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夏季苗圃管理要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夏季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是苗木生长的旺盛时期,抓好夏季苗木培育管理工作,是保证苗木质量的关键。
1.进入“伏季”后,苗圃应着重抓好抗旱、抗高温工作,有条件的苗圃要灌跑马水,日排夜灌,保持苗床湿润并降低地表温度。对一年生苗圃,如没有灌溉条件,应采用盖草、插狼衣等方法降温保湿。
2.夏季是苗木生长的旺盛时期,所以必须加强肥水管理,7、8两月一般苗圃应追施氮肥、复合肥2-3次,以促进苗木生长。
3.要及时清除苗圃杂草,不让杂草与苗木争水、争光、争养分。为节省除草工本,除草可根据苗圃具体情况选用化学除草剂。如杂草较少的苗圃,可先用人工辅助除草,再用(果尔24%乳油40毫升+水30升) /亩喷雾苗床;在已失管草荒的2年生以上大苗中,可用(果尔24%乳油20毫升+草甘磷10%乳油650毫升+水40升) /亩喷雾苗床,但应注意药液不可沾在苗木叶片上。
4.要及时防治苗圃病虫害,尤其是夏季苗圃病害较多,要早发现、早防治,以防为主。
5. 对今年春季嫁接的苗木,要及时抹掉根部砧木上的萌芽。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等嫁接苗,要根据苗木长势,及时除去接口处尼龙,以利苗木正常生长.

XzH52.COM好文推荐

夏季苗圃的管理


1、覆盖。一般用稻草、麦秸、谷壳等进行覆盖,可防止床面土壤板结,保蓄土壤水分,调节地表温度,提高种子发芽率。覆盖厚度以不见土面为宜,当幼苗大量出土时,应及时分次揭除,防止引起幼苗黄化或弯曲。

2、遮荫。遮荫主要是对耐荫树种和嫩弱阔叶树种的幼苗采取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幼苗出土覆盖物揭去时,可用遮荫来缓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在高温炎热、干旱条件下也应采取遮荫,其方法有搭遮荫棚、盖遮阳网、插荫枝等。在苗木根芽木质化时,应及时拆除遮荫物。

3、追肥。一般一年生播种苗在生长初期需氮、磷肥较多,而在速生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及其他元素,在生长后期以钾为主、磷为辅,以促进幼茎的木质化。夏季苗木需肥多,追肥次数也应多些。苗圃土壤不同,施肥也有所区别,如在石灰性或强酸性土壤的苗圃,容易发生缺磷现象,用肥时应增大施磷的比例;氮素充足的苗圃地,应加大使用磷钾肥的比例等。土壤质地不同,施肥方法也不同,一般沙壤土苗圃宜小量多次,粘性土可多量少次。

4、及时灌溉。采用扦插育苗的,应在扦插后灌水,首次一定要灌足;苗木出齐后,灌水以保持圃地湿润为宜;苗木追肥后宜灌一次透水,不仅可减少肥害,而且能尽快让肥料被苗木吸收;苗木封头后灌水,有利于提高苗木胸径,延长绿叶功能期。在夏季高温期,灌水应选择在傍晚或清晨,最好采用喷灌,无喷灌条件的,则采用沟灌,切忌大水漫灌,造成高温煮苗。

5、中耕除草。在降雨或灌溉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和除草。撒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除,再在床面上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中耕松土要逐次加深,但不伤苗、不压苗。使用除草剂前应先试验,防止发生药害。

6、间苗与移苗。大部分生长快的阔叶树如喜树、香椿、栾树、桤木等可间苗1-2次,大部分生长缓慢的针叶树种如马尾松、杉木、柏木等幼苗期易遭受干旱和病害,不宜过早定苗,可在间苗2-3次后再定苗。间苗应选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间苗完后最好用稀粪水浇灌,以保证苗木成活。移苗可结合间苗一道进行,最好选择在阴天,移植后及时浇一次透水,确保幼苗成活。(曹涤环)

早春苗圃管理要点


苗圃的早春管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防冻害

早春气候多变,升温与降温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在雨雪初晴的夜晚,常还有霜冻天气出现,很容易导致逆温伤害苗木。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冻工作。对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苗木,霜冻天和寒潮来临前,一定要扣好大棚;必要时还应根据降温情况,在棚膜上加盖草苫等覆盖物;对一些名贵苗木,还可在棚内设置小拱膜增温保苗;天气放晴后,可及时揭苫接受光照;晴天中午升温很快,为防止棚内温度升高烧苗,应高度注意棚内温度情况,适当揭膜开窗,通风降温,防止高温份苗;对露地育苗的苗圃,强寒潮之前,还要在北方设置屏障,抵挡寒潮袭击。

