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鹃药害与肥害的区别,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杜鹃花发生药害和肥害,有相同的特征,又有不同的表现。相同之处表现为同属生理性伤害,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叶片发枯、脱落,但斑块不会缓慢扩展,也不会在其上出现病原物。

药害与肥害的不同点表现在:杜鹃花发生药害,表现为对某种或某类农药的反应敏感,比如叶片喷洒了某种农药后,在数天之内叶片沾着药液的部位变黄、发枯、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但不会伤及根系,一般不容易导致全株花木死亡,而且从出现药害斑到叶片脱落经过的时间要比肥害长一些(注意也有例外,如梅花在喷施了乐果等药液后,1天至2天内叶片会全部落光)。由于其为酸性花卉,强碱性的农药对其有明显的副作用。再则,杜鹃花使用农药时,一是浓度要低,二是要避开高温季节的正午前后,防止产生药害。杜鹃花类喜肥,但不耐肥,更不能用碱性肥,否则很容易造成肥害伤根损叶。比如,误施了生肥、浓肥、大肥、座底肥后,易导致杜鹃细嫩的毛状须根细胞出现反渗透,使其嫩根失水后萎缩枯死,在1天至2天内即可引起叶片枯焦,甚至全部脱落,严重时全株死亡。如果肥液浓度偏大,及时进行浸水淋洗抢救,虽不会死亡,但也会严重伤及植株“元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为此,杜鹃追肥应薄肥勤施,切不可盲目追施生肥、浓肥、大肥,一般有机肥的浓度为10%左右,即对水10倍进行浇施。化肥的浓度为O.3%左右,用于浇施根部,叶面追肥的浓度为0.1%左右。另外,无论是映山红或是西洋杜鹃,对含有某些微量元素的复合磷酸二氢钾也比较敏感,不宜用来喷叶,否则易导致叶片枯焦、细枝枯死,同样会严重影响其生长或成活。7月至8月高温季节,杜鹃生长停滞,应停止施肥。秋末冬初,植株进入休眠状态的种类,冬季应停肥。一般情况下,施肥后的第二天早上,要浇一次清水,作用在于溶解土壤中的肥料,以利于其根系吸收。 其他花卉发生肥害、药害的情形与杜鹃基本相同,但对一些花卉比较敏感的农药一定要避免使用,如石榴及十字花科花卉忌杀螟松,梅、桃、樱花、石榴、杏、橘、菊花、珊瑚花、金苞花、虾衣花、金脉爵床、金脉单药花、网纹草等,忌乐果和氧化乐果,雪松忌速扑杀,梅、桃、樱花等忌敌百虫,梨、柿、桃、梅忌百菌清,梨、桃、梅忌石硫合剂,橘、桃、杏、梨、李、柿忌波尔多液,樱桃、花烛忌马拉硫磷,酒瓶兰忌甲胺磷,桃花对三唑酮敏感,梅花对久效磷、呋喃丹过敏。对于上述花木种类,使用农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是尽量避免使用,二是最好在落叶期使用,三是降低浓度使用,把药害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xZh52.CoM展读推荐

映山红与杜鹃的区别


1、区别

不少花友不知道映山红和杜鹃有什么区别。其实真的很简单,在杜鹃花的花期,也就是4-5月份的时候,山上的野杜鹃就会成片成片的开放,将整座山峰都点缀上大片大片的红色,人们看见了这种景观,自然而然的将开满山的红花,也就是野杜鹃称之为“映山红”了。

想要知道杜鹃花为什么也叫映山红,花友们可以自己在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去野外看一下。每年的四月份左右,成片的杜鹃花会在山上开放,给整座山化上红妆,非常壮观。

所以,总的来说,映山红是杜鹃花的一种别名,泛指各种各样的红色的杜鹃花。

2、注意事项

映山红仅仅指的是杜鹃花之中红色的品种。因为杜鹃花除了红色之外,还有其他的颜色,不过这些颜色的杜鹃花却不能够称为映山红。

花木遇到肥害怎么办?


