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4关于桂花盆景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桂花盆景栽培技术:桂花性喜温暖,湿润。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桂花盆景栽培技术。

桂花盆景栽培技术---上盆过程

选盆:桂花绿叶黄花,四季常青,宜选用较深的圆盆或方盆,盆口直径与桂花枝叶的蓬径要大致相当,则利根系发育和生长。盆的质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为佳。色泽以紫色或赭色较好,可与花、叶色彩有鲜明对比,增加其观赏效果。

用土:桂花喜肥,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栽桂花的培养土,通常用田园土、堆厩肥和河沙各1B3配制而成,要注意消毒处理,才不致感染病虫害。

桂花栽培技术:桂花宜在早春或秋季栽种,上盆前在盆底垫上一层河沙或蛭石,以利通气排水,上面再铺上一层厚约2~3厘米的泥炭土或细泥,高达盆深的1B3。然后,将根部带土球的桂花苗放进盆中,壅以培养土,用手指压紧,填土至接近盆口,土面应比盆口低2~3厘米,以便于浇水和施肥。栽好后要浇透水,然后移至庇荫处约10天,使其服盆,逐渐恢复生长。

桂花盆景栽培技术---整姿技术

加工:桂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上盆后一二年,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使基部萌生新枝干,不致下部空虚,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保持上下平衡,使树形美观,花叶繁茂。

树形:桂花造型以做成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者为佳。树势斜展,枝叶密茂,古朴自然,最耐欣赏。开花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

以上就是桂花盆景栽培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xzh52.coM延伸阅读

2024关于栾树育苗栽培技术


栾树属于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春季嫩叶多为红色,入秋叶色变黄,十分美丽,夏季开花,满树金黄,甚为壮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园景树,也可用作防护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绿化树种。适应性强,较易栽培。栾树可用播种、分蘖、根插等方法养殖,而以播种为主。

选生长良好、干形通直、树冠开阔、果实饱满、处于壮龄期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在果实显红褐色或橘黄色而蒴果尚未开裂时采集。栾树种子的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如不经过催芽处理,翌春播种常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要采用层积法进行催芽。

栾树一般采用大田育苗。播种育苗地要土壤疏松,具有一定的肥力,无地下害虫。整地要平、精细,对干旱少雨地区播种前宜灌好底水。栾树种子的发芽率较低,用种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播50-100克。采用宽幅条播,既利于幼苗通风透光,又便于管理。播种后覆1-2厘米厚的疏松细土以防种子干燥失水或受鸟兽为害。再用草、秸秆等材料覆盖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杂草滋长和土壤板结。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及时分批撤除覆盖物。

幼苗长到5-10厘米高时间苗,每平方米留12株左右,结合间苗进行补苗。栾树属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根系。播种苗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由于栾树树干不易长直,第1次移植时要平茬截干,并加强肥水管理。春季从基部萌蘖出枝条,选留通直、健壮者培养成主干。第一次截干达不到要求的,翌春可再行截干处理。以后每隔3年移植1次,移植时要适当剪短主根和粗侧根以促发新根。栾树幼树生长缓慢,前两次移植宜适当密植,利于培养通直的主干,节省土地。此后应适当稀疏,培养完好的树冠。

2024关于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是我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喜温暖的气候,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好,幼苗期耐荫的能力较强,适于在水稻后期套种。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紫云英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选品质纯正的迟熟品种、当年新种,发芽率高,亩产高;播前晒种半天;然后加等量的河沙,装入编织袋内用力揉擦,磨伤种皮除去蜡质,可提高发芽率30%,浸种24小时,种子露芽眼即可播种。

二、拌菌拌种肥 新种区必须拌接根瘤菌,这是新区种植紫云英成败的关键措施,老区拌菌种也可显著提高产量。拌种肥可用5公斤过磷酸钙加30公斤草木灰和501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混合堆沤7天,然后混合种子随拌随播。