防湿害

春季雨雪多和地势低洼的苗圃,一旦土壤含水量过多,不仅降低土温,且通透性差,严重影响苗木根系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苗木烂根死苗,影响苗木回暖复苏。因此,进入春季,应在雨前做好苗圃地四周的清沟工作,对原有排水沟系要进行一次清理;没有排水沟的要增开排水沟,已有的还可适当加深,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做到雨后苗圃无积水;尤其是对一些耐旱树种如臭椿、刺槐、丁香等,更应注意水多时要立即排水,防止地下水位的危害;要对苗圃地进行一次浅中耕松土,并结合撒施一些草木灰,能起到吸湿增温的作用,促进苗木生长发育。

防肥害

有些苗木可在早春播种或扦插,为了培肥苗圃地,施入基肥时应采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若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随着气温回升,肥料发酵时易造成伤种伤根伤苗;对刚开始生长的苗木,在追施肥料时,也应注意切忌过浓过多,最好用稀薄的、腐熟的人畜粪尿水浇施;切不可过量施入浓肥或化肥,防止烧根。

防病害

春季苗木常见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等,特别是猝倒病和立枯病,随着气温回升和雨量增多,发病率高、蔓延快,是苗木生产的大敌,常造成苗木成片大量死亡。这些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其中腐霉菌最适土温为12℃~20℃,丝核菌和镰刀菌最适土温为20℃左右。在温度适宜和相对湿度达10%~100%之间,湿度越大,其侵染和养殖能力越强。而这时的苗木一般多处于幼嫩期,容易受病菌感染。因此,春后苗圃地管理:①要加强防渍工作 多雨季节,苗圃地下水位高,应及时加深或增开排水沟,排水降湿;②及时清除病苗 一旦发现有猝倒病、立枯病病苗,必须收集进行销毁,同时在病苗地周围撒些石灰粉,防止其再次侵染蔓延;③喷药防治 开春后,每隔10~15天,每亩苗圃可用0.5%~1%波尔多液50~75千克,或65%代森锌500倍液75~100千克喷洒苗木,这样能使苗木外表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防止病菌入侵并直接杀死病菌。

秋季苗圃管理要点


一、及时灌溉 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在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二、清除杂草 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松土、除草。撒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一层细土,防止苗木露根透风。松土要逐次加深,但不伤苗、不压苗。人工除草结合松土进行,用除草剂灭草前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

三、防涝 秋季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对苗木适时出圃影响很大。因此,要挖好排水沟。

四、科学追肥 追肥要用速效肥料,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也可将肥料稀释后,均匀喷施于苗床(垄、畦)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植株。追肥可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O天左右应停止追施氮肥,阔叶树种在立秋后最好不再施肥,以防苗徒长。

五、控制侧根 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六、防病治虫 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苗圃的冬季管理要点


