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行业:海棠的种植技术",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海棠为蔷薇科落叶乔木,高达6-8米。树势直立,为著名观赏树。叶椭圆形至长圆形,表面有光泽。花为淡红或红色。果实球状有酸味,可食,十月中旬成熟。种籽经选种处理后每市斤标准粒数为2.8万粒。

海棠多用播种繁殖。在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一小时,捞出后用27%赛力散坪种,进行消毒,防止立枯病,然后混沙土2/3堆积室内或棚下,高不超过50厘米,经常保持室内湿度5-8℃每隔一周翻倒一次,经24-26日左右,即有15-20%种子萌发。如提前播种,可将种子置在室外阳光下,堆积经过2-4天,即有50-70左右发芽,开始播种。

播种用土地最好前一年秋深翻30-50厘米,每亩同时施入基肥堆肥两万斤,次春再精细理,作成苗床或窄高床。平床宽1-1.2米,窄高床背宽30厘米,高10厘米。在干旱和灌水条件差的苗圃,播种前先灌水荫床或荫地,水渗后采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撒播同时施入非可湿性六六六粉,每亩施1.5-2市斤或用乳油0.5市斤混麸皮施入,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8-12市斤,复土不可过厚,草炭,沙土和土混合复盖,可以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

播种后,一般3天生根,6出土,15天基本出齐。等苗高5-10厘米,开始第一次灌水,苗高10-20厘米时,追稀薄人粪尿一次促其生长。海棠是苹果的好砧木,当年播种苗七月下旬就可接木,抗寒力强幷耐涝,喜排水良好高燥之地势,但低洼地生长也好,唯喜温度较低,在早春气温高在25℃-27℃发芽力减弱。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行业相关:香椿的种植技术


香椿菜是一个新发展的蔬菜品种,以其柔嫩的茎叶芽为食,香味浓郁、风味鲜美,从其营养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香椿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以增加香椿芽叶的产量为目的,香椿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保护地种植、矮化密植种植和椿粮间作等。

利用保护地种植香椿,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山东、河南和河北等地的香椿保护地种植已具有一定规模,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保护地种植的设施主要有塑料大棚和温室。由于香椿在秋季落叶后会进入休眠期,要使其继续生长必须增加有效积温,解除休眠。利用塑料大棚和温室种植已达到保温、增温的效果,从而打破香椿休眠,使其提早萌发。

矮化密植种植,即通过强化整枝,修剪成带状、丛生灌木形的种植,是一种提高香椿产量,方便采收管理的有效的种植方法。矮化密植种植对栽植品种要求较高,最好选用适合矮化密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早且食味、品质较好的红香椿[18]。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种植技术的发展,矮化种植的密度逐渐加大。金波等在对香椿高效种植技术的研究中提出,矮化密植的行距50cm,株距仅10-15cm,每hm2达12-15万株;丛植行距2cm,丛距1m,每丛3-5株,每hm2达1.5-2.4万株[19]。杨林冲等提出种植模式以菱形双行种植为宜,进行菱形双行种植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与光照,同时种植管理较方便,可利用冬闲间种一些蔬菜,增加经济效益。

椿粮间作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最大限度地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了起来。主要形式有菜用香椿的间作,即指在矮化密植种植的条件下,香椿干矮枝多,行间光照差,故多选用韭菜、甘蓝、大葱、小麦、棉花、烟草及中草药等矮杆作物,在香椿行间间作;菜材兼用的香椿的间作主要以用材为主、菜芽为副产的香椿林,主干高、株行距大,林间光照充足,适于间作各种作物,如小麦、棉花、红薯等;椿果蔬间作是一种立体复合型间作方式,将乔、灌、草三种不同高度的作物结合起来,使各层均能正常生长。

花卉行业:油茶丰产种植技术


一、选用良种。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筛选出来的优良无性系,可以就地或就近推广。在引进无性系时,要特别注意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无论为保证结实还是维持群体的稳定性,都要求在同一片林内至少栽植开花期和成熟期基本一致的3-4个优良无性系。树冠高低不同的无性系配合栽植,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二、培育壮苗。培育壮苗的技术要点:①选好圃地。选用病虫害少、排水良好的土地,注意不重茬。②施足基肥。嫁接前一个月筑床,每亩至少施复合肥100公斤;成活抽稍后,每30天再施复合肥5-10公斤。③适时嫁接。接芽发育后及早完成嫁接。④适度遮荫。采用通光40%左右的遮阳网遮荫,使苗木在高温季节仍能抽梢。⑤做好圃地管理,及时除草、摘花芽,清除未成活嫁接苗植株。