大量浇水花木受肥害会直接伤害根系,当出现花木叶片萎蔫的情况时,应立即大量浇水,促使过多的肥量随水由盆孔流出,连浇三四次。 除枝花木受到肥害的摧残,不仅生长受阻,而且在生理上发生变化--基部向上输送养分的能力减弱。为了减轻营养供给负担,应将花木枝条适当剪除一部分。耐修剪的花木重剪,反之则轻剪。 换土洗根换土洗根是针对受肥害较重而又处理不及时的花木。对此种情况,只有采取换土洗根才行。作法是:将受害植株从盆中倒出,除掉培养土,将根系放在水中洗净。洗净后,修剪掉一部分根系,以修老根为主,再栽人纯净的河沙中,放到荫棚下养护催根。 避光受肥害后的花木难以承受直射光照,因此,当一发现肥害后,应立即搬到荫棚下或无光处,白无避光,晚间搬到能吸露水的地方,让其慢慢恢复生机。

脱水型肥害是怎样发生的?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脱水型肥害是怎样发生的?,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脱水型肥害是怎样发生的?

脱水型肥害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作物的生长,改进施肥料方法是防止的关键。

脱水型肥害主要是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内肥料溶液浓度过大,引起农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脱水。受肥害的植物表现萎蔫,似受霜冻或开水烫状,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全株死亡。

预防脱水型肥害的具体措施:每次施量不应太大,干旱时可采取随水冲施。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区别


有机肥

有机肥,又称农家肥,农家肥又是啥肥呢,大体说来就是动植物残体发酵沤成的。

常见的有机肥有哪些呢:

饼肥、动物内脏、动物粪便、骨粉、草木灰等等。

这些肥料的非常广泛,也容易收集,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有机肥的施用要点:

有机肥的肥效比较慢,但是施用简单,只需注意一点,一定要充分的腐熟,不然就会出现烧苗的现象,严重的就把植物烧死了,所以一定要谨记啊。

无机肥

简单来说,无机肥指的就是化学肥料。

比如我们常说的,尿素,大家很熟悉吧,硫酸铵,这些都是氮肥,能促进植物叶片生长。还有磷酸钙、磷矿粉,这些都是磷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的,促进花芽分化。再者,氯化钾、硫酸钾,常见的钾肥,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无机肥的施用要点:

无机肥的肥效快,不像有机肥散发着浓郁的味道,但是它的浓度高,施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稀释,否则,烧苗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无机肥施用比较有针对性,比如观叶植物可多施氮肥,花芽分化期多施磷肥,想要根系长得壮多施钾肥,此外还有专门的花卉用肥,比如君子兰专用肥,杜鹃专用肥,非常方便简单。

那平常养花我们是选择有机肥还是无机肥呢?

一般情况下室内养花都选择无机肥,为啥无机肥容易让土壤板结还选择无机肥,这主要是因为有机肥的味道实在太大/(ㄒoㄒ)/~~,当然还是看个人选择。

好啦,今天就先给大伙介绍到这里,有啥想知道的或不明白的,都在评论里回复啦~

农作物施硼咋防肥害呢?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农作物施硼咋防肥害呢?》,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农作物施硼咋防肥害呢?

在农作物栽培中科学合理地增施硼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硼作为微量元素,作物需求量微少,多施用则会造成肥害,因此需科学施用。

首先,要严格掌握施用量,一般高含量基施硼肥用量是200-500克/亩,而喷施型硼肥掌握在1000-1500倍,不得随意提高施用量和喷施浓度。

其次,缓释型基施硼肥要求做到全田均匀撒施,特别是在水稻、油菜、棉花、西瓜、蔬菜等一年生经济作物上施用。

再次,速溶型喷施硼肥需掌握喷施时间,一般开花结果作物在作物花芽分化前、开花前以及花后至幼果期喷施,从而达到促进花芽分化、授粉受精以及果实发育的目的。

秋冬季作物,如油菜、蚕豆、小麦、马铃薯、绿肥以及蔬菜等,都是对硼肥有良好反应的作物。缺少了硼素,作物便会出现“花而不实”、“干瘪空荚”、“块茎褐斑”、“茎脉开裂”、“畸形果”以及生长点坏死、枯梢等症状。因此,在农作物栽培中科学合理地增施硼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硼作为微量元素,作物需求量微少,多施用则会造成肥害,因此在施用时需掌握科学的方法。

首先,要严格掌握施用量,一般高含量专业基施硼肥掌握在200-500克/亩,而喷施型硼肥掌握在1000-1500倍,不得随意提高施用量和喷施浓度。

其次,缓释型基施硼肥要求做到全田均匀撒施,特别是在水稻、油菜、棉花、西瓜、蔬菜等一年生经济作物上施用。

再次,速溶型喷施硼肥需掌握喷施时间,一般开花结果作物都选择在作物花芽分化前、开花前以及花后至幼果期进行喷施,从而达到促进花芽分化、授粉受精以及果实发育的目的。同时,还需注意喷施硼与其它药剂的混用性,不要随意混用,避免影响效果甚至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西洋杜鹃和杜鹃的区别


