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盆栽矮化羊蹄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羊蹄甲别名洋紫荆、洋樱花,也称红花羊蹄甲,是苏木科羊蹄甲属常绿乔木,原产广东、印度。花期10月至翌年4月。顶端总状花序,紫红色,芳香,呈倒披针形加上长而弯花蕊,花形似蝴蝶。 羊蹄甲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品种有白花羊蹄甲、嘉氏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红花羊蹄甲在岭南一带很受青睐。在香港,有人想把红花羊蹄甲矮化成为盆栽花卉,经多次试验均未成功。汕头市喾石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园艺工程师黄宝琼,从1987年开始,就对红花羊蹄甲进行矮化盆栽试验,终于达到当年扦插、当年上盆、当年开花的盆栽成果。香港市政总署包富士署长、香港园艺学会主席张耀江先生来信祝贺,索要资料;1989年3月,汕头*石风景区代表汕头园林学会参加香港第二届花卉展览,并作有关盆栽矮化红花羊蹄甲学术交流,在香港、中国、荷兰、新加坡、新西兰、泰国、澳大利亚、南美洲八个国家地区和我国20多个省、市参加香港应届花展中,人们意外地看到被誉为香港港花的红花羊蹄甲,竟然开在盆钵中,赞不绝口。经过激烈角逐,汕头市选送的红花羊蹄甲盆景一举夺得应届香港花展冠军。同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上又荣获盆栽花卉三等奖。 红花羊蹄甲繁殖一般采用嫁接法,以羊蹄甲作砧木、用红花羊蹄甲作接穗进行嫁接;高空压条则用红花羊蹄甲为母株进行“圈接”,但大量繁殖受到限制。主要还是采用扦插进行盆栽繁殖,每年清明节前后,把红花羊蹄甲枝条,剪成约20厘米长插穗,进行扦插,基质在扦插前半个月用六六六粉消毒杀菌。用稻草遮荫,经常浇水,加强管理,约一个多月新芽萌发成活。5月份移栽上盆,先置阴凉处,逐渐移放在阳光充足地方进行正常蔚养。施用复合肥。根据盆花不同长势进行截顶矮化处理,以防徒长,促其荫发侧枝,做好整形剪枝,保持树冠形态优美可观。八、九月应控水控肥进行蹲苗,使枝短叶小,有利花芽分化。十月后则不能修剪,否则影响花开。在十一月盆栽的红花羊蹄甲陆续开花,花期长达三个月。 红花羊蹄甲的木材可作农用具,叶可作饲料,花芽可食;树皮还有药用价值,为烫伤、脓疮洗涤剂,但地下根皮有剧毒。

XzH52.COM好文推荐

羊蹄甲的养殖方法


一、养护方法

1、温度:羊蹄甲的抗寒冷性质非常的低,所以冬季是完全不能在室外养殖的。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15-20度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它萌发新枝的能力是最强的。冬季温度低于10度,它就会停止生长。

2、浇水:羊蹄甲在生长期间是离不开水的,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平时养殖期间差不多半个月补充一次水分,在生长旺季的时候,就要加大水量,一周保持一次,然而在雨季的时候就需要节制了,做好排水工作,不能把水滴到叶心上,要不然会溃烂。

3、光照:羊蹄甲是喜光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提供足够充足的光照,除了夏季之外,其他季节都可以把它拿到阳台上去接受全日照,夏季的时候需要避免强光直射,持续被暴晒之后,它会枯萎。温暖的光线可以让它开花更鲜艳。

4、施肥:在定植之前需要施一些底肥,这样能够让幼苗迅速的生长,在生长旺季的时候还要继续施肥,一周就需要施肥一次,如果肥料不够的话,很可能会生长不良,贫瘠的土壤不会长出健壮的植株。

二、养殖技巧

1、繁殖:扦插和播种是两种重要的繁殖方式,扦插最好是在春秋两季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温度适宜,在20-25度之间最适合发芽。截取十一厘米的枝条进行扦插。播种需要提前将种子用六十度的热水浸泡,等到种子膨胀之后就可以种植了。