三、提早整地。至少提早一个月整好造林地。林地坡度大于10°时,最好按等高线开挖水平带,以利水土保持。整地深度必须超过20公分,要清除所有杂灌残根。杂草特别茂盛的地段,最好在整地前1-2个月先喷草甘膦杀灭杂草,待杂草基本腐烂后再整地。

四、适当密植。为保证早实丰产一定要适当密植。据试验,采用1.7-2米株行距,每公顷栽2500-3600株比较适宜。坡地也可采用2米×3米的栽植方式,密度为1665株/平方公里。土壤特别肥沃的平地,也可采用3米×3米的株行距。

五、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挖穴后,每穴至少施厩肥15-20公斤,或饼肥1公斤;有条件时还应添加磷肥,以利于发根和结果。有机肥至少应在造林前一个月施好,施肥后要立即覆土,以免肥分流失。施足基肥的林地,第一年不要再施化肥,第二年起可适当追施化肥。化肥种类要合适,施复合肥优于单施氮肥。施肥时间也要注意,早春优于夏秋。施肥要严格控制,每株苗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过25克,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用量不要超过10克。有条件时可在行间种植作物,但要以不影响苗木正常生长为前提。

六、适时栽植。栽植后能否成活,与栽植季节关系密切。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多雨时期栽植。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远距离运苗最好采用泥浆沾根。覆土后,一定要舒根、踩实。

七、及时抚育。嫁接苗定植后一两年内要及时抚育,一般需要劈草2次,挖山1次。每次劈草,宜在黄梅季节之后及时进行;9月份再劈草1次。挖山宜在冬春进行。有的嫁接苗栽植后当年就能形成花芽,并能正常授粉结实,但过早结实不利于苗木生长,也影响嫁接苗树冠形成,最好在3年生前及时摘除花芽或幼果。

八、加强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幼苗,严防人畜毁坏。

■病虫防治

三成落花落果由病虫害引起

油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很少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但是,危害油茶林的病虫种类却较多,其中能造成严重减产的有炭疽病、煤污病和茶梢蛾、象甲等,一旦受到这些病虫危害,也会造成较大量蕾、果、叶的脱落或干枯,严重的植株甚至全枯死亡。据观察,油茶落花落果率达70-80%,其中病虫害引起的约占三成。

一、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树势林相及环境关系密切。油茶炭疽病老残林发生严重,在高温、高湿季节蔓延最快;煤污病、软腐病在多雨、湿润的季节和环境发生严重,象鼻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在防治的策略上,应创造一个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增强树势,从根本上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形成一个不利于病虫害滋长和蔓延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林地卫生情况。对于有严重炭疽病史的发病株,宜砍除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鼻虫以幼虫在土表越冬,冬季深挖有好处。施肥要注意用量和搭配,过多施氮肥易感病,适量搭配磷、钾能提高抗性和产量。

二、抓好检疫工作,选育抗病品种。生产用种子实行检疫制度,严防带病种苗调进或调出。

三、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经济有效,副作用小,值得大力推广。煤污病多由介壳虫和蚜虫引起和传播,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火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从而减轻煤污病的危害。油茶尺蠖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等防治,如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姬蜂等,防治效果均好。又如炭疽病可以在花期用芽胞杆菌进行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四、掌握病虫规律,及时进行防治。炭疽病的病源,主要在树上带病的器官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的活动而传播。因此,要注意清除病源,冬季垦复修剪,深挖、深埋或烧毁带病的枝、叶、蕾、芽和果实,同时要防虫,尤其注意防治带菌传播的象鼻虫、金花虫。还要抓住时机,在发病前和发病盛期进行药物防治。象鼻虫有假死性,在成虫大量出现时,可摇树震落捕杀,老熟幼虫出果入土越冬时,用土晒坪晒果,幼虫入土后用药杀灭,或在稻田晒果,待幼虫入土后引水灌田,淹死幼虫。油茶丰产种植技术(完)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行业:海棠的种植技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行业入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