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合欢巢蛾,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合欢巢蛾为鳞翅目巢蛾科昆虫。它主要危害合欢,是合欢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严重时,满树虫巢,大量叶片的叶肉被啃光或咬成残缺不全,树干呈现一片枯干景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毫米左右,翅展12毫米左右,前翅银灰色,上面有许多不规则黑点。卵椭圆形,黑绿色。老熟幼虫体长9至13毫米。初孵时黄绿色,渐变黑绿色,背中央和两侧有5条纵行黄绿线。受惊后非常活跃,往后跳动,吐丝下垂。蛹长6毫米左右,红褐色,包在灰白色丝茧中。

生活习性 合欢巢蛾一年发生两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及周围建筑物的砖缝、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中下旬羽化,在叶片上产卵成片状。 7月中旬幼虫孵化,先啃食叶片,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网状斑,稍长大后吐丝把小枝和叶连缀在一起,群体藏在巢内咬食叶片为害。7月下旬开始在巢中化蛹,8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这时易成灾,树冠出现枯干现象,9月底幼虫开始作茧化蛹越冬。

检查方法 为害初期检查树木枝条、树干和附近建筑物上的白色茧蛹,再查看树叶上是否出现被啃成的灰白色网点或以丝缀叶为巢的现象。

防治方法

(1)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以及7月底8月初刷除树皮裂缝及附近建筑物上的茧蛹。

(2)在幼虫初作巢期,虫量不多的可剪除虫巢,消灭幼虫。

(3)利用幼虫受惊后,向后跳动吐丝下垂的习性,可以敲打树枝,幼虫落地后集中杀死。

(4)于幼虫期喷1500至2000倍的辛硫磷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或1500倍速杀等杀幼虫。

xzH52.COm推荐阅读

樟巢螟入侵防治关键


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形饱满,树势高大,枝叶放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园林绿化品种。特别是近几年,香樟在园林绿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香樟养护质量也就成为影响景观效果的一大因素,其中香樟的主要虫害樟巢螟的防治为重中之重。一直以来,由于采取的传统防治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香樟虫害连年严重,越来越影响公路景观。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积累发现,在樟巢螟的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用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控制香樟樟巢螟的虫口数量,不仅能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防治方法。

认识樟巢螟

1.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约28毫米,头胸体部呈灰褐色,翅内横线斑纹状,外横线曲折波浪状,内外横线问有淡色圆形斑纹。卵乳白至浅红色,椭圆,略扁平,长约0.8毫米。幼虫黑灰至棕黑色,亚背线宽而深。老熟幼虫体长约23毫米。蛹棕色,腹末有臀棘8根。茧扁椭圆形,似西瓜籽大小,长约15毫米,白色薄丝状,茧上常粘附泥土。

2.发生规律

樟巢螟一年发生2代,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一年可发生3代。越冬代是以老熟幼虫结薄茧后在浅土层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出现成虫并在香樟叶背边缘呈鱼鳞状重叠排列产卵。6月初出现第1代幼虫,幼虫具有群集性。低龄幼虫先将两片香樟叶缀起。躲在其中为害,以后随着虫龄的增大,缀叶逐渐增多,形成虫巢。8月出现第2代幼虫。樟巢螟有着世代重叠现象,6~10月虫巢内有着不同龄期幼虫的为害,一般在10月份老熟幼虫下树结薄茧后在浅土层中越冬。

防治现状

很久以来,在绿化养护中,对香樟樟巢螟的防治仅仅注重其发生了虫害喷洒化学药剂杀灭幼虫,一般是在幼虫发生期喷洒敌敌畏、敌百虫之类的有机磷杀虫剂。这类药剂毒性强、药效期短,污染环境严重,长期使用又会使幼虫产生抗药性。同时樟巢螟又具有假死性,在喷药或扰动后会出现受惊垂丝下落的现象,除了被药剂触杀死亡的幼虫外,下落的樟巢螟幼虫还会继续上树危害,而药剂没有喷洒到的部位,樟巢螟仍继续危害,经过这些“洗礼”的幼虫就增强了对化学药剂的抗性。由于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使得樟巢螟的防治出现了越治越严重的现象,树上的虫巢一年比一年多。

