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科普:枣树有哪些虫害",希望您喜欢!

1桃小食心虫

一是结合冬季挖树盘、翻动树干周围1m范围内的土壤,将冬茧翻到地表,以冻死越冬虫茧。二是6月中旬,在枣树林间悬挂桃小性诱剂诱芯,诱杀雄成虫,并具有干扰交配的作用。三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捡拾越冬代桃小食心虫危害的枣果,予以集中销毁,可消灭大量的第1代幼虫。四是在6月至7月上旬,对树冠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

2枣尺鳠(枣步曲)

一是结合枣树冬季管理,深翻枣园或挖树盘,使越冬蛹暴露后冻死或被天敌取食。二是3月中下旬在树干基部缠塑料薄膜或粘虫胶,阻止雌蛾上树交尾和产卵。三是在幼虫发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利用其假死性,以树干打击枣树,使幼虫落地,予以人工捕杀或毒杀。四是保护天敌,利用益鸟、益虫自然控制害虫,降低该虫的虫口密度。五是枣芽长到3cm长时(时间为5月初),喷施敌杀死等,枣芽长到5~8cm长时(时间为5月中旬)可喷施溴氰菊酯或速灭杀丁等。

3枣灰象

一是在成虫羽化期,于早晨趁露水未干时,以木杆击枣树几次,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杀或毒杀落地成虫。二是春季枣树发芽前,在树干中部刮一个20cm的光滑带,用粘虫带或涂粘虫胶,可有效控制枣飞象成虫上树。三是4月底前翻地,杀死部分土壤中的越冬虫。四是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喷施25%农地乐乳油400~600倍液,成虫上树后,可喷施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4枣粘虫(枣镰翅小卷蛾)

一是结合枣树冬季管理,刮除老翅皮,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蛹,或秋季在枣树主枝基部绑草绳,诱虫在草绳上化蛹,然后集中烧毁。二是在成虫发生期用诱虫灯诱杀成虫。三是在幼虫发生盛期,对树冠喷施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等。

XZH52.coM文章精选

花卉科普: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枣树树体管理的目的是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协调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平衡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果实品质,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1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指落叶后至萌芽前的修剪,但陕北冬季干旱多风,冬剪宜在春季2—3月至萌芽前进行较为适宜。

①疏枝:将过密枣头、病虫枝、无用途长枝、交叉枝、内膛细弱枝枝条从基部剪掉,作用是使树体通风透光,枝条分布均匀,集中树体营养。

②短截:将一年生枣头一次枝或二次枝剪掉一部分,可使留下的二次枝粗壮,提高其枝上枣股的结果能力。对枣头进行短截时剪口下的第1个二次枝必须剪掉,才能刺激主芽萌发。

③回缩:剪掉多年生延长枝、结果枝的一部分称回缩,主要用于老树更新和结果枝组的复壮,可明显增强树体生长势,在向上分枝处回缩还可提高枝头角度。

④刻伤:枝干某部位需要发枝时,在主芽上方约1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一般多在幼树培养主侧枝时采用,时间以枣树萌芽前后最佳。

2夏季修剪

具体如下:

①摘心:在生长季节摘除枣头顶端嫩梢的一部分,可增强结果枝粗、增加枣股数量,减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

②抹芽:对芽体部分不适宜的,适时抹掉,可节省养分,促进新枝健壮生长,生长期一次枝、二次枝上正芽大量萌发,萌发后正芽长势强,营养消耗量大,若不及时抹去,极易造成枣树通风不良,消耗枣树大量营养,降低产量和品质。抹芽时该抹的要及时拌去,该留的还应选择合适的留下,一般留壮芽,抹弱芽,抹里芽留外芽的原则。

③拉枝:在生长季节用铁丝或绳子、木棍使枝条角度张开,以缓和树势,改善树体光照条件。

花卉科普:苏铁主要病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苏铁一般很少病虫危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虫害主要有介壳虫。

(1)叶斑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开始发新叶时,剪去病斑多的老叶并烧毁。病发期喷0.5%的硫酸亚铁,约1周后喷50%托布津800〜1000倍液,隔10天再喷一次。或用0.5%硫酸钾作根外追肥。

(2)介壳虫防治的主要措施加强检疫,被害植株要与无害苗木隔离。受害植株进行移植时,先剪去全部叶片集中烧毁,用牙刷刷除茎干表面的介壳虫,再用小锥子或回形针掏出夹在叶液中的介壳虫。介壳虫一般为害苏铁的地上部分和地下的浅层,在移植时,只要茎粗达4cm以上的虫株,均可采取剪叶后直接深栽,覆土10〜20cm,灭虫后再按常规栽植。此法灭虫率一般可达80%以上,如深栽前辅施药物,效果更佳。

用药剂防治,可在晴天下午5时前后,喷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现配现用。对叶、茎和根颈处要喷均勻周到,相隔2天左右再喷药一次。

