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花卉知识:花卉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卉病害指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有害生物的浸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花卉生长发育不良,观赏价值降低。

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环境污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或非侵染性病害。另外一类则是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菌原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病因不同,病害的发病特点也就不一样。

生理性病害的发病特点。地上部通常表现为变色、叶尖叶缘枯死、落叶落花落果、萎蔫、植株矮小等症状。这类病害易与根部病害和病毒病相混淆。当发现地上部有以上症状时,则需对花卉根颈、侧根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异常现象,则说明是根部病害,若无则可判断是生理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症状一般呈典型的黄化,或斑驳黄化,或叶脉间黄化。此病害的另一特点则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化学药剂均不能消除症状。

侵染性病害的特点。真菌性病害的特点是植物出现变色、腐烂、斑点、立枯、穿孔、溃疡、萎蔫,同时在病处有白粉状物、锈状物、霜霉状物、灰霉状物、绢丝状物或褐色鼠粪状菌核。细菌性病害常呈软腐、坏死、穿孔、肿瘤、畸形等病状,在病处常具黏液状物,且具腥臭味。病毒病多呈花叶、黄叶、丛生、矮化等变化,且病株上无其他异物。

由以上各类病害特点,可判断是由于病因引起的,即可对症治疗。

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通过改变花卉生长的空间环境、土壤条件来对症治疗。例如,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日灼、萎蔫、黄枯,可采取遮荫、喷水降温等措施;由温度低引起的寒害、冻伤,可采取保温、加温的方法;由于土壤中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施有机肥,或各种化学肥料来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由于土壤缺水造成的植物萎蔫、多水造成的烂根萎蔫或通气不良造成的植株瘦弱,可采取适量的水分管理和松土来改善植株的生存环境。

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1、栽花前土壤消毒。家庭少量用土可用锅炒,用高压锅蒸或用化学药剂杀菌,如甲基托布津、五氯硝基苯、乐果等。大面积栽植可用以上化学药剂。

2、彻底清除病植物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3、通过施用充足而适量的肥料来促进花卉健壮生长,增强花卉抵抗力。

4、科学合理的浇水并及时排水,防止由于长期积水、空气湿度长期饱和造成的真菌类病害。

5、植物杀菌。家庭少量花可用大蒜汁稀释液、大葱浸液、烟草浸液喷叶、浇灌防病。

6、化学防治。针对不同病原采取不同的化学药剂。真菌性病害: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百菌清、多菌灵等。细菌性病害:土霉素、青霉素、硫酸铜液、高锰酸钾液等。而病毒则需彻底清除病残体。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知识:桂花叶枯病识别及防治


桂花叶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的病害。当气温升到23℃,空气湿度饱和时,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着生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

桂花叶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的病害。当气温升到23℃,空气湿度饱和时,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着生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使叶片组织大面积坏死,干枯苍白。这时,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势减弱,开花稀疏。严重时,整个植株形成僵棵。

引发此病的原因:主要是叶点霉属中的一种真菌入侵植株而引发。侵染源主要有土壤,带菌病株,病苗,病残体,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等。菌核常借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或人为的机械损伤,以及真菌本身弹射等。病菌常从机械创伤口,叶片自然气孔,或直接透皮层而侵入。

桂花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是防止叶枯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生长期切忌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避免土壤积水,以促进生长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平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零星点点的病叶,要及时摘除。精细者常用剪刀剪掉,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

2.发病前夕,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药液预防,每周一次,连喷2至3次,能收到明显的预防效果。

3.发病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有效浓度1000ppm)喷雾,每间隔7至10天一次,根据病情发展情况,直至控制止。此药属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菌类具有治疗作用。喷及叶片,全株受益。

花卉病害怎么防治?家庭花卉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花卉目前是城里人主要的家庭绿化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花卉的生长,以下是常见花卉的病害防治方法,赶紧看看好对症下药哟。

(1)根腐病

根腐烂是土壤里的病原体引起植物病害,通常表现为叶片枯萎,生长速度慢,整棵植物慢慢变黄掉叶子。

根腐烂是因为给植物浇水过多,淹死了植物,植物的根系就腐烂了。

发生了根腐烂,要及时把植物从盆里拿出来,把旧的土扔了,剪掉烂根,把病的枝叶摘了,浸泡高锰酸钾溶液后重新更换新的土种进盆里,放在通风遮阴处。

(2)白粉病

白粉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并且在身边发生的概率也会频繁,是被真菌感染了。一般在梅雨的季节里会比较的活跃,开始的时候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随后慢慢的布满整个叶片,直到最后变成灰色,注意通风和光照是关键,白粉病会慢慢蔓延。

发现了要及时处理,发现白粉病感染的情况,可以及时用一小茶勺的洗洁精兑水清洗叶片,然后严重就要剪掉病叶,及时喷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溶液。

(3)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让人十分讨厌的病害,一般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上,表现为一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的小点点,接着小点点向外扩散,变成一圈圈的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到整片叶子变成褐色、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

发病初期把病叶剪除并及时烧毁能防止扩大;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

(4)黑霉病

又叫煤烟病,一般又蚜虫分泌的蜜露而引起的,当出现这种病虫害时,也就一意味着有虫害要发生。这种病虫害会导致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弱,气孔堵塞,叶片脱落。

防治:有效的防治办法是用稀释的肥皂水擦拭叶片。

(5)白绢病

白绢病的整株表现在根部和茎的基部,刚开始是出现白色的绢丝状的菌丝,然后慢慢影响叶片,最后腐烂死亡,白绢病一般是在气温高,湿度过高,土壤积水的环境下产生,所以在注意整体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控水。

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绢遁稀释800-1000倍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或用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用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水喷施。

(6)枯萎病

枯萎病在各种蔬果上就比较常见,比如常见的番茄、辣椒、豌豆和甜瓜等,出现的症状就是植物顶部和下部的叶片都会枯萎,晚上就会稍微恢复一些,过一段时间整棵植株就会枯萎了。

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影响花朵和果实腐烂,会严重影响开花结果的状况,首先会在花朵和果实上出现小斑点,之后随着果实的长大慢慢变成黑色的革质斑块。

这些通常都是胡乱浇水积水造成植物的根系受损,土壤中的钙元素就无法被植物吸收,会导致植物生长缺水,在炎热的干燥的环境下容易感染病害。

只要对植物养护得当,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的并宠爱,也就能保持植株健康了,养护的植物不要直接浇叶片上,保持叶片干燥,不要给植物太多的水分,这样有助避免感染绝大部分的病虫害,如果发现病害要及时剪掉病叶、病枝,及时喷杀菌药,如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溶液。

花卉常见的病害有以上6大种,在养殖过程中各位要注意提前预防哟,不然会促使病害的发生,以上是详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要错过哟。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有人类就有花,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花卉知识:花卉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