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菊花染上白粉病怎么办”,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菊花

白粉病不仅是菊花的专利,也是其它花卉常见的一种病害,白粉病可危害菊花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易导致菊花叶片枯死甚至不开花等现象。白粉病不仅影响菊花的观赏价值还严重给农户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那么当菊花遇上白粉病我们该从何着手呢?

一、危害症状

菊花白粉病感染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透明小白粉斑点,以叶正面居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幼嫩的茎叶更易感染。在温湿度适宜时,病斑可迅速扩大,并连接成大面积的白色粉状斑或灰色的粉霉层。严重时,发病的叶片褪绿、黄化,嫩梢卷曲、畸形、早衰,茎秆弯曲,新梢停止生长,花朵少而小,植株矮化不育或不开花,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引起白粉病的病原体属白粉菌真菌,为菊粉孢霉菌,有性段为二孢白粉菌。一般病菌在病株残体内或土中越冬,到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并借气流和风雨进行传播、扩散。白粉病在湿度大、光照弱、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在10℃以上时最易发生,一般8~10月为白粉病多发期,9~10月为其严重发病期。

三、防治方法

1.在栽培上要注意剪除过密、枯黄的株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残落叶,这样可大大减少传染源。

2.栽植不能过密,要控制土壤湿度,增加通风透光性,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叶片的抗病能力。要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在浇水时应注意保持叶片干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常用药剂甲基硫菌灵、防霉宝、达科宁、加瑞农、三唑酮、敌力脱、福星。

菊花

四、如果还在观花期可以再同时使用下面办法

自治药物:

大葱液: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施,一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蚜虫等软体害虫及白粉病。

米醋液: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稀释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喷洒于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可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

小苏打溶液:取5克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白粉病。

任何菊花的病害都是在它最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的,因此在种植菊花前要做好盆土、种子等常用工具的消毒工作。在菊花的生长发育期间做到精心养护,科学管理,不要说白粉病了,杂草都很难生存的。

xZh52.cOm编辑精选

菊花染上枯萎病怎么办


菊花

菊花枯萎病是主要危害菊花茎基部的一种疫病,它的传染性以及危害性都很大。但该病的发病率不高,不过植株一旦染病,则会迅速萎蔫枯死,是一种令人束手无策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主要以预防为主。以下重点讲诉菊花枯萎病的来龙去脉。

一、病原

病原为菊欧文氏菌,属细菌。

二、症状

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该病扩展速度较慢,有的植株一侧枝叶变黄萎蔫或烂根。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残体及土中存活,成为来年的侵染源。病原细菌常随附手及工具在修剪、摘心及搬运时扩散传播,自植株伤口侵入。

四、发病特点

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在田间,主要通过土壤带菌和从病株上取插条繁殖或借灌溉水传播,也可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7℃,最低17℃,低于15℃则不发病。该菌只为害菊花,遇适宜发病条件病程2周即现死株。潮湿或水渍易发病,特别雨后积水、高温阴雨、施氮肥过多、土壤偏酸易发病。

菊花

五、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注意选育抗病性强的菊共品种

3.加强管理,实行轮作;选择宜排水的砂性土壤栽种;合理灌溉,加强植地沟渠管理,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

4.减少侵染来源: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

菊花定植前必须对花盆、土壤进行消毒灭菌。

6.要选取无病插穗进行繁殖。可能时,建立和保存无病母本区。

7.发病较重的地区,要对土壤、花盆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使用旧盆、旧土和不腐熟的基肥。小苗移植时,应避免伤根。

8.发病初期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3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

虽然花卉植物生病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生起病来也够花友折腾一番的,并且国内还尚未出现花卉植物诊所,更别提有上门来给花草植物治病了。所以预防菊花枯萎病很重要哦!

长寿花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长寿花如何预防白粉病(图)


长寿花的叶片密集翠绿,花朵簇拥成团,花开之时紧凑成一团,如同一束包装精美的花束。而品种多样的长寿花,亦是为自己的美景增添了更多的特色,不论是从外形的美观,还是它独特的商业价值,都使得长寿花成为了国际花卉市场当中重要的盆花之一。

但是养护长寿花,可不能马虎!除了注意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一些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也不能够落下!

像是在前段时间的时候,一位花友就求助了:“我家的长寿花,业资产出现了一些小白点,这是怎么了?是白粉病吗?”