一、植株上的不同:

<>

西洋杜鹃高度偏矮小,中间枝杆紧密,底部有侧根和须根,须根纤细柔软。

杜鹃与前者不同,植株偏高大,高度大约高2到7米,分枝众多,多数纤细,粗壮分枝罕见。

二、花朵的不同:

西洋杜鹃花朵一般1到3朵簇生,每株大约十簇左右,花梗偏长,大约长0.5到1.5厘米,花萼较大,一年四季都可开花,多数花期集中在冬春季节。

杜鹃在植株顶端2到3朵簇生,花梗偏短,大约长8毫米,花期随品种的不同而时间不一。

三、叶片的不同:

西洋杜鹃属于常绿灌木,叶片一年四季常绿不凋谢,叶片细小。

杜鹃为落叶灌木,有些品种叶片会变黄掉落。

保护地气害的发生与应对(下)


气害的简易诊断

外形诊断 根据温室花卉产生气害的各种危害症状来判别,特别是注意观察气害发生的叶位,以及受害部位和正常部位的界限。

检测棚顶滴露酸碱度 检验塑料大棚内氨气和氮氧化合物气体是否过量,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从大棚顶上滴下的水滴的酸碱度,即pH值。pH值高,应考虑氨气量,反之则应考虑氮氧化合物过量。

气害的综合防治

大棚内的有害气体,不仅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危害着花农的身体健康,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合理施肥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根本措施。大棚温室花卉施肥要以优质土杂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氮肥的施入以底肥为主,追施为辅。不施饼肥和人粪尿,尤其不要施含氮和硫化物的化肥,忌用碳酸氢铵,需要施肥时,应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则进行。尿素、硫酸铵作追肥时应少施,且最好用水稀释成500 倍液后浇施.有机肥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大棚用于育苗的,只要苗子生长正常,可不追肥。苗子长势弱的,冬季应选择晴天上午11 时进行叶面喷肥,春季应在通风后喷肥。

及时通风换气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重要措施。每天早晨用pH 试纸测试棚膜上露水。正常情况下,水滴的pH值为7.0-7.2,即中性或略显碱性,如水滴为碱性,说明氨气过多;水滴呈酸性,二氧化氮过多。pH值在5.5以下,即会造成危害,应及时放风。

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通风换气,以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使棚内的气体成分接近棚外的气体成分。冬天一般上午8至9时开门通气。春季通风时间逐渐延长,尤其在中午不要忘记开门通风,阴天尽量在中午进行通风,即使雨雪天,也要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以尽量减少棚内有毒气体和降低空气湿度。低温季节追肥后应适当加大通风量?排除有毒气体。

一旦发生危害,则采取棚屋通风换气,充分灌水淋洗。对二氧化氮气体中毒的还要及时用石灰矫正土壤酸性,也可使用亚硝化细菌抑制剂。

精心管理 安全加温 炉体和烟道设计要合理,安装要密闭。不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煤,而且要待煤正常燃烧后再将煤炉搬入棚内,防止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夜间加温后第二天需通风换气。最好采用管道加温或电热加温。

选用优质塑膜 尽量不用含增塑剂以及其他助剂的聚氯乙烯膜,减少农膜自身有毒气体挥发。最好使用聚乙烯无滴膜,不但利于改善棚内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也有利于减少毒源,促进花卉生长。

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烟雾剂。

补救措施 植株出现中毒症状时,应找出原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应及时采取浇水、施肥、松土等措施,促使受害植株恢复生长。大棚花卉遭受二氧化硫危害,及时喷洒碳酸钡、石灰水、石硫合剂或0.5%合成洗涤剂溶液;遭受氨气危害,在叶的反面喷洒1%食醋溶液,均有明显效果。

