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花卉种植科普:丁香褐斑病的防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下面介绍一下丁香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表现] 该病首要损害叶片。发病前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近圆构成不规则形病斑,深褐色、边际色较深,中部淡褐色,今后逐渐扩大为大斑,发病后期病斑部位有黑色小霉点,发病严峻时,叶片布满病斑且常交融成大型枯斑,致使叶片干枯,最终提前落叶。

[发作规则] 丁香褐斑病是由真菌侵染所形成的。这种病菌在丁香的病落叶中越冬,翌年在丁香花期后,在多兩湿润的条件下,借风雨传达。通常在夏末多雨时发病严峻,秋后,跟着气温下降,病害逐渐减轻到中止开展。

[防治办法]

(1)加强维护办理:秋末及时清除病落叶并焚毁,削减侵染来历;栽培时不易过密,要通风透光;下降湿度,注意排积水;当令修枝整形;合理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2)药剂防治:在丁香展叶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或喷洒1:1:150倍液波尔多液,以维护新叶。

以上就是丁香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XzH52.COM编辑分享

花卉种植常识:杜鹃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杜鹃花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

症状:杜鹃花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叶过早脱落,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检查病叶,可在病斑上发现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温室栽植的杜鹃发病严重,湿度高时病情更重。

病原:杜鹃壳针孢[Septoria azaleae Vogl.]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植物组织内或落叶上越冬,来年病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为害。

防治方法:冬春及时扫除并烧毁落叶。 植株展叶后,每隔半个月喷施波尔多液(1:1:100),可连续喷施2-3次,以防发病。 在发病早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发展。

种植方法:蜡梅花褐斑病的防治技巧


蜡梅花,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耐旱,稍耐阴;喜阳光;忌湿涝。要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宜。在重粘土和碱土上生长不良。

蜡梅花,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耐旱,稍耐阴;喜阳光;忌湿涝。要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宜。在重粘土和碱土上生长不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蜡梅花褐斑病的防治技巧。

蜡梅花褐斑病分布与危害:

蜡梅花褐斑病是蜡梅花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在南京地区发生普遍。影响观赏效果。

蜡梅花褐斑病症状:

该病危害蜡梅的花和叶。感病初期,被害花瓣上出现针尖状小斑点,黑色。以后逐渐发展扩大成米粒大小的近圆形斑,发病严重时,病斑间互相连接成不规则形的大黑斑。叶部感病,病斑近圆形,黑褐色,边缘明显。

蜡梅花褐斑病病原:

病原为交链孢属真菌,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

蜡梅花褐斑病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残组织中以菌丝体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植株叶片。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蜡梅生长期内,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当蜡梅开花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花上,开始侵染危害。

蜡梅花褐斑病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组织,并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夏、秋季节,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3-4次。

花卉种植常识:菊花假尾孢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病斑生在叶两面,近圆形,大小4-15mm,初期边缘不明显,后有时生暗褐色细线圈,常沿叶片边缘着生。

一、为害症状

病斑生在叶两面,近圆形,大小4-15mm,初期边缘不明显,后有时生暗褐色细线圈,常沿叶片边缘着生。叶面病斑初浅黄色,后期褐色至暗褐色,叶背病斑灰褐色。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为Pseudocercospora chrysanthemicola(Yen) DeiShton.菌丝体从气孔伸出,青黄色,宽1.5-2.5 微米,有隔膜。子座生在气孔下,暗褐色,形状不规则。分生孢子梗2-20根,浅青黄褐色,色泽均匀,宽度不规则,直立或弯曲,0-2个曲膝状折点,有时分枝,顶部宽圆至圆锥形平截,0-4个隔膜,大小 20 -503-5(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青黄色,顶端钝,基部倒圆锥形平截,具隔膜3-15个,大小 30-1153-5(微米)

三、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四、防治方法

(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处烧毁。

(2)清沟通排渍,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3)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卉。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卉很有帮助,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花卉种植科普:丁香褐斑病的防治”,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