不错,该花友描述的症状,的确是白粉病。白粉病是长寿花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侵害到植物的茎部和叶片,影响到植株正常的生长。而白粉病的主要表现,就是受害部位会出现白色的粉末物质,这个“白粉状”的物质,哪怕是用手和刷子都很难擦除,只有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才会有明显的改变。

而长寿花如果得了白粉病,想要治疗,也是通过海绵百洁布沾高锰酸钾溶液,去轻轻擦拭叶片和茎部表面的白粉,多多晒太阳,保持环境的通风,长寿花的状态就会慢慢好转。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些叶片表面分散性的白点,就会逐渐发展成连接成片,甚至是覆盖整个叶片的正反面,到那个时候就很难根除,还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新陈代谢受阻,最终发展成了锈斑病等更严重的疾病,导致长寿花出现焦叶和卷边的情况,就更难治疗了。

如果您发现长寿花得了白粉病,并且情况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的治疗就要加大力度,最好是使用硫磺粉,再用水将硫磺粉调制成糊糊状态,用软毛的刷子将糊糊涂刷到患处,同时在长寿花的土壤表面也可以撒一些硫磺粉,结合浇水,促进根部的吸收。而定期涂抹药物,可以使得长寿花再次恢复生机,光合作用功能恢复正常,而叶片和颈部的“病状”也会逐渐消失。

不过平时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些白粉病的预防工作。便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了。

第一,环境要通风。如果长寿花长期处于不通风的环境当中,就很容易诱发病菌的繁殖生长,导致植株感染白粉病。第二,管理要规范。注意浇水的见干见湿,合理的进行施肥,氮肥不要太多,要适当的追施钙肥和钾肥,增强长寿花的长势,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而适当的修剪整形,取出枯枝、病枝、弱枝、过密枝,改善植株枝叶间的透光性和通风性,都可以有效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第三,充足的光照。平时养护的时候,一定要放在散射光所在的地方,这样既不会被暴晒灼伤叶片,也不会因为没有阳光而出现各种状况,使得花友在打理长寿花的时候更加轻松。

想要长寿花不生虫害,主要还是要从日常的预防工作做起,感谢花友们的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或是分享~

枸杞树叶子有白粉病怎么办(图)


一、白粉病的危害

白粉病主要危害枸杞叶片,叶面覆满白色霉斑(初期)和粉斑(稍后),严重时枸杞植株外呈现一片白色,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终致叶片变黄,易脱落。

二、白粉病的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随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开始萌动,在枸杞开花及幼果期侵染引起发病。高温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空气潮湿、土壤缺肥、植株衰弱易发病。天气干燥比多雨天气发病重,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

三、预防与治理方案

1、田园管理:冬季做好田园清洁,清扫地表病叶、枯枝,除去带菌病枝,减少初侵染源。清除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药物预防:在病害常发期前,使用靓果安作为保护药剂,按400-600倍液进行喷施。

重点防治时期:花期、幼果期。

3、药物治疗:轻微发病时,速净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多肉白粉病怎么办 多肉的养护


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多肉白粉病怎么办 多肉的养护》,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肉糜感染白粉病在肉糜感染中可有白粉病或米杆菌酯喷雾剂溶液稀释,如在夏季经常给肉糜进行浇水,并向叶片洒水,很容易使其影响白粉病,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可以沿着花...

多肉感染白粉病可将粉锈宁或嘧菌酯溶液稀释喷洒在多肉感染处,若在夏季经常给多肉进行浇水,且将水洒到叶片上,则很容易使其感染白粉病,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可沿着花盆边缘浇水,保证环境的通风,便可减少发生的机率。

多肉感染白粉病的解决办法

很多人在养殖多肉时,发现自家的多肉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可能是多肉感染了白粉病所导致的,那么多肉白粉病怎么办呢,可以对它进行喷洒药物处理,将粉锈宁或嘧菌酯溶液稀释进行喷洒。

其实多肉感染白粉病大多发生在夏季,因生长环境及养护方法不得当所引起的,夏季夜晚气温在25℃左右,若在晚上浇水,会使盆土温暖湿润非常适宜细菌的滋生,若将水浇到多肉表面则很容易使其感染白粉病。

在给多肉浇水应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应主要对它的根茎进行浇水,可沿着花盆边缘浇水,既不会淋到多肉叶片,也可保证多肉有充足的水分,养殖多肉时一定要保证环境的通风。

多肉都是喜光植株,应保证它们有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光照时间,充足的阳光可使它们增强抗病性,对它们的生长有益,但在夏季时应适当遮阳,以免将它们表面晒伤。施肥不可过量,可少量多次的进行浇洒。

月季白粉病如何防治?


