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白粉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大部分花木均会感染此病。大棚种植植物发病更加严重,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丧失经济和观赏价值,重则全株死亡。

白粉病的种类很多,但各种白粉病在症状、危害、发病流行方式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症状特点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形小斑,边缘不明显。不久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在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能开花。

发病规律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或水珠飞溅传播。当气温在20℃至25℃,湿度较大时,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发病。因此,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的品种栽植是防治本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在生产实践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

加强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药剂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

内吸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

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000至1500倍液。

其他药物还有小苏打500倍液,可在发病初期每3天喷1次,连喷3至6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喷5%百菌清粉尘剂每67平方米用100克。

XzH52.COM好文推荐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受害植物:大叶黄杨、紫薇、狭叶十大功劳、月季等

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的症状为叶片表面覆盖白色的粉状物,覆盖率最高可达100%。如狭叶十大功劳的嫩叶被此病害感染,叶片会发生卷曲现象。整株被此病害严重危害,则生长势减弱,新叶很难萌发。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终年可发生危害,病害迅速发展期为3—6月份,至8月份左右达到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勿过密种植,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剪掉发病严重的枝叶,可减少侵染源;

2、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如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严重后再施药,即使白粉病消除,叶片也会留下黑斑,影响观赏;

3、防治药剂3%多氧清600倍液、47%美克2500—3500倍液均匀喷雾。

月季白粉病怎样防治?




白粉病是月季常见的病害。在雨水多,空气潮湿,光照少,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白粉病蔓延最快。一旦传染,会在植株新梢、嫩叶以及花蕾、花梗上长出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这是病菌抱子。一般在黄梅季节和秋雨连绵时期发病严重。

病状

开始发病时,在叶片、新梢、嫩枝、花芽、花柄等表面产生一层白色粉霉状物,随着粉霉状物逐渐扩展蔓延,叶片停止生长,并发黄、卷曲。皱缩,枝条发育畸形,植株矮小以至于枯,严重时花蕾毁坏不能开花,或开小花、畸形花,甚至使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可将嫩叶上的白粉刮下烧毁,也可以将带病的枝叶剪掉烧毁。

②发病前,可喷洒200—300倍波尔多液或石灰硫磺台剂,每两周喷洒一次,连喷3—5次可以预防。

③用洗衣粉溶液涂洗病部2—3分钟后,甩清水漂净,隔天一次,2—3次后可减免危害。

④若已发病,可喷硫磺制剂,即将硫磺粉包于粗布内.放在水中揉搓,制成悬浮液喷射,一般5—7天喷一次;病情严重时,可隔一3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硼酸溶液喷射,硼酸溶液既能控制白粉病蔓延,又能促使患病后的花蕾照常开花,也不影响无病枝叶的生长,效果良好。配制时用硼酸1克,水1000克,配合后喷射患部。喷射要全面,尤其叶背要喷到,隔2—3天再喷即可。也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代森锌800一1000倍液喷雾防治。但是不要在气温高于32℃ 时喷药,以免烧叶。

月季白粉病怎么防治?


内容提要月季花又叫月月红。花期很长,花色丰富多彩,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花,很多人在家里或者办公室放置月季。但让很多人头疼的是月季的病害,其中不得不提到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月季、蔷薇科植物等花卉,5月中下旬初次侵染,6、7月份蔓延,受害后,叶面、嫩梢上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白粉病怎么防治吧!