2、修剪:羊蹄甲需要在秋季的时候修剪,剪掉一些没有作用的枝叶,同时秋季修剪也主要是剪出完美的株型,以便于来年的生长生长萌发。

三、问题诊疗

1、病害:角斑病会发生,这种病害会在七月到九月的时候发生,主要在枝叶上出现一些褐色斑点,导致最终枯萎。可以喷洒多菌灵溶液防制。

2、虫害:蚜虫会发生,这种虫害会导致植株的枝叶被啃咬,可以使用氧化乐果溶液防制。

四、其他问题

1、毒性:有毒,所以在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误食。

2、是否可在家里养:可以,但更推荐室外养殖,因为它有毒,室内养殖很容易误食中毒。

羊蹄甲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如果我们身处南方,那么从四月到秋天的任意时刻都是可以进行繁殖的,倘若想要让它们爱存活,那么最好在夏天或者秋天;如果在北方,我们如果想要操作,需要在温室中进行,一般是十月到十一月之间的时间。

准备两年生将最下叶片剪去后长度在十一厘米左右健硕的枝条。接触相对应的维生素针剂再将其插于砂中。80%湿度以及达到20-25℃,约莫两周后,我们便可以看见其生长。生根小苗时进行移栽。

如何压条

它们生长的比较好的时候都能用这个办法来繁殖,但是春季比较好。选择一年枝条,用专门的工具将树皮扒掉1.5厘米左右,将按说明稀释度的生根粉液涂在扒掉对应部位上方三厘米左右,等到整体干后我们要用筒状的袋子套在其刻伤的部位,将疏松的园土填入袋中,浇水之后将两头扎紧。

等待一月后检查,如果发现土过分干燥,可以加上一定量的水让其湿润,羊蹄甲树苗生根后还大有作用,可以重新剪植。由于灌丛型树所能剪裁的外围比较细且软,一两年之后再生枝条可以将基部刻伤,再涂上相对应的生根粉液,埋入土中压住,之后顶端部分我们选择用类似棍子的工具将其压住。

对其种子的播种

收集其成熟的果实后,取出种子,置于阴凉并埋沙。春来后播种,播前我们需要对种子进行一定处理,这样才根苗才茁壮。放入用60度左右的温水,水凉后需要重新更换,类似处理三五天。等到种子膨胀后,适宜温度下催芽。

每天用温水淋浇一两次,待观察到露白后在播种,约莫两周我们便可以发现齐苗。我们要知道,该植物在幼苗期的时候是不具有耐寒性的,入冬时,需用温暖的环境保护过冬。

种植后,为了树形的外观,我们也要经常剪裁,当其偏长时,我们应及时将其扶正,幼树时需要整体剪裁。当有虫害时需要使用杀虫剂。

羊蹄甲与洋紫荆的区别


总体的区别

羊蹄甲

它还有名字叫玲甲花,属于豆科类的灌木植物,它能长到7米至10米的高度,树皮比较厚,但是很光滑,颜色是灰色或者是暗褐色的。羊蹄甲的叶子是接近圆形的,长度是10厘米至15厘米,宽度是9厘米至14厘米,在树干基部生长的叶子更像浅心形,叶子两面一般都没有毛,叶柄的长度是3厘米至4厘米。羊蹄甲的花瓣是桃红色的,形状呈现倒坡针形。花瓣的长度是4厘米至5厘米,柱头比较长。羊蹄甲的种子是比较扁平的圆形,种子皮的颜色是深褐色的,开花的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至十一月份,结果子的时间是在二三月份。

洋紫荆

它也有另外的名字叫红花紫荆,属于苏木科,它的生长高度时两米至四米,叶片是圆形的或者是款卵形的,形状有点像羊蹄甲的叶子形状,长度是6厘米至14厘米,宽度是5厘米至14厘米,开花的时间是在冬天和春天之间,花像手掌的大小,长度是1.5厘米至1.3厘米,花瓣五片,颜色有红色或者是粉红色的,开花的时候特别漂亮。它的树皮可以提取制作染料,树根和树皮还有花朵都有药用价值,是一种浑身都是宝的植物。

花瓣的区别

最后为大家简单的总结一下它们之间最直观的区别,方便大家以后辨认。羊蹄甲有三枚雄蕊,然而洋紫荆有5枚;羊蹄甲的花瓣比较狭长,而洋紫荆的花瓣比较阔一些;羊蹄甲的叶柄比较长,然而洋紫荆的叶柄稍微短一些;羊蹄甲开花之后结果得到种子,然而洋紫荆一般只开花不结种子。

通过上面的介绍,各位朋友是不是都已经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区分羊蹄甲与洋紫荆了呢?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哦!