为了保持景观面貌,又得花大量的人工摘除虫巢。一般在夏季的3个月中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人工摘除虫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由于喷洒化学药剂所引起社会负面效应强烈、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等原因,使用更为合理、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来取代原有的方法势在必行。

综合防治应用

1.综合防治的概念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生态学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综合防治方法

笔者所采取的樟巢螟综合防治方法是,首先应用物理方法,加强对香樟的日常养护管理,提高香樟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再结合药剂防治及生物防治,从长效管理的角度出发,逐步降低每年的虫口发生量,以最终达到能自然控制樟巢螟危害的目的。

(1)物理方法

所谓采用物理的方法防治香樟樟巢螟。包括了最为简单易行的手段:以日常养护管理为抓手,做好香樟的修剪、松土、人工摘除幼虫虫巢等工作。增强树势及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有效的控制樟巢螟发生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

①修剪

修剪对提高植物生长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每年的3月香樟新梢生长期,针对一些下垂枝、枯枝、弱枝、过密枝进行修剪;对于一些生长势减弱的大树,对其粗大的主枝进行回缩修剪。以利恢复生长;对长势较旺的树进行疏剪。使香樟树内膛枝条舒展自然,尽量使上下两层枝条错落分布。修剪的原则是以不影响其树形美观、生长要求为宜。通过对香樟的适当修剪,在樟巢螟发生时,也提高了喷洒药剂及人工摘虫巢的效果。几年来对樟巢螟防治分析比较中得出,经过修剪的香樟用于防治樟巢螟的成本明显低于未经修剪的。同时每年遭受台风暴雨所造成的损失也有所减小,这也是意外收获。

②松土

樟巢螟是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的,所以利用樟巢螟的这一特点,在冬季12月至1月间,香樟养护工作主要是对其树冠投影范围内土壤进行松土(硬质地坪除外),深度在40厘米左右。这样一是有利于土壤疏通透气不板结,二是表土外翻,可将在浅土层中越冬的幼虫消除或外翻露出冻死,以利于减少翌年樟巢螟的发生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结合松土,在树根周围环状施用复合肥料,以提供香樟养分,增强其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抵抗力。

③人工摘除虫巢

人工摘除虫巢是樟巢螟防治中的对药剂防治的补充措施。在樟巢螟药剂防治过程中可能由于药剂喷洒时间、喷洒方法、气候等因素而造成效果不佳。在后期出现了虫巢,这时就要及时人工摘除虫巢,并消灭其中的幼虫,以减少虫口数量。樟巢螟幼虫有着群集生活的特点,缀叶形成虫巢,并在虫巢内生活。一个虫巢内有数条幼虫进行取食危害,所以摘除一个虫巢可消灭数条幼虫对香樟的危害。笔者通常采用的除虫工具是自制的虫钩绑扎于长竹竽上,或使用高枝剪。

人工摘除虫巢的关键是摘巢时间和摘巢方法的掌握,摘虫巢时间过晚,则巢内的老熟幼虫已落地结茧化蛹,摘除的只是空巢,这样就增加了下一代樟巢螟的危害量。从历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范围内樟巢螟发生的时间记录来分析,通常第一代幼虫在6月上旬出现,而人工摘虫巢的最佳时间为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在8月上中旬出现,人工摘虫巢的时间为9月中旬。每年受气候影响、樟巢螟发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摘巢的最佳时间前后有变化。所以掌握摘巢时间可以有效的控制樟巢螟的发生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摘巢方法及虫巢处置的问题。摘下虫巢后要立即将巢中的幼虫踩死,然后将虫巢放入袋中,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