三、播种时间 于晚稻禾穗钩头后进行,亩播紫云英115公斤混合萝卜青025公斤;紫云英、萝卜青与晚稻共生期1520天为宜;播种时田间保持湿润状态,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不利其生长。

四、水分管理 紫云英喜湿润,既怕旱,又怕渍水。整个生育期应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做到田间能排能灌;晚稻收割后要开好十字沟、环田沟,沟沟相通,大雨不积水,雨过田干;如遇干旱,土壤发白,应及时灌跑马水湿润土壤,以适应紫云英的生长要求。

五、施肥 适当追肥,特别是肥力差的稻田应追施12次的肥料,以小肥养大肥,可显著增加绿肥产量。施肥分为基肥,冬前肥和春肥三个阶段。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豆荚螟、斜纹夜蛾等,应注意综合防治。

以上就是紫云英栽培技术,你记住了吗?

桂花盆景栽培技术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桂花盆景栽培技术吧!

桂花盆景繁殖方法

1、播种:桂花果实通常4~5月份成熟,当果皮由绿色变为紫黑色时即可采收。桂花种子有后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时间,采收后洒水堆沤,清除果肉,置阴凉处使种子自然风干,混砂贮藏,砂藏后可秋播或春播。播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于室内苗床。播种时将种脐侧放,以免胚根和幼茎弯曲,将来影响幼苗生长。

2、嫁接:桂花嫁接砧木多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等,大量繁殖苗木时多用小叶女贞。在春季发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壮枝条长10~12厘米,基部一侧削成长2~3厘米的削面,对侧削成一个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侧约1/3处纵切一刀,深约2~3厘米,将接穗插入切口内,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袋绑紧,然后埋土培养。

3、扦插:通常在在春季发芽以前用一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切成5~10厘米长,剪去下部叶片,上部留2~3片绿叶,插于河沙或黄土苗床,株行距3*20厘米,插后及时灌水或喷水,并遮荫,保持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0%,2个月后可生根移栽。

4、压条:桂花可分低压和高压两种,低压法是在春季到初夏选比较粗壮的低干母树下部1~2年生的枝条选易弯曲部位用利刀切割或环剥压入3~5厘米深的条沟内并用木条固定被压枝条。高压法是春季从母树选1~2年生粗壮枝条同低压法切割一圈或环剥,然后将伤口用培养基质涂抹,上下用塑料袋扎紧,到秋季发根后剪离母株养护。

桂花盆景栽培技术

1、选盆:桂花绿叶黄花,四季常青,宜选用较深的圆盆或方盆,盆口直径与桂花枝叶的蓬径要大致相当,则利根系发育和生长。盆的质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为佳。色泽以紫色或赭色较好,可与花、叶色彩有鲜明对比,增加其观赏效果。

2、用土:桂花喜肥,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栽桂花的培养土,通常用田园土、堆厩肥和河沙各1B3配制而成,要注意消毒处理,才不致感染病虫害。

3、栽培:桂花宜在早春或秋季栽种,上盆前在盆底垫上一层河沙或蛭石,以利通气排水,上面再铺上一层厚约2~3厘米的泥炭土或细泥,高达盆深的1B3。然后,将根部带土球的桂花苗放进盆中,壅以培养土,用手指压紧,填土至接近盆口,土面应比盆口低2~3厘米,以便于浇水和施肥。栽好后要浇透水,然后移至庇荫处约10天,使其服盆,逐渐恢复生长。

4、加工:桂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上盆后一二年,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使基部萌生新枝干,不致下部空虚,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保持上下平衡,使树形美观,花叶繁茂。

5、树形:桂花造型以做成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者为佳,树势斜展,枝叶密茂,古朴自然,最耐欣赏,开花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

桂花盆景养殖管理

1、摆放:桂花树盆景适宜放在温暖向阳处,夏季要适当庇荫,避开强光直射。长江以北地区冬季须放进室内越冬,室温保持0~5℃较为安全。次年春季惊蛰前后即可出房。

2、浇水:桂花树盆土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一般春秋季每隔3~4天浇一次,夏季高温每天浇一次,冬季每隔7~10天浇一次,夏季须在早晚浇水,冬季则在中午前后浇水,使水温与土温接近,不致骤冷骤热,伤害根系。秋季浇水要适量,梅雨季节要防止盆土过湿或积水。