红花羊蹄甲的养殖方法


红花羊蹄甲,别名洋紫荆、洋樱花,是苏木科羊蹄甲属常绿乔木,原产广东、印度。花期10月至翌年4月。顶端总状花序,紫红色,芳香,呈倒披针形加上长而弯花蕊,花形似蝴蝶。

栽培技术

移植宜在早春2-3月进行。小苗需多带宿土,大苗要带土球。温室盆栽,春、夏水分宜充足,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避免阳光直晒。秋、冬应稍干燥。生长期施液肥1-2次。此花在亚热带、长江流域盆栽,冬季应入温室越冬,最低温需保持5°以上。

红花羊蹄甲在用于园林绿化时,为了获得良好的遮阳效果,一般均采用大苗(直径在10厘米以上)移栽。由于它适应性很强,大苗移栽成活率极高。大苗移栽前必须进行截干处理,一般截断留取主干3米-5米,并保持一定树形。适当疏枝和截短,留分枝在0.2米-1.0米便可。移栽大苗需带“泥球”,栽植不宜过深,否则会引起烂根,影响成活;种植后须设立支架保护。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是角斑病和煤烟病。角斑病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扩展后相互融合成大斑,发病严重时,叶子上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脱落;煤烟病的叶片有油煤状物,树干枝条乌黑,严重时不开花,叶片脱落至死。防治方法:秋季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这样可以减少来年侵染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为主,嫁接繁殖为次。此树虽然满树红花,但由于雌蕊的柱头已退化,不能授粉育种,故“花而不实”,无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是在3月-4月间,选择一年生健壮枝条剪成长10厘米-12厘米,并带有3个-4个节,插穗下部叶片剪去,仅留顶端两个叶片插入沙床中。插后及时喷水,用塑料膜覆盖。在气温18℃至25℃条件下,约10天可长出愈伤组织,50天左右便可生根、发芽。成活约1年后,苗木即可达1米左右,于翌春移栽于圃地培育。

嫁接:繁殖是采用阔裂叶羊蹄甲、白花羊蹄甲、琼岛羊蹄甲等为砧木,进行高位芽接。嫁接的时期在春季4月-5月或秋季8月-9月苗木未抽新芽前进行。

紫荆花和羊蹄甲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紫荆花叶子革质,呈近圆形或阔心形,长大约8.5到13厘米,宽9到14厘米,基部呈心形,有时候接近截平,叶子的先端有2裂,大约是全叶长的1/3或1/4,裂片的顶端钝或狭圆形,叶片上面无毛,下面长者疏松的短柔毛,叶脉有11到13条,叶柄长3.5到4厘米。

羊蹄甲的叶子是单叶,叶片全缘,先端凹缺或分裂为2裂片,有时候叶片的深裂能达到基部而形成两片离生的小叶。

二、花朵区别

紫荆花总状花序顶生或是腋生,有时候复合成圆锥状的花序,长有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呈三角形,长大约3毫米,花蕾纺锤形,萼佛焰状,长大约2.5厘米,花瓣紫红色,具有短柄,呈倒披针形。

羊蹄甲的花朵呈总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状花序,花萼呈杯状、佛焰状或于开花时分裂为5萼片,花瓣有5片,具有瓣柄。

洋紫荆羊蹄甲有什么区别?洋紫荆羊蹄甲花是不是把你绕晕了【荐】


养花有什么好处呢?花卉以它绚丽的风采,把大自然装扮的分外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养花不仅能欣赏,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价值。感谢您阅读《洋紫荆羊蹄甲有什么区别?洋紫荆羊蹄甲花是不是把你绕晕了【荐】》内容,爱花卉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养花技巧,希望您喜欢。

说到洋紫荆和羊蹄甲,大家可能对于它们的区别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它们的观赏性都是很强的。一般来说,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不管是洋紫荆还是羊蹄甲,它们的分布都是比较广泛的。今天花三千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洋紫荆和羊蹄甲有什么区别

1.首先来说,洋紫荆花的颜色有红色或者是粉红色的,开花的时候特别漂亮。它的树皮可以提取制作染料,树根和树皮还有花朵都有药用价值,是一种浑身都是宝的植物。

2.对于羊蹄甲来说,它的种子是比较扁平的圆形,种子皮的颜色是深褐色的,开花的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至十一月份,结果子的时间是在二三月份。