苗圃盆栽花卉冬季管理要诀 冬季来临,人们纷纷把盆花移入室内,让它们安全越冬。要使盆花在冬季枝叶茂盛、果硕花艳,在管 理上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盆花苗圃摆放要讲究 光照是花卉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花卉入室后放置的位置要考虑到各种花卉的特性。通常冬春季开花 的花卉(如蟹爪兰、仙客来、爪叶菊、一品红、茶花等)和秋播的草花(如香石竹、金鱼草等)以及性喜光照、温暖的花卉(如米兰、茉莉、白兰、扶桑等),应放在窗台或靠近窗台的阳光充足处;有些夏季喜半阴、冬季喜光照的花卉(如君子兰、倒挂金钟等)也需放在阳光充足处;性喜温暖、喜半光的花卉(如文竹、四季海棠、杜鹃等)可放在离窗台较近的地方;性喜阳光但能耐低温的常绿花木或处于休眠状态的花卉(如桂花、柑橘类)可放在有散射光的冷凉处(0℃以上)。室内要注意通风,这样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有利于花卉健壮生长。 浇水要注意 盆花冬季浇水不当,往往会造成生长不良或烂根。一般室内盆花每周浇水2~3次,每次浇水应浇透, 防止出现半腰水。浇花用水,一定要经过日晒,使水温接近室温时再用(土温与气温相差不能超过5℃)。 浇水时间多在中午前后,若在傍晚浇水夜晚寒冷,花卉根部易受冻害。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浇水外还可适当喷水,对观叶植物,如龟背竹、文竹、铁树、橡皮树等,要经常给予叶面喷水,除尘保洁以利于光合作用。 施肥要灵活 冬季对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如石榴、月季、仙人掌、变叶木、广东万年青等,应停止施肥, 但对这些花木在初冬或早春必须进行一次换盆,以利于翌年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观叶类如龟背竹、天门冬、春羽、一叶兰等,可施适量的复合肥及硫酸亚铁,每月一次为宜。 观花类如仙客来、茶花、腊梅、蒲包花、君子兰等,应增施适量的磷钾肥,可使花硕色美、花香浓郁。 而一定量的钾肥则可防寒和抗倒伏。此类花可沿盆壁加入颗粒态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施肥时间以花蕾生长期为宜。观果类应增施磷肥如金桂、金豆、佛手、火棘等。其方法是从花盆边缘施入少量固态磷肥,直到果实接近成熟即可停止追肥。 修剪要抓住时机 七分靠管,三分靠剪。通过修剪使花卉株形整齐,姿态优美,花繁果丰。冬季是花卉修剪的最 佳时间,对榔榆、雀梅、三角枫、石楠、榕树等,以观赏干枝为目的的桩头,可将其密生枝、病虫枝、徒长枝、病弱枝等全部剪去,其他枝条作适当缩剪,使桩头保持层次分明,枝片清爽。对腊梅、梅花、迎春、月季、扶桑、一品红、木芙蓉、玫瑰等观花种类,可于花谢落叶后将一年生枝从基部2~3厘米处剪断,促使所保留的基部芽萌发和多抽新梢,以保证其翌年叶茂花繁。此外,对绝大部分盆花均可在早春结合换盆整形修剪。对落叶类花卉一定要在新芽萌发前换盆,不然会造成水分的收支不平衡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枯死。观叶植物的冬季养护 要使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观叶植物在冬季保持叶片翠绿,生机盎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暖防冻 不同观叶植物的越冬最低温度要求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同类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亦有明显不同。所以要根据地区、植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进行分批、分类入室越冬。保暖防冻,是观叶植物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养护工作。根据观叶植物对越冬温度的不同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暖防冻措施。 第一类,越冬温度不能低于5oC的观叶植物,如天门冬、花叶常春藤、鹅掌秋、八角金盘、花叶如意、海芋、冷水花、蒲葵等、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在一般的防寒设施下安全越冬,也可入单层塑料大棚或一般的温室. 第二类,不能低于8oC的观叶植物,如燕子掌、虎耳草、玉皇帝、鱼尾葵、佛肚竹、红鸟巢蕨等。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最寒冷时应在大棚或室内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 第三类,不能低于10oC的观叶植物,如文竹、吊兰、豆瓣绿、花叶芋、红羽竹芋、绿萝、香龙血树、南洋杉、富贵竹等。一入冬即应置于二层塑料大棚或加盖一层塑料薄膜的温室内。 第四类,不能低于15oC的观叶植物,如散尾葵、变叶木、白网纹草、发财树、波斯顿蕨等。对越冬温度要求比较高,最好能置于有加温设备的温室内。如无加温条件时,可置于二层塑料大棚内,南方养护应于下午3时到第二天上午9时之间,在观叶植物顶部加盖一层塑料薄膜,第二天9时后揭开。 二、适当浇水 入冬后观叶植物的生长基本停滞,有些植物进入休眠阶段,吸水能力也大大降低,浇水不宜过多、过大。应在入棚或入室前一次性浇足水,在棚内期间应尽量使盆土保持稍干状态,以利于观叶植物的越冬。发现盆土过干时,应在晴暖天上午11时浇水,切忌水量过大或在早、晚浇水。水温要与室温相似,温差不能太大。观叶植物冬天一般半个月浇一次水,过多则易引起根部腐烂。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如孔雀竹芋等植物需白天用凉水喷浇叶面,提高室内湿度,保持其美丽的叶色;海芋越冬期间,每隔3-5天喷一次温水,则可保持叶色浓绿;花叶万年青,冬季需每周喷2-3次温水清洗叶面灰尘,提高室内空气湿度,使斑块色彩明快而强烈。 三、通风透气 观叶植物在棚内或室内越冬,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但也不能过高。所以要在晴暖天打开门窗来调节空气湿度,特别是塑料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较高,更应注意通风。通风一般宜在上午9时后至下午3时前。冬季莳养观叶植物光照也很重要,冬季日光斜射,光照强度是夏季的一半,对一些体型大的喜阳木本观叶植物就应放在棚内外围,如香龙血树、鱼尾葵、橡皮树、变叶木等。在充足光线照射下,观叶植物冬季也变薄、变黄。对一些体型小的草本观叶植物,应放置于高处,如天门冬、彩叶草等、耐荫和喜半荫的观叶植物可放置中间,如绿萝、棕竹、散尾葵、龟背竹、文竹、冷水花、海芋、朱蕉等,这些植物冬季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由于棚内湿度大,如经常缺乏光照会发生病虫害,故越冬期间要翻棚调换位置,确保观叶植物安全过冬。 1、注意落叶植物的枝叶修剪、整形。 2、入冬前的追肥,腊梅等冬季开花的植物和春天开花的植物要注意。 3、不耐寒的植物该包树干的要包,树冠该包薄膜的包。 4、一般冬季可以不浇水,但出现长期干旱是要注意补水。(冬季还是除虫的好时机,注意观察落叶植物枝条上的虫卵,翻土下药杀死越冬幼虫等)