1月季花白粉病的危害症状

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2月季花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月季花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温室栽培时,应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
2、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早春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架来源。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
3、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可选用15%粉镜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50%多流悬浮液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月季种植如何防治白粉病?月季种植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种植中白粉病是危害最严重的,那么月季种植中如何防治白粉病?接下来小编就详细的为您介绍下月季种植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月季。

白粉病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卷曲成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黄斑,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表面均匀布满白色的粉层。

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施用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加钙钾肥的用量,使植株长势强健,增强抗病能力。

发芽前喷护树大将军,防止病毒复制和感染,防治腐烂、溃疡等多种皮层病症以及防霜冻、防冻害等功效。

发病初期喷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杀菌剂进行喷施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对于月季种植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已经有了了解,最后祝愿大家好运。

苗木白粉病、赤星病的防治


不同品种的苗木在防治白粉病、赤星病方面效果不同。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栽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发病前可用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如已发病,可用500-1000倍的退菌特或用800倍的代森镀防治,或用0.5摄氏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也很好。
黄化病的防治,苗木黄化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缺少铁、钾、铜等微量元素或缺氮素肥料所造成的。苗木发生黄化以后,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停止制造蕾养物质。苗木失绿轻者生长不正常,影响生长;失绿严重者,叶缘枯焦以至死亡。
对于此病必须要及早防治,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展严重时再进行治疗的话,将会很难奏效。为了防止此病的发生,土壤中应该多施有机肥料,并且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发病的初期,可喷灌0.2%-0.5%的硫酸亚铁或喷钾、铜等微量元素。喷时雾点越细越好。每隔1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后,叶色一般可恢复。

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为紫薇上常见病害,局部地区受害较重。症状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夏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开展后即可感病,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病原为南方钩丝壳菌(UncinulaaustrolianaMcalp.),属核菌纲、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

传染途径紫薇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炎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透光不良时病重。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紫薇萌生力强,重病的成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薇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2、药剂防治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有效的防治豌豆白粉病技术是什么?


有效的防治豌豆白粉病技术是什么?

最有效的防治豌豆白粉病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性强。

(2)实行轮作。

(3)选用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o.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

(5)在豌豆第一次开花或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 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轮用或混用,10~15天1次,连喷3~4次。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提早播种期、种植早熟品种、轮作倒茬和加强田间管理,提早播种期和种植早熟品种使豌豆在病害流行前已采收,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轮作换茬在时间和空间上可延缓病情扩散,但不能防治白粉病。药剂防治对于豌豆白粉病非常有效。

豌豆白粉病防治用什么药

目前的防治药剂有硫制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和三唑类杀菌剂等。防治效果明显的药剂主要有:43%戊唑醇2000倍、30%氟菌唑2000倍、20%丙环唑800倍、15%三唑酮1000倍、40%多酮800倍等,于豌豆发病初期喷施,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金盏菊白粉病


金盏菊白粉病是金盏菊的主要病害,发生后可严重影响其观赏特性。

症状叶和茎均可受害。病发初期,在叶的正反面出现白色圆形的粉斑,进一步扩展呈不规则状,叶面似铺上一层白粉,茎部同样也为白粉覆盖,植株生长减缓,花朵变小,最后,病叶、茎发黄,整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在被害叶、茎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空气或雨水传播。此病在金盏菊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尤以5月至6月最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菌力。在阳畦过冬的植株,特别是在3至4月天气转暖时,要及时通风,降低湿度。②在植株生长末期,彻底清除病叶病株,并烧毁。③喷施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7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喷药时,整个植株均要喷到,每隔10至15天喷1次,连续喷2至3次。

花卉白粉病


中文名称:花卉白粉病
中文别名:花卉白粉病、蔷薇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
拉丁学名:Sphaerotheca pannosa 、Sphaerotheca fuliginae 、Erysiphae cicheracearum、 Podosphaera oxyacanthae
为害作物:花卉。白粉病可使月季、玫瑰、蔷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也能使菊花、,凤仙花、瓜叶菊、福禄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
为害症状: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吸器伸人表皮细胞中吸收养分,少数以菌丝从气孔伸人叶肉组织内吸收养分。发病严重肘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
发病特点: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一种以上的白粉菌侵染。
蔷薇白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是月季、玫瑰、蔷薇、桃花等苗木普遍发生的病害。蔷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21℃、空气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
凤仙花白粉病(S. fuliginae)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鸡菊、三色堇、木槿、玫瑰、瓜类等。有人认为律草单丝壳菌(S. humuli)可侵染凤仙花。律草单丝壳在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菊花白粉病(Erysiphae cicheracearum)可侵染紫藤、枸杞、凌霄、福禄考、风铃草、美女樱、飞燕草、蜀葵、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丽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认为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
山楂白粉病(Podosphaera oxyacanthae)可侵染山楂、榆叶梅、麻叶绣线菊、中华绣线菊等。此外,还许多白粉病病原。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繁殖 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种。
2.清除病源 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不用可能带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扦插、分株。避免适合白粉病菌生长的最适湿度持续时间过长。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5%敌唑铜2500-3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