药剂防治是樟巢螟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虫害发生时喷洒药剂,是控制樟巢螟扩展的有效方法。笔者所采用的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结合的方法,是将无公害药剂与生物制剂的交替或混合使用,以达到速效、长效、降低污染的目的,在樟巢螟防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无公害药剂采用的是植物性触杀剂,能迅速并有效的击溃害虫,阻止樟巢螟形成虫巢,以减少人工除虫量。在喷洒的药剂内,加入生物制剂。利用生物制剂的以细菌治虫原理,使樟巢螟畸形渐渐死亡,即使没有死亡的幼虫也会丧失或减弱养殖后代的能力,并能将细菌传染到下一代,抑制其下代的幼虫质量和虫口发生量。香樟的天敌较多,如蟾蜍、蛙类、姬蜂、茧蜂、寄蝇等,使用生物防治还能保护天敌,创造天敌的生存环境,以虫治虫,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治理路线。

樟巢螟的防治


发病症状:香樟瘤丝螟,米虫大小,身体白色,头黑色,是香樟的主要害虫。瘤丝螟幼虫吐丝结巢,将数片叶片粘连,叶丝缀叶结巢,幼虫在巢内食害叶片与嫩梢,形成鸟窝状, 严重发生时可将樟叶吃光,仅残留枝埂。该虫一年二代,幼虫白天很少活动,傍晚开始外出取食。第一代幼虫危害期在6月中旬,第2代危害期在9月上旬。药剂防治控制在大量结巢之前,以触杀药为主(如三矬啉),内吸药为辅(如吡虫啉、杀虫单等)的复合药剂效果较好。

防治方法:

1、近阶段主要做法:人工摘除虫苞,并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毁,决不能随地丢弃。

2、来年,视病虫发生情况,可采用化学防治。幼虫防治药物可选用:20%阿维灭幼脲2000~2500倍液、20%虫无赦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喷药要在傍晚进行,并尽量淋透虫巢。

3、施药适期:应抓住二叶虫苞盛期,一代在6月下旬(发生量大的地段7月上旬再喷药一次),二代在8月下旬9月初喷药。至9月下旬,漏治地段应及时采摘虫苞,并集中销毁。

银合欢


作为园林设计中常出现的银合欢花卉,很多人都愿意大价钱购买,但很多人并不熟知它,今天西南苗木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它。

银合欢,别名:白合欢;主要特性:高产;优质;抗逆;其他;原产地:中美洲;银合欢原产墨西哥南部尤卡坦(Yu-catan)半岛。大约在公元1600年以前传入菲律宾,其后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毛里求斯岛、澳大利亚北部亦引种栽培。18世纪,印尼和非洲把银合欢作咖啡、可可、金鸡纳和胡椒等作物的荫蔽树或氮来源树种。是一种芳疗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价格昂贵,可用作皮肤保养、防腐杀菌、抗忧郁以及镇静剂。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幼枝被短柔毛,老枝无毛,具褐色皮孔,无刺;三角形,小。羽片4-8对,长5-9(-16)厘米,叶轴被柔毛,在最下一对羽片着生处有黑色腺体1枚;小叶5-15对,线状长圆形,长7-13毫米,宽1.5-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被短柔毛,中脉偏向小叶上缘,两侧不等宽。头状花序通常1-2个腋生,直径2-3厘米;苞片紧贴,被毛,早落;总花梗长2-4厘米;花白色;花萼长约3毫米,顶端具5细齿,外面被柔毛;花瓣狭倒披针形,长约5毫米,背被疏柔毛;雄蕊10枚,通常被疏柔毛,长约7毫米;子房具短柄,上部被柔毛,柱头凹下呈杯状。荚果带状,长10-18厘米,宽1.4-3厘米,顶端凸尖,基部有柄,纵裂,被微柔毛;种子6-25颗,卵形,长约7.5毫米,褐色,扁平,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0月。

栽培技术

银合欢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12℃生长缓慢,低于10℃,高于35℃,停止生长,0℃以下叶片受害脱落,34.5℃时,植株上部及部分枝条枯死,56℃时地上部枯死。翌春,仍有部分植株抽芽生长。银合欢属阳性树种,稍耐荫,在无荫蔽条件下生长最好,对日照要求不太严格,在华南诸省区均可开花结实,广东,广西、海南生长最好。湖北武昌冬季枯萎,但也可收到部分种子,但种子质量较差。银合欢根系发达,一年生植株根系达12m,5年生可达5m以上.近地表侧根着生直径220mm,多浅裂,粉红色根瘤。由于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层深处的水分,耐旱能力强。在年降雨量10003000mm地区生长良好,但也能在250mm地区生长。能耐南方旱季少雨条件,数月无雨,仍能存活。不耐水渍,长时间积水生长不良。