保护地花卉气害的发生与防治


保护地花卉气害就是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由于土、肥、气、温管理等不合理,导致一些有毒气体产生,因环境封闭气体不易逸散,在保护地内积累,危害作物生长。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偏低,棚室透气性差,加上放风不及时,内外气体不能及时交换,致使棚室花卉会受到有害气体危害,轻者叶片黄化、干尖,生长不良,观赏价值降低,重者植株死亡,故应特别注意大棚和温室内有害气体的发生及预防。
(一)保护地花卉气害发生的原因
(1)施肥不合理 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在发酵时会发生亚硝酸气体、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量施用碳铵、硫铵、尿素等化肥或化肥施用太浅、撒施于表土以及施肥后浇水不及时,都会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体。
(2)加温不科学 冬春季节,棚室加温时,使用劣质煤,或煤炭燃烧不完全,或炉体设计不合理、安装粗糙等原因,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此外,薄膜质量差,用药过度也会引起花卉发生气害。
(二)保护地花卉气害种类
保护地花卉气害中发生较多、危害较大的是亚硝酸气体中毒、氨气中毒,其次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塑料薄膜挥发的有毒气体(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正丁酯、已二酸二辛酯等)等。
(1)亚硝酸气体中毒 亚硝酸气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硝化细菌活力下降,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过程受阻,土壤中亚硝酸积累并分解为一氧化氮气体逸出,再经空气氧化成二氧化氮即亚硝酸气,伤害植物。土壤中亚硝酸积累的条件是:有相当数量的氮存在:pH≤5;土壤温度较低。土壤中亚硝酸气体气化并大量释放逸出往往由于升温促成,故亚硝酸气体中毒以在低温条件下天气转睛骤然升温时出现为多。施入土壤中的氮肥都要经过有机态~铵态~亚硝酸态~硝酸态这个过程,最后以硝酸态氮供植株吸收利用。当土壤呈酸性或氮施肥量过大时,上述过程中途受到阻碍,使亚硝酸不易转化成硝酸,并在土壤中积累,产生亚硝酸气和一氧化氮气释放于棚内,如放风不及时,当浓度达到每升2毫升时,即出现中毒症状。
受害的作物最初叶缘或叶脉间产生水浸状斑点,逐渐失绿,1~2天后变成黄白或黄褐色、枯萎。受害组织与健全组织间界限明显。受害症状通常以中位叶最严重,生长点附近的新叶一般不会受害。受害严重时在早上换气后叶片开始慢慢萎蔫,几乎所有花卉的受害症状都是如此。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施肥后的10~15天。如非洲菊、满天星等易出现上述症状。
(2)氨气中毒 中性到碱性土壤,大量施用铵态氮肥时,由其分解产生的氨在土壤中积滞,遇强光照射温度急剧上升时,氨气化逸出;或者在使用铵态氮肥之后,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产生气体氨。
氨经气孔进入植物,伤害细胞,受害植株一般先在中位叶出现水浸状斑点,干枯时呈黄白色或淡褐色,严重时可造成整株凋萎死亡。一般认为,当保护地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每千克5毫升时,仅几个小时蔬菜就会中毒死亡:氨的浓度达到4%时,植物经24小时即会死亡。如切花月季常常会表现为上述症状。氨害多发生在植株外侧的叶片上,新叶受害尤为严重。
(3)二氧化硫气体中毒 温室加温中采用煤火或锯末燃烧加温时,因燃烧不充分或烟道不通畅以及燃料中含硫较多或施用未完全腐熟的肥料而分解释放出来二氧化硫气体,致使大量二氧化硫产生。
受危害的一般是生理活动最旺盛的叶片,整个叶片好象开水烫过的样子,并逐渐褪绿。二氧化硫一般从叶子背面气孔侵入,破坏叶绿体,出现组织脱水,受害部分形成白斑,进而干枯,严重时整株叶子变绿色网状,叶脉也很快干枯。如满天星、康乃馨等受到危害后就表现出这种症状。
(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中毒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一种农膜增塑剂,用含有此物质的塑料薄膜覆盖温室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塑料制品在保护地中使用,易产生有毒气体,对作物有害。
对这种气体敏感的花卉幼苗,受害症状为叶片颜色变淡,逐渐变黄、变白,两周左右几乎全株枯死,温度高时危害加重。资料表明,当邻苯二甲酸-2-异丁酯等有害物质在水滴中的含量达到每升10至20毫克,水滴经雾化,通过根部或叶面吸收后,便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5)乙烯和氯气中毒 聚氯乙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挥发出一些乙烯气体,从而危害花卉生长。当空气中乙烯浓度达到0.1毫克/升时,对乙烯敏感的花卉叶片开始下垂弯曲,叶子褪绿变黄或白,严重时死亡,对已开花结果的植株,造成落花落果,幼枝弯曲。
聚氯乙烯薄膜中由于原料不纯而挥发出氯气,当氯气侵入叶片组织后,叶绿体首先遭到破坏,进而褪绿发黄、变白,严重时枯死。空气中氯气浓度达每升0.1毫克时,便会使叶片出现浅褐色不规则斑点,严重时叶片变为白色甚至脱落。保护地内乙烯达到1毫克/升时,便会使花卉叶尖、叶缘间发黄,甚至变白干枯。
(6)一氧化碳 大棚采用煤火加热时因燃烧不彻底或通风不畅而产生大量有害的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每升2至3毫克时,对一些草本花卉产生危害。受害叶片开始时叶表面、叶脉组织变成渍状,继而变白变黄,最后变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
(7)用药过度 采用烟雾剂(如百菌清、速克灵)或熏蒸剂(敌敌畏)过量,以及施用熏蒸剂不合理(如福尔马林、溴甲烷只能在空棚内使用,在植物生长季节使用易产生药害),也会使得花卉植物出现叶片黄化、干尖等现象。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受害更严重。
(三)保护地花卉气害的简易诊断
