应遮阴至全光照的50%~70%。如果光照充分,叶片应该呈中等绿色而且假鳞茎竖直。但有些品种不必太多日光,如在冬天开花的深朱色花类及迷你型小花类。

温度:白天21~30℃、夜间15~16℃生长最佳。小苗夜间最好在18~21℃。对于卡特兰,特别是成熟植株,最好有6~10度的昼夜温差。卡特兰能忍受35℃的高温,如果同时湿度大的话,应加强空气流通和遮阴。

浇水:浇水应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往盆里浇水和给空气加湿。浇水量的大小由诸多因素决定:盆的大小、材料,温度,光照等等。成熟的卡特兰应在植料干了之后再浇水,小苗则需要植料保持相对连续的潮湿度。生长旺盛的植株比休眠的植株需要更多的水分。注意在寒流袭来时应停止浇水。

湿度:50%~80%的相对湿度最适合卡特兰。温室栽培最好用加湿器进行加湿,居室栽培可以把花盆座在铺有沙砾的盘子上,盘里放少量水,不能让植株的根接触到水。平时特别是在高湿度或低温条件下,空气应保持流通,以预防真菌和细菌。

肥料:如果是盆栽,施用平衡比例的复合肥;如果是用蛇木板吊挂栽培,则施用高氮比例的复合肥(如N:P:K为30:10:10)。在植株的旺盛生长期,至少每两周施一次肥;如果不在那个时期,每月施一次肥。浓度通常用推荐浓度的1/2或1/4,用水稀释。建议每个月用干净水彻底冲淋一次植株,防止肥料中的盐分在植株上的堆积。

换盆:当植株的根茎已长到盆的边缘外或者盆内栽培基质已开始塌陷、排水不通畅, 这时就应该及时换盆。通常是在栽培了两年后出现这种情况。换盆最好在春天花期过后,新根还未长出时进行。

成熟的植株通常比小苗用更大块的植料;植株至少长到有六个成熟的假鳞茎,就可以一并换一个更大的盆,不用分株。如果你想分株繁殖,每盆应至少含有3~5个假鳞茎。盆的大小以大致两年内都不会长满为准。

兜兰(拖鞋兰)栽培要点


兜兰属地生兰,她的花形奇特,花期持久,花色也丰富。 喜爱兜兰的人不少,但目前兜兰的栽培并不普遍,主要是由于许多兰友没有掌握它的习性,导致栽培屡屡受挫。 兜兰按形态分为绿叶种和斑叶种两大类,绿叶种叶片全绿,花形大,色泽鲜艳,原生于高山冷凉地区,在广东平地则不易栽培。而斑叶种较喜欢日光与温度,在平地可以培养正常开花。  

场所:最好在有遮光的兰棚内,而且通风良好,不要置于太靠窗壁的地方,也不要吊挂培养。

栽种:兜兰是地生兰,其根部与其它兰类不同,是一种布满毛须的根条,植料宜用有机质的混合物,如:水苔、细蛇木屑、木屑、泥炭土等。垫地物可用碎石和砖块,量约1/5。整体要求要松,排水性好。

光照:兜兰不爱强光,类似于蝴蝶兰,夏季遮光60%~70%,春秋季遮光50%~60%,冬季遮光 40%~50%。

温度:绿叶种生育适温12~25℃,斑叶种生育适温15~25℃,但在30℃以上也可成活,只是生长接近停滞状态。在3~6月不要使温度超过22℃左右,否则不易开花。

水分:兜兰不喜欢的空气湿度高,但它喜欢盆内的植料保持微湿的状态,但不能太潮,所以最好是每天浇给“少量”的水。

肥料:兜兰的施肥是非常讲究的,兜兰对盐很敏感,一定不能多施,以免产生盐害,旺盛生长期才可以施肥,一般时期还是少施为妙,台湾的兰界人士有个好方法可防止盐分累积,就是在浇水后1-2小时后待基质中的盐分可以析出后,再浇水一次。大概每隔15~20天喷洒2000倍左右的水溶性速效肥一次,未开花株用花宝2号N:P:K=20:20:20或市场上常用的复合肥15:15:15,近开花株补充磷钾肥,以促进开花。

繁殖:家庭栽培常用分株法:待成株基部根基出长出幼株并有三条以上新根,就可切取另植。 商业生产常用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法。 

春石斛的栽培管理


春石斛株高30~100厘米,直立的假鳞茎呈扁圆柱形,常多枚假鳞茎丛生在一起。花期在3~4月,花色有紫红、艳红、黄、鹅黄、白、乳白等。其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一、温度及栽培场地

北方栽培春石斛冬季在室内越冬,室温5℃以上即可,最好有充足阳光。春季搬至室外栽培,注意夏季避雨、通风。生长充实的鳞茎,秋末冬初时节给予2~3周的适当低温,促使花芽分化。花芽长出后,保持适宜的室温,白天20~25℃,夜间15℃左右。

二、光线

春石斛喜阳光,春夏秋三季较强的阳光有利于其旺盛生长,其遮光量宜在30~50%左右。开花后的植株不宜摆在阳光太强的地方,否则造成花朵提前凋谢。也不太适宜光线阳暗的地方,会使花色减褪,花期缩短。

