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花卉种植常识:月季黑斑病的防与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月季黑斑病严重时,可使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效果。

月季黑斑病严重时,可使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效果。

月季叶片受浸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菌在枯叶或土壤中越冬。通风不良,光线不足,低洼积水处,庭院清洁卫生欠佳,浇施肥水不当等原因都利于发病。月季黑斑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会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很难控制其蔓延。

栽植月季时,尽量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并加强苗木的栽培管理。浇水时尽量不要喷洒,在苗木根部浇灌,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病菌入侵。及时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减少浸染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

翌年开春在月季萌发前,喷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夏季新叶刚展开时开始喷药直至冬季。发病初期交替喷75%百菌清可湿粉剂1000倍液,或45%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500至600倍液,40%氟硅唑或25%腈菌唑乳油800倍,雨季7天喷1次,平常生长期和梅雨季节7天至10天喷1次,连喷4至5次,可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可喷70%可杀得、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75%百菌清500倍,12.5%得清乳油1000倍液,7天至10天喷1次,连喷3次至5次。其中以12.5%得清(斑节脱)乳油1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技术:菊花黑斑病的防治


菊花黑斑病感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浅,呈灰白,出现细小黑点。严重时只有顶部2一3片叶无病,病叶过早枯萎,但并不马上脱落,挂在植株上。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菊花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变成黑褐色或黑色,直径2一3毫米。感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浅,呈灰白,出现细小黑点。严重时只有顶部2一3片叶无病,病叶过早枯萎,但并不马上脱落,挂在植株上。

【防治方法】

小面积种植时,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改善种植环境,发病严重的地区实行轮作,栽植密度不要过密,以利通风透光,及时排除积水;发病期间用100一150倍的波尔多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80%敌菌丹500倍液合喷洒,或用45%百菌清、多菌灵混合胶悬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比单一用药要好。

以上就是菊花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仙人掌黑斑病怎么治最好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仙人掌黑斑病怎么治最好”,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仙人掌黑斑病,也被称为仙人掌黑斑病害,是一种常见的仙人掌病害,造成仙人掌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或斑块。这种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美观和健康。针对仙人掌黑斑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我们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最佳治疗方式。

最有效的方式是及时发现并隔离受感染的植物。一旦发现仙人掌叶片出现黑色斑点,应立即将植物与其他植物分离。受感染的部分应被剪掉,并将剪掉的部分彻底清除,避免进一步感染其他部分。这样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保持仙人掌的通风和干燥环境也是治疗仙人掌黑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仙人掌黑斑病往往在潮湿环境下扩散,因此应尽量减少植物的叶片被水滴打湿的机会。在水浇灌时,要避免将水直接喷洒在植物叶片上,而是尽量将水注入到土壤中。保持植物所在区域的通风,有助于降低湿度,有利于病害的控制和治疗。

使用杀菌剂也是防治仙人掌黑斑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植物叶片出现黑斑病征兆时,可以使用效果良好的杀菌剂进行喷洒,直接杀死感染病菌。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很重要,常用的有百菌清、多菌灵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使用杀菌剂时要注意剂量和频率,以避免对植物产生过度伤害。

营养平衡也是预防和治疗仙人掌黑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仙人掌植物由于生长缓慢,需要较少的养分。如果土壤中养分过多或过少,会导致植物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害。因此,在养护仙人掌植物时,应选择适量的肥料,并注意遵守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定期检查和清除受感染的植物也是治疗仙人掌黑斑病的有效措施。定期检查仙人掌的叶片,及时发现并清除感染病斑的部分,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清除感染的部分时,要选用干燥、锋利的工具,并注意进行消毒,以防止病菌传播。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仙人掌黑斑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及时发现与隔离受感染的植物、保持通风干燥环境、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营养平衡以及定期检测和清除感染部分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仙人掌黑斑病,保持仙人掌的健康与美观。希望以上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花卉种植科普:九月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


八月末九月初,是月季黑斑病的高发期之一,随着温度的下降,虽然月季黑斑病有所下降,但仍旧不能忽视,要及时观察,做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工作。

八月末九月初,是月季黑斑病的高发期之一,随着温度的下降,虽然月季黑斑病有所下降,但仍旧不能忽视,要及时观察,做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工作。

月季、玫瑰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国内普遍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在南方和北方等地均发病较重,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四五月和夏末八九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除侵染月季、玫瑰外,此病还为害蔷薇、金樱子、刺梨、黄刺玫等。

月季黑斑病的症状

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大约为4毫米至12毫米左右,边缘呈纤毛状,以后逐渐发展成黑褐色连片病斑,病斑边缘有黄晕,呈放射状,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一)九月份需要采取的养护管理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性。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溃,不用喷淋方法浇水,适度修剪,松土培土,提高根系活力,提高长势,增强植株抗病力。