(3)拟叩头虫防治的主要措施该虫主要咬食苏铁的嫩叶,使叶轴枯萎,影响苏铁树的生长。虫少可用人工捕捉;虫多则喷磷酸胺或甲胺磷农药,也可结合防治介壳虫一起施药。

花卉科普:枣树栽培管理技术


枣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属于我国的特产果树。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富含糖外,每百克枣肉含1.2g蛋白质、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4g等,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常作滋补食品。此外,枣果还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P(即卢丁)和维生素C,医疗药用价值较高。枣果除生食外,可制成多种加工品,进行长期贮运。枣及其加工品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枣树具有用工少、结果早、收益快、和经济寿命长等特点。且可与棉、粮间作,充分利用土地。枣树花期长,花量多,含蜜多,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而且枣树对土壤适应性强,耐涝、耐旱、耐瘠,耐盐碱和酸性土,因此南北均可栽培。

一、枣树栽培之选择良种

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品种很多,我国约有12种。栽培上仅1种,即普通枣。因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全国枣品种可概分为南枣和北枣两大生态型品种群。 南枣耐潮湿气候、高温、和酸性土壤,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省份。一般果大糖低,肉质疏松,适于鲜食和加工蜜枣。如安徽宣城的圆枣、尖枣,浙江义乌、兰溪的大枣,江苏泗洪立枣(霸王枣),湖南淑浦的鸡蛋枣,吴县白蒲枣,湖北随县的秤砣枣等。北枣耐干旱、低温、和盐碱土壤,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枣的主产区。果实一般肉质、致密、含糖量高,适于加工黑枣、红枣。如灵宝的圆枣,山东、河北的圆铃枣,辽宁朝阳的大平顶枣,河南新郑的灰枣等。

二、枣树栽培之合理密植

枣树的栽培密度分早期丰产式和林粮间作式两种。计划林粮间作的可考虑按株行距2×5m栽植,亩栽67株,宽行窄株有利于套种农作物。早期丰产式主要目的是抓早期产量,尽早获益。栽培密度可按株行距1.5~2.0×3~4m,亩栽83~146株,而从实际效果看,株行距2×4m,亩栽83株居多。枣树密植必须选择优质壮苗,最好南北行向栽植。

三、枣树管理之 整形修剪 

枣树树冠扩展速度较慢,幼树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树冠形成,形成丰产骨架。结果期树修剪目的在于调节营养分配关系,实现丰产、稳产。

1.幼树的整形修剪

主要分定干、骨干枝的培养和结果枝的培养三个过程。定干:主要可用清干方法。即从右数下部向上逐年清楚树干上的二次枝和过低的不能作主枝培养的发育枝,直到清出所需的树干的高度。骨干枝和结果枝的培养:中心干上错落着生5~7个主枝,主枝不分层,每隔20~40cm留一个,呈螺旋状上升排列,主枝上直接养结果枝组。修剪幼树时注意修剪量要小,除太阳旺枝条和交叉重叠需去除之外,其余枝条应尽量保苗,主枝角度不太高的,可通过撑、拉、坠等措施,开张角度,并在修剪中采用刻芽、重截发育枝、夏季摘心扭梢等手段增加枝叶量。

2.结果大树的修剪

主要任务是保持光照通透的树形,有计划地进行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保持稳定而较高的产量,延长盛果期的年限。(1)进行骨干枝的调整:进入盛果期后,主侧枝前段容易下垂,长枝变弱,可用其拱背处抽生的健壮发育枝提高枝头角度,代替原来的枝梢,下垂的至少可改造为结果枝组。(2)更新结果部位:枣股结果能力最强时期为壮龄阶段,此后衰弱,死亡。要高产稳产,必须进行合理的更新修剪,去老养新保持良好的结果能力。重点是做好枝组的更新,有计划地分批逐年改造,每年更新占总量的1/4~1/3。用3~4年将全树更新一遍,手法采用中、小型枝组一次更新,即从基部剪除,刺激隐芽萌发新枣头培养新枝组。大型枝组分2~3次更新。(3)清除徒长枝、过密枝、细弱枝:短截老弱基枝、无用徒长枝,清除间疏过密枝、细弱枝,节约养分,改善光照,增强枣股生长势,以利丰产。

四、枣树栽培的土肥水管理

枣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要实现早期丰产优质,仍需有良好的肥水条件。“三荒”薄地尤其要及时中耕除草和松土保墒,并增施肥水,应以施好施足基肥为基础。基肥施入时间最好在秋季果实采收(晚熟品种采收前)后进行,每亩施肥量不少于5000kg。基肥的种类以有机肥料为主,掺入适量氮、磷肥,秸杆沤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进行追肥。前期追肥在萌芽前使用,满足枝叶生长和花芽分化的需要,以氮肥为主;后期追肥在幼果期使用,满足果实发育和根系生长的需要,以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有利于增进果实品质。此外,在花前、花期和幼果期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对提高着果率和提高枣果质量效果都很明显。幼果期喷布叶面肥,可用0.3%~0.5%的尿素,1.5%~3.0%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的浸出液。在落叶前喷施尿素,可推迟落叶,提高树体的营养积累。同时应注意水分管理。枣树1年中可进行3次浇水。在发芽前浇催芽水;花期浇助花水,可采用初花期土壤浇水和盛花期树冠喷水相结合的方法;7月上旬幼果迅速生长期浇助果水。

相关阅读:枣树病虫害防治

喜欢《花卉科普:枣树有哪些虫害》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有哪些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