饲用价值

银合欢叶量大,鲜嫩枝为总重量的60%以上,且一年四季均可采摘,适口性较好,牛、羊、兔均喜食,晒干后制成草粉可喂猪,禽,可青刈,也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供放牧利用。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含量比大翼豆高7%、银叶山蚂蝗高2325.5%、黄大豆高3841%,格拉姆柱花草高6468%,氨基酸含量与紫花苜蓿相近,而胡萝卜素含量(536mg/kg)且比苜蓿高1倍多。

金合欢和合欢的区别


一、叶子的区别

金合欢和合欢的叶片、外形也有很大的区别。金合欢的叶片很小数量比较多有20对左右,而合欢的叶片相对来说稍微大些,数量也只有十几对。金合欢属于小乔木植物,高约2-4米左右,树皮是褐色比较粗糙。分枝较多,枝刺长约2厘米左右。合欢属落叶乔木植物,最高可长到16米,分枝属嫩枝较小且有棱角。

二、花朵的区别

金合欢和合欢的开花时间也是有区别的。金合欢通常是开完花以后才长出叶子,而合欢花开花的顺序则是相反的,合欢的叶子长出来以后才会开花。两种植物开花时花朵的颜色也是有区别的。金合欢的花朵是金黄色的,而合欢的花朵则是粉红色或是白色的。

三、荚果的区别

金合欢和合欢的荚果区别也很大。金合欢的荚果颜色是褐色的,呈圆柱形比较膨胀,长度约3-7厘米,宽度为8-15毫米。合欢的荚果呈长条状,长度为9-15厘米,宽度为1.5-2.5厘米左右,嫩荚果上有细小的软毛。

四、育苗方法的区别

金合欢的育苗方法和合欢的育苗方法也是有区别的,金合欢有两种育苗方法分别有营养钵和圃地育苗。合欢的育苗方法只有营养钵育苗这一种。营养钵育苗是用泥塘土或是草皮土细筛后与肥料均匀混合成营养土,把少量的微量元素加到营养土中能预防土壤中的病虫害对幼苗造成伤害,保证幼苗健康生长。圃地育苗:进行圃地育苗时要选在面向阳光土层比较厚的壤土或是沙土而且方便排水和灌溉的地方。

五、医药价值的区别

金合欢有止痛、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合欢对由健忘、胸闷等引起的神经衰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以上几点就是我总结的两种植物之间的区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合欢简介


合欢又名夜合树,原产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中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

养殖: 主要用播种养殖。10月采种,种子干藏至翌年春播种,播前用60摄氏度热水浸种,每天换水1次,第三天取出保湿催芽1周,播后5-7天发芽。

栽培: 育苗期及时修剪侧枝,保证主干通直。移植宜在芽萌动前进行,但移植大树时应设支架,以防被风刮倒。冬季于树干周围开沟施肥1次。

病虫害: 主要有溃疡病危害,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喷洒。虫害有天牛和木虱危害,用煤油1公斤加80%敌敌畏乳油50克来杀天牛,木虱危害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应用: 合欢树冠开阔,入夏绿荫清幽,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红色绒花吐艳,十分美丽,适用于池畔、水滨、河岸和溪旁等处散植