2、结合日常养护工作及时摘除病叶。

(二)九月份需要采取的化学防治措施

预防及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必菌鲨1000-1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发病严重时期,可以使用喷克菌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对真菌性病害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种植知识: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杨树黑斑病的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杨树黑斑病的症状:

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 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部变黑,病苗扭曲不直。

杨树黑斑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浸染。

杨树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注意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等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条件,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防止实生苗发病,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和多果定喷粉处理干燥种子。

②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

③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喷洒,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并应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种植知识:菊花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黑斑病菌主要为害菊花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褪绿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或黑褐色,直径5-10毫米。

菊花黑斑病菌主要为害菊花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褪绿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或黑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大小颜色和菊花品种有关,如登龙门、紫金荷等品种的病斑较小,褐黑色;而银峰铃、紫云风、初樱等品种的病斑较大,褐色。多个病斑可互相连结成大斑块,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散生不甚明显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但不脱落,严重时,仅留上部2-3张绿色叶片。

菊花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的菊针孢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器内,分生孢子丝状、无色、以此侵染传播为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4-28摄氏度。

菊花黑斑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病叶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是,分生孢子器于降雨后吸水溢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主要从气孔侵入,侵入植株后大约20-30天开始发病。潜育期长短与菊花品种、温度有关。高温时潜育期较短。本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秋菊发病最重。阴雨连绵、种植过密或盆花摆放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连作或老根留种及多年栽培的菊花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措施

1、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冬季深耕,埋除病叶,或轮栽。盆栽土应每年更换新土。选择健康母株作繁殖材料。

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肥适当配合,防止植株徒长。及时排灌,促使植株健壮发育,提高抗病力。

3、发病期间喷洒杀菌剂,可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65%代森锌500-600倍液,1%波尔多液。每隔7-10天1 次,连续3-4次。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对策


月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品种,不少花友都喜欢在家里种植月季,但种植过月季的朋友应该知道,月季上面最常见的病害就是黑斑病,这种病害对月季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么,要如何做好防治工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月季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对策。

1、月季黑斑病

月季的嫩枝、花梗与叶片都有被侵染的可能。紫褐色或褐色小点是病斑的初期形态,随后扩展为1.5-3毫米左右(直径)的深褐色或黑色圆斑,有的边缘呈纤毛状,有的品种边缘则光滑整齐。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直径2~12毫米圆形、近圆形黑紫色或深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放射状,有黄色晕圈。

发病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散生或轮状排列,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有的品种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有些月季品种病叶不脱落)。叶柄与嫩梢上产生紫褐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稍隆起,边缘无明显放射状的菌丝束。花瓣上病斑多为紫褐色椭圆形。此病害严重时,植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片绿叶。

2、传播途径

1.越冬时会以菌丝的形态留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来年初春时形成的分生孢子是初期的浸染来源之一。

2.风雨和飞溅水滴等是分生孢子的传播途径,所以容易在多雨、多雾和多露的天气下发病。有实验表明,在滞留水分的叶子上,孢子对萌芽的侵入时间仅需6小时。

3.病菌能够对植株进行多次侵染,威胁月季的整个生长期。尤其在梅雨季节与台风季节病害最为严重,夏季的高温干燥天气则会让病害扩展缓慢。

3、防治要点

1.应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残枝叶,露地栽培可耕翻深埋。盆载月季的浇水应选择在上午,并避免喷浇淋溅,地载则以滴灌为好。这样可减少病菌随水滴飞溅传播的机会。

2.选择抗逆性强的月季品种对防治黑斑病也很重要。目前已有报道,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强的品种,如“春”、“和平”等易于感病,而“天粉娜”、“红旗”等品种则抗性较强。对易感病的品种,应避免大片连栽并以选择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段栽植为好。

3.药剂防治,可以选用圃菌灵或者斑腐清进行喷雾防治,一定要均匀周到,叶子正反两面和枝干上都要喷到。

以上小编整理的关于月季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对策上述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玫瑰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黑斑病是玫瑰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不仅影响玫瑰的美观,还会对玫瑰植株造成伤害。玫瑰黑斑病传染性极强,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对整片玫瑰产生危害,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那么,玫瑰黑斑病的症状是什么呢?玫瑰黑斑病应当如何防治呢?

玫瑰黑斑病的症状: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或落叶上越冬。5月至6月开始侵染。温度17℃至25℃为发病适温,30℃以上发病减少。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亦可传播。多雨、多雾、多露时易发病,潜育期10天至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

玫瑰黑斑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会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就很难控制其蔓延。玫瑰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1、尽可能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及时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3、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减少侵染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

4、药剂防治。防治黑斑病的药物很多,早春可用1%的福美砷进行土壤消毒。另外,春季刚展叶或发病初期,用45%的噻菌灵(特多克)悬浮剂500倍液至600倍液喷雾,或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一次,连续3次以上,防治效果较好。发病时,可喷800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雨水冲刷性较强。单用百菌清比用多菌灵效果好一些。

“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侍弄花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种植常识:月季黑斑病的防与治”,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