3.为了方便大家以后辨认,洋紫荆和羊蹄甲两者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两者的花瓣,总的来说,洋紫荆的花瓣相对于羊蹄甲来说更大一些,不过羊蹄甲的花柄则相对来说比较长一些。

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羊蹄甲一般在开花结果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它的种子,不过洋紫荆则是没有种子的。

羊蹄甲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养护要点

土壤

养羊蹄甲的土最好是选择土质肥沃,最好是排水能力强的砂质土,在这样的土里面生长,它的自然更新能力会非常的强,而且能通过自播来繁殖。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一般都可以露天栽培养殖,但是在其它的地区需要盆栽养殖,尤其是要注意幼苗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放在营养袋里面养殖,这样能大大的提高羊蹄甲的存活率哦!

温度

羊蹄甲喜欢温暖气候,最好是阳光充足而且稍微有一点潮湿的环境,它扛不住温度特别低的环境,冬天的时候最好是在放回屋里养殖。

浇水

羊蹄甲喜欢湿润的位置,养殖的时候必须要勤浇水,一般是一两天就给一次水,每次浇水都要浇透。如果是盆栽养殖的话,一定更要保证花盆的底部排水性好哦,不能有积水,不然的话会导致根部烂掉的,主要保证土壤湿润就足够了。

施肥

羊蹄甲的生长期是必须要施肥的,肥料选择液肥最合适,施用一两次就可以了。到了休眠期的时候它的生长就会变得特别缓慢,这个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肥料,最好是不施用任何的肥料,不然的话,很容易导致它的根部被烧死甚至是整个植株都被烧死的。

繁殖

羊蹄甲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就是扦插,其次还有嫁接,所以想要养殖的羊蹄甲生长的更多更旺盛的话,可以选择这两种方式来实现哦,扦插的时间选择在三四月份,嫁接的时间可以是春天四五月份,也可以在秋天八九月份。

注意事项

养殖羊蹄甲最主要的是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它的病害主要是枯萎病,主要的虫害有大蓑蛾、褐边绿刺蛾还有蚜虫,对于病虫害的应对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以防为主,并且及时发现、对症下药。

盆栽桂花的矮化方法


盆栽桂花的矮化方法

抹头通芽法

春季为控制盆栽桂花的生长趋势,当新枝梢迅速抽发、大部嫩枝梢部已封顶停止生长时,可剪去所有新枝的嫩梢顶。对于二、三年生的幼树可在枝条的偏缺部位保留2,3个新梢,以保持树冠的整齐。

树梢顶部被破坏后,使得营养生长点重新分配。春天又是抽枝与根部猛长时期,但由于突然截去所有的新梢顶,打破了根和冠部的平衡,盆栽桂花在这种刺激下,要求快速得到新的平衡,进而爆发了较强的抽枝力,因此在截去顶梢枝头的周围,就会快速萌动腋芽,这些腋芽约经10天就能萌发,数量还比原先多4-5倍。

长枝拿弯法

如果盆栽桂花的枝条长短不一,当过长枝条的下部很空时,可把长枝条下部空余部位拿弯进行填补空缺,以达到矮化且美化的目的。一般在深秋的午后进行拿弯,拿弯前需进行控水。

在较细枝条旁插一个小木棍,拿弯部位需绑缚在小木棍上,如需要拿弯的枝条较粗硬,可先对要拿弯部位进行几次扭捏,使之变软。如果一次拿弯易折断枝条的话,可在拿弯部位插上两根竹竿,一根紧靠着枝条用细麻绳绑缚住,再插一个竹竿在需拿弯的方位,也用细麻绳绑缚,此外,拿弯的盘曲形式可以稍加变化,以免呆板。拿弯后的枝条需注意同其他枝条保持协调。之后用细麻绳将所弯曲的地方统统绑缚牢固。竹竿需插牢,避免歪倒或拔出。第二年春,对新长枝条稍加修剪调整,同时取掉绑缚麻绳,这时拿弯枝条已死,不再变形。