(1)外形诊断 根据温室花卉产生气害的各种危害症状来判别,特别是注意观察气害发生的叶位,以及受害部位和正常部位的界限。
(2)检测棚顶露滴酸碱度 检验塑料大棚内氨气和亚硝酸气体是否过量,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从大棚顶上滴下的水滴的酸碱度,即pH值。口尝露珠,味觉也有助于判断,舌舔露滴,有滑溜感为氨,如味涩者则为亚硝酸。
(四)保护地花卉气害的综合防治
大棚内的有害气体,不仅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危害着花农的身体健康,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1)合理施肥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根本措施。大棚温室花卉施肥要以优质土杂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氮肥的施入以底肥为主,追施为辅。不施饼肥和人粪尿,尤其不要施含氮和硫化物的化肥,忌用碳酸氢铵,需要施肥时,应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则进行。尿素、硫酸铵作追肥时应少施,且最好用水稀释成500倍液后浇施;有机肥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大棚用于育苗的,只要苗子生长正常,可不追肥。苗子长势弱的,冬季应选择晴天上午11时进行叶面喷肥,春季应在通风后喷肥。
(2)及时通风换气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重要措施。每天早晨用pH试纸测棚膜上露水。正常情况下,水滴的pH值为7.0~7.2,即中性或略显碱性,如水滴为碱性,说明氨气过多;水滴呈酸性,亚硝酸气体过多。pH值在5.5以下,即会造成危害。须及时放风。
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通风换气的时间,以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使棚内的气体成分接近棚外的气体成分。冬天一般上午8~9时开门通气。春季通风时间逐渐延长,尤其在中午不要忘记开门通风,阴天尽量在中午进行通风,即使雨雪天,也要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以尽量减少棚内有毒气体和降低空气湿度。低温季节追肥后应适当加大通风量,排除有毒气体。
一旦发生危害,则采取棚屋通风换气,充分灌水淋洗。对亚硝酸气体中毒的还要及时用石灰矫正土壤酸性,也可用亚硝化细菌抑制剂。
(3)精心管理,安全加温 炉体和烟道设计要合理,安装要密闭。不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煤,而且要待煤正常燃烧后再将煤炉搬入棚内,防止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夜间加温后第二天需通风换气,最好采用管道加温或电热加温。
(4)选用优质塑膜 尽量不用含增塑剂以及其他助剂的聚氯乙烯膜,减少农膜自身有毒气体挥发。使用聚乙烯无滴膜,还有利于改善棚内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以减少毒源,防止危害,促进花卉生长。
(5)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烟雾剂。
(6)补救措施 植株出现中毒症状时,应找出原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应浇水、施肥、松土等,促使受害植株恢复生长。大棚花卉遭受二氧化硫危害,及时喷洒碳酸钡、石灰水、石硫合剂或0.5%合成洗涤剂溶液;遭受氨气危害,在叶的反面喷洒1%食醋溶液,均有明显效果。(作者:张建国单位:浙江林学院)

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病虫草害与防治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
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 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
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
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 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
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著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 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
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 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 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
1. 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 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 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 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
1. 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 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 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 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喜欢《杜鹃药害与肥害的区别》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水害肥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