3、施肥:桂花树盆景以观花为主,应供给充分的肥料,抽梢时可施1~2次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前则以施磷肥为主,施肥前盆土要稍干些,并宜先松下土,以便肥料的吸收。施肥的第二天应浇一次水。如用堆肥或厩肥,一定要完全腐熟后才能使用。应用化肥过磷酸钙,其浓度不能超过2%。

4、修剪:桂花树的整形修剪,宜在秋后进行,剪去上部过强枝条,以均衡树势。过密的枝条要进行疏剪,并除去病弱枝条,使养分集中,以利开花。整形修剪配合水肥管理,可改善桂花盆景的健壮生长,保持优美的姿态。

5、换盆:桂花盆景每2~3年可翻盆换土一次。新盆宜大一些,以利桂花根部生长。结合翻盆,剪去一部分老根和枯根,用竹签剔去一部分旧土,换上疏松肥沃的新培养土,并在盆底放置腐熟饼肥为基肥,填土一定要压实,这样可促进桂花花繁叶茂。

6、病害:桂花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藻斑病、根腐病、缺铁病等,应针对病害情况予以防治。叶斑病、煤污病及藻斑病可喷射0.5波尔多液或5%多菌灵500~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应注意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不要积水,如因真菌引起根腐时,可用代森铵200~300倍液浇灌根部。

7、虫害:桂花常见的虫害有叶蜂、粉虱、螨、长白蚧、黄刺蛾等。叶蜂、粉虱、螨可用100%乐果1500~3000倍液喷杀。长白蚧除人工刷除外,在第一二代若虫时可用40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杀螟松500倍液喷杀。

2024关于紫薇的繁殖栽培技术(二)


提高观赏的效果是紫薇栽植的首要问题,如何让紫薇多开花,增加花的数量,提高观赏价值,笔者在实验当中将“截干法”运用到紫薇的栽培中,发现效果显著。

截干法使紫薇多开花

提高观赏的效果是紫薇栽植的首要问题,如何让紫薇多开花,增加花的数量,提高观赏价值,笔者在实验当中将截干法运用到紫薇的栽培中,发现效果显著。关于紫薇的截干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三个关键性的问题:

1.要加强对肥水的管理。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花芽萌发前应适量施入有机肥料;秋季落叶后在根部堆肥土,能促进树干长高长粗。

2.作为城市园林绿地配置树种的紫薇,一般树干要适当留得高一点,而种在主要公路隔离带或路旁绿带的,相对要低矮一点。一般在距根部1.1~1.8m处截断,然后通过肥、水管理,合理修整,促进树干高度基本一致,加快树干增粗的生长。

3.紫薇在定植后,截去一定高度的主干,促使萌条沿着截断口萌发。这样既缩短了输送养料的管道,养分能较快集中到萌发条上,又逐年形成萌条集中点,经常多年培育,在截断处慢慢形成拳状,定型之后,每年秋冬季伐条,能增多枝条数量,且可人为控制枝条着生点,使其在拳状区域上均匀分布,增加了花枝数量,提高了观赏效果。

矮生紫薇的生产与应用

矮生紫薇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抗旱、抗涝、耐盐碱、抗有害气体,适栽地域广。从在河南露地栽培的情况来看,无论大苗还是当年生小苗均可安全过冬。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可耐-20℃低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40℃,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露地种植。

矮生紫薇管理较粗放。一年生苗幼嫩,土壤湿润有利于苗木生长,应勤浇水。多年生苗在春季、冬季施肥即可,小苗生长季节施以氮肥、复合肥,以加速苗木生长。种植密度适宜,一般没有病害发生。春季进行修剪,每个枝条选留2~3个健壮芽,其余部分剪去。每年春季都要修剪。矮生紫薇通常在春季萌动前移栽。因其根系发达,生长季节通过遮荫措施也能移栽,且成活率高达90%以上。