月季白粉病,是影响月季生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危害的对象为蔷薇属的观赏花卉,如月季,玫瑰等。对于一般栽培的月季来说,这种病的发病率达到了50%甚至70%,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植株不开花。这种病的病原体是蔷薇单囊壳菌,这种病菌可以寄居在植株的枝叶上过冬,等到春天温度合适的时候,就可以大量传播,侵染正常植株的枝叶,而夏季,它更可以借助风力侵染植株并且迅速繁殖。

患病植株主要表现为叶片两面弥补厚厚的白粉,叶片翻卷,变厚而颜色渐变成紫绿色,最后导致干枯死亡。刚刚收到侵染的叶片,首先是出现白色粉斑,粉斑逐渐扩大,连接成片状。同时,整个植株都有可能因为患病而畸形,叶子和叶柄布满白粉,花苞缩小干枯。

在防治方面,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环境开敞,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白天浇水,不要施用过多的氮肥,使磷肥和钾肥等施用均衡,保证植株长势良好提高抗病能力。冬季需要喷洒2~3度石硫合剂,消灭病菌;如果发现植株生病,并且及时剪除腐烂的枝叶,减少再次侵染的可能,交替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药液。

发现植株生病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对病枝病叶进行清理,保持通风的环境,相信在营造了良好环境之后,月季花一定能够在化学药品的帮助之下,恢复健康。

月季有白粉病用什么药 月季花怎么防白粉病(图)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月季、蔷薇科植物等花卉,5月中下旬初次侵染,6、7月份蔓延。受害后,叶面、嫩梢上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下面介绍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与用药。

一、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

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二、用药方法

1、预防方案:使用《奥力克-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10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

A、轻微发病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一次。

B、病情严重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之后采取预防方案用药。

3、用药说明:

A、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用药;大水量喷,白粉病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续用药,充分杀死残留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

B、打药时要彻底,叶面叶背一起喷。

C、最佳用药时间:12:00~15:00,效果更佳。

草莓白粉病怎么治 草莓白粉病有什么防治方法(图)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发生频率高、爆发性强、危害重。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下面介绍草莓白粉病怎么治?

一、预防方案

1、药剂防治:速净或靓果安50Ml+沃丰素25ml+有机硅5g兑水30斤,定期喷雾。

A、病害高发期(易发病条件:20-25℃为最适,在栽培管理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氮肥过多,植株徒长;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则病势发展快,病情重),复配适量内吸性制剂.

B、大蒜油常规使用每30斤水15Ml,苗期使用减半,5-7ml。

2、田间预防:A、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B、加强栽培管理:栽前种后要清洁苗地;草莓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和病果,并集中销毁;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

二、治疗方案

发病初期:速净或靓果安50-70ml+大蒜油2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5g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发病中后期:速净或靓果安70-100ml+大蒜油15ml+适量氟硅唑+沃丰素25ml+有机硅5g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备注:大蒜油常规使用每30斤水15Ml,苗期使用减半,5-7ml。

三施药时间

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美人蕉染上青枯病怎么办


美人蕉

为了美化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近年来美人蕉成片的栽植到公路两旁。花色丰富,花香浓郁的它深受人们喜爱,但在一些地区容易出现美人蕉毁灭性的青枯病,严重影响景观价值,那么导致美人蕉出现青枯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现这样问题该怎么办呢?

一、症状

病菌侵染植株的茎干和根系,流行期植株从染病到枯死一般10~15天。大多从根部感病,也有从茎干处侵入,病株地上部叶片失水变黄,萎蔫下垂,逐渐茎基或茎干出现黑色条斑,绕茎一周后整株枯死(图1)。横切坏死根或茎,几分钟后切面上有乳白色或黄褐色细菌粘液溢出,此即为病原细菌,是室外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若纵切茎干还可见条状黑褐色斑带。

二、病原

美人蕉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是假单胞杆菌目、假单胞杆菌属的青枯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端有鞭毛1~4根(图2),格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大小1.5~2.3×0.5~0.7微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34℃,最高37℃,最低18℃。对酸碱适应范围pH6~8,最适pH6.6。

三、发生规律

病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和垃圾混合物中,凡是种过花生、番茄、茄子、烟草、木麻黄、桉树、菊花、大丽花等染病植物的土壤,以及这些罹病植物的花、茎、根和叶的病残体接触过的土肥、水源都有可能存在和繁殖青枯病原细菌,若使用这些土壤、水肥培育美人蕉就会发生青枯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干燥或水淹时仅能存活30天和90天。病菌主要从寄主伤口侵入,风雨损伤、昆虫蛀食、人为活动都会为病菌侵入创造机会。地表迳流,株间连根是小区间主要的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靠带病的块茎繁殖材料。一般每年3月开始发病,6~10月发病严重,7~9月为高峰期。台风雨后,当大气温度在33~35℃,相对湿度80%以上时,若绿地积水,青枯病最易流行。

四、防治办法

1.不要在病区取块茎作繁殖材料,严格检疫,发现批量带病种苗,应成批淘汰。

2.不要在发生过青枯病的土壤上种植美人蕉。若要施用土杂肥应先堆沤,充分腐熟,或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6公斤淋洒后复盖薄膜消毒。

3.病害流行期不要中耕除草,避免损伤植株。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挖去病土并在四周撒淋25%青枯灵400~600倍液或90%土、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硫磺粉剂。在病区台风过后最好淋撒上述药剂1次。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菊花染上白粉病怎么办”,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