牡丹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牡丹白粉病的防治方法|牡丹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牡丹病毒病 症状:牡丹环斑病毒(PRV)在叶片上产生深绿和浅绿相同的同心轮纹圆斑,同时有小的坏死斑,植株不矮化,TRV亦变化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有时则呈不规则形,而PLCV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扭曲,叶黄化卷曲。 病原物: (1)牡丹环斑病毒(Peonyringspotvirus,PRV)病毒粒体球状,27纳米。难以汁液摩擦接种,可以由蚜虫传播。 (2)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 TRV)病毒粒体有两种,长的为190纳米,短的为45~115纳米。能汁液接种,报道线虫、菟丝子和牡丹种子都能传毒。 (3)牡丹曲叶病毒(Peonyleafcurlvirus,PLCV)由嫁接传染。 传染途径:用病株分株养殖,或作嫁接材料以及田间蚜虫大量发生。寄主植物:PRV、PLCV为害芍药、牡丹;TRV除芍药、牡丹外,还为害风信子、水仙、郁金香等花卉。 牡丹白粉病 症状: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 病原物:ErysipheaquilegiaeDC.etMer.,称耧斗花白粉菌。 传播途径: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牡丹褐斑病 牡丹褐斑病在牡丹生育后期发生。 症状: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苍白色斑点,一般直径为3-7毫米大小的圆斑。一叶中少时1~2个病斑,多时可达30个病斑。病斑中部逐渐变褐色,正面散生十分细小黑点,放大镜下绒毛状,具数层同心轮纹。相邻病斑合并时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发生严重时整个叶面全变为病斑而枯死。叶背面斑病呈暗褐色,轮纹不明显。 病原:病原菌为变色尾孢菌(Cercosporavariicolor Winter).

牡丹白粉病症状?牡丹白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牡丹花色娇艳,倾国倾城,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牡丹,但是白粉病却经常发生,这让很多花友头疼,下面我们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牡丹白粉病症状?牡丹白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牡丹白粉病症状:

株丛中荫蔽处枝叶、叶柄先发病,外部不易发现,待发现时已很严重。叶面常覆满一层白粉状物,后期叶片两面及叶柄、茎秆上都生有污白色霉斑,后期在粉层中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牡丹白粉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上越冬。翌春病芽萌动,病菌随之侵染叶片和新梢。露地、温室、塑料棚均有栽培的,分生孢子能终年不断地繁殖,且耐寒能力强,0℃也不致丧失其活力,因此分生孢子也是重要初侵染源,能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子囊孢子在侵染中一般不起作用。该菌生长适温21℃,最高33℃,最低3-5℃。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7%-99%时萌发率高,相对湿度23%,也有少数仍可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很低。条件适宜时,经72小时即可完成其无性循环,在田间则需时7-10天。露地5、6月和9、10月发病较多,在温室终年均可发生。栽植过密或偏施、过施氮肥,通风不良或阳光不足易发病。植株幼嫩期的嫩叶因含有b-丙氨酸,对该菌孢子萌发及发病有利。

牡丹白粉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必菌鲨1000-1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牡丹白粉病症状?牡丹白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好运。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白粉蚧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