盆栽合欢


合欢虽然是乔木,但也可以盆栽。春至秋是其观赏期,叶翠绿,花奇特,美丽而俊秀。盆栽和露地栽培一样,用土不太讲究,只要肥沃即可。合欢不耐水涝,盆土不可过湿,更不要有积水。合欢是阳性树种,在养护期间,要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过于荫蔽则生长不良。在生长季节要每月施一次腐熟的液肥,即能生长良好。盆栽的合欢,因受容器的限制,根系不发达,不耐严寒,在冬季落叶以后,应置于冷室过冬,盆土以不结冰为好。若无冷室之条件,则应将花盆埋入地下过冬,避免引起冻害。在河南以南地区,可不必防冻。盆栽合欢多是为了观赏,不宜让其长得太高,当小苗长到20厘米高时,就要打顶,让其分生侧芽(侧枝),便于成形。合欢枝条比较稀梳,栽培中要注意多留侧芽,使其枝条长得丰满,增加观赏性。盆栽合欢管理比较简单,没有特殊要求,几乎没有病虫害。为了造形、制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绑扎和修剪。

合欢需要用种子繁殖。在深秋11月,自然落叶以后,就要采集种子,或者在大树下收集自然落下来的种子。将收来的种子剥去荚皮,放阴凉干燥处收藏。来年清明节前后,当气温稳定在18℃时,即可播种。黄河以南地区,根据当地气温条件,播种期可以提前。播种方法也比较简便,播种时不需催芽,可直接播种。种子覆土厚度2厘米至3 厘米,播后即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20天至25天出苗。幼苗期要加强管理,每半月浇一次液肥,使其生长良好。第2年早春,新芽尚未萌动时,便可移栽。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当然,也可以直播在盆中,管理同露地播种。

银合欢和金合欢的区别


1.外形的不同

银合欢:它是常绿的,没有刺,是一种直立的灌木护着是小乔木。植株的高度有6厘米,偶尔会有二回的羽状的复叶,羽片一般有4到8对,小叶子有10到15对。形状是线状矩圆形的,顶头是尖的,基部是楔形的,中脉的两边是不对称的,背面的颜色还比较的浅。头状的花序是腋生的,像球的形状的。另外它的花也非常的小,但是很多而且还很密集,花瓣的颜色是白色的,比较的狭小。它一般都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的地方生长的。

金合欢:它虽然也是一种灌木,但是却非常的高,高度可以达到2到4米,枝上面还有好多的刺,刺的长度可以达到1到2厘米。二回羽状的复叶,羽片有4到8对,每个羽片还有很多小叶,大约有10到20对,这点是跟银合欢是一样的,小叶片也是线状长椭圆形的。它的种子非常的多,颜色是黑色的。叶柄比较的扁平,可以垂直排列在一起,基部有很多的尖刺。花也是比较小的,但是颜色是淡黄色的,偶尔会有白色的。闻起来非常的芳香。

2.作用不同

银合欢:它的树形比较的美观,可以进行随意的修剪,非常的典雅大方。经常适合在庭园里面或者是城镇的绿化围墙来使用。另外它的花、果和皮都可以用作药,可以很好的消除肿痛,还能止血。一般都是用来治疗一些咳嗽、关节疼痛的病症,都有着很好的作用。还能够保护生态,绿化荒山。

金合欢:它有很多的枝干,还有很多刺,所以经常被用作绿篱。它的木材也非常的坚硬,所以可以当成比较贵重的器材。另外它的根还有荚果里面含有的东西,可以用来作为黑色的染料,用作药的话还能够清热。此外,花也非常的香,可以提炼出来当做香精。

巢蕨盆栽有哪些要点?


巢蕨又名鸟巢蕨、山苏花等,为铁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岛、云南南部和台湾热带雨林中均有分布。巢蕨株形丰满,叶色葱绿,是良好的悬挂观叶植物。它以体形粗壮、潇洒大方又带浓郁野味的蓬勃容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其栽培要点是:

(1)巢蕨盆栽常用山泥、塘泥掺拌适量碎木偶为培养基质,再稍微加点基肥。基肥可用豆饼;有条件的可用蔽根、苔藓或碎树皮作盆栽材料。

(2)巢蘸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栽植后宜放在庭院内遮去约50%左右阳光的树荫下养护。生长期要注意经常检查水肥情况,它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潮润,并应每日数次向叶片及周围喷水。保持相对湿度80%以上,但盆内不可积水,否则容易烂根致死。生长季节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肥,一般每年施4-6次肥即可。冬季可放在温室或房间内向阳的地方,使其接受温暖的阳光。白天室内温度最好在20℃以上,夜间也应在15℃以上,温度低则停止生长。