2024关于梅花盆景夏季怎么养护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光之处栽培。盆栽用土以壤土为宜,粘土易发生刺状枝,梅桩盆景盆土较浅,盆底用分解较慢的蹄片、骨粉做基肥。

梅花适地放置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光之处栽培。盆栽用土以壤土为宜,粘土易发生刺状枝,梅桩盆景盆土较浅,盆底用分解较慢的蹄片、骨粉做基肥。夏季管理不当,极易引起梅桩枝瘦叶落,因此要注意梅桩的夏季防暑工作。

梅花合理浇水

梅花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因此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但不能积水,水分过多容易黄叶,严重时造成全部叶子脱落。5至6月份,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要适当扣水,抑制新枝继续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夏季每天向花盆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生长。进入7月份,就要进行正常浇水,这时如果缺水易引起落叶。

梅花适时追肥

梅花在生长期间,根系受到容器的抑制,生长期内应追施1至2次肥。第一次追肥在春季新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用麻酱渣或饼肥水作追肥,能够促进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第二次追肥在秋季停止生长后到落叶前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肥料可用饼肥粉,撒在盆土表层,为第二年生长补充必要的养分。

梅花整形修剪

梅花凋谢以后,应进行一次修剪,保留枝条的2至3个芽,将其余的剪去,并经常注意剪去影响造型的病虫枝、枯死枝、交*枝、重叠枝。同时进行修枝、剪叶、摘心。梅花造型设计形式较多,有的潇洒倒悬,有的曲枝盘弯。一般采用绑扎做弯的方法,从幼苗开始,新枝每长出12厘米至15厘米时做一次弯,每次做弯将枝条完成S或螺旋上升状,用塑料条绑缚,如此反复进行几次。使之逐渐成型固定,体现其古朴的姿态。

梅花病虫防治

梅花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注意不要使用含磷的农药,以免对梅花产生刺激,引起大量落叶。梅花病害主要有缩叶病、炭疽病,煤污病等,可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2024关于桂花种植技术详解


【桂花种植技术详解】很多朋友喜爱桂花,只是担心这朵来自月宫的“仙花”难于养护,从而也就放弃了。那么在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桂花种植技术。

桂花种植的育苗技术

桂花一般采用扦插育苗,单干桂花多采用播种育苗,现介绍如下:

采种桂花9至10月开花,果实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当果实进入成熟期,果皮由绿色逐渐转为紫黑色时即可采集。采集的果实堆沤3天左右,待果皮软化后,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净种,稍加晾干湿润沙藏。因桂花种子有后熟期,一般要湿沙催芽8个月后才能发芽。

育苗常用播种育苗法。播种育苗能获得大量的桂花实生苗,适宜用作行道树。播种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宽10至12厘米,每亩播种20公斤,每亩地产桂花苗2.5至3万株。播种前要将种脐朝向一侧,覆一二厘米的细土,再盖上薄层稻草,喷水至土壤湿透,以防土壤板结和减少水分蒸发。当种子萌发出土后,及时揭草,将草放置于行间,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能防止杂草生长。

桂花种植的栽培繁殖方法

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当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实生苗始花期较晚,且不易保持品种原有性状。压条繁殖,用于繁殖良种。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流苏和白蜡等树种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行,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大苗需带土球,种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阳光之下,不需遮荫,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病虫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叶蜂、柑橘粉虱、蚱蝉等。

桂花种植的养护要点

(1)中耕除草。在以主干为中心1米直径的树盘内重点松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进行中耕松土。

(2)浇水与排涝。桂花的浇水主要在新种植后的一个月内和种植当年的夏季。新种植的桂花一定要浇透水,有条件的应对植株的树冠喷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桂花不耐涝,及时排涝或移植受涝害植株,并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种植,可促进新根生长。