矮化盆栽菊花技术


盆栽菊花以株形矮壮、花大色艳、脚叶不脱为佳,如果植株过高,则影响观赏效果。要使菊花矮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选矮生品种:菊花品种繁多,家庭培育多为案头菊,具有株矮、叶茂、花大、色艳、观赏期长、生长期短等优点。案头菊中矮生品种有“旭桃”、“凌波仙子”等。选插条时,在同一品种中应从节间短、茎干粗壮的母株上剪取插条,培育出来的菊花会相对矮些。
推迟扦插时间:菊花的常规扦插时间在4至5月,推迟扦插时间,就缩短了菊花的营养生长期,可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培养多本菊可推迟到7月中旬,培育独本菊可推迟到8月上旬。此时气温高、空气干燥,扦插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应选择生长势强、茎干粗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顶枝作为插穗,少留叶片。将插条下部叶片摘除,只留上部2至4片叶,以减少水分消耗。随剪随插,防止叶片失水。将插穗基部浸入50ppmGGR(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30至60分钟。插后置于阴凉处养护或阴棚遮阴,防止阳光直射,搭塑料棚,提高空气湿度。每天向叶片喷水一两次,以保持叶片湿润。喷时不要让水流入盆土中,这样既满足菊花对水分的需求,又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浅插浅栽:浅插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的影响,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方法是将插条插入盆土中3至4厘米,用手压实土壤,浇一次透水。半个月后,插穗依然保持绿色,表明已生根成活。扦插1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时要浅栽,以防水分和养分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移栽后先放在阴凉处养护,缓苗后再移到向阳处,让其接受较多的光照。第二次移栽同样要浅栽。先将盆土埋到盆高的一半左右,以后随着菊花茎干的长高而逐渐覆土,这样既可达到矮化株高的目的,又使埋在土内的茎干发出新根,增强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促使菊花生长健壮,花大色艳。
控制水肥: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须按“前控后促”的原则进行,即在营养生长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长,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在营养生长后期和孕蕾开花期要增加浇水施肥量,促使花蕾饱满,形美色艳,着花整齐。具体做法是在营养生长前期即第一次移栽后要控制浇水,以盆土略干为好,浇水宜在中午前进行。施肥可施0.1%的尿素或0.05%的磷酸二氢钾液肥。在营养生长后期,即第二次移栽后,除培养基质含肥量较高外,施肥量也要有所增加。每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同时叶面喷施0.1%至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肥。在现蕾前,浇水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如浇水过多,会引起徒长。现蕾后,株高基本定型,可增加浇水量,并结合浇水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促花大色艳。待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量。
摘心摘蕾:盆菊除独本菊外,一般留5至7朵花。要达到株形矮壮,应进行两次摘心。第一次摘心于菊花定植缓苗后,在3至4片叶的上面将主芽摘除。现蕾后,每枝只留一个长势好、花蕾大的主蕾,其余的侧蕾全部摘除。
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质:第一次移栽使用的培养基要求疏松、透气性强、肥力含量较低,以促使菊苗多发侧根。可用40%的腐叶土、40%的河沙和20%的园土配制而成,经消毒后使用。第二次移栽的培养基质要求通透性强,肥力较高,肥效持久,以满足孕蕾和开花的需要。可用10%腐熟的饼肥、50%的腐叶土、35%的砂壤土和5%的速效磷肥配制而成。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延伸,从而达到节间短、植株矮化的目的。常用的激素有比久(B9)、多效唑等。比久的使用浓度为0.1%至0.2%。使用方法是:扦插后一周,向菊苗顶部喷一次比久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上盆一周后,每隔7至10天均匀喷施一次比久溶液,直到现蕾为止,中间不间断。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忌中午喷药,因为易造成药害。

盆栽菊花如何矮化


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风姿绰约,色彩瑰丽,美不胜收。盆栽菊花以株形矮壮、花大色艳、脚叶不脱为佳,如果植株过高,则影响观赏效果。要使菊花矮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矮生品种和矮株扦插菊花品种繁多,家庭培育多为案头菊,具有株矮、叶茂、花大、色艳、观赏期长、生长期短等优点。案头菊中矮生品种有‘旭桃’、‘凌波仙子’等。选插条时,在同一品种中应从节间短、茎干粗壮的母株上剪取插条,培育出来的菊花会相对矮些。

二、推迟扦插时间菊花的常规扦插时间在4至5月,此时气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均适宜插条生根,利于扦插成活。推迟扦插时间,实际上缩短了菊花的营养生长期,可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培养多本菊可推迟到7月中旬,培育独本菊可推迟到8月上旬。此时气温高、空气干燥,扦插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选生长势强、茎干粗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顶枝作为插穗,少留叶片。将插条下部叶片摘除,只留上部2至4片叶,以减少水分消耗。随剪随插,防止叶片失水。将插穗基部浸入50ppmGGR(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30至60分钟。插后置于阴凉处养护或阴棚遮阴,防止阳光直射,搭塑料棚,提高空气湿度。每天向叶片喷水一两次,以保持叶片湿润。喷时不要让水流入盆土中,这样既满足菊花对水分的需求,又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三、浅插浅栽 浅插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的影响,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方法是将插条插入盆土中3至4厘米,用手压实土壤,浇一次透水。半个月后,插穗依然保持绿色,表明已生根成活。扦插1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时要浅栽,以防水分和养分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移栽后先放在阴凉处养护,缓苗后再移到向阳处,让其接受较多的光照。第二次移苗同样要浅栽。先将盆土埋到盆高的一半左右,以后随着菊花茎干的长高而逐渐覆土,这样既可达到矮化株高的目的,又使埋在土内的茎干发出新根,增强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促使菊花生长健壮,花大色艳。

四、控制水肥 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须按“前控后促”的原则进行,即在营养生长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长,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在营养生长后期和孕蕾开花期要增加浇水施肥量,促使花蕾饱满,形美色艳,着花整齐。具体做法是在营养生长前期即第一次移栽后要控制浇水,以盆土略干为好,浇水宜在中午前进行。施肥可施0.1%的尿素或0.05%的磷酸二氢钾液肥。在营养生长后期,即第二次移栽后,除培养基质含肥量较高外,施肥量也要有所增加。每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同时叶面喷施0.1%至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肥。在现蕾前,浇水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如浇水过多,会引起徒长。现蕾后,株高基本定型,可增加浇水量,并结合浇水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促花大色艳。待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量。

五、摘心摘蕾盆菊除独本菊外,一般留5至7朵花。要达到株形矮壮,应进行两次摘心。第一次摘心于菊花定植缓苗后,在3至4片叶的上面将主芽摘除。现蕾后,每枝只留一个长势好、花蕾大的主蕾,其余的侧蕾全部摘除。

六、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质第一次移栽使用的培养基要求疏松、透气性强、肥力含量较低,以促使菊苗多发侧根。可用40%的腐叶土、4 0%的河沙和20%的园土配制而成,经消毒后使用。第二次移栽的培养基质除要求通透性强外还要求肥力较高,肥效持久,以满足孕蕾和开花的需要。可用10%腐熟的饼肥、50%的腐叶土、35%的砂壤土和5 %的速效磷肥配制而成。

七、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延伸,从而达到节间短、植株矮化的目的。常用的激素有比久(B9 )、多效唑等。比久的使用浓度为0.1%至0.2%。使用方法是:扦插后一周,向菊苗顶部喷一次比久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上盆一周后,每隔7至10天均匀喷施一次比久溶液,直到现蕾为止,中间不间断。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忌中午喷药,易造成药害。

盆栽花木矮化技术


在盆花栽养过程中若不修剪整形,任其发展,就会长得枝叶疏散而降低观赏效果。

1、打顶

对萌芽性强的盆花来说,当主干长到一定高度时对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待侧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再进行摘心,便可使树干矮化。如对夹竹桃的主干和主枝打顶,能培养出较矮化的具有“三杈九顶”的丰满株形。

2、曲干

对枝干柔软、易弯曲的花木,待长到需要高度时进行人工曲干处理,能使株形变矮,培养出螺旋式花木。如将一品红弯曲处理,使之呈左右盘旋的螺旋状,枝干即能矮化生长,姿势优美。

3、整枝

对黄杨、海桐等花木,从幼株开始就不断整枝修剪,促其多发分枝,可修剪成圆形状造型;无花果也可以通过打顶和修剪形成较矮的圆头形造型,既矮化枝干,又使树姿优美丰满;现代月季每次开花后及时整枝,也可以达到矮化和多开花的目的。

4、环剥

对葡萄、佛手等易生根的花木,座果后环状剥皮,然后在环剥处包上装有基质的养料薄膜并绑扎好,经常保持基质湿润,2-3个月即可生根,此时及时剪离母株另行栽培,即发育成一个矮化的新株。

5、化控

用多效唑、壮丰安、助壮素、缩节胺等按一定浓度叶面喷雾,可使花木粗壮,且能达到矮化和枝繁叶茂的效果。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盆栽矮化羊蹄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先进花卉矮化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