秋季苗圃管理六要点


一、及时灌溉 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在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二、清除杂草 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松土、除草。撒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一层细土,防止苗木露根透风。人工除草结合松土进行,用除草剂灭草前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

三、防涝 秋季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对苗木适时出圃影响很大。因此要挖好排水沟。

四、科学追肥 追肥要用速效肥料,在行间开沟,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也可将肥料稀释后,均匀喷施于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植株。追肥可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停止追施氮肥。

五、控制侧根 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六、防病治虫 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夏秋苗圃管理要点
夏秋是苗木生长最旺的季节,也是苗木需要精心管理阶段。在培育壮苗过程中应正确掌握以下几点:
1、及时灌溉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办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注意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在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2、清除杂草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进行松土、除草。撤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床面上撤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松土要逐次加深,但不伤苗、不压苗。人工除草结合松土进行,如使用除草剂灭草,但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
3、防涝降渍选择做苗木的地块,一般比较低洼,加之夏秋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受渍,对苗木生长、适时出圃影响很大。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应提前开挖好排水降渍的沟渠配套体系,梅雨季节及时排水降渍。
4、科学追肥追肥要用速 效肥料,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也可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施于苗床(垄、畦)上,然后用清水冲洗苗株。追肥时间可在苗木生长侧根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左右,应停止追施氮肥;意杨等阔叶树种在“立秋”后最好不再施肥,以防苗梢徒长。
5、控制侧根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少生侧根,及时摘芽、除孽。
6、防病治虫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除治。

夏季苗圃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灌溉夏季虽是雨水较多的季节,但往往会出现先干后汛或先阴后干等不稳定天气。因此,应在干旱阶段对苗木及时进行灌溉。苗木速生期的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要灌透灌匀;在苗木生长后期,除遇到特别干旱的天气外,一般不需灌溉。苗圃所有沟渠配套体系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开挖好,以便及时排水降渍,保证苗木正常生长。苗圃受到洪涝灾害后,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渍水和污泥杂物,及时整理好苗木和苗土,做到明水直流、暗水直落,待苗木恢复生机后再进行除草、松土。

除草夏季苗圃内经常会有杂草生长,应在每次灌溉或降雨后进行除草、松土。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松土要逐步加深,全面松匀,确保不伤苗,不压苗。撒播的苗木不方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除,在苗床表面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影响苗木生长。

控芽有的树种因气候、土壤、遗传等因素,在苗期徒生侧芽侧根,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要及时摘芽、除蘖,以控制少生侧根,提高苗木质量。

追肥夏季,可在苗木的行间开沟追施速效性肥料。沟的深度要适当,将肥料施在沟内,然后盖土。追肥要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以下午3时后进行为宜。施肥时注意不要将浓肥沾到苗木的嫩梢上。要根据不同苗木品种安排追肥时间,一般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停止追肥;阔叶树种应在立秋前追肥。

防病虫随着苗木的生长,病虫也会随时侵害苗木。苗木的病虫害一般以预防为主,应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除治。

夏季盆花管理要点


夏季,是多数花木生长发育的盛期,同时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
 1、遮荫 多数盆花如六月雪、茶花、杜鹃、君子兰等经不起夏季强光的直射,应把盆花置于阴棚或树阴下。阴棚可用竹帘、草帘、遮荫网等搭制。同时,中午应向附近地面、阴棚喷水降温,增加湿度,有利于花木过夏防暑。
 2、浇水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蒸腾作用旺盛,因此庆勤浇水,浇水量以及次数视天气情况、植物种类等条件灵活掌握。浇水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或傍晚,避免炎夏中午浇水。水质最好采用雨水或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应在水缸或贮水池内贮存24小时,以提高不的温度并使氯气发挥出去。
 3、施肥 夏季盆花施肥应根据"薄肥勤施","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切忌浓度过大,以免引起枝条徒长或植物萎蔫为。肥料应多种合理配合使用,并注意调节酸碱度。化学肥料的浓度一般在0.2%-0.5%,盛夏中午应严格控制追肥。
 4、修剪 花木重剪一般在春季、冬季进行。根据花木具体情况,夏季也需要适当修剪。对于茉莉、扶桑、月季等夏季开花的花木、花后应及时修剪,以防止养分消耗,对于六月雪、榕树等萌发力较强的花木,应及时进行修剪、整形;为保持养分,对多余的腑芽、花蕾、过密的枝条应及时除去。
 5、病虫害防治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是病虫害的多发季节。花卉生长期一般多发生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90%敌敌畏1500-2000倍液进行喷杀;若是发生白粉、炭疽病等,可用波尔多液,50%托布津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进行防治。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夏季苗圃管理要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夏季管理要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