三、浇水

春石斛喜微酸性至中性的水,忌水中含太多的钙、镁等矿物质。春夏至秋季的前期是春石斛的旺盛生长时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此后进入休眠期,浇水量随之减少,但需要保持空气中的较高的湿度。开花的植株待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水,不要在花上喷水。

四、盆栽基质

春石斛的生长要求根部土壤要透气、排水良好。花盆以陶盆为好,用苔藓作基质。盆的底部填充~层粒状物作排水层。栽种时苔藓应填紧。同时应注意每年更换一次新苔藓,否则苔藓用久后透水透气性能减退。

五、施肥

在春石斛的幼苗期和春夏旺盛生长期应充分供应以氮肥为主的肥料。花开过以后到7月底施用含氮高的肥料。8~9月份改用含磷钾比例高的肥料。可在盆面施固体的有机肥,每3周左右1次。也可叶面喷施或浇灌液体化肥,浓度在2000倍左右。叶面喷施最好每周1次。施肥时应尽量施用化肥,减少有机肥的用量和次数,因易引起苔藓腐烂。另外在春石斛的休眠期直至开花期间,应停止施用一切肥料。

石斛兰的养殖方法


光照和温度

石斛兰需要放置在光线比较充足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阳光的直射。例如可以将其放置于窗台的下面或者客厅的茶几上。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约为15-30℃之间,最好不要超过35摄氏度,最低不要低于5摄氏度。

水分和湿度

当石斛兰的水分降低到约3-4成时便需要进行浇水。一般夏季每隔2-3天进行一次浇水,每次浇水都要浇透;春秋季节每隔一周便需要浇水一次,每次浇水都要浇透;当到了冬季需要每隔十天进行一次浇水,每次浇水半透。它比较适合高的湿度环境,最好为60%-80%的湿度为宜,其湿度一定不要低于30%。其盆栽需要专用的石斛基质,养护人士切勿进行自行添加盆土。

肥料和通风

根据自身的生长状况进行施肥,当石斛兰的茎和叶子的生长出现弱态时,就需要加营养液进行兑水,兑水的比例为1:1000,即每0.5克勾兑半升的水后,淋湿叶面即可,不必浇湿其基质。应养护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之下,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除虫和除草

应去除石斛兰盆土中的杂草,苔藓等有竞争力的植物。且要注意各种昆虫,老鼠等病害。

石斛兰怎么繁殖


繁殖的方式

对于家庭普通栽培来说,石斛兰繁殖主要采取分株、分芽、扦插三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比较容易进行操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石斛兰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所谓分株繁殖,就是把那些长在一起的植株分开,进行单独的栽种,一般来说是从老根丛生茎的基部分割开,尽可能的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以主株单独成株。对于那些生长繁殖茂盛,发芽率高的石斛兰而言,分株是非常合适的繁殖方法。

分芽繁殖

老的石斛兰植株,顶部或基部经常会长出一些新芽,这些新芽上还会有根须,遇到这种情况,采用分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就非常适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叶片、根须较多的分芽从母株上切下。

扦插繁殖

石斛兰的扦插原理和一般的扦插类似,选用石斛兰鲜条,将其切成数段,每一段含2~3个节,在之前切口的地方涂抹草木灰或适当消毒。根据石斛兰条的生长方向,把根部插进基质中。因为分节处是长新芽的地方,所以要尽量露在基质外。

石斛兰如何施肥


1.追肥条件

首先要确定温度在十五和三十之间,这样是比较适合追肥的。不在这一个区间就需要谨慎对待。生长期可以给它追加氮肥,结花果的时候可以追加钾磷肥。追肥不能在夏天还有秋天的中午进行,最好在没有太阳的傍晚进行。

2.追肥方法

首先要将它周围的土给挖开,然后把肥料放进去,之后再把土填好浇上水就可以。如果是水溶性肥料,可以试一下将它与水溶在一起,然后对着叶子洒或者直接和水一起浇。

3.追肥原则

每一次施加少一些,可以多施加几次。

4.注意事项

①它在休眠时期会停止生长,代谢和光合都会比较差,如果我们给它追加肥料的话,它的休眠就会被打破,植株的生长也很难继续了,这样子植株的养料也会被消耗,第二年开花会受到影响。

②在它开花的时候也不可以施肥,要不然花和果都会落下,比较严重植物还可能死掉。

③新栽的也不可以给它施加肥料,因为伤口很多,被刺激后很难愈合,根就会烂掉。

④不能在它的根部下面施肥,这样吸收还有利用会比较难,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于离它根比较远的地方施加。

⑤不能够给它施加浓肥或生肥,要不然会枯死,而且还会有臭气。

⑥要注意营养全面,如果只给它施加氮肥,它的开花时间会推迟,而且花会长得不好看。

⑦病弱的植株是不能随便施肥的,对它有害。而种子时期也不用给它施肥,等到长出真正的叶子再施肥。

养花技巧《石斛兰的栽培要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石斛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