(3)合理施肥。施肥应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间在树盘内施有机肥,促进春梢生长。入冬前期需施无机肥或垃圾杂肥。其间可根据桂花生长情况,施肥一两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应与土壤拌匀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剥芽:发芽时将主干下部无用的芽剥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无用枝条,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长的顶部枝条,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桂花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见的叶部病害,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

桂花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至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老叶比嫩叶易感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

桂花枯斑病

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叶尖端侵入,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边缘为深褐色。枯斑病发生在7至11月份,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水传播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及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

桂花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

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2024关于蔷薇花的栽培技术


蔷薇花为喜光花木,需充足阳光。适和生长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土壤。适应性颇广,我国除冬季严寒越冬外,南方广大地区,均宜种植。下面就介绍一下蔷薇花的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

蔷薇植株蔓生愈长,开花愈多,需要的养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艳丽。培育作盆花,更应注意修枝整形。切花因产花量大,产花季每周需施肥1~2次,并应注意培育采花母枝,剪去弱枝上的花蕾。

适应性颇广,我国除冬季严寒越冬外,南方广大地区,均宜种植。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修剪,为蔷薇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长成刺蓬一堆,参差不齐,不仅病虫害多,外形亦不雅观。

繁殖方式

蔷薇花种子可供育苗,但生产上多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贵品种较难扦插,可用压条或嫁接法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当年即可开花。用作盆花的苗,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用压条法育苗,还要注意修剪主芽,进行人工矮化。用作切花的苗,应选择能形成采花母枝、花大色艳的品种育苗。

常见病害

蔷薇可感染许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现为幼叶,嫩茎表面的浅灰白色的黴状菌丝束。黑斑病为真菌所致,表现为叶上明显的黑斑,这样的叶容易脱落。锈病也是蔷薇常见的病害。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

以上就是蔷薇花的栽培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2024关于桂花树秋插技术


桂花树传统的繁殖方法,一般是用嫁接和压条法,大量繁育困难。而采用扦插育苗,易管理、成活率高,平均每亩667平方米可产苗3万余株,成苗率在98%,且不影响母树鲜花产量,是加速桂花树繁殖的一条好途径。

桂花树传统的繁殖方法,一般是用嫁接和压条法,大量繁育困难。而采用扦插育苗,易管理、成活率高,平均每亩667平方米可产苗3万余株,成苗率在98%,且不影响母树鲜花产量,是加速桂花树繁殖的一条好途径。

1.扦插时间桂花树秋季扦插,适宜在10月份气温稳定在2o℃以内时进行。过早温度高,插条易失水萎缩,过晚则生根较慢。

⒉苗床准备育苗地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好,苗床做成宽l00厘米、下铺砾石和粗沙10厘米、上铺过筛的壤土、炎烧土和细沙,苗床要做到沟沟相通,以利排水。

⒊括条选取选择当年生枝条,不分长短,带2年-3年生枝3厘米-10厘米长,留叶3片-5片。插条应饱满健壮,无病虫危害。截剪插条以无风有露水的早晨或阴天进行采剪为好,防止太阳光过强晒枯枝条,降低生活力。枝条采剪后对齐基部,用湿润卫生纸或旧棉布包住保湿。最好随采插条随扦插。

⒋扦插方法扦插时,先将插条基部用萘乙酸500毫克/千克浸泡12小时,然后按株行距5厘米x10主苗床,深度以2年生-3年生枝段插入土中即可。插后按紧周围的土壤,浇透水,覆盖薄膜保湿,适当遮阴,床内温度保持2o℃以内为宜。

⒌插后管理扦插后湿度要每天早晚用喷水壶或喷雾器喷水一次,保持苗床湿润,但不发生渍害。约20天后开始生根,生根后要造当控制喷水量和次数,以防烂根败苗。移栽时检查,每株有主根l条-14条,侧根4条-64条,移栽成活率达100%。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卉的过程也如是,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关于桂花盆景栽培技术”,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