(3)每5-7天要转动一次花盆方向,使植株受光均匀,各部分平衡发展,以利促其生长健壮。

(4)适时剪除枯萎枝叶,以保持株形美观。

巢蕨的繁殖一般用分株法。植株生长较大时,常常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把需要分出的植株根系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

巢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护方法

1、温度:巢菜的耐寒性比较好,只要温度在零度以上就会生长。播种的温度在十度左右,幼苗会出土生长,它不耐高温,温度超过三十度,植株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

2、浇水:它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要长期的保持泥土湿润。分枝期和青荚期对水份的消耗比较大,需要给它补充水份,如果长期保持泥土干燥的话,植株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每隔一周,都需要给它浇灌一次水。

3、施肥:在生长过程中,它对磷元素消耗的较快,因此植株容易出现氮多磷少的情况,这个时期需要给它使用磷肥,以保证氮磷平衡,也可以促进以后的产量。施肥频率为一月一次。

4、光照:它不能接受强光照射,强光照射会影响生长,因此光照方式要以散光为主,光照时间保证每天四小时就行了。

二、养殖技巧

1、繁殖:繁殖它可以使用播种法。首先需要在土里拌上基肥,一般是每亩地使用1500千克的有机肥。将选好的种子使用条播的方式播进土里,行距保湿三十厘米,播种后盖上土,给它浇一次粪水,一般一周就可以出苗了。

2、除草:养殖它的地方经常会有杂草长出来,为了避免杂草与植株争夺营养,因此定时除草,除草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药剂喷洒在巢菜上面。

三、问题诊断

1、虫害:植株容易感染毛虫和盲蝽等害虫,如果发现,要使用药剂进行喷洒除虫。

2、病害:植株出苗以后,要经常给它喷洒多菌灵以增强抗病能力。它容易感染白粉病和叶斑病,如果感染的话,要尽快将病苗拔掉销毁,避免继续感染,然后给植株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四、其它问题

1、食用:它不能吃,但是可以入药。

2、毒性:它在花期的时候是有毒的,因此养护过程要避免与它的汁液接触,操作的时候要戴好手套和口罩,如果不小心接触了汁液,需要使用清水清洗,然后尽快就医。

合欢育苗技术


合欢为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适应多种气候条件,喜光,对土壤适应能力强。好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干旱瘠薄和轻度的盐碱、浅根性、萌芽力差,不耐修剪。
合欢种子椭圆形,扁平,长0.7-0.8CM ,熟时深褐色,种子千粒重约40克,每公斤25000粒左右,发芽率60-70%,常用播种繁殖。育苗地选择肥沃、湿润的砂壤土,春天播种,播种前种子在温水中浸种2-3天,然后混沙催芽,等种子开始萌动时下地,播后10天左右发芽出土。条播行距约25厘米,每亩播种量6-8斤,覆土厚0.5-1厘米。营养钵点播3公斤左右。
幼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条播苗每米留5-6株,营养钵点播株距定为20厘米。培育过程中,需注意排水,幼苗易倾斜,必要时可栽竹竿扶直。

金合欢树和合欢树的区别


一、树干的不同

金合欢树树干上面分布着很多刺,颜色呈现灰褐色,属于落叶小乔木。

合欢树别名众多,树干上面没有刺,高度可达16米,颜色较深。

二、叶片的不同

金合欢树叶片对称向外生长,到了夜间会相互成对的合起来,长出叶片的时间偏晚,在开花之后。

合欢树一般有10到30对的小叶,形状为线形或者是长圆形,长度大约在6-12毫米左右,宽度大约在1-4毫米左右,边缘分布有小毛,叶片长出时间在花朵开放之前。

三、花朵的不同

金合欢树花朵颜色为黄色,远远看去就像黄色的云彩,非常的美丽漂亮。

合欢树花朵颜色为白色或者是粉红色,花萼管状,长大约3毫米,花期在6到7月份。

相信《合欢巢